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合集下载

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三大理论成果

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三大理论成果

课堂探讨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小结
新三民主义 革命任务之新 反封建、反帝 革命手段之新 联俄、联共、互助农工
小结
不同视角看孙中山的革命理论 向西方学习:新理论成果 民主革命:理论旗帜 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孙中山:振兴中华责任感、与时俱进的 优秀品质。
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发刊词》把 小结 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 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新三民主义
4、进步意义 (1)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第 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3)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4)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课堂探讨
1、新三民主义之“新”: ①民族主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 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 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②民权主义: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 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 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 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 生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 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权主义反映了中国 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 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成果(1)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是孙中山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正式提出的,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在当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它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伯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推动了国民革命。

但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2)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贯穿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建国后的过渡时期,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各时期的著作
时期 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萌芽)(1921-1927) 井冈山时期(形成) (1927-1935) 著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在?》、《井冈山的斗争》、《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 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
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
理论成果
发展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
、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主 要 内 容
发展阶段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动力
外部条件 政治保证 战略步骤 党的领导 依靠力量 祖国统一
改革
和平与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步走战略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全体人民 一国两制
这一理论还将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次历史性巨变
三位伟人
三大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第一次 中华民国成 孙中山 立 新中国成立 第二次 和社会主义 毛泽东 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 第三次 社会主义现 邓小平 代化建设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A、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 主义的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C、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பைடு நூலகம்
③局限性 A、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主张
B、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4)根源: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
把西方民主革命 思想与中国实际 相结合,但未明 确提出反帝纲领
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吸取 以往革命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是全党集体 智慧的结晶;本质特点是实事求是。
• (2009江苏卷)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 • 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D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形 成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形成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发展 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 形 萌芽: 大革命时期:解决了革命领导者、主力军、革命对象等问题 成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解决民主革命道路问题(工农武装割据) 和 正式形成: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论》标志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即成熟) 中共七大确立其为指导思想 发 展 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问题
B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艺术人 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设法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 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 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 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 A 武装反抗的策略 •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 井冈山道路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引导中国走向独立、富强、 现代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民主义集中 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比较完 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之后,孙中山与时俱进,把其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地提出反帝斗争的主张。毛泽东思 想是在新民主义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统一全党 的指导思想,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和社会 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 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四大理论都具有强烈的爱国 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其中后三者一脉相承,都属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共 同的理论经精髓是实事求是。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西方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
分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考纲要求
一、三民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试热点
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新发展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南巡讲话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 1.背景
2.提出
3.内容 4.评价 (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2.提出
3.内容 4.评价
一、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 1.背景: (1)列强侵略——加深。 (2)清政府统治——腐朽。 (3)反帝反封革命运动——高涨。 (4)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同盟会 2.提出: (1)1905年8月,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 平均地权 ”。 (2)1905年1.评价:
(二)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创立与发展的过程
(4)新发展(建国以后)
①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 新民主主义 向 社会主义 过渡和 建设 社会主义 两大问题。 ②主要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3) 《论十大关系》(195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③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1)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 和发展。 2)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农轻重比例适当,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④历史意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二)毛泽东思想 萌芽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毛泽东思想创立与发展的过程 形成 成熟 新发展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 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实践基础: 大革命及“城市中心道路”的失 主观因素: 败 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正确分析
霹 雳 一 声 暴 动 。
秋 收 时 节 暮 云 愁 ,
农 民 个 个 同 仇 。
地 主 重 重 压 迫 ,
要 向 潇 湘 直 进 。
匡 庐 一 带 不 停 留 ,
旗 号 镰 刀 斧 头 。
军 叫 工 农 革 命 ,
毛 泽 东
西 江 月 秋 收 起 义
·
井冈山会师(1928年)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
民主主 革命性质: 两步走 义革命 表现 社会主 义革命
革命动力: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 的统一战线 革命前途: 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向 社会主义过渡
标志: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 全党的指导地位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
关注 1925 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共创建农民 大革命时期 1927年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问题
诞 生: 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国共十年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对峙时期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形成标志 主要文章
1927年的毛泽东
农民在乡里造反……乃 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 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 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 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 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 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 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 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 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毛泽东《湖南农民 运动考察报告》

高考历史考点3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考点3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三民主义1.历史条件(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国主张,但在社会现实面前不断碰壁。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理论上孙中山坚持不懈地进行革命实践,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三民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又将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4.实践(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5.意义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决定寻找新的出路。

(2)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3)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的教训,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同孙中山合作。

(4)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内容(1)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网(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3.作用(1)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三、毛泽东思想1.形成过程(1)发端时期: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极为关注,先后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地主 近代中 阶级 国的思 想解放 资产 潮流 阶级 无产 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洋务派:
器物( 技术)
早期维新派:商战,君主立宪制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制度 维新派: 倡导民主共和 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激进派: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1905) 1.产生背景 (1)经济: (2)政治: 民族危机的加深及各种救国方案(抵抗派/洋务派/ 维新派)的失败 (3)思想: 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广泛传播 2.提出 (1)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纲领 (2)《民报》将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1905) (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给孙中山新的启示 思想的转变 (3)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 4、核心: 三大政策 3、内容 联俄 (1)民族主义: 明确反帝,民族平等 (2)民权主义: 一切个人和团体自由 联共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 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扶助农工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1905) 1.产生背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1)经济: 民族资B发展及资C力量壮大 (2)政治: 民族危机的加深及各种救国方案(抵抗派/洋务派/ 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维新派 )的失败 (3)思想: 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广泛传播 2.提出 (1)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纲领 (2)《民报》将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
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 义。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 过来了。
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 国人民站起来了。
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进步性: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 评价 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 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 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革命的 发展。
局限性:
课堂探究: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 中山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
A、1905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
清武装斗争(萍浏醴、黄花岗、武昌起义等)
三 民
2、提出
成立: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成立 了“同盟会”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提出: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
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 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 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191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 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1912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第一

高中文科必记的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高中文科必记的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整理课件
• 2.成熟:
•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
• 3.确立地位:
• 1945年中共七大。
• 4.丰富和发展:
•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 改造的理论。
• (2)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 • (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 (4)1957年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3、确立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 • 4、意义:
• (1)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 •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 (3)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整理件
• 三、科学发展观
• 1、提出: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 2、意义:
• 背景: •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
放。
• 4、确立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 • 5、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整理课件
• 6、评价: • (1)使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极大增强; • (2)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
义”的问题; •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4)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
整理课件
• 2:萌芽:
• 1925年----1927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 3、形成标志: •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举。 • 理论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三次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 三个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 三大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三大理论成果

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三大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3)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 权”,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 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 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 观察。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满 2、民权主义 推翻帝制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三民主义
4、进步意义 (1)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第 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3)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4)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课堂探讨
1、新三民主义之“新”: ①民族主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 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 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②民权主义: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 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 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 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 生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4、进步意义
(1)振兴中华的蓝图(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反 映……,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 (3)在辛亥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仁 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4)建立中华民国及颁布《临时约法》起了巨 大作用。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之间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
2、新三民主义提出过程: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 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 主义。
新三民主义
3、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 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权利。 (3)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为主要原则。会后提出“耕者有其田” 的主张。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路线。群众路线是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 的中’共产党人创造 的、具有中’特色的 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 方法,是对马克思主 义的重大发展
独立自主
从中国实 际出发,主 要依靠自己 的力量发展 革命和建设 事业,是我 们立国、建 国的一个根 本方针
诗中描绘的中国 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甲午战争-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设议院,伸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想一想 “邓小平理论”是怎么样形成的?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的实践(主要是建 实践基础: 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借鉴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
邓小平 理论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创立的 基础 国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
歌词: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我们国父,首创革命,革 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 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 华 .民国新成,国事如麻, 国父详加计划 重新改造中 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 理细推求一世的辛劳,半 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 斗.国父精神,永垂不朽, 如同青天白日 千秋万世长 留。 神州鼎沸,国步艰难,祸 患犹未已莫散了团体,休 灰了志气,大家要互相勉 励.国父遗言,不要忘记,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三 大
联 俄
通过政治革 民权 命,推翻封 主义 建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中国思想理论成果发展

中国思想理论成果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背景:⑴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⑵鸦片战争以来,各种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⑶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⑷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

2、三民主义的提出:⑴1894年11月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⑵1905年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⑶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解释为“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内容:4、三民主义的评价:⑴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①三民主义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

②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

③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⑶局限: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③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5、三民主义实践及结果:⑴实践:①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③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

⑵结果: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先后失败。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原因:⑴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①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1914年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五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理论成果㈠三民主义⒈旧三民主义背景: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阶级基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思想基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内容:评价:⒉新三民主义背景: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孙中山个人的伟大转变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推动内容:评价:㈡毛泽东思想⒈背景: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⒉形成过程:⒊评价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②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③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㈢邓小平理论⒈背景:文革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⒉形成过程⒊内容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领导核心——党外部环境——和平与发展依靠力量——广大工人、农民、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战略步骤——三步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⒋评价: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㈣三个代表⒈背景:国内: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压力国际关系: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⒉标志:十六大(2002)二、对中国指导思想的认识⒈解决问题毛泽东思想:革命的领导权问题革命道路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问题⒉对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所起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三个代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方针⒊共同特点:①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2、形成过程。1905年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 报》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 革命的指导思想。(77) • 3、实践。1912年春,孙中山按照三民主义思想, 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4、评价。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 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 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它指导资 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明确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 纲领,因此,它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反 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 • 5、发展。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 主义。
一、三民主义
• (一)旧三民主义 • 1、基本内容。 • 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 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 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 在华的侵略势力。 • ⑵“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要 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 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 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 ⑶“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 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 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 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 6、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①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 主革命时期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 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②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 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 需求,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③两者 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 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革命 的新发展,没有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 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④就具体内容而言,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谋求中 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民权主义 盼望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中 国是农业大国,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 新三民主义的具体实施。⑤总之,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 义市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 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美的方法和手段, 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反之亦然。

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
1、学习孙中山先生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的精神。
2、学习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孙中山先生,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 精神。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 著作 理论
作用
认识
萌芽
形成
成熟
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0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

平 逐步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 理 论
“什么是社会 主义和怎样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巡讲话
设社会主义”

形成体系 中共十四大
理论

中共十五大(形成概念)
三个代表:背景、内容、意义
“建设怎样的党和怎 样建设党”的理论
四大理论成果的作用
1、三民主义:指导了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 主专制制度。
2、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
3、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 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取得了重 大成就。
4、三个代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石,是 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 式
• 孙中山:走欧美式的道路
• 毛泽东: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 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 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新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 民权主 民生主 作用



三民主 义

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

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

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①三民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马列主义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2.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3.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君主立宪派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4.下列文献属于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报的是()A.《国闻报》B.《新青年》C.《民报》D.《新民主主义论》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被攻击为“砍旗”;“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曾被攻击为“贬低毛泽东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被攻击为“理想主义”……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初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个人崇拜及教条主义B.共产国际的干扰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这次“南方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美苏冷战加剧B.美、日、欧、中、俄鼎立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7.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两个凡是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复习提纲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历史复习提纲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历史复习提纲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传入: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4)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5)三个代表。

(6)科学发展观。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知识点二: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时期:20世纪初)(1)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②鸦片战争以后,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方案,大多数是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改良救国,但均遭失败。

③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④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2)内容: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开展民族革命,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开展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实现家给人足。

(3)意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4)实践: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概念阐述】1.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在同盟会的政纲中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19世纪20年代,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2.毛泽东思想是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它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

中国共产党将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涉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问题等诸多方面。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⑶、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 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
(4)、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高度
二、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课标要求
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 ②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④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内涵和历史地位。
知识结构
背景
1、“文革”结束,中国人民急切期待中国迅速发展 2、“左”倾错误束缚一些人的头脑,国家前进艰难 酝酿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意义:(1)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 (2)它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4、新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实践: (1)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1956)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活动(1956年后) 理论:
⑴、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⑵、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次历史巨变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三位伟人
孙中山
三个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新中国成立和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标要求
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及基本内容. 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民族主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的 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 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 ②民权主义: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 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 ③民生主义: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 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 “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著作 诞 井冈山时期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 生 (革命道路) 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 延安时期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 熟 (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发 新中国时期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展 (建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浙江2015年9月选考加试题
•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边 界的红旗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毛泽东所 批评的“本本主义”针对的是当 时中国共产党内的什么倾向?(4分)
• 答案: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照搬俄国
经验,主张“城市中心论”。
三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与同盟会纲领之间的关系
•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 民权主义(核心)——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含义
意义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 1、原因 • 客观 • 主观 • 2、内容 • 3、意义
新三民主义之“新”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 “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 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 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邓小 平理 论的 形成 过程
形成——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第一个宣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成熟并形成体系—— “南方谈话” (第二个宣言书)
—— 1992中共十四大 (确立指导地位)
写入党章—— 1997中共十五大
【浙江2017年11月学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