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精神护理学 第三章心理应激
心理与精神的护理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A1型题1、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客观现实B、自然现实C、社会现实D、大脑E、实践活动2、心理活动地表现形式为()A、客观现实B、心理现象C、实践活动D、主观活动E、精神3、右脑半球功能暂时被抑制时,出现()A、情绪低落B、沉默无语C、自卑D、情绪高涨E、自罪4、兽孩由野兽哺育大,无法产生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恢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状态,这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少()A、自然现实B、主体的自身状态C、实践活动D、客观现实E、社会环境5、左脑半球在下列哪一方面占优势?()A、空间感B、方向感C、语言D、音乐E、绘画6、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各个国家和地区死于自杀的人数,最高的国家是()A、丹麦B、韩国C、匈牙利D、日本E、美国7、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B、富有同情心,能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D、人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E、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8,心理结构分为()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B、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及自我意识C、心理过程与人格D、认识过程和人格E、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机率最高()A、B型人格B、亚稳定人格C、D型人格D、C型人格E、A型人格10、精神科护士应具备娴熟的心理护理技能中不包括()A、学会共情B、善于倾听C、善于使用肢体语言D、善于使用辅助语言E、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11、心理与精神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不包括()A、良好的职业道德B、坚实的知识基础C、稳定的心理素质D、娴熟的护理技能E、高超的攻关技巧12、新生儿通过遗传获得了()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人格D、心理活动E、本能活动A2型题13、平时比较内向,沉默的人,突然变得异常热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但在他的生活环境当中,找不到足以使其改变的原因。
这时,就可以认为他有()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精神疾病D、人格障碍E、思维障碍14、“我就怕语文老师,一见到他就心跳,脸红。
心理应激过程
平的抗拒,这个短时的阻抗会引起机体肠胃功能失调、血压升高,然 后机体会迅速调动防御并做出自我保护性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心理应激的概念
• 如果防御性反应有效,警戒就会消退,机体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大 多数短时的应激都会在这个阶段得到解决,这种短时应激也可以被称 为急性应激反应。
险性等特点作出的估计。认知评价作为应激的核心中介机制,对于应 激反应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 1. 两种不同的认知评价结果 • 由于个人的认知应对特点,对同一应激源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心理应激过程
• 不同的认知评价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积极的评价可以适度提高大脑 皮层的唤醒水平,振奋精神,注意集中,积极思维,有助于应对能力 的发挥;而消极的评价则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恐惧, 甚至听天由命,无所作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心理应激过程
• 在生活事件的测量方面,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 专家Holmes和Rahe通过对5 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 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对生活事件进行了 量化(见表3-1)。量表共列出了43种生活事件,每种生活事件标以 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CU),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 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的总量来表示。Holmes早期研究发现, LCU一年累计超过300的人,第二年有86%的可能将会患病;若一年 LCU为150~300的人,则有50%的可能在第二年患病;若一年LCU 小于150,第二年可能身体健康。
护理心理学心理应激PPT教案
中介机制
反应
结果
环境需求 心理应激源
察 觉
反应系统
适应
与
:
认
知
生理性
评 价
心理性
适应不良
社会性
第16页/共29页
四、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一)心理中介机制 当个体受到应激源刺激将要发生应激反应之
前,由中介机制在应激源及其反应之间起调节作 用。中介机制包括察觉、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
察觉:即个体对环境刺激或预感到刺激的感受或体验。 认知评价:即个体从自身的角度对遇到的应激源或预
应激可概括为三大类: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3.应激是一种察觉到的 威胁。
第3页/共29页
一、心理应激的含义
(二)应激的定义 应激是指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
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 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应激学说
拉瑞鲁斯应激学说
应激源有不同定义。概 括的说:作用于个体, 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 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 刺激。
第7页/共29页
二、应激源
(二)应激源的分类
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
按
来
个体的内环境,内环境问题往往来源于外部环境。
源
分
心理社会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征 。
第8页/共29页
二、应激源
环境应激源,包含自然环境应激源和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按
内
职业性应激源,一般特指与工作有关的应激源。
容
分
心理性应激源,发端于个体头脑内的紧张信息,如挫折等 。
第9页/共29页
二、应激源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
第三节 应激反应
3.1 应激的生理反应 3.2 应激的心理反应 3.3 应激的行为反应 3.4 应激的综合反应 3.5 应激反应的评定 3.6 心理应激与健康
3.1 应激的生理反应
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2、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3、心理-神经-免疫中介机制
3.2 应激的心理反应
2、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及人群特征
国外的患病率为10~60%,国内门诊 与住院调查的结果约为1/3。
人群特征 ①性别特征 ②年龄特征
③社会环境特征
④人格特征
4.2 心身疾病的范围
1、内科心身疾病 2、外科心身疾病 3、妇科心身疾病 4、儿科心身疾病 5、眼科心身疾病 6、口腔科心身疾病 7、耳鼻喉科心身疾病 8、皮肤科心身疾病 9、其他
2、社会支持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机制的假说
1)独立作用假说 也称为主效应模型(the main-effect model)。该 理论认为,无论生活事件存在与否,个体是否处 在压力状态下,社会支持始终具有一种潜在的维 护身心健康的作用。由于此结论源自研究的统计 结果,即统计结果仅发现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反 应症状的主效应,而未出现社会支持与不良生活 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故称作主效应模型。
1.3 应激源
1、应激源的概念 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 种刺激。
2、应激源的分类
1)根据应激源的来源分:内部和外 部 2)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属 性分: 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 文化性 3)根据应激源的可控制性分:控制 性和不可控制性
第二节
3)Lazarus和Folkman根据应对的指向性 将应对分为两类 A、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是通过获取如何 行动的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或采取行动, 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努力。 B、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是调节自己由外 界的伤害、威胁引起的不良情绪的努力。
护理心理学课件第三章--健康、应激与心身疾病
16.合理化
当个人遭受挫折或达不到某一目的时, 给自己找个可以接受的理由加以解释。 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A同学下决心要在考试中考第一 名,不料只考了个第十几名,于 是他便用不屑的口吻说:“为了 那几分而死读书有什么意思?我 可不想做书呆子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 和不安全感。
1.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2、认知反应
认知反应
警觉性增高 注意高度集中 观察更加细致 记忆效果更佳
注意范围狭窄 注意难以集中
记忆减退 思维混乱
3、行为反应
三、常见的防御机制
1.否认
把已经发生的痛苦和不快完全否定, 就当它根本没发生过, 以躲避心理上的痛苦。
2.压抑
把那些不能被社会道德规范或 自己意识所接受的冲动、 观念或回忆、情感 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 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 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 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 去, “遗忘”了。但她每年十月份均会 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药物治疗也无效。
两种类型:
❖ 不适应性反应
❖ 适应性反应
1.逃避 2.退化、依赖 3.敌对、攻击 4.无助、自怜 5.物质滥用
1. 改变自我
2.改变应激源
(二)生理反应
1.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 2.下丘脑一腺垂体一靶腺系统 3.免疫系统
四、应激反应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应激对个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
应激的名词解释护理学导论
应激的名词解释护理学导论应激的名词解释——护理学导论应激,作为一个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概念,是人类对于外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应对反应。
在护理学中,应激理论对于了解和应对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护理学导论的角度出发,对应激的概念、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解释和讨论,旨在帮助护理学生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应激反应。
一、应激的概念应激,又称为心理社会应激,是指外部环境变化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一种“威胁-反应”过程。
外界环境的改变可能包括生活事件的变化、疾病的发生、社交关系的变动等。
在心理学中,应激一词还具有更加专门的意义,指代个体对于压力的反应。
应激反应可以是身体的,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也可以是心理的,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
二、应激的原因应激的原因多种多样,个体对不同的刺激源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
常见的应激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事件:个体可能受到生活中一些重要事件或转折点的影响,如失业、离婚、丧失亲人等。
2. 疾病和健康问题:个体在患病、接受治疗或康复过程中,对疾病本身和治疗产生应激反应。
3. 社交关系:个体对于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挑战产生应激反应,如重要关系的破裂、社交压力等。
4. 内部冲突:个体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也可能产生应激反应,如自我期望与现实差距、价值观冲突等。
5. 环境压力:个体对于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感到威胁时,也会产生应激反应,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
三、应激的应对策略应对应激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供参考:1. 接受情绪:对于应激反应中的情绪,个体要学会接受、认知和表达,可以通过倾诉、写作、艺术创作等方式来释放情绪。
2. 改变思维:个体需要学会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困难和挑战,例如寻找积极因素、制定合理目标、培养自信等。
3. 寻求支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是有效应对应激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沟通交流来获得支持。
第三章-心理应激
化性溃疡。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
应激是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 的原因,且会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
编辑版pppt
37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四、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 关的一类躯体性疾病。 (或)心身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 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个性在应激研究中的意义
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 个性通过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最终影响应激心身反应的 性质和程度,并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相联系。
编辑版pppt
27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输入部分
中介应机激制 的过应程激反应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编辑版pppt
2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
一、应激(心理应激)的概念:
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 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 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编辑版pppt
3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 以适应比赛的环境。
编辑版pppt
35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二)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以成为人们身 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
(1)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新
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
水的好自2345护1医....平会给护领6789身的我.保保要认士建护....院士给医导认建体心心工防证有真持自立理管病院和出知育理立健作护足 良 负良身心工理人造个现评 锻 治和康 环、好够 好 责方理作方工的 成 人价 炼 疗谐、 境工的 的 的的面应互应面生 负 共作和 和的支 。作组休 心 工:对助激:命 面 同应娱 心人持严息 身 作织强策小如医激带 影 干乐 理际护谨健 态环身略组果院来 响 预后活 咨理关、康 度境健处领威 。 解,动 询工系建状 和和体理导需胁 所 决作立态高工、不应,以要、良超作自当重,提好的程我,视供的技序调护良支术节士、 持系统。
生理反生应理行—心反为—理应心反反率应应加快、心肌收 应积激缩极状力的态增心下强理机、反体心应的排行积血极为量思的表增维现加和为、动血机压
“升调战高整心”、,理或呼 选(反“吸 择三应逃加 恰)快 当应消加 应激极深 对反的; 策应略神。经系 特种兵消的统 应极魔鬼对兴的考行试策奋心为觉略理性反、和反升应正敏应高常感,发。不机挥能体应适职选激变场应择的得焦能恰生虑警力理当反应
心 理 危机干预
二、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心理脆弱、承受力差,容易受不 良情绪和处境的影响;缺乏信念 和社会支(持三系)统心,理认因知素评价系统不 完整、缺乏解决间题的方法和途径。
心 理 危机干预
二、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包括社会角色冲突、 社会生活事件、生活节奏、 婚姻家庭(制四度)、社老会龄生化态等因。素
心理应激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指的如汶应来紧心川社文激1自张理地3.会.化头信冲震源躯社性性脑息突—体应会应中和激激—性挫应源源折是应激指激源能源够是引是文指起指地化来震心作性自、应理用汶激社应于川源会的激人各灾难 反的方应机面的体的各, 刺种直 激内接 因外产 素环生 。境刺刺激激作因用素的。刺 分激产应风观24类..生的俗念物心文引焦各习等。理化起虑 种 惯 社性性(躯 心 社 文应、 心 、 会应 应一体 化理 会激恐 理 宗 文激 激)性 性性 应的惧 冲 教 化源 源应应 激应 应刺和 突 信 环激激 激激 源激抑 和 仰 境是源源 源源和是郁 心 、 的指压指等 理 生 改导力因情挫活变致。语绪折方个言反式体、、
(整理)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第一节应激反应: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一、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一)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
对于个体来说,一定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以看成是及时调整与环境的契合关系,而且这种应激性锻炼有利于人格和体格的健全,从而为将来适应环境提供条件。
应激的反应并不总是对人体是有害的。
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
平衡一生理,健康不平衡一病理,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当中,多数与心理应激因素的长期作用有关, 这些疾病即心身疾病。
这些心理应激源包括:①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突然亡故、失业、破产、患绝症、被强暴、目睹特大车祸及死亡场面、突遇地震、火灾、洪水、风暴等重大灾难。
②生活、工作方面的应激,如:人际关系长期紧张、工作压力大。
③生存环境改变的应激,如:突然被拘禁、难民、移居国外。
这些强烈或持久的应激因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引起应激反应。
1.应激的情绪反应①焦虑(anxiety)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②恐惧(fear)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③抑郁(depression)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
④愤怒(anger)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
2.应激的行为反应①逃避与回避:逃避(escape)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动;回避(avoidance)是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
②退化与依赖:退化(regression)是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护理心理学》(理论课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适用专业:护理学前言课程简介: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临床护理领域,研究护理服务对象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对不同人群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临床心理护理普遍性和个性化规律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及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模式的应用,以及《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提出,都对护士掌握心理护理的理论和实务,为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支撑人类的健康事业,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紧随现代护理学的大趋势。
掌握本课程内容对于护理本科生未来在护理工作岗位为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发挥更独特、更重要的社会职能;使每个护士展现“人类健康守护神”的职业魅力;使全社会认同“护理是与医疗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的独立专业”的观念。
本课程共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2学时,实践8学时。
本课程将采用讲授、病例讨论、真实病例等方法进行教学。
考评方式:课程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和病例报告二部分组成。
1.病例报告:占总分20%。
2人一组,对指定病人进行访谈和病历查询,对病人心理社会状况进行评估,列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并写出反思与体会。
2.期末理论考试:80%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教材:杨艳杰.《护理心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参考书:1.刘晓红. 《护理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赵淑萍.《实用护理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姚树桥,杨彦春.《医学心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英)尼科尔斯(Nichols,K.)著,刘晓虹,吴菁主译.《临床心理护理指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课程目标:通过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掌握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掌握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的应用程序、方法、实施形式;掌握各类病人常见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问题;以及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的措施。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和对策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和对策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摘要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关键词护患纠纷护士心理应激对策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护患纠纷日渐增多并呈上升趋势。
护患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同时也给护士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所以应该针对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不同心理应激,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式,这样才能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才能使护理工作越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恐惧、惊慌:出现护理差错后害怕患者及家属采取过激行为伤害自己;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及发展前途等。
因此她们出现焦虑、恐惧心理,面对纠纷束手无策,整天心神心情抑郁、失望: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及心理应激能力的培养,当纠纷发生后,郁闷压抑、心灰意冷,如得不到领导、同事及家人的及时关怀和帮助,则感到工作压力大、前途无望,心理委屈、愤怒:发生纠纷后即便不是护士的错,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歪曲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也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认同。
由于护士所受的健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大多数缺乏自我调节训练,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精神焦虑、紧张:发生差错后,往往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思维混乱,心跳加速,因不知将如何处置而情绪不稳,过度谨慎、逃避:部分护士尤其是有过纠纷者,在面对稍微复杂或曾出现过纠纷的护理操作及格外挑剔的患者及家属时,易过度谨慎产生逃避心理,谨小慎微或让他人操作,甚至无原则迁就,担心稍有不慎再次引起纠纷。
久而久之,心态沉稳、镇定: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纠纷的发生、后果及处理事项。
心理与精神护理学 第三章心理应激ppt课件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第一节 心理应激
学习目标: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换位思考能力。 2.掌握心理应激的过程、常见心理危机和心理危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②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内心某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
所接受的感觉、态度、欲望、意念等转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 用来掩饰、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如:“以小人之心度 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等就是投 射作用的写照。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通常又是无意识的。
应激源 分类
事件的内 外环境刺 激因素
(2)心理应激源:是指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 郁等情绪反应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这种冲突 也许是确实存在,也许只是主观想象。
①挫折。 ②动机冲突(三类)。
应激源 分类
事件的内 外环境刺 激因素
(3)社会性应激源: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刺激因素, 如社会动荡、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变化、天灾人祸、 战争等,甚至是一些家庭琐事。我们日常的应激源可 归纳为家庭支出、工作、职业、心身健康、时间分配、 生活环境、生活保障六类。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①压抑:如:“我真希望这事没有发生过,我不要再想它了” 。压抑是
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压抑的正面作用是: 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 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 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 就 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 压抑能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 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 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 只不过是在意志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 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 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 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 把自 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 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如强迫型 人格异常者, 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与精神的护理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A1型题1、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客观现实B、自然现实C、社会现实D、大脑E、实践活动2、心理活动地表现形式为()A、客观现实B、心理现象C、实践活动D、主观活动E、精神3、右脑半球功能暂时被抑制时,出现()A、情绪低落B、沉默无语C、自卑D、情绪高涨E、自罪4、兽孩由野兽哺育大,无法产生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恢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状态,这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少()A、自然现实B、主体的自身状态C、实践活动D、客观现实E、社会环境5、左脑半球在下列哪一方面占优势?()A、空间感B、方向感C、语言D、音乐E、绘画6、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各个国家和地区死于自杀的人数,最高的国家是()A、丹麦B、韩国C、匈牙利D、日本E、美国7、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B、富有同情心,能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D、人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E、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8,心理结构分为()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B、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及自我意识C、心理过程与人格D、认识过程和人格E、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机率最高()A、B型人格B、亚稳定人格C、D型人格D、C型人格E、A型人格10、精神科护士应具备娴熟的心理护理技能中不包括()A、学会共情B、善于倾听C、善于使用肢体语言D、善于使用辅助语言E、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11、心理与精神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不包括()A、良好的职业道德B、坚实的知识基础C、稳定的心理素质D、娴熟的护理技能E、高超的攻关技巧12、新生儿通过遗传获得了()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人格D、心理活动E、本能活动A2型题13、平时比较内向,沉默的人,突然变得异常热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但在他的生活环境当中,找不到足以使其改变的原因。
这时,就可以认为他有()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精神疾病D、人格障碍E、思维障碍14、“我就怕语文老师,一见到他就心跳,脸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机制
2、应对方式
(1)应对方式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的、超
过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作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应对 方式是应激事件和应激心身反应的中介影响因素。 (2)应对方式分类:常见的应对方式有: ①积极的认知应对:指个体希望以一种自信、有能力控制应激的 乐观态度评价应激事件,以便在心理上有效地应对应激。 ②积极的行为应对:个体采取明显的行动,希望以行动解决问题。 ③回避应对:指个体企图回避主动对抗或希望采取间接方式,如 消极的心理暗示。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①压抑:如:“我真希望这事没有发生过,我不要再想它了” 。压抑是
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压抑的正面作用是: 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 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 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 就 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 压抑能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
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②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内心某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 所接受的感觉、态度、欲望、意念等转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 用来掩饰、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如:“以小人之心度 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等就是投 射作用的写照。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通常又是无意识的。
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做出的评估。如“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对同样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不同,所引起的应 激反应也截然不同。
(2)认知评价的过程:
第一阶段为初级评价阶段,即评价当前面临的事件与自己是否 有利害关系; 第二阶段为次级评价阶段,一旦通过认知认为事件与自己有关, 此事件就成为生活事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③升华:指改换原为社会或自己的理智所不允许的冲动或欲望,用比较符
合社会规范、具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 方式。升华作用能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 保持心理安 宁与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社会价值,利己利人。如:有打人冲动的人, 借锻炼拳击或摔胶等方式来满足;喜欢骂人,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一生 命运多命运多舛的西汉文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当朝皇帝,被判处 宫刑,在狱里,他撰写了《史记》。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 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它将一些本能冲动或生活挫折中的不满怨愤 转化为有益世人的行动,这世界将增加许多不幸的人。
这张照片大家可能
见过.在2007年的7
月河南省某县煤矿 发生透水事故,69名 工人被困井下70小 时后获救,这是矿 工被救后的照片。 69名工人的生命
获救了,但针对他们
以及他们家属的救 助并不应该停止,因
为他们还需要修复
心灵的创伤。
塞里应激三阶段
1、警戒期(警觉反应期、动员阶段):是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 而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也称动员阶段。它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紧张 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皮肤温度下降、皮电位发生变 化、血糖含量升高等。如果这种反应有效,警戒就会消退。 2、阻抗期(抵抗期):在这一阶段,人体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神经生 理变化,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应付各种紧张情况。如果机体所做的努力获得了 成功,机体将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努力失败,由于机体大量的能量消 耗.会使机体再度表现出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于是,进入应激状态的最后 阶段――衰竭阶段。 3、衰竭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生理和心理上疲惫。因为在抵抗阶段, 机体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继续损耗机体便会受到严重的 损伤。疲惫是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深层自我防御,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尽 管如此,由于长时间的能量消耗,机体变得反应迟钝了,各器官的免疫能力 也在不断下降。在这一阶段,表现为焦虑、头痛、全身不适等精神紧张状态。 如果不知道如何调理,很容易引起各种生理疾病。如果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 脆弱的话,也可能引起心理和行为异常,严重者会引起精神病。
在外人看来,王金存是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曾经 表现的最为不勇敢的一个人物,他曾经临战退 缩,曾经面对死去的战友紧张的喘不过气,甚 至曾经置身边炸伤的战友于不顾。然而,在我 们看来,这不是简单的勇敢不勇敢的问题,他 的表现是一种典型的战斗应激反应,或者说战 时应激障碍,这是一类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 的不良反应。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 指当个体觉察到应激源的威胁后,所产生的各种 心理、生理、行为变化,这些变化称为应激反应。 包括: 1. 生理反应 2. 心理反应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④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个体的目标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 常规的时候,为避免或减低焦虑或维持自尊,给自己的行为一种 “合理化”的解释。是人们用的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 有两种典型,一个是酸葡萄心理—得不到的东西认为是坏的;一 个是甜柠檬心理—属于自己的不好的东西认为是好的。
心理应激的过程
应激源 中介机制
应激反应
• 生活事件
• • • • •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支持 个性特征
• 心理反应 • 生理反应 • 行为反应
•适应 •适应不良
结果 反应结果
心理应激的过程
应激源
分类
事件 内容
(1)工作情景: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变 化、工作压力等。 (2)家庭生活环境变化:如离婚、居丧、 生活变迁等。 (3)社会环境变化:如社会动荡、交通 拥挤、失业等。 (4)不良的人际关系:如与邻居、同事、 领导关系不佳等。 (5)经济方面的问题:如经济上的困难 或变故、负债等。 (6)自身健康状况和自我实现等。
事件的内 外环境刺 激因素
应激源
分类
(2)心理应激源:是指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 郁等情绪反应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这种冲突 也许是确实存在,也许只是主观想象。 ①挫折。 ②动机冲突(三类)。
事件的内 外环境刺 激因素
应激源
分类
(3)社会性应激源: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刺激因素, 如社会动荡、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变化、天灾人祸、 战争等,甚至是一些家庭琐事。我们日常的应激源可 归纳为家庭支出、工作、职业、心身健康、时间分配、 生活环境、生活保障六类。
电影《集结号》
王金存 职务:指导员 性格:胆小怯懦 原是一名普通的师范学生,战争来临之后毅然离开学校 上了前线,但生性怯懦的他却因畏战行为被军事法庭羁押, 也因此得以结识谷子地。谷子地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嘲笑 他,在接受了阻击战的任务之后,谷子地向上级申请,将王金 存带到九连担任连队的指导员。在那场惨烈的阻击战中, 王金存亲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眼睁睁的看着战友一个个 死去而无能为力,最后终于爆发,与其他战友齐心协力作战 直至英勇牺牲。
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 只不过是在意志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 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 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 把自
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 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如强迫型 人格异常者, 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中介机制
4、社会支持
(1)社会支持的概念:是指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即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 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 的和物资上的帮助和支援。 (2)社会支持的分类和评定: ①社会支持的类型,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实质支持。 ②社会支持的来源,个体的配偶、父母常常是社会支持的中心人物,但也可 能是小孩(如对孤寡老人)、家庭其他成员、朋友、甚至医务人员。 ③社会支持的数量和利用度: 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帮助和社会网络、团 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 二是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指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支持、理 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三是个人的利用度,指个体在遇到生活事件的时候,能够利用别人的支持和 帮助的程度。
事件的内 外环境刺 激因素
应激源
分类
(4)文化性应激源:是指因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 仰、生活方式、观念等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引起应激 的刺激和压力,如出国留学、移民、搬迁、面对语言 环境改变的“文化性迁移”等。文化性应激源对个体 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事件的内 外环境刺 激因素
中介机制
1、认知评价 (1)认知评价的概念:是指个体从自身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
学习目标: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换位思考能力。 2.掌握心理应激的过程、常见心理危机和心理危
机干预技术。
3.熟悉心理应激与健康的关系、引起心理危机的常 见原因。 4.了解心理应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应激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 其结果可以是适应的或不适应的。也叫应力压力。 激就是压力,应力,是一个系统对外力的作用竭尽 全力进行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 心理应激:是人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个体察觉需求 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心身紧张状 态。 心理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的重 要环节。既可以因为学习或工作压力、婚姻问题和 财产纠纷等消极的事件产生,也可以在旅游、运动、 约会、新的工作等积极事件中产生。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⑤倒退:也称退行,指当个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放弃已学到的 较成熟的应对方式和策略,反而使用早先较幼稚的方式应对困难 或满足己欲。如成人生病时,其行为常退回孩童时期。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⑥反向作用:个体将潜意识里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通过截然相反的
方式呈现。是一种“矫枉过正”的防御方式。如拿了桌子上的苹果的孩子,当妈 妈询问苹果下落时, 马上高声说“我没拿”就是这样的例子。当某人希望照 顾自己却明显地照顾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 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所不喜爱的职务反向是指当个体受挫时, 采取一种与 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卫机制。 其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自尊心受损。 反向作用若运用得当, 可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过分使用, 则会使自我意识扭曲,动机与行为脱节,导致心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