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名师说课稿(精选5篇)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5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

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说课稿1一、说教材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各种角。

2、用量角器量出下列角的度数。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在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40°的角。

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40°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通用8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通用8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通用8篇)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起始课。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来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准确地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又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

由此,我确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和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玩”中感知数学;在“动”中体验数学。

五、教学过程:下面我想通过我的教学流程图谈谈信息技术及媒体在我这节课中的运用及效果。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1、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嫦娥奔月”的录象(课件展示)。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射,是因为科学家通过精密件计算,让卫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准确的位置,进入到与地球同步轨道,一旦错过准确位置,卫星就有可能飞往茫茫太空。

课件确定位置是多么重要,由此揭示课题《确定位置》(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卫星发射壮观而令人激动的场面,一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确定位置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2、探索新知,活动体验我运用课件模拟本班的学生上课的情形,班长站起来正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演示课件)。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5篇)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5篇)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我的说课流程是:说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说板书、课堂评价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两个信息窗,主要内容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延续。

这节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背景素材,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的相遇信息,由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方法,发现和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体验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多种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3、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理解一些规律都是从一般规律概括出来的。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验证、理解乘法分配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4、让学生了解简算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

学情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对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已有了积累。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模式:七步式对话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搜集资料,极大的扩充了课上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精选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精选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课标本单元的课程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知识与技能:1、认识亿以内及以上的数,掌握计数的基本方法。

2、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3、认识计算工具,掌握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数学思考:1、在生活中解释数,用数解决问题。

2、能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解决问题:1、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材我将通过教材的编写特点、单元编写特点、单元内容结构、知识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教材的编写特点:单元编写特点:单元内容结构:知识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这里我将其分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

教学建议: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3、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

4、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评价建议:1、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能力评价、课堂表现、作用评价)2、情感评价(学习爱好、学习兴趣、自信心)3、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1、合理开发教材资源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生身边的数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算式》,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1、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说课稿(共14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说课稿(共14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说课稿〔共14篇〕篇1: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说课稿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简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入册掌握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认识。

清楚了平行四边形平行的底和高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公式,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识构造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二说教法整个教学由复习引入、探究体验、理论应用几个环节组成。

在复习引入阶段,使学生感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内在的联络,并复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为后面的学习新知打下根底。

在探究与体验阶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数方格。

让学生体验光靠数方格的方法太费事,必须寻求一个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更简便的方法。

由“为什么不同的图形面积却相等?”找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进而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可能等于什么?第二个层次,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布置了两项任务:1、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2、平行四边形与转化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填好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目的更明确一些。

然后,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巡视学生的操作,方法,并加以引导,把典型的方法几下来,我提早考虑到有这么几种情况,接着,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多注意学生的语言的准确性强调“平移”。

最后,有老师的一个问题:“在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结合报告单得出:面积没变,形状变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很顺畅的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

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说教法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使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亲身体验,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的关系,认识两线平行垂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说课稿(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说课稿(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授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不确定性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并学习如何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从而引出概率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概率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的概念。

但在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和计算不确定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并掌握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并能够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并能够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并掌握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交流,从而达到对不确定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出不确定性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讲解:讲解不确定性的含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概率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

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过程,以发觉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育学生独立思索,主动获得学问和应用学问的实力。

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溢活力。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学生的自主视察相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视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主动参加学习、勇于探究的实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相识量角器,并正确运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二、说学情:数学学习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阅历基础上,学生已探究过角的相识,有了肯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

激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同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索的,决不示意。

本节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问水平创设肯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优秀7篇)

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优秀7篇)

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篇一1.教材说明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此变化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

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变化的情境图,小丑合气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块根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初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块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

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巩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8篇教材分析:《旋转与角》是北师版数学第七册第24-25页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

从而引出平角和周角。

为下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打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

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

会辨认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教法学法: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强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引入,教师发指令,一学生按指令旋转活动角得到相应的角来,这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学过的角,也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可以得到角,从而引出课题。

接着还是通过活动角旋转得出平角和周角,进而介绍他们的特征和画法,探讨它们和直线及射线的区别,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角。

得出结论:通过旋转,可以得到好多种角,其中平角和周角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在认识完平角和周角之后,我安排了让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摆一摆角,我出示卡片让一名学生做动作,其它同学来猜角的名称,在点子上画角,分析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给学过的角排队等课堂活动。

通过让学生观看画面,亲身模仿运动,结合讲解,初步感知平角和周角。

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的平角和周角,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角的认识,体会平角和周角的不同特征,感受它们的普遍存在。

在学生认识了这些角之后,让学生找出各种角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别各角。

最后,完成一组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印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精选篇2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的基础上,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学的。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总五篇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总五篇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总五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通过好玩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探究的方法。

3、通过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敏捷性。

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觉、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预备:电脑课件,计算器教学方法:引导发觉法,自主探究争论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算式,在这些算式中,同学们有没有发觉一些好玩的算式呢?(有)那谁能举一个例子呢?(学生举例:1+2+3+......+20=21×10=210。

)今日我们将通过闯关的形式去探究、发觉好玩算式的规律,同学们有没有信念闯关。

(有)二、探究新知(一)奇异的宝塔1、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1= 11×11= 111×111=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快速计算出它们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快速写出算式的得数。

)2、谁情愿公布一下你的答案?(学生公布答案,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

)3、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三道算式,你发觉了什么?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我发觉这三道算式都是由1组成的。

我发觉下面的算式中的每个乘数都比上一个算式的每个乘数多了一个数字1。

比方:第一个是1×1=,下一个就是11×11=……)教师:你们真是擅长观看的好孩子!在这三道算式中,第一道是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其次道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第三道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相乘。

4、认真比拟观看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乘数又有什么关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觉表述出来。

(我发觉答案里都有1,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

我发觉积是以中间数字对称的,而且乘数是三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3,假如因数是四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4。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说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说教学重、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说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接着出示条件: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速度。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3、完成“练一练”第3题:在运算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发现规律,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六篇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六篇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六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6页例2。

教材分析:《垂线的画法》位于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是画规则平面图形的起源。

它将直接影响到对规则平面图形的画图和计算。

因此,它在整个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数学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也将影响到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掌握垂线的画法,能灵活运用绘图方法能力。

2、认识垂线的性质。

3、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垂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垂线性质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学用三角尺一套,题单。

2、学具:学生用三角尺一套。

教学宗旨:突出重点,深化难点,拓纲务本,忠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教法和学法:1、教法:讲解法、提问法、演示法、问卷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一、总体上安排有: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2、动手操作、探索方法;3、强化新知、拓展延伸、提高能力;4、畅谈收获与感受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在创设情景、导入新知部分。

首先复习旧知组织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来;接着用富有挑战性的语言——你们会画垂线吗?从而激励学生去尝试画垂线。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索方法;通过“自己尝试画垂线——比较画法——演示”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总结画垂线的方法。

那就是:①手握斜边,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②两手配合,沿直线平移三角尺,使另一条直角边靠近指定点。

③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学生掌握了垂线的画法后,再次让学生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线,巩固正确作图方法。

同时老师重点强调“重合、平移靠点、画线”这画法三步曲二、难点的处理:也就是探究垂线的性质。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此处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通过“画一画、量一量”,而后发现:点到直线的线段有无数条,有一条最短的。

这时老师演示且揭示垂线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相识》说课稿篇1敬重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化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大数的相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打算、过程设计六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一)教材分析“大数的相识”是在学生相识和驾驭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相识的巩固和发展,本节课内容是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学问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比万更大的数,具有肯定的学问基础,但大数的读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数位、数级增多,学习起来有肯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相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驾驭数位依次表,知道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能够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2、在认数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育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相识较大的计数单位,驾驭亿以内数数位依次表。

教学难点是:能够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四)教法、学法本节课所采纳的教法是嬉戏激趣、情景体验、学问讲授。

学法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独立思索。

(五)教学打算在本节课中所须要的学具是拨珠计数器,教具是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突出需求爱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创建的先导。

因此,上课一起先,我就出示了一组纪念抗战成功70周年阅兵仪式现场直播收视率的有关报道:国内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对阅兵进行了网上直播。

截至9月3日19时,各大视频网站“阅兵”主题视频共1381个,拿优酷网举例,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5881296人,最高峰同时在线人数超2323500人,再次创下直播时段内历史新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9篇)

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是在学习了单一的直线知识后,开始学习两条直线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空间想像力不强,想像理解局部不想交,但延长后相交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年年龄特征,我选用了归纳法、比较法和观察分析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十三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十三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十三篇篇1: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1页的内容。

2.学情与教材分析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

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习除法笔算方法。

3.教学目标⑴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⑵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⑶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而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引导探究法、动手操作法、尝试法、练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法、比较法等。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明确提出问题1.课前谈话: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植树有什么好处?【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

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

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XXX。

三、教学设计:前苏联心理学家赞XXX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age]XXX:“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研究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

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自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砚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日摇来XXX。

”打—生活用品。

这时候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

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研究做了铺垫。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全套)

⼈教版⼩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全套)《亿以内数的认识》⼀、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单元《⼤数的认识》第⼀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地位与作⽤:学⽣在第⼀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活中的意义。

这⼀单元是在⼩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课。

对以后学⽣在学习中接触⼤数,并计算⼤数奠定了知识基础,⽽且初步感知⼤的数⽬。

3、教材的编排特点: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感受⼤数,产⽣学习需要。

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利⽤已有经验⾃主探索。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对数认识的⼀次扩展,也进⼀步体现了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数学的眼光分析⾝边⼀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活,最终服务于⽣活”的理念!这个年龄段的学⽣⼀般具有接触⾯⼴、独⽴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操作等特点,⽽且学⽣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

结合学⽣的这些特点,我会做⼀些课前准备,⼀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等教具。

⼆、教学⽬标: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万”、“百万”、“千万”、“亿”。

使学⽣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感受学习较⼤数的必要性,使学⽣体会较⼤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的数感。

(3).让学⽣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活的联系,培养学⽣⽤数学的眼光观察⽣活和应⽤数学的意识,培养学⽣⾃主探索,⾃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

(⼆)过程与⽅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2、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进制计数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名师说课稿(精选5篇)四班级上册数学名师说课稿【篇1】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四班级上册《平移与平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同学学习了平移又熟悉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借助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熟悉平行,感知平行线的特征。

结合详细情境和操作活动,熟悉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位置关系;学会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2、在探究活动中,培育同学观看、操作、想像等力量;培育空间想象力量与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力量。

感受数学的价值,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线的实例。

教学重点是:熟悉平行线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平行线。

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同学观看双杠发觉平行线的特征,同学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

通过“平移”得到“平行”;平移是过程,平行是结果。

奇妙沟通了新旧学问的联系,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平移铅笔的这个动作里就产生了平行!继此,同学也能充分体验平行线的本质特征:距离到处相等,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再通过实际操作“试一试”“折一折”,进一步让同学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画一画”让同学学会画平行线,达到学问与技能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说一说”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究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制造”。

详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架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同学开展观看、操作、猜想、推理、沟通等活动,使同学通过数学活动,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看事物、思索问题,激发对数学的爱好,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依据这一理念,我在新课导入时,让同学观看双杠的两根杠有什么特点再平移铅笔、从中使同学抽象出平行线的特点和它与平移的关系,不仅架起了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让同学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的探究欲望。

二、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

《标准》指出:“同学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学问的过程,必需在同学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的基础上,为同学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数学学问。

”依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注意为同学自主探究供应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上课一开头,我让同学依据原有平移学问观看平移铅笔,从中发觉平移与平行关系。

再让同学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的实践活动,经受从详细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内化平行与平移关系和平行的特点,不仅让同学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制造性,而且体验到自已是数学学习的仆人。

三、让同学经受数学学习的“再制造”过程。

同学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种“再制造”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让同学通过自已的观看和探究,自主发觉、合理建构数学学问,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地讲授画法,而是让同学在已有基础上先独立尝试,发觉问题后,引导同学自已来尝试解决问题,让同学经受了问题讨论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同学的理解和把握,更加熬炼了同学的思维力量。

四班级上册数学名师说课稿【篇2】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商不变规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班级数学上册信息窗5的内容。

在学校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的基础。

教材通过信息窗5的情景图,让同学依据信息,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发觉其中的规律,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学问,还可以培育同学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以及擅长观看、勤于思索、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说学情: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同学已较好地把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同学来说,要学好这部分学问,发觉和探究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肯定的难度。

要想学好这部分内容,老师必需留意引导同学主动学习,提高计算力量。

三、说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1、理解和把握商不变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关的除法。

2、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力量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力量。

方法和过程目标:同学自主合作学习,发觉规律性,总结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学在观看、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加同学的自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商不变规律。

教学难点是发觉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五、说教法: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同学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以引导发觉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同学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觉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猎取学问,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育力量的目的。

六、说学法:依据同学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观看、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运用猜想验证的教学思维方法,以及小组合作沟通的方法,探究、发觉、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同学把握了商不变规律,又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参加到学问的形成过程中去,培育同学的学习力量。

七、说过程:(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出一组商都是3的计算式,让同学抢答,在同学说出答案后,再让同学观看说出有什么发觉,同学会发觉商都是3。

这时反问同学为什么商一样,而被除数和除数却不同呢?这里又有什么奥妙呢?(揭示课题并板书商不变,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以图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让同学观看情景图,能发觉哪些数学信息,依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会提出:联合收割机每小时收小麦多少吨?[让同学产生剧烈的问题意识,使同学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急的深思]2、让同学独立完成事先发给他们的联合收割机工作状况表。

(出示联合收割机工作状况表)给出要求:请同学们先独自完成表格第1、2两项。

1、填表格2、把算式写出来工作总量(吨)12244896192时间(时)2481632每小时收割的数量(吨)(三)、独立思索,合作探究。

1、汇报表格。

先让同学说出表格中的计算结果,再说说是怎样算的,依据同学回答老师板书:12÷2=624÷4=648÷8=696÷16=6192÷32=6然后再引导同学抽象出数量关系并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2、独立思索,小组探究。

让同学观看表格中的数据和算式,先独立思索,再写出自己的发觉。

当同学们把发觉写完后,在小组内沟通,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能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培育主动参加的意识,激发同学的制造潜能.]3、汇报沟通,质疑释惑: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沟通。

(从上往下看)同学会说出:被除数和除数时乘2,商不变。

这个环节同学汇报完后,作课件全部演示出来。

当同学理解后,利用表格让同学分析被除数12是如何变成48的,除数2是如何变成8的,同学会知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而商不变。

可再举例验证,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或其他的数,而商不变。

这时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从下往上看)同学会举例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商不变这个环节同学汇报完后,作课件也要全部演示出来。

师生共同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时在板书处加上(或除以)4、验证理解。

依据上面的板书内容,老师反问同学: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同学会答:是老师说: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生会答出:商不变规律然后课件显示四道推断题,让同学做。

第一道(48×5)÷(12×5)=4这是对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不变,体现商不变规律。

其次道(48÷6)÷(12×6)=4是错的,被除数除以6而除数乘6,没体现同时。

第三道(48×3)÷(12×4)=4也是错的,由于乘的数不相同。

第四道(48×0)÷(12×0)=4也是错的。

由于0乘任何数都是0,且0不能做除数,否则无意义。

[在这里一是让同学体会“同时”和“相同”。

二是让同学明白(0除外)]然后板书处加上(0除外)。

(四)、全课总结:你有什么收获?让同学答出自已学会了什么?[可把课堂总结的规律尽快化为同学自己的学问](五)、巩固练习:围绕商不变规律设计[让同学运用商不变规律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商不变规律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12÷2=624÷4=648÷8=696÷16=6192÷32=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七、八、说理念:依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

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转变传统牵着走的教学行为。

同学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熟悉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同学的活动,让同学通过探究自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同学的主体地位。

我的说课完了,不当之处请批判指正,感谢!四班级上册数学名师说课稿【篇3】一、分析教材。

《统计》是课程标准中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数学学问,贯穿于整个学校教学。

而本节课执教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是其次学段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起始教学。

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过程中,同学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把握了复式统计表、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会用简洁的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依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洁的问题,初步经受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而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同学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让同学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熟悉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依据统计图表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为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进一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打下基础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初步熟悉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生活的实际例子,使同学感受产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并能独立补充完整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图例的作用;2、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通过创设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识图、分析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