《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及辞格课件
考研现代汉语北大版讲义笔记六修辞
《现代汉语》北大版讲义笔记第六章修辞1."说曹操,曹操到。
”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2014A拈连B双关C比喻D借代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两句此举中用到了一和一修辞手法。
——20133.修辞上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不是语言的要素,因而跟语音、词汇、语法无关。
(判断2013)4.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在用词上没有什么差异。
(判断2013)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0126.借喻,是指不说出本体,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判断2012)7."日去渐已远,衣袋渐已缓〃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0118.下面哪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属于比拟?A小家碧玉B时雨点红桃千树C星星不如汗珠明D江山如此多娇20119."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暗喻。
(10判断)10.〃张辉回答不出问题,急得两眼直冒绿光。
〃词类修辞手法使用恰当。
(10判断)第一节修辞概说本节关键词:修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修辞三原则:准确性、得体性、艺术性一、什么是修辞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4生如春花般烂漫,死似秋叶般静美。
5酒后的愁思,愈抽愈长。
I —1>a —f(-)准确性语言形式准确传达内容,包括思想感情、意图评价等。
(二)得体性语言形式切合特定语境、现实的交际环境。
(≡)艺术性语言表达趣味性。
语言准确得体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形式,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
第二节语音调节和利用本节关键词:音节搭配叠音、儿化声调平仄段落诗节一、什么是语音修辞语音形式是否顺口悦耳、是否优美动听,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表达效果。
语音修辞,是对话语的声音的修饰和调整。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教案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第六讲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修辞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修辞(一)修辞的基本概念1、概念★考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基本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修辞的基本概念★初中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高中修辞:引用、对比、对偶、反语、反复、借代。
2、类型高考必备12种修辞比拟考试频率最高!(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1、比喻★概念:根据两种事物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
★类别: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甲像乙)例如: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比喻词:像、如、似、好像、好比、仿佛、宛如等。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1、比喻注意:比喻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若是同类事物,即使有“像”,也不算比喻。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父亲。
(不是比喻)(2)暗喻(甲是乙)(甲成为乙)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比喻词:是、成为、成了、变为、就是等。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1、比喻(3)借喻直接把被比喻的事物甲说成/比喻成物乙,无比喻词。
例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常见作用)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议论文)注意:回答“作用类”题目,要考虑两个角度——(1)形式上,可准备的“套语”;(2)内容上,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2、比拟★类别:拟人、拟物。
★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1)拟人(把物当作人)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或语言。
例如:山上漫起好大的雾,又浓又湿,悄悄地挤进门缝来。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2、比拟(2)拟物(把人当作物)把活生生的人写成静态的,或者动物。
关键在模拟,并不求相似。
例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作用:拟人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和修辞 学著作,以拓宽视野和增强对修辞的 理解。
持续学习
提醒学生保持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 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展望
跨学科融合
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汉语 修辞将与心理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形 成更为丰富的研究领域。
语言技术的运用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增强文学表 现力。
反语
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意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押韵
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增强音乐美感。
反复
通过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对偶
使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词语或句子,使诗歌更加工整、优美。
讲解了句子的结构、表达 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偶、顶真等,以提高 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介绍了如何构建完整 的文章或语篇,包括文章 的开头、结尾、过渡、呼 应等方面的技巧。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实践
建议学生在日常表达中积极运用所学修 辞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讨论
建议学生加入相关的学术讨论群体, 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05
现代汉语修辞的 基本概念…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句子修辞
篇章修辞
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修辞 的定义、特点、原则和功 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
讲解了如何通过语音手段 ,如押韵、节奏、语调等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探讨了词语的选择、搭配 、锤炼等方面的技巧,以 及如何通过词语的巧妙运 用来表达思想感情。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电子课件修辞-PPT精选文档
三、借
代
1.类型:(1)特征代本体。 (2)专名代泛名。 (3)具体代抽象。 (4)部分代整体, (5)质料代本体。 (6)定数代不定数。 (7)处所代本体。
2.借代与借喻区别
(1)构成基础不同 借代是相关性;借喻是相似性。 (2)作用不同 借代重代,借体代本体; 借喻重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3.比喻的用法
(3)迂回设喻
通过“否定”喻体以引出本体,否定喻体是假 ,更巧妙地将喻体和本体联系起来是真。 例: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 原是新开么路上岭来。 (青海民歌《站在高山上》) (4)喻中有比 进一步把本体同喻体比较,为的是更强调事 物的特性。 例:“南霸天比豺狼还凶狠。”
二、比
拟人和拟物两种合为比拟。
拟
1.拟人:也叫“人格化”,把人所具有的动作、 感情等赋予物。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甲物当作乙物写。
二、比
拟
比拟的应用要注意: 根据事物特点比拟; 思想性和感情色彩; 比拟与比喻区别: (1)意义上比喻重在喻,突出事物相似点; 比拟重在拟,干脆把甲当乙写。 (2)形式上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词语身份 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的成分一般是描 写性的往往是动词性词语充当。
4.比喻的运用
(4)比喻要贴切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 必须有相似点。而“宏伟的教学楼就像高 楼大厦”“劳动一天累得像一朵花一样没 有一点力气”不贴切。
4.比喻的运用
(5)比喻与平语要配合恰当 原文: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最 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改文:……一幕,…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 (6)比喻要新颖 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
3、书面语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有时沿
用一些文言句式。
.
41
感谢大家的聆听
是 检
进 行
文章境,因提高我们的的阅读欣下赏水平 验 言
因素
关
文
修语
素有
系
语
辞活
和两
境
效动
.
14
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字,修 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 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修辞研究的 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 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 的,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 形式,形势和内容要完美地统 一。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 式美,单纯的追求华丽辞藻的
.
9
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 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 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 辞方式都同词语有关,如: 语义相关、反语……
.
10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 切,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 的先决条件。
.
11
对修辞 来说:
语言三要素 是修辞的手 段和基础, 也是修辞要 调动、加工 的语言材料。
对语言三要素来说
小 结
修辞是对他们的综合的艺 术加工,是他们的高级体现
.
12
4、修辞的作用和学习 修辞的目的
.
13
学习修辞的作用:
客方构 更情 和语 果的
观面成 为景 情境 的依语
——
语 情 密语 景一 依据境
境 景 切境 语般 据,既
• 因可以主提语高表达效跟果 境 分 。 也 是
•
素可以观语帮境的助我们正修 辞确地两 种理解为 上别人的
中职教育-现代汉语(北大第二版 下册)课件:6.3 词语修辞.ppt
1.词语色彩的选用
•
词语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人们对某些人物、事物的褒贬
评价和爱憎感情。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应根据需要,认真
地区分和选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
确地、恰当地表达出来。如果不注意区分和选择,就容易
出现褒贬不当的问题。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
如有人将持枪拒捕的歹徒写成“顽强抵抗”,把抓歹
而且还是语言交际中岔题、移花接木、双关等修辞手段构
成的重要语言因素。
2. 同义词的选用
•
一组同义词可以把同一概念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
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的细微差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2. 同义词的选用
• 如表示“看”这一动作有很多同义词: • 表示已经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等; • 表示向远处看的,如“望”“眺望”等; • 表示向上看的,如“仰视”“仰望”等; • 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视”; • 表示偷偷地看的,如“窥”“窥视”; • 表示专注地看的,如“盯”“注视”等; • 表示仔细地看的,如“审视”“查看”等; • 表示快速地看的,如“瞥”“扫视”等等。
2. 同义词的选用
•
这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有助
于人们区分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使人们的语
言表达更加精确、严密。
2. 同义词的选用
•
同义词可以满足交际上的需要,构成“委婉语”、
“禁忌语”等,如在某些场合,用“丰满”代替“肥
胖”,用“苗条”代替“瘦”,用“洗手间”代替“厕
• (孙懿华、周广然著《法律语言学》)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 例②是个公诉词片断, 运用“惊慌失色”“终日惶惶不安 ”“罪行败露”“阴谋”“孤注一掷”“暴力”等感情色 彩鲜明的贬义词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被告人手段之残忍, 犯罪后果之严重。公诉人通过这些词语创造了一种令人愤 慨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富有感染力的,它能激起听众、法 官对被告的愤怒和谴责。所用的语句情感、语势强烈,显示 出咄咄逼人、无可辩驳的气势。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
B、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通常总是隐去)
C、拟语:述说其他事物的词语
;
返回
1、拟人:把物当人写。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在2或、这眨把拟时眼甲物, 物:春 当把风 作人送 乙当来物作沁来物鼻写来的。写花,香,满天的星星都 ①欢只笑有,那仿眼佛珠对间张或老一师轮那,美还好可的以想表法示给她予〔肯祥定林 与嫂鼓)励。
;
三、修 辞 格 (之一)
㈠比喻 ㈡比较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大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较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大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PowerPoint 课件
现代汉语 修辞格 (比喻、比较、通感、借代)
长泰电大 王永诚
修辞概说
一、什么叫修辞?
——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二、修辞包括哪些内容?
(一〕词语修辞 (二〕句子修辞 (三〕修辞格〔常用的有十几种)
修辞格常综合运用:连用、兼用、套用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暗喻
借喻
↓
↓
↓
类似 → 相等 → 替代
(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
返回
(四〕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 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 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现代汉语上册教学课件第六章修辞
(5)抱韵:一四押韵,二三押韵,呈环抱 之势。
例:夜半的北京的长街gai 狂风伴着你尽力地呼叫, “晚报!晚报!晚报!” 但是没有一家把门开。
我们同样的悲哀, 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 “晚报!晚报!晚报!” 但是没有一家把门开。
13
冯至《“晚报”——赠卖报童子》)
第二节 语言要素的修辞
词语修辞
(莫言《幽默与趣味》)
例:谁说女人只是情感动物,比男人缺乏理 性呢?女人一旦目的起来,比男人一点也不傻, 也不逊色。 (徐坤《厨房》)
17
二、 词语修辞
❖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造句的基本 单位,在语言的构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决 定了语言表达效果的优劣。汉语词汇丰富多 样,特点鲜明,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潜力,为 汉语修辞提供了充足的构成材料。
6
语音的审美价值
1.整齐美 音节整齐有规律地排列,节奏鲜明就为语
音的整齐美。 2.抑扬美
抑扬美是指语调升降曲直有规律的变化, 所形成的声音上的波澜起伏,因而呈现出的旋 律美。 3.回环美
7
语音的审美价值
词语的声音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 2.注意声调平仄调配 ❖ 3.力求韵脚和谐 ❖ 4.讲求叠音自然 ❖ 5.讲求双声叠韵配合
4
第二节 语言要素的修辞
语音修辞
5
语音的审美价值
关于汉语四声:
唐·释处忠《元和韵谱》:“平声哀而安,上声ຫໍສະໝຸດ 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明·释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平声平道莫 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 促急收藏。”
清·江永《音学辨微》:“平声长空,如击钟鼓; 上去入短实,如击木石。”
23
《现代汉语修辞学》
一、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和比拟
1.比喻
俗称打比方。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 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即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 打比 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语
3.反用色彩
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 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吴敬梓 《范进中举》
第三节 句子的配置
句式的选择,在较多的情况下就 是同义句式的选择。善于选择句式、 调整句式,可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修辞效 果。
一、长句和短句
• 1、长句:有较长的修饰语或者词组作句子成分而
协调
肠子, 谁的肠子?
语境功能
制约
语音、词汇、语法;规范与偏离
协调
省略
过滤与添加;经济原则
补充
孔明庙前有老柏,
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 科学家之争:
四十围是直径七尺,而高达二千尺,岂 不是太细长了吗? ——沈括
古制是围三径一,四十围,是一百二十尺, 围有一百二十尺,直径就是四十尺,怎么 能说是七尺呢?直径四十尺,高二千尺, 正好合适,怎么能以‘太细长’加以嘲笑 呢? ——黄朝英
•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 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 “艾艾”,算到 1950 年正月 15 元宵节,虚岁 20 ,周 岁19。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 爱。故事就是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赵树理《登 记》) 只使用短句平铺直叙,却收到了简洁、明快,清晰利 落的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
(二)词语声音的选择和锤炼
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一、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先决条件
词语的选择、锤炼,又被称为‚炼字‛、 ‚炼词‛。炼字、炼词的目的就是要将最恰当最 贴切的词语用在最恰当最合适的位臵上,以取得 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创 新精神,‚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准确贴切是炼 字、炼词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首先 必须 确切地理解词义。
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 或修饰加工。例如:
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 上例中的‚修辞‛(动词)指的就是修辞活动、修辞行 为。
第三,指修辞现象。例如:
我没有见过这类修辞。
上例中的‚修辞‛指的是修辞现象,即对语言进行 调整或修饰加工的语言现象。修辞现象是 对语言进 行修辞活动的成果,是修辞活动的最终语言表现形 式。
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性质和作用不同。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 三要素,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 ,它是从表达方 法、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 的运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 研究的对象不同。语音以语音的结构规律为研 究对象,如声韵调的构成、配合等;修辞不直 接以语音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为增强表达效 果来研究对语音的运用的,如修辞要研究双声 、 叠韵、叠音、谐音、拟声、押韵、等问题,研 究这些语音现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音律美和 鲜明的民族风格。
2、平仄相调 平仄是沿用音韵学的术语。上声去声入声合称仄声, 平声(阴平、阳平)自成一类,叫 平声。平仄调配得 当,和谐、悦耳,可以构成音律美。 在古代,韵文讲究平仄。到了唐代,人们对平仄的 调配总结出一套规律,并形成了固定的格 式,要求 相当严格。到了现代,对平仄的要求放宽了,但并 不是不讲究,即使是散文,如能 恰当配合,充分利 用它来加强语言的音律美,效果也会好得多。如:
现代汉语电子课件修辞PPT课件
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
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在制作电子课件时,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 则,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布局,以便 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信息。
将电子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可以弥补电子课件 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果。
07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现代汉语电子课件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课件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 力。
缺乏互动性
电子课件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缺乏与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和 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
解决对策
利用多媒体元素
设计互动环节
通过利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 ,可以增强电子课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
在电子课件中加入互动环节,如问题回答 、测试和游戏等,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 度和兴趣。
案例二
在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可以使用排比手法,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的特点和习俗一一 列举出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05 非言语修辞在电子课件中 的应用
非言语修辞的特点
直观性
非言语修辞通过图像、动 画等形式直接呈现,能够 直观地表达信息,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
动画演示
通过动画演示来呈现事物的变化过程,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在讲解现代汉语语法时,运用动画演示来呈现句子结构的变化过 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案例二
在讲解现代汉语词汇时,运用图像描绘来表达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
案例三
在讲解现代汉语修辞手法时,运用声音设计来呈现修辞手法的效果, 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
常用修辞格(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现代汉语》第六章第六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现代汉语》第六章第六节讲义常用修辞格(上)一、比喻比喻,俗称打比方。
它是在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时,根据联想,用跟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比喻中,被描绘或说明的对象叫本体,用来描绘或说明的事物或道理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必须是有着质的差别的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第二,它们之间有某种相似点。
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试比较下列各例: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例①本体是出水很高的叶子,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它们属于性质不同的事物,它们在形态上有着相似点,叶子出水很高跟舞女盘旋起舞时那婆娑的裙子相似。
这是比喻。
例②虽有相似点,即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但相比的都是眼睛,一是指“他”的眼睛,一是指的“他的父亲”的眼睛,没有质的差别,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一个条件,不能构成比喻,仅仅是比较。
比喻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一般的事物形象化,从而获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明喻是明确地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是十分明显的比喻。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用在喻体之前的“像”“好像”“好比”“如”“如同”“犹如 ”“有如”等一类动词和用在喻体之后的“似的”“一样”“般”“一般”等一类比况助词,有时这两类比喻词也可以搭配使用构成“像……似的”、“如同……一样””“如同……一般”等格式。
这些词语表示比况关系时,人们一见就知道是比喻。
例如:(1)大家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
(2)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例(1)把“陈伊玲”比作“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例(2)把天山“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比作“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
2. 整句和散句
①整句、散句的含义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 组句子。其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 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 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其修 辞效果是散而不乱,灵活多变,生 动感人。
②使用场合 整句在散文、诗歌、唱词中 使用较多。一般情况是整句和散 句交错运用,比单纯用整句或散 句多。
③串对 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 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 两联连接成复句,一顺而下,也叫 “流水对”。例如: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二)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古代的对仗规定很严,不仅要求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实 虚各自相对,而且平仄也要协调。这 是严格的对偶。而现代诗文使用对偶, 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冲破了上面的 一些限制,只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 相同,声韵基本协调就可以了。
(一)反语的基本类型
①以正当反 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 意思。
②以反当正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 面的意思。例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 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 自已的狠心贼。
(二)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① 反语有对待敌人的,有对待同盟 者的,也有对待自己队伍的,要 区别对待,必须防止滥用。 ② 运用反语应该力求鲜明,切忌含 混。
③ 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 比拟等辞格,运用时要注意 表意上的一致性,防止互相 抵触。
第五节 辞格(二)
一、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 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 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 格叫双关。
(一)双关的基本类型
①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 或句子语义双关。例如:
第四节
辞 格
一、比喻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 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及辞格2
我梦见了夕阳,披着灿烂的霞光,在巍峨的雪山上, 雪莲盛开的地方。 缭绕的云气在阳光下流动,那是庄严的佛光,传说 雪山的顶上连接着仙人居住的地方,是沟通人间和 仙界的桥梁,有缘的人才能看到。 闪耀的光芒是仙人在给过往的行人赐福。 哦,等一等,让我和你们一起。 我做你们虔诚的信徒,拜倒在你们的身前,请告诉 我那个困惑已久的秘密吧。
语言越来越——鲜活?陌生?
叫板比喻主动挑战,参与竞争。 亮点比喻引人注目的优点。 洗牌比喻对事物进行调整组合。 接轨比喻使不同体制、法规、做法纳入 统一的规范。 盲区比喻尚未被认识的领域。 瘦身比喻对机构的精减压缩。 大鳄比喻很有势力、举足轻重的人物。 放电比喻用眼神或微小的动作传递情感。
2016/12/8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4
修辞的含义
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即修辞规律。 人们对语言运用的方法、技巧的调整和把握,即修 辞活动。 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 达方式,力求使话语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以收 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 或修辞著作。 我们这门课是在第三种意义上使用“修辞”这个术 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练习以及语言运用当中的 修辞,是修辞活动。
2016/12/8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14
1 、比喻的含义
㈠ 字面义——比:并列,并排;喻:告晓、明晓
㈡ 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 以彰之——王符 ㈢ 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 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袁辉 ㈣ 比喻定义:是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的表达方式。 比喻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构成比 喻 三要素,即本体、喻体、相似性。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 4、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 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 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 总的来说,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简洁、活泼、自 然;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文雅。
• 政论、科技语体一般多用长句,文艺语体一般多用短 句,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长短句配合使用的。
.
16
长句化成短句的方法
•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 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可以是单句,也 可以是复句)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 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 • 1、全式拈连 •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 • 2、略式拈连 •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
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 容还是清楚的。
.
35
• (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 1、拈连要贴切自然。
• 2、拈连要注意甲乙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 在联系。
• 5、结构代原因 • 用某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
.
32
(二)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 1、借体与本体的关系密切,在上下文里,作者应 有所代替,使读者看到借体时,能明白本体是什 么。
• 2、无论运用哪一种借代,抓准借体与本体间的密 切联系,十分重要。其借体一定要能代表本体, 其作用才会明显突出。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