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计算题(1)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习题一.doc

分析化学习题一.doc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 、B 、 案) 1. 无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 2. 试样用量为0.1~l0g 的分析方法称为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A.常最分析 3.试液体积取样量为l~10ml 的分析方法称为A.常量分析 C.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 C 、D 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D.超微景分析D.超微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 4. 根据取样量,选用常量分析法的是A. > lOOmgB. < 1 Omg 5. 根据取样量,常用微量分析法的是A.> 10mLB. 1 〜lOrnL 6. 定性分析反应的条件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溶浓的酸度B.试样的准确称量7. 分析反应的外部特征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溶液颜色的改变B.溶液的温度8. 分析反应的选择性是指A. 一种试剂只与一种组分起反应B. 一种试剂与大多数组分起反应.C. 已知浓度的试液与被测物的反应D. 一种试剂与为数不多的离子起反应9. 提高分析反应选择性最常用的方法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 控制溶液的酸度B. 加入配合剂与干扰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C. 升高溶液的温度,提高反应的特效性D.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以消除干扰10. 通常仪器分析的相对误差为C. 10mg C 0.1~ ImL C.反应物浓度 D .超微量分析D. 1OOmgD. <0.ImLD.溶液的温度C.沉淀的生成或溶解D.气体的放出二、多项选择题(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1 .分析反应应具备的特点是 (A.应准确称取反应物的量B.应有一定的反应温度C.须有明显的外部特征D.必须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E.分析反应必须迅速2. 提高分析反应选择性,最常用的方法有A.加入催化剂B.控制溶液的pH 值 D.分离或掩蔽干扰离子 E.提高溶液的温度3. 分析反应灵敏度的高低,常用的表示方法有A.溶液的浓度D.检测物的重量 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B.检出限量 E.最低浓度C.检测极限4. 在定性分析中所用检定反应的灵敏度不得大于A.5pgB.50pgC. lOOppm 5 .仪器分析的特点主要有 A.灵敏度高 B.选择性好 C.分析速度快D. lOOOppmE. lOOOOppmD.应用范围广 三、填空题(类型说明:请将正确答案填于试题预留的横线上。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1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1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随机。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0.1 g。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3BO3的p Ka1=9.42)5.写出NH4Ac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HAc]+[H+]=[OH—]+[NH3]6.0.10mol/L乙酸钠(p Ka=4.74)的pH=8.87 。

7.0.10mol/L NH3·H2O和0.10mol/L NH4Cl水溶液的pH=9.26。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5±1 。

10.用0.100mol/L HNO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为8.7~5.3 。

11.用KMnO4滴定-242OC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2+(1mol/L 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和20.028mL Ce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VFeFeCeCe68.0;44.1'0/'0/2334==++++ϕϕ)。

分析化学计算题

分析化学计算题

计算题1.用0.2000mol/l NaOH 滴定20.00ml 0.2000mol/l HCl ,选择酚酞 (pK HIn =9.0)为指示剂,计算: (1)化学计量点时的pH 值; (2)计算滴定终点的误差;解. (1)pH SP =7.0 (3分) (2)ΔpH=pH ep -pH SP =10-7.0=3 (3分) spHClt pH pH CK E ∙-=∆-∆2/1)(1010%10005.010*******⨯⨯-=- (1分) =0.2% (1分)2.已知甲酸HCOOH 的Ka=1.0 X 10-4 (pKa=4.0). (1)计算0.100mol/L 甲酸溶液的pH 值。

(2)计算用0.200mol/LNaOH 滴定0.200mol/L 甲酸时化学计量点的pH 值。

(3)如果(2)中滴定的终点pH=10.5,计算终点误差E t 。

3.用0.2mol -1·L -1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苯甲酸(K a =6.2×10-5),(1) 计算苯甲酸的pH 值;(2) 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H SP 值;(3) 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终点误差最小,计算终点误差。

[a 甲基橙(pK a =3.4) b 甲基红(pK a =5.2) c 酚红(pK a =8.0) d 百里酚酞(pK a =10.0)]解.(1)CK a >20K w ,C/K a >500, (1分)351055.3103.62.0][--+⨯=⨯⨯=∙=C K H a (1分) pH=-lg 3.55×10-3=2.45 (1分) (2) K b = K w / K a =10-14/6.2×10-5=1.6×10-10 (1分)6101041.0106.1][⨯=⨯⨯=⨯=--C K OH b (1分) pH SP =14-lg1.6×10-10=8.6 (1分) (3)选择c 酚红(pK a =8.0)为指示剂误差最小。

分析化学计算题

分析化学计算题

1. (6分) 用标准分析方法分析某含铜试样,确定铜的含量为0.520%。

某人用新方法对此样进行了四次平行测定,结果为0.515%、0.525%、0.527%、0.532%,问:与标准分析方法比较,新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已知:置信度95%时t=3.182. (10分) 试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1)0.010mol/L NH4Cl(2)0.020mol/L NaH2PO4已知:NH3:Kb= 1.8×10-5H3PO4: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3. (8分) 试计算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设化学计量点时[NH3]=0.10mol/L,用0.0200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Zn2+溶液时,化学计量点的pZn和pZn'值。

[ lg K(ZnY)=16.5;pH=10.0时lgαY(H)=0.5,lgαZn(OH)=2.4,Zn(NH3)42+的lgβ1~lgβ4分别是2.37、4.81、7.31、9.46 ]4. (8分) 试计算在0.10mol/L NaF溶液中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E0 (Fe3+/Fe2+)= 0.771 VFe3+-F-络和物:Lgβ1~ Lgβ3分别为:5.28,9.30,12.065. (10 分) 分别计算BaC2O4在(1)pH为4.00的酸性溶液中;(2)pH为4.00的0.050mol/LH2C2O4中的溶解度。

已知:Ksp(BaC2O4)=2.3×10-8,H2C2O4的Ka1=5.9×1 0-2,Ka2=6.4×10-5 6. (8分) 用铬天青分光光度法测Al3+,已知Al3+的浓度为1.50 mg/L,用2 cm比色皿于520 nm处测得T=50.0%,计算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分析化学试题-1

分析化学试题-1

C.NH4Fe(SO4)2D.署红11.有一混合碱,若用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用去酸V1ml继续以甲基撞为指示剂滴至经点,又用支V2ml,且V1=V2,则样品中含有( )A. Na2 CO3B. NaH CO3C. Na2CO3,NaHCO33D. Na2CO3、NaOH12.如用纯度合格的NaCl作基准物质,在不作干燥处理的情况下,标定AgNO3溶液,判断标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没有影响D.不能判断13.测某样品中A组分含量,称量0.1234g,下列报告正确( )A.7.7634%B.7.763%C.7.76%D.7.8%14.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DTA在溶液中有7种型体B.各种型体存在受PH影响C.溶液[H+]越大[Y4-]减少D.溶液PH越大,[T4-]越小15.下列酸、碱设C=0.1mol/L,不能直接滴定的:()A、H3BO3Ka=5.8×10-10 B、HAc Ka=1.8×10-5C、NH3-H2O Kb=1.8×10-5 D、苯甲酸 Ka=6.2×10-516. PH=5~6,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滴A13+,( )可以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A 返滴定B 加入NaFC 置换滴定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 在佛尔哈德法中测定I-时,指示剂必须再加入溶液后才能加入,否则将氧化而造成误差。

2. 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精密度高,准确度,在条件下,精密度高,。

3. 引起指示剂封闭现象的原因是、;消除的方法是、。

4.在配位滴定中,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

5、沉淀滴定突跃范围的宽窄不仅与有关,而且与有关。

6.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7、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跃范围是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判断化学反应:MnO 4- + Fe 2+ → Mn 2+ + Fe 3+ 能否用于滴定分析?(v v Fe Fe Mn MnO 771.0,51.12324==+++-- φφ)2.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问应称取无水碳酸钠多少克?(mol /g 106M 32CO N a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以称量分析法对BaCl2.2H 2O 结晶水含量进行四次测定,结果为:14.46%,14.44%,14.64%,14.41%用Q 检验法检验上述测定结果中14.64%是否应该舍弃?并用平均值与相对平均偏差表示结果。

分析化学复习计算题

分析化学复习计算题

1.有一铜矿试样,经三次测定,含铜量为24。

87% ,24。

93% 和24.69%而铜的实际含量为25。

05%。

求分析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三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X=24。

87% +24.93% +24.69%/3=24.83%绝对误差E=X T —X=25.05%—24。

83%=0。

22%相对误差ER=X T -X/ X T ×100%=0.8782%答: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0.22%,相对误差为0.8782%3.某试样由甲、乙两人进行分析,其结果是:甲:40.15% ,40。

14% ,40。

16% ,40.15%乙: 40.20% , 40.11% ,40.12% ,40。

18%计算二人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并说明那一位的分析结果较为可靠.解:甲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40.15%+40.14%+40.16%+40。

15%/4=40。

15%甲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偏差D 甲=d/X ×100%=1/4(∣40.15%-40。

15%∣+∣40。

15%-40。

14%∣+∣40。

15%—40.16%∣+∣40。

15%—40.15%∣)/ 40.15%×100%=0。

01245%乙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40.20%+40。

11%+40.12%+40。

18%/4=40。

15%甲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偏差D 乙=d/X ×100%=1/4(∣40。

15%—40.20%∣+∣40.15%—40。

11%∣+∣40。

15%—40.12%∣+∣40.15%40。

18%∣)/ 40。

15%×100%=0.08717%由于D 甲<D 乙,说明甲的分析结果较为可靠答:甲的分析结果较为可靠4.按GB 534—1989规定,检验工业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公差(允许误差)为≤±0。

20%。

今有一批硫酸,甲的测定结果为98。

05% ,98。

37% 乙的结果为98.10% ,98。

分析化学练习题1

分析化学练习题1

分析化学练习题1一、填空题:1.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A. 系统误差小B. 随机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2.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校准仪器D. 增加测定次数3. 下列物质中,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B.浓HCl C.K2Cr2O7D.KMnO44. 利用指示剂法,能够准确滴定弱酸的条件是C a K a≥()。

A.10-6 B.10-7C.10-8D.10-95. 25℃时AgCl 的K SP=1.8×10-10,Ag2CrO4的K SP =1.1×10-12。

则AgCl比Ag2CrO4的溶解度()A.大; B. 2倍; C. 相等; D.小。

6. 某二元酸的pKa1,pKa2分别为3.00,8.00。

pH=3.00的0.20 mol.L-1 H2B溶液中,HB- 的平衡浓度是()A. 0.15 mol.L-1B. 0.050 mol.L-1C. 0.10 mol.L-1D.0.025 mol.L-17. 下列各酸碱溶液的浓度均为0.10 mol.L-1,其中可按二元酸碱被分步滴定的是()A.乙二胺(pK b1=4.07, pK b2=7.15)B.邻苯二甲酸(pK a1=2.95, pK a2=5.41)C.亚磷酸(pK a1=1.30, pK a2=6.60)D.联氨(pK b1=5.52, pK b2=14.12)8.αM(L)=1表示()A.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B.M的副反应较小C.M与L没有发生副反应D.[M]=[L]9.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A.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10.用吸附指示剂法滴定海水中卤素的总量时,加入糊精是为了()A.保护AgCl沉淀,防止其溶解;B.作掩蔽剂,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C.作指示剂;D.防止沉淀凝聚。

分析化学复习题(I).doc

分析化学复习题(I).doc

分析化学复习题6一、单项选择题1.EDTA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

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以何种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 )A.H2Y2-B.H3Y-C.H4Y D.Y4-2.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稳定配合物的主要原因是( )A.形成环状螯合物B.配位比简单C.配合物的溶解度大D.配合物的颜色较深3.浓度为C mol/L的EDTA溶液,在某酸度下Y4-离子的酸效应系数为αY(H),则该离子在总浓度中所占的比例为()A.1/αY(H)B.αY(H)C.C/αY(H)D.αY(H)×C4.EDTA(Na2H2Y)水溶液中,无质子弱酸根离子Y4-的酸效应系数αY(H)等于:A.[Y4-]/[Y]总B.[Y]总/[Y4-] C.[H+]/[Y]总D.[Y]总/[H4Y](式中[Y]总=[H6Y2+]+[H5Y+]+[H4Y]+[H3Y-]+[H2Y2-]+[HY3-]+[Y4-])5.l.000mol/L EDTA溶液,Y4-离子的酸效应系数logαY(H)=1.00,则该离子的分布百分比为()A.20% B.5% C.10% D.0.1%6.与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酸度B.金属离子浓度C.温度D.辅助配体浓度7.EDTA直接法配位滴定金属离子M,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通常是()A.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的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游离的金属离子的颜色D.EDTA与金属指示剂形成配合物的颜色8.用EDTA法测定自来水的硬度,已知水中含有少量Fe3+,某同学用NH3-NH4Cl调pH=9.6,选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但溶液一直是红色找不到终点,其原因是()A.Fe3+封闭了指示剂B.pH太高C.缓冲溶液选错D.指示剂失效9.金属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或弱碱,它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同时它也是()A.有颜色的金属离子B.无颜色的金属离子C.金属离子的还原剂D.金属离子的配位剂10.当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若要求滴定误差小于0.1%,则两种金属离子的浓度与条件稳定常数乘积的常用对数差值应大于()A.7 B.6 C.5 D.411.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Al3+时,先加入过量EDTA洛液后,用Cu2+标准溶液返滴定,此时可选用的适宜指示剂是()A.钙指示剂B.铬黑T C.PAN D.磺基水杨酸12.已知某金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pK a值如下:H3I n————→ H2I n-——————→ HI n2-——————→ I n3-紫红pK a1=6.0 蓝pK a2=10 橙红pK a3=12 红该金属指示剂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红色,问该金属指示剂用于配位滴定的适宜pH范围是()A.pH< 6 B.pH6~12 C.pH10~12 D.pH6~10 13.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时,选择适宜的指示剂为()A.磺基水杨酸B.PAN C.二甲酚橙D.铬黑T14.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Al3+时,宜采用的滴定方式为()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15.在Fe3+、Al3+、Ca2+、Mg2+混合溶液中,用EDTA 法测定Ca2+、Mg2+,要消除Fe3+、Al3+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A.配位掩蔽法B.控制酸度法C.沉淀分离法D.离子交换法16.用0.01000mol/L EDTA滴定0.01000mol/L Fe3+溶液(Ksp(Fe(OH)3)= 10-37.4),该滴定允许的最低酸度为()A.pH = 2 B.pH = 3 C.pH = 4 D.pH = 10 17.在EDTA溶液中,Y4-离子平衡浓度随酸度变化的酸效应系数αY(H)为:αY(H)=1+β1[H+]+β2[H+]2+β3[H+]3+β4[H+]4+β5[H+]5+β6[H+]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计算题1.用 0.2000mol/l NaOH 滴定20.00ml 0.2000mol/l HCl ,选择酚酞 (pK HIn =9.0)为指示剂,计算: (1)化学计量点时的pH 值; (2)计算滴定终点的误差;解. (1)pH SP =7.0 (3分) (2)ΔpH=pH ep -pH SP =10-7.0=3 (3分) spHClt pH pH CK E ∙-=∆-∆2/1)(1010%10005.010*******⨯⨯-=- (1分) =0.2% (1分)2.已知甲酸HCOOH 的Ka=1.0 X 10-4 (pKa=4.0). (1)计算0.100mol/L 甲酸溶液的pH 值。

(2)计算用0.200mol/LNaOH 滴定0.200mol/L 甲酸时化学计量点的pH 值。

(3)如果(2)中滴定的终点pH=10.5,计算终点误差E t 。

3.用0.2mol -1·L -1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苯甲酸(K a =6.2×10-5),(1) 计算苯甲酸的pH 值;(2) 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H SP 值;(3) 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终点误差最小,计算终点误差。

[a 甲基橙(pK a =3.4) b 甲基红(pK a =5.2) c 酚红(pK a =8.0) d 百里酚酞(pK a =10.0)]解.(1)CK a >20K w ,C/K a >500, (1分)351055.3103.62.0][--+⨯=⨯⨯=∙=C K H a (1分)pH=-lg 3.55×10-3=2.45 (1分) (2) K b = K w / K a =10-14/6.2×10-5=1.6×10-10 (1分)6101041.0106.1][⨯=⨯⨯=⨯=--C K OH b (1分)pH SP =14-lg 4×10-6=8.6 (1分) (3)选择c 酚红(pK a =8.0)为指示剂误差最小。

(1分) ΔpH=pH ep - pH SP =8.0-8.6=-0.6 (1分)%)02.0%(015.0)10/103.61.0(1010)(10102/11456.06.02/1=⨯⨯-=∙-=---∆-∆sp HAC t pH pH C K E (2分)4.计算在pH=2和pH=5时,能否用0.01 mol/l EDTA 准确滴定溶液中浓度为0.01 mol/l 的Zn 2+?(已知pH=2,lg )(H Y α=13.5;pH=5,lg )(H Y α=6.5;lgK ZnY =16.5)解;pH=2, lgK ,ZnY = lgK ZnY -lg )(H Y α (2分)=16.5-13.5=3 (1分)Kc lg ∆< 5 (1分)此时无法准确滴定。

(1分) pH=5, lgK,ZnY = lgK ZnY -lg )(H Y α (2分)=16.5-6.5=10 (1分)Kc lg ∆>5 (1分)此时可以准确滴定。

(1分)5.(Al 3+ +Zn 2+)混合溶液中两种离子浓度均为2×10-2mol/L 。

现欲用F -掩蔽Al 3+,同浓度的EDTA 滴定以测定Zn 2+。

若使混合溶液中[F -]=0.1mol/L ,pH=5.0.(1) 计算αAl(F) 和 [Al 3+] ; (2)计算αY(Al) ;(3)计算Zn 2+的条件稳定常数logK ZnY ’; (4) 判断此时能否准确滴定锌?(logK AlY =16.3,logK ZnY =16.5,Al-F 络合物的logβ1~logβ6分别为6、11、15、 17、19、20,pH=5.0 时logαY(H)=6.45 )6.计算在pH=5时,能否用0.01 mol/l EDTA 准确滴定溶液中浓度为0.01 mol/l 的Co 2+? (已知pH=5,lg )(H Y α=6.5;lgK CoY =16.3)7.称取碳酸钠基准物0.1580g 标定HCl 的浓度,用去HCl 为24.80mL 。

计算HCl C 为多少?(已知10632=CO Na M )3.8.称取草酸钠基准物0.2178g 标定KMnO 4的浓度,用去KMnO 4为25.48mL 。

计算4KMnO C 为多少?(已知134422=O C Na M )解;2MnO -4⇔5C 2O 42- (3分)---=4242452MnO O C MnO V n C (3分)=31048.2513452178.02-⨯⨯⨯⨯ (2分)=0.02552mol ∙L -1(2分)9.称取含水的NaOH 和Na 2CO 3混合样品0.2000克,用0.100mol ·L -1 HCl 滴定至酚酞终点时,用去20.00mL 。

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时,又用去10.00mL 。

计算NaOH 和Na 2CO 3的百分含量(Na 2CO 3=106.0 ;NaOH=40.00)。

9.有一混合碱溶液,可能含有NaOH 与Na 2CO 3或Na 2CO 3与NaHCO 3,其相对密度为1.20。

现取试样1.00ml ,加适量水后再加酚酞指示剂,用C (HCl )=0.300mol ·L -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时,消耗HCl 溶液为28.40mL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同浓度的HCl 溶液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为终点,又消耗HCl 溶液 3.6 mL 。

此溶液为何种混合物,计算其百分含量。

[已知M(Na 2CO 3)=106.0,M(NaOH)=40.00,M(NaHCO 3)=84.0](本题8分)解.V 1>V 2,此混合物溶液为NaOH 与Na 2CO 3组分 (2分)100100000.12.10.1066.3300.0%32⨯⨯⨯⨯⨯=CO Na (2分)=9.54 (1分)100100000.12.100.40)6.340.28(300.0%⨯⨯⨯⨯-⨯=NaOH (2分)=24.8 (1分) 10.称取褐铁矿0.4017g ,溶解并还原成Fe 2+,用0.02048mol ·L -1的标准K 2Cr 2O 7 溶液滴定,消耗26.45ml ,计算褐铁矿中以Fe 2O 3和Fe 表示的百分率。

[已知 M (Fe 2O 3)=159.7,M (Fe )=55.85] (本题8分)解;. n (K 2Cr 2O 7)﹕n (Fe 2O 3)=1﹕3 (2分)61.6410010004017.07.15945.2602048.03%32=⨯⨯⨯⨯⨯=O Fe (2分)n (K 2Cr 2O 7)﹕n (Fe )=1﹕6 (2分)19.4510010004017.085.5545.2602048.06%=⨯⨯⨯⨯⨯Fe (2分)11.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含有Zn 2+为0.020 mol ·L -1,以0.020 mol ·L -1EDTA 滴定Zn 2+,能否准确滴定Zn 2+?[已知lgK ZnY =16.5,pH=10时lg αY(H)=0.45,此时αZn (OH )=102.5;化学计量点时[NH 3]为0.10 mol ·L -1;Zn (NH 3)42-的lg β1~lg β4为2.4,4.8,7.3,9.5;] (本题10分))(3NH Zn α=1+β1[NH 3]+ β2[NH 3]2+β3[NH 3]3+β4[NH 3]4 (2分)=1+102.4×10-1+104.8×10-2+107.3×10-3+109.5×10-4=105.5 (2分)αZn =αZn (OH )+)(3NH Zn α-1 (1分)=102.5+105.5-1=105.5 (1分) lgK ’ZnY = lgK ZnY - lg αY(H)-lg αZn=16.5-0.45-5.5=10.55 (1分) ∆lgK ‘C (1分) =10.55-2=8.55 (1分) 可以准确滴定Zn 2+。

(1分) 12.准确称取硼酸试样0.5000g 于烧杯中,加入沸水溶解后,加入甘露醇使之强化, 然后用C=0.2501mol ·L -1的标准NaOH 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去标准 NaOH 溶液32.16mL 。

计算试样中H 3BO 3的百分含量和以B 2O 3表示的百分含量。

已知K a =5.8×10-10,M (H 3BO 3)=61.38,M (B 2O 3)=69.62]解;n NaOH =0.2501×32.16×10-3=8.04×10-3mol (2分)1H 3BO 3≌1NaOH (1分)10010005000.083.611004.8%333⨯⨯⨯⨯=-BO H (2分)=98.7 (1分)1B 2O 3≌2H 3BO 3 (1分)10083.6122.697.98%32⨯⨯⨯=O B (2分)=55.95 (1分)13已知0/2++CuCu E =0.16V ,0/2-I I E =0.54V ,为什么Cu 2+能将I 2氧化?(K CuI =1.1×10-12)解;发生的反应为2Cu 2++4I -=2CuI ↓+I 2 (2分)]lg[059.00//22++=+++Cu E E CuCu CuI Cu (2分) SPCu Cu K I E][lg059.00/2-+=++ (2分)V86.012059.016.0=⨯+= (2分)-+〉I I CuI Cu E E /0/022,反应可以进行。

(2分) 14.含有同浓度的Al 3+和Zn 2+离子(0.02 mol ·L -1)溶液,用同浓度的EDTA 能否准确滴定Zn 2+离子?若在pH=5的缓冲溶液中加入NH 4F ,使溶液中游离的F -浓度为0.1 mol ·L -1时,计算Al 3+的平衡浓度;此时Al 3+的干扰能否消除?[已知lgK ZnY =16.5,lgK AlY =16.3,pH=5时lg αY(H)=6.45,AlF 63-的lg β1~lg β6分别为6.1,11.2,15.0,17.7,19.4,19.7]解.lg (K ZnY C sp Zn )—lg (K ZnY C sp AL )=(16.5-2)-(16.3-2)=0.2<5不能选择滴定Zn 2+ (2分) αAl(F) =1+β1[F -]+β2[F -]2+β3[F -]3+β4[F -]4+β5[F -]5+β6[F -]6 (2分) =1+106.1-1+1011.2-2+1015-3+1017.7-4+1019.4-5+1019.7-6 (1分) ≈1014.6 (4×1014) (1分) [Al 3+]=+3Al C /αAl(F)=0.01/1014.6=2.5×10-17mol ·L -1 (1分)lgK ’AlY = lgK AlY - lg αY(H) -lg αAl(F)= 16.3-6.45-14.55=-4.65 (1分) Zn 2+不与F -生成络合物,pH=5时lg αY(H)=6.45,lgK ’ZnY = lgK ZnY - lg αY(H)=16.5-6.45=10.05>5 (1分) 加入的NH 4F 可以掩蔽Al 3+离子,消除了对Zn 2+离子测定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