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助人行为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的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二)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比助人行为概念更为规范的描述对社会有益行为的概念。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

(一)干预模式

助人决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的思索:

(一)帮助需求觉察

一个人是否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后,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意识到了对方需要帮助,即他是否注意到了对方的困境。

(二)助人责任意识

当旁观者观察到情境的紧急性,认识到他人的确需要帮助时,他并不一定会采取行动,旁观者会考虑自己是否应该承担帮助人的义务,自己是否有责任帮助别人。当个人的责任越明确时,助人的可能性越大。

(三)得失权衡

人们会权衡在一个特定的行为中潜在的收益与付出是否对等,付出的代价越大,助人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

(四)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当你明确你应该采取助人行为时,你还会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只有在人们确认自己有能力帮助并且可以在现场找到合适的帮助方式时,个人才会对事件进行直接干预。

助人决策的过程图示:

图1 助人决策的过程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社会作用力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tane ,1981)提出。社会作用力是指“其他人的存在或行动对个体产生的任何影响”。

1.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

该原则又被称为倍增效应,或者称为电灯泡效应,是指当一些社会源或称作用源、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I(impact)的量应当是这些社是的 是的 给予帮助

会源的强度S(strength)、接近性I(immediacy)和社会源数量N(number)乘积的函数,即I=f(SIN)。影响源的数量越多(如群体规模较大)、各个影响源的影响力越大(如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影响作用越直接(如影响源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直接发挥作用),个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也越大。

2.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影响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力场的作用力增加,但与原有影响源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所产生的作用力是递减的。其公式为:I=sNt(t<1)。式中I表示社会作用力(impact),小写的e表示一个比例常数,N表示社会作用源的数量,t是幕指数(t<1)。N的值和t的值是限定描述值(limited descriptive value),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所变化。

3.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在一个社会力场中,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接受其影响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社会作用力的值是目标靶的强度、接近性与数量三者的负指数,即I=f(1/SIN)或I=sN-t (t<1)。这个作用力原则常被用来解释那些社会责任分散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