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内容,包括多基因遗传、连锁遗传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复杂的遗传问题,并掌握遗传交叉图、遗传概率计算等分析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难点: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的教学,学情分析如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掌握了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基因、染色体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遗传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遗传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此外,学生在解决遗传问题时,可能会受到先前错误概念的影响,导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受限。
3.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
难点:如何将遗传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遗传学知识的应用。例如,通过分析家族遗传病史、生物多样性等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对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能力。期待大家在本章节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
孟德尔提出的三定律,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拓展定律,这些定律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基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性 状的表现。
第一定律:独立性
基因会保持独立,不会相互影响或改变。
第二定律:分离独立性
遗传性状在基因分离时独立地表现。
第三定律:互相影响
遗传性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四定律:复合性遗传
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与遗 传概率相关的问题,帮助我 们得出准确的结论。
多个基因同时发生作用,并产生复杂的遗传性状。
解题方法
为了解决遗传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解题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分析遗传问题背景
2 运用拓展定律进行推理 3 应用概率统计方法
仔细分析遗传问题的背景和 相关信息,确保全面理解问 题的要求。
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 原则进行推理和思考,寻找 解决问题的线索。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 解题方法
欢迎来到本次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的演讲。通过本次演讲, 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遗传的基础知识,并介绍一些拓展定律和解题方法。
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知识介绍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回顾一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后续的拓展和解题方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充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充
(2)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纯合yy? 请写出方法步骤: 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与正常黄色果蝇yy交配 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在用不含银盐饲料饲养的条件下培养,其它 条件适宜 观察幼虫长成的成虫体色
结果预测和结论: 如果后代出现了褐色果蝇,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写”, 如果子代全为黄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不是“表型 模写”。
P高
×

F1

×
F2

787 3

277 :1
一、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一)显性现象的表现
2.不完全显性
F1的性状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状态,称为不完全显 性。
红花CC × 白花cc
分符 离合 规孟 律德

父母
粉红花Cc
的中
间型
红花CC 粉红花Cc 白花cc
1 : 2 :1
P 红花×白花
黑羽×白羽 黑缟蚕×白蚕
输血原则: ➢同血型者可以输血; ➢O型血者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 ➢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AB型的血液只能输给AB型的人。
【例】(09天津卷)7.(14分)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 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 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
红细胞表面A抗原 抗原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三、 致死基因
1905年法国学者居埃诺(Lucien Cuenot)研究小 鼠时发现了一只黄色小鼠(正常为棕灰色),并做了 如下研究。
黄鼠×正常 1/2 黄鼠 : 1/2 正常
黄鼠×黄鼠 2/3 黄鼠 : 1/3 正常
说明黄鼠不 是纯合的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第五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 许多试验已证明基因与性状远不是一对一的关系,相对基 因间显隐关系,往往是两个或更多基因影响一个性状。 ➢两对相对基因自由组合出现不符合9∶3∶3∶1分离比例, 其中一些情况是由于两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基因互 作。 ➢基因互作:指非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性状 表现的现象。
基因互作中,只是表现型的比例有所改变,而基因型的比 例仍然和独立分配是一致的,这是孟德尔遗传比例的深化 和发展。
基因互作的两种情况: (1).基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互作:指同一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为显性或不完全显性和隐性;
(2).基因间互作:指不同位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 制一个性状,如上位性和下位性或抑制等。
也会影响腺体分布和消失。 (3).玉米:A1,A2,A3,C,R,Pr六对显性基因决定 玉米子粒胚乳蛋白质层的紫色。 胚乳的紫色和红色由Pr和pr这一对基因决定,前提是A1,A2 ,A3,C,R均为显性
三、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
➢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 C_ : 红花株+ 结灰色种皮+ 叶腋上有黑斑 cc : 白花株+ 结淡色种皮+ 叶腋上无黑斑
D/d为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引起细胞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 改变另一基因(C/c)的表型效应。
又如:斑秃: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男性只要携带一个致病基因即秃顶,女性只在纯合条件
表现。 原因:雄激素促进致病基因的表达。
➢ 表型=基因型+环境
➢ 不存在绝对的基因型决定的形状,也不存在 绝对的环境条件决定的形状。
荠菜蒴果受T1/t1、T2/t2两对基因控制:
P 三角形 (T1T1T2T2) × 卵形 (t1t1t2t2)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现象5、等位基因6、自交7、回交8、测交9、基因型与表现型10、纯合体与杂合体11、真实遗传二、填空题:1、在遗传学上,把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

2、孟德尔用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这对相对性状杂交,F1代全为红花豌豆,孟德尔把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F1不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3、χ2测验的公式为。

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5、杂种植株AaBbCc 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比例是。

6、在AaBbCcDd×AaBbCcDd 的杂交中,① 每一亲本能产生种配子② 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种。

③ 后代的表型种类有种(假定4 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④后代中表现A_B_C_D_表型的占。

⑤后代中表现aabbccdd 表型的占。

7、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8、玉米种子的淀粉性(A)基因对砂糖性基因(a)为显性,一个纯系砂糖性玉米的雌蕊接受了淀粉性的花粉,它所产生的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是。

9、设有一杂交组合为AABBEE×aabbee,其F1的基因型为,F1产生的配子有共8 种。

10、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到第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 F3代想得到 100 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株。

11、在对玉米的杂交实验中,父本的基因为Aa,母本的基因型为aa,则F1代的果皮基因型为,胚乳基因型为或,胚基因型为或。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连锁遗传的发现与证实
01
连锁遗传现象最早由摩尔根在果蝇研究中发现。
02
他发现果蝇的白眼基因与短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上,因此它们在遗传时总是同时出现。
03
通过多次杂交实验,摩尔根证实了连锁遗传现象的存
在。
连锁遗传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连锁遗传在遗传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连锁遗传还为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和治疗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基于对特定基因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针对特定疾 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例如,某些遗传病可以通过检 测和修复基因缺陷来治疗。
药物发现和个性化医疗
对基因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并针对特定个体 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这种方法被称为个性化医疗或精 准医疗。
分子遗传学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挑战与支持
01
指种群或物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包括基因序列、
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等。
物种形成
02 指新物种的产生过程,通常是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
择导致的。
分子进化
03
指分子水平上的进化,包括DNA、蛋白质等分子的
变化。
进化遗传学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01
物种分类
利用进化遗传学方法对物种进行 分类,以更好地理解物种间的亲 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要点一
挑战
要点二
支持
孟德尔遗传定律主要关注的是可观察的表型特征,而分子 遗传学则深入到了基因和DNA层面,揭示了基因变异和遗 传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孟德尔定律无法解释所有遗传现 象,例如复杂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的遗传模式往往 比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要复杂得多。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影 响基因的表达,这也是孟德尔定律未涉及的。

4孟德尔遗传规律

4孟德尔遗传规律
首先,自然选择学说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人们在
对其进行完善的同时必然将注意力放到生物性状变 异的产生和传递这一遗传学问题上来;
其次,细胞学对生物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取得重要
进展;
再者,分别以不同的生物为研究对象,重复孟德尔
的杂交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可用遗传因子假说 解释,表明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规律是绝 大多数有性生殖生物性状遗传的基础(普遍性)。
二、自交法


纯合体(CC/cc)只 1. F2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 产生一种类型配子, 1) (1/4)表现隐性性状F2个体基因 自交后代也都是纯合 型为隐性纯合,如白花F2为cc; 体,不发生性状分离 2) (3/4)表现显性性状F2个体中: 现象; 1/3是纯合体(CC)、2/3是杂合 体(Cc); 杂合体(Cc)产生 推测:在显性(红花)F2中: 两种配子,其自交后 1/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代会产生3:1的显性: 其F3均开红花; 隐性性状分离现象。 2/3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分离。



掌握多对基因(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条件及一般规律;
掌握用概率定理和二项分布公式推算杂交后代群体结构的 方法及其统计检验方法(Χ2检验) 了解一因多效与多因一效现象;理解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 方式。

相关名词概念

性状(Character):生物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特 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指生物某一具体 的形态或生理特征。如豌豆的花色、籽粒的形状。 相对性状(Relative Character):单位性状内 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如豌豆花色的红花与白花。
后代应该有两种基因型(Cc和cc),分别表现
为红花和白花,且比例为1:1。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PPT课件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PPT课件

选择育种是指根据个体的表型表现,选 择优良性状,通过多代选择,最终获得 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育种则是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获得具有优良
性状的杂合子。
作物育种过程中,需要了解作物的生长 规律、遗传规律和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
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育种工作。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以改变其遗传性状的一种 技术。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
建立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定律的基本概念
遗传因子
控制遗传性状的物质单位。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存在显性 和隐性之分。
分离定律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 数分裂时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
独立分配定律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在减数分裂时独立分配,不受
其他基因的影响。
02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基因的重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可以通过交换而重组到一起,形成新的基因组 合。
基因的分离与重组的意义
基因的分离与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基因的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为生物 进化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03 遗传学中的其他重要概念
染色体与DNA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的载 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显性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
在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出特定性状的基 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
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关系
当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是显性基因 时,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 来,而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则被掩 盖。
在纯合状态下才能表现出特定性状的 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生态学与物种保护
物种濒危
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了物种濒危的原因,即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和基因库的缩小。保护濒危物种需要采取措施来 增加基因交流和保持基因多样性。
生态恢复
在生态恢复方面,孟德尔遗传定律指导科学家选择合适的物种和种群进行恢复,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 多样性的提高。
04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未来发 展
03
推动相关领域研究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不仅对遗传学 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推动了相 关领域的研究,如生物进化、生物化 学、分子生物学等。
对未来遗传学研究的展望
深入探索基因组学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将更 加完善,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复杂的遗传现象和疾病 。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的遗传学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与生物信息 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揭 示生命科学的奥秘。
0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染色体遗传
染色体遗传是孟德尔遗传定律 的扩展之一,它研究的是细胞 中染色体的行为和遗传。
染色体是细胞中存储遗传信息 的长条状DNA分子。
染色体遗传主要关注的是染色 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以及这 些变异如何影响生物体的表型 特征。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是由 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 离异常或重组引起的。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示了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奠定了 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内容
分离定律描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 离与组合情况。
显性与隐性定律阐述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
孟德尔遗传定律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定律:分 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和显性与隐性定律。
独立分配定律揭示了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组 合方式,以及不同基因座位的遗传因子之间 的独立性。

普通遗传学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普通遗传学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一、名词解释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现象5、等位基因6、自交7、回交8、测交9、基因型与表现型10、纯合体与杂合体11、真实遗传12、多因一效13、一因多效14、复等位基因15、纯合基因型16、致死基因17、完全显性18、不完全显性19、共显性20、镶嵌显性二、选择题1.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8 8 16 162.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3.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元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4. 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5.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血球:可以认为是共显性: ss为全部镰刀型; Ss同时具有镰刀形和碟形。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33
显微镜下的豌豆淀粉粒
RR
rr
Rr
从豆粒的外形看,饱满对皱缩是完全显性; 从淀粉粒的形状和数目看,为不完全显性。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34
第三节 致死基因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35
四、 致死基因
1905年法国学者Lucien Cuenot 研究小鼠时发现了一只 黄色小鼠(正常为棕灰色),并做了如下研究。
贵州大学
显性致死 (dominant lethal):杂合状态即表现致死作用的 基因。如显性基因Rb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人的结节 性硬化症。
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在配子期致死。 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在胚胎期或成体期致死。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37
第四节 复等位基因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8
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0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同一性状:
(1).玉米:50多对基因正常叶绿体形成, 任何一对改变叶绿素消失或改变。
(2).棉花:gl1-gl6 腺体,任何一对 改变,会影响腺体分布和消失。
(3).玉米:A1 A2 A3 C R Pr i 七对基因 玉米籽粒胚乳蛋白质层的紫色。
白脂肪YY F1 白脂肪Yy
黄脂肪yy F2 3白脂肪∶1黄脂肪
兔子绿色食物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和黄色素。 Y 合成黄色素分解酶 分解黄色素; y 不能合成黄色素分解酶 不会分解黄色素。
∴基因 黄色素分解酶合成 脂肪颜色。
上例中yy兔子出生后不吃含叶绿素和黄色素食物,即使 它不能合成黄色素分解酶,脂肪仍表现白色。
遗传学第4章
48
孟买血型的成因
孟买型(前体未变,
没有A,B,H抗原)
孟买血型的人H突变成h,没有H物质,而h等位基因无法编
码具有活性的岩藻糖转移酶,即使有IA或者IB存在,也不能形成
A抗原或者B抗原,表现为O型。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49
用两对基因来解释孟买型的成因
贵州大学
Ⅱ-2含有IB基因, 但是因为是hh型,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0
五、拟表型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1
拟表型
• 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化,有时与基 因改变引起的表型变化类似。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2
海豹肢畸形
• 患者臂、腿部分缺失 • 隐性致病基因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 ,1982年12月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
本,塞尔维亚裔澳大利亚籍基督教 布道家,“没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组织创办人、著名 残疾人励志演讲家。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45
亲 O型 (ii) × O型 (ii)
亲 AB型 (IAIB)
× A型 (IAIA)
贵州大学
子 O型 (ii)
亲 AB型 (IAIB)
× O型 (ii)

A型 (IAi) B型 (IBi)

A型 (IAIA) AB型 (IAIB)

AB型 (IAIB)
×
A型 (IAi)
遗传学第4章
红细胞凝集
血清凝集
O ii


可使A,B及AB型 不能被任一血 的红细胞凝集 型的血清凝集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44
在临床上决定输血后果时,血红细胞的性质比血清的 性质更为重要。
输血原则: ➢同血型者可以输血; ➢O型血者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 ➢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AB型的血液只能输给AB型的人。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3
反应停
• 一种药物,能够有 效地阻止女性怀孕 早期的呕吐。
•19世纪60年代,1万到1.2 万名婴儿因母亲服用反应 停而导致海豹肢畸形。
拟表型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4
➢波及范围:联邦德国、英国、爱尔兰、荷兰、 瑞典、比利时、意大利、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 46个国家。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
黄鼠×正常
说明黄鼠不 是纯合的
1/2 黄鼠 : 1/2 正常
黄鼠×黄鼠
黄色为显性, 纯合显性未
能成活
2/3 黄鼠 : 1/3 正常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36
致死基因(lethal allele):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 基因。
隐性致死 (recessive lethal):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的基因叫隐性致死基因。如小 鼠的AY基因,植物中的白化基因等。
遗传学第4章
39
一、有显隐性等级的复等位基因
兔毛色的遗传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40
兔毛色的遗传
C>Cch>Ch>c。 C:全色基因,表现全灰或全黑 Cch:青紫蓝基因,表现银灰色 Ch:喜马拉扬基因,表现八黑 c:白化基因,表现为白色毛、淡红色眼
表型
全色 青紫蓝 喜马拉扬 白化
基 纯合 CC Cch Cch Ch Ch cc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43
人类ABO血型的表型和基因型及其 凝集反应
血型
基因型
抗原(红 细胞上)
抗体(血 清中)
血清
血细胞
AB IAIB A,B

不能使任一血型 可被O,A,B型的 的红细胞凝集 血清凝集
A
IAIA IAi
A

可使B及AB型的 可被O及B型的
红细胞凝集
血清凝集
B
IBIB IBi
B

可使A及AB型的 可被O及A型的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
一、环境与基因作用的关系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3
遗传与环境
• 生物多数性状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性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同;
• 同种基因型处于不同的遗传背景中,可能会表 现出不同的性状,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也 可能 发生改变;
不含有H抗原,因而 表型被抑制,表现 为O型血。
遗传学第4章
50
四、顺式AB (cisAB)型
有位AB型的妇女和O型的男子结婚,生育了O型的 子女。看起来似乎不符合血型遗传的规律。
O
AB
AB O AB O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52
顺式AB产生的机制
➢正常情况下,IA和IB是在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称反式AB型(trans AB) 。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7
2、不完全显性
杂合子中显性形状不能完全掩盖隐性性状的现象。
金鱼草: 红花 白花 RR ↓ rr 粉红 Rr ↓ 红∶粉红∶白 1RR∶2Rr∶1rr

F1

F1出现中间型性状并非是基因的掺和,而是显性不完全; F2分离比为1:2:1。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28
紫茉莉花色的不完全显性遗传
➢由于交换使得IA和IB位于同一条 染色体上,称为 顺式AB (cisAB), 发生率为0.18‰。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53
五、植物血型
➢ 几年前,在日本东京,有一妇女死于自己的卧室内,从 现场发现了A型和AB型两种血迹,死者是A型血,于是 警方开始怀疑是一个血型为AB型的凶手作的案。
➢ 可是很久没有证据表明他杀。
15
1900年,孟德尔规律重新发现 世界上出现遗传学 研究的高潮。
许多学者从 不同角度探讨遗 传学的各种问题 巩固、补充和 发展孟德尔规律。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6
四、表现度和外显率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7
表现度
• 一些基因在不同个体中表达不一致,具有个 体差异性。
例如:果蝇的细眼基因控制复眼的大小。
➢ 法医调查此案时,意外地发现枕头内的荞麦显示出AB 血型特征。
➢ 证实了AB型血属于枕芯内荞麦皮,排除了他杀,结案 是自杀。
植物也有血型!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54
(3).植物“血型”:
日本法医山本茂在研究中偶然发现植物有“血型” 存在,后通过对500多种植物的化验发现。
O型:如苹果、草莓、西瓜等; B型:枝状水藻等; AB型:葡萄、李子、荞麦等; A型:尚未发现。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55
分子生物学认为,人类血型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膜 表面分子结构的类型。
植物无血液,为什么有“血型”之分? 植物虽然没有红细胞,但却有类似人体中附在红细胞 表面上的血型物质-血型糖,不同的血型糖便决定了不同的 血型。比如,O型血是岩藻糖,A型血是N-乙酰-D-半乳糖 ,B型血是D-半乳糖。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1
三、基因的多效性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2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许多性状的发育。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 红花株+结灰色种皮+叶腋上有黑斑 白花株+结淡色种皮+叶腋上无黑斑 这三种性状总是连在一起遗传,仿佛是一个遗传单位。
贵州大学
遗传学第4章
13
水稻矮生基因
• 矮化 • 提高分蘖力 • 增加叶绿素含量 • 还可扩大栅栏细胞的直径。
正常人
红血球细胞镰刀形 红血球碟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