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讲课讲稿
《颜氏家训》原文及译文
《颜氏家训》原文及译文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家训书籍,由颜之推所著,内容涉及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方式、处世原则等方面,对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道德规范有着深远影响。
以下是《颜氏家训》的原文及译文:
《颜氏家训》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氏家训》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立身立业,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懂得天命,六十岁时耳顺从,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但不越过规矩。
这段家训强调了人生不同阶段应有的心态和行为准则,提倡孝顺、忠诚、诚实、宽容等传统美德,对于家族内部的和睦相处和个
人品德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的重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颜氏家训全文原文带译文
颜氏家训全文原文带译文《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如下: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
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释义:古代圣贤们的书籍,主要教导人们要忠诚孝顺,言语要谨慎,行为要检点,建功立业使名播扬等道理,这些已经说得非常的详细全面了。
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圣贤思想的书,类似的道理重复,内容非常接近,这就好比屋内再建造一个屋子,床上再放上一张床一样,显得多馀且无用。
我如今再写一部类似的《家训》,并非是敢于给大家在办事为人处世方面作什么规范,只是作为整顿家风,警醒子孙后代罢了。
同样的一句话,因为是亲近的人说出来的就相信;同样的命令,因为是佩服的人发出的就会执行。
禁止小孩的胡闹嬉笑,师友的劝诫不如婢女的命令;阻止兄弟间的打闹争吵,尧舜的教导还不如妻子的劝解。
我希望这《家训》这本书能被你们所遵信,希望它能胜过婢女对幼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
我家的门风家教,向来严谨细密。
在我小的时候,就受到诱导教诲。
每天跟随两位兄弟,早晚孝顺侍奉双亲,言语平和,举止端正,大方得体,恭敬有礼小心翼翼,就像朝见威严的君王一样。
颜氏家训文言文课文翻译
夫风化者,自上而下也。
是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各守其道,此之谓“礼”。
礼也者,教之本也。
教者,政之本也。
政者,民之本也。
民者,国之基也。
是以古之圣王,莫不尚德以教民,导之以礼,齐之以刑,则民安其生,各得其所。
译文:风化,是从上到下逐渐形成的。
因此,父亲慈爱子女,兄长友爱弟弟,丈夫忠诚妻子,各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所谓的“礼”。
礼,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是政治的根本。
政治,是民众的根本。
民众,是国家的基石。
所以,古代的圣王,没有一个不崇尚道德来教育民众,用礼来引导他们,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这样民众就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原文:吾观自古帝王,莫不崇儒尚文,以礼治国。
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是以礼乐教化,民风淳朴,国家长治久安。
译文:我看自古以来,所有的帝王都没有不崇尚儒学,重视文化的,用礼来治理国家。
孔子说:“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来统一他们,使他们有羞耻之心,而且自觉遵守。
”因此,礼乐教化,使得民风淳朴,国家长治久安。
原文:然则,家训者,所以传家之宝也。
吾人处世,必当慎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各守其道,此乃立身之本。
吾人当以此为训,子孙世世传之。
译文:那么,家训,就是传家之宝。
我们在世间行走,必须谨慎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父亲慈爱子女,兄长友爱弟弟,丈夫忠诚妻子,各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是立身之本。
我们应当以此为训诫,让子孙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原文:世有浮华,俗尚轻薄。
吾人当立志,崇德尚贤,励志勤学,以求闻达。
勿以富贵骄人,勿以贫贱自卑。
唯有如此,方能立足于世,不辱家门。
世间有浮华,世俗崇尚轻薄。
我们应当立志,崇尚道德,尊重贤人,励志勤学,以求得显达。
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不要因为贫贱而自卑。
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世间,不辱家门。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它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颜氏家训》序致篇一、整齐门风提撕子孙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①,慎言检迹②,立身扬名,亦已③备矣。
魏、晋已来,所着诸子④,理重事复,递相模敩⑤,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⑥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⑦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⑧,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⑨耳。
「译文」古代圣贤们的着述,主要是教人行忠孝,至于言语谨慎、行为庄重、立身扬名等道理,也说得很周全。
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圣贤思想的书,道理重复,内容雷同,前后照搬,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
现在我又来写这一类书,不敢以它做世人行为的规范,只不过是作为整顿自家门风、警醒后辈儿孙罢了。
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就信服,是因为说话者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吩咐,有的人就照办,是因为作出吩咐者是他们所敬服的人。
要杜绝孩子的过分淘气,师友的劝诫,还不如婢女的转挥命令;要制止兄弟间的内讧,尧、舜的教导,还不如他们自家妻子的诱导规劝。
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信服,不过是希望它能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而已。
「注释」①诚孝:即忠孝。
②检迹:行为自持,不放纵之意。
③已:通“以”。
④诸子:本指先秦诸子。
这里指魏晋以来的人阐述儒家学说的着述。
⑤模(xiāo 效):模拟、仿效。
⑥提撕:扯拉、提引。
⑦傅婢:即侍婢。
⑧斗阋:指家庭内兄弟之间的争执。
⑨寡妻:正妻。
「评语」古往今来,道德伦理、家训格言一类的书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何以此书得以流传,至今仍有影响呢恐怕在于作者重在实用。
理不在多,而在其效用。
家教问题古今说者、论者不计其数,恐怕没有谁会以为只几行字、几本书的夸夸其谈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风。
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首先应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
颜氏家训全文及译文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教子篇】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颜氏家训风操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风操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原文: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
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
江南至今不讳字也。
河北人士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倚之书,出轨行为归杀,子孙逃走,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令,并作诸船灵①;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祓送来家鬼,章断注连②。
凡如此比,不将近有情,实乃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
”正为常所讲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
若寻常坟典③,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提饮食之物,及珍宝不可胜数,复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出,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亲表涌入,致宴乐享矣。
……译文:古时候,名用来表明本身,字用来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字就可以作为孙辈的氏。
孔子的弟子记事时,都称孔子为仲尼。
江南地方至今对称字不避讳。
黄河以北地区人士对名和字完全不加区别,名也叫做字,字自然叫做字。
旁门左道的书里讲,人死后某一天要“回煞”,这一天子孙逃避在外,没有人肯留在家里;要画瓦书符,作种种巫术法术;出丧那天,要门前生火,户外铺灰,除灾去邪,送走家鬼,上章以求断绝死者所患疾病之传染连续。
所有这类迷信恶俗做法,都不近情,是儒学雅道的罪人,应该加以弹劾检举。
《礼经》上说道;“父亲遗留下的书籍,母亲所用的杯圈,真的上面存有汗水和唾水,就不忍心再写作采用。
”这正因为就是父亲所常研习,经校订抄录,以及母亲个人采用,存有遗迹可以可供思念。
如果就是通常的书籍,公用的器物,怎能统统弃置不必呢?既已来读不必,那也不想集中遗失,而应当销毁留存托付给后代。
江南的风俗,在孩子出生一周年的时候,要给(他)缝制新衣,洗浴打扮,男孩就用弓箭纸笔,女孩就用刀尺针线,再加上饮食,还有珍宝和衣服玩具,放在孩子面前,看他动念头想拿什么,用来测试他是贪还是廉,是愚还是智,这叫做试儿。
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序致篇一、整齐门风提撕子孙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①,慎言检迹②,立身扬名,亦已③备矣。
魏、晋已来,所着诸子④,理重事复,递相模敩⑤,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⑥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⑦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⑧,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⑨耳。
「译文」古代圣贤们的着述,主要是教人行忠孝,至于言语谨慎、行为庄重、立身扬名等道理,也说得很周全。
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圣贤思想的书,道理重复,内容雷同,前后照搬,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
现在我又来写这一类书,不敢以它做世人行为的规范,只不过是作为整顿自家门风、警醒后辈儿孙罢了。
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就信服,是因为说话者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吩咐,有的人就照办,是因为作出吩咐者是他们所敬服的人。
要杜绝孩子的过分淘气,师友的劝诫,还不如婢女的转挥命令;要制止兄弟间的内讧,尧、舜的教导,还不如他们自家妻子的诱导规劝。
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信服,不过是希望它能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而已。
「注释」①诚孝:即忠孝。
②检迹:行为自持,不放纵之意。
③已:通“以”。
④诸子:本指先秦诸子。
这里指魏晋以来的人阐述儒家学说的着述。
⑤模(xiāo效):模拟、仿效。
⑥提撕:扯拉、提引。
⑦傅婢:即侍婢。
⑧斗阋:指家庭内兄弟之间的争执。
⑨寡妻:正妻。
「评语」古往今来,道德伦理、家训格言一类的书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何以此书得以流传,至今仍有影响呢?恐怕在于作者重在实用。
理不在多,而在其效用。
家教问题古今说者、论者不计其数,恐怕没有谁会以为只几行字、几本书的夸夸其谈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风。
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首先应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
其身正,则不令自行,其身不正,有令则不行,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之。
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
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为了祖先的名字不至于被淡忘,颜回使用了一种叫“家训”系统的这一传统社会文化实践,将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传承给家庭成员。
颜氏家训历经多个世代,最初是颜氏祖先在农耕生活中流传至今的精神内核,旨在凝聚家族的执着精神、安定气息,让后人们能够发扬光大祖训,推动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颜氏家训的全文如下:“祖训:一言而行,不拖拖拉拉,不偷懒;三约拒违,信守承诺,不违心;六尺正道,以量为贵,不偏离正轨;九融同心,团结友好,不舍弃善心;十五相劝,谦虚求学,不自满放肆。
”颜氏家训注释:“一言而行,不拖拖拉拉,不偷懒”:表示要说到做到,不能敷衍了事,不能懒惰懈怠;“三约拒违,信守承诺,不违心”:表示要尊重约定,不能随意改变、触犯自己的誓言,不能自私自利;“六尺正道,以量为贵,不偏离正轨”:表示要尊重六尺之正,重视衡量,不要偏离正道;“九融同心,团结友好,不舍弃善心”:表示要彼此团结一致,倡导友爱,不可彼此抛弃;“十五相劝,谦虚求学,不自满放肆”:表示要互相劝勉,不自高自大,持之以恒地学习,不可错误放纵。
综上所述,颜氏家训以“一言而行,不拖拖拉拉,不偷懒”、“三约拒违,信守承诺,不违心”、“六尺正道,以量为贵,不偏离正轨”、“九融同心,团结友好,不舍弃善心”以及“十五相劝,谦虚求学,不自满放肆”等五大要点,倡导家庭成员以诚信、勤奋、团结和谦虚的态度来遵守家训,在实践中承载人生理念,努力成就自己的梦想。
由此可见,颜氏家训体现了千年以来东方文化追求优秀、求合理的传统,将一系列精神价值传承给家族后代,以唤醒人类情感,激励后人们立足奋进,努力实现梦想。
颜氏家训文言文原文翻译
原文:颜氏家训者,晋颜之推所著也。
夫风化之本,在于家训。
故古人有言:“教子先教德,养子先养性。
”是以颜子之家,子孙相继,世世不绝。
盖其教之有法,养之有则,故能久而不衰。
翻译:《颜氏家训》是晋代颜之推所著的一部作品。
风气教化的根本,在于家训。
因此古人有这样的话:“教育子女首先要教育他们的品德,养育子女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性格。
”所以颜家的子孙,一代又一代,世世代代没有断绝。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有方法,养育有规矩,所以能够长久而不衰败。
原文:夫教者,所以长善而救其失也。
为人父者,必知其子之性,然后能长其善而救其失。
若不知其子之性,而强以为之教,则适足以长其恶而败其才。
翻译:教育,是用来发扬优点而纠正他们的过失的。
做父亲的,必须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然后才能发扬他们的优点而纠正他们的过失。
如果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却强行去教育他们,那么反而会助长他们的恶习而毁掉他们的才能。
原文:教子必以孝悌为先,其次乃仁义礼智信。
凡为人父母者,必以孝悌为教,使子敬父兄,敬长友朋。
如此,则家道昌盛,子孙繁衍。
翻译:教育子女必须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放在首位,其次是仁、义、礼、智、信。
凡是做父母的,必须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作为教育的重点,让子女尊敬父母和兄长,尊敬长辈和友朋。
这样,家庭才会繁荣昌盛,子孙才能繁衍不息。
原文:教子之法,先严后慈。
严者,使之知威仪;慈者,使之知恩惠。
威仪者,所以正身;恩惠者,所以感人。
二者兼备,乃为良教。
翻译:教育子女的方法,先严格后慈爱。
严格,是让他们知道威仪;慈爱,是让他们知道恩惠。
威仪,是用来端正自己的行为;恩惠,是用来感化他人。
二者兼备,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
原文:教子必以德为先,勿以财为重。
财者,身外之物,得之何益?失之何损?唯有德者,乃能长久。
翻译:教育子女必须把品德放在首位,不要把财富看得太重。
财富,是身外之物,得到它有什么好处?失去它有什么损失?只有品德,才是长久之计。
原文:夫学不可以已,教之不可以废。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翻译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翻译原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
俭者,省奢,俭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
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令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
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
皆收养之。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
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
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
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
”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
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必无此鸡晨鸣,以致祸也。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来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
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街,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平?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
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颜氏家训·序致、教子、兄弟、后娶》原文译注
《颜氏家训·序致、教子、兄弟、后娶》原文译注卷一序致第一【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1],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2],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3],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4]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夫同言[5]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6]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7]。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注释】[1]诚孝:忠孝。
[2]已来:以来。
已,通"以"。
[3]模效:模拟,仿效。
[4]业以:用它来。
[5]同言:相同的话。
[6]师友:可以求教请益的人。
一般指师长。
[7]谕:使人理解。
【译文】古代圣贤著书立说,主要目的是教育人们要忠诚孝顺,不随便说话,行为要端庄稳重,创立宏伟大业,成就一世英名。
这些道理,古人已经说得很详尽了。
但是,自从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先哲明圣思想的著作,不管在道理还是内容方面,无不重复雷同,相互模仿,这样做就如同屋里建屋,床上放床,实在是多余。
我现在又写这样的书,并不敢拿它做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只是用来整顿自家的门风,让后辈警醒罢了。
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会相信,这是因为相信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一个命令,有的人会去执行,就是因为下命令的人是他们所信服的人。
要想禁止小孩子的过于淘气,那么师友的劝诫抵不过婢女的命令;要想制止兄弟之间的争斗,尧、舜的言传身教比不上他们妻子的训导与规劝。
我希望这本书里面的道理能让你们信服,也希望它所起的作用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的作用。
【原文】吾家风教[1],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2],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3]荼蓼,家涂[4]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5]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颜氏家训的文言文翻译
一、《治家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自兹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亲焉,故於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翻译:自有人类以来,才有夫妇,有夫妇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兄弟,一家之亲,不过是这三者而已。
从这三者延伸开来,直至九族,都源于这三亲,因此在人伦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不重视。
二、《勉学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翻译:自古以来,明君圣帝还需勤奋学习,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此事遍布于经史之中,我也无法一一详述,仅举近世紧要之事,以启迪你们。
三、《教子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教子如种树,欲令其枝叶繁茂,必先固其根茎。
翻译:教育子女如同种植树木,要想让其枝叶繁茂,必须先稳固其根茎。
四、《兄弟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翻译:兄弟之间,是同根生、同气连的人。
在他们幼年时,父母左右扶持,前襟后裾,饮食同案,服饰相传,学业相连,游乐共方,即使有悖乱之人,也不会不相爱。
五、《交友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清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蜜如酒。
《颜氏家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家训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通过对《颜氏家训》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颜氏家训文言文翻译注释
原文:教子篇教子必以孝悌为先,次及于忠信,然后及于文艺。
勿以贫富论贤愚,勿以贵贱论亲疏。
子当敬父,父当慈子,兄当友弟,弟当恭兄。
若非慈孝,虽有千钟,不得为孝子;非友恭,虽有万金,不得为悌弟。
注释:1. 教子必以孝悌为先:教育子女必须将孝顺和尊敬兄长放在首位。
2. 次及于忠信:其次要教育他们忠诚和守信。
3. 然后及于文艺:然后才涉及到文学和艺术的学习。
4. 勿以贫富论贤愚:不要因为贫穷或富有来判断人的贤能或愚蠢。
5. 勿以贵贱论亲疏:不要因为地位的高低来判断亲情的远近。
6. 子当敬父,父当慈子:子女应该尊敬父亲,父亲应该慈爱子女。
7. 兄当友弟,弟当恭兄:哥哥应该友好对待弟弟,弟弟应该恭敬哥哥。
8. 若非慈孝,虽有千钟,不得为孝子:如果不符合慈爱和孝顺的标准,即使有千钟财富,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孝子。
9. 非友恭,虽有万金,不得为悌弟:如果不友好和恭敬,即使有万金财富,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悌弟。
翻译:教子篇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必须将孝顺和尊敬兄长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是忠诚和守信,然后才是文学和艺术的学习。
在评价一个人的贤能或愚蠢时,不应以贫富为标准;在判断亲情的远近时,不应以地位的高低为依据。
子女应该尊敬父亲,父亲应该慈爱子女,哥哥应该友好对待弟弟,弟弟应该恭敬哥哥。
如果一个人不慈爱、不孝顺,即使拥有千钟财富,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孝子;如果一个人不友好、不恭敬,即使拥有万金财富,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悌弟。
此篇家训强调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指出教育子女应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注重培养子女的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等品质,同时不应以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颜之推的教子理念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培养新一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中国历史文选课件-《颜氏家训》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 , 下愚虽教无益 , 中庸之人 ,不教 不知也 。古者 ,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 , 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 ,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 , 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 藏诸金匮 。子生咳提 ,师保固明孝仁礼义 , 导习之矣 。 凡庶纵不能尔 , 当及婴稚 ,识人颜色 ,知人喜怒 ,便加 教诲 ,使为则为 ,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 ,可省笞罚 。父 母威严而有慈 ,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 ,无教 而有爱 ,每不能然;饮食运为 , 恣其所欲 ,宜诫翻奖 , 应诃反笑 ,至有识知 ,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 ,方复制之 捶挞至死而无威 , 忿怒日隆而增怨 ,逮于成长 ,终为败 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 , 习惯如自然 ”是也 。俗谚 曰:“教妇初来 ,教儿婴孩 。 ”诚哉斯语!
——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
《颜氏家训》版本及研究
主要刊本: 宋淳熙七年(1197年)台州公使库本 明万历甲戌(1574年)颜嗣慎刻本和程荣《汉魏丛书》 本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朱轼评点本 雍正二年(1724年)黄叔琳刻节钞本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卢文弨刻《抱经堂丛书》 本 文津阁《四库全书》 本。
第15课
《颜氏家训》
• 颜之推(531~591) ,字介 。祖籍琅邪临 沂。
• 侯景之乱 , 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 , 之推 任散骑侍郎。
• 承圣三年 , 西魏破江陵 , 被俘。 • 偷渡北齐 , 官至黄门侍郎。
• 隋代周后 , 又仕于隋。
《颜氏家训》 的内容
序致 教子 、兄弟 、後娶 、治家 、风操、
王利器撰有《颜氏家训集解》
颜氏家训文言文翻译全文
《颜氏家训》原文:《颜氏家训》者,颜之推所著,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家训也。
其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言简意赅,辞藻华丽,影响深远。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
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已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
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
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
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
《颜氏家训》翻译:《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所著的一部家训,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著名著作。
这本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辞藻华丽,影响深远。
人民有了,然后才有夫妇;有了夫妇,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
一个家庭的亲情,就只有这三层关系。
从这三层关系出发,一直到九族,都是源于这三亲,所以在人伦关系中非常重要,不能不重视。
兄弟是分形连气的人。
当他们年幼时,父母左右扶持,前襟后裾,吃饭时同案,穿衣时传承,学习时相连,游玩时同行,即使是性格悖乱的人,也不能不相爱。
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各自娶妻生子,即使是性格敦厚的人,关系也会有所衰减。
妯娌与兄弟相比,关系就会变得疏远。
现在让关系疏远的人去衡量亲厚的恩情,就像方形的底座配上圆形的盖子,必然不相合。
颜氏家训文言文翻译讲解
一、作者简介颜之推(531年~591年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
他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
颜之推曾写了一篇《观我生赋》,对自己身经亡国丧家的变故以及一生三化的无可奈何情状,作了痛苦流涕的陈述。
在《颜氏家训》中,他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以期对后世有所裨益。
二、内容概述《颜氏家训》共分为二十篇,涉及家庭教育、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
其中,有关家庭教育的篇章尤为突出,被誉为中国第一本论述家庭教育的课本。
三、文言文翻译讲解1. 原文:“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
”翻译:名誉与实际,就像形状与影子一样。
讲解:这句话强调了名誉与实际之间的关系,即名誉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的。
只有实际具备一定素质,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
2. 原文:“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翻译:品德技艺全面,那么名誉一定良好;容貌美丽,那么影子一定漂亮。
讲解: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名誉与实际的关系,即一个人的品德和技艺越全面,其名誉越好;一个人的容貌越美丽,其影子越漂亮。
3. 原文:“今不修身而求个名於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於镜也。
”翻译:现在不修身养性而追求名誉的人,就像面貌丑陋却要求镜中的影子美丽一样。
讲解:这句话批评了那些不注重修身养性却追求名誉的人,认为他们如同面貌丑陋却要求镜中影子美丽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4. 原文:“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翻译:上等的人忘记名誉,中等的人追求名誉,下等的人窃取名誉。
讲解:这句话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并分别阐述了他们对名誉的态度。
上等的人注重内在修养,不追求名誉;中等的人追求名誉,但不过分追求;下等的人则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名誉。
四、总结《颜氏家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其文言文翻译讲解对于我们理解这部著作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颜氏家训》的翻译讲解,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家庭教育、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见解,以及他对人生、名誉、品德等方面的思考。
颜氏家训及文言文翻译
一、作者简介颜之推(531年~591年以后),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
其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
在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西魏破江陵等历史事件中,颜之推曾历任散骑侍郎、黄门侍郎等职。
他一生历经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
在《观我生赋》中,他对于自己身经亡国丧家的变故,以及一生而三化的无可奈何情状,作了痛苦流涕的陈述。
二、内容概述《颜氏家训》共有二十篇,内容涉及家庭教育、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历史典故等多个方面。
其中,序致第一篇主要阐述了作者写此书的宗旨,即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其他各篇则从不同的角度对家庭教育、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三、文言文翻译以下为《颜氏家训》部分文言文翻译:1. 原文: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译文:人民有了,然后才有夫妇;有了夫妇,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家之亲,这三者而已。
2. 原文: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译文:兄弟,是形体分异而气息相连的人。
3. 原文: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译文:我之所以再次写这本书,并不是敢以自己的言行来规范世人,而是为了整齐家门,教育子孙。
4. 原文: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
译文:禁止童子的暴行和恶作剧,老师的告诫不如家仆的指挥。
四、总结《颜氏家训》作为一部古代家训,其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对我国古代家庭教育、道德修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颜氏家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观念,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同时,对《颜氏家训》中的文言文进行翻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颜氏家训》-精品课件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6/272021/6/272021/6/272021/6/27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
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
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 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 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 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 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 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 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颜宗《湖山平远图》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 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 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 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 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颜宗《湖山平远图》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 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 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 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第七章《颜氏家训》
刘松年《秋窗读书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解
《颜氏家训》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 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 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 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颜氏家训译注
颜氏家训译注
《颜氏家训》原文及译注如下:
原文: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吾时俛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注:对子女偏爱,虽然想用厚爱来对待他,却反而因此给他招祸。
我当时低着头,不回答。
奇怪啊!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假如他因这种教育方法而做官一直做到公卿宰相,我也不愿你们学他这样。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国学经典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序致篇一、整齐门风提撕子孙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①,慎言检迹②,立身扬名,亦已③备矣。
魏、晋已来,所著诸子④,理重事复,递相模敩⑤,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⑥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⑦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⑧,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⑨耳。
「译文」古代圣贤们的著述,主要是教人行忠孝,至于言语谨慎、行为庄重、立身扬名等道理,也说得很周全。
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圣贤思想的书,道理重复,内容雷同,前后照搬,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
现在我又来写这一类书,不敢以它做世人行为的规范,只不过是作为整顿自家门风、警醒后辈儿孙罢了。
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就信服,是因为说话者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吩咐,有的人就照办,是因为作出吩咐者是他们所敬服的人。
要杜绝孩子的过分淘气,师友的劝诫,还不如婢女的转挥命令;要制止兄弟间的内讧,尧、舜的教导,还不如他们自家妻子的诱导规劝。
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信服,不过是希望它能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而已。
「注释」①诚孝:即忠孝。
②检迹:行为自持,不放纵之意。
③已:通“以”。
④诸子:本指先秦诸子。
这里指魏晋以来的人阐述儒家学说的著述。
⑤模(xiāo 效):模拟、仿效。
⑥提撕:扯拉、提引。
⑦傅婢:即侍婢。
⑧斗阋:指家庭内兄弟之间的争执。
⑨寡妻:正妻。
「评语」古往今来,道德伦理、家训格言一类的书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何以此书得以流传,至今仍有影响呢?恐怕在于作者重在实用。
理不在多,而在其效用。
家教问题古今说者、论者不计其数,恐怕没有谁会以为只几行字、几本书的夸夸其谈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风。
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首先应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
其身正,则不令自行,其身不正,有令则不行,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之。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尊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仁爱威严导示深切吾家风教,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①,便蒙诱诲;每从两兄②,晓夕温情③,规行矩步④,安辞定色,锵锵翼翼⑤,若朝严君⑥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⑦,家涂⑧离散,百口⑨索然。
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⑩,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11)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竟,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追思平昔之指(12),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
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13)耳。
「译文」我家的门风家教,一向是严整缜密的。
还在小的时候,我就时时得到指导教诲;学着我两位兄长的样儿,早晚侍奉双亲,一举一动都照规矩办事,神色安详,言语平和,走路小心恭敬,就同在给父母大人请安时一样。
长辈常传授我佳言锦句,关心我的喜好,勉励我扬长避短,没有一样不是恳切深厚的,我刚满9 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道中衰,人丁冷落。
慈爱的兄长来尽抚育之责,其困苦辛劳达到极点;但他仁爱而无威严,对我的督导就不够严厉。
我虽然读了《周礼》、《左传》,也有点喜欢作文,但与一般平庸之人相交而受其熏染,放纵私欲,信口开河,又不注重着容貌的整洁。
到十八九岁时,渐渐懂得要磨炼品性了,但习惯成自然,最终还是难以彻底改掉不良习惯。
20 岁以后,大的过失很少犯了,常常是在信口开河时,心里就警觉起来而加以控制,理智与感情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夜晚觉察到白天的错误,今日迫悔昨日的过失,自己意识到小时候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因此才到这种地步。
追想平素所立的志向,真是铭心刻骨,决不仅仅是把古书上的告诫听一遍看一遍,所以,我留下这20 篇《家训》,以此作为你辈的后车(13)之鉴。
「注释」①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之时,指童年时代。
②两兄:指之仪、之善二人。
③晓夕温情:依照礼节侍奉父母。
④规行矩步:比喻举动合乎法度。
⑤锵锵翼翼:行走时恭敬有礼。
⑥严君:父母,多指父亲。
⑦荼蓼:处境艰苦,这里喻指丧父。
⑧家涂:家道。
⑨百口:全家。
索然:萧索,冷落。
⑩属文:写文章。
(11)少:同“稍”。
砥励:磨炼。
(12)指:通“旨”,意旨,意向。
(13)后车:后继之车。
「评语」为人父母者,谁不爱自己的子女,但单纯的爱护自己的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
中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在于,父母对子女往往溺爱有加,而严厉不足。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使子女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务必从小抓起,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方成正果。
教子篇三、教儿婴孩一以贯之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①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②。
生子咳③,师保④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⑤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⑥,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仇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译文」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就可成材;智力迟钝的人,虽然教育也没有用处,智力中等的人,不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古时候,圣王有所谓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太子到三个月时,就要住到专门的房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音乐、饮食,都照礼节制。
这种胎教的方法,都写在玉版上。
藏在金柜里。
太子两三岁时,师保就确定好了,开始对他进行孝、仁、礼、义的教育训练。
普通人纵然不能如此,也应当在孩子知道辨认大人的脸色,明白大人的喜怒时,开始加以教诲,叫他去做他就去做,叫他不做他就不做。
这样,等他长大时,就可不必打竹板处罚了。
当父母的平时威严而且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
我看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只是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他们对子女的吃喝玩乐,任意放纵,本应告诫的,反而奖励,本应呵责,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还以为按道理本当如此。
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了,才去制止它,就是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树立不起威信,火气一天天增加,招致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终究是道德败坏。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又说:“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
”这话一点不假啊!「注释」①中庸之人:智力中常的人。
②金匮:金属制作的书柜。
③咳:孩提。
④师保:古代担任教导皇室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⑤凡庶:普通人。
⑥运为:行为。
「评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使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则必须从小抓起。
小孩好比一团泥巴,可按父母心愿塑成各种形状。
如果从小娇惯放纵,长大后必然不明事理,积习难改。
须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四、功随严出祸从溺来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①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②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③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④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⑤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⑥,终年誉之;一行之非,⑦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⑧,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译文」一般人不教育子女,并不是想让子女去犯罪,只是不愿看到子女受责骂而脸色沮丧,不忍子女被荆条抽打皮肉受苦罢了。
这应该用治病来打比方,子女生了病,父母哪里能不用汤药针艾去救治他们呢?也应该想一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他们难道愿意虐侍自已的亲骨肉吗?确实是不得已啊。
大司马王憎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辩在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领,年纪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意,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
因此,王僧辩才能成就功业。
梁元爷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漂亮,当爹的巴不得过往行人都晓得,一年到头都挂在嘴上;他若一件事有闪失,当爹的为他百般遮掩粉饰,希望他悄悄改掉。
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掉后,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注释」①重:难的意思。
②楚:荆条,古时用作刑杖。
这里是用刑杖打人的意思。
③艾:艾叶,中医以艾时熏灼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
④可愿:岂愿。
⑤城:也称口,为水入长江处。
⑥行路:路人。
⑦:通掩。
⑧婚宦:结婚和做官,这里指成年。
「评语」为人父母者,放纵自己的孩子,大约皆出自“爱心”,过于严厉则于心不忍。
仁父慈母们须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天下父母,谁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循循善诱固然不错,冷面相向也不失为一种爱法。
学士之父宠溺其子而其子自取其祸,司马之母训之以棍棒而其子功成。
真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蜜糖罐里淹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