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投资分析与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投资分析与建设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无锡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投资分析与建设方案
全球塑料产量约为3.59亿吨,其中生物塑料约占1%,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金额超过11亿美元,产能合计约91.2万吨,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17亿美元与128.8万吨。

欧洲是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市场,占全球55%、亚太地区占全球25%,北美需求占19%。

可降解塑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包装、纺织纤维、汽车运输等。

包装占比最大为58%。

国内2019年塑料制品产量为8184万吨,其中可降解塑料优先推广的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246万吨。

根据智研咨询国内可降解塑料的消费量在50万吨左右,市场潜能巨大。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

而对于这些领域,特别适用可降解塑料。

假设替代10%,即可新增90万吨以上可降解塑料需求。

我们认为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环保理念提升,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该PBAT生物降解塑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0520.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86.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16%;流动资金3034.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84%。

达产年营业收入2145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406.45万元,税金及附加203.72万元,利润总额5049.55万元,利税总额5949.76万元,税后
净利润3787.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62.6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00%,投资利税率56.55%,投资回报率36.00%,全部投资回收期4.28年,提供就业职位410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
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
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
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
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
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
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
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土壤、沙土等自然条件下,可与微生物作用降解
成为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的塑料材料。

PBAT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
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降解材料之一。

PBAT是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特性,既有良好的延
展性、断裂伸长率、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又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

PBAT成膜性能良好,通常与PLA树脂等共混改性制成终端产品,可用于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一次性用具等。

无锡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投资分析与建设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侯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
“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
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公司一直秉承“坚持原创,追求领先”的经营理念,
不断创造令客户惊喜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
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已拥有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
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ERP生产管理系统,并具有国际先进的
自动化生产线及实验测试设备。

undefined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公司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并制定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审核程序》、
《产品检测控制程序》、等质量控制制度。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
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
理为基础,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和较快速发展势头。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20.42万元,同比增长28.26%(3221.47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PBAT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3676.3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5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581.1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17.63万元,增长率25.06%;实现净利润2685.8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9.49万元,增长率11.15%。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无锡生物降解塑料项目
2、承办单位:xxx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某新区
无锡,简称锡,古称新吴、梁溪、金匮,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
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截至
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
建成区面积332.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7.45万人,城镇人口501.50万人,城镇化率76.28%。

无锡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
平原,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北倚长江、南滨太湖,被誉为太湖
明珠,京杭大运河从无锡穿过;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

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也是
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无锡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无锡中
视影视基地等景点。

2017年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3名,2018中国
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之一,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17名。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无锡排名第11。

2019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11852.32亿元,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2.50亿元,下
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5627.8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101.94亿元,增长6.0%。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降解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品得到推广,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

2025年前,国内将逐渐限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快递塑料袋。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塑”已在60多个国家实行。

我国自2004年开始鼓励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008年开始实行“限塑”。

近几年法规措施不断趋严,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分阶段(2020、2022、2025年)限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行动目标与措施。

在严格的限塑、禁塑令下,开发应用可降解塑料势在必行。

PBAT是一种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广泛应用于超市购物袋、外卖餐盒、农用地膜等领域。

随着“限塑令”的推出和绿色消费市场的扩大,PBAT等可生物可降解塑料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成为当前国内降解塑料领域投资和关注的热点。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PBAT生物降解塑料,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21456.00万元。

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投资项目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市场需要量是根
据分析项目产品市场容量、产品产量及其技术发展来进行预测;目前,我
国各行业及各个领域对项目产品需求量很大,由于此类产品具有市场需求
多样化、升级换代快的特点,所以项目产品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
每年还需大量从外埠调入或国外进口,商品市场需求高于产品制造发展速度,因此,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突破,
就要聘请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专家领衔组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10520.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86.24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1.16%;流动资金3034.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84%。

(六)工艺技术
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
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

投资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应,并根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

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项目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项目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6782.96万元,占计划投资的64.47%。

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9.32万元,占总投资的70.61%;完成流动资金投资1993.64,占总投资的29.39%。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30035.01平方米(折合约45.03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30035.0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5.03亩)。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32738.1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1724.44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32738.16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2909.70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2台(套),设备购置费2367.97万元。

(九)设备方案
投资项目生产工艺装备和检验设备的选用以“先进、高效、实用、节能、可靠”为原则,项目产品生产设备应具有效率高、质量好、物料损耗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噪音低的特点。

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力求减少项目投资,最大限
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投资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
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
准要求。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
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102台(套),设备购置费2367.97万元。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率先
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降解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品得到推广,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
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
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

2025年前,国内将逐渐限制、禁
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制
品和快递塑料袋。

生物降解塑料指在自然界下通过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等)的生命活动,在180天内完全转化成CO2和H2O的高分子材料。

其根
据原材料来源不同可分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包括聚乳酸(PLA)、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包括二元酸二元
醇聚酯(PBAT/PBS)、聚己内酯(PCL)等)。

其中石油基生物降解塑
料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力学强度和成膜性,而PBAT(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原材料为PTA、BDO和己二酸,国内原
材料资源优势突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塑料包装及一次性餐具市场体量巨大,是未来可降解塑料最大的
应用领域,2018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逾500亿件,产生塑料快递袋约245亿个,塑料编织袋约53亿条,产生塑料垃圾约80万吨;2018年
我国外卖订单量超过110亿单,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约176万吨,未
来有望逐步被环保降解材料替代。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我国适宜地膜覆盖的耕地面积在9亿亩以上,目前地膜覆盖面积
只有3亿亩,每年地膜使用量超过150万吨,主要以不可降解的聚乙
烯(PE)薄膜为主,易造成土壤板结、作物减产,生物降解农用地膜
已经在新疆等地成功开展示范应用,验证了可降解塑料替代普通塑料
应用于农用生产的可行性,中国巨大耕地面积为可降解农膜提供了巨
大的市场。

塑料持续创造出新的应用,并在不断替代其他传统材料,2019年全球塑料的产量已经达到4亿吨,是构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材料。

为了既享受塑料的性能与成本优势,又缓解废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可降解塑料就应运而生,聚乳酸(PLA)和PBAT是其中最有前景的材料。

目前,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约为1000kt左右,年增长率超过20%。

可降解塑料通过堆肥处理能够转化为肥料、二氧化碳和水,种植
出含糖或淀粉的作物后,通过发酵或者化工加工就又能转化成用于生
产高分子材料的有机分子。

这样的可降解循环与再生循环一样,可以
大幅减少废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另外,可降解塑料根据原料可以
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如PLA、PHA、PBS等主要原料是农作物,PBAT、PCL等主要原料是原油,石化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进入可降解循环就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打破社会对石化产品碳排放大的固有认知。

PBAT属于石化基可降解材料,由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和丁二醇(BDO)聚合而成,原料都源自原油和煤炭,原料成本基本在6000-10000之间波动,与油价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

如果油价保持在
目前40美元/桶左右的区间,预计PBAT的原料成本也不会超过7000
元/吨。

(二)行业分析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土壤、沙土等自然条件下,可与微生物作用
降解成为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的塑料材料。

PBAT是生物降解塑料研
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降解材料之一。

PBAT是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
特性,既有良好的延展性、断裂伸长率、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又具
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

PBAT成膜性能良好,通常与PLA树脂等共混改
性制成终端产品,可用于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一次性用具等。

2016-2018年我国PBAT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0.5%,塑料包装薄
膜和农用地膜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但整体来看,由于市场认知度不高、使用成本较高,我国PBAT的应用还较少,2018年需求量不足2万吨。

PBAT属于生物降解材料,随着能源涨价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可降解生物材料替代传统石油产品的步伐呈现出逐步加快
的趋势,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市场应用,PBAT
等生物降解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前景乐观。

2008年我国“限塑令”开始推行,“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
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2017年,生物降解材料被列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
专项规划》;2019年4月,生物降解塑料被列入鼓励类产业目录。


国家政策的推动下,PBAT存在较大替代市场空间。

另外,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规定禁止一次性塑料,使得欧洲PBAT产品需求剧增,而我国是全球少数可以生产PBAT产品的国家之一,
国内大量PBAT用于出口国外。

随着发达国家对PBAT产品需求的持续
增长,PBAT产品出口前景广阔。

(三)市场分析预测
全球塑料产量约为3.59亿吨,其中生物塑料约占1%,2018年全
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金额超过11亿美元,产能合计约91.2万吨,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17亿美元与128.8万吨。

欧洲是可降解塑料的
主要市场,占全球55%、亚太地区占全球25%,北美需求占19%。

可降
解塑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包装、纺织纤维、汽车运输等。


装占比最大为58%。

国内2019年塑料制品产量为8184万吨,其中可降解塑料优先推广的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246万吨。

根据智研咨询国
内可降解塑料的消费量在50万吨左右,市场潜能巨大。

据统计,中国
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
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

而对于这些领域,特别适用可降解塑料。

假设替代10%,即可新增90万吨以上可降
解塑料需求。

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环保理念提升,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PLA是以乳酸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易加工成型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聚乳酸商业化程度
早,力学性能最好,可以注塑、发泡,可吹塑,缺点是韧度不够,PLA
熔点160-180度,耐热温度最高可达150度。

PBAT是由对苯二甲酸、
己二酸和丁二醇经缩聚而得,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因其结构
中既有脂肪族链段又有芳香族链段,它含有柔性的脂肪链,保证了其
有分子链良好的柔性等熔点低、耐热性不好,不适合做注塑材料,延
展性好,吹膜应用前景比较好。

熔点110-130度适用于各种膜袋类产品,包括购物袋、快递袋、保鲜膜等。

以上两种占全部可降解塑料90%。

PHA是微生物发酵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从微生物质粒合成的塑料,加工性能比较单一,耐热性能在80摄氏度、成本在3.5万元/吨,优
点在于气体阻隔性比较好。

缺点在于分子量比较统一,在加工过程中
存在加工开始不融化,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一起融化,无法加工。

塑料
产品仍需要分子量有一定差异。

适用于轮胎和香烟膜。

PBS聚丁二酸聚二醇酯,强度介于PBAT与PLA,耐热性能比较好,和聚丙烯的性能比较
接近,熔点110度。

PPC二氧化碳共聚物,日本发明、中国特有的品种,特点消耗二氧化碳,但相对比较软,耐热性能差30-40摄氏度下融化。

共混类生物降解塑料,PBAT与PLA共混、淀粉热塑化后与PBAT等材料共混、PLA与滑石粉、碳酸钙等无机材料共混为主来制备制品。

目前可
降解制品中会添加不超过30%的淀粉类。

从成本上看添加淀粉后,能够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价格比聚乙烯更加得到市场欢迎。

(四)必要性分析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塑”已在60多个国家实行。


国自2004年开始鼓励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008年开始实行“限塑”。

近几年法规措施不断趋严,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分阶段(2020、2022、2025年)限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行动目
标与措施。

在严格的限塑、禁塑令下,开发应用可降解塑料势在必行。

PBAT是一种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广泛应用于超市购物袋、外卖餐盒、农用地膜等领域。

随着“限塑令”的推出和绿色消费市场的扩大,PBAT等可生物可降解塑料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成为当前国内降解
塑料领域投资和关注的热点。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可降解塑料,90年代开始规模生产,至今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应用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程。

从技术更新
换代的角度来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淀粉改性塑料是在传统单体聚合的过程中加入淀粉等添加
剂进行改性,使塑料在一般环境中可以裂解成微小的塑料片段,但这
种降解方法并不能将塑料完全降解,其剩余的塑料片段不仅难以回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与普通塑料同样的危害。

第二代光热降解塑料是在光和热的作用下,高分子链中的某些光
敏成分发挥作用,使高分子链断裂、分子量降低,从而达到降解目的。

然而光降解塑料的降解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光照强度等自然条件
的约束,埋藏在地下的地膜甚至会由于没有光照而收效甚微或根本无
法分解。

第三代可生物降解塑料是在土壤、沙土等自然条件下,与微生物
作用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或低分子化合物的塑料,这类降解
塑料是近10年来降解塑料领域的研发重点。

按原料来源区分,可生物可降解塑料有化石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和
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前者以煤、石油、天然气原料生产,主要有
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系列(包括PBAT、PBS、PBSA)、聚己内酯(PCL)、聚乙醇酸(PGA)、聚乙烯醇(PVA)和CO2共聚物等;后者
采用生物质原料生产,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全淀粉基材料、纤维素材料等。

PBAT的化学名称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称为Poly(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