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共40页
《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发
束
古代男子弱冠前可以不用束发结髻,的人,头衣的材质都是不一样的
佩 饰
• 所有称为士子的人都佩玉,而且根据职级场合 身份不同,性质材质上的有分别。 • 玉佩都戴在身前,而不是现代风格的置于身侧。
坐立有容
行礼有方
拱手礼: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 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 低于胸。用于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季氏将伐颛臾》:如果一个人所辅佐的 大夫又非正义的军事行动,自己也要负其责任; 君子不能心口不一,言行相背离;实行仁德教 化可以遏止甚至战胜武力侵略。
礼仪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 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宾礼: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 的礼仪。 嘉礼: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最重要的内 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礼 仪
关于古代社会出使的礼节: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 出使礼仪有:斋戒(洁身净心,以 示虔诚)、递上国书。
《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 有:持节、带礼物。
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 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 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练习1:查找资料,解释下面句中画线部分
(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诗)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 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 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 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 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ǐ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uǐ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文本,挑选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 文化的认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课件xx年xx月xx日•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目•教学计划•相关资源录01课程简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许多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有必要开设《古代文化常识》课程。
课程背景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和重要文化遗产。
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古代建筑、绘画、书法等文化常识。
古代文学、诗词、曲赋等文化常识。
古代宗教、哲学、术数等文化常识。
古代天文、历法、节气等文化常识。
古代地理、行政区划、官制等文化常识。
02教学内容礼节仪式古代礼仪包括祭礼、宾礼、冠礼、婚礼、丧礼等,这些礼节仪式不仅是人们日常交往的规矩,还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等级和价值观念。
古代礼仪宴饮文化古代宴饮礼仪繁琐而讲究,宾主之间、长幼之间、亲疏之间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同时,饮食文化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庆风俗古代节庆风俗丰富多彩,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习俗和礼仪要求。
古代官制官员选拔01古代官员的选拔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科举、荐举、荫袭等。
各级官员的选拔标准、选拔方式和选拔范围都有一定的规定。
官员品级02古代官制中,官员的品级划分十分严格,不同品级的官员享有不同的政治地位、俸禄待遇和社会声望。
机构设置03古代官制中,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复杂,分工明确,职权范围清晰。
机构设置和官员品级相互关联,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
古代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生员需要掌握经义、诗赋、杂文等众多考试内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十分严格,考生需经过乡试、会试、殿试等多重选拔,考试纪律严明,作弊行为受到严厉惩罚。
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古代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举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官职,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八方: 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远离中原的地方。)
六合:指天地四方 (即上、下、东、南、西、北)。
四海:指天下、全国。
古代地名
江河: 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
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 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 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 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 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 如务内观”之意。 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 “乐章”之意。
汉武帝 建元 清代 康熙 61年
每个帝王所取年号,大多蕴含着吉祥 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 望。(如:康熙--隆盛兴旺;光绪—光明 永续)
中国100大姓氏排名,看你的姓氏排名第几?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 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 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 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 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 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 姜
张荣
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呢?
天文地理 纪年纪月 历法乐律 典章制度 职官沿革 文化典籍
《古代文化常识》精品课件
秀才
举人 第一名 称“解 元” 第一名 称“会 元” 状元
会试
乡试后第 二年春天 会试后同 年四月
贡生
殿试
进士
科举
• 校、序、庠、学、国子监 • 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 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 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 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 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 贡举、察举、制举 •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 “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国考察 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 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除贡举外, 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谥号
帝王将相死后,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 的称号。 谥法例举: 褒扬类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经天纬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刚强直理曰武
贬斥类: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祜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众曰炀
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制
许慎《说文解字》卷 二四“女部”:“姓,人 所生也,从女、生,生亦 声。”班固《白虎通德论》 卷九曰:“姓者,生也, 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 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 是“生”。
姓
姓作为一种族号,他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族的 称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
曹操,字孟德: 孟,排行第一。 “德”(行)与“操”(守)同义。
韩愈,字退之: “愈”为胜过、超出,“退”为约束、 退守。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 最终版PPT课件
典客
(外 交和 民族 事务)
宗正 治粟内 少府
(皇族、史
宗室 (租税 事务) 钱谷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皇室需 用的山 海池泽
政收支) 之税及
官府手
工业
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 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 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答案: D
2、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为三甲。 “传胪”是对哪一种人的称呼?
A、一、二、三甲的统称 B、一、二、三甲的第一名的统称 C、二、三甲的统称 D、二、三甲第一名的统称
答:
D
3、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 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 场)。 这次考试又叫什么试?
贞观
顺治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
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
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 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 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 “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 “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 “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 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 后亦称戏曲演员
历代帝王凡遇到登基、“天降祥瑞” 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明清之后一个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
授官常见词
(6)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 后进爵为公。 (7)拜、除: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8)授:既履中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 年,弗得归。《魏叔子文集》 (9)仕: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0)知: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魏叔子文 集》 (11)补: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 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宋史·赵伯圭传》
——《逸周书·谥法解》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 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 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 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即祖,并不唯一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 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
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 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 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 ,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
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 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 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 ;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 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 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通用课件
VS
古代社交
古代中国的社交活动很多,比如宴请、赏 花、品茶等。这些活动都是人们交流感情、 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06
古代文化常识在当代的应用
古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
语文教育
古代文化常识在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涉及古代文学、 历史、哲学等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文明,培 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
文化旅游 古代文化常识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涉及 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有助于发展旅游产 业和推广古代文化。
影视作品制作 古代文化常识在影视作品制作中具有指导作用, 有助于制作出符合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影视作 品。
古代文化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历史研究
古代文化常识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涉及古代政治体制、经 济制度、社会结构等方面,有助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
05
古代生活与风俗
古代服饰与饮食
古代服饰
汉服是古代中国的主要服饰类型,同时也有胡服、唐装等。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在穿着上有不同的规定和偏 好。
古代饮食
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主食以五谷为主,同时也有肉类、蔬 菜等辅助食品。
古代节庆与习俗
古代节庆
古代中国的节庆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古代音乐与舞蹈
音乐
古代音乐形式丰富,如琴、瑟、鼓等,常与诗歌、舞蹈相结合。
舞蹈
古代舞蹈多与祭祀、庆典有关,如巫舞、龙舞等,后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04
古代建筑与园林
古代建筑风格与特点
木结构建筑
以木材为主要支撑结构,具有轻 盈、抗震、防火等特点,代表作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课件
方法二:背诵歌谣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方法二:背诵歌谣
聪明的古人常常通 过夜观天象来决定行
军打仗之事。 请大家观察右侧星
宿图,看看能联想到 哪些课文或成语典故?
方法三:巧记图表
二十四节气图
方法三:巧记图表
方法二:背诵歌谣
A
A.①立秋 ②秋分 ③霜降 ④立冬 B.①秋分 ②立秋 ③霜降 ④立冬 C.①立秋 ②秋分 ③霜降 ④大雪 D.①立夏 ②立秋 ③大雪 ④冬至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左衽”和“右衽”
“右衽”:前襟向右,左襟在上,右衽是汉族的象征; 少数民族的服装相反,称“左衽”。国民党元老、著 名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右任”这一笔名, 就是取“右衽”的谐音。名字中体现了他年轻时反清 救国的决心和志向。“左衽”还代表死人(在陪葬的 壁画和先人的画像中使用,以示阴阳有别。)有的影 视剧里不注意,活人也穿着死人衣服,就闹笑话了。
(贾谊 《过秦论》)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轼《赤壁赋》)
③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④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天文历法
1.古代天文
二十八宿
(1)古人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 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七宿:角、 亢、氐 、房、心 、尾、箕,其动物形象是 苍龙 ;北方七宿: 斗、牛、女 、虚、危 、室、壁,动物形象是 玄武 ;西方七 宿:奎、娄、胃、昴 、毕、觜、参,动物形象是 白虎 ;南方 七宿:井 、鬼、柳 、星 、张、翼 、轸 ,动物形象是 朱雀 。 《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牛宿、斗宿都 是星区。
(6)“势拔五岳掩赤城” 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 是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 。
4.别称 (1)西安,古称 长安 。 (2)苏州,又称 姑苏 、吴门。 (3)扬州,又称 广陵 、江都 、维扬 。 (4)镇江 ,又称京口。
(5)北京古称 燕京 、大都 、北平。 (6)南京,古称 建康 、金陵 、江宁、石头城 等。“白下有山皆绕 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中的“白下”,也指南京。
(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 家乡 、 同乡 。
(9)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 区,称为 三辅 ,负责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3.山川关隘 (1)文言文中将山之 南 水之 北 称为“阳”,山之 北 水之 南 称为 “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2)古人常用天象变化来占卜吉凶祸福,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或 州的分野。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 翼轸 ,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蜀道 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宿 是益州(今 四川)的分野, 井宿 是雍州的分野,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40页PPT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