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教案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篇一:《厘米、米的认识》教案】《厘米、米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知道厘米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并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的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正确地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老师完整故事内容。
师:谁想把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师:看得仔细,讲得精彩,请坐。
小徒弟很是纳闷。
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2、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想说给大家听?师:那么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3、认识直尺。
(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直尺)师:你们用的小直尺是尺子中的一种,来看看你的尺子上都有什么?看尺子的最左端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
(板书:0起点)小竖线:师:大家都来看这些竖线有什么不同吗?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叫刻度线。
(板书并读:刻度线)请看这些长刻度线,规定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间是1大格。
指指你直尺上的1大格。
cm:学生找不到的:看老师的直尺上有两个字母。
师:cm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厘米。
(板书:厘米的认识)二、认识1厘米,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1、猜1厘米长。
师:同学们,猜猜看1厘米有多长呀?师:这个小朋友在直尺上找1厘米,大家都来试着找找看?2、找直尺上的1厘米。
师: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在直尺上试着找找1厘米吗?师:从0到1。
3、比划直尺上的1厘米。
师:对照尺子比划一下,举起来4、借助小棒比划、感觉1厘米。
师:为了让同学们比得更准确些,老师为你准备了1厘米的小棒。
来借助小棒再来比划一下;来用另一只手也来试一试?请轻轻地放下小棒。
《一厘米》教案
《一厘米》教案湖南省嘉禾县石桥中学雷飞平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二、作者简介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
内科主治医师。
北师大文学硕士。
三、主题思想文章是一篇关于“买票”的小说,文章围绕“该不该买票”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歌颂了为人父母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四、情节与结构第一部分(1—23“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
”):陶影带儿子坐公共汽车,不但没有逃票,反而多买了一张票,表现了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勇于承担母亲的责任。
第二部分(24“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100“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
”):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的事而受到儿子的误解。
第三部分(101“陶师傅,您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144):陶影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讨回了公道,挽回了自己作母亲的尊严,保住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陶影捍卫的是诚实、正直的品质,捍卫的是儿子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五、课文分析㈠阅读全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是陶影还是小也?为什么?陶影,因为作品表现的是一个母亲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
《认识厘米》教案
然而,我也观察到一些学生在处理非整数厘米的估测时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个难点的讲解,采用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关。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长度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认识厘米”这个概念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问题,他们很快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展示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认识。这一点从学生们的积极互动和提问中可以看出是成功的。
《认识厘米》教案
一、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XX出版社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长度单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2.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学习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简单测量和描述;
4.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厘米进行长度估计和计算。
-演示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强调起始点、刻度线对齐等关键步骤;
-设计实践练习,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使用厘米进行记录和报告。
2.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实际物体长度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当物体长度不是整数厘米时,如何进行估测;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2、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3、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用尺、小棒、米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师:孩子们,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一拃。
今天我们用拤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师生用拃量同一课桌的长度。
)师:课桌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生:因为老师的一拃和同学的一拃长度不同,所以量得的结果就不一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
因为我们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测量得到的数据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不便,看来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
2、揭示部分课题:量长度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一)认识直尺师:生活中有很多测量长度的工具,你都认识哪些工具呢?师:(出示米尺)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教师手拿学生用尺问:这是什么?生:尺子。
师:对。
这是直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也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拿出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黑板出示米尺的部分)生:尺子上有一些长线和短线,还有数字和cm。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谁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吗?生:叫刻度线。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对,这些线叫刻度线。
找一找,直尺上都有哪些数字?生:有0.1.2.3.....师:你知道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吗?这些数字和刻度线都是怎样排列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条对着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的过程,认识并理解使用统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数)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主要教学,加上直观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
(1)出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进行介绍:古人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进行估计和测量。
(2)提问:仿照古人的办法,你能量一量你的课桌或数学书有多长吗?分小组测量课桌、数学书的长度。
提示:想一想用你身体的哪部分去量比较方便。
2、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3、引导质疑:为什么你们测量结果中得到的数会不同呢?如果你们都用同一种工具来量,结果会怎样?4、导入新课:师: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
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生:尺子)师:那究竟用什么单位表示一样东西有多长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猜一猜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2、认识刻度尺。
师:“ 那刚才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认识刻度尺后就知道了。
”师:“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观察一下,你们的尺子上都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尺子上都有长短不同的线,都有一些不同的数字,还有CM两个英文字母。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我们再一起看大屏幕上的尺子。
”课件同步师:“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
这也是起点。
”3、认识1厘米、几厘米。
a)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板书),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谁来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归纳出: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看法: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实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视察、分析、探讨、培育学生视察实力,自主学习实力,估测实力,以及创建性思维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打算:教具:学生尺、课件。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小挚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挚友一起学习数学学问,老师感到特别兴奋,你们兴奋吗?我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
小挚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播放小裁缝的故事)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
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三、探究实践,建构新知1.相识尺。
小挚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视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发觉了什么?(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
还有呢?(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
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
刻度0表示起点。
(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细心的小挚友还发觉了什么?(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今日我们就来相识这个新挚友。
板书(相识)2.相识厘米。
(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
《一厘米》教案
【超级链接】王蒙眼中的毕淑敏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是太听话了。
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
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
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时刻跟随着毕淑敏的笔端。
唯其冷静才能公正,唯其公正才能好心,唯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
(《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王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四《一厘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课文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写法(以小见大)。
【课前预习】1.朗读剧本,在文中圈画重点词语,并将重要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不少于10个)2.剧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什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厘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可是在一位母亲心中,它却成了天大的事情。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
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位母亲究竟遇到了怎样一件事。
活动1:初读课文,理清情节(1)说说剧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独立思考→组内1+1交流→全班展示)过渡:阅读课文后,我们已经对文章的基本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安排都很简单,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作者也将之写得一波三折。
那剧本中到底呈现了多少波折呢,让我们进入活动2重点探究。
活动2:再读课文,理清矛盾课文叙述的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可作者却写得波澜起伏。
这是因为多重矛盾掀起了多重波折。
这部剧本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矛盾?你认为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独立思考→组内1+1交流→全班展示)明确:中心矛盾冲突是该不该买票过渡:文章中妈妈陶影被误解后坚决讨回公道,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
《长度单位》教案
《长度单位》教案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爸爸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实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理解长度(二)整体感知,理解厘米1.观察尺子,理解刻度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
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
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限整厘米数)(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和学具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
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
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
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学习新课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2、学习用厘米量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认识厘米教案(必备15篇)
认识厘米教案(必备15篇)认识厘米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3、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评价任务:1、能用准确地表示出1厘米的实际长度,从刻度尺上找出指定的几厘米。
2、会用学生用尺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一下。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裁缝师,他做出来的衣服既漂亮又得体,很多人都跑了找他做衣服,同样也有许多人找他拜师学艺。
有一天,一位老人找他做衣服,于是他叫来一名徒弟帮忙记录,衣长5拃,袖长4拃??师傅怎么说徒弟就怎么记。
过了几天衣服做好了,那位老人来取衣服,在试衣服的时候大家发现衣服短半截,这怎么回事?徒弟当时委屈极了,记录的数字没错呀,但衣服怎么会小了?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
(课件演示)二、探究新知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演示:尺子上的这些竖线叫刻度线。
(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课件演示)教师小结揭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厘米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厘米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厘米的基本概念,能够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准确地读取测量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厘米的概念:介绍厘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10毫米。
2. 厘米的测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直尺进行厘米的测量,包括放置直尺、对齐刻度线、读取测量结果等。
3. 厘米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准确地读取测量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厘米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读取测量结果,以及如何将厘米应用于实际测量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厘米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用厘米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厘米的概念: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10毫米。
2. 厘米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注意放置、对齐和读取。
3. 厘米的实际应用:测量物体长度,准确地读取测量结果。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厘米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厘米的认识》教案
《厘米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厘米的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2. 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厘米的长度单位,学会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让学生能够估测物体长度,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厘米标尺、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刻度,提问:“你们知道尺子上的最小刻度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毫米。
”教师进而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回答:“厘米。
”教师给予肯定,引入新课《厘米的认识》。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厘米标尺,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厘米标尺。
(2)教师讲解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进行示范,用厘米标尺测量实物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4)学生分组实践,用厘米标尺测量教具的长度,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厘米的认识。
(2)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厘米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厘米的长度单位,以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存在问题,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八、教学内容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分米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九、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40分钟。
十、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2. 教具:尺子、厘米标尺、实物模型3.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册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出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书籍、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估计它们的长度,从而引出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生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
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认识厘米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一厘米》教案
《一厘米》教案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懂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教学形式:常规教学,学生讨论为主教具:尺子,幻灯片课前准备: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并熟悉课文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一、设疑导入: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学生各抒己见)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风波,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
(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说说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
)2、师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并配有作者相关图片)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x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x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
内科主治医师。
北师大文学硕士。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
(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解释词语)三、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默读,几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等。
《一厘米》教案
《一厘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厘米”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掌握测量一条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3.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一厘米》课文朗读。
2.介绍和讲解“一厘米”的概念,它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和数值关系。
3.用校内实际场景作为教学练习,指导学生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体长度,反复练习掌握并熟悉操作流程。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验数据,以图表形式记录不同物体长度信息。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和讲解1.【引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常常用到尺子吗?人和物体都要测量吧?买菜要用到天平量吧?都是测量长度的,这次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单位——一厘米。
2.【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图表或幻灯片讲解:“一厘米是长度单位,它是国际标准单位之一。
1cm=10mm=0.01m。
而米、千米、毫米、微米、英尺、英寸、码都是长度的常用单位,日常测量长度时常要用到一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3.【方法讲解】: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长度,比如手臂长度、书桌的长度、橡皮的长度等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直尺尺度上对齐0刻度线。
第二步:实践练习1.【实际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内采集数据,比如测量教室黑板、桌子、椅子、门、窗、篮球架等的长度。
并将采集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数据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大小,分别展示在横向条形图、柱形图或折线图中。
第三步:制定作业1.【练习题】:教师下发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学生自己测量他们的手掌、书、手机等长度,并换算成毫米,英寸等单位,再用图表展示。
2.【课后思考】: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知识。
教学反思1.《一厘米》教学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求知需求。
通过实际测量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
同时,这类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长度单位》教案
《理解厘米、用厘米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实行测量的必要性;2.初步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4.培养动手水平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实行估计和测量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
能够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1)在刚刚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尺来量。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一厘米》教案3
一厘米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一厘米的概念和大小。
2.能够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来估算它们的长度。
3.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
4.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
2.尺子、卷尺、直尺。
3.不同长度的物品,比如铅笔、钢笔、橡皮、书签等。
4.记名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一根铅笔,询问学生能否告诉它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以一张书签长短比对,判断铅笔的长度为多少。
2.老师拿出一个尺子,向学生介绍一下尺子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尺子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活动1:比较长度(10分钟)1.老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书签取出来,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
让学生先用铅笔在纸上画下一条长短不一的线段。
2.让学生猜测这条线段有多少厘米长,然后拿出尺子对其进行测量。
3.再拿出一个不同长短的书签,请学生比较两个书签的长度。
让学生观察线段和书签的长度,然后判断这条线段的长度,再通过对比,判断两张书签哪个更长、哪个更短。
4.随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取出几个不同长度的物品,比如笔、铅笔、橡皮等,比较它们的长度。
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来估算它们的长度。
活动2:测量长度(20分钟)1.老师示范使用尺子、卷尺、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告诉学生注意事项和要点。
2.老师放一些物品在讲桌上,请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物品进行测量,记录它的长度并在记名卡片上写下其名称和长度。
3.让所有组测量完毕后,收集所有记名卡片进行汇总。
询问学生这些物品的长度是否有相同的,如果有相同的物品,进行汇总得出它们的平均长度。
然后将选择的物品按长度从小到大排序,依次进行排列。
活动3:游戏活动(15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名代表进行游戏。
2.游戏规则是,每名代表手上拿着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学生猜测它们的长度,并拿出尺子进行测量。
如果测量结果正确,该组获得一个积分,最后积分最高的组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
3.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个游戏的体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厘米》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一厘米毕淑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情节,分析陶影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赏析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宽容,努力做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教学重点1.理情节,分析陶影的性格特点。
2.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赏析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拿出厘米尺,演示一粒米距离)一厘米,毫不起眼的一段距离,围绕这么一段微小的距离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毕淑敏写的《一厘米》。
二、简介作者(生根据注释了解作者,师补充、明确:(多媒体显示))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8卷)等。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三、了解字词窘(jiǒng)迫迷惘(wǎng)矜(jīn)持腼腆(miǎn tiǎn)天真无(邪)(侃侃)而谈(忐忑)不安(异)口同声四、理清情节请以买票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以“买票”为线索:开端乘公车特意买票发展大庙口买票风波高潮讨公道买票余波结局护尊严重获信任五、明确矛盾课文中中有哪些矛盾冲突?那个矛盾是主要矛盾?1、陶影和红衣青年的矛盾:最为直接最为外显引出后两矛盾2、陶影和丈夫的矛盾:起映衬作用3、陶影和儿子小也的矛盾:主要矛盾六、分析人物结合课文内容来看,陶影具有怎样的性格或品质?找出相关内容来印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九上第二单元
第六课一厘米毕淑敏
张宝梅
【题目】(幻灯片一)
【学习目标】(幻灯片二)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理情节,分析陶影的性格特点。
3.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赏析写作手法。
4.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理情节,分析陶影的性格特点。
3.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赏析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幻灯片3-4)
播放视频慈祥的母亲,同学们,从刚才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慈祥的母亲,为了儿女的幸福付出的艰辛。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衣食无忧的成长环无环境中,但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付出常常被我们忽视。
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我们能感受到她们的苍凉和对我们锲而不舍的挚爱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当代作家毕淑敏《一厘米》去体会这份真挚的母爱吧!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5-6)
毕淑敏,汉族,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8卷)等。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
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三、字词积累(幻灯片7-9)
惩(chéng)罚皲(jūn)裂吝(lìn)惜按捺(nà)
挑剔(tì)允(yǔn)诺逻辑(jí)矜(jīn)持
吮(shǔn)吸磕(kē)头骄横(hèng)顷(qǐng)刻
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相同的话
四、聆听课文朗诵(幻灯片10)
五、整体感知文章,理情节、析人物、探主题、品语言、赏写法。
1、请以买票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幻灯片11)
以“买票”为线索:
开端乘公车特意买票
发展大庙口买票风波
高潮讨公道买票余波
结局护尊严重获信任
2、析人物(第二课时幻灯片12-15)
结合课文内容来看,陶影具有怎样的性格或品质?找出相关内容来印证。
小组讨论:我认为陶影是一个()人,因为她()。
第一组: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一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可一想孩子……(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第二组:执著、认真
(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一米一的。
不够!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第三组: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
(执拗地)如果再没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3、探主题(幻灯片16—30)
⑴小说写一个经常逃票的母亲形象,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成为孩子做人的榜样呢?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陶影逃票实出无奈:家庭经济拮据。
①“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三天的菠菜。
”
②“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
”
③“如吃西瓜,只要小也在,她一定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西瓜皮啃得太苦。
其实在她看来,西瓜瓤与西瓜皮没什么大分别,一路吃下去,不过红色渐渐淡了,甜味渐渐稀了,解渴消暑是一样的。
瓜皮败火,还是一味药呢。
”
有自己的逃票逻辑:
①“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
②“当然她很有眼色,遇上认真负责的售票员,她早早就买票。
只有对那些吊儿郎当的,她才小小地惩罚他们,也为自己节约一点钱。
”
③“按照往日的逻辑,冲她这份态度,陶影就不买票。
”
⑵尽管如此,陶影还是为不够1.1米高的儿子多买了一张票,为什么?为了满足孩子的自尊心
⑶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为什么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截然相反?因为他要对儿子进行正面的教育,要让儿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这充分体现了陶影作为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⑷简要叙述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而发生误会的过程?
误会起因:红衣青年认为陶影应该多买一张票。
误会发展:陶影向红衣青年解释未买票的理由。
误会高潮:当测量结果出乎陶影意料之外,陶影为此误会了小也,甚至打了儿子,这更招致了红衣青年和围观者的指责和嘲笑。
误会加深:卖冰棍的老太太的狡黠又让陶影的努力适得其反,误会越来越深。
⑸有人认为买冰棍的老太太称量小也身高的情节是多余的,你认为呢?
如果文章不加入此情节,陶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不会很惨,这也是对陶影坚持讨回公道、挽回尊严的情节非常有帮助。
⑹陶影通过了怎样地不懈的努力,终于讨回了公道,挽回了自己作母亲的尊严,保住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①核实小也身高;
②求人帮忙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③讨回公道,挽回尊严。
⑺对于两毛钱都很看中的陶影,为什么拒绝赔偿?为什么说“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因为她讨回了公道,讨回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这是最重要的。
她要的只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是作为母亲的尊严。
她捍卫的是诚实、正直的价值观,捍卫的是儿子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⑻通过陶影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小说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
小说围绕“该不该买票”展开情节,以此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捍卫诚实、正直的价值观,捍卫儿子心灵世界的纯洁与美好,她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形象,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寄托着作者的欣赏、赞美和深深的悲悯情怀。
4、品语言(幻灯片31-34)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言,仔细品味其妙处。
⑴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育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
这很难,就象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说明陶影培养儿子的艰难,但同时也表明了她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⑵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陶影看儿子的目光充满温柔和慈爱,这种爱是绵延不断的,这爱里有责任,她要好好地养育儿子,保护他,让他快乐,让他健康成才。
⑶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陶影意识到小也对自己的不信任后的惊愕神情,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将被击碎,陶影感到巨大的不安,甚至是恐惧。
5、赏写法(幻灯片35—36)
谈谈学了本文你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以小见大;情节曲折;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6、写母爱(幻灯片37)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母爱,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
海的惊波逆转。
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间流淌,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抒写那深沉的母爱!
六、结束语(幻灯片38)
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上,给我们快乐的也许是我们的朋友,给我们美好的也许是我们的爱人,但是永远不及母亲的爱,带给我们永远的温暖与感动。
她用她的心为我们抚平创伤,为我们释放绵绵不绝的关爱与温暖。
世上的爱有很多种,只有一种爱不计回报,只有一种爱可以永恒,也只有这种爱最无私。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在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作出的良苦用心。
文章内容接近学生实际,语言清新动人,学生颇感兴趣,理解也较为容易学习目标达成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