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应激理论

合集下载

定-吴珺-第三章 心理应激及心身疾病

定-吴珺-第三章 心理应激及心身疾病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一个人面对心理冲突、挫折、烦恼等心理压力时,会体验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及行为反应。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多,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挑战。

应激(stress)一词原意是一个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从医学的角度,一般把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心理应激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们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应激水平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有损于身心健康。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心理应激是一个外界环境与机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和应激结果四个部分。

(一)应激源应激源是指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的统称,是引发心理应激的原因。

根据应激源的不同性质,可分为:1、躯体性应激源指作用于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如高温、低温、噪音、疼痛、损伤、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等。

2、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人们头脑的,能引起机体心理失调的某些事件。

包括不良的预感、工作压力、人际矛盾、心理冲突和挫折等。

3、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改变所造成的刺激。

如迁移异国他乡、留学、南北迁移、名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不适应等。

4、社会性应激源指来自社会方面的刺激因素,如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动、天灾人祸、战争、婚姻家庭危机、重大生活事件等。

(二)中介机制应激源可以是客观事件,如疾病,也可以是个体的主观产物,如不良的预感。

刺激物是否会使个体产生心理的失衡或不适应的反应,取决于中介机制的作用。

中介机制指介于应激源与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中察觉、认知与评价是关键因素。

1、觉察个体是否觉察到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威胁叫做觉察。

第三节心理应激及应对

第三节心理应激及应对

(二 )应激的心理模式
应激原输入 中介机制 反应与应对 结果
察觉 认知评价 防御机制 生理中介 机制 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 社会反应 应对机制 适应 适应 不良
内部应激原
外部应激原
四、护理工作的应激
护理工作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各种需求
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 种心身失衡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护士应激水平通常高于 医师、药剂师及一般人群应激水平,持 续高水平的应激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 作质量有显著影响。
(一)常见的护理工作应激原
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原
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原 与工作人际有关的应激原
与工作期望有关的应激原
与工作与濒临死亡及死亡有关的应激原
与家庭和工作矛盾有关的应激原
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原
病人—躯体及心理状况
病人家属—求医心切、某种目的 病情变化—轻重变化
二、应激理论
(一 )应激的生理模式
(二 )应激的心理模式
(一 )应激的生理模式
应激分三个阶段称之为一般应激综合 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P)
警觉反应阶段:
反应 应激 战 斗 逃 跑
刺激
ACTH
相持阶段
应激继续 (ACTH) 分泌继续 反应继续 蛋白质 脂肪 糖
护士和同事的关系
与工作期望有关的应激原
病人对护理期望值过大
实际工作与伦理矛盾的存在
如:脑死亡的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中的情感投入 如:抢救过程中既不能过多地投入、又 不能表现出“无动于衷”
与工作与濒临死亡及死亡有关 的应激原
否定与震惊
愤怒 矛盾思索

第三章心理应激

第三章心理应激
文化性应激 源主要源于社会 文化环境的改变, 如语言、风俗、 信仰、社会价值 观念的变化等。
护理心理学
4、文化性应激源(culture stressor)
护理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是指机体将应激源(环境的需求)的输入信息 转化为输出信息(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是 应激过程的中间环节。
(二)应激源的分类
躯体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护理心理学
文化性应激源
应激原
躯体性
心理性
理化:高低温度、湿度 心理冲突、挫折情境
噪音、振动、毒物药物 焦虑、恐惧、无依靠 生物:微生物、寄生虫 怒气、抑郁、敌意等
疾病、疼痛、疲劳等 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想
社会性 天灾人祸、战争、动乱 重大政治、经济变化 人际关系紧张不和睦
50
≥300
重要生活危机
80
通过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表明,LCU升高与心性猝死、 心肌梗死、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多种 疾病有明显相关。心理上的丧失感对健康的危害最大,如 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以及意外事故对健康的影响。
护理心理学
(2)生活琐事 (hassles of daily life )
工作量大 孩子难教育 收入不理想 领导评价 个人学习与发展 职称评定
工作压力
内容提要
一、应激概述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三、应激反应 四、身心疾病
护理心理学
一、应激的概念
护理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应激(stress)
也称应力或压力,原 是物理学概念。指作 用于物体引起物体变 形的单位面积的力。
20世纪30年代,Hans Selye 将其引入医学领域,研究以 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中心内容, 目前,已深入到细胞、亚细 胞护理和心理分学子水平。

心理应激过程

心理应激过程
• 1. 警戒期 • 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会产生一个低于正常水
平的抗拒,这个短时的阻抗会引起机体肠胃功能失调、血压升高,然 后机体会迅速调动防御并做出自我保护性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心理应激的概念
• 如果防御性反应有效,警戒就会消退,机体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大 多数短时的应激都会在这个阶段得到解决,这种短时应激也可以被称 为急性应激反应。
险性等特点作出的估计。认知评价作为应激的核心中介机制,对于应 激反应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 1. 两种不同的认知评价结果 • 由于个人的认知应对特点,对同一应激源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心理应激过程
• 不同的认知评价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积极的评价可以适度提高大脑 皮层的唤醒水平,振奋精神,注意集中,积极思维,有助于应对能力 的发挥;而消极的评价则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恐惧, 甚至听天由命,无所作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心理应激过程
• 在生活事件的测量方面,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 专家Holmes和Rahe通过对5 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 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对生活事件进行了 量化(见表3-1)。量表共列出了43种生活事件,每种生活事件标以 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CU),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 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的总量来表示。Holmes早期研究发现, LCU一年累计超过300的人,第二年有86%的可能将会患病;若一年 LCU为150~300的人,则有50%的可能在第二年患病;若一年LCU 小于150,第二年可能身体健康。

心理应激-完整版本

心理应激-完整版本

挫折感受
挫折的认知
个体活动的一种特殊环境、即 阻碍人们实现目标、满足需求的情
境和事物--即挫折情境。
个体由于挫折情境 而产生的心理感受 和情绪状态等,即 挫折感受-心理挫

三、挫折的产生原因
(一)外在环境(不随意的自然、社会动乱及灾祸) (二)内在因素 1生理条件 (我还年轻,可以重来) 2抱负水平(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 3 过去受挫折的经验(没关系,我以前也遇到过) 4 对挫折的主观判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躯体(生理)性应激源
v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 激物。 物理刺激 冷、热、辐射 化学刺激 酸腐蚀等 生物刺激 病毒、细菌
心理性应激源
v 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 挫折
社会性应激源
是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应激源
天灾人祸
地震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空气污染
北京沙尘暴
文化性应激源
LCU
< 150,次年健康平安; 150-300,次年患病机率50%; >300,次年患病机率70%。
中间变量:一、认知评价
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是指个 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 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认知评价
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 利害关系评价 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作出能力估计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缓冲作用假说: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
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 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 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
独立作用假说: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
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 支持本身的作用一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进 而促进健康。

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

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

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应激反应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们在面临压力时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本文将介绍应激反应的概念、应激反应的类型、以及应对压力的方法。

一、应激反应的概念应激反应是指当人们面临外界压力和威胁时,身体和心理系统出现的一系列紧张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是生理上的(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心理上的(如焦虑、抑郁),并且每个人的反应方式可能不同。

二、应激反应的类型应激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反应、情感反应和生理反应。

1. 认知反应认知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压力事件的主观认知和思考过程。

当面临压力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紧张或有挫败感。

此外,在认知反应中,人们还会评估压力事件的威胁程度和自身应对能力的可行性。

2. 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压力事件产生的情感体验。

常见的情感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等。

这些情感反应可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情绪调节对于缓解压力非常关键。

3. 生理反应生理反应是指身体对于压力的自动生理反应。

当人们感到压力时,身体会释放一系列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以应对压力。

这些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

三、应对压力的方法面对压力,人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应对应激反应,以保持身心健康。

1. 寻求支持与亲友、专业人士或支持团体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惑,可以获得理解和支持。

这样的交流和接受他人的支持可以减轻情感负担。

2. 改变认知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评估和应对压力事件,可以帮助缓解对压力的认知反应。

比如,培养乐观的态度和鼓励自己,可以增加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运动和放松体育运动和放松技巧(如呼吸练习、冥想)可以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感,促进身心健康。

4.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积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可以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第三章 应激、唤醒及焦虑

第三章 应激、唤醒及焦虑

挑战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
三、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自己与 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出的判断。 应激反应在强度上的差异和随时间变化产生的波动
受主观觉察到的威胁的大小和多少的影响。
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或评价→应激反应
四、对应激刺激的生理性反应
(一)紧急反应 应激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由大脑的下视丘控制和调 节,它经由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和促进脑垂体的分泌, 引起许多紧急的生理变化,导致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增
加额外的供能。
(二)一般适应征候群 个体在面对重大应激刺激时,通常会出现一种非特异 性的适应性生理唤醒反应。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警觉阶 段、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
五、对应激刺激的心理性反应
(一)应激的行为反应 可以聚集和动员能量引起力量增强和耐力提高,产生
攻击行为和过度进食。
(二)应激的情绪反应
可诱发多种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间脑
大脑皮层
• 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 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 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 状态。焦虑状态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分别 为生理唤醒,情绪体验,以及威胁、不确 定性和担忧的认知表征。
二、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
引起,是含有担忧和干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
受。 四、竞赛焦虑 竞赛焦虑是指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 竞赛情境产生的担忧,包含情绪体验、认知表征和生理变
化三种成分。
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自主的
神经系统的活动。 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 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应激基本理论

应激基本理论

应激后果
把行为、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
费瓦和索尼诺提出了应付压力机制,这是一种理解压力和疾病之间复杂关系的途径。这一机制阐明了外部环境压力和由某种心理反应而引发疾病的情形。 A1Iostafic load"(应付压力机制)来探于"allostasis''选一概念。这一概念是从生物学水平看机体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得到启发的,这种适应可防止病理生理过程的出现。通过应付压力机制,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心血管和代谢系统对内部和外部压力不断作出反应而保护身体。这些系统长期处于过度疲劳就会造成应付压力失常.即因过度压力和疲劳而使身体拖垮。应付压力机制用作上述系统的多种指示器,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力可预示人们在晚年易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或因此在身体和认知机能方面逐渐衰竭甚至死亡。
压力是当事件打破了个体的平衡或超过应付能力时个体的反映模式。当事件干扰了人通常的机能水平,并需要做出额外的努力来重建平衡时,人们就感受到了压力。
引起应激的事物或情境,被称为应激源。如:外科手术对人体来说就是一种应激,受术者既要承担手术对身体带来的疼痛之生理应激,又要为术中或术后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估而产生心理应激。
面临应激源,处于应激状态中的有机体,体内出现一系列的生理、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代谢、免疫过程的变化。研究表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与垂体-肾上腺髓质轴均投入应激反应,人类在飞行跳伞、临阵作战、外科手术前、学生进入考场时都经证实有两轴的积极反应。当个体能够把握周围环境形势,出现主动进攻与积极情绪时,有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当个体处于情况不明,行为难定,被动和焦虑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另有学者发现血内儿茶酚胺(特别是肾上腺素)含量的适当增高,机体进入警觉状态,有利于提高操作速度、准确性和耐力,有利于改善一般认知功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第一节应激反应: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一、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一)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

对于个体来说,一定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以看成是及时调整与环境的契合关系,而且这种应激性锻炼有利于人格和体格的健全,从而为将来适应环境提供条件。

应激的反应并不总是对人体是有害的。

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

平衡一生理,健康不平衡一病理,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当中,多数与心理应激因素的长期作用有关,这些疾病即心身疾病。

这些心理应激源包括:①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突然亡故、失业、破产、患绝症、被强暴、目睹特大车祸及死亡场面、突遇地震、火灾、洪水、风暴等重大灾难。

②生活、工作方面的应激,如:人际关系长期紧张、工作压力大。

③生存环境改变的应激,如:突然被拘禁、难民、移居国外。

这些强烈或持久的应激因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引起应激反应。

1.应激的情绪反应①焦虑(an某iety)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②恐惧(fear)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③抑郁(depreion)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

④愤怒(anger)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

2.应激的行为反应①逃避与回避:逃避(ecape)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动;回避(avoidance)是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

②退化与依赖:退化(regreion)是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运动心理学概论第三章

运动心理学概论第三章

Chapter 3应激(stress)也称“压力”,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

包含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和应激反应三种主要成分。

应激刺激(stressor)也被称作应激源,指对有机体形成威胁并引起有机体产生变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的影响因素。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指有机体对应激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包括生理的、行为的、情绪的以及认知上的改变。

应激的诱发原因⏹ 身体性的(如疾病)⏹ 心理性的(如失败)⏹ 重大生活事件变故(如结婚、丧偶)⏹ 日常困扰的积累(如训练迟到、道路塞车)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或评价应激反应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的判断。

对应激刺激的生理性反应紧急反应一般适应征候群个体大面对重大应激刺激(持续性的威胁)时,通常会出现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生理唤醒反应包括三个连续阶段警觉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对应激刺激的心理性反应(一) 应激的行为反应包括:由于聚集和动员能量而引起的力量增强和耐力提高;产生攻击行为以及过度进食。

(二) 应激的情绪反应包括积极的情绪反应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三) 应激的认知反应包括警觉程度的提高,注意范围的缩小,对内部和外部信息提取和分析的困难,以及思维的灵活性降低应对应激的方式(一) 第一评价与第二评价第一评价是对应激情境严重性的最初评(二)第二评价是评价可以利用的那些个人资源或社会资源,并考虑需要采取什么行动(二) 问题定向的应对策略与情绪定向的应对策略问题定向的应对旨在面对和解决应激刺激带来的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直接行动,以改变应激刺激或个体与应激刺激的关系。

情绪定向的应对旨在减少应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但并不试图改变应激刺激本身。

社会支持是人们应对刺激的重要资源1、感情性的:爱、关心、尊重、接受2、物质性的:钱、交通工具、住房、食物3、信息性的:建议、信息、反馈唤醒(arousal):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第三章应激4

第三章应激4

4、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
正性生活事件:个人认为对自己具有积极作用 负性生活事件: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
的不愉快事件 (威胁性、消极情绪体验)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一、认知评价 二、应对方式 三、社会支持系统 四、人格特征
一、认知评价
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 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同样的应激源,认知评价不同,引起的应激反应不同
反应强烈
自身情况
反应平淡
应激源
知觉威胁
应激源
自身情况
应 激现实生活中
为什么事实常常被主观 认知所歪曲?
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 看问题。
你的眼镜是什么颜色的?
“天空是 蓝色的。”
所谓积极与消极,也是 “眼镜”的颜色不同造成的。
“天空是灰 色的。”
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更多地采用积极正视问题的应付行为 不易于接受现实 对问题的起因更多地强调自身因素
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有联系
人格特征间接影响客观社会支持的形成 直接影响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水平
支持 别人
个体
获得 支持
人格特征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
同样的生活事件,在不同人格特征的 人身上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心身反应结果
外部 应激源
产生于有机体外部:环境
2、根据属性分类
(1)躯体性应激源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的刺激物
理化因素 生物因素 疾病因素
(2)心理性应激源
指导致个人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反 应的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
心理冲突:动机冲突
心理挫折: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 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使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 满足的情绪状态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 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二)分类
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
四、人格特征
影响应激过程的两种机制
1.暴露差异假设(differential exposure hypothesis) 即人格因素 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程度,从而导致应激反应不同。
素。 3.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 :冠心病发病率与社会结构、社
会分工、经济条件、社会稳定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二)原发性高血压病 1.情绪因素:经常处于压抑或敌意的人血液中的去甲肾
上腺素水平比正常人高出30%以上。 2.环境与文化因素:来源于相同遗传背景,但生活在不
同的文化环境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也不相同。 3.人格特征: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表
第二节 应激源
目录
一、应激源的概念 二、应激源的分类
一、应激源的概念
1.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在动物实验中,常见的应激源包括电击、水浸、捆绑、拥
挤、恐吓等。 3.在人类,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包括来自生物的、心
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事件。
二、应激源的分类
(一)根据应激源的来源分类 (二)根据应激源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属性分类 (三)根据应激源的可控制性分类
zarus和Folkman:问题为中心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情绪为中心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4.应对对健康的影响角度: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三、社会支持
(一)概念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
一、应激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笔记(北大版)第三章

环境心理学笔记(北大版)第三章

第三章环境⼼理学的理论 环境—⾏为理论: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为局限理论、适应⽔平理论、环境适应理论、⽣态理论 ★★论述-为什么说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为局限理论、适应⽔平理论都可归⼊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 ⼀、名词-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们的⽣理唤起,增加⼈们⾝体的⾃主反应。

唤醒是由于⼤脑中⼼的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唤醒理论⽤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对⾏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唤醒理论的内容/观点: 1、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平的改变,⽽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

2、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平增加。

3、唤醒的改变使⼈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较⾃⼰和他⼈⾏为的差异。

4、⼈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平给予正性评价。

名词-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状态是中等的唤醒⽔平。

当唤醒⾼于或者低于⽔平点,操作⾏为都会越来越差。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个倒U形曲线来表⽰: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平是操作的状态;⽽简单任务,需要较⾼的唤醒⽔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简答-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是怎样来描述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的?) 名词-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们的⽣理唤起,增加⼈们⾝体的⾃主反应。

唤醒是由于⼤脑中⼼的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唤醒理论⽤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对⾏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名词-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状态是中等的唤醒⽔平。

当唤醒⾼于或者低于⽔平点,操作⾏为都会越来越差。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个倒U形曲线来表⽰: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平是操作的状态;⽽简单任务,需要较⾼的唤醒⽔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29 28 26
6.个人受伤或患病 7.结婚
8.被解雇 9.复婚 10.退休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12.妊娠 13.性功能障碍 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 (出生、过继、老人迁入) 15.业务上的再调整 16.好友丧亡 17. 经济状态的变化 18.改行 19.夫妻多次吵架 20.中等负债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39 38 37 36 35 31 30
37.少量负债 38.睡眠习惯变异 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40.饮食习惯变异 41.休假 42.圣诞节 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
应激源的分类
• 根据应激源的可控制型 • 控制性应激源 • 不可控制性应激源 • • • • 其他 危机性应激源 重大应激源 日常应激源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 • • •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格特征
认知评价
• 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 况的觉察 • 初级评价(primry pprisl) • 次级评价(secondry pprisl)
认知评价
个体特征 社会支持 应激反应 认知因素在肿瘤病人的睡眠质量、外科 术前焦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 刺激强度过强或时间过久,将造成副交感神经的紊 乱或相对增强 • 肌肉血管的舒张增强,机体产热上升,受冷时很快 发生颤抖 • 表现为低血糖反应及休克等。
2.赛里-----心理-神经-内分泌
创伤 失血 感染 紧张等 stressor 下丘脑分泌 通过脑垂体门 脉系统 腺垂体分泌 CRH↑ CTH↑ 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可的松 氢 化可的松
应激理论模型
• • • • • • 2.应激系统模型 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各因素之间是互动的,互为因果 各因素之间是动态的发展平衡 认知评价是关键因素 人格特征是核心因素

第三章--应激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应激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 应激理论
应激及其心理过程 应激源及其种类
应付策略 应付方式问卷介绍 课外阅读资料 1.心理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论灾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2021/3/12
1
应激及其心理过程
应激: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 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塞利的一般性适应综合症的反应阶段 警戒阶段——抵抗阶段——衰竭阶段
职业应激:产生于人与职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类:
1.组织过程和特征:组织规模、工作节奏快;任务分工不清、工资待遇等。 2.工作条件与人际关系:拥挤、噪音;竞争和矛盾等。 3.工作要求和职业特点:角色冲突、时间压力等。 家庭应激(家庭危机):
1.渐发成熟性事件:是在家庭生活周期的经历中自然产生的转折点。 2.消耗性事件:如,长期的贫困度日。 3.冲击性事件:短期内发生的各种危机。“自然灾害”对家庭的影响。 环境应激
灾害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干预(劝慰、心理支持、脱敏等方法)
2021/3/12
4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情绪反应: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 行为反应: 1.变相依赖: 2.反常动作: 3.攻击性行为:直接攻击
2021/3/12
5
介绍——量表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连接) 应付方式量表(连接) 大学生心理求助量表(连接)
心理卫生杂志,第4卷,第4期,157页 7.戴阳、姜乾金、黄丽(1990):小学生流行性癔病流行经过调查,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第4卷,第4期,154页 8.姜乾金(1990):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近况,浙江医科大学学报,第4期,23页 9.姜乾金(1990):A型行为的综合矫正,应用心理学,第4期,157页 10.姜乾金(1991):医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有关问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第4期,

第 三 章 心理应激

第 三 章 心理应激
1967年,霍尔姆斯(Homes)和雷赫(Rahe)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中提出
应激反应
定义: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 定义: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 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 身反应。 身反应。 应激反应的量化 :SCL90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涉及“ 个性” 应激的心理反应 :涉及“知、情、意、个性”各方 面 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 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 认知反应:使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变狭窄、 认知反应:使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变狭窄、注意力不集 中,判断力下降等 应激的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 失助与自怜 物质滥用
认知评价
定义: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 定义: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 情况作出估计。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情况作出估计。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无利害关系 问 题 初 评 有 利 害 关 系 可改变 情 次 可改变 评 应 有效 关 应对 无效 应 应 情 关 应对 有效
心理应激
浙江大学医学院 朱婉儿
应激与心理应激理论
医学所关注的应激 心理学界关注的应激 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医学所关注的应激
加拿大生理学家 应激理论的创世者 发现了一般适应综合症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H. Selye (1907-1982)
一般适应综合症
心理- 神经心理- 神经- 内分泌中介机制
轴构成: 轴构成: 下丘脑-垂体下丘脑-垂体-肾 上腺皮质系统
下丘脑分泌 腺垂体分泌 应激原 大脑皮层与边缘系统、 杏仁体、海马 CRH↑ ACTH↑

康复心理学第三章应激

康复心理学第三章应激

无明显问题
轻度生活危机
33
中度生活危机
50
重度生活危机
80
美国911事件
当时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第一架 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楼时,我正在10楼的办公 室工作。我们都听到响声,但是想象不到发生 了什么。很快,有人开始大声叫喊:“快跑------是炸弹!然后大家都朝楼梯跑去。当我们冲 下楼梯时。烟尘也随之滚滚而来。到底层的路 仿佛无休无止。跑出大楼,我看见人们四处奔 逃,一些人惊恐地驻足仰视。我仰头望去。只 见大楼项部火光熊熊。我僵在那里不能动弹。 接看,第二架飞机又撞了上去。不知是谁抓起 我的胳膊开始奔跑。混凝土和玻璃开始四处飞 溅。人们跌跌撞撞,东倒西歪,个个都满身尘 土。跑到离大楼很远的地方。
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
关于应激,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 3.应激是刺激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
(二)应激源
1.分类 ①布郎斯坦模式: 躯体性:各种理化刺激和生物学刺激。 心理性:心理冲突、挫折等。 社会性: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日常生活变故。 文化性:生活方式、语言环境和风俗习惯
①应激源数量与健康关系 生活事件定量研究: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日常困扰定量研究:日常困扰量表
②应激源性质与健康关系: 消极,不可控,模棱两可,涉及核心问题
(三)应激分类
1.良性应激与不良应激 2.急性应激,插曲式应激、慢性应激
(四)应激与健康
1.应激反应 ①心理反应 情绪反应:愤怒,恐惧、焦虑、抑郁。 认知反应:具有双重影响。 行为方面:对峙或逃跑、适应或不适应。
我们站在那里眼看着世贸大楼倒塌。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情绪反应: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 行为反应: 1.变相依赖: 2.反常动作: 3.攻击性行为:直接攻击
介绍——量表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连接) 应付方式量表(连接) 大学生心理求助量表(连接)
有关研究的总结
对应激适应综合征研究 关于应激源的研究 对应激认知评估的研究 对应激状态下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关于应激与身心疾病的研究
有机体做出反应以保持其内部稳定性。 2.偶合或共处的应激源:“紧张生活事件” 3.社会应激源: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生活质量等。 4.自我导引应激源:包括生活风格和自愿摄入的各种因素。另外还包括个人价值
系统、特殊职业活动、个人喜爱的锻炼程序。 灾害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干预(劝慰、心理支持、脱敏等方法)
第二章 应激理论
应激及其心理过程 应激源及其种类
应付策略 应付方式问卷介绍 课外阅读资料 1.心理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论灾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应激及其心理过程
应激: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 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塞利的一般性适应综合症的反应阶段 警戒阶段——抵抗阶段——衰竭阶段
理卫生杂志,第4期,180页 姜乾金、祝一虹、王守谦等(1996):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
性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4期,200页 黄丽、姜乾金、任蔚红(1996):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相关性研
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4期,160页 姜乾金(1998):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综合评估初探,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7期,182
闻吾森、姜乾金、祝一虹(1999):退休老人心身健康与心理社会应 激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8期,148页
叶圣雅、沈晓红、姜乾金(1999):心理社会因素与手术康复的关系 (一)临床调查与理论探讨,中国行研究近况,中国临床医生,第27卷,第11 期,16页
23页 11.王守谦、姜乾金(1992):否认机制在心肌梗塞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第6期,287页 12.姜乾金、黄丽、卢抗生等(1993):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第4期,145页 13.姜乾金、卢抗生、吴根富(1993):集体心理治疗在癌症和慢性病人中应用中

陈永珍、姜乾金、梁鼎新(1998):心理健康诸因素与游泳运动员临场成绩的发挥, 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第2期,31页
姜乾金(1998):心理社会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新医学,第29期,457 页
祝一虹、姜乾金、章爱华(1998):经济发达地区村镇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多因素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7期,268页
应付策略(案例分析)
情绪定向性应付和问题定向性应付两种。 激怒型应付模式(情绪定向性应付):可以理
解为情绪表达模式。 转换和退行型应付模式(问题定向性应付) 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型应付模式:多考
虑变通方法;封闭情感、自我忍受。
1.姜乾金、郭安娜(1988):集体心理咨询与松弛训练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康复的 作用,心理科学通讯,第2期,34页
心理卫生杂志,第4卷,第4期,157页 7.戴阳、姜乾金、黄丽(1990):小学生流行性癔病流行经过调查,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第4卷,第4期,154页 8.姜乾金(1990):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近况,浙江医科大学学报,第4期,23页 9.姜乾金(1990):A型行为的综合矫正,应用心理学,第4期,157页 10.姜乾金(1991):医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有关问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第4期,
沈贵林、华德林、姜乾金(1998):应激和应对方式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中国行为 医学科学,第7期,288页
姜乾金主编(1998):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永珍、祝一虹、姜乾金(1999):游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第13期,52页
叶圣雅、沈晓红、姜乾金(1999):心理应激有关因素与外科手术康 复,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第1期,12页
国行为医学科学,第2期,74页
姜乾金、吴根富(1993):集体心理治疗在癌症和慢性病人中的应用(二),应用心 理学,第3期,37页
姜乾金主编(1993):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来桂英、姜乾金等(1994):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与心身健康的关系,中华护理杂志,
第1期,3页 姜乾金、黄丽、王守谦等(1996):生活事件、情绪、应对与心身症状探讨,中国心
2.姜乾金(1988):冠心病康复期若干性心理问题,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第5期, 232页
3.姜乾金主编(1988):医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4.姜乾金(1988):心理疗养,见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5.姜乾金(1989):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行为问题,中国康复,第1期,27页 6.姜乾金、黄丽、戴阳(1990):小学生流行性癔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中国
应激源:来自外界的顺应要求叫做应激源,也 就是引起应激的刺激物。
应激源种类
1.生物方面的应激源:如病毒 2.物理方面的应激源:如噪音 3.心理方面的应激源:如情感剥夺 4.社会方面的应激源:如贫穷
主要的应激源
主要有职业应激、家庭应激、环境应激和灾害应激四大应激源。 职业应激:产生于人与职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类: 1.组织过程和特征:组织规模、工作节奏快;任务分工不清、工资待遇等。 2.工作条件与人际关系:拥挤、噪音;竞争和矛盾等。 3.工作要求和职业特点:角色冲突、时间压力等。 家庭应激(家庭危机): 1.渐发成熟性事件:是在家庭生活周期的经历中自然产生的转折点。 2.消耗性事件:如,长期的贫困度日。 3.冲击性事件:短期内发生的各种危机。“自然灾害”对家庭的影响。 环境应激 1.生态环境源:冷热、污染、太阳光照、嗅觉刺激、湿度等物理环境因素,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