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练习题

合集下载

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业

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业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业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鯈鱼( ) 濠.梁( ) 请循.其本( ) 惠.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之⎩⎪⎨⎪⎧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固⎩⎪⎨⎪⎧①子固.非鱼也 ②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人恒过.,然后能改 B .志怪.者也 C .心乐.之 D .我知.之濠上也 5.文学常识填空。

(1)《〈庄子〉二则》均选自《____________》。

庄周,____________时期哲学家,__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举行关于“名人效应利弊谈”的辩论会,假如你作为这次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为本次辩论赛写一段开场白。

(不少于50字)正方观点:名人效应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名人效应弊大于利(2)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场辩论中,庄子与惠子你比较欣赏谁?为什么?[2016·上海]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

”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

”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醉翁亭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

【A段】主要写的是▲ ;【8段】主要写的是▲ 。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参考答案:语文网18.(2分)(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说明:此题2分,每小题0.5分。

19.(2分)(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说明: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

20.(2分)【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1分)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

说明:一空1分,意近即可。

21.(2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习题带答案带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习题带答案带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班级:姓名: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积累】【赏析辨识选择题】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濠梁:濠水的桥上。

2、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3、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

循:追溯。

二、重点句子翻译: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却又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课内简答题: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答: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

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

答: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答: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

B卷:能力提升四、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循.其本:古今异义词:古、追溯。

今、遵守、依照、沿袭。

2、一词多义固:①固不知子矣: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本来。

之:①是鱼之乐也:助词,的②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3、判断文言句式①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濠梁之上游”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B.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解析】ACD都是和的意思,B是介词,给。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活动六:语言特点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 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1)请循其本______ (2)非梧桐不止______ (3)匠石运斤成风______
【答案】 (1)根本,本源 (2)停止,休息 (3)斧头
D 2.下列语句中标红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联系拓学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
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于丹
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
——海德格尔
在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 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2019年浙江中考模拟题 )
活动四:展示交流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时进行的一次辩论。
鱼儿真 快乐呀
~
你怎么 知道鱼 的快乐?
2.庄子与惠子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辩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
妙在偷换概念。 庄子一句不经意的感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被惠子抓住不放,论辩由此展开。惠子的质问“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 “危机”。惠子又以退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把庄子逼到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一个“安”字上做文章。 “安”,既有“怎样”“如何”的意思,也有“哪里” 的意思。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 的,却被庄子曲解为“在哪里”知道“鱼之乐”的,于 是庄子答以“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同步练习题【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同步练习题【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测试习题一、基础题1.庄子原名,是(朝代)时期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答案:庄周|战国|道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答案:赞同。

人之所以不一样正是因为内心的私密性.不同的经历和天生的性格造就出来的人格是互不相同的,即使是所谓的心理治疗也不过是推断病人有可能的心理状态。

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有观点,理由充分,句子通顺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有观点,理由充分,句子通顺即可。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庄子曰:“请循其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答案: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解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

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固.不知子矣____________②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答案:本来|遵循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对于多义词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知鱼之.乐__________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_________答案:的|代词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对于多义词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篇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15.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D.吾与徐公孰美16.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分)15.(3分)B16.(2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余姚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媵人持汤沃灌(2)四支僵劲不能动19.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山峦为晴雪所洗。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翻译:21.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淡你的认识。

(2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篇二」【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基础训练(含答案)

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基础训练(含答案)

基础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应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子注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通过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你对庄子其人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两句评价性的话。

参考答案
1.(1)固然;(2)顺着,沿着;(3)代词,鱼的快乐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3.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美学上的欣赏,能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知识上的判断,认为每个人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理状态。

4.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庄子心境旷达,视功名利禄如“腐鼠”,有着高沽愉悦的生活情趣,而且能言善辩。

(意思对即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集训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集训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集训2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共11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鱼之乐.也似与游者相乐.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子固.非鱼也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相与步于.中庭2.下面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3.翻译下面句子。

(2分)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

下面是其中看法之一: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过关练习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过关练习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三、文意理解
1.成语:
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 愉悦 的心境。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 来争论不休。请你对谁是胜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 判断。 从形式上看,庄子是胜者。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4.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 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 度。 (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 5.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 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 答: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 识的探讨。
4.“君乃言此”中的“此”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5.庄周听完监河侯的话,其神态如何(用原句)?为什么会这样?
6.庄周对监河侯说了一个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7.用简洁的语言评价庄周和监河侯。
8.涸辙之鲋: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

9.鲋鱼的回答可以用“
①故往贷.粟

②将贷子.三百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子何为者邪?
译:你是做什么的呀?
②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译:你难道有斗升之水使我活下去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训练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2)请循其本.()(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B.以我酌油知之.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年与.时驰C.陈太丘与.友期行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

部编八下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解析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解析版)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填空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鲲.( )徙.( )正色邪.( )濠.梁之上( )鯈.鱼出游( )2.庄子,名,时期宋国人,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

3.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2)水击三千里,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选择题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D.子之不知鱼之乐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6.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变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检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检测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子/固非/鱼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下列语句中标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
B、请循起本(本心)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辩论深化。

B、辩论过程笔调轻松,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C、通过辩论,表现出庄子机制与巧妙的辩论风格。

D、惠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4、下面对本文的说法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春秋时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B、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
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C、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于外化。

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请循.其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下列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B.《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C.亦若是.则已矣。

(判断词)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如何,怎么)4.下列对《北冥有鱼》一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秘莫测。

当然,这样的鱼和鸟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没有的。

B.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去万里游。

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做了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C.本篇的核心思想是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

D.本文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姓庄,名周。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C.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D. 后世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6.按提示填空。

(1)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2)《庄子·北冥有鱼》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洋一直喜欢玩游戏,他就要参加中考了,妈妈劝他不要再沉迷于游戏了。

没想到,他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来回应妈妈,令人啼笑皆非。

专题2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卷版)过关检测1.(2023春•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期末)阅读回答问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息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①,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②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③,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④!’”(选自《庄子•外物》)【注释】①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

②鲋(fù)鱼:鲫鱼。

③常与:常在一起的东西。

这里指水。

④肆:店铺。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请循.其本/循.序渐进B.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君乃.言此/乃.不知有汉D.固.不知子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3)【甲】文中的庄子根据认为濠梁之鱼很快乐(请用原文回答)。

【乙】文中庄周给监河侯讲的故事,留给我们成语“涸辙之鲋”,这成语用来比喻。

(4)以论辩的方式展示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这是庄子的智慧。

请结合【甲】【乙】两篇短文,从说话技巧及内容方面,说说庄子论辩中的智慧。

2.(2023春•湖南省郴州•期末)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ㅤㅤ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集训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集训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集训1一、文学常识填空。

1.《庄子》一书现存33篇,包括_________7篇、_________15篇、_________11篇。

2.庄子是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_____ ____”,主张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名句积累(一)识记型默写1.庄子曰:“____________,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庄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__ __________,全矣!”(二)理解型默写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点出人物、地点和事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采取反问的方法回答惠子的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驳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就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三、重点词句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梁:___________________(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___________________(3)固.不知子矣固:___________________(4)全.矣全:___________________(5)请循.其本.循:___________________本:___________________(6)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多义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固:①固.不知子②子固.非鱼也③汝心之固.④其将固.可袭而虏也B.安:①汝安.知鱼乐②安.居而天下熄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尔安.敢轻吾射C.是:①是.鱼之乐也②亦若是.则已矣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云:①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②高峰入云.③盖大苏泛赤壁云.④孔子云.:“何陋之有?”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发问,实际上未真正的回答惠子的问题,属于 偷换概念,答非所问,但也体现出庄子善于辩 论的特点。
5.两个人的争论,你认为谁胜谁败? 形式上看是庄子胜了,因为后文惠子没有
继续发问,实际从推理上看,应该是惠子胜了, 因为惠子层层推理,层层深入,具有严密的逻 辑性。
6.庄子与惠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庄子:善于辩论,聪慧,机智,有智
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庄子与惠子围绕着什么问题在争论? 能否知道鱼是否快乐。
2.惠子为什么认为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我非子······全矣。
3.惠子的判断具有什么特点? 层层推理,严密的逻辑性,思维缜密
4.如何看待庄子最后一句回答惠子的话? 表面上看庄子好像很巧妙的化解了惠子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
怎么,哪里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
知我不知鱼之乐?”
固然
本来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
完全
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
追溯 本原
如此如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

惠子:善于推理,有严密逻辑性,聪明, 机智,有智慧。
课堂小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 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 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 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现代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和惠子在好梁上游泳。

庄子说:“鱼很容易游。

”惠子说:“子不是鱼,所以我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子不是我,所以我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儿子,所以我不认识儿子;我不是鱼,所以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请遵循它的起源。

”。

孔子说:“你知道鱼乐”,如果你知道我知道什么,问我,我也知道好上。

“(摘自《庄子·秋水》)1.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这是鱼的乐趣,日子在变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谷既不是鱼,也不是国家,不冒山川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2.在下列项目中,“直”一词的用法不同于例句()例句:我知之濠上也a、与公众同行b.杀之以应陈涉c、怎么了d.择其善者而从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c3.你不是鱼。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正确,语言流利,就不需要逐字翻译)4.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善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事物有彻底的认知态度。

出于上述原因,你也可以一起享受这两种生活。

(说得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庄子二则》分层练习◆基础题一、课文阅读题。

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

犹:无敢应者:几矣:2.翻译句子。

①方虚骄而恃气。

②犹应响影。

3.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二、类文阅读题。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然④,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释】①履:踩。

②踦:yǐ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③砉:huā象声词。

④huō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

⑤中:zhòng合乎。

⑥会:音节,节奏。

⑦进:超过。

⑧硎:xíng磨刀石。

1.解释加粗词。

倚:道:间:游:2.翻译下列句子。

①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由画线句子得到的一个成语是()。

4.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用庖丁解牛所见非牛来证明人生病所见亦非鬼,这篇课文是()。

5.阅读本文,你有何启示?◆能力题三、阅读文言文。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干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这一则故事中,庄子用了精彩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指出下面各词的比喻意义。

鹓:鸱:功名利禄:2.在这则故事里,庄子把自己比做,把惠子比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知识点复习及阅读练习
解释加粗的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 ) 鱼之乐也。

惠子日:“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 )。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二、字词积累
1.古今异义:
安知鱼之乐。

(古义: 今义: )
2.一词多义:
固: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___词,)
②子固非鱼也(____ 词,)
之: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词,)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__词,)
③我知之濠上也(____,_ )
3.文言句式:
是鱼之乐也(____句。

...也.”,表_ )
三、文章理解及分析
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的思想。

四、默写重点句子
1、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 , 。

2.惠子用“以子这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驳斥庄子的句子是, ; , !
中考演练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完成后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

(2)请循其本。

循: 。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4.请概括《庄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
争论不休。

下面是其中看法之一: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请你对谁是胜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6、在本文中,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
,惠子注重。

7、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