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翻译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翻译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翻译原句: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翻译:凡是他治理过的几个郡,看不到严厉的措施,也不求声誉,宽容简朴而不扰民,因此他来到的地方人民生活便利。

出自:《宋史欧阳修传》原文: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

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直不为繁碎耳。

”修幼丧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译文:修(欧阳修)当初在滁州,号“醉翁”,晚年改为六一居士。

天生刚毅,见义勇为,就算眼前是机关陷阱,也不惜触发。

多次被贬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

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人稀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

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

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直说政事,说文章只能用来修身养性,政事才是根本。

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

有人问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宽松简明但办事从不拖拉不理,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那么政事酒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我所说的宽松,是为了不苛刻武断;简明,是为了不繁琐罢了。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及阅读答案

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及阅读答案
宋史 欧阳修传 翻译及阅读答案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守节 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及冠,嶷然有 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崇文殿御试擢甲科,调西京推 官。入朝,为馆阁校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 郑氏立志守节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 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然出众,卓有声誉。后来考中了进 士,礼部(即南宫)考试,欧阳修列为第一名,崇文殿 御试荣选为甲科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推官。以后欧阳修 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庆历三年,知谏 院。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 见逐。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 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 对高若讷进行谴责,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 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庆历三年(1043) ,兼掌谏院。 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 淹之事而被斥退。
他看作仇人一样,皇帝却赞赏他敢于说话,认为这样的人才难得。 C.欧阳修处事有超越超越一般的识见。在处理保州兵变事件时,
欧阳修从不同方面劝说富弼不要诛杀降卒,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祸 乱。
D.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因为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 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欧阳修的罪名,使他被贬,外放滁州知州。
答案:A (“朝廷内外”错,原文是“在廷多论救”, “在廷”指朝中官员。)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 直仲淹见逐。
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 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原文及译文赏析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欧阳修传,删减组合版 翻译

欧阳修传,删减组合版 翻译

欧阳修传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

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直不为繁碎耳。

”修幼丧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翻译:欧阳修传欧阳修四岁的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郑氏,亲自教他学习。

家里贫穷,致使他用芦苇在沙地上学习书法。

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

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在废书箱里得到唐代韩愈的遗稿,一边细细阅读,一边心中暗暗思慕。

欧阳刚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

他天赋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

即使被贬谪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欧阳修)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人稀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

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自己修身养性,而政事是可以用来帮别人的。

(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欧阳修传》)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宋史_欧阳修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宋史_欧阳修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 4 分)(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2) 文章止于润身()(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4) 其平居教他子弟()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分)①宽简而不扰②修闻而服之终身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B.①中的“而”是介词,②中的“而”是连词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D。

①中的“而”是连词,②中的“而”是介词1 / 5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 5 分)(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下文共有 3 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

( 2 分)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

《画荻学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画荻学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画地学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画地学书》出自《宋史·欧阳修传》画地学书是指宋朝欧阳修传所用,名为修葺,能够学以致用。

作品原文画地学书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

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

及冠⑥,嶷⑦然有声⑧。

后,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⑨,见义勇为,虽机阱⑩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作品注释1.母郑:母亲郑氏。

2.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

3.诲:教导,训导。

4.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

5.辄(zhé):立即,就。

6.冠:指成人。

7.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声:声誉。

8.及:到……的时候。

9.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10.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

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附加注释11.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

12.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

13.虽:即使。

14.书:书法。

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后,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作品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下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

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

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颖,悟性超过常人,读过的书当即就能背诵。

等到成年时,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在那以后,就以文章闻名天下了。

欧阳修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

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有陷害人的圈套在前面,都一直前往即使身受伤害都不回头。

即使多次被贬官放逐,他的志向也没有改变。

启发与借鉴成功的道路是艰难的,有志的人才能勇敢地去攀登,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了,才能获得最丰硕的收获。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史欧阳修传》附答案及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史欧阳修传》附答案及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史欧阳修传》附答案及译文【湖北省随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下列各题。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1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5分)【答案】13.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14.C15.①给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②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16.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

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

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参考译文】欧阳修还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爸爸做官,经常晚上在蜡烛下写文书,有时候停下来不住地叹息。

我问他什么事,。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欧阳修传》译文

《欧阳修传》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郑氏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为家境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欧阳修幼年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

等到成年,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宋朝兴起已有百余年,而文章体裁仍然承袭五代之陈规遗风,士人大多因循守旧,所作文章见识浅薄,格调不高。

苏舜元等人都曾想创新古文并大力提倡,以改变当时的文风,但因笔力不足而未能如愿。

欧阳修出游随州时,在废书筐中得到韩愈的遗稿,读后十分仰慕。

刻苦致力于探寻其中的精义,以致废寝忘食,决心要追赶他,和他并驾齐驱。

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推官。

到京入朝,任馆阁校勘。

欧阳修论事切直,因此有些人把他看做仇敌,唯独仁宗勉励他敢言,当面赐给他五品官服饰。

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任同修起居注,进任知制诰。

按旧例,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

主持嘉佑二年的考试。

当时读书人崇尚作新奇怪癖艰涩的文章,号称“太学体”,欧阳修对此坚决加以排斥,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

录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轻狂浅薄的人等欧阳修已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但是考场的文风却因此大为改变了。

欧阳修保持高风亮节,因多次遭到污*,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退休,皇上则特别下诏不准许他退休。

到了任职青州时,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所以请求退休更加迫切。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退休。

五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他奉皇帝的命令修撰《唐书》的纪、志、表,又独自撰写《五代史记》,笔法严谨而文字简练,大多继承了《春秋》的笔法。

苏轼为欧阳修文集作序说:“论说道理与韩愈相似,议论政事与陆贽相似,记叙事情与司马迁相似,诗词歌赋与李白相似。

”有识之士认为这番评论是很有见地的。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画地学书》文言文翻译

《画地学书》文言文翻译

《画地学书》文言文翻译“画地学书”出自《宋史·欧阳修传》画地学书是指宋朝欧阳修传所用,名为修葺,能够学以致用。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画地学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注释母郑:母亲郑氏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诲:教导,训导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辄(zhé):立即,就冠:指成人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声:声誉及:到……的时候天资刚劲:生性刚直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

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反复多次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

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

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

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

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

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自称庐陵人。

1030年(天圣八年)。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XX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欧阳修《醉翁亭记》和《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和《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和《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文言文阅读【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史事。

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①。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②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物:自己以外的人。

此处指群众的利益。

①宽简:宽松简易。

①便:安逸、安适。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高大的样子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C.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D.未尝.及文章尝:曾经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
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
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2)文章止于润身()
(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4)其平居教他子弟()
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宽简而不扰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B.①中的“而”是介词,②中的“而”是连词
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D。

①中的“而”是连词,②中的“而”是介词
19.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20.下文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

(2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

(4分)
参考答案
17.(4分)(1 )顾及,考虑(2)只,仅(3)罪(或案件)(4)平时
18.(2分)C
19.(5分)
(1)你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2)(如果)我要寻求拯救理由最终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在意思对的前提下,加点的部分为得分点,1处1分)
20.(2分)(1)夫常求其生(2)犹失之死(3)而世常求其死也(对一处1分)
21.(4分)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可概括为两个字:宽、简;其核心是“为民”。

(2分)队百姓不放纵,更不“苛急”---谓之宽;处理政事不废驰,更不“繁碎”—谓之简。

(1分)宽简有度,张弛适宜,治国安民,实为明智之举。

(1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