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统计图
常用统计图
P-P图 P-P plots Q-Q图 Q-Q plots
普通序列图 Sequence Charts 时间序列图 Time Series Charts
2.2 条图
• 条图用于描述定类或定序变量的分布,有3种条图: 简单条图、分组条图、分段条图。
条图
简单条图
分组条图
分段条图
简单条图
• • • • 从菜单选择“GraphsBars”弹出Bar Charts对话框 类型:选择Simple 数据描述方式:选择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 单击Define进行定义
分段条图
线图
SPSS的线图描述连续性变 量的变化趋势,非连续性变 量通常不宜采用。 执行GraphsLine 其定义方法与条图完全对应。 线图包括三种:简单线图、 复式线图和垂线图。承上例
简单线图
复式线图
垂线图
面积图
• 面积图与条图、线图操作方法完全对应,其类型 有两种:简单面积图和复合面积图。 • 执行:GraphsArea命令,设置对话框。OK, 生成面积图。
图中数据含义 观测量分类描述模式: 只能显著最高与最低,最 高与最低在一个变量中输 入,分类采用二元变量。 变量描述模式: 以变量的值显示最高、最 低与收盘价,用的最多。 观测值模式: 以观测值显示最高、最低与收 盘价,与变量描述模式相似。
图形名 条形图 Bar Charts 线图 Line Charts 面积图 Area Charts 饼图 Pie Charts 高低图 High-Low Charts 帕累托图 (Pareto Charts 质量控制图 Control Charts 箱图 Boxplots 符号 适用范围 描述定类或定序变量的分布,用长条的高度来表示变 量不同取值下的频数。 描述连续性变量的变化趋势,非连续性变量通常不宜 采用。 描述连续性变量的分布。用面积来表示变量在不同取 值下的频数 描述定类变量的分布,用圆中扇形面积大小表示不同 类别变量所占的频数。 用于同时描述股(物)价等数据长期和短期变化趋势 描述生产控制过程中各类指标对生产的影响大小。 质量控制的常用工具,主要用于提示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变化和趋势 显示变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极值,显示数据的实 际分布。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简单的统计表(图)问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简单的统计表(图)问题大全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数积木,再填表、画图。
(1)五种小木块统计表。
(2)五种小木块(几何形体)统计图。
(3)每个表示()个。
(4)机器人所用个数是房子所用个数几倍?(5)房子所用个数是机器人所用个数几倍?答案与解析:(1)2;2;4;2;6;6;2;2;0(2)“略”(3)2(4)62=3(倍)(5)42=2(倍)2、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并在右边小方格中涂出来。
答案与解析:6;5;4;3 3、二(1)班学生体重统计表 15及15千克以下16~20千克21~25千克26~30千克31及31千克以上女生3名7名15名5名1名男生3名18名10名3名(1)体重在()的人数最多,()的人数最少。
(2)体重在26~30千克的男生有()名,女生有()名。
(3)体重在21~25千克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名?答案与解析:(1)21~25千克;31及31以上(2)10;5(3)18-15=3(名)4、下面是五年级三班男同学的体重记录(1)请你分类整理。
31 37 35 29 35 29 38 40 32 3338 39 37 94 30 36 39 35 36 31五年级三班男生体重统计表体重(千克)25293034353939以上人数(2)这个班最重、最轻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3)体重在哪段的学生人数最多?答案与解析:体重(千克)25293034353939以上人数26111(2)最重40千克,最轻29千克(3)35395、学校图书室藏书情况如下: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400本350本150本l(2)()书最多。
(3)故事书和科技书相差()本。
(4)如果同学们想增添一些书,你有什么好的想法?答案与解析:(1)“略”;(2)连环画;(3)30;(4)多增添些科技书7、下面是二年级一班“五一”放假期间对同学们旅游情况进行的统计:北京市内上海国外港澳北京周边没旅游人数12人6人10人4人8人2人(1)请把统计的结果画在图中。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四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
例1 育才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一年级 男生78人,女 生78人;二年级男生76人,女生79人;三年 级男生80人, 女生82人;四年级男生84人,女生78人;五 年级男生77人 女生81人。把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制成统计 表。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上述统计资料,既要按照 年级分类 整理,又要按照性别进行分类整理,制成复式统计 表。
育才小学各年级男、 育才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1995年5月
Hale Waihona Puke 人 数 年级 总 计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性 别
合 计
男 生
女
生
793 156 155 162 162 158
395 78 76 80 84 77
398 78 79 82 78 81
从前面表中可以看出: (1)这所小学的 学生总数是 793 人,男生有 395人, 女生 398 人。 (2) 年级的学生 三、四 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多, 二 人数最少。 (3)女生比男生多 3 3 人。
第1课时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1课时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P40-41例1)
1.四(1)班的小明在班上开展“我最喜欢喝的饮料”的调查,结果如下: 雪碧 可乐 绿茶 橙汁 正正 正正正 正正 正正正
(1)请根据调查记录完成统计表。 饮料 合计 雪碧 可乐 绿茶 橙汁 人数 47 8 14 10 15
(2)请根据调查记录完成统计图。 略 (3)统计图中,纵轴上的一格表示( 2 )人。
2.下面是新华商场7月份某天四种品牌洗衣液的销售量统计表。 品牌 A B C D
数量/箱 30 28 43 20
请根据统计表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图略
(1)品牌( C )的销售量最高,品牌( D )的销售量最低。 (2)品牌C的销售量比品牌D的销售量多( 23 )箱。 (3)这一天这四种品牌的洗衣液共销售( 121 )箱。
3.【拓思维】下图ຫໍສະໝຸດ 四(1)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统计图。
(1)科技组比书法组少6人,请在图中表示出科技组的人数。略
(2)根据条形统计图填写下表。
小组 合计 歌舞组 书法组 科技组
人数 38
12
16
10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练习七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式;能依照搜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依照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置、分析的大体进程,把握简单的数据处置技术,体会数据包括信息,进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爱好。
教学重点:熟悉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预备:课件,情境图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窗们都喜爱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爱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学生交流后提问:为了调查咱们班同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你会用什么方式记录数据?说说你的方式。
学生交流呈现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稍作评判。
(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2.下面咱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窗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谈话:除能够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感觉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出那个地址的数据,就能够让大伙儿更清楚地看出最喜爱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搜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熟悉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搜集的数据。
这节课,咱们就来熟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设计用意: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记录数据方式,展现以后引出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更清楚地表示数据,让学生对这两个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交流,探讨新知1.出示统计表。
提问:这种统计表是有哪几部份组成的,统计表中填出的数据表示什么?学生依照引导,从上到下观看统计表,了解统计表的各个部份和各部份的作用。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题目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何时统计的,那个地址题目是“某班同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统计表”;(2)要有和搜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那个地址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那个地址表示的是“人数”。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简单知识,看懂并学会分析统计数据,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数据,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表,在教师帮助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统计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P.34,例1,《作业本》P.19[17])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2.使学生初步掌握绘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提问:制作单式统计表要做哪些工作?(数据整理,确定各个项目的分类,标出统计表的名称)出示:从下面这张简单的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投影)育才小学各年级人数统计表二、导入新课出示例1,育才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一年级男生78人,女生78人;二年级男生76人,女生79人;三年级男生80人,女生82人;四年级男生84人,女生78人;五年级男生77人,女生81人;六年级男生82人,女生76人。
把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制成统计表。
育才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1995年5月年级 分别包含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两个项目。
)像这样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制作。
三、教学新知1、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复式统计表分两个部分。
(投影)(1)表外部分:一般包括统计表的名称(总标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制表人等。
(2)表内部分:一般包括表头,横栏目,纵栏目,和表中数据等。
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
(1)确定统计表,的总标题。
总标题语言要准确简练。
(2)写上制表时间。
(必要时还要写上单位和制表人。
) (3)设计统计表的表头。
1、说明横栏项目,例题中填“性别”2、说明竖栏项目,例题中填“年级”3、说明表中数字,例题中填“人数”(4)这张统计表,如果竖行按年级排要几排?加上“纵栏目”,总计共需几排?(8排)横行按男女生分要几排?(4排)(5)填写数据栏,表中的“总计”和“合计”是根据统计表的性质和需要确定的。
统计调查-直方图
数据预测
通过对直方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对 未来的数据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决 策提供依据。
直方图的局限性
对数据量要求较高
直方图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情况,对于少量数据,直方图的分布 可能不够稳定,难以准确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对数据的处理方式较为简单
直方图只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分布情 况可能无法准确描述。
颜色区分
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系列或类别,以便更直观地比较。
强调异常值
对于异常值或关键点,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来突出显示,以便引起关注。
05
直方图与其他统计图的比较
柱状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柱状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频数分布,而直 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柱状图的柱子是互相独立的,而直方图中的柱子 是连续的,表示数据在某个范围内的频数分布。
考虑数据量
对于大量数据,应选择较小的分组间 距,以便更好地观察数据分布;对于 少量数据,则可以适当增大分组间距 。
合理设置坐标轴和刻度
刻度设置
坐标轴的刻度应与分组间距相匹配,以便准确反映数据分布 情况。
标签和标题
在直方图上添加适当的标签和标题,以清晰地说明数据的含 义和比较的基准。
使用适当的颜色和标记
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数据范围和分组
将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组的 数据范围称为组距。
计算每组的频数
统计每个组内数据的数量。
计算每组的组中值
组中值是该组中间位置的数值 ,用于代表该组的平均水平。
绘制条形图
根据频数和组中值绘制条形图 ,条形的高度代表该组的频数 ,条形的长度代表该组的组距
。
直方图的应用场景
七年级上 4.3 简单的统计图
4.3 简单的统计图(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特点及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
2.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3. 通过三种统计图的对比学习,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4.通过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探索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小组学习,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数学语音的表达能力。
6.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教学难点:从统计图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呈现三种统计图,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自学、小组内讨论、发言辩论,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圆规、量角器、直尺学生圆规、量角器、直尺课时一一、情境引入为研究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先收集数据,之后要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统计表是否能清晰的表达出我们所要的信息呢?聪明的人们发明了——统计图。
想一想,我们所接触过几种统计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三种统计图。
二、认识三种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本图是一本书的月销售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小组合作学习,呈现本组答案,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每个月的销售量,最高、低销售量月份。
阅读课本83页图4-2,从这个条形图中你又能得出什么信息?(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条形图的区别,总结条形图的读图要领)2、折线统计图此图是某年级某班期末数学成绩的折线图,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消息?(小组合作学习,呈现本组答案,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变化趋势。
阅读课本83页图4-3,从图中又能得出什么信息?3、扇形统计图这是某家电产品销售量的扇形统计图,认真分析此图,说出从中得到的信息。
某种家电销售量所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
统计(一)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 题 统计(一)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计划课时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中让学生统计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收集数据,引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收集、整理数据的信心。
在收集出数据后,让学生将数据在条形图上表示出来,并根据条形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里的条形图还不是正式的条形统计图,图的左边没有标出每个方格对应的数据,图下面没有写出项目名称,而是用图标来代替。
主要是想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条形图直观、简明的特点,为正式引出条形统计图做一些铺垫。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
2、初步感知统计意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验统计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图片二张,课件。
学生:相关题卡一套。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例1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有没有学习过有关统计的习题,怎样做这样的题目。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好笔和纸,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都有什么?你们能把各种小动物的只数统计出来吗?然后让学生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上涂色,并把结果填在括号里;让学生独立回答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接着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你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每个小格代表多少?怎样查找统计图中的数据?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引出统计的必要性,并经历统计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是谁呀?(出示课件:小鹿站在一座房子的前面。
)你们听,小鹿跟我们打招呼啦:(小鹿):大家好,我叫欢欢,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多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师:欢欢的好朋友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来瞧瞧它们都是谁呀?看,它们来了。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整理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在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数据的分段整理整理数据时,要按一定的顺序逐个进行整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第1步:收集数据;第2步: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第3步: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第4步: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它所对应的数据个数的商。
平均数不是实际数量。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
(2)计算法,计算公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知道了“平均数”和“总份数”,求总数量,计算公式是“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统计表用()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
在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个单位,也可以表示()个单位。
数据的分段整理整理数据时,要按一定的顺序逐个进行整理,做到()、()。
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
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除以它所对应的()的商。
平均数不是实际数量。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比最小数(),在()之间。
平均数的求法:(1)()法,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
(2)计算法,计算公式是“”。
知道了“平均数”和“总份数”,求总数量,计算公式是“”。
第二章--统计图表
• 图尺 在统计图的横坐标及纵坐标上都要用一定 的距离表示各种单位,这些单位称为图尺(ruler或 scale)。图尺分点(tick)要清楚,整个图尺大小要 包括所有的数据值,如果数据值大小相差悬殊, 图尺可用断尺法或回尺法,减少图幅。
• 图形 是图的主要部分,图形线条要清晰,一般 除图形线外,避免书写文字。要表示不同的结果, 用不同的图形线以示区别。
• 数字 数字是统计表的语言,又称统计指标。数 字应以个数位(或小数点)对准上下对齐,缺数字 的项要划“一”。表中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 (百分号)等,单位和%一般归在标目中。表中的 数字构成了表体。
• 表注 写于表的下面,是对统计表或者表内的某 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和解释。数据来源、附记等 都可作为表注的内容,文字可长可短。
2021/4/6
11
表2—1 80名员工对部门主管尽职程 度调查结果
• 员工对主管尽职情况的评定 • ①非常不尽职 • ②不尽职 • ③不置可否 • ④尽职 • ⑤非常尽职 • 总计
人数 9 30 10 25 6 80
• 图例 用来表示并标明各种图形的含义。图例 (legend)的位置可选图中或图外适当的地方,注 意保证整个统计图的和谐美观和均衡。
• 图注 凡是图形中需要借助文字或数字加以补充
说明的,均称为图注。图注部分的文字要少,字
2021号/4/6要小。
9
统计图的结构和组成要素如图2—2 所示:
2021/4/6
• 名称 又称标题,是一个表格的名称,应写在表 的上方。标题用语要简练扼要,准确得体,一望 即知该表的内容。
2021/4/6
5
• 标目 即分类的项目。标目一般在表的上面一行 (tablespanner)或左侧一列(stub column)。如果分 类的标志只有一个,写在表的上行或左列都可以。 如果分类的标志有两个,且二者没有隶属关系, 则左列与上行各一个。如果两个分类标志有隶属 关系,则要放在一个方向(或上面或左侧)分两行 分述。标目确立了数据组织的逻辑,并确定了栏 目下数据栏的性质。
简单的统计图
4、3简单的统计图辛兴镇第一初中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
选择这三种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培养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能力,并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能对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2.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及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教学流程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
2.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应用的各种统计图。
如:气象站发布的潍坊市2007年月平均降水量(条形统计图);学校卫生室对全校学生近视眼情况做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喜爱吃的蔬菜、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量、城市人口的数量(扇形统计图)等。
收集数据:以4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
如:体育方面---我国运动员历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总数的情况;科技方面——美国先进军事武器;家庭生活方面——家庭每月收支情况;社会生活方面——某社区的人群中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学校生活方面——学生近视眼情况、学生最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情况、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情况。
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为了某件事或某个问题常常需要做各种调查,在调查中就需要收集数据、分析与整理数据,因此常常会用到统计图。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统计图?说说看。
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师:其实生活中的统计图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今天只研究三种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28
20 11 6 1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23 24
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单位:℃ 北京市 桂林市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28
20 11 6 1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23 24
20 11
6 1 第1季度 均气温统计图
单位:℃ 北京市 23 24 桂林市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20 11
6 1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单位:℃ 北京市 23 24 桂林市
单位:℃ 北京市 24 桂林市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20
1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单位:℃ 北京市 24 桂林市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20
1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你熟悉这种统计图吗?
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单位:℃ 北京市 24 桂林市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20
6 1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单位:℃ 北京市 24 桂林市
2004年1月
30 25 20 15 10 5 0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 85页。
教材分析:《组织比赛》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学生对初步的统计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统计意识,经历过小组调查统计的过程,会基本的调查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统计过程,在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培养统计意识方面要有所加强,并要认识条形统计图,参与其制作过程,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
设计理念: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认识和制作条形统计图,利用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还强调自主,注重合作交流。
学生边调查、边收集、边分类、边整理数据,在愉悦的动手中既解决了问题,又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增强了合作意识,还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难点:从统计中获得简单的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决策,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组调查统计表(每小组一张)、班级调查统计表、课件学生准备:水彩笔教学流程:课前谈话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的必要性1、师:天气好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操场上去活动。
瞧,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课件演示)学生说说图中小朋友在进行什么活动。
统计图
1、用相同宽度的直条长短表示某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及其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
▲绘制直条图时应注意:横轴表示各个指标,纵轴为各指标的数值。
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直条高度表示指标数值,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留有空隙,等于条宽或条宽的一半。
2、适用于表达内部构成比的资料。
▲绘制百分条图时应注意:绘制一总长度为100%的比例尺;在其上方或下方绘一直条,起止点与比例尺相同,宽度可任意选择,按比例尺刻度,依一定次序截取各构成比,简要文字注释或附图例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资料可在一个图中绘制。
3、以圆形总面积作为100%,将其分割成若干个扇面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
▲绘制圆图时应注意:绘一圆形,将各百分比(%)乘以3.6°,即得各构成部分应占的圆周角度数,一般始自相当于时钟12点的位置,按顺时针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各部分,所得面积代表某一构成部分;圆中各部分注明简要文字及百分比或用图例说明。
4、用线段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适用于连续性资料。
▲绘制线图时应注意:横轴表示连续型变量,纵轴表示频率或频数;以表示横轴和纵轴变量确定各点,用线段将各点进行连接;同一图中不同图线应用不同颜色或线性表示,同时附有图例说明。
5、通常选用5个描述统计量(最小值、P25、中位数、P75、最大值)来绘制;箱子两端分别是P75和P25,中间横线是中位数M,两端连线分别是除异常值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箱子长短表明数据波动范围;中间横线偏上或偏下表示数据分布为偏态。
6、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必要时应注明时间、地点。
7、标目:用简单的文字来说明表格内的项目,要有单位。
8、线条:3~4条横线,禁用竖线、斜线。
9、数字:数字准确无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要一致,上下要对齐,表内不留空格。
10、备注:用“*”标出,再在表的下方用文字说明11、编制原则12、◆重点突出,简单明了13、◆主谓分明,层次清楚14、常见错误15、◆内容庞杂;无标题或标题不明确;标目分组不清或安排不恰当;数字不准备或不规范;线条太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3.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
【情境导入】
师:(课件出示六一儿童节的图片)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儿童节!
师:我们一起看看一(1)班的同学们都带了什么来庆祝节日了?
生:很多漂亮的气球!
师:这么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气球放在一起很乱,布置教室也不方便,谁能想个好办法,让它们不乱呢?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给它们分类的理由。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师: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形状、颜色)
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师:现在请大家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讨论“你喜欢哪种记录结果的方式,为什么?”
师小结: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记录的形式多样,为什么整理的结果相同?
教师结合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使学生读懂各种呈现方式,体会不同呈现方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