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着》中余华的生命意识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余华是80 年代崛起的先锋小说家,余华的作品充满了大量的暴力、死亡和苦难。
《活着》是一部关注人生苦难及苦难中生命个体生存意义和态度的作品。
小说主人公富贵经历了坎坷的一生。
他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他以平淡的语调叙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们的悲惨命运。
看似无所谓,实则内心承载着巨大的痛楚。
他在承受了亲人们远去后的悲伤中隐忍的生活着,并且还可以真切地回忆起亲人们的死亡过程,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顽强而执着的生活态度。
一.活着就要学会承受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所谓“活着”,实际上是在苦难中挣扎,是痛苦地生存,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的承受一生中的不易。
突发的、毫无预见的灾难与苦痛只能学会承受。
活着不仅要学会承受生命旅程中的愉快与幸福。
也要学会承受艰难与苦难。
小说主人公福贵的生命实际上也就是说对于世界的残酷,人生的悲剧完全理解、认识了以后,以一种不惊不喜的平常态度、宁静心情来对待生活。
主人公富贵看似戏剧性的人生实则充满着很强的真实性。
余华在这里警示人们要珍视生命,要包容生命出现的一切苦难,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二.活着就要学会隐忍主人公富贵在抗战爆发后,输光了家产00 亩田地,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父亲在痛骂儿子一顿后,变卖了家产,还清了儿子的赌债,但也因此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念,掉入粪缸死了。
不久,母亲重病,福贵在为母亲进城请医的半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
两年后回到家中时,得知母亲早已病故。
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儿子有庆在献血时因超量抽血而丧失生命。
女儿凤霞虽然脑筋不好使,但是勤劳、心底善良,嫁给了城里搬运工的二喜,生活平淡而踏实,但不久却死于难产。
不久富贵的妻子家珍也离开他。
女婿二喜时常到家里帮忙干活,日子还算清闲,只是好景不长,二喜在工作时意外死亡。
而与他最后唯一能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却因吃豆子太多被活活撑死。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王周辉摘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
通过主人翁福贵对孤独的体会,对苦难的承受,对死亡的超越,及对温情的救赎来反映作者对生命意识的探究。
关键词:《活着》;苦难;生命意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
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饱尝生活艰辛到身不由己卷入战争洪流,从接受他的亲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到最后与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生活。
在厄运弥漫、磨难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与福贵相关的人相继谢幕,唯有福贵在唱着主角之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生命的张力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从而绽放出永不凋落的生命之花。
死亡像爱情一样,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是日常生活必要的而又非常自然的内容。
死亡又是极其残酷的,余华无疑是写死亡小说的好手。
“死亡”意象如“暴力”一样贯穿于余华的整个创作中。
甚至到了《活着》,死亡已经上升到了主题的高度。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老人一生经历了亲人各种各样的死亡,自己却仍顽强的活着。
先是父母被自己气死,再是儿子为了救人献血过多而死,接着妻子由于患软骨症死去,再是女儿难产而死,跟着女婿因为工作事故丧命,最后是小外孙吃豆子撑死。
福贵老人经历了这一连串的苦难,他为什么没有悲观,没有消沉而一直顽强的活着呢?这是因为“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都因着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
“活着”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坚若磐石的生命信念,展示了生命深处最顽强的精神力量。
“正是因为忍耐的存在,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沉郁、悲悯而又顽强、坚定,没有血与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更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福贵在一个个亲人离去后的承受———那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宽容和忍耐,坚韧与高迈。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
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饱尝生活艰辛到身不由己卷入战争洪流,从接受他的亲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到最后与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生活。
在厄运弥漫、磨难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与福贵相关的人相继谢幕,唯有福贵在唱着主角之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生命的张力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从而绽放出永不凋落的生命之花。
《活着》虽然接二连三地发生死亡,但作者不再沉溺于死亡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而将目光转向探求“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生命无常中人们彼此关爱相携,使人感受了生命的意义。
[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活着’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3]本文试以《活着》为研究对象,探析《活着》的生命观与“活着”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观;忍耐;现实意义绪论人,作为自然界生命的主体,其物质、精神生活、价值观也随着历史的更迭而发生变化。
摆在人们面前一个最普通也最原始的话题变得日益突出了,即我们应该抱着什么心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余华的《活着》将触角探伸到一个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历史氛围,将全部的不幸集中浓缩于主人公福贵一家身上,把对人生的痛苦加以延伸与夸张,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既真实可信又辛酸冷酷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笔下,福贵不单单是福贵了,而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缩影。
作者有意淡化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背景,转而向我们讲述普通老百姓如何在悲惨的生活遭遇下,努力挣扎着生存,好好活着。
承担生命的责任——余华《活着》中的生命启示
承担生命的责任——余华《活着》中的生命启示会计学院会计学1402班梁文鑫20141904985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是生命的本能,“活着”是生命给我们的责任,我们本应理所当然地毫无疑问地承认并且遵循这个自然规则。
这一道理在余华笔下的富贵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
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活着”的福贵目睹身边亲人一个一个地永别而去,并亲手将他们埋葬,这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和摧残。
然而福贵由此完成了生命的涅槃,他收拾好自己的眼泪,卸下心底的悲伤,鼓起“活着”的勇气,决定担当和承受生命带来的苦难。
即使现实生活惨不忍睹,也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富贵面对着鲜活的生命如此无情被夺走,面对着看重之人如此早早离自己而去,他只有也只能用“活着”去解决这一个个难题。
生命很短暂,也很脆弱,转眼间,也许因为这样那样的意外,它变得更为短促。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在余华的《活着》中,生与死的主题贯穿始终,以一种深沉而质朴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命运的无常。
这部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却以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以及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们所展现出的无奈与希望。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本是个富家子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他的放荡不羁和挥霍无度使他家道中落,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苦难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死亡如影随形,不断地夺走他身边的亲人。
先是他的父亲在他赌博输光家产后气死,母亲也在贫困和疾病中离世。
随后,他在战争中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发现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变成了哑巴。
妻子家珍是福贵生命中的一抹温暖。
她勤劳、善良、坚韧,始终陪伴在福贵身边,不离不弃。
即使生活艰辛,家珍也从未抱怨,而是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
然而,她最终也因劳累和疾病离开了福贵。
儿子有庆是个活泼可爱、善良懂事的孩子。
他每天都要跑很远的路去学校,却从不叫苦。
但命运却残酷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他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
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情节,一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消逝。
女儿凤霞长大后嫁给了二喜,本以为生活会渐渐好转,可凤霞却在分娩时大出血去世。
紧接着,女婿二喜在工作中意外身亡,只留下了外孙苦根。
然而,就连苦根这最后的希望,也在贫苦的生活中因为吃豆子过多而夭折。
在一系列的死亡面前,福贵却依然坚强地活着。
他的活着,并非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接纳。
每一次亲人的离世,都像是在他的心上划了一道口子,但他没有被痛苦击倒,而是选择带着回忆继续前行。
《活着》中的死亡,并非是简单的生命终结,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生命如同蝼蚁,随时可能被命运的车轮碾碎。
有庆的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权力的滥用;凤霞的死,则揭示了医疗条件的落后和生活的艰辛。
这些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哀。
毕业论文 论《活着》的生命意识及苦难主题
毕业论文论《活着》的生命意识及苦难主题
余华《活着》这本书我去年看过,当时还挺有感悟的。
当时我爸重病,我买了《活着》《西藏生死录》等几本有关活着与死亡的书籍。
其中我觉得苦难意识表现在:活着就要忍受苦难、疾病、不公、绝望、贫穷、死亡、无聊、平庸。
在这些之余,也会偶尔有些活着的幸福与感动吧!
当时看这本书时,每当看到有人死亡时,眼泪就直流,我觉得这真是个大悲剧啊,男主福贵怎么能这么苦难,父母在家境败落后相继死去,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的女人,被学校要求献血,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庆抽血过多被间接害死了,福贵和县长还是认识的(好像是当兵认识的,有点忘记了),可怜瘦弱的有庆,就那么无辜的死了。
福贵亲手埋葬了儿子有庆、妻子家珍、女儿、女婿、外孙,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的活着,他活着,也不知是上天的眷顾还是惩罚,说不清,每个人理解不同,或许别人都觉得福贵可怜,得承受失去所有亲人的痛苦独自苟活人间,但他就是活着,或许活着本身就是活着吧,活着就好好活着。
我觉得余华《活着》,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福贵一生的遭遇,表达了人在所处社会大背景下的无奈,在命运面前无法掌握生死的无奈。
有一种只能“听天命”的悲凉。
文中,以福贵的回忆来讲述的,按我的想法,他应该哭得稀里
哗啦,悲痛欲绝,然而,他像是讲别人家的故事一样,并没有伤心欲绝。
或许他接受了,看淡了,明白了要活在当下,他和他的牛,一起活着。
这本书真的很好,陪我度过了痛苦的时光,每当遇到痛苦的事,遇到绝望的事情,想想福贵,还是得平淡的走下去。
《活着》生命意识探析
《活着》生命意识探析摘要:生命意识是《活着》的核心主题之一。
余华在展现生命主题时,通过人与动物的互文来反思人性,同时在小说中也尝试用死亡书写回答活着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以独特的笔法勾勒了底层人物的时代群像,以自己的理解深刻剖析了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
关键词:活着;生命意识;死亡书写引言《活着》一文中,余华用真实而平静的笔调勾勒了“福贵”的一生,从中可窥见20世纪40至8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存状态。
生命意识是《活着》表现的核心主题之一,读者对“生命”的感受方式除了通过写福贵“活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作者笔下的十次死亡。
第一人称视角带来的真实感让读者清晰地感到福贵本人对死亡的反应逐渐变得平淡,平淡到只有身为生物的应激反应,而没有极度痛苦。
死亡的阴郁始终笼罩全篇,叙述风格却极为冷静平淡,福贵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与他面对人生的平静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感。
也正是因为福贵的韧性和近乎宗教式的对“活着”的坚持,数十年沧桑后他依然能够坦然平静地面对自己的一生,显示出常人难有的安详与知足。
纵观全篇对“生命”这一主题的阐发,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将人与动物的界限模糊,福贵与“福贵”牛的比照是人性与动物性互文的明显体现。
由此引发的是余华在序言中多次提及的“活着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活着是为了亲情、爱情、地位等等,福贵的结局却证明了“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1不为别的。
即使他曾放荡不羁、游手好闲,即使他一生一事无成、生活清贫,即使他一生跌宕坎坷、苦难重生,无论生活好与坏,福贵选择了活着,诠释了活着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余华以福贵一人的人生勾连出整个底层中国的时代群像,以福贵及其家人对自己生命的毫无掌控力来表现时代感。
《活着》既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也是对时代与个人关系的深入思考。
在主导话语支离破碎的九十年代,余华的一系列乡土题材的作品也完成了对传统和历史叙事的消解。
以相对西化的视角进入中国农村,从宗教哲学中最终极的“生命意义”入手,完成了他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想象。
试析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试析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作者:马晓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第07期摘要:著名先锋派作家余华通过对小说《活着》向我们表现了中国四十到六十年代的一个富贵出身的少爷,在特殊的年代机缘巧合所经历的一生。
作者通过对死亡的描述,用冷眼旁观的态度看着主角面对一系死亡,最后只剩下他自己的故事,深刻而丰富的表达出作者对这个世界中生与死的看法,也在孤独与苦难,死亡与生存的纠葛中体现出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生死;苦难;孤独余华是我国八九十年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他执著于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追求,在不断的创作中,用冷酷的笔法,叙述着对世界、生命的看法;揭露人性在面对现实时展现出来的贪婪、残酷。
而在余华的《活着》中,却是一反常态,作者运用逼近真实的笔法,以平静的语气论述主人公在其生命中经历的一切困苦与灾难,充满血的恐怖与无处不在的温情相交织,正是《活着》小说所体现的:只有不断面对死亡,才能在世俗中存活。
而每个人也都应该理所当然的承受他所受的苦难,那其实是上天的礼物。
主人公富贵由富到贫,其妻子从离开到回来;其被抓走与在战争中存活;其在面对亲人离去时的苦痛与在不断面对新一天的新态度。
《活着》展现给大家的更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是享受生活中的孤独,是面对死亡时还能不忘好好活着的勇敢。
一、《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本能的生存、死亡的意识。
对一个生命来说,生命意识是相对于死亡而言的。
而又因为死亡具有不可经验性,因此生命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对生命意识的理解中,古代以“乐生安死”为要点。
在经过五四时期时以鲁迅为代表对这一思想进行升华的同时,还不断对处于“无知”时期的国民进行启蒙。
在经历着不断的沉淀时,余华对生与死的看法在继承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大胆的提出“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这一思想,在《活着》中也有充分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人活着是为活着而活“活着”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只有活着才能称一个个体为是有生命的,有力量的,有资本的。
论述余华小说《活着》的人生观
论述余华小说《活着》的人生观论述余华小说《活着》的人生观左昊昊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优秀作品,作者重点着墨于主人公的生存态度与生活模式,用一种凄凉、悲壮的手笔去叙述,写尽了主人公福贵五十中的风雨苦难,告诉我们,福贵精神即是用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重重磨难,须当时时自我鞭策。
一、坚强面对生活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家庭中的多次得与失,他却能用异于常人的坚韧与乐观完成生命的涅槃。
“我总算回到了家里,看到家珍和一双儿女都活得好好的,我的心放下了。
”然而,当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人时,老天没有给他更多的安慰,“活着”的福贵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别他而去,当他亲手将他们埋葬,他该怎样理解这生命的残酷?内心又会有怎样的触动?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究竟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小说结尾,福贵与老牛相依为命,何等凄凉?然而,上苍赐予他天性一种乐观,来化解苦难,福贵担当生命给予他的一切幸与不幸,即便苦不堪言,却坚持到最后,无论人生如酒如药,他一饮而尽。
二、不屈为之生存如何阐述福贵的生存意义是个难题。
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往往选择逃避、选择绝望。
很多人不能理解当主人公遭遇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等等各种打击时,他以何力量擎住生命之杯,不为之精神落魄?——“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活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的死去,我还活着”。
福贵的一席话看似吐露着人生的心酸与无奈,而笔者听来却无分毫自暴自弃,更分明有着精神的落脚点,无意间挥洒着力量。
淡薄功名权利、无谓世路荣华,他在心中分明无数次地告诉自己:“人只要活着,穷也不怕”,这话是积极的、充满斗志的,他的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三、他为什么活着?支撑福贵经历着生命中的痛,直至让他能够平静面对死亡的,笔者以为源于他对生命的珍惜与理解。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也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大多本能地选择逃避,最极端的甚至选择结束生命。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余华作品《活着》所蕴含的深刻生命意识。
通过剖析主人公福贵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历程,我们将揭示这部作品如何以朴实的叙述和深邃的哲理,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坚韧与意义。
《活着》不仅是一部描绘个人命运的史诗,更是一部揭示生命本质和生存哲学的巨著。
通过对其生命意识的解读,我们将对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余华《活着》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以便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接着,我们将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探讨作品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包括生命的无常与坚韧、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
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福贵如何在困境中坚守生命,以及他如何在人生的起伏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我们将总结《活着》所传达的生命意识对现代人的启示,以及在当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种生命意识。
二、余华《活着》的生存哲学解读余华的《活着》不仅是一部描述人生苦难的小说,更是一部揭示生存哲学真谛的杰作。
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极端困境下如何坚守生命意识,如何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通过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经历,展现了生存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徐福贵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每一次变革都给他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然而,尽管命运多舛,徐福贵却始终坚守着生命的底线,没有选择放弃。
这种坚守,正是生存哲学中强调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小说通过徐福贵与亲人的关系,探讨了生存中的爱与责任。
徐福贵的亲人在苦难中相继离世,但他始终铭记着他们给予的爱与温暖。
这些回忆成为了他在苦难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种爱与责任,让徐福贵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也让他在孤独中找到了陪伴。
这种对爱与责任的坚守,正是生存哲学中强调的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维护。
小说通过徐福贵与老牛的相依为命,展现了生存中的坚韧与乐观。
在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后,徐福贵只剩下一头老牛作伴。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死亡意识
目录一、死亡的悲剧主题 (1)二、死亡的气氛渲染 (3)三、透过死亡寻求生存 (4)四、通过死亡探究人的精神领域 (5)参考文献 (8)论余华小说《活着》的死亡意识摘要:生与死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很多伟大的作品很难不触及死亡,余华的作品也不例外,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其通过对福贵一生生存方式的叙述与对苦难和死亡的反复渲染,表现了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善良和光辉以及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
本文主要通过对死亡的悲剧主题、死亡的气氛渲染、透过死亡需求生存、通过死亡探究人的精神领域以上四个方面来探讨了《活着》的艺术特色、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传递出的对于生命的认知。
关键词: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一生创作了众多知名作品,如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在劫难逃》、《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其中,《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同时也是余华在1995年的创作中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
《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
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诠释余华《活着》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一、死亡的悲剧主题死亡的主题进入文学作品中,并非自余华始。
文学既然是对人的审美把握,而人总是处于时间的流态之中,人的终极状态自然而然被摄入为文者笔端。
然而如此高密度、不动声色乃至于被津津乐道的死亡流连于余华作品之中,委实令人侧目惊叹。
一个人自从他那乌润的眼睛能够迎接第一轮太阳起,他就面临着死亡,就走在去死的路上。
而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当他了解了生的奥妙之后,他就盼望着去了解死的奥秘,向死而生,为生而死,这也许就是许多文学家自杀的原因吧,正因为生与死同人们个人息息相关,而且死亡是人生永恒的三大主题之一,因此很多文学家在作品中难免不触及到死亡。
解读《活着》中的人生意义与生存哲学-哲学课堂辩论
解读《活着》中的人生意义与生存哲学-哲学课堂辩论引言《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现代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农民的人生经历,触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存哲学的思考。
本文将结合《活着》这部作品,在哲学课堂上展开一场辩论,探讨其中涉及到的人生意义和生存哲学的问题。
正文1.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带给我们机会和挑战,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努力活下去。
•生命是伴随着苦难和痛苦,但也有快乐与幸福的时刻。
•生命是对于存在本身的体验,我们应该珍惜和感恩。
2. 人生意义是否存在?•人生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目标与价值,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人生意义可能源于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人生意义可以通过为他人带来幸福和积极影响来获得。
3. 生存哲学观点a. 处理苦难与挫折•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苦难与挫折,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和化解。
•通过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寻找借鉴经验,我们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
•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我们要冷静思考,并采取最佳的行动。
b. 感恩与珍惜•生存哲学强调感恩与珍惜,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性。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并充分体验生活的美好。
•对于即将到来或已经发生的变故,我们应该有所准备并接受。
4. 关于《活着》中人生意义与生存哲学•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苦难,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着人生意义。
•福贵通过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关系找到了希望和慰藉。
•他从苦难中崛起,并在绝望之际寻找到了新的生命目标。
结论《活着》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生存哲学的思考。
通过本次辩论,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困难与变数,但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面对苦难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心态、感恩与珍惜,并通过追求个人成长和为他人带来幸福找到生命的意义。
这部作品给予我们一种乐观的态度,鼓励我们在现实中探索生活的奥秘,并从中寻找真正有意义的存在。
浅析余华长篇小说《活着》蕴含的人生哲学
浅析余华长篇小说《活着》蕴含的人生哲学《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位农民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和生命的无常。
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包括生死观、人性观、家族观等课题。
下面本人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生死观。
小说中所涉及的人们,均生活在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注定了他们的生活不会轻松,也不会长久。
因此在这个时代下,小说反复探讨了“生”和“死”的意义。
在主人公福贵临死之前,“活着”这个观念似乎是他最大的追求。
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希望能够继续“活着”,不断地迎接新的生命。
福贵与他的老父亲一同在村子里做工,并且有着抵制破坏的想法,认为只有村民们团结一致、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活下去”。
这也使福贵一直坚持活到世界末日的信念,即使他在经历重重苦难时失去了许多东西,但他依然相信,人活着意义所在,就是继续拥有并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是人性观。
在《活着》中,小说反复探讨了人性的本质。
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理念、信仰不同,社会的道德标准也随之不同。
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多数都被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做人的本性,甚至价值观已经被西化染指。
尽管在福贵的眼中,“红旗飘飘,人人握拳,人心齐,泥佛也能活过世界末日”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信念,可是这种朴素的信仰却成为了福贵心灵掌控人性的力量。
通过小说中人物走出自己的世界,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对人性的敬畏,来探讨人性的本质,由此影射出当代人性存在的不少问题。
生死之交、爱恨情仇,甚至家庭矛盾等,都在小说人物的行为中得到了多方位的呈现。
这其中,包含了人性深层次的探讨和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剖析。
再次是家族观。
《活着》中,家族观成为了整个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充满了家族观。
无论是福贵的父亲,还是福贵本人,尽管事情的发展都是逆着他们跑的,但他们对家族的责任感和之间的情感,却从始至终得到了表达。
在贵福的心中,靠着老父亲和祖传宗教的心灵支撑,小小的家庭成为了他心中最坚强的防火墙。
论《活着》的生命意识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论《活着》的生命意识[摘要]余华在《活着》中通过福贵一家的生存困境表达了人生即苦的观念,但同时在死亡中赋予了“活着”的信念,既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表现了他生之坚韧和生之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意识人生困境一、人生之困境在《活着》这篇文章中,余华不再是他前期小说呈现出的那种由暴力、血腥、杀戮、欺骗和阴谋等造成的黑暗世界,取而代之的是直接通过现实和历史来表现,即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日常生活的坎坷描述中展现人的生存艰难与死亡。
小说的背景设置分别在战乱的民国时期,大跃进时期,三年饥荒时期和文革时期。
四个特殊的背景共同造就了一个十分严酷的生存环境。
福贵年轻时嗜赌如命,败光家产后,父亲被活活气死,不久,母亲也不治身亡,然而,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渐次上演,儿子不幸抽血过量失去生命,女儿难产死亡,妻子积劳成疾过世,女婿意外致死,最后外孙也因多吃了豆子胀死······福贵一次次得面对亲人的逝去,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存,却对抗不过命运,只能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无奈地叹息一声。
福贵一系列不幸的经历似乎昭示着余华对宿命力量存在的首肯,在他的笔下,人就如同命运之神手中牵动着的木偶,不管怎样挣扎都逃不脱命运的安排。
面对命运的安排,福贵选择的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他的责任,现实给予他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可以说,福贵一生的遭遇也反映了余华对生之苦中隐藏着的宿命观的无奈态度。
苦难具有恒在性与普遍性。
人,不管在哪个国度,不管有着善意还是恶欲,都无法改变苦难,苦难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苦难的宿命。
既然人类的命运是苦难,那么,余华更乐于表现的是人类承担苦难的品性,这才是余华对苦难叙述的用心所在。
对苦难叙述不是余华的目的,承担能力才是余华《活着》这部作品执着的表达。
从《活着》看余华的生死观
从《活着》看余华的生死观从《活着》看余华的生死观一、前言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经典代表作品《活着》是其文学创作模式的转折点。
余华把死亡重复运用在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但在《活着》中,死亡的真实意义并不是为了体现人们思想观念中的消极一面,相反的,正因为“死亡”意义的突出,所以更宣示着生命的可贵。
作者让人们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点,是要告诉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在生活中懂得爱的真谛。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活着与死亡都是永不凋谢的现实主题,也为文学的创作开启了永久的话题。
欣赏余华的文学作品,能让我们看到每一个故事人物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考验中所遇到的生死选择问题,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他对人性与生命实质的探索。
在《活着》中,余华每一次叙写死亡事件后,又会把视觉焦点倾注在活着的人们的命途中,把死亡作为人们求生意志的本能体现。
因此生存与死亡的真正含义就浓缩在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身上,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借助福贵的口吻来阐述,就好像福贵的一生经历了身边亲人的一个个离去,于是活着对他来说已经是万幸,正是这种活着的精神意志不断激发他同困苦的环境作斗争,让他变得更加刚毅自强,这种积极的生命态度正是对“活着”最完美的诠释。
小说《活着》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所传达的生命精神是不能被作者的单向观念所标注的,而是要作者与主人公处的社会环境相同。
也就是说,作者能完全感受并了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主人公所的生活经历。
于是作者就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感来展现小说的时代背景,并以此来引入深思,但作者自己也不能完全确信能把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思想琢磨透彻,《活着》的创作就是为了让现今的社会人民来一起深思过去,并以此来掌握自己的未来,展现了无穷的现实意义。
二、“知死”地活着在小说《活着》中,主人公重复了七次生与死的命运历程,每当稍微展现些许的生活的美好意义时,就会有不幸悄然而至,很多读者的心绪也因此跟随主人公的悲惨生活跌宕起伏。
这样的描写或许会让读者在感情上感觉余华太残忍,但余华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以死亡的容易来衬托出活着的真实意义。
《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毕业论文》
苦难无边超越是岸——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刘晓敏(中央电大 2013春 1315001210762)指导教师:王河引言八十年代中期,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崛起于文坛。
他的早期作品以暴力血腥和死亡虚无为显著特征,用以凸现世界的荒诞和人性的丑恶,探索人类生存的某种真实。
九十年代以后,余华对死亡、孤独和苦难这些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依然进行着不倦探索,但他笔下的世界已经不再那么残酷阴郁,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愤怒和焦虑,而流露出关爱悲悯的情怀。
《活着》则是余华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篇力作,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在黑暗中寻找一点生命的灵光和温暖,带给人的是生命的感悟和心灵的抚慰。
余华曾在《活着》韩文版(1997年)序中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他们活着时一起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
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1} 而这其中死亡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终点,但它对于芸芸生者绝不单单是一个终点,每个人必然会以多种方式遭遇它。
其中至亲的死亡就会带给人永难平息的痛苦纠缠,甚至会使人因难以承受的失落和伤痛而濒于生命崩溃的边缘。
而人如《活着》里的福贵,面对亲人们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死亡的打击,最后只与一头同样孤单衰老的老牛相伴,在亲人纷纷离去的孤寂中,老人依然能够平静安然地活着,用自己诙谐乐观的方式演绎生命的韧性和力量,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怀念,在爽朗笑声中流露出老人仁厚亲切的高远情怀。
试析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的。而富贵还在为“家里人都 是我亲手送的葬”而 自豪 。这也是一个 老 人 ,在经历 了那么多的事之后 ,淡然地面对世界。后来富贵买了头牛,在
生命 意识 是人在各种社会 活动中所展现 出来 的一种本 能的生存 、 死亡 的意识 。对一个生命来说 ,生命意识是相对于死亡而言的。而又因 为死亡具有不可经验性 ,因此生命意识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对生命 意识 的理解 中,古代 以“乐生安死”为要点 。在经过五四时期时以鲁迅 为 代表 对这一思想进行 升华的同时 ,还 不断对处于“无 知”时期的 国民进 行启蒙 。在经历着不断的沉 淀时,余华对生与死的看法在继承中华千年 的传 统文化 的基础 上不断创新 ,大 胆的提出“人是 为了活着本身而 活 , 而不是 为了活着之外 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这一思想 ,在《活着 》中也 有充分体现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
余 华 界正是 意我 义国的八追求九十,在年不著断名的的创“作先锋中派,用”作冷家酷,的他笔执法著,于叙对述生着命对世真 是与老做牛到
安稳 的生 为 了活着
活。 本身
这种 而活
活着 。
不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渭是
一种
莫大
的勇 气
,不
是苟
活
,而
、 生命 的看 法 ;揭露人性在 面对现实时展 现出来的贪婪 、残
(二 )享 受孤 独
押 出去 后 ,富 贵 经 历 了第 一 次 面 对 残 忍 的 死亡 ,他 的父 亲被 他 活 活 气 说 “生,容易 。活 ,却不容易。”富贵在看过那么多的死亡之后 ,不断重新
死。而之后 ,他决定重新做人 ,在路边摆摊之后又靠表演皮影戏为生 ,妻 认知 自己,不断面对困苦 ,从 不退缩 。这种人格上的坚持也是一种伟大。
活着中的生死观分析
《活着》中的生死观分析谢虹内容摘要:《活着》是先锋作家余华人生体验和文学创作观念转变的标志性作品。
《活着》中描述令人窒息的死亡场面,并不是让人在死亡面前沉沦,而是一方面使人“知死的活着”,一方面体会到生的美好。
《活着》体现了对生命意识的尊重,对生的渴望,对死亡的反抗与超越,昭示生命的本质,让每一个生命在运演中得到升华。
关键字:余华生死观生与死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很多伟大的作品都很难不触及死亡。
余华把死亡重复运用在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但在《活着》中,死亡的真实意义并不是为了体现人们思想观念中的消极一面,相反的,正因为“死亡”意义的突出,所以更宣示着生命的可贵。
作者让人们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点,是要告诉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在生活中懂得爱的真谛。
一、作品中对死亡的描写与氛围渲染1、死亡的悲剧主题早期的福贵是个纨绔子弟,被龙二和其他人算计,骗走了财产,福贵爹在倾家荡产中死去。
福贵开始醒悟,懂得心疼自己的女人家珍,虽贫穷,他们的儿女凤霞、有庆却很听话。
这样的平静生活在福贵的母亲病倒之后被打破了,福贵替娘找人看病时卷入战争,认识了老全和春生。
老全死于战争,福贵娘也很快在苦难中死去。
龙二死于解放后的土改,因为他得到福贵的土地成为地主。
凤霞和有庆渐渐长大了,家珍病倒,日子过得很苦,这时有庆却因为医院的人为救县长女人的命,活活被抽血抽死,而县长就是春生。
之后,春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列为打倒对象,上吊自杀。
又聋又哑的凤霞嫁给了偏头却善良、老实的二喜,但却在生下孩子苦根后大出血而死,随后家珍也死了。
二喜死于工伤,只剩下福贵和苦根两人相依为命,即使这样,苦根还是像福贵其他的亲人一样走向死亡。
村里谁家的孩子都比苦根过得好,他难得吃上这么多的豆子,却吃豆子撑死了。
福贵的父母死了,妻子死了,儿女死了,孙子也死了。
生活在周围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而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的死亡更多的是没有理由,是命运的不幸和捉弄,而不是由于屠杀、暴力、残害而导致的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活着》中余华的生命意识
论《活着》中余华的生命意识
摘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
通过主人翁福贵对孤独的体会,对苦难的承受,对死亡的超越,及对温情的救赎来反映作者对生命意识的探究。
本文主要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论述《活着》中作者所传递出的对于生命的认知。
关键字:《活着》;苦难;生命意识发表论文网站
《活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
这部作品名为“活着”,但是给我们讲述的却是一个不断死去的故事。
可以说《活着》其实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
这篇小说事事都围绕着主人公福贵来展开。
作者也正是通过福贵这一人物形象的展示向我们传达了生死之别的真谛。
在一次访谈中,余华先生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
”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事实,也做出了一个判断。
那么《活着》到底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命意义,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论述余华的生命意识。
一、孤独意识
福贵活着但却孤独,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父亲被他气死,母亲去世,孩子有庆被抽干血而亡,春生上吊自杀,女儿得败血症死去,妻子得软骨病死去,二喜因为工伤丧命,外孙苦根活活撑死。
可以说跟福贵有关系的人都不在了,福贵的精神支柱已经是没有的了。
这个世界就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了。
在小说结尾处有段福贵的话;“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
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
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福贵已经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了。
后来福贵买了一头老牛,福贵就和这头老牛相依为命,一起孤独到老,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他是孤独的,没有一个亲人,只有一头老牛陪伴他。
在内心世界福贵同样也是孤独的,亲人都离去了,自己内心已经没有了寄托,在牛耕田的时候福贵是这样说的:“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可以说福贵把牛当作了自己对亲人的一种思念和寄托,把动物当成了
自己的精神支柱。
毫无疑问,福贵无论是从现实生活层面还是内心深处都是无比孤独的。
二、苦难意识
任何人的生命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活着》中福贵的命运完全可以用多舛来形容。
苦难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作者看来苦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苦难是一些经历,一些遭遇。
在生命中的各种苦难面前,有很多人选择了绝望并且妥协,但是这跟遭遇众多苦难的福贵相比就相差很远。
面对苦难时福贵选择了承受,面对死亡的时候,福贵也是那么平淡。
这种心态愈到他生命历程的后期就愈加明显。
可以说福贵的一切灾难都体现了福贵的忍耐生存方式,先开始是他赌博输掉了家产,父亲活活气死;后来母亲病重,去县城找医生被抓壮丁;为了儿子有庆上学,送走女儿凤霞;当面对可以说间接害死了儿子的凶手春生时,他选择了原谅;为了哑女凤霞找个人家,无条件的选择;他一次一次埋葬了自己的亲人,父亲、母亲、有庆、春生、家珍、凤霞、二喜,并且一次一次地活了下来,最后与外孙苦根相依为命,但不幸的命运又一次紧随了他——苦根也死了。
他终于完全丧失了希望,可却没有选择妥协——他买了一头老牛,从此相依为命。
这一切都体现了“忍耐”二字。
这两个字是支撑他的动力。
《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这话也可以理解为,恒久的忍耐可以产生爱(当然也产生勇气),福贵正是这样,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对福贵而言,苦难已经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种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
“正如作者
所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活着·韩文版前言》)。
在“给收尸人留钱”的那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福贵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多么的平静,甚至是近乎麻木的平静。
面对命运带来的一次又一次苦难。
他选择了默默承受,将这些苦难都隐藏在自己的忍耐中。
福贵主张用忍耐来应对生命中出现的苦难。
他认为只有忍耐才能使生命免受苦难与不幸的威胁。
才可以产生活着的勇气和力量。
忍耐才是最大勇气的活着。
这种对命运的承受与忍耐是福贵活下去的动力。
三、死亡意识发表论文网站
《活着》给我们描述了一系列的死亡事件,那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余华这篇小说到底给我们展现了怎么样的一系列的死亡事件。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可以说是吃喝嫖赌,无恶不作。
在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下把家产输个精光。
只能变卖家产,沦为了一个穷人,福贵的父亲受不了这大的打击可以说被福活活给气死了;然后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在被抓去的二个月后母亲因劳成疾也去世了;福贵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同时战友老全在战争中牺牲了;在被解放军解救回来后见到了为自己***的龙二;再后来,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的夫人被活活抽干了血而亡;同时春生受不了文化大革命的打击上吊自杀了;后来女儿凤霞在生产后得了败血症医生抢救无效后死亡;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最后患病而死;最后,忠厚老实的二喜可以说是福贵和家珍的希望,但最后因为工伤丧命,连个全尸都没有;外孙苦根可以说是福贵的最后的希望了,但是却因为吃豆
子而给活活撑死了,连福贵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
一系列该死的不该死的人都死去了,然而可以说最应该***的福贵却好好的活着。
还越活越健硕了,到最后一头老牛陪伴他孤独到老。
可以说福贵的一生都是伴随着死亡,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死亡的打击。
富贵的活着就是一个见证死亡的过程。
“《活着》铺展及渲染的是苦难和死亡,而隐于死亡背后并操纵一切的力量,则是无影无踪的命运,以及人性与厄运的韧性抗争,《活着》是悲凉而深沉的命运变奏曲,而暴力、血腥、死亡和苦难则是命运的展开形式”福贵又是如何来面对死亡的了?
四、温情救赎意识
《活着》中,福贵本来是让人厌恶的赌徒,但坎坷的命运,使他由一个毫无人性的赌徒,变成了一个让人悲悯的老人。
余华将福贵推入了无底的深渊,让他在深渊和苦难中获得灵魂的救赎。
让自己的人性获得重生。
当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亡后,他只有一头名为福贵的老牛为伴。
他每天下地时都叫着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的名字。
让老牛以为干活的不是只有他一个,这其实是富贵的自我安慰,也是孤单中的自我解救。
福贵在最后的时光,常常回味以前的亲人和往事,回忆自己的痛苦和过去,仿佛亲人还在身边,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只有这样福贵才得以度过一个相当平和的晚年。
结语
《活着》作为余华的转型期代表作品,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通过福贵这一人物形象向我们传达了对孤独的体会,对苦难的承受,对生死的超越和对温情的救赎。
最终结成一句话,
善待生命,活着就好。
参考文献:发表论文网站
[1]余华。
活着[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2]陆扬。
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版社,2007
[3]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