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1 目的对公司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从原辅材料的接收、生产、成品入库, 直至交付, 都保持相应的标识, 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可追溯。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在进料、生产、仓储、交付各阶段的识别、追溯的控制与管理。
3 职责与分工3.1 品质保证部a)对工厂品控部编制和修订的标识规则进行审核;b)负责组织工厂品控部对公司产品的可追踪能力进行验证。
3.2 工厂品控部a)负责编制和修订标识规则;b)负责对过程及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
3.3 工厂仓库负责对在库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物料标识。
3.4 物流和门店负责保持产品的标识以实现可追溯。
4 工作程序4.1 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规定4.1.1 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方式a)经检验和试验后的产品可以用标签/区域隔离,标识区别其质量状态。
b)标识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有: 待检、已检待判、检验合格、检验不合格四种。
c)已检待判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必须标识,标识状态不准随意移动或转序。
d)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检验人员需具备标识资格, 标识人员可由工厂品控部主管授权有资格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4.1.2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管理a)原辅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以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式样、形式由工厂品控部确定并向品质保证部备案后采用。
b)工厂品控部、生产车间对用于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标签等要设专人保管、发放和使用。
工厂品控部对所有使用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印章的检验人员进行编号, 并负责备案。
c)只有通过检验和试验合格并且标识完整、清晰、正确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才能入库、投入生产、转序、入库和出厂。
d) 若过程中发现未标识的产品, 须由工厂品控部重新检验并加以分类标识。
4.2 检验状态的标识4.2.1 原辅料检验状态的标识:a)待检品标识: 待检物资由检验人员通知卸货人放置在规定的“待检区”内。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简介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涉及到产品的标识、追溯和管理。
在现代社会,产品标识和追溯体系已经成为了必备的管理手段之一,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标识和追溯体系可以对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标识管理标识管理主要是指对产品的身份标识、标识规范和标识使用等方面进行管理。
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识别产品、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并判断产品的质量,因此标识的合理与否与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密切相关。
产品标识规范企业在制定产品标识规范时,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规定,并严格执行。
具体要求如下:1.标识内容应当真实、准确、明确、易于识别和理解;2.标识应当包含产品的名称、规格、产地、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基本信息,并标注生产许可证号、合格证号、认证标志等相应的信息;3.按照不同的产品特点和行业特征,制定相应的标识设计和标识规范,确保标识的可读性和易识别性。
标识使用产品标识使用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有许多具体的要求和标准需要遵循,以确保标识的正确使用和有效性。
1.在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中,要对标识的位置、大小、字体、颜色等方面进行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使用;2.在销售过程中,应当对标识所描述的产品进行真实的宣传和描述,并确保标识与产品相符;3.在售后服务中,需要根据标识所描述的产品信息,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追溯管理追溯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够追溯到该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
追溯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品追溯执行方案企业制定产品追溯执行方案时,应将全流程纳入考虑范围,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包装、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并规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便能够顺利的进行追溯。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一、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在生产、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能够准确识别和追溯,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包装材料等。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具有清晰、准确的标识,并向供应商索取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追溯信息。
2、生产部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标识,包括批次号、生产日期、操作员工等信息,并确保标识的清晰、完整和可追溯性。
3、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的执行情况,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并记录相关的质量数据和追溯信息。
4、仓储部门负责对库存产品进行标识和管理,确保产品的存储环境符合要求,并能够根据标识进行准确的出入库操作。
5、销售部门负责向客户提供产品的标识和追溯信息,处理客户的质量投诉和追溯需求。
四、标识要求1、原材料标识原材料应具有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等标识。
标识应清晰、牢固,不易脱落或损坏。
2、半成品标识半成品应具有生产部门名称、产品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工序名称等标识。
标识可以采用标签、印章、喷码等方式。
3、成品标识成品应具有公司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标识。
标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包装材料标识包装材料应具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等标识。
标识应与所包装的产品相匹配。
五、可追溯性要求1、原材料追溯通过原材料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能够追溯到原材料的采购日期、检验报告、生产厂家等信息。
2、生产过程追溯通过产品的批次号,能够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操作员工、设备编号、检验记录等信息。
3、成品追溯通过成品的批次号,能够追溯到原材料的采购信息、生产过程信息、检验报告、销售去向等信息。
六、标识和追溯记录1、采购部门应保存原材料的采购合同、质量证明文件、供应商信息等记录。
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达到区分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过程和追溯要求,防止产品在这些过程中被错用和混用;可以追溯每个或每批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成品,以及顾客财产在接收、生产、交付过程的标识、可追溯性和产品的检测和监控状态的控制。
2 术语和定义2.1 产品标识:指用适当的方法在生产、服务运作全过程中对采购产品/材料、半成品、成品或包装物上做出适当的标记或标签。
2.2 可追溯性:指根据或利用所记载标识的记录,追溯一个项目或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用途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3 职责3.1 物资部是本程序的主职部门。
负责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和半成品/成品在库房内及物流过程中的标识的实施和管理控制。
3.2 各生产部门生产室负责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和半成品/成品在生产现场的标实的实施和管理控制。
3.3 品技部负责监督检查产品标识的完好性,当需要追溯时组织相关部门提供有关记录。
3.4 采购部负责督促供应商作好原材料的标识。
3.5体系管理部门负责对标识管理及追溯性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 管理流程4.1 标识的内容:4.1.1 产品类别的标识:如零件名称、规格、零件代码。
4.1.2 提供者标识:供方、顾客、班组、班次、操者( 工号)、检验员、设备号。
4.1.3 供货状态标识:正常供货、试生产供货、小批量供货。
4.1.4 检测和监控状态标识:合格品标识(绿卡)、待检品标识(黄卡)、不合格品标识(红卡)和让步接收品标识(蓝卡)。
4.1.5 区域标识:不合格区、合格区、待检区、返工区、在制品区、废品区、危险品区、库房中的库区库位等。
4.2 产品标识的范围:4.2.1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等进货产品。
4.2.2 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白坯成品、涂装成品和机加成品。
4.2.3 顾客提供的产品。
4.3工作流程5 相关及支持文件5.1 《检验管理程序》5.2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5.3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5.4 《记录管理程序》5.5 《服务和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5.6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管理程序》。
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保证公司施工原材料使用正确,可追溯,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安装、检维修及保运项目所用材料及施工过程的标识管理。
三、职责分工1、物资供应部负责库存材料标识管理;2、生产管理部(项目部)施工员负责施工中原材料的标识管理;3、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监督检查;4、施工单位(基层公司和分包单位)1)保管员负责库存材料标识管理2)施工人员负责进场材料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记录施工过程及自检记录;3)施工员负责施工中原材料标识的监督检查;4)质检员负责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监督检查;四、工作要求1、库存材料标识1)材料员在领料时,要根据材料计划核对实物、质量证明文件,保证实物与计划相符、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原始标识准确、完整、清晰。
管材、板材、管件、法兰、阀门、螺栓、垫片、电缆等材料以及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成套开关柜等设备必须具备原始标识。
物资入库验收时,质检员和保管员核对确认材料和设备的原始标识、质量证明文件及实物状态,合格后入库保管。
保管员要及时登记《甲供材料入库、发放台账》,内容要齐全,材料来源明确。
不同厂家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物资要分别记录。
2)物资在贮存时,保管员对保管物资进行挂牌标识,分区存放,便于查找领用,防止误用。
材料防腐后覆盖原始标识的,以及材料外包装上有标识而实物本身没有的,保管员要及时进行标识移植,标识移植内容包括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生产厂家,标识移植使用白色、黑色油漆笔或记号笔。
特殊材质材料,保管员按照公司《色标管理规定》,刷涂色标。
3)物资在贮存、发放和回收过程中,保管员必须保证其标识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以备追溯核查。
4)返库材料、剩余材料必须有标识,以防止下次使用时发生材料混用。
质检员检查产品标识和标识移植。
2、材料发放1)保管员依据施工员审批的施工任务单或领料单发料,施工任务单或发料前认真核对领料凭证和实物,避免发错料,发料前,材料标识必须齐全。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模板)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模板)一、概述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和跟踪性,在面临退回、保修和召回等问题时能够有效地处理。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产品在生产、物流和销售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和跟踪性,防止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退换货、索赔、召回等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各级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和销售管理人员,以及与产品生产、物流、销售有关的各级员工。
三、术语1.标识:指对产品进行识别和区分的标记,可包括:批次号、生产日期、产品序列号、包装形态、条形码等。
2.可追溯性:指能够追踪、检索和调查产品的生产、物流和销售信息,以及相关文件和资料。
3.跟踪性:指能够追踪、监控和记录产品在生产、物流和销售过程中的状态和变化。
四、要求1.标识要求(1)产品应按照国家和企业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厂商、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生产地址、生产许可证等信息。
(2)对于特殊需求或产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殊标识。
如危险品等。
(3)标识应保证清晰、准确、可靠,并具有一定的防伪能力和防篡改能力。
(4)标识应在产品生产和供应链的各环节得到有效的保留和传递。
2.可追溯性要求(1)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生产、物流和销售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计划、生产记录、物流节点记录、销售记录等。
(2)企业应建立可追溯性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生产、物流和销售过程中的关键资料和信息应建立相应的档案。
(3)在生产、物流和销售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4)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应及时对其进行追溯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跟踪性要求(1)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对于生产、物流和销售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一、概述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是指公司在管理方案中明确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产品进行物流追踪,保证产品质量和应急处理能力。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提高公司的品质水准和安全性能,提高供应链的货运效率和可追溯性、降低公司的库存成本和营运风险。
二、标识管理1、标识范围标识范围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包装物、运输信息、售后信息等关键节点。
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批次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等信息。
2、标识要求(1)清晰:字迹工整、鲜明易辨,可以使用电脑打印、手写等多种方式。
(2)准确:标识信息应该与实际情况匹配,包括产品名称、批次编号、生产日期等。
(3)规范:标识符号规范、字体统一,确保标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4)不可篡改:标识信息应当将篡改尽量减少,防止标识信息被错误修改或者人为损坏。
(5)一致性:同一批次的产品应该具有相同的标识信息,以保证产品追溯的准确性。
3、标识管理程序(1)标识编码:针对不同的产品、批次制定不同的编码规则,确保标识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2)标识记录:对每个产品的标识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标识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3)标识修改:对于标识信息的修改,应该规范操作程序,并保留修改记录,以备忘和追溯信息。
(4)标识查验:在物流传递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进行标识信息的查验,确保产品可疑信息不进入市场。
三、可追溯性管理1、可追溯性范围公司应在生产、质检、物流等关键环节建立可追溯性管理系统,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入库、销售等多个环节,建立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信息。
2、可追溯性要求(1)可读性:可追溯信息应当包括必要的信息,可以在需要时追溯产品的来源和整个物流历程。
(2)准确性:可追溯信息应当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车间、销售商等关键环节。
(3)一致性:同一批次的产品应该具有相同的可追溯信息。
3、可追溯性管理程序(1)原材料追踪体系:对于入库的原材料,应该建立标准的入库记录和具体的抽检计划,建立原材料的可追溯性体系。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保证产品标识清楚,状态明确,以保证生产有序和实现产品可追溯。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君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购、检验、外协、库存周转的产品标识以及涉及到产品可追溯的管理活动。
2. 职责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的归口管理;质量部负责产品状态标识;业务部负责采购产品标识;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的标识和可追溯。
3. 管理办法3.1 产品标识3.1.1 采购产品的标识采购产品进入公司,产品或包装上必须有供应商的产品标识、条形码,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批次号等,若采购产品属于外协加工产品,则产品包装上(内)必须保留零部件工厂原标识,并有供应商自己的标识;外协产品或原材料、零件回厂后,采购员要立即编制零件批次号并开具报检单到质量部报检;检验合格的采购产品入库后建帐立卡,明确标识上的产品名称、代号、数量、零件批次号等。
生产领料时,领料单上要记录零件批次号和生产批次号,领料单由生产部开,上面必须有产品名称、代号、批量、零件批次号(库房填写)、生产批次号等内容,并采用扫描出库办法进行控制;领料单库房签署后返回一联到生产班组。
3.1.2 生产过程中的标识进入生产现场的产品,包括配套件、半成品、成品都要有标识牌或标识卡,以标明产品名称、代号、生产批次号和数量。
生产产品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生产批次号,始终贯穿生产过程,每张标识、单据、记录都要填写批次号;生产批次号采用实际日期表示,生产批次号要和领料单上的批次号对应,如2009年10月生产的,在批号后加注“0001”标记,如09100001,表示2009年10月生产的第1批。
剪板、拌料等必须有作业记录,并记录零件批号、生产批号等,将记录与实物一起流转到生产班组。
生产班组必须收集每一批产品的领料单、相关零件标识、前工序作业记录、班组作业记录,以批为单位装订到一起保存,以月为单位统一收集到一个盛具(纸箱)中,存放到部门指定位置。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1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维护工程服务和经营过程中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标识要求,以便在需要时实现可追溯性。
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经营过程及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设备维护过程中从合同、原材料、设备、制作加工、检修、调试到交付全过程的标识和追溯管理。
3规范化引用/应用文件3.1引用文件≪χχχχ公司现场安全标识管理标准》3.2应用文件《现场安全标志管理办法》《监视、测量设备和计量管理办法》《检修设备解体工作管理办法》《检修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竣工资料编制管理办法》《产品防护管理办法》《焊接技术管理办法》《焊接质量管理办法》《检修文件包管理制度》4术语与定义4.1设备标识:包括名称标识、参数标识、状态标识、颜色标识等。
——名称标识:设备中文名称、设备编码,即设备标牌——参数标识:设备制造单位标注的设备主要设计参数、形式或型号、出厂年月、制造单位,即产品铭牌——状态标识:分闸、合闸、合格、不合格、运行中、待检修、待试验、停运、过负荷、超期服役等设备状态的标识——颜色标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电气设备本体相色,设备的分闸、合闸、急停按钮颜色、电线电缆颜色等标识4.2安全标识: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识。
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包括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四大类型。
——禁止类:表示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些行动一警告类:表示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警告人们可能发生的危险一指令类:表示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识一提示类:表示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识4.3生产用具标识:安全工器具、测试设备、手工具、用电设备、特种设备的存放位置标识、名称编号标识、技术参数标识、数量标识、检验合格标识、操作程序等标识。
4.4划线:利用线条对区域进行功能划分或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和警告。
5职责5.1生产技术部为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
0502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5.1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在其包装上粘贴或挂设合格标志;对合格产品存放区域应挂上绿色标识牌。
5.2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并隔离到不合格品区域存放,使用黄色标识牌进行区域标识。
5.3对经评审的报废产品,由检验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并隔离到废品区域存放,使用红色标识牌进行区域标识、。
4.6当顾客有特殊的可追溯性或特定标识要求时,由施工设计部在施工文件中规定标识,相关部门负责执行,并作相应的记录,保证顾客要求的实现。
4.7销售部对退货产品应标识产品型号名称、数量、现状态,加以隔离后填写《信息反馈单》报施工设计部、生产部和质管部。
4.8供应部负责每月检查各类产品标识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4.1.3仓库接受的合格零部件,按报检日期确定批次。
4.1.4仓库发货时,应在发货单上注明所领材料和零部件的批次号,并确定所生产产品的批次号。
4.2生产车间从领用原材料和零部件时起,开始填写《零部件加工流程卡》,登记产品生产批次号,此单随工件流动,由各工序操作者负责填写本工序的产品质量状况,经检验员和班组长分别签字认可。
4.3零部件进入组装和电器装配阶段时,开始填写《装配过程控制卡》,由各工序操作者负责填写本工序的产品质量状况,经检验员和班组长分别签字认可。
4.4成品标识采取永久性标识,在其主体上安装产品铭牌,铭牌上刻有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出厂编号等。
4.5成品外包装上应标识顾客单位名称、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出厂编号等,同时在产品门内挂《合格证》。《合格证》填列内容应有产品型号名称、数量、检验员签章、检验日期及公司名称。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1.目的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的各阶段为防止混用,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
当合同、法律规定或管理需要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对每个或每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的各阶段需要标识的产品。
3. 定义3.1产品标识:指用适当的方法在生产、服务运作全过程的采购产品/材料、在制品、成品或包装物上做出适当的标记或标签。
3.2可追溯性:指根据或利用所记载标识的记录,追溯一个项目或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用途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3.3检验与试验状态:指材料或产品有无进行检验和/或试验,以及经检验和/或试验之后合格与否的状态。
4. 职责4.1生管与制造部门负责接收、生产和交付各阶段产品的标识、维护。
4.2品保负责执行情况的指导、监督。
5. 流程与内容5.1 批量追溯控制方法流程见附件。
5.2标识策划5.2.1产品标识方法:各检验、生产过程、仓库贮存阶段的所有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成品等,各部门均需根据产品实际所需的标识状况和本部门实际的生产状况对其以适当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标识的方法可用标签、批次号、颜色、符号、装载容器、堆置区域等形式进行划分,标识应清晰和易于识别。
5.2.2检验、试验状态分类与分区:1) 检验、试验状态由检验和/或试验人员确定;2) 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域存放:a. 未经检验、试验------------未检验/试验区b. 已经检验、试验待定--------待定区c. 已经检验、试验不合格------不合格品区分别用:、待定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又可分废品)文字或标牌进行标识。
5.2.3状态标识方法1)制造部门根据公司材料或产品的检验与试验状况并结合公司生产现场现有的空间与“6S”规划出各检验过程和各生产车间材料或产品的储存和存放区域。
2)各单位必须确保本单位的检验与试验状态之规划区域和标识牌清晰、清楚并得到保护;必须要求本部门的所有人员理解、遵守并执行检验与试验状态的规定。
原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原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一、原材料标识的意义1.信息透明度:通过标识原材料,消费者可以了解产品的成分和含量,从而对产品进行选择和判断。
企业可以通过标识原材料,使产品的信息更加透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知。
2.质量控制:标识原材料可以使生产企业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通过标识原材料,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原材料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甄别,避免不合格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标识原材料,可以保护企业的研发成果和知识产权。
标识原材料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保障,避免技术被侵权,维护企业的利益。
二、原材料标识的主要内容1.原材料名称:标识原材料的通用名称或商品名称,以便于消费者和企业进行识别和辨别。
3.原材料批号:标识原材料的批次信息,便于企业进行批次管理和追溯。
4.原材料质量信息:标识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信息,以评估原材料的适用性和风险。
三、可追溯性管理办法的要求1.原材料采购管理:建立原材料采购台账,记录原材料的供应商信息、采购时间、采购数量、货物抵达时间等,确保原材料采购过程可追溯。
2.原材料验收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数量、标识等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合格应及时退换。
3.原材料追溯管理:建立原材料追溯信息系统,记录原材料的批次、生产日期、贮存条件、使用情况等信息,并能够与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数据对接和核查。
4.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原材料质量控制规范,明确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定期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5.原材料退换管理:建立原材料退换制度,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进行退换,避免不合格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6.原材料记录保存:对原材料的采购、验收、追溯等相关记录进行保存,定期进行备份,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四、总结原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企业形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一.目的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使其避免发生混淆,必要时可以准确地追溯产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和追溯活动。
三.职责:1.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对入仓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入库的成品进行标识和记录。
2.生产班组负责生产记录,成品、半成品入库前的标识。
3.质检员、现场品控对检验状态、监视状态进行标识和记录.。
四.运作程序1.所有入库的原材料、成品外包装上都应有明确的标识,标识应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2.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对入仓的原辅材料进行造册登记,将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入仓日期、追溯标识、供应商名称等填入明细帐,在每种物料上贴上标识牌,注明该物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和状态。
3.生产部在作业前应做好领料核对记录,作业时做好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包括原料名称、投料量、生产日期、班别、批次、设备机台号、操作人员、复核人、工艺参数、产品品名、代码等可追溯的内容,生产记录由车间主管、品保部审核。
生产记录由生产部存档。
4.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转序对不能直接判断产品规格,应对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作出文字或其它清淅的标识。
5.生产班组领料时,应填写《领料单》,仓管员将其所领材料的名称、数量和出仓日期填入明细帐。
《领料单》由仓储部存档。
6.半成品、成品入库时应系统填写《进仓单》,注明生产日期、规格、数量等。
7.成品仓内的存货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
标识内容应包括数量、名称、代码、入库日期、生产日期、班别、状态、标识人等。
8.检验状态标识:8.1待检标识: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未经检验,先挂上“待检”标牌,不允许直接采用。
8.2合格品标识:8.2.1原材料经复验合格,有检验报告的合格品方可入库。
8.2.2各工序半成品经自检合格,质检员定时巡检。
保证只有合格的半成品才能转序。
8.2.3产品最终检验合格后,由质检员做好产品检验记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1.目的对产品进行标识,达到产品实现全过程要识别,可追溯。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3.职责3.1检验科是标识和可追溯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标识方法并对标识进行管理;3.2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
4.程序4.1产品的标识4.1.1采购零部件及材料的标识配件仓库应设置和划分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和售后服务区,对进厂的零部件及材料,仓库保管员应按要求堆放在指定地方,并由保管员在台帐上做好记录。
4.1.2生产过程的标识生产区域应设置和划分部装区、总装区和下线调试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由车间负责进行按规定放置和标识,原料、部装件、总装件和成品不得混放,生产过程按规定填写过程装配记录,记录相应工位的操作人员的姓名或工号。
4.1.3成品标识经检验合格的成品应填写入库单,放入成品库,按生产许可证管理要求进行标识。
取得生产许可证以后,自准予许可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QS”’和“生产许可”中文字样组成。
QS标志由企业自行印(贴),标志的式样、尺寸及颜色要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附件6,可以按照规定放大或者缩小。
4.2标识的检查和可追溯性。
在产品需要进行追溯历史状况时,由检验科根据产品生产过程记录进行追溯。
4.3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4.3.1检验区应设置和划分待检区(可与下线调试区为同一区域)、检验区、返工返修区和合格品区。
4.3.2检验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不合格品放入返工返修区,并记录不合格项目。
4.3.3返工返修后的产品放入待检区,经重检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并做好相应记录。
4.3.4检验科负责对检验和检验状态标识进行管理和监督执行。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包括从物资进货开始,到生产、安装、交付的各个阶段的产品标识、状态标识和可追溯性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不混用、误用,以及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确保需要时实现产品可追溯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所用的物资和加工、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3职责总工程师负责公司标识和可追溯性的领导工作。
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修改和组织实施本办法;负责对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的检查和指导。
预算合同部负责施工用原材料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项目部负责对施工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材料员、各专业施工员及质量员负责本单位施工过程中进场物资的标识、材料库存物资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及施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检查和实施。
资料员负责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4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对自行采购或顾客提供的物资、半成品、设备的产品标识,由材料员采用标牌、存放地点、进货验收单、进货台帐、保管台帐、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等进行标识。
工程设备以设备铭牌及设备位号作为标识。
施工中形成的半成品、分部分项工程的标识,由施工员负责组织,采用任务单、技术交底记录、工序交接记录、各类检验记录、施工日志、施工进度、隐蔽工程记录、特殊过程确认记录等进行标识。
工程成品的标识,由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包括各种竣工验收资料、技术档案、施工管理资料、各种检验报告、主管部门认可文件、竣工报告、交工验收证书等资料进行标识。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检验试验状态有:a) 未检验(待检);b) 已检验未判定(待定);c) 已检验合格;d) 已检验不合格。
物资的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由材料员、质检员负责采用标牌、检验试验报告等进行标识。
过程的检验试验状态标识隐蔽工程以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标识,由专业施工员负责填写。
施工过程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施工员使用该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记录、检验试验报告等作为标识。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在生产全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存储、使用状态,以及质量状况给予明确的标识;同时为使所生产的混凝土产品的性能、质量情况给予明确标识;以及公司投入生产运行的设备设施和生产条件的状态等,能够清晰的被各相关部门或生产岗位人员掌握,防止误用、错用,并可追溯,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生产全过程中的设备设施、技术、文档资料、原材料,和所生产出的混凝土产品。
三、管理办法(一)原材料的标识管理1、采购部向各材料生产供应厂家索取材质证明,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建立供应商名录和材料分类,要求清楚注明厂家名称、出场日期、材料规格、技术标准等内容.采购部每年度向各厂家索要年检报告保存原件,同时向各试验室及磅房发放复印件。
2、采购部和搅拌站在材料存储位置上喷涂或挂有正确的清晰的材料名称规格标识,并保证其与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记录相符。
磅房收料称量人员在进料之前必须核对料仓标志,对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实施锁具管理,避免发生混料堆放的现象,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采购部和搅拌站要保证将正确的材料使用和标识,以及仓储位置图提供给:搅拌楼、调度室、试验室,并确保与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实际仓储情况相符。
对于原材料更换仓位,必须做好清仓,同时做好清仓记录,立即更换标识,做好更换标识的记录.3、采购部依据按批次进行原材复试委托时,在管理系统中的试验委托单上清楚标明批次、材料名称、规格、厂家等,同时向试验室提供来料合格证或出厂检测报告等资料.以上资料均作为原材料可追溯性的依据.4、称量人员进料称量过程中,在磅房管理子系统的进料称量过程界面内正确输入车号、运输单位、供应单位、产地厂家、材料名称规格,以便保持正确记录。
必须要求司机将来料卸在指定位置。
5、进场原材料在未得到该批次的出场合格证或试验室出据的复试证明之前视为未检验产品,而已有合格证或试验室复试合格证明的原材料为合格品。
(二)混凝土产品的标识管理1、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包括:合同编号、生产任务单编号、配合比通知单编号等具有唯一代表性的数据、资料或编号,也特指计算机管理系统中产生的数据和编号所对应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保证公司施工原材料使用正确,可追溯,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安装、检维修及保运项目所用材料及施工过程的标识管理。
三、职责分工
1、物资供应部负责库存材料标识管理;
2、生产管理部(项目部)施工员负责施工中原材料的标识管理;
3、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监督检查;
4、施工单位(基层公司和分包单位)
1)保管员负责库存材料标识管理
2)施工人员负责进场材料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记录施工过程及自检记录;
3)施工员负责施工中原材料标识的监督检查;
4)质检员负责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1、库存材料标识
1)材料员在领料时,要根据材料计划核对实物、质量证明文件,保证实物与计划相符、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原始标识准确、完整、清晰。
管材、板材、管件、法兰、阀门、螺栓、垫片、电缆等材料以及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成套开关柜等设备必须具备原始标识。
物资入库验收时,质检员和保管员核对确认材料和设备的原始标识、质量证明文件及实物状态,合格后入库保管。
保管员要及时登记《甲供材料入库、发放台账》,内容要齐全,材料来源明确。
不同厂家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物资要分别记录。
2)物资在贮存时,保管员对保管物资进行挂牌标识,分区存放,便于查找领用,防止误用。
材料防腐后覆盖原始标识的,以及材料外包装上有标识而实物本身没有的,保管员要及时进行标识移植,标识移植内容包括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生产厂家,标识移植使用白色、黑色油漆笔或记号笔。
特殊材质材料,保管员按照公司《色标管理规定》,刷涂色标。
3)物资在贮存、发放和回收过程中,保管员必须保证其标识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以备追溯核查。
4)返库材料、剩余材料必须有标识,以防止下次使用时发生材料混用。
质检员检查产品标识和标识移植。
2、材料发放
1)保管员依据施工员审批的施工任务单或领料单发料,施工任务单或发料前认真核对领料凭证和实物,避免发错料,发料
前,材料标识必须齐全。
发料后及时登记台账,材料去向明确。
2)切割后发料的材料,要保留带有原始标识的部分,先进行标识移植,然后切割。
3)施工人员在领料前要认真查看所领材料是否有标识,如没有,应要求保管员做出标识,否则有权拒绝领料。
4)施工人员在拉料、吊装、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材料标识,如有损坏要及时标注。
3、施工过程标识
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必须掌握作业内容,认真核对所用材料,保证材料与作业要求相符,标识齐全,保证材料使用正确。
施工过程标识同时采取实物标识和记录两种方式,实物标识,将发生作业的材料在实物上进行标注,一般使用白色、黑色油漆笔或记号笔,标注以醒目为原则。
记录就是将作业过程、使用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材质、生产厂家等)在自检记录中进行记录。
1)焊口标识
a)标识位置
(1)焊口标识位于距离管线焊口100mm左右处。
(2)距地面2m以上的水平管线,焊口标识标注在管线侧面或下面;距地面1m以下的管线,焊口标识标注在水平管线侧面或上面,垂直管线标注在明显易见侧。
b)标识形式
管线号焊材材质、规格
焊口号焊工号
c)标识时间
每道焊缝焊接结束后,作业组自检合格后,作业组长及时标注。
2)电气作业标识
a)电缆敷设施工时,要在电缆起端、转弯处、终端进行标识,注明电缆的编号、起点、终点。
采用记录标识,施工单位质检员应对完成的电缆敷设、盘柜安装、母线搭接、变压器安装、电机检查接线等电气安装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确认,将检查结果在记录上做出标识。
b)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区域挂牌标识,注明施工材料检验状态,如合格、不合格、待处置、废品等标识。
3)垫片产品标识
压力元件公司操作者负责垫片产品标识,质检员负责垫片检验状态标识。
a)缠绕式垫片采用钢印或标签进行标识。
标识内容:公称压力、公称通径、材质、制作小组编号。
b)金属包履垫片采用标签或记号笔书写方法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尺寸、材质、制作小组代号。
c)非金属垫片采用标签或用记号笔书写标识,标识内容:
尺寸、材质、制作小组代号。
4)阀门试验标识
a )阀门试验合格后,试验人员采用钢印进行标识,标识内容:试验人员代码。
b )安全阀校验合格后,校验人员采用挂牌进行标识。
标识内容:公称压力、校验员代号、校验时间。
c )质检员负责对产品的标识进行检查,发现有误及时确认整改。
d )产品出厂后,使用单位必须做好标识的防护工作,避免标识被破坏而导致阀门误用。
4、检验状态标识
1)检验状态标识分为:作业组长检验标识、专检检查标识和监督抽检标识。
状态检验还可采用标签、印章、记录等标识形式,表明产品检验状态。
2)检验状态标识与方法
(1)作业组长检验标识
自检合格——
(
2)专职检验标识
a )检验不合格——
b )检验合格——
(3)监督抽检标识
a )检验不合格——
b)检验合格——
5、监督检查
1)物资供应部、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负责库存材料标识情况的监督检查
2)生产管理部、施工单位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原材料标识的监督检查
3)质量管理部、施工单位质检员负责过程标识、记录的监督检查
6、资料存档
工程交工后,所有与该工程有关材料计划、台账、施工任务单、领料单、施工记录、自检记录等相关资料,由施工单位资料员收集齐全,存档备查,保存期限为三年。
7、责任追究
如发生材料用错情况,要查找原因,追究责任。
1)核对作业人员的施工任务单内容与施工要求是否相符,如施工任务单下达错误,由施工员负责
2)根据施工任务单核对施工所用材料,如使用错误或无材料标识,由作业人员负责
3)核查到货验收记录,如材料到货与计划不相符,由材料员、保管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