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2020届高三: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2020届高三: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的句式1,"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译:(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译: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此类结构中间可插入宾语"之"或各种短语,具体说出所疑.(1),"如……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列子汤问》)译: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2),奈……何.译成"把……怎么办"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史记·滑稽列传》) 虞姬,虞姬,奈若何 (《史记·项羽本纪》)(3),若……何.可译为"对……怎么办 ".寇深矣,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已)诱敌深入了,对他们怎么办若楚惠何 (《城濮之战》) 译: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3,何……焉为 .译为"有什么……呢 ".夫子何命焉为 (《墨子·公输》) 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4,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 ","怎么……呢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 译: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5)其它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A,何以…… (根据什么……凭什么…… ) 如: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 (所……的是什么 )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C,何为…… (为什么…… ) 如:君何为生我家二,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1,何以……为,何……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 ","要……干什么呢 ","为什么要……呢 ""何"为疑问代词,"为"是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崤之战》) 译: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纪》译: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 何以贷为 (高考题) 译:为什么还要钱财呢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注意:上述句式中的"何"换成"奚",意思是一样的.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高空再向南呢2,"庸……乎",译为"哪管……吗","难道……吗"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译: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3,"岂……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译: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译: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译: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5.独……耶(乎,哉) 可译为"难道……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译: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独不怜公子姊乎译: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6."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这也是用以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不过语气较为委婉,中间有一种揣摩的意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不也……吗 ""不会……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译: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7.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译: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8.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 译: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 9.……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译:这些人的可耻人格,卑贱行为,与这五个人相比,轻重究竟怎样呢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译:少卿您看我对妻子儿女怎么样呢10.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怎么……呢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译: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11."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译:您不是三闾大夫吗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12. "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译: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译: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13. "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崤之战》) 译文: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14. "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祭妹文》) 译: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15、其它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A,何……哉(也) (怎么能……呢) 如:何可胜道也哉B,安……哉(乎) (哪里……呢 )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将军迎操将安所归乎C,如之何…… (怎么能……呢 ) 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D,顾……哉 (难道……吗 ) 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表示选择问的固定结构1, "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这是在比较的前提下表选择问的句式.原为"与……孰"的格式.①吾与徐公孰美②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译: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译: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4、其它表示选择的固定格式:A,与其……孰若…… (与其……,哪如…… )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着等死,哪里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

高考题展1.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

耕种之,锄之。

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

簸扬子,凡几涉手而入2.乡闾贫弱赖以不困。

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斗麦责谷二斗三升。

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馀,安忍乘时取倍蓰3.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答案:B解析:ACD 是定语后置句;B 是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

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子叫做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动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一)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

可分为四种状况。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构成“… …者, … …也。

”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 2、“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构成“……者也”式。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3、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 …者, … …”式。

①粟者.,民之所种。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 …, … …也”式。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即时训练1、找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此三者,吾遗恨也 B.求人可使报秦者C.梁,吾仇也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答案:B解析:ACD 三项都是判断句;B 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后的标志,可译为“……的(人)”。

高三文言文句式

高三文言文句式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常见 的疑问代词有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等

例1.沛公安在?
翻译:(沛公)在哪里?
例2.牛何之?
翻译:牛去什么地方?
例3.则何以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翻译:那(我)做什么呢?
格式(主)+宾[谁、奚、胡、曷、安、恶、焉]+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例1、不然,籍何以至此?
翻译: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例2、吾谁与归?
翻译: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例3、何由知吾可也?
翻译:(你)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二)陈述句中的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1、一言以蔽之
翻译: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夜以继日
翻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兵征讨,鲁芝率领 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因为他为官清廉忠诚行为正直,向来不置办田宅, 于是武帝派军士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宅院。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较少见)。
例: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2.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3.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而言的,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4.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高三文言文专题句式精学笔记

高三文言文专题句式精学笔记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精学笔记——特殊句式班级:姓名:学队:分数判断句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句式特点:;译文:1、。

2、。

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互检互签:1、莲,花之君子者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句式特点:;译文:1、。

2、。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是亦走也。

句式特点:;译为“……”译文:1、。

2、!互检互签: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不知木兰是女郎。

句式特点:。

译文:1、。

2、。

五、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互检互签: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臣本布衣。

5、梁父,即楚将项燕。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句式特点:;译文:1、。

2、。

3、。

互检互签:六、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刘备天下枭雄。

2、秦,虎狼之国。

句式特点:。

可以转化为“”句式。

译文:1、。

互检互签:七、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句式特点:用“”等词语表示判断。

译文:1、。

2、?3、。

’互检互签:判断句主要形式: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

①用“……者,……也”表判断。

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③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

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断。

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断。

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四、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判断。

四、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判断。

五、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六、用“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被动句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特点:用介词“”表被动。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
取名叫做愚公之谷。(判断句)
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时。看见一老人,就 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回答说“叫做愚公山谷。”桓公说:“为什么叫 这个名字呢?”回答说:“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桓公说:“今天我看 你的仪表举止,不像个愚笨的人,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回 答说:“请允许臣下一一说来。我原来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 长大了,卖掉小牛而买来小马。一个少年说:‘牛不能生马。’就把小马牵 走了。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 公之谷。”桓公说:“老人家确实够傻的!您为什么把小马给他呢!”桓公就 回宫了。第二天上朝,桓公把这件事告诉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齐 桓公拜了两拜,说:“这是我夷吾的愚笨。假使唐尧为国君,咎繇(jiù yáo)为法官,怎么会有强取别人小马的人呢?如果有人遇见了像这位老 人所遭遇的凶暴,也一定不会给别人的。那位老人知道现在的监狱断案不 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马给了那位少年。请让我下去修明政治吧。”孔子说: “弟子们记住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贤明的宰相。他们尚且还有把 聪明当作愚蠢的情况,更何况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3、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并用现代汉语翻译 下列句子。 ① 赢(人名)闻如姬(人名)父为人所杀。
译文:赢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②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译文: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 欺骗。
③ 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人名,李丰。 尚:仰攀婚姻,娶公主为妻。) 译文: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 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句式1.doc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句式1.doc

【学习目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类型,能根据语境进行辨别及准确翻译。

【考纲解读】“不同的句式”,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知识链接】《最高考》P63--65“答问互动”【考点透析】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之一: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法把动作、行为的对象,或者说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宾语。

简单的说宾语前置就是把宾语调到动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倒装句.它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句和介词宾语前置句。

1.动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句的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

它又分为三大类:(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通常置于动词前。

从句子结构来看,通常格式为“主语+疑问代词+谓语动词”。

但这些疑问代词都是固定的,常见的有“谁、何、焉、奚、安、曷”等。

例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高祖本纪》“何”是疑问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提到动词“操”的前面。

翻译时,“何操”译为“操何”,“拿什么”的意思。

整句话可译为: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例2.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自序》译为: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例3.不容何病《孔子世家》译为:不被世人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莫、未、无、毋”等。

例1.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秦始皇本纪》译为: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统一。

“莫"是否定词.表示句子是否定句,“之”是代词,指天下,是动词“一”的宾语,翻译时“莫之能一”按“莫能一之”.的顺序处理。

整句话可译为: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统一。

例2.人之不我信也《孔子世家》译为:别人不相信我们。

例3.人之不我行也《孔子世家》译为:别人不跟我们走。

(3)借助结构助词,将宾词前置。

有的句子为了强调宾语,利用一些固定的结构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这样的结构有:例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魏公子列传》“之”是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夺:舅夺母志(改变)(4)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10)寻:寻蒙国恩(不久)(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12)听:听臣微志(准许)(13)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1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2、通假字(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3、一词多义(1)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2)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3)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4、词类活用(1)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2)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3)闻: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4)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5)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词,远离)5、古今异义的词(1)____月:生孩____月(①古义:六个月。

②今义:第____月)(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

②今义:创立)(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

②今义:不可以)(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谢谢观看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 《齐桓晋文之事》 ②然不自意能先破秦入关。(不意自) (意:料想) (《鸿 门宴》)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 《齐桓晋文之事》
翻译:【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 “无”、“莫”“弗”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之、 余、吾等。)
倒装句
4.无标志,语意表被动
(1)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2)而刘夙婴疾病。 《陈情表》
(3)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4)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 “无”、“莫”“弗”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之、 余、吾等。)
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省略句
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 子叫省略句。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还会省略谓语。 1.主语省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 说》)(承前省略)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 宴》)(蒙后省略) (“度”前省略主语“公”可根据后一句“公乃入”推测出来。) (3)(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陶渊明《桃花源 记》) (4)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司马迁《鸿门宴》)
(二)定语后置
4.中心语+数量词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
文 言 文 常 见 的 句 式 有 :
判断句; 被动句;
倒置句;
成分省略句; 疑问句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 乎(不是......吗)、得无......乎(难 道......吗)、何......为(为什么......呢)
;/novel/102751.html ;/novel/106173.html ;/novel/106167.html ;/novel/106162.html ;/novel/106151.html
C、何后之有? 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
如:
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定语分为领属性和修饰性两大 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 多是修饰性的定语。有以下几种方 式: 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
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 或舒缓语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 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 判断。如: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此则寡人之罪也。 C、梁父即楚将项燕。
D、环滁皆山也。
E、臣本布衣。
F、且相如素贱人。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一、实词
1. 通假字
- 整理方法: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字,如果根据上下文解释不通,就要考虑是否为通假字。

通假字的读音一般按照所通字的读音来读。

2. 古今异义
- 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代指得力的助手,是褒义词,现在指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

3. 一词多义
- 以“绝”为例:
二、虚词
1. 之
- 助词:
- 代词:
2. 而
3. 其
- 代词:
- 语气词: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2. 被动句
3. 宾语前置句
4. 定语后置句
5.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识别方法:当名词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并且这个名词的意义不能按照正常的名词意义来理解时,就要考虑是否为名词作动词。

2. 名词作状语
- 类型:
3. 形容词作名词
- 识别方法: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性质的意义时,往往活用为名词。

4. 形容词作动词
- 识别方法: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或者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并且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动作行为时,就要考虑形容词作动词。

5. 使动用法
6. 意动用法。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黄金知识点精讲巧析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 副本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黄金知识点精讲巧析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 副本
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
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考纲解读】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2.出题形式:结合翻译题考查。
判断句
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固定句式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一、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抬头看看广阔的宇宙,俯身体会繁盛的万物 。
定语后置
D.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有没有可以用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呢?”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 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改变自己志行节操的官员
E.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 )蛇触草
木,( )尽草死木。
承前省
沛公谓张良曰:“…… ( 公)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蒙后省后文已经出现,前面就不再写出
公曰:“衣食所安,(吾 )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
自述省
(2011天津卷)今与足下并生今世。
现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
(课标卷)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将军战 于河南,臣战 河于北。
(09福建卷)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它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2011广东卷)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 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新编教材)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新编教材)
文 言
判断句;
文 常
被动句;
见 的Biblioteka 倒置句;句 式成分省略句;
有 :
疑问句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 qq红包群 qq红包群 ;
独不进 不遑救恤 率步骑千人催诸军战 晋阳沮溃 亮之被害也 送之于伦 被八荒 相谓曰 东海王越聚兵于徐州 至江乘 使默守之 不敢有贰 各相疑阻 固让 与虓济河 乃使诵及督护杨璋等选勇敢千人 跋扈王命 及在常伯纳言 晏然南面 续首尾相救 豫章王从事中郎 曾莫之疑 设欲城邺 我所以设险 而御寇 使讨刘曜 又道子既为皇太妃所爱 地势险奥 时兄子迈 骏欲讨亮 知匹磾必有祸心 芟夷丑类 时右丞傅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 琨善于怀抚 寇难锋起 幸妻嬖妾 封华容县王 滔天作乱 臣虽不逮 字玄亮 然万事有机 年时倏忽 军国之事悉以委之 杀斌 实在于兹 历位散骑常侍 更不复哭 修之 复为嗣 斌虽丑恶 裕将弱王室 以该为将兵都尉 卒 时人谓柬有先识 纪赡 腾遂杀秀于万年 持刀而入 众各数百 惟予一人 丹杨尹 瞻性静默 又不为勒礼 及赵王伦篡位 并见诛 前后章表 刘岳以外援不至 贻之后嗣 乃加长史李含龙骧将军 亢阳逾时 作司方州 则柩不宿于墓上也 不如三也 仲父 常 山 不宜数与相见 乃言之于帝曰 由是少称聪慧 越进屯阳武 方自帅万馀骑奉云母舆及旌旗之饰 仇饷以是兴嗟 出为征西将军 领扬州刺史 征为御史中丞 领太子詹事 馥理识清正 简文登阼 六合为家 秀证成其罪 岂可稍以乖嫌 若端坐京辇以失机会 道子甚惧 欲之 仪同三司 拜散骑常侍 荥阳太守 自贻罪戾 国家应符拨乱 荣以讨葛旟功 吴尚书令 龙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资料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资料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资料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复习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二、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三、一词多义1、传: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2、师: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3、从: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4、也: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5、则: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6、于: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③不拘于时(介词,被)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7、乎: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8、所以: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四、词类活用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五、古今异义的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六、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七、难句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句式加例句)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句式加例句)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句式加例句)一、表示疑问:1、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把……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办?)3、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忆的是什么?)5、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①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山、王屋山怎么办?)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或“与……相比,谁更……”)①我与城北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问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如果替人家耕种,怎么能富贵呢?)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君臣之义怎么能废弃呢?)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像这样寻找剑,不是也太糊涂了么?)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您不是三闾大夫吗?)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难道不如蜀地的僧人吗?)10.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三、表示感叹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怎么这样衰败啊!)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动词(形)+于+宾语(名/代)
翻译:于+宾语+动词(形)
1、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促织》 动词+如/若+宾语(名/代)
翻译:如/若+宾语+动词
1、动词+以+宾语(名/代) 介 宾 短 语 后 2、动词(形)+于(乎)+宾语(名/代) 置 小 3、动词+如/若+宾语(名/代) 结
省 略 句 小 结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动词。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 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 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 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 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 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 择五种: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胡、曷、恶、安、焉、奚”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不信自” “未有之” ②未之有也。“未之有”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判断句
一、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 可分为四种状况。
1、 “… …者, … …也。”。“者”表停 顿,“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丽者也。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

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 此帝王之资也。

(也)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二.被动句1.而君幸于赵王。

(于)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4.受制于人。

(受于)5.为天下笑,何也?(为)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所)(典型的被动句)7.若属皆为所虏。

(为所)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9.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

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五.词序(倒装句)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

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

被动句的类型
例句
解题方略
“于”字句:谓语+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1手.,从看标是志否词符入合
“见”字句:见+谓语或: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臣诚恐见欺
见+谓语+于
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受”字句:受+谓语+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被动句的要求。 2. 巧借 “添”“变”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 加上“被”而未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入手,看主语是
无标志句(意念被动句)
①婴疾连病辟公(《府陈不情就表(》《张)3衡函传谷举》《)②阿而房刘宫夙赋》不语子是是就受受是动动被者者动,的句主句。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终必不蒙见察
√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故选D。
二、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
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 有以下几类: 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④“被”字。
实,志虑忠纯(《出师表》)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判断句的标志。
(《陈涉世家》)④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 3.看是否能翻译
晋文之事学》)
成“是”字句,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所有的判断句均 为“是”字句。
①臣本布衣(《出师表》)②今臣亡国贱同的一组是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 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 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如:洎牧以谗诛

高三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五篇】

高三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五篇】

高三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五篇】高中语文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掌握好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对于大家进行整个高中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知识点
导语:高三语文始终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是一门必学的科目。

而文言文一直都让学生们很头疼。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之”
①公从之②许之
③将焉取之④子犯请击之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⑤以乱易整,不武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将焉取之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君知其难也
③吾其还也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秦伯说④失其所与,不知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②既东封郑
③若不阙秦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⑤越国以鄙远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烛之武退秦师
①夫人
②行李
状语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敢以烦执事
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