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 简 析] 这 是 一 中 描 绘 见 到 的 诗 历 来 下 的 秋 可 谓 是
首 了 枫 悲 景 秋
优 深 林 凉 却 天
美 秋 晚 , 充 里
的 季 景 可 满 的
写 秋 景 的 ,诗 人 笔 生 机 , 真 天 。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 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据说是杜牧在游 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 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 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 。诗人通过描写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 的美丽。
各种练习题表现效果
• 例一:填充题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 意思是(因为)。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 的意思是(因为)。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 所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枫林、霜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山行
山行:
在山里走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在山里走
· · · 远上寒山石径斜,
一条羊肠小道由山下通向 远处的山顶
径:小路。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的地 方,隐隐约约地有几户人 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晚:傍晚。
菊: 菊花 秋菊 赏菊 墨菊
残: 残兵败将 风卷残云
橙: 橙子 橙汁 橙黄 鲜橙 橙红 橘: 橘子 橘红 柑橘 橘皮 蜜橘
赠:
赠送 赠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 亭玉立。 • 菊花虽然遭受秋霜的侵袭而零落,却仍有花枝藐视寒霜,不屈地 开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4古诗两首》春晓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4古诗两首》春晓课件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孟浩然
春晓: 春天的 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 一边想象。每一句第二个字 适当拉长,留下想象的空间。 注意读好韵脚。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眠不觉晓, 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miá n
春天的夜晚,人们睡得 很香甜,不知不觉天亮了。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醒来时只听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想起昨天夜里曾听到 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 儿被吹落了多少。
1、这首诗写了春天 的哪些景物? 2、请你想象一下 诗人生活中的那个春天。
) (
)
声(
) (
)
多(
知(
) (
) (
)
)
处(
忙(
) (
) (
)
)
闻 声

zhī

duō

wén shēng
知 多
读一读
古诗 一首歌
长处 知己
首都
声音
冬眠
多少
ɡǔ
shēng
duō chù zhī shǒu
古 古人 古书 声 声音 名声 多 处 知 首 多心 多半 长处 好处 知己 知音 元首 首位
古话 发声 多少 处处 知心 首长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春晓
孟浩然(唐朝诗人)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4《古诗两首》完整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4《古诗两首》完整课件
君 橙橘
橙色 橙子 橘子 必须 忘记
姓刘 菊花 赠送 风景 荷叶
残枝
君子 秋霜 记住 尽情
目录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 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 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 还要红。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会写
我 会 写
于 于是 对于 由于 枫 枫叶 枫树 枫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小径
斜坡
枫叶
停车 远近 于是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 行(杜 牧)







我喜欢春天 , 因为

我喜欢夏天 , 因为

我喜欢秋天 , 因为

我喜欢冬天 , 因为

于 于是 对于 由于 枫 枫叶 枫树 枫林
橙黄橘绿赞深秋

4、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老狼耍赖瞪dè nɡ眼睛, 转身掉进臭水坑。
古诗两首
宋代文学家、书画 家。号东坡居士, 别名苏东坡,四川 眉山人,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诗 中善于运用夸张比 喻的手法。
zè nɡ liú
赠刘景文
qínɡ jú cán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jūn xū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chénɡ jú
liú

cá n
jūn chénɡ jú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刘老师 菊花 残缺
君子 橙子 橘子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讨论: 赠刘景文 诗歌描绘的是什 么季节的景色? 荷尽已无擎雨盖, 尽 擎 你从哪些词语看 出?荷尽 菊残 没有了 举

jìng
xié
fēng





于是 枫树
小径 斜坡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说说你从那些词语 看出这是描写秋天 的景色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吗?
寒山指的是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 秋天气转冷了,所以诗人在这里用 上了“寒山”。
书河上亭壁 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菊残犹有傲霜枝。 残 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4古诗两首《示儿》

4古诗两首《示儿》

儿诵读经典 润泽人生来自问题导入,认识爱国诗人
唐( 宋 )元明清
北宋 南宋
问题导入,认识爱国诗人
陆游,南宋 爱国诗人,字务 观,号放翁。作 为一名杰出的诗 人,陆游一生创 作诗词9400余首。
出示名诗,指导读准诗题
《关山月》 《书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示儿》
课堂总结,搜集爱国诗篇
陆游 爱国诗人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诵读名诗,引发爱国激情
《关山月》 《书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示儿》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即1126 年),金人攻入北宋都城汴梁(今 开封),俘(fǔ)虏(lǔ)了徽 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灭亡。 徽宗的儿子赵构逃到临安(今杭 州)称帝,史称“南宋”。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dǐ)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一年级下册_4《古诗两首》_PPT

一年级下册_4《古诗两首》_PPT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脚。
风筝
纸鸢 (风筝)
(清朝诗人)
我会读
cūn jū zuì yān
村居 醉 烟
sàn máng tóng
散忙童
读一读
村庄 居住 醉酒 烟火 儿童 散开 忙人
村居
高鼎(dǐng)
草 长/莺 飞/二 月 天, 拂 堤/杨 柳/醉 春 烟。 儿 童/散 学/归 来 早, 忙 趁/东 风/放 纸 鸢。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 物?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生 活中的那个春天。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我会写
古声多
(古人) (声音) (古话) (小声 )
(多少) (多数)



堤杨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景 拂堤杨柳/醉春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了春天的 哪些景物?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 古诗 首 眠处 闻 居 醉烟童散 忙
我会写
处知忙
(好处) (知道) (长处) (不知)
(忙人) (帮忙)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孟浩然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wén

4古诗两首咏柳和小池

4古诗两首咏柳和小池

妆:
打扮,装饰。
高高的柳树翠绿晶莹 像用碧玉装扮。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丝绦: 丝线编成的 带子。这里 形容随风飘 拂的柳枝。
千万条垂下的柳条如同丝带随风飘。
不知细叶谁裁出,
这精巧纤细的柳叶 不知道是谁剪裁?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 那神奇的剪刀。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译文)
婀娜的柳树, 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丽, 千万条的柳枝像丝带般在风中飘舞。
音序 Q
quá n
á

(泉水) (温泉) (清泉) 上下结构 部首 白 共10笔
音序 R

ró u
(柔和) (温柔) (柔顺) 上下结构 部首 矛 共9笔
音序 X


(可惜) (珍惜) (爱惜) 左右结构 部首
忄 共11笔
音序 L
liǔ
( (柳树) (柳条) (柳枝) 左右结构 部首 木 共9笔

音序 S


(雨丝) (丝巾) (丝线) 上下结构 部首 一 共5笔
音序 Z
zhà o

(照射) (照片) (照看) 上下结构 部首 灬 共13笔
4古诗两首
咏 柳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xī liǔ sī 可惜 柳 条 雨丝 quá n 泉 水 ró u 柔 和
zhào 照射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 绿色的玉。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的柳枝。
不知道纤细精巧的柳叶出自谁的巧手?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这把神奇的剪刀。

语文四下4.古诗两首

语文四下4.古诗两首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描绘了什么哪些景物? (请用笔划出来)
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迎风飘扬的酒旗 寺庙 楼台 烟雨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庄 依山的城郭 迎风招展的酒旗 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 傍水的村
春日偶成Biblioteka 【北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春 日 偶 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程 颢
将谓偷闲学少年。
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近:接近 午天:正午时候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川:河流 时人:当时过路的人 余:我 将谓:将要说 偷闲:忙中抽空闲的时间,偷懒
诗中描绘了什么哪些景物? (请用笔划出来)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近午的日光、
长流的河水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写景)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抒情) 将谓偷闲学少年。
} }
情景交融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将近正午的时候,春光明媚,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过前川。 (我在花丛柳林间随意穿行,走过了前面的小河) 时人不识余心乐, (当时路人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 古诗两首
欣赏江南美景
欣赏江南美景
欣赏江南美景
题目
诗人简介 古诗原文 注释· 翻译
问题
【名称】江南春 【年代】晚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汉族,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 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 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被人称“小杜”,以别于 杜甫,"大杜“。与李商 隐并称“小李杜”。

4古诗两首(已完成)

4古诗两首(已完成)

学案六年级4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自学指导题2 (a)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b)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初闻涕泪妻子漫卷放歌纵酒青春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当堂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Jìběi bítìzîng jiǔxiāng yáng( )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 。

他被人们尊称为_____________ ,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

这首诗被称为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欣喜若狂”的是____________,反应诗人悲喜交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先解释黑体的字词,再解释诗句的意思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________ 漫 ________ 喜欲狂_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示儿》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学指导题1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家祭九州乃翁2自由朗读古诗,思考: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事情是什么?他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望告乃翁”?3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小组讨论:两首古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点?当堂训练1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示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课这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

练习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 的意思是( )。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 ( ) 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 )之情。
我喜欢春天,因为 我喜欢夏天,因为 我喜欢秋天,因为 我喜欢冬天,因为
。 。 。 。
于 枫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赠刘景文
苏轼
秋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
• 宋朝(人) •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也称苏东 坡。 • 文学家、书画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
赠刘景文
苏轼(宋朝)
• 刘景文是谁?
• 写作背景 • (1)好朋友 • (2)交谈很开心 • 这首诗写于1090年 的秋末,是苏轼送 给好朋友刘景文的 诗歌。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径: 小路
斜: 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句解: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 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句解: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jì ng
xié
fēng





开火车
径 斜 枫 于
山径 斜线 枫叶 于是
jì ng
xié
fēng

山径 斜线 枫叶 于是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古诗两首(1)-要点梳理 (2)

4 古诗两首(1)-要点梳理 (2)

4 古诗两首(1)【基础须知】我会解词语山郭(shān guō):山城。

郭,外城。

酒旗(jiǔ qì):悬挂在酒店门前用布制成的标志,或称酒帘。

南朝(nán cháo):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楼台(lóu tái):亭台楼阁。

四百八十寺(sì bǎi bā shí sì):南朝统治者崇信佛教,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烟雨(yān yǔ):蒙蒙的细雨。

云淡(yún dàn):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wǔtiān):中午的时候。

傍花随柳(bàng huā suí liǔ):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川(chuān):河流。

时人(shí rén):当时的人。

余心(yú xīn):我的心。

余,我。

将谓(jiāng wèi):就要说。

偷闲(tōu xián):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重点梳理】主题解说《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秀美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向往,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春日偶成》通过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及对春天的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再现】“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诗人程颢对“时人”的“将谓偷闲”难道真的就不在乎吗?作为理学家的程颢其实还是十分在乎他人的闲话的,只不过面对一派大好春光,觉得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诗人是著名理学家,平日忙于讲学,整个心思用在传经布道上,哪有空闲时间赏花观柳、沉醉于春光之中•呢?今天偶然出门散心,适逢风和日朗,竟然留恋难舍,早就忘乎所以了,怎会在乎时人的闲言碎语呢?。

4.古诗两首(江南春_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江南春_春日偶成)

《江南春》作者(杜 牧),(唐)代诗人, 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大 李杜”是指(李白)和 (杜甫)。
Hale Waihona Puke 温故知新• 回顾《江南春》的学习 方法,按照步骤一起来 学习《春日偶成》吧。
春日偶成
—— 程 颢(hà o)
作者简介
程颢(hà o),北宋诗人,字伯淳, 人称明道先生,宋代大儒,理学家、 教育家,封“先贤”,与程颐为同胞 兄弟,世称“二程”。他的诗大都申 述理学宗旨和描写山水闲居生活。
南朝建了许多寺庙。 有多少佛寺楼台隐没在烟雨 之中。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写 水村山郭酒旗风。 今 南朝四百八十寺,怀 多少楼台烟雨中。古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 景物的赞美与神往。联想 南朝四国因为佛教兴盛误 国误民,兴起的一点历史 感慨 。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春日偶成
描写春景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 才能,诗文都写得 很好,诗以七绝最 为出色。与李商隐 齐名,世称“小李 杜”。
• • • • •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关键字词注解
• • • • • • • • •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 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也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我。 识:知道,理解 将谓:就以为。将:于是,就。 偷闲:忙里抽空。

4 古诗两首

4 古诗两首

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shī (√) 诗 sī ( ) 村 chūn ( ) cūn ( )
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gǔ ( 古 kǔ ( ) ) 居 jū ( ) jǖ ( )
4、古诗两首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多音字: 多音字: júe e 觉 jiào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同音字: 同音字: 声: 声音 无声 歌声 生: 学生 生活 先生 升: 升旗 上升 升高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形近字: 形近字:
处: 处处 到处 外: 外面 门外 远处 外国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反义词: 反义词: 多—— 少 来—— 去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近义词: 近义词: 落—— 掉 闻—— 听
《村居》 高鼎(清) 村居》 高鼎(
反义词: 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早—— 晚 忙—— 闲
《村居》 高鼎(清) 村居》 高鼎(
近义词: 近义词: 归—— 回

4 古诗两首——山行

4 古诗两首——山行

Thanks!
《山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jì ng
xié
fēnɡ

石径 斜坡 枫林 于是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练一练: 1、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1、赠(zēng zèng)刘景文 2、山行(xí ng háng) 3、白云生(shēng shēn)出有人家 二、《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时节山中的美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在括号里正确的字上打√: 1、荷尽(己 已)无擎雨盖。 2、白云(升 生)出有人家。 3、停车(座 坐)爱枫林晚。 4、菊残犹有傲霜(支 枝)。
fēnɡ

石径 斜坡 枫林 于是径斜枫 Nhomakorabea于
每幅图说一句诗。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 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倾斜,这里指弯曲。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白云缭绕可见山势之高。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ã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î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ɡ yâ hïnɡ yú âr yuâ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jì ng
xié
山行:在山里走

唐代)
枫叶为掌状,有五个“手指”, 上具有锯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 绿至暗色,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 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古诗两首(新授)
一、主要内容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练写生字。

难点: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课标要求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枝、记、刘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赠刘景文》,并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二、学习方式
自学、同桌交流
三、评价方式
练习检测(第三环节第三小节)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第四环节)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出示苏轼画像或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等物品,让学生直观认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

(教师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

)
2、简介苏轼: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出色。

3、解诗题: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

齐读诗题,提醒读准后鼻音。

二、释字词,明大意
1、初读。

自由读这首古诗,画出生字。

2、指名读生词:刘景文、擎雨盖、傲霜枝、君须记、菊残、橙黄、橘绿。

(词语可课前板书,也可做成卡片。

)
3、再读。

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教师范读,读时要求学生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标记。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5、再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6、质疑。

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

教师点拨。

荷尽:荷花枯萎。

擎雨盖:托住雨珠的叶子。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风霜。

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

三、品诗句,悟诗情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反馈。

(1)荷尽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季节?
(2)菊残
交流:秋风中,虽然菊花凋谢了,可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想象回答: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3、做填空练习:秋天的景象真美呀,秋天还是一个_______的季节!
4、难怪作者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板书:好景、君须记)
四、诵诗句,写生字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出示要写的字:首、枝、记、刘,学生认读。

4、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识记,怎样写正确,写美观。

5、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6、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行》,并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二、学习方式
自学、同桌交流
三、评价方式
练习检测(第三环节第三小节)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第四环节)
拓展(第五环节)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赠刘景文》。

2、听写生字;抽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二、归纳学法
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赠刘景文》的吗?
2、教师小结后板书: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诵诗句。

3、本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古诗。

三、学习《山行》
1、知诗人。

谁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给大家介绍作者?
杜牧:我国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诗题。

“山行”是什么意思呢?
山行: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3、读诗句。

(1)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

(2)范读、画出停顿,再齐读。

4、明诗意。

(1)词语点拨: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斜(石子的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的地方)、坐(因为)、二月花(二月春天的花)等。

(2)《山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点拨要点: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能看出。

(3)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

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小结,并随机板书: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近景:枫
林晚、霜叶红。

5、悟诗情。

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

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引读全诗、尝试背诵。

)
四、学习生字
1、出示“于、枫”两个字,指名说字形特点及识记方法。

2、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活动
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昕,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六、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