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波动
中国民航大学 大学物理学 第7章 波动
B
x1
A
u
x
P
x 1 y ( x, t ) A cos[ 4π (t )] u 8
x1 1 (2) B 点振动方程为:yB (t ) A cos[ 4π (t )] u 8 x x1 1 y ( x, t ) A cos[ 4π (t )] 波函数为: u 8 x 1 (3) 以 A 为原点: y ( x, t ) A cos[ 4π (t )] u 8 x x1 1 )] 以 B 为原点: y ( x, t ) A cos[ 4π (t u 8
2
y (cm)
2
u
2 4
6 t (s)
2
O
(2)令 t = 3 s
y t 3 2 10 cos x 10 x 2 2 10 cos 2 20
2
t = 3 s 时的波形曲线:
y (cm)
2
u
10 20
2
O
30 x (m)
体变
定义:一块物质受到的压强改变时,其体积也会发生改变,称 为体应变。 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压 强增量 p正比于体应变V V,即
p p
V V V
p K (V V )
其中 K——体变模量
1 单位体积弹性势能: p K (V V ) 2 2
E,G,和K决定于材料的特性
例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其波函数为
y 0.04 cos (50t 0.10 x) m
求 (1) 波的振幅、波长、周期及波速; (2) 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 解 (1)
比较法(与标准形式比较)
大学物理课件-第7章 波动
2.波源是否一定在原点?
如下图已知一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u的波,p点振动方程为 yp=Acos(ωt+φ),求波函数
Yl
O
P
X
yAco s(txl)
u
yy A A cco o sst( t l)2 x l)
u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14
四、 波函数的意义
波线和波面是为形象描述波的传播而引入的假想的线和面。
⑴波线: 沿波的传播方向所画出的有向线段称波线。
⑵波面: 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一时刻,振动位相相同点的轨 迹的统称。波线垂直于波面。
波前:某一时刻振动位相所到达的各点连成的面。
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的波动称平面波。见(图a)
波面
波线
图(a)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3.问题: 波动传播的是什么?
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既{x、v}或 (ωt+φ) 的传播;也是 振动能量的传播。振动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沿振动的传播 方向移动,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如死水潭中漂 浮的树叶)。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5
二、波动的概念
1.行波:扰动的传播。
2.脉冲:抖动一次的扰动。
意义:当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x>0的点位相落后于原点;x<0的 点位相超前于原点。
当波沿X 轴负向传播时
y y A A ccoo s (stt (u x) 鞍山2 科 技大 学 x姜A )丽c娜 o2 s(T t x)13
问题:
1. 2πx /λ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x点与原点的位相差。
4
6
0.0c 2o3st (x1)
3 12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第七章 振动和波动(2)
y
u
x
x = u t
O
t
t + t
x
y
O
u t + t
x y A cos[ ( t ) ] u
x
★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t
— 波函数既描述了波线上各质点振动状态及相位差异, 又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形以波速 u 沿传播方向传播的
情况,具有完整的波动意义。
★ 简谐波具有空间和时间周期性:
2
①
t x y 1.0 cos[ 2 ( ) ] 2.0 4.0 2
(2) 将 t = 1.0 s 代入 ①式得出此时刻波形方程:
1.0 x y 1.0 cos[2 ( ) ] 1.0 cos( x ) 2.0 4.0 2 2 2 y /m u ② y 1.0 sin x 1.0 2 由②式可画出 t = 1.0 s 的波形图:
2、横波和纵波
1) 横波: 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的波。 2)纵波: 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的波。
固体中的波源可以产生横波和纵波。 液体和气体中的波源只能产生纵波。 水面波既不是纵波,也不是横波。
任一波(如水波、地表波)都能分解为横波与纵波进行研究。
3、波的几何描述
1) 波面 — 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连成的面(同相面)。
空间上每隔λ的距离出现振动状态相同的点; 时间上每隔 T 的时间波形重复一次。
★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既适用于横波,也适用于纵波。
3.波沿着x轴负方向传播
y A cos [ t 2
4.波函数的复数表示
波函数
x
]
]
y A cos [ t 2
波动方程
x at 0 0; 1 x at d x at / 2a; 0 x at 1 2a 1 / 2a; x at 1
%ex602; (p159) 无限长弦波动的解析解(初位移为0, 初速不为0) clear; M=100; N=80; a=1.0; L=10; T1=8; dx=L/M; dt=T1/N; x=-L:dx:L; t=0:dt:T1;[X,T]=meshgrid(x,t); xp=X+a*T; xp(find(xp<=0))=0; xp(find(xp>=1))=1; xm=X-a*T; xm(find(xm<=0))=0; xm(find(xm>=1))=1; S=(xp-xm)/(2*a); figure(1); h=plot(x,S(1,:),'linewidth',3); axis([-L L 0 .6]); set(h,'erasemode','xor'); for k=2:N+1; pause(0.01); set(h,'ydata',S(k,:)); drawnow; end;
2l Bn 2 2 cos3nπ / 7 cos4nπ / 7 nπa An 0;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习题答案.doc
第七章波动光学习题答案1.从一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两平行的狭缝而射在距双缝100 cm的屏上,如两狭缝中心的距离为0.2 mm,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3 mm,求光的波长(A为单位)。
已知D= 100cm a=0. 2mm 8x=3mm 求A[解]X=a5x/D=3X 10_3X0. 2X 10 7100X 10 2=0. 6X10%=6000 A2.用波长为7000 A的红光照射在双缝上,距缝lm处置一光屏,如果21个明条纹(谱线以中央亮条为中心而对称分布)共宽2.3 cm,求两缝间距离。
[解]明条纹间距Ax = - cm Ax = —a=6.08x 10-2cmJ21-1 aL4.用波长为4800 A的蓝光照射在缝距为0.1 mm的双缝上,求在离双缝50 cm处光屏上干涉条纹间距的大小。
[解]Zkx = £=2.4mm5.什么是光程?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单色光通过相等光程时,其几何路程是否相同?需要时间是否相同?[解]光程=nx。
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单色光通过相等光程时,其儿何路程是不同。
需要时间相同6.在两相干光的一条光路上,放入一块玻璃片,其折射率为1.6,结果中央明条纹移到原是第六级明条纹处,设光线垂直射入玻璃片,入射光波长为6.6xl°3 A。
求玻璃片厚度。
已知n=1.6尢=6.6X10』求d[解]光程差MP-d+nd-NP=O・.・NP-MP二6入(n-1) d=6Xd=6V(n-l)=6. 6X 10 b m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钠光灯作光源(X.=5893 A),屏幕离双缝距离D=500mm,双缝间距a=1.2mm,并将干涉实验装置整个地浸在折射率1.33的水中,相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为多大?若把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干涉条纹变密还是变疏?(通过计算回答)己知n水=1.33入二5893 A D二500 mm a=1.2mm 比较8x水和8x空气[解]8x *=DX/na=500X 5893xlO-,0xlO'7(l. 2xW3X 1. 33)=1. 85x10'm8x 空气=DA/a=500x5893xl0-l°x 10 7(1. 2x10 3)=2. 46x1 O m・.・干涉条纹变疏8.用白光垂直照射到厚度为4x10-5 cm的薄膜上,薄膜的折射率为1.5o问在可见光范围内,哪几个波氏的光在反射时加强。
光学
0
2 3 4 5
x
d' d' 2 4 d d
0
d' d' 2 4 d d
[例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屏的的距离为2.00米,所用 单色光的波长 5893 A. 1)在屏上测得中央明纹 两侧第五级条纹间距为3.44cm,求双缝间距d。2)将上述 装置浸入n =1.33 的水中求中央明纹两侧第五级的间距。
2、分振幅法: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将一束光分为两部分。
s1
s
s2
分波阵面法
P
分振幅法
§7 - 2
杨氏双缝干涉
一、杨氏双缝干涉 1801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Young首先成功实现光的干 涉,证实光具有波动性。 1、实验现象及定性分析:
实 验 装 置
2、光程差
s
s1
d o
r1
r2
D
p
x
o
s2
d 2 D (x ) 2
证明:设两种媒质的折射率为n1,n2,传播的几何距离分别为 r1,r2,则它们相位的变化量分别为
1
2r1
2
n1 2r2
2n1 r1
n2
2n2 r2
显然,当光程 n1 r1 n2 r2 时,相位变化 1 2
λ为真空中的波长,相位差与光程差的关系: 2 2 2 1 ( n2 r2 n1r1 ) ( n2 r2 n1r1 )
'
2
2.59 10 2 m
[例2] 已知S 2 缝上覆盖的介质厚度为 h ,折射率为 n ,设入射 光的波长为 。问:原来的零级明条纹移至何处?若移至 原来的第 - k 级明条纹处,其厚度 h 为多少? 解:1)从S 1 和S 2 发出的相干光所对应的光程差:
第7章 大气波动
y
(
t
t
u
x
x
v
y
y
w
z
z
)w
1 p
z
u x
g
v y w z
(
u
v
w
) (
) 0
(
t
u
x
v
y
w
z
)p
p
(
t
u
x
v
y
w
z
)
p RT
C
p
/Cv
线性化扰动方程组可表为:
(
(
t
t
u
u
x
x
) u ' fv '
) v ' fu '
1 p '
x
1 p '
y
fu
'
(
t
t
u
x
x
L
沿全波矢( K
可见,波数K就是2单位距离内包含波长为L的波的个数(数 目)。
类似地,坐标轴向(方向)的波长和与对应波数的关系可表 为: 2 2
Lx k Ly l
(3) 频率与周期 定义给定点处位相改变 2 所历经的时间为波动(或振动) 的周期,并记为T,则应有
( t )T 2
用小扰动方法使方程线性化的基本步骤为: (1)适当选择基本量 q ,将变量表为基本量与扰动量之和 。通常取: 2 1 q 0 qd 2 (2)用支配方程减去基本量满足的方程,求得扰动方程(扰 动量满足的方程)。 (3)略去扰动方程和边界条件中含扰动量及其导数的乘积 项(非线性项),求得线性化的扰动方程和边界条件。
第七章 机械运转速度的波动调节
p.97
§7-1 机器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一)调节机器速度波动的目的和方法 一.目的: 如果机械驱动力所作的功=阻力所作的功 A驱=A阻→机械主轴匀速运转(风扇)
但许多机器,每一瞬间A驱≠A阻 (二 )A 机器主轴的平均角速度 A驱 > 阻→盈功→机械动能↑ →机械速度的波动 和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A驱< A阻→亏功→机械动能↓
工作机 原动机
方法: 调速器→主要调节驱动力。 例:离心式调速器 图7-2 p.98
节流阀
蒸汽
离心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开口增大 回油增加 油箱供油 进油减少 转速降低 发动机用油
(二)机器主轴的平均角速度和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平均角速度: ωm≈ (ωmax+ ωmin)/2 (7-2) (算术平均角速度)→名义速度 *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ωmax-ωmin)/ωm
使运动副产生附加动压力→机械振动↑η↓质量↓ →必须对机械速度波动进行调节 二.分类与方法: →这类机械容许的范围内
二.分类与方法: p.97
1. 周期性的速度波动: 图7-1 现象: 当外力(驱动力和阻力)作周期性变化→机器 主轴ω周期性变化→由图可知, ω在经过一个运动周 期T之后又变到初始状态→ 动能无增减。 整个周期中A驱= A阻→某一瞬间A驱≠ A阻 →引起速度波动。 调节方法: 加上转动惯量很大的回转件-飞轮。 T ω 盈功使飞轮动能↑ 亏功使飞轮动能↓
2.非周期速度波动
t
飞轮动能变化: △E=1/2· J(ω 2- ω02) J-飞轮的转动惯量 由式可见,飞轮J越大→使速度波动(实线) ↓ →同时,飞轮能利用储备的能量克服短时过载 →∴可选功率较小的原动机。 ω T
波动方程解的积分表达
1 u r ds 0, 2 uds 4 u( x0 , y0 , z0 ), C C
1
1 2 1 2 r udV r ud B
1 ( ) 1 2 1 u ud ( u r )ds 4 u ( x0 , y0 , z 0 ) r r n n S 1 ( ) 1 u r )ds 1 2ud 4 u ( x , y , z ) ( u 0 0 0 r r n n S
2 2 2
u v u v u v v v v ( ) u( 2 2 2 ) x x y y z z x y z u v uv
2 2 2
u v (u v) uv
引理4:
设r ( x x0 ) 2 ( y y0 ) 2 ( z z0 ) 2 0, r的方向余弦为l,m,n,而w=w(x,y,z, ) 为任意二次连续可微函数,则有:
v 2u u 2v (uv v u)
带入(7-33)式,再利用高斯定理(散度定理)得 :
(v 2u u 2 v)dV (v u u v)dV
V
(v u u v) n ds
s
V
u v (v u )ds n n s
1 ( ) 1 1 u r 1 r [ u ]( r [ n ] [u] n rc n t 4 S
引理0:
如果函数f ( x, y, z )在点P0 ( x0 , y0 , z0 )可微,则f ( x, y, z ) 在点P0 ( x0 , y0 , z0 )任何方向n的方向导数都存在,且 f f x l f y m f z n, 其中l , m, n为n的方向余弦。 n
动力气象学第7章大气中的基本波动
度。 6.什么叫外波?什么叫内波? 答: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才能存在的波称为外波。 在外部条件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在流体内部存在的波动,称为内波。 7.什么叫纵波?什么叫横波? 答: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动称为纵波。 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动称为纵波。 8.大气声波、重力外波、重力内波、惯性波、罗斯贝波产生的物理机制是什么? 答:声波:由大气的可压缩性引起。 重力外波:由大气上、下界面的扰动和重力的作用引起。 重力内波:由大气的稳定层结和重力的作用而形成。 惯性波:在科氏力的作用下形成。
99
11.什么叫“噪音”?滤去“噪音”有何必要性?
答:对大尺度运动图像起干扰作用的高频声波、重力波,视为大尺度运动的“噪声”。
因为高频声波、重力波不但对大尺度运动作用不大,而且会给用数值方法积分基本方程组带
来困难。
12.从物理上说明静力平衡近似可以滤去沿铅直方向传播的声波,但不能滤去沿水平方向传
播的拉姆波。如何才能滤去拉姆波呢?
2.设空气纬向速度波动解为
u 15 cos(2x 650t)
速度的单位是 m s1 , x 以 m 为单位, t 以 s 为单位,求波的振幅、波长、波数、圆频率、
周期、相速。
答:由波动解 u 15 cos(2x 650t)
则 A 15m, 650rad / s, k 2, L 2 ,T 2 0.00966, c 325m / s
罗斯贝波:是在准水平的大尺度移动中,由于 效应维持绝对涡度守恒而形成的。
9.大气基本波动中,从最快的声波到最慢的罗斯贝波其形成过程中水平速度散度的作用如 何? 答:通过水平辐合辐散交替变化而使得波得益传播。 10.什么是拉姆波?有人认为拉姆波具有重力惯性外波的特征,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考虑地球旋转作用,在静力平衡大气中还可以产生一种只在水平方向传播的特殊声波, 称为拉姆波。 因为重力惯性外波和拉姆波在动力学上是同源的。
大学物理2-1第七章(波动光学)习题答案
习 题 七7-1 如图所示,O S O S 21=。
若在O S 1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片,求O S 1与O S 2之间的光程差。
如果1S 和2S 是两个波长为λ的同相位的相干光源,求两光在O 点的相位差。
[解] O S 1与O S 2的几何路程相等 光程差为()e n 1-=δ 位相差为()e n 122-==∆λπδλπϕ7-2 一束绿光照射到两相距 0.6mm 的双缝上,在距双缝2.5m 处的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测得两相邻明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2.27mm ,试求入射光的波长。
[解] 由杨氏双缝干涉知,dD x λ=∆ 所以5448m 10448.55.21060.01027.2733=⨯=⨯⨯⨯=∆=---D xd λÅ7-3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21SS SS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S ,通过空气后在屏幕E 上形成干涉条纹。
已知点P 处为第3级干涉明条纹,求1S 和2S 到点P 的光程差。
若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点P 为第4级干涉明条纹,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解] 1S 和2S 到P 点的光程差满足λλδ312==-=k r r 整个装置放置于液体中,1S 和2S 到P 点的光程差满足()λδ412=-=r r nλλ43=n 所以得到 33.134==n7-4 如习题7-1图所示,1S 和2S 是两个同相位的相干光源,它们发出波长λ=5000Å的光波,设O 是它们中垂线上的一点,在点1S 与点O 之间的插入一折射率n =1.50的薄玻璃,点O 恰为第4级明条纹的中心,求它的厚度e 。
[解] 在O 点是第4级明条纹的中心 光程差 λδ4=-=e ne所以 410414⨯=-=n e λÅ7-5 初位相相同的两相干光源产生的波长为6000Å的光波在空间某点P 相遇产生干涉,其几何路径之差为6102.1-⨯m 。
如果光线通过的介质分别为空气(11=n )、水(=2n 1.33)或松节油(=3n 1.50)时,点P 的干涉是加强还是减弱。
振动和波动
第七章振动和波动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矢量图解法、复数解法以及确定振动状态的三个特征量的物理意义;2. 掌握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简谐振动合成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于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的物理图象和所得结论应熟练掌握,了解拍现象的成因和应用;3. 掌握两个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合成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于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的物理图象和所得结论应熟练掌握;4. 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一般规律;5. 在明确关于波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波函数的几种表示,并明确其物理意义;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和惠更斯原理的基本内容;6. 掌握一维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其解的一般形式;7. 掌握相干波条件以及干涉加强和干涉减弱的条件、驻波的形成和规律,初步懂得千涉现象是波独具的重要特征之一;8. 了解声波一般性质和声强的量度,理解多普勒效应成因,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基本概念:1、振动:物体在一定的位置附近作往返运动,或者任何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位置附近作反复变化。
2、机械振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更的运动。
3、机械波/弹性波:依靠弹性介质质点的机械振动。
§7-1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任何复杂的振动都可由两个或多个简谐振动合成而得到。
我们的讨论就从简谐振动开始。
一、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1、平衡位置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一端被固定的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系一小球,如图7-1所示。
当弹簧呈松弛状态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此时小球处于点o,该点称为平衡位置。
若将小球向右移至点m,弹簧被拉长,这时小球受到弹簧所产生的、方向指向点o的弹性力f的作用。
将小球释放后,小球就在弹性力f的作用下左右往返振动起来,并永远振动下去。
2、运动方程为了描述小球的这种运动,我们取小球的平衡位置o为坐标原点,取通过点o的水平线为x 轴。
如果小球的位移为x,它所受弹性力f可以表示为(7-1)式中k为所取轻弹簧的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弹性力f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习题答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学习资料 第七章 波动光学习题答案1.从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从一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两平行的狭缝而射在距双缝通过两平行的狭缝而射在距双缝100 cm 的屏上,如两狭缝中心的距离为0.2 mm ,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3 mm ,求光的波长(Å为单位)。
已知已知 D=100cm a=0.2mm D=100cm a=0.2mm d x=3mm求l [解] l =a d x/D=3x/D=3××10-3×0.20.2××10-3/100/100××10-2=0.6=0.6××10-6m=6000 Å2.用波长为7000 Å的红光照射在双缝上,距缝1 m 处置一光屏,如果21个明条纹(谱线以中央亮条为中心而对称分布)共宽2.3 cm ,求两缝间距离。
,求两缝间距离。
[解] 明条纹间距明条纹间距 cm a=6.084.用波长为4800 Å的蓝光照射在缝距为0.1 mm 的双缝上,求在离双缝50 cm 处光屏上干涉条纹间距的大小。
涉条纹间距的大小。
[解]=2.4mm 5.什么是光程?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单色光通过相等光程时,单色光通过相等光程时,单色光通过相等光程时,其几何路程是否相同其几何路程是否相同? 需要时间是否相同?[解]光程=nx 。
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单色光通过相等光程时,其几何路程是不同。
需要时间相同相同6.在两相干光的一条光路上,在两相干光的一条光路上,放入一块玻璃片,其折射率为放入一块玻璃片,其折射率为1.6,结果中央明条纹移到原是第六级明条纹处,设光线垂直射入玻璃片,入射光波长为6.6×103 Å。
求玻璃片厚度。
求玻璃片厚度。
已知已知 n=1.6 n=1.6 l =6.6=6.6××103Å 求 d[解]光程差MP-d+nd-NP=0 ∵ NP-MP=6l∴ (n-1n-1))d=6ld=6l /(n-1)=6.6/(n-1)=6.6××10-6m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钠光灯作光源(l =5893 Å),屏幕离双缝距离D=500mm ,双缝间距a=1.2mm ,并将干涉实验装置整个地浸在折射率1.33的水中,相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为多大?若把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干涉条纹变密还是变疏?(通过计算回答)已知n 水=1.33 l =5893Å D=500 mm a=1.2mm 比较d x 水和d x 空气 [解] d x 水=D l /na=500/na=500××5893×10-10×10-3/(1.2×10-3×1.33)=1.85×10-4m d x 空气=D l /a=500×5893×10-10×10-3/(1.2×10-3)=2.46×10-4m∴ 干涉条纹变疏干涉条纹变疏8.用白光垂直照射到厚度为4×10-5 cm 的薄膜上,薄膜的折射率为1.5。
第七章_波动
t = 0 时: 0.1π 0.1π sinφ φ π 2
x = 0 处质元的振动方程: 1
y0 0.1cos π( t 2 ) ( m )
波函数: y 0.1cos π( t x 1 ) 0.1 sinπ( t x ) ( m ) 2
E增大时,体积元从一侧吸收能量; E减小时,从
另一侧输出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传递。
2、波的能流、能流密度:
能流: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波的能量。 平均能流: E w uS 1 2 A2 u S
2
能流密度(波的强度): 通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平均能流。
I E w u 1 2 A2 u
(2) t = 1s 时:
y 0.1 sinπ( 1 x ) 0.1 sin πx ( m )
y/m
0.1
1
3 x/m
o
2
(3) x = 0.5m 处质元的振动方程:
y
0.1 sinπ( t 1 ) 0.1cos πt ( m )
x0.5 m
2
习题习7-题12 7-12:一正弦横波沿一张紧的弦从左向右传播,A=10cm, λ= 200cm, u = 100 cm/s。t = 0 时,弦左端经平衡位置向下运 动。求:(1) 弦左端振动方程;(2) 波函数;(3) x=150cm处质 元的振动方程;(4) 弦上质点的最大振动速度;(5) t=3.25s时, x = 150cm 处质元的位移和速度。
λ
22 2
0.1 sinπ( t x ) ( m )
(3) x=150cm处质元的振动方程为: y 0.1 sinπ( t 1.5 ) ( m )
动力气象学第7章大气中的基本波动
f 组成的,即设: f f f ;
②基本场变量表明大气的基本运动状态,它满足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③假设扰动量 f 是充分小的,扰动量和其他改变量都是小量,其二次以上乘积项可以略去 不计。 如果扰动是周期性波动,扰动量充分小,意指波动振幅远小于波长,即若 f Fe 则
i 2 ( x ct ) L
1
2 2 ,T 0.00966, c 325m / s k k
3.微扰动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用微扰动法得到的扰动方程, 只能用于描写小振幅波 动? 答:微扰动法的基本思想: ①把表征大气状态的任一场变量 f 看成是由已知的基本场变量 f 和叠加在其上的扰动量
5.什么叫频散波?什么叫非频散波?群速和相速有何差别? 答:若相速不仅依赖于介质的物理性质,还依赖于波数,称为频散波。 若相速仅依赖于介质的物理性质,不依赖于波数,称为非频散波。 群速 c g 是群波中具有相同振幅点的移动速度;而相速 c 是群波中具有同位相思安的移动速 度。 6.什么叫外波?什么叫内波? 答: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才能存在的波称为外波。 在外部条件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在流体内部存在的波动,称为内波。 7.什么叫纵波?什么叫横波? 答: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动称为纵波。 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动称为纵波。 8.大气声波、重力外波、重力内波、惯性波、罗斯贝波产生的物理机制是什么? 答:声波:由大气的可压缩性引起。 重力外波:由大气上、下界面的扰动和重力的作用引起。 重力内波:由大气的稳定层结和重力的作用而形成。 惯性波:在科氏力的作用下形成。 罗斯贝波:是在准水平的大尺度移动中,由于 效应维持绝对涡度守恒而形成的。 9.大气基本波动中,从最快的声波到最慢的罗斯贝波其形成过程中水平速度散度的作用如 何? 答:通过水平辐合辐散交替变化而使得波得益传播。 10.什么是拉姆波?有人认为拉姆波具有重力惯性外波的特征,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考虑地球旋转作用,在静力平衡大气中还可以产生一种只在水平方向传播的特殊声波, 称为拉姆波。 因为重力惯性外波和拉姆波在动力学上是同源的。
大学物理课件-第7章 波动(wave)66页PPT
2 0.1 2 3
0.3(m)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17
例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向传播,波速u=9m/s ,距原点
1m处的A点振动方程为
yA0.02 co3s t(1 4)yO 1m A
X
求:波函数。
例2 解: 3,2 3, u6(m )
y0 .0c 2o 3 ts (12 x 1 )
yq=Acos(ω(t+△t -(xp +u△t )/u)+φ) =Acos(ω(t-xp /u)+φ) =yp
Y
q
O
p
X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15
Y
q
O
p
X
上式说明:t时刻p点的运动状态经△t时间传到了q点,所以 波函数表示波形的传播过程。当t连续变化时,波形连续不断前 进,故波动过程可以表示为波形随时间不断向前移动的过程,波 形不断前进的波称行波。
。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21
解 : u / 1/0 5 0 0 2 (m )
波 1 t 0 源 时 ,y 0 振 : y A 2 0, v 0 2 动 0 c 4 o 1 方 s 2 3 0 t( 0 3 2 程 )m ( )m
⑵波函数: y2c 4o 1s0 (t 03 22 x)m ( )m
第7章 波 动(wave)
§7.1 行波
§7.6 惠更斯原理
§7.2 简谐波
§7.7 波的叠加 驻波
§7.3 物体的弹性形变 §7.8 声波
§7.4 弹性介质中的波速§7.9 多普勒效应
§7.5 波的能量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1
第7章 波 动(wave)
九年级物理第七八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七八章知识点第七章:波动在物理学中,波动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和研究对象。
波动可以是机械波动,也可以是电磁波动。
1. 机械波动机械波动需要介质的存在来传播。
它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横波是指波动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
例如水面上的波浪就是横波。
纵波是指波动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动。
例如声波就是纵波。
2. 波长、频率和波速波动的行程长度称为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米。
波的频率表示波在一秒内传播的周期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用v表示,单位是米/秒。
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 = λf表示。
3. 声波和光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动,它需要介质的存在来传播,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而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光波的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而光波的振幅决定了光的强弱。
第八章: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的基础知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一个界面时改变方向并返回原来的介质中。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角i等于反射角r。
这一定律适用于所有介质的平面界面。
根据法线的位置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可以将光的反射分为平面反射和曲面反射。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通过一个介质界面时改变方向并继续传播到另一个介质中。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sin(i)/sin(r) = n₁/n₂。
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当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到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 全反射和光纤全反射是指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一个特定的临界角,光将完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中。
光纤是利用全反射现象制造的一种传输光信号的器件。
第七章-海洋环流及波动现象
7.2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1、某些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一、天球 二、 天赤道、黄道与白道 三、春分点、秋分点、升交点及降交点 四、 赤纬、时角和天顶距
天球
7.2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1、某些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一、天球 二、 天赤道、黄道与白道 三、春分点、秋分点、升交点及降交点 四、 赤纬、时角和天顶距
第七章 潮汐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 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 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在太平洋盆地模拟旋转潮海拔
第七章 潮汐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 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 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2、平衡潮潮高公式
一、 潮高公式 设在不考虑引潮力的情况下,与海面重叠的那个等重力 势面的位势为C,而考虑月球引潮力后,海面上升的高 度为hm,于是该处的位势为:
7.4 平 衡 潮
2、平衡潮潮高公式 一、 潮高公式
7.4 平 衡 潮
2、平衡潮潮高公式 二、平衡潮潮高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h1与cosT成比例,这表示:在24太阴时内,它变化一个周期,而且于月上中天时出 现最大值,月下中天时出现最小值,所以h1所代表的是日潮,而h1式还可看出日 周期部分随赤纬的增大而增大,赤纬为零时,日周期部分为零;h2与cos 2T成比例, 这表示:在24太阴时内,它变化两个周期,且于月上、下中天时均出现最大值,故 h2所代表的是半日潮,由h2式还可看出半日周期部分随月赤纬的增大而减小,月 赤纬为零时,半日周期部分为最大;h0这一项与T无关,而与δ有关,由于sin2δ的 周期为半个回归月,故h0具有长周期(半月周期)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 0 时: 0.1π 0.1π sinφ φ π 2
x = 0 处质元的振动方程: 1
y0 0.1cos π( t 2 ) ( m )
波函数: y 0.1cos π( t x 1 ) 0.1 sinπ( t x ) ( m ) 2
第七章 波 动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波动。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机械波。 电磁震荡在空间的传播—电磁波。
不同种类的波其产生和传播的机制不同,但有着 波动的共性:有相似的波动方程,有反射、折射、 干涉、衍射等波动性。
本章主要讨论机械波。
主要内容:
(1) 平面简谐波方程(波函数); (2) 波的能量和能流密度; (3) 波的干涉和驻波; (4) 多普勒效应。
纵波演示
3、波线和波面:
波线—沿波的传播方向所画的射线。 波面—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点所构成的面。 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波线恒与波面垂直。
波面(波阵面)
波线
波
波
前
波线
前
平面波
球面波
球面波传到足够远时,在一小范围内可看作平面波。 (如:传到地球上的太阳光波)
4、波长、周期、频率、波速:
波长λ — 同一波线上相位差为2π的两质元间的距离。 周期T — 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ν — 单位时间内传出的完整波形的个数。
横波—介质中质元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如:绳波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介质中质元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如:声波 纵波可在任何介质中传播。
水面波—水表面除受张(压)应力外,还受重力和 表面张力的作用。水面波为横波和纵波的叠加。
➢ 波传播的是振动的状态和能量,而不是质量。
横波演示
B。Δx=AB=0.13m。求:(1) 波的周期和波长;(2)B点振动比A
点落后多少时间; (3) A、B两点的相位差;(4)若A=0.1mm,则
波线上各质元振动速度的最大值为多少?
(1) T 1 3.33 104 s , λ u 0.52m 4 Δx
ν
ν
(2)
Δt AB
Δx u
T 4
8.33 105 s
波面为平面且向前传播的简谐波称为平面简谐行波。
本节讨论均匀无限大、无吸收(没有能量损失) 介质中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1、平面简谐波方程:
设平面简谐波以波速 u 沿波线 x 传播。
波线上o点的振动方程为到 p 点需要时间: o
p
x
Δt x
x
u
即p点质元t 时刻的振动状态(相位)为o点质元t-Δt
T
T
y Acos[ 2π( νt x ) φ ] λ
y Acos[ 2π( t x ) φ ] Tλ
2、对波函数的讨论:
(1) 当x一定时,波函数为x点处质元的振动方程:
y Acos[ 2 t ( 2 x )] y
t
式中: φ 2π x
o
λ
为x点处质元的振动初相位。
T
而: 2π x 为x点处振动落后于o点处振动的相位。 λ
时刻的振动状态(相位)。
p点质元的振动方程: y Acos ω( t x ) u
称为(沿x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方程或波函数。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函数为:
y Acos ω( t x ) u
若o点质元振动初相位φ≠0,则波函数为:
y Acos[ ω( t x ) φ ] u
考虑到: 2 2 和 u 波函数还可写成:
§7-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
➢ 波源(振源):波动的形式和能量的来源。
➢ 弹性介质:机械波只能在介质(气体、液体、
固体)中传播。介质内各质元间当有相对位移 时,能互相施以弹性恢复力,使各质元能在平 衡位置附近按波源的形式振动,并将波源的振 动形式(和能量)传播开去。
2、横波和纵波:
(2) t = 1s 时:
y 0.1 sinπ( 1 x ) 0.1 sin πx ( m )
λ
λ
y
t
u
Δx = x2 - x1 称为波程差。
x1 o
x2
x
λ
波形图(照片)
(3) 当t、x都变化时,波函数表示波线上所有质元的 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y
实线:t 时刻波形。
虚线:t T 时刻波形。
o
4
t t+T/4 x
u
(电影)
整个波形随时间向 x 正方向运动 → 行波
例7例-1 7-1:声波:ν = 3000Hz,u=1560m/s,沿一波线从A传播到
ν 1 T
波的周期、频率和波源的相同。
波速(相速)u — 单位时间内,某振动状态(相位) 传播的距离。
u 波速的大小决定于弹性介质 T 的性质,与波源无关。
固体中:
张紧的 软绳中:
G u横 ρ
Y u纵 ρ
T u绳 μ
G:固体的切变弹性模量 Y:固体的杨氏弹性模量 T:张力; μ:质量线密度
位移—时间图上相邻两个同相点的间隔即为周期T。
(2) 当t一定时,波函数为t时刻各质元的位移分布情况: 波形图上相邻同相位点的间隔为波长λ。
同一时刻t,同一波线上x1、x2两点处振动的相位差:
Δφ [ 2π( νt x2 ) φ ] [ 2π( νt x1 ) φ ]
λ
λ
2π x2 x1 2π Δx
(3) Δφ 2π Δx π
λ2
(4)
υm Aω 18.8
m s
➢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中质元的振动速度是两个
不相同的概念。
例7例-2 7-2: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u=1.0m/s,x=0点处质 元的振动方程为 y0= 0.1cos(πt+φ) (m),t = 0 时,该质元振动 速度υ0= 0.1π(m/s) 。求:(1) 波动表达式;(2) t = 1s 时, x 轴 上各质元的位移分布; (3) x = 0.5m 处质元的振动方程。
流体中:
空气中 的声波:
u B ρ
B:流体的容变弹性模量
u声
γp ρ
331
m
s
波的频率决定于波源,波速决定于介质。所以: 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不同。
§7-2 平面简谐波及其波动方程
最简单、最基本的波动形式称为简谐波。 简谐波:介质中各质元作余弦(或正弦)运动的波。 任意复杂的波总可以表示为若干简谐波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