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xx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xx,实际开放床位29xx。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xx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xx(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xx(主治中医师) xx(主治中医师)、xx(副主任护师)成员: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xx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脾胃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目标脾胃科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脾胃科医疗团队,提供专业的脾胃科医疗服务,提高脾胃疾病的诊疗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重点任务1.建设脾胃科医疗团队:通过引进、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脾胃科医生,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脾胃科医疗团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临床医师。
2.完善脾胃科医疗设备:提供先进的脾胃科医疗设备,包括胃镜、肠镜、脾胃功能检测设备等,以提高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组织脾胃科医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脾胃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同时,促进与国内外相关专科的学术交流,提高脾胃科医生的学术水平。
4.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完善的脾胃科门诊诊疗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三、具体措施1.开展脾胃科医生的培训和进修:通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脾胃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
同时,鼓励脾胃科医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学术视野。
2.引进先进的脾胃科医疗设备:根据需要,购置最新的脾胃科医疗设备,并组织医生进行操作和应用培训,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
3.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组织脾胃科医生开展科研项目,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
4.优化服务流程:制定脾胃科门诊诊疗规范,明确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便捷的挂号、检查、就诊和缴费服务。
五、预期效果1.脾胃科医疗团队的建设成效明显,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显著提高。
2.脾胃科医疗设备更新换代,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脾胃科医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
4.脾胃科门诊服务流程更加便捷高效,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以上是脾胃科重点专科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全面建设和优化各个方面,提高脾胃疾病的诊治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药学派,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是世界独有的宝贵财富。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其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推进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1.提升中医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2.培养中医优秀人才,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3.推动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的品牌建设,提高其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4.促进中医药的科研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1.建设中医特色优势专科门诊根据当地的中医药特色和医疗需求,确定中医特色优势专科门诊的设置方向,如针灸推拿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
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中医师资,提供定制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
2.开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研究组织开展与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相关的研究项目,如中医药治疗特定疾病的研究、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
鼓励医院与科研机构、高校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的学术研究活动。
3.开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中医专家进行培训,提高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与高校合作,开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4.推广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通过宣传、推广等手段,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的知识和服务,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了解。
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纳入保险范围,提高市民对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四、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范围、时间等,并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执行。
2.目标规划制定项目的目标规划,包括项目的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和阶段目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3.项目申报向相关部门申报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团队组建根据项目的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包括中医师资、科研人员、医务管理人员等,确保项目的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doc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现有医护人员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2)通过与医院积极协商沟通,逐步开设脾胃科专病门诊及肝病门诊,并设置内镜室。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肝病门诊,并设置内镜室。
3)通过积极申报论证,改善及更新科室现有设备。
积极与相关功能检查室及康复科、针灸科沟通合作,运用其针灸设备、理疗仪、中药超声导入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诊疗设备。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人员队伍建设1)脾胃病科医师必须接受中医脾胃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脾胃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应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脾胃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2)内窥镜医师在脾胃病内科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接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方案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方案1. 介绍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方案旨在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领域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水平。
2. 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在保健、疾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国内的医疗机构中,中医学科的建设相对较弱,导致中医药的应用和传承不足。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方案的出台,旨在加强中医学科建设,提高中医药的专科水平。
3. 目标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方案的目标如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师资队伍,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推动中医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中医学科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 方案内容根据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目标和需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4.1 加强师资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专家队伍是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关键。
为此,我们将实施以下措施:•加强中医师资的培养和选拔,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中医学科研究和临床工作;•设立中医研究生教育项目,培养更多高级中医专业人才;•开展中医继续教育,提高中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技能。
4.2 强化技术支持中医优势专科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以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建设中医专科的专业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中医诊断仪器和设备;•培训中医师掌握先进的中医技术和诊疗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的信息化管理和研究。
4.3 强化科研创新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需要依托科学研究的支持,推动中医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中医学科的科研机构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条件;•鼓励中医师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金;•加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研究,提高中医药的临床证据水平。
4.4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优势专科的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并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设计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xx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____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xx,实际开放床位29xx。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xx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xx(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xx(主治中医师)xx(主治中医师)、xx(副主任护师)成员: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xx的住院条件。
脾胃科精深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设计详细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实际开放床位29。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绍勇(主治中医师)、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剑芳(住院医师)、艳妮(住院医师)、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方案
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方案中医院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坚持中医办院方向,以中医为主导,发挥我院中医药龙头作用,保持中医药发展优势。
该方案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
二、项目实施范围本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推拿科和骨伤科。
三、项目实施内容一)人才培养1.每个科室选派一名住院医师赴XXX进修,选派一名骨干主治医师赴国家级医学中心进修研究。
2.每个科室选派一名知名副主任医师开展师带徒中医药传承。
3.组织西学中班,加强中医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扩大西方学中医护人员的知识面。
鼓励西医研究中医,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奖励。
4.不断完善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与常规,以中医项目为主导进行继续教育。
二)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力度,形成特色专科优势1.引进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专科队伍建设。
每年每个科室引进中医药人才不少于2人。
2.购置中医药诊疗设备。
更新推拿科推拿牵引床等设备10台;购置便携式彩超2台,用于开展小针刀特色疗法和神经阻滞麻醉定位;为骨伤科购置一台DR机等。
3.鼓励医务人员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优化、评估,撰写中医论文。
提高中医论文的奖励标准。
三)加强中医考核的力度1.在临床常见疾病诊疗中,应体现中医诊疗方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骨伤科、推拿科)中医治疗率应达到70%,中医辨证准确率应达到100%。
2.中医优势病种诊疗率、临床中医治疗率、中医病种诊断准确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项目数、中医临床路径执行率、中医治疗方药、辩证记录完整,辨证论治准确率,均列入综合目标考核及绩效工资管理。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的脾胃功能及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药学发展的今天,脾胃科的特色优势逐渐凸显,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加强脾胃科的建设,提高其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以下是一份关于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一、学科定位中医脾胃科旨在研究脾胃功能及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学科的定位应注重中医特色,突出脾胃科的独特优势,注重临床应用和学术研究的结合。
二、人才培养1.设置丰富的中医脾胃科课程,包括中医脾胃理论、脾胃疾病的辨证论治等内容,培养学生对脾胃科的兴趣和专业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和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3.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学术研究1.加强中医药脾胃科的学术研究,建立科研团队,组织开展研究项目,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提高中医药脾胃科的综合研究能力。
3.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中医药脾胃科的临床实践和学术发展。
四、临床实践1.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建立规范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标准化的临床操作规程,提高学生的诊疗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
2.鼓励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大样本数据分析平台,提高中医药脾胃科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效果。
3.加强与临床医疗单位的合作,建立脾胃科专科门诊和疾病诊治中心,提高中医脾胃科的临床服务质量。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1.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脾胃科诊疗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脾胃科的国际化发展。
2.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会,提高中医脾胃科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中医脾胃科的跨国合作和发展。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2)通过与医院积极协商沟通,逐步开设脾胃科专病门诊及肝病门诊,并设置内镜室。
3)通过积极申报论证,改善及更新科室现有设备。
积极与相关功能检查室及康复科、针灸科沟通合作,运用其针灸设备、理疗仪、中药超声导入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诊疗设备。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人员队伍建设1)脾胃病科医师必须接受中医脾胃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脾胃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应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脾胃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2)内窥镜医师在脾胃病内科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接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能够掌握内窥镜管理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3)通过医院“师带徒”形式培养中医脾胃病学术继承人。
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中医脾胃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4)积极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5)通过医院“西学中”的形式及科室培训学习的方式让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80学时。
通过培训学习后熟悉中医药诊疗常见脾胃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脾胃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6)积极派遣科室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专科医生及专科护士,打造脾胃科专业团队。
3、服务技术建设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制定本科室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2)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脾胃病中医诊疗技术。
3)在具备脾胃病的常规诊疗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脾胃病科疑难、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提高内镜常规检查的准确率,掌握常规诊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技术。
4)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
开展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穴位贴敷、艾灸疗法、中药封包、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积极与康复科及针灸科等相关科室合作,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5)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3、实施时间:1)2014年1月成立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定期组织召开科室会议;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到人。
定期做好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2)2014年2月——2014年3月科室环境形象改善大力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重新制作科室宣传栏、中医脾胃病相关知识展览牌、脾胃病科相关管理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程等。
积极与医院相关领导及总务设备科等相关科室沟通,逐步更换老旧病床、电视、空调等。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对内镜室重新布局,充分开展利用现有设备。
3)2014年4月——2014年5月制定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形成地区特色的诊疗方案,并具体实施。
4)2014年6月——2014年9月通过医院设备论证及招标购买富士1000肠镜系统。
5)2014年9月——2014年10月购置中医治疗专用病床及多功能病床。
6)2014年10月——2015年4月派遣1名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消化疾病的最新诊治方法及内镜下治疗技术。
7)2015年1月——2016年1月通过医院设备论证购买奥林巴斯290内镜系统、超声胃镜。
8)2015年派遣1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专科护士。
9)2016年4月——2016年10月派遣1名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肝病的最新诊疗技术。
10)2016年10月派遣1名医生、1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11)2014年1月——2016年12月开展脾胃病、肝病、风湿性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在三年内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形成医院内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价廉的综合治疗手段。
定期对本科室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12)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争取科研立项1项。
13)2016年12月积极与“治未病科”合作,大力推广中医在脾胃科保健、康复上的作用,在全县县乡村全面铺开,开展此项工作。
附件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用方剂目录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头翁汤(《伤寒论》) 4.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保和丸(《丹溪心法》) 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0.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大柴胡汤(《伤寒论》)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16.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17.丹参饮(《时方歌括》) 18.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19.当归四逆散(《伤寒论》) 2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1.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22.丁香散(《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23.二陈汤(《和剂局方》) 24.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2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6.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27.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28.桂枝汤(《伤寒论》) 29.化肝煎(《景岳全书》) 30.化积丸(《类证治裁》) 31.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32.黄芪汤(《金匮翼》) 33.黄土汤(《金匮要略》) 34.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5.济川煎(《景岳全书》) 36.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37.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8.理中汤(《伤寒论》) 39.良附丸(《良方集腋》) 40.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41.六磨汤(《证治准绳》) 4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3.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44.麻黄汤(《伤寒论》) 4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6.麻子仁丸(《伤寒论》) 47.木香顺气散(《沈氏尊生书》) 48.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9.启膈散(《医学心悟》) 50.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51.清金化痰丸(《统旨方》) 52.清营汤(《温病条辨》) 53.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54.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55.三仁汤(《温病条辨》) 56.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57.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5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59.十灰散(《十药新书》) 60.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1.十枣汤(《伤寒论》) 62.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3.四磨汤(《重订严氏济生方》)64.四逆散(《伤寒论》) 65.四神丸(《内科摘要》) 66.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7.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68.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69.通幽汤(《脾胃论》) 70.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71.胃苓汤(《丹溪心法》) 72.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73.乌梅丸(《伤寒论》) 74.吴茱萸汤(《伤寒论》) 75.五苓散(《伤寒论》) 76.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77.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78.犀角地黄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9.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80.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2.小柴胡汤(《伤寒论》) 83.小承气汤(《伤寒论》) 84.小建中汤(《伤寒论》) 85.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86.血腑逐瘀汤(《医林改错》) 87.一贯煎(《续名医类案》)88.益胃汤(《温病条辨》) 89.茵陈蒿汤(《伤寒论》) 90.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91.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92.银翘散(《温病条辨》) 93.右归丸(《景岳全书》) 94.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95.越鞠丸(《丹溪心法》) 96.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7.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98.猪苓汤(《伤寒论》) 99.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100.左归丸(《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