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讲义第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合集下载

盈亏问题与比较法

盈亏问题与比较法

盈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这一类问题:一定数量的物体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剩余。

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的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配的差的关系。

板块一:基本的盈亏问题例1 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15粒;若每人分7粒则少12粒。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巩固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则剩2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例2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6粒,就少20粒,每人分4粒,就少2粒,问老师一共有多少粒巧糖果,又分给了多少个小朋友?例3老师给同学们分巧克力,每人分8块,就剩下8块,每人分6块,就剩下28块,问老师一共有多少巧克力,又分给了多少个小朋友?巩固学校买来一批图书。

若每人发9本,则少25本;若每人发6本,则少7本.问:有多少个学生?买了多少本图书?板块二:隐藏条件的盈亏问题有时候题目没有明显的盈亏的数量,这个时候就需要把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转化,转变为我们需要的条件.例4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礼物,如果每个盒子里放入2件礼物,最后会多出10件礼物,如果每个盒子放入3件礼物,最后会多出4个盒子,问老师一共准备了多少件礼物,多少个盒子?巩固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分16粒,则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果。

问:有多少粒糖果?例5老师带小朋友去种花,如果每人5棵,最后会剩下3棵花没人种;如果其中有2个小朋友各种4棵,剩下的小朋友每人种6棵,则这些花刚好种完。

请问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要种多少棵花?巩固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挖6个树坑,会剩下5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了3个树坑,其余每人挖7个树坑,刚好挖完所有的树坑,请问:少先队员一共需要挖几个树坑?例6老师给同学们分巧克力,如果每人分6块,则剩下10块,如果给其中3个人每人分4块,其他小朋友每人分7块,还剩下1块巧克力。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专题简析: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

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2.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3.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

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1.“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2.“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3.“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例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

乒乓球队共有多少名学生?变式训练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5倍。

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苦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3倍。

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3.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苦增加2名男生,减少1名女生,则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苦减少1名男生,增加1名女生,则男生是女生的一半。

这些优秀学生中男、女生各多少人?例2.幼儿园老师拿出苹果发给小朋友。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 盈亏问题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 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一、方法讲解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余。

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确定物品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2)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二、例题讲解例1.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3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例2.学校给一批新入学的学生分配宿舍。

如果每个房间住12人,则34人没有位置;如果每个房间住14人,则空出4个房间。

求学生宿舍有多少间?住宿学生有多少人?例3.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1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

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个学生?例4.在桥上用绳子测桥离水面的高度。

若把绳子对折垂到水面,则余8米;若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则余2米。

问:桥有多高?绳子有多长?例5.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如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8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5分钟到校。

这个学生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钟?例6.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坑,那么还有3个坑无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

问:一共要挖几个坑?例7.有若干个苹果和若干个梨。

如果按每1个苹果配2个梨分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2个苹果;如果按每3个苹果配5个梨分堆,那么苹果分完时还剩1个梨。

问: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三.达标练习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

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2.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一)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又会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例如: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2个,就多余16个;如果每人分5个,就缺少14个。

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个?比较两次分的结果,第一次余16个,第二次少14个,两次相差16+14=30(个)。

这是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分了5-2=3(个)苹果。

相差30个,就说明有30÷3=10(个)小朋友。

请小读者自己算出苹果的个数。

例题与方法例1、将一些糖果分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 粒,就会余下糖果17粒;如果每人分5粒,就会缺少糖果13粒。

问:幼儿园下班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些糖果共有多少粒?例 2、学生搬一批砖,每人搬4块,其中5人要搬两次;如果么人搬5块,就有两人没有砖可搬。

搬砖的学生有多少人?这批砖共有多少块?例3、某校在植树活动中,把一批树苗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18棵,就会有余下24棵;如果每班分20棵,正好分完。

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练习与思考(第1~4题13分,其余每题12分,共100分。

)1.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9粒;若每人呢分5粒则少6粒。

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粒糖果?2.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呢分16粒,则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果。

问:有多少粒糖果?3.在桥上测量桥高。

把绳长对折后垂到水面,还余4米;把绳长3折后垂到水面,还余1米。

桥高多少米?绳长多少米?4.某校安排新生宿舍,如果每间住12人,就会有34人没有宿舍住;如果每间住14人就会有空出4间宿舍。

这个学校有多少间?要安排多少个新生?5.在依次大扫除中,有一些同学被分配擦玻璃,他们当中如果有2人擦4块,其余的人各擦5块,就会多下12块玻璃没有人擦;如果么人擦6块,刚好擦完。

擦玻璃的同学有多少人?玻璃共有多少块?6.有一个数,减去3所的差的4倍,等于它的2倍加上36。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案--第12讲-盈亏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案--第12讲-盈亏问题

第12 讲盈亏问题一、知识要点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 块,少8 块。

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 1. 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2. 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3. 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

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1. “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2. “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3. “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精讲精练【例题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

乒乓球队共有多少名学生?练习1:1. 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 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 5 倍。

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2. 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 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苦甲、乙两堆各运走 5 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 3 倍。

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3. 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苦增加2名男生,减少 1 名女生,则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苦减少 1 名男生,增加 1 名女生,则男生是女生的一半。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例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

如果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多少个学生?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

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在买10盒白粉笔,百分不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5倍,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若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3倍。

求这两堆货物一共多少吨?3、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若增加2个男生,减少1个女生,则男、女人数同样多,若减少1个男生,增加1个女生,则男生是女生人数的一半。

这些优秀学生中男、女生各多少人?例2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梨子,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9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少6个。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梨子?1、小明去买练习本,他付给营业员的钱买4本多1元,买6本又差2元。

小明付给营业员多少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2、老师把一些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每人5支则多4支;每人7支则少4支。

老师有多少支铅笔?奖给多少个三好学生?3、幼儿园老师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

如果分给大班的学生每人5个余10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学生每人8个缺2个。

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学生,这筐苹果有多少个?例3小红把自己的一些连环画借给几位同学。

若每人借走5本则差17本;若每人借3本,则差3本。

问小红的同学有几人?他一共有多少本连环画?1、六(1)班第一小队的同学去栽树,如果每人栽8棵树则少27棵;如果每人栽6棵树则少5棵。

六(1)班第一小队有多少个同学?他们要栽多少棵树?2、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9支则缺15支;每人7支则缺7支。

问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3、老师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4支多10支。

每人6支多2支。

问: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例4幼儿园老师把一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6块。

【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盈亏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盈亏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盈亏问题一、知识要点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

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2.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3.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

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1.“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2.“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3.“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二、精讲精练【例题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

乒乓球队共有多少名学生?练习1: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5倍。

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苦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3倍。

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3.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苦增加2名男生,减少1名女生,则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苦减少1名男生,增加1名女生,则男生是女生的一半。

这些优秀学生中男、女生各多少人?【例题2】幼儿园老师拿出苹果发给小朋友。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例如:把一袋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这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标准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盈+亏)÷两次分配之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 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还有一些非标准盈亏问题,如: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余。

数量关系式为:(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2、两亏:两次分配都不够。

数量关系式为:(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例1:(一盈一亏问题)一个植树小组,如果每人植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植7棵,就缺4棵。

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分析:由题意可知,植树的人数和棵数是不会变化的,只是两次分配的方案不一样,结果就差了18棵,即第一种方案的结果比第二种多18棵,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植树棵数相差7-5=2(棵),所以根据一盈一亏解答此题就非常简单了。

人数:(14+4)÷(7-5)=2(人) 棵数:5×9+14=59(棵)答:这个植树小组一共有9人,一共有59棵树。

【巩固练习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

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解,小朋友分积木,每人2个则剩20个,每人3个则少40个,因此这是一亏一盈问题,两种分积木的方案最后相差20+40=60个,两种方案中每人分得的积木数相差3-2=1个,所以小朋友的个数为:60÷1=60人,积木数为:60×2+20=140个或60×3-40=140个综合算式为: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积木?(20+40)÷(3-2) 60×2+20 或60×3-40=60÷1 =120+20 =180-4060(个) =140(个)=140(个)答:幼儿园有60个小朋友,一共有140个积木.例2:(两亏问题)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

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

也就是说:已知两个分配方案,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不足,求参加分配的人数及被分配的总量。

这样的问题通常叫做盈亏问题。

典型的盈亏问题一般以下列的形式表述:把若干个苹果(未知数)分给若干个人(未知数),如果每人分2个还多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少5个。

问总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个苹果?题目中的不变量是人数和苹果数,比较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可知苹果相差:20 + 5 = 25 (个);相差25个苹果,亳无疑问是由于每人相差苹果 3 - 2 = 1 (个)而做成的,事实上,只有唯一一种情况才会导至上述情形,那就是有25人分苹果!求得人数后,进而可以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求得苹果的数目:2×25+20=70(个)或3×25-5=70(个)。

解盈亏问题的公式【一盈一亏的解法】(盈数+亏数)÷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分配人数【双盈的解法】(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分配人数【双亏的解法】(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分配人数学法指导由解盈亏问题的公式可以看出,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小心确定两次分配数量的差和盈亏的总额,如果两次分配是一次是有余,另一次是不足时,则依上面的公式先求得人数(不是物数),再求出物数;如果两次分配都是有余,则公式变成盈额差除以两次分配数之差;如果两次分配都是不足时,则公式变成亏额差除以两次分配数之差,如果……有时候,必须转化题目中条件,才能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寻找解答;有时候,直接从“包含”入手比较困难,可以间接从其反面“不包含”去想就会比较容易。

例1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分析: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两种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

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方案的分配数不同,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两次分配数之差为5-4=1(粒)。

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数为15÷1=15(人),糖果的粒数为4×15+9=69(粒)。

解:(9+6)÷(5-4)=15(人),4×15+9=69(粒)。

答:有15个小朋友,分69粒糖。

例2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则剩2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分析:本题与例1基本相同,例1中两次分配数之差是5-4=1(粒),本题中两次分配数之差是5-3=2(粒)。

例1中,两种分配方案的盈数与亏数之和为9+6=15(粒),本题中,两种分配方案的盈数与亏数之和为2+6=8(粒)。

仿照例1的解法即可。

解:(6+2)÷(4——2)=4(人),3×4+2=14(粒)。

答:有4个小朋友,14粒糖果。

由例1、例2看出,所谓盈亏问题,就是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分给一定数量的人,由两种分配方案产生不同的盈亏数,反过来求出分配的总人数与被分配东西的总数量。

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两次分配数之差与盈亏总额(盈数+亏数),由此得到求解盈亏问题的公式:分配总人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不一定总是一“盈”一“亏”,也会出现两“盈”、两“亏”、一“不盈不亏”一“盈”或“亏”等情况。

例3 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分16粒,则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果。

问:有多少粒糖果?分析与解:第一种方案是不盈不亏,第二种方案是亏16×3=48(粒),所以盈亏总额是0+48=48(粒),而两次分配数之差是16——10=6(粒)。

由盈亏问题的公式得有小朋友(0+16×3)÷(16——10)=8(人),有糖10×8=80(粒)。

下面的几道例题是购物中的盈亏问题。

例4 一批小朋友去买东西,若每人出10元则多8元;若每人出7元则少4元。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东西的价格是多少?分析与解:两种购物方案的盈亏总额是8+4=12(元),两次分配数之差是10——7=3(元)。

由公式得到小朋友的人数(8+4)÷(10——7)=4(人),东西的价格是10×4——8=32(元)。

例5 顾老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若买5本则多3元;若买7本则少1.8元。

这本书的单价是多少?顾老师共带了多少元钱?分析与解:买5本多3元,买7本少1.8元。

盈亏总额为3+1.8=4.8(元),这4.8元刚好可以买7-5=2(本)书,因此每本书4.8÷2=2.4(元),顾老师共带钱2.4×5+3=15(元)。

例6 王老师去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差30元。

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带了多少钱?分析:本题在购物的两个方案中,每一个方案都出现钱不足的情况,买7把小提琴差110元,买5把小提琴差30元。

从买7把变成买5把,少买了7——5=2(把)提琴,而钱的差额减少了110——30=80(元),即80元钱可以买2把小提琴,可见小提琴的单价为每把40元钱。

解:(110——30)÷(7——5)=40(元),40×7——110=170(元)。

答:小提琴40元一把,王老师带了170元钱。

练习131.小朋友分糖果,每人3粒,余30粒;每人5粒,少4粒。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2.一个汽车队运输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运35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0千克;如果每辆汽车运40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千克。

问:这个汽车队有多少辆汽车?要运的货物有多少千克?3.学校买来一批图书。

若每人发9本,则少25本;若每人发6本,则少7本。

问:有多少个学生?买了多少本图书?4.参加美术活动小组的同学,分配若干支彩色笔。

如果每人分4支,那么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那么恰有1人没分到笔。

问:有多少同学?多少支彩色笔?5.红星小学去春游。

如果每辆车坐60人,那么有15人上不了车;如果每辆车多坐5人,那么恰好多出一辆车。

问:有多少辆车?多少个学生?6.某数的8倍减去153,比其5倍多66,求这个数。

7.某厂运来一批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那么比原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那么将比原计划多用一天。

现在要求按原计划烧完,那么每天应烧煤多少千克?8.同学们为学校搬砖,每人搬18块,还余2块;每人搬20块,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

问:共有砖多少块?“陈氏框”解题法——盈亏问题A 李明(一)基本概念例1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个糖果,就多出22个;每个小朋友分7个糖果,就少18个糖果。

有几个小朋友和多少个糖果?像这样以份数平均分一定数量的物品,每份少一些,则物品有余(盈),每份多一些,则物品不够(亏),凡是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着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盈 + 亏)÷ 两次分配数的差,求出份数以后再求物品总数量。

若是这样给学生讲解,肯定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但是,我们若作出“陈氏框”,再给学生讲解,就非常容易理解并且很容易灵活运用了。

(一)作图:因为有两次分配,分配总量一样,而每份量不一样,我们可以画两行框。

(二)分析:看图可以明显看出单差是7-5 = 2,总差呢?第一次分多22个,而同样多的东西,在第二次分不仅这22个分掉了,还少18个,那么,我们知道第二次一共比第一次多分掉了“22 +18 ”个——这就是总差,即“总差 = 盈 + 亏”(三)根据“单差×份数 = 总差”可以得出“份数 = 总差÷单差”解:人数(即份数):(22 +18)÷(7-5)= 20(人)糖果总个数:5×20 + 22 = 122(个)…… 按照第一次分配情况计算7×20 -18 = 122(个)…… 按照第二次分配情况计算答:有20个小朋友,和122个糖果。

(四)小结:“盈亏问题”用“陈氏框” 解答,主要根据“份数 = 总差÷单差”先求出份数,再通过份数求出总量。

例2 老师给美术活动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若每人分6张,则缺少48张,若每人分3张,则缺少3张。

美术活动小组有多少名同学?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一)作图:(二)分析:同样多的主张分给同样多的人,第一次分发的结果是“缺少48张”(亏),第二次分发的结果是“缺少3张”(亏),两次都是“亏”,可以知道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分发“48-3=45”张图画纸,这就是总差,即“总差 = 大亏–小亏”。

同样的道理,两次都是盈的话,“总差 = 大盈–小盈”(三)解:美术小组人数:(48-3)÷(6-3)= 15(人)图画纸总张数:6×15-48 = 42(张)…………按第一次分配情况算或3×15 -3 = 42(张)…………按第二次分配情况算答:美术活动小组一共有15人,老师一共有42张图画纸。

(四)小结:盈亏问题的单差很好找到,就是两次分配的每份数之差,总差则比较复杂,根据题目条件分配结果不同,有三种计算方式:①总差 = 盈 + 亏②总差 = 大亏–小亏③总差 = 大盈–小盈(二)比较到哪里较复杂的盈亏问题往往会出现两次分配的份数不同,因此,到底是求哪次的份数呢?这就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了,而选择的不同,题目的总差也就会有所不同。

例3 四(1)班中队的学生参加夏令营,如果5个人住一个帐篷,就有2个人没有住处;如果8个人住一个帐篷,就可以少搭2个帐篷。

四(1)班中队有多少学生参加夏令营?(1)摆条件,作图:我们把一个框代表一个帐篷,框里的数字表示帐篷内住的人数,因为两次安排的帐篷数量不同,所以在后面多画几个框,以便于比较。

(2)第一种比较:如上图,我们把第二次安排的帐篷数为份数,如果第一次也住同样多的帐篷,人数就会多出5×2+2=12(人),这就是总差。

第二次住的帐篷个数:(5×2+2)÷(8-5)= 4(个)学生人数:8×4 = 32(人)………… 按照第二次分配情况计算(3)第二种比较:如下图,我们把第一次安排的帐篷数为份数,如果第二次也住满这同样的帐篷,总人数就少了8×2 = 16(人),总差就是 2+16 = 18(人)[盈+亏]第一次住的帐篷个数:(8×2+2)÷(8-5)= 6(个)学生人数:5×6+2 = 32(人)………… 按照第一次分配情况计算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