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赋 翻译

合集下载

《南都行》译文注释及赏析

《南都行》译文注释及赏析

《南都行》译文注释及赏析诗的主旨是讲述诗人对南阳英豪的钦敬和仰慕,并以卧龙自比,以申用世之志,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

李白最后借此抒发不得志之情,也是一贯风格。

南都行唐代:李白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译文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名不虚传。

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

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

市井繁荣,万商云集。

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

此地出了许多英豪,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

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们都名播天地。

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

她们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

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古来都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冠盖来往,车马不断。

我在红阳城外走马,在白河湾呼鹰逐猎,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长吟着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注释南都:即南阳之旧称,唐时为山南东道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

武阙:山名。

《文选》张衡《南都赋》:“尔其地势,则武阀关其西,桐柏揭其东。

”李善注:“武阙山为关,在西也。

”西关:即武关。

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

白水真人:指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乡,故曰白水真人。

《文选》张衍《东京赋》:“我世祖忿之,用龙飞白水。

”薛综注:“世祖,光武也。

白水,渭南阳白水县,世祖所起之处也。

”《文选》张衡《南部赋》:“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注:“真人,光武也。

”鄽闤:指市井。

鄽,市宅。

阛,市垣。

陶朱,即范蠡。

五羖:指百里奚。

虢为晋所灭,百里奚逃至楚,被执为奴,秦穆公闻其贤,以五羖羊皮赎之,授以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见《史记·秦本纪》。

史载,范蠡和百里奚皆南阳人。

范宣重画文言文翻译

范宣重画文言文翻译

范宣重画文言文翻译
戴安道就范宣学,始重画意思是: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原文: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
1)戴安道:戴逵字安道,晋谯国(今属安徽)人。

博学善著文,能弹琴,擅长书法
绘画。

曾师事术士范宣,后隐居会稽剡山,不仕而终。

范宣:字宣子,晋陈留(今属河南)人。

当时名士,以博学著称。

躬耕不仕,平生以讲论为业。

2)劳思:劳神,费心思。

3)南都赋图:《南都赋》,东汉张衡作。

南都,指南阳郡,治所在宛(今河南南阳
市)。

因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家南阳,宛在洛阳之南,故称南都。

《南都赋图》,以这篇汉赋的内容和意境为题材所作的画。

4)咨嗟:赞叹。

译文:
戴安道(戴逵)到范宣那里求学,看范宣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

唯独戴逵喜欢的画画,范宣认为没用,觉得不该在这方面劳费心思。

戴逵画了一幅《南都赋图》,范宣看罢赞赏不已,认为大有好处,自此开始重视绘画了。

【文史馆】东汉南阳风貌:《南都赋》

【文史馆】东汉南阳风貌:《南都赋》

【文史馆】东汉南阳风貌:《南都赋》《南都赋》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创作的一篇赋。

此赋主要铺叙了南阳的地理位置、宝藏矿产、山岳峰峦、树木禽兽、川渎水产、原壤稼植、祭祀礼俗、士女游衍、新声妙曲等内容,作者以充沛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全面的眼光、生花的妙笔酣畅淋漓地赞颂了古都南阳,衷心深沉地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真情挚爱。

全赋气势恢宏,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新颖。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

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

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已经散佚。

明代学者张溥辑有《张河间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南都赋》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

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

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

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

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

铜锡铅锴,赭垩流黄。

绿碧紫英,青雘丹粟。

太一馀粮,中黄侭玉。

松子神陂,赤灵解角。

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其山则崆㟅嶱嵑,嵣㟐嶚剌。

岝㟯嶵嵬,嵚巇屹喆幽谷嶜岑,夏含霜雪。

或㟒嶙而纚连,或豁尔而中绝。

拼音:南都赋-张衡

拼音:南都赋-张衡

南都赋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

体爽垲(kǎi)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

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

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

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

铜锡铅锴kǎi,赭(zhě)垩流黄。

绿碧紫英,青雘(huò)丹粟。

太一余粮,中黄侭[jǐn]玉。

松子神陂,赤灵解角。

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其山则崆[kōng](山凶)嶱嵑(kě kě ),嵣(dàng)(山芒)嶚liáo剌岝zuò(山客)嶵zuì嵬wéi,嵚qīn巇xī屹喆幽谷嶜qín岑cén,夏含霜雪。

或峮qún 嶙而纚lí连,或豁huō尔而中绝。

鞠jū巍巍其隐天,俯而观乎云霓。

若夫天封大狐,列仙之陬zōu上平衍yǎn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阪bǎn坻dǐ,坂坻而成甗yǎn,溪壑hè错缪miù而盘纡yū。

芝房菌蠢生其隈wēi],玉膏滵溢mìyì流其隅。

昆仑无以奓Zhā,阆làng风不能逾。

其木则柽chēng松楔□xiē,槾柏杻橿jiāng枫柙栌lú枥lì,帝女之桑。

楈xū桠栟bīng 榈lǘ,柍yǎng柘z hè檍yì檀。

结根竦sǒng本,垂条蝉媛布绿叶之萋萋,敷fū华蕊之蓑蓑suō玄云合而重阴,谷风起而增哀。

攒cuán立丛骈pián,青冥míng盰gàn瞑míng 杳yǎo 蔼ǎi蓊wěng郁于谷底,森□而刺天。

虎豹黄熊游其下,豰hù玃jué猱□náo戏其巅。

鸾luán鸑yuè鹓yuān鶵chú翔其上,腾猿飞蠝lěi 栖其间。

其竹则籦zhōng笼□篾miè,筱xiǎo 簳gǎn箛gū箠chuí缘延坻阪,澶chán漫陆离。

李贺的诗和注释_李贺出名诗翻译

李贺的诗和注释_李贺出名诗翻译

李贺的诗和注释_李贺出名诗翻译李贺的诗和注释_李贺出名诗翻译(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贺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翻译/译文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

李贺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

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

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

”李贺的这首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写幽灵形象和幽冥境界。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

《李长吉集》引黎简的话说:“通首幽奇光怪,只纳入结句三字,冷极鬼极。

诗到此境,亦奇极无奇者矣。

”诗中寄寓着诗人独特的身世之感。

《昌谷集注》中说:“西陵之冷风凄雨,不犹是洒栖迟之泪耶?贺盖慷慨系之矣。

”前四句直接刻画苏小小的形象。

一、二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像是她含泪的眼睛。

这里抓住心灵的窗户眼睛进行描写,一是让人通过她的眼睛,想见她的全人之美,二是表现她的心境。

兰花是美的,带露的兰花更美。

但着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给人以冷气森森的感觉。

它照应题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为全诗定下哀怨的基调,为鬼魂活动创造了气氛。

三、四两句写她的心境:生活在幽冥世界的苏小小,并没有“歌吹”欢乐,而只有满腔忧怨。

她生前有所追求,古乐府《苏小小歌》中说:“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但身死之后,她的追求落空了,死生悬隔,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绾结同心,坟上那萋迷如烟的野草花,也不堪剪来相赠,一切都成了泡影。

这种心绪,正是“啼”字的内在根据。

仅用四句一十六字,形神兼备地刻画出苏小小的鬼魂形象,表现出诗人惊人的艺术才华。

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原文注释及翻译

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原文注释及翻译

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原文注释及翻译篇内有一些条目是记述一些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的,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

有一些条日记述、赞扬画家、书法家们特出的艺术造诣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执著追求。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题解】巧艺,指精巧的技艺,这里的艺主要指棋琴书画、建筑、骑射等技巧性。

技术性的技能。

例如第2 则记工匠所造楼台之巧,“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

有一些条日记述、赞扬画家、书法家们特出的艺术造诣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执著追求,例如第7、11、12、13、14 则所记大画家顾长康的故事,第3 则所记韦仲将书榜的事。

其中一些内容如“颊上益三毛”、“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及评绘画的“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等,已经被引伸、凝炼成为名言而流传后世。

(1)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①。

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

客著葛中角,低头拂棋,妙逾于帝②。

【注释】①“弹棋”句:弹棋是一种赌输赢的棋类游戏。

相传起源于西汉,到曹操掌权时,宫女用金钗、玉梳在镜匣上作弹棋游戏,其实非始自魏宫内。

②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

按:弹棋是用手把棋子弹起,魏文帝和客人不用手,所以称妙。

【译文】弹棋是从魏代后宫开始出现的,用梳妆的镜匣来游戏。

魏文帝对这种游戏特别精通,能用手中角去弹起棋子,没有弹不中的。

有位客人自称能这样做,文帝就叫他试一试。

客人戴着葛中,就低着头用葛巾角去拨动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妙。

(2)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①。

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

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注释】①陵云台:楼台名,在洛阳。

楼观(guàn):楼台。

锱铢:指微小的数目。

锱和铢都是重量单位,有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

负揭:指秤杆的下垂与翘起;高下。

【译文】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

东汉·张衡《南都赋》

东汉·张衡《南都赋》

东汉·张衡《南都赋》於显乐都,既丽且康。

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

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

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

汤谷涌其后,氵育水荡其胸。

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铜锡钅公锴,赭垩流黄;绿碧紫英,青ぬ丹粟;太一余粮,中黄玉。

松子神陂,赤灵解角。

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其山则崆〔A095〕葛曷,唐芒剌,∑{山各}{山罪}嵬,屹,幽谷{山}岑,夏含霜雪。

或{山君}嶙而纟丽连,或豁尔而中绝。

鞠巍巍其隐天,俯而观乎云霓。

若夫天封大狐,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

坂坻〔B18D〕而成,壑错缪而盘纡。

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氵密溢流其隅。

昆仑无以,阆风不能逾。

其木则柽松楔,曼柏丑,枫柙栌枥,帝女之桑。

胥牙并榈央柘意檀。

结根竦本,垂条婵媛。

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

玄云合而重阴,谷风起而增哀。

攒立丛骈,青冥千瞑。

杳蔼蓊郁于谷底,森{艹尊}々而刺天。

虎豹黄熊游其下,〔A173〕ㄑ猱犭廷戏其巅。

鸾鸩刍翔其上,腾犭爰飞栖其间。

其竹则{锺}笼{堇}篾,筱{孤}。

缘延坻阪,澶漫陆离,阿那蓊茸,风靡云披。

尔其川渎,则氵蚩澧氵药氵尽,发源岩穴,潜<厂盍>洞出,没滑氵蔑,布漫汗,漭沆洋溢。

总括趋合,箭驰风疾。

流湍投氵戢,分氵八朋轧。

长输远逝,泪氵或汨。

其水虫则有婴龟鸣蛇,潜龙伏螭,覃禺鳙,鼋鼍鲛。

巨奉函珠,驳瑕委蛇。

于其陂泽则钳卢玉池,赭阳东陂。

贮水氵亭ㄜ,互望无涯。

其草则苎莞,蒋蒲{艹兼}葭。

藻茆菱芡,芙蓉含华。

从风发荣,斐披芬葩。

其鸟则有鸳鸯鹄翳,鸿鸨鹅。

契帝,爽鸬。

嘤嘤和鸣,澹淡随波。

其水则开{宀卖}洒流,浸彼稻田。

沟浍脉连,堤塍相君,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

决渫则,为溉为陆。

冬余夏爵,随时代熟。

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苎,菽麦稷黍,百谷蕃庑,翼翼与与。

若其园圃,则有蓼{艹戢}荷,{艹诸}蔗姜<韭番>,菥芋瓜。

东汉张衡《南都赋》

东汉张衡《南都赋》

東漢·張衡《南都賦》南都賦【摯虞曰:南陽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

】[張平子] 於【烏】顯樂都,既麗且康!【毛萇詩傳曰:於,歎辭。

詩曰:適彼樂國。

】陪京之南,居漢之陽。

【京,謂洛陽也。

尚書曰:嶓塚導漾,東流為漢。

鄭玄曰:漾水至武都為漢。

】割周楚之豐壤,跨荊豫而為疆。

【西京賦曰:周即豫而弱。

呂氏春秋曰:河、漢之間為豫州也。

漢書地理志注曰:南陽屬荊州。

又曰:荊州,楚故都。

】體爽塏以閑敞,紛鬱鬱其難詳。

【爽塏,已見西京賦。

楊雄豫州箴曰,鬱鬱京河,伊、洛是經也。

】爾其地勢,則武闕關其西,桐柏揭【竭】其東。

【武闕山為關在西也。

漢書音義,文穎曰:武闕山為關而在西,弘農界也。

漢書曰:南陽之平陽縣有桐柏山。

】流滄浪而為隍,廓方城而為墉。

【尚書曰:漢水又東為滄浪之水。

左氏傳,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說文曰:城池無水曰隍。

毛萇詩傳曰:墉,城也。

】湯穀湧其後,淯【育】水蕩其胸。

【盛弘之荊州記曰:南陽郡城北有紫山,紫山東有一水,無所會通,冬夏常溫,因名湯穀。

山海經曰:攻離之山,淯水出焉。

南流注於漢。

郭璞曰:今淯水在淯陽縣南。

蕩,他浪切。

】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淮水自此而去,故曰推。

湍水自彼而來,故曰引。

說文曰:推,排也。

山海經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

郭璞曰:湍,鹿摶切。

今湍水逕南陽穰縣而入淯也。

三方,東西及南也。

】其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

【彩,金之彩也。

璞,玉之未理者。

淮南子曰: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而富,失之而貧。

高誘曰:隨侯,漢中國姬姓諸侯也。

隨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而塗之,後蛇於夜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隨侯之珠,蓋明月珠也。

鄒陽曰夜光之璧,劉琨雲夜光之珠。

尹文子曰:田父得寶玉徑尺,置於廡上,其夜明照一室。

然則夜光為通稱,不系之於珠璧也。

】銅錫鉛鍇【苦駭】,赭堊【惡】流黃。

【鄭玄周禮注曰:錫,□也。

說文曰:鉛,青金。

又曰:九江謂鐵為鍇。

山海經曰:陸危阝之山,其下多堊;若之山,其上多赭。

张衡的《南都赋》翻译

张衡的《南都赋》翻译

张衡的《南都赋》翻译
(一)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光帝而追孝,立唐祀于尧山,圆灵根于夏叶,终三代而始蕃,非德之宏图,孰能揆而处游。

近则考侯思故,匪居菲宁,秽长沙之无乐,历江湘而北征,耀朱光于白水,会九世而飞荣,察兹邦之神伟,启天心而寤灵。

於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隆崇雀嵬,御房穆以华丽,连阁焕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遥,灵祗之所保绥,章陵郁以青葱,清庙肃以徽徽,皇祖歆而降福,弥万祀而无衰。

帝王藏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

(二)且其君子,弘懿明睿,允恭温良;容止可则,出言有章,进退屈伸,与时抑扬。

方今天地之睢刺,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排建陷扁,蹴蹈咸阳。

高祖阶其途,光武揽其英,是以关门反拒,汉德久长。

(三)及其去危乘安,视人用迁,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庇王职,缙绅之伦,经纶训典,赋纳以言,是以朝无缺政,风烈昭宣也。

於是乎鲵齿、寿眉、鲐背之爱,皤皤然被黄发者,喟然相与歌曰:望翠华兮葳蕤,建太常兮非非,驷飞龙兮癸癸,振和鸾兮京师,騘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岂不思天子南巡之辞者哉!遂作颂曰:
皇祖止焉,光武起焉,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永世克孝,怀桑柘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

张衡的《南都赋》翻译

张衡的《南都赋》翻译

张衡的《南都赋》翻译
(一)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光帝而追孝,立唐祀于尧山,圆灵根于夏叶,终三代而始蕃,非德之宏图,孰能揆而处游。

近则考侯思故,匪居菲宁,秽长沙之无乐,历江湘而北征,耀朱光于白水,会九世而飞荣,察兹邦之神伟,启天心而寤灵。

於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隆崇雀嵬,御房穆以华丽,连阁焕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遥,灵祗之所保绥,章陵郁以青葱,清庙肃以徽徽,皇祖歆而降福,弥万祀而无衰。

帝王藏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

(二)且其君子,弘懿明睿,允恭温良;容止可则,出言有章,进退屈伸,与时抑扬。

方今天地之睢刺,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排建陷扁,蹴蹈咸阳。

高祖阶其途,光武揽其英,是以关门反拒,汉德久长。

(三)及其去危乘安,视人用迁,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庇王职,缙绅之伦,经纶训典,赋纳以言,是以朝无缺政,风烈昭宣也。

於是乎鲵齿、寿眉、鲐背之爱,皤皤然被黄发者,喟然相与歌曰:望翠华兮葳蕤,建太常兮非非,驷飞龙兮癸癸,振和鸾兮京师,騘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岂不思天子南巡之辞者哉!遂作颂曰:
皇祖止焉,光武起焉,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永世克孝,怀桑柘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

张衡《南都赋》

张衡《南都赋》

南都赋》张衡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

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

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

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

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

铜锡铅锴,赭垩流黄。

绿碧紫英,青雘丹粟。

太一余粮,中黄侭玉。

松子神陂,赤灵解角。

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其山则崆(山凶)嶱嵑,嵣(山芒)嶚剌岝(山客)嶵嵬,嵚巇屹喆幽谷嶜岑,夏含霜雪。

或峮嶙而纚连,或豁尔而中绝。

鞠巍巍其隐天,俯而观乎云霓。

若夫天封大狐,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阪坻?坂坻嶻嶭而成巘,溪壑错缪而盘纡。

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昆仑无以奓,阆风不能逾。

其木则柽松楔□,槾柏杻橿枫柙栌枥,帝女之桑。

楈桠栟榈,柍柘檍檀。

结根竦本,垂条蝉媛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玄云合而重阴,谷风起而增哀。

攒立丛骈,青冥盰瞑杳蔼蓊郁于谷底,森□而刺天。

虎豹黄熊游其下,豰玃猱□戏其巅。

鸾鸑鹓鶵翔其上,腾猿飞蠝栖其间。

其竹则籦笼□篾,筱簳箛箠缘延坻阪,澶漫陆离。

阿钎蓊茸,风靡云披。

尔其川渎,则滍澧置浕,发源岩穴。

潜倴洞出,没滑瀎潏布濩漫汗,漭沆洋溢。

总括趋欱,箭驰风疾。

流湍投濈,砏汃輣轧长输远逝,漻泪淢汨其水虫则有蠳龟鸣蛇,潜龙伏螭。

媂鳣鰅荨,鼋鼍鲛觿巨蚌函珠,驳瑕委蛇。

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

贮水渟洿,亘望无涯其草则藨苎薠莞,蒋蒲蒹葭。

藻茆菱芡,芙蓉含华。

从风发荣,斐披芬葩。

其鸟则有鸳鸯鹄鹥,鸿鸨鴐鹅。

(契鸟)鶂□鶙,鹔鷞鹍鸬嘤嘤和鸣,澹淡随波。

其水则开窦洒流,浸彼稻田。

沟浍脉连,堤塍相輑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

决渫则暵,为溉为陆。

冬稌夏穱,随时代熟。

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苎,菽麦稷黍。

百谷蕃庑,翼翼与与。

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蘘荷,薯蔗姜(韭番),菥蓂芋瓜。

乃有樱梅山柿,侯桃梨栗。

梬枣若留,穰橙邓橘。

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薇芜荪苌。

南都赋原文及新篇

南都赋原文及新篇

南都赋原文及新篇简析南都賦:1南都,指張衡的家鄉南陽。

南陽於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郡,後漢更始帝入都之。

郡治在宛,因其地理位置在京之南,所以叫作南都。

《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秦置。

洛陽南七百里。

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

南陽不僅是張衡的故鄉,更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家鄉和興起之地。

由於後一個原因,所以南陽郡其城邑的建置級別似較他郡為高。

2《南都賦》:東漢時期張衡以故鄉的南陽郡為描寫對象。

《南都赋》是以东汉时期的南阳郡为赋写对象的。

《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秦置。

洛阳南七百里。

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人。

南阳不仅是作者张衡的故乡,更是东汉王朝开创者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和龙兴之地。

由于后一个原因,所以南阳郡与别的郡不同,其城邑的建置级别似较他郡为高。

张衡在为他的同乡好友、曾任南阳太守的鲍德所作的《大司农鲍德诔》中讲到这一点:“昔我南都,维帝旧乡。

同于郡国,殊于表章。

命亲如公,弁冕鸣横。

若维允之,实耀其光。

”“殊于表章”,张震泽注曰:“表章,指法度礼文。

”“此言南阳郡法度礼文与众不同。

”(《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4页)这里是说,南阳因为是光武帝的家乡,所以虽然建制同于郡国,但在典章制度、礼遇级别上都与普通的郡国不同,郡太守的实际地位与三公等同。

我们看范晔《后汉书》也可以发现,关于南阳郡以及南阳太守的记载,远较别郡为多。

南阳在东汉时期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它是光武帝的家乡,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地留有刘秀旧宅和刘秀父亲的陵寝章陵。

《后汉书·光武纪》建武十一年,“三月己酉,幸南阳;还,幸章陵,祠园陵”。

章陵原名舂陵,李善《文选·南阳赋注》:“ 《东观汉记》:建武中更名舂陵为章陵,光武过章陵祠园庙。

”指的大概就是建武十一年的事情。

建武十九年,“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

南都赋赏析

南都赋赏析

南都赋赏析南都赋杜枚南都赋,叙周之历数,自伊洛至彭城,居二千年,亦万七千里。

去秦为近,而姬氏故京尽为荒墟。

后之文人学士,词人韵客,游其地者多矣,鲜有能以清文显者。

余以甲申岁仲春至金陵,留二月有余,凡得诗千余首。

其间歌咏台城者,不可胜记。

盖千百年来,登台城者无虑十余辈,皆能各尽其心情,下笔人人殊,要不过托身名教,意不出于规谏,则感慨时事,或兴亡之叹,或离别之悲,是真情所流露者,必以之激切言之,而后为称物言情,为合乎公安、竟陵之体也。

若夫南国佳丽,金陵形胜,衣冠文物之盛,未易以西子南威论也。

至如地灵人杰,山川草木之胜,古今诗人题咏殆无虚日,故从而铺叙者,尤纷纶错出。

1、大背景,此为大背景,一共六段,其中第五段为重点内容:明初时,朱元璋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基本国策,因此对江南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

江南一带受到了开发。

但由于政治上统治者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又实行高压政策,使江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此为对江南社会的描述。

东晋后,吴郡及毗邻地区,在孙吴时代得到了长足发展,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东平湖虽是天然之物,而且是一个大湖泊,但它并非真正的湖泊,它只是古运河东端的一段,属于天然湖泊,早在战国末期,已被圈入皇家禁苑之中。

作者在这里写的东平湖,其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名称的转移,引起了读者对东平湖深层次的联想,即表达对古都建康衰败的慨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即点明此诗是歌咏金陵城。

开头两句话便为全篇定下了基调。

接着,作者从宏观上进行铺排,为了解金陵提供线索和材料。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感叹诗为后面四句诗奠定了基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紧接上句。

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隋炀帝开凿运河,以为其政绩卓著,曾夸耀“河清海晏,时登汉关。

”其实,隋炀帝在位仅仅三年,就征发大量民工,耗尽了国家的财力。

2、大主题,即对金陵失望透顶,“甲申之岁,余自蜀中载雪而归。

南都赋原文及翻译

南都赋原文及翻译

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

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编辑本段]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译文] 江边有了灯火,行人渐渐上路了,一弯残月还带着三星挂在天边。

[出自] 北宋秦观《南歌子》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

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注释:“南歌子”来自《南都赋》中的“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白鹤飞兮茧曳绪”一句。

玉漏: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

迢迢:形容漫漫长夜。

银潢:即银河。

三星:星宿名。

译文:黎明时分,夜漏将尽,漫漫长夜即将过去,天亮前银河逐渐暗淡西斜。

清晨被邻鸡催醒时,宿酒尚未全醒,朦胧中听到漏声迢递、看到银河西斜,真的是害怕天亮了,就要分别。

衣臂上染有昨夜留下的脂粉,衣襟上落满了昨夜伤别的泪水。

水边沙上,早起的行人已经三三两两地打着灯笼火把在匆匆赶路,天宇之上,繁星已经隐没,只有一钩残月带着三星寂寥地点缀着这黎明时分的苍窘,照映着早行的人们。

赏析:这首词写一对恋人春宵苦短怕天明的情景,表现他们深怕分离的情爱思想。

词的上片起首两句,写一对恋人分别之时的感受。

“玉漏”,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

“迢迢”,形容漫漫长夜。

“尽”,谓漏水一滴一滴地快滴完了,天快亮了。

“银潢”,即“银河”。

“淡淡横”,谓天亮前银河西斜了,不再那么光亮了。

这两句皆是描写天黎明前的景象,透过景象写出离人对长夜已尽,离别在即的心理感受。

接着“梦回”两句,写昨夜由于借酒浇愁喝得多了,人从梦中醒来了,酒尚未全醒,到黎明为邻鸡啼醒时,看见天亮了,又要分别了,于是便有恋人觉夜短“怕天明”之感了。

词的过片“臂上”两句,从衣臂上染有昨夜留下的脂粉,衣襟上落满了昨夜伤别的泪水,从而写出夜里一对恋人伤离的情景。

这两句与周邦彦“泪花落枕红绵冷”句意颇有相似之处。

即借枕绵泪冷写昨夜伤别。

词的歇拍“水边”两句,写在水边的灯火下,已经有了在赶路的行人影子,天空只剩下了一钩残月和几颗星星,在点缀着黎明的天空。

南都赋赏析

南都赋赏析

南都赋赏析赋一般用铺陈直叙的方法,而南都赋却一反常态。

用了大量的事实和形象描绘,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南都赋,欢迎阅读。

南都赋一开篇就指出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大声疾呼:“天下遭乱,夫何罪而见囚!”如果天下太平,这样的囚徒有几个?接着便写到作者自己的苦痛生活,并因此写道:“岂不怀归?畏此累赘。

”这里的“见囚”二字可能是暗指朝廷对作者的监禁,虽然是牢狱之灾,但毕竟是被监禁,是被囚禁,还算好的。

可怕的是,竟被流放到长沙这种荒凉边远之地,看来“此罪案不可为京兆尹”,是绝无生还的希望了。

再加上没有随身携带衣物,在荒野里度过漫长的寒冬。

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怨恨,却又找不到宣泄的地方。

只能向窗外望去,“天地为家”,不禁感叹道:“南都何为?有怀靡及!”何谓南都?它就像是作者的归宿一样。

“建安七子”是文学史上的巨匠,孔融居首。

他们同是汉室的后代,对于朝廷腐败现象十分不满。

所以才发出了“一、二世而灭,何至三哉?”的惊叹。

其中“灭”为了结之意。

“灭”既是灭亡之意。

“何至三哉?”是问其原因。

孔融想要效法周文王,推行仁政,可朝廷用人不正,致使仁政没有实施,于是便提出这样的疑问。

在这句话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积极入世的情感。

虽然也说明了他虽有大才,却不得重用。

汉末,动荡不安,作者生逢其时,正是才能得以展现之时。

可惜生不逢时,受到了排挤打击,最终被贬为长沙太守。

不仅如此,而且路途遥远,在那荒僻之地,根本无法体会到乐观豁达的人生。

再加上行李困顿,吃住艰难,书籍缺少,唯一让他欣慰的,是遇到了“万里相送”的宾客。

在前往长沙的途中,他也曾多次萌生死意。

他们在前往长沙的路上,每次离别时,作者总是一再邀请他们回来。

朋友们答应,并为作者引来了相送的宾客。

等到了长沙,在万般无奈之下,亲手杀掉了自己最敬重的长官,引起了满城骚动。

此赋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表现了作者面对失意落魄的处境,毫不屈服,坚持斗争,并以自身行动坚持革命的决心和勇气,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壮、慷慨的基调。

三都赋文言文翻译

三都赋文言文翻译

原文:三都赋者,洛都、长安、建业也。

洛都者,天子之都,王者之宅,帝室之根。

长安者,秦汉之旧都,汉帝之故宅,古今之巨镇。

建业者,吴之旧都,孙权之故宅,东南之美城。

洛都赋曰:洛都者,天地之中,阴阳之和。

北依邙山,南濒伊水。

左挹嵩岳,右带伊阙。

城池广大,宫室崇高。

道路宽敞,市井繁华。

人物众多,衣冠济济。

长安赋曰:长安者,天下之都会,万国之朝宗。

东临函谷,西据崤函。

南倚终南,北临渭水。

宫室壮丽,城池雄伟。

街道纵横,市井熙攘。

人物辐辏,衣冠如云。

建业赋曰:建业者,吴之旧都,孙权之故宅。

东南之美城,山水之胜境。

北濒长江,南依秦望。

山川秀丽,城池坚固。

市井繁华,人物众多。

衣冠济济,文采风流。

翻译:《三都赋》所描述的是洛阳、长安和建业这三个著名的都市。

洛阳是帝王的都城,长安是秦汉的旧都,建业是吴国的旧都。

洛阳赋描述了洛阳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城市规模、宫室建筑、道路市井以及人物风貌。

洛阳位于天地之中,气候适宜。

北依邙山,南濒伊水。

左挹嵩岳,右带伊阙。

城池广大,宫室崇高。

道路宽敞,市井繁华。

人物众多,衣冠济济。

长安赋描绘了长安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城市规模、宫室建筑、街道市井以及人物风貌。

长安是天下之都会,万国之朝宗。

东临函谷,西据崤函。

南倚终南,北临渭水。

宫室壮丽,城池雄伟。

街道纵横,市井熙攘。

人物辐辏,衣冠如云。

建业赋描述了建业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城市规模、山水风光、城池建筑、街道市井以及人物风貌。

建业是吴国的旧都,东南之美城。

北濒长江,南依秦望。

山川秀丽,城池坚固。

市井繁华,人物众多。

衣冠济济,文采风流。

通过这篇《三都赋》,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三个大都市的风貌,感受到古代都市的繁华与魅力。

《南都赋》张衡

《南都赋》张衡

《南都赋》张衡南都赋《南都赋》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创作的一篇赋。

此赋主要铺叙了南阳的地理位置、宝藏矿产、山岳峰峦、树木禽兽、川渎水产、原壤稼植、祭祀礼俗、士女游衍、新声妙曲等内容,作者以充沛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全面的眼光、生花的妙笔酣畅淋漓地赞颂了古都南阳,衷心深沉地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真情挚爱。

全赋气势恢宏,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新颖。

【作品原文】於显乐都1,既丽且康2!陪京之南3,居汉之阳4。

割周楚之丰壤5,跨荆豫而为疆6。

体爽垲以闲敞7,纷郁郁其难详8。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9,桐柏揭其东10。

流沧浪而为隍11,廓方城而为墉12。

汤谷涌其后13,淯水荡其胸14。

推淮引湍15,三方是通16。

其宝利珍怪17,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18。

铜锡铅锴19,赭垩流黄20。

绿碧紫英21,青雘丹粟22。

太一金粮23,中黄瑴玉24。

松子神陂25,赤灵解角26。

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27,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28。

其山则崆 嶱嵑29,嵣㟐嶚剌30,岝㟯嶵嵬31,嵚巇屹嵲32,幽谷嶜岑33,夏含霜雪。

或峮嶙而纚连34,或豁尔而中绝35。

鞠巍巍其隐天36,俯而观乎云霓37。

若夫天封大狐38,列仙之陬39,上平衍而旷荡40,下蒙笼而崎岖41,阪坻巀嶭而成甗42,溪壑错缪而盘纡43。

芝房菌蠢生其隈44,玉膏滵溢流其隅45。

昆仑无以奓46,阆风不能逾47。

其木则柽松楔㮨48,槾柏杻橿49,枫柙栌枥50,帝女之桑51。

楈丫栟榈52,柍柘檍檀53。

结根竦本54,垂条婵媛55,布绿叶之萋萋56,敷华橤之蓑蓑57,玄云合而重阴,谷风起而增哀。

攒立丛骈58,青冥盰瞑59。

杳蔼蓊郁于谷底60,森䔿䔿而刺天61。

虎豹黄熊游其下,豰玃猱㹶戏其巅62。

鸾鸑鵷鶵翔其上63,腾猿飞蠝栖其间64。

其竹则籦笼䈽篾65,筱簳箛棰66,缘延坻阪67,澶漫陆离68。

阿那蓊茸69,风靡云披70。

尔其川渎,则滍澧置濜71,发源岩穴72。

潜㕎洞出73,没滑瀎潏74,布濩漫汗75,漭沆洋溢76。

由张衡《南都赋》所见之东汉南阳

由张衡《南都赋》所见之东汉南阳

历史地理第十九辑由张衡《南都赋》所见之东汉南阳邢东升竺可桢先生在其名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从物候学的角度,由东汉张衡《南都赋》“穰橙邓橘”之句,推断出其时河南省南部种植橙和柑十分普遍,并得岀结论:东汉时代,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但冷期时间不长。

按以文证史的方法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应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大师级人物有陈寅恪、邓之诚等;近年,又有学人提岀以文证地的观点,且有所尝试①。

然则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赋体作品;其实证价值常被忽视,乃至否定,而竺可桢的研究充分表明:虽有“丽文”之其原因•则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最为精当的解释•当数左思在《三都赋序》中的论述。

左思说:“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较之神物,则出非其所。

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

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甚者,赋还受“类书,,之贬,“字林”之斥。

其实,笔者认为,赋体作品决非全为蹈虚之辞•如张衡之《南都赋九即颇多学者指证其所咏所颂“理资实事”②,“皆有史可稽”③。

张衡《南都赋》之“理资实事”、“有史可・■•讥,但资料丰富、全面的赋体类作品,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兹以张衡《南都赋》为例说明之。

《南都赋》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半写地,即铺述当时南都的山川、河流、物产、风俗,间以见南阳立都之缘由;后半写人,诸如夸饰汉代远祖的伟绩,讴美东汉光武的丰功,稽”,为例甚多。

南阳历史久远,其故城(宛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秦设南阳郡。

汉承秦制,仍置郡于南阳。

考究南阳的得名,主要有两种说法:张衡《南都赋》云「居汉之阳”;又刘熙《释名・释州国》:“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刘熙之说晚出,并为郦道元、李善等•■'■■■!、.■■-■'间以寓全文之主旨。

在京都大赋文体的衍变中,《南都赋》具有极为重要的转型意义:其摹班拟马的痕迹,显示了对前辈的继承;其大开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都赋翻译
夫南阳者, 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 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 视鲁县而来迁,奉光帝而追孝, 立唐祀于尧山,圆灵根于夏叶, 终三代而始蕃,非德之宏图, 孰能揆而处游。

近则考侯思故, 匪居菲宁,秽长沙之无乐, 历江湘而北征, 耀朱光于白水,会九世而飞荣, 察兹邦之神伟,启天心而寤灵。

於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 隆崇雀嵬, 御房穆以华丽,连阁焕其相徽, 圣皇之所逍遥,灵祗之所保绥, 章陵郁以青葱,清庙肃以徽徽, 皇祖歆而降福,弥万祀而无衰。

帝王藏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

(二) 且其君子,弘懿明睿, 允恭温良;容止可则, 出言有章,进退屈伸, 与时抑扬。

方今天地之睢刺, 帝乱其政,豺虎肆虐, 真人革命之秋也, 尔其则有谋臣武将, 皆能攫戾执猛, 破坚摧刚,排建陷扁, 蹴蹈咸阳。

高祖阶其途,光武揽其英, 是以关门反拒,汉德久长。

(三) 及其去危乘安,视人用迁, 周召之俦,据鼎足焉, 以庇王职,缙绅之伦, 经纶训典,赋纳以言, 是以朝无缺政,风烈昭宣也。

於是乎鲵齿、寿眉、鲐背之爱, 皤皤然被黄发者, 喟然相与歌曰: 望翠华兮葳蕤,建太常兮非非, 驷飞龙兮癸癸,振和鸾兮京师, 騘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岂不思天子南巡之辞者哉! 遂作颂曰: 皇祖止焉,光武起焉, 据彼河洛,统四海焉, 本枝百世,位天子焉, 永世克孝,怀桑柘焉, 真人南巡,睹旧里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