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语法概况
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
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上古汉语是中国古代汉族的语言,发音的特征和演变是汉语学习的重要内容。
上古汉语是指从商朝西周初期到秦末汉初的汉语阶段,过去已经发生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其发音和语法规则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一般而言,上古汉语有4个声调。
其特征是单音节汉字发音强劲有力,韵母偏向a、o、e,鼻音十分重要。
相比现代汉语,上古汉语的声母发音相对粗糙,母音长度较短,声调也没有现代汉语那么准确。
不过上古汉语的语音体系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发音现象,如咝、呾等带有浊辅音的激石声。
随着历史的变迁,汉字及其对应的发音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
商周时期的“韵母”及其发音与现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其韵母的字形和字音也不再像上古汉语时期那般简单了。
韵母的变化多是由韵尾的变化引起的,如上古汉语中“度”字的韵母是“ju”“du”,到了隋唐时期,就变成了“yao”“dao”。
此外,随着方言的演变,汉语的语言差异也逐渐显现。
上古汉语有四个声调,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方言的分化,不同地域的语言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声调和语音规则,这种情况在白话文时期更为明显。
比如南方汉语中的口音有“硬音词尾”的特点,而北方汉语则饱含浓重的音儿。
历史上汉语有过很多的音韵学家,他们对上古汉语发音及其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甲骨文和金文是上古汉语中比较重要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保留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语态,也折射出上古汉语的生活形态、习俗、信仰等社会文化现象。
同时,从字形上也能看出一些发音和语言转换的轮廓和规律。
总之,上古汉语的发音规则、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等给汉字文化的传承,汉语语音科学的整理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汉语爱好者而言,掌握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更好地理解汉语语音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中文语言的语法演变和规律
中文是一门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其语法体系的演变可追溯至上古汉语时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文语法不断演变,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规律体系。
首先,中文语法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词序的变化。
在上古汉语时期,词语的顺序较为灵活,主谓宾的顺序并不固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文逐渐形成了严格的主谓宾语序: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面。
这种固定的词序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清晰简洁。
其次,中文语法演变还涉及到词语的变化。
古代汉语的词汇较为复杂,字义多样,与现代汉语相比更具有象形意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文词汇开始逐渐简化,相同音调的字开始代表不同的意思,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同音异义词。
这一变化使得中文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此外,中文语法演变还表现在动词的变化上。
古代汉语的动词较为简单,基本上只有一个词义。
然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交流,中文动词逐渐形成了丰富的词义,有时甚至一个动词可以表达多个不同的意思。
这种变化丰富了中文的表达方式,使得对话更具有深度和情感。
同时,在中文语法演变中,虚词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虚词是指语法功能较为明确的词语,如连词、副词和助词等。
古代汉语的虚词较为简单,语义较为明确。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的交流,中文虚词日渐繁多,语义多样,具有较强的上下文依赖性。
虚词的变化使得中文更具有表现力和逻辑性。
最后,中文语法演变的规律体现在语法结构的变化上。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句子中的成分不太丰富,缺乏复杂的从句和短语结构。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中文语法结构逐渐复杂起来,从句和短语结构的使用更加普遍。
这种变化使得中文的表达更加精确明确,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总的来说,中文语言的语法演变和规律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词序、词语、动词、虚词和语法结构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使得中文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和魅力。
这一演变的过程是中文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文语言能够充满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原因。
最全的古汉语语法知识
最全的古汉语语法知识本章首先介绍与句子、短语、词有关的一些基础概念,然后再由这些基础概念出发来介绍与句子、短语和词有关的基础分类。
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与词的构成有关的问题,在词的后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语法的基本单位这一节我们先简要说明句子、短语、词及它们最基础的分类。
一、句子、短语和词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
古代汉语是书面语言,句子前后的停顿是通过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的。
如:(1)[齐师]{大败}。
(公羊传·成公元年)(2)[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3)[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后两例是用问号和感叹号来表示。
至于这些句子的语调,今人只能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比照地来认识,很难确切地知道古人当时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说这些句子。
以上三个句子全都表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一个句子常由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在以上四个句子中,用点和△标示的不同部分,分别是主语和谓语。
主语表示一句话的话题,通常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已知的信息,所以主语趋向于有定。
谓语则是对主语的陈说,对于听话者来说,谓语对主语的陈说常是未知的信息。
主语、谓语可以由词直接充当,也常由短语来充当。
短语又叫词组,它有时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见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语或谓语之后,再构成句子。
以上例(1)中的主语“齐师”和谓语“大败”,就都是短语。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以上例(1)中的“齐”、师”等就都是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短语、词与句子是不同的语法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人们用句子来进行言语活动;而短语、词则是备用单位,它们并不在言语活动中直接使用。
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句子在使用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作用。
一种作用是关于客观世界说了些什么,逻辑学上称之为表述了一个命题;另一种作用则并未直接表述命题,即关于客观世界没有直接说些什么。
古代汉语:学点古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学点古汉语语法第一讲绪论一、古汉语的概念和范围。
1.从时间上看,在“五四”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它是通过书面形式保留下来的。
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六朝时对佛经的翻译用了当时的口语。
文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模仿古人的弊端。
其实,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和古白话都与当时的口语联系紧密。
《尚书》,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非常难读的,却也只是当时的口语而已。
其实,说它难读也不然。
我们现在有不少成语都出自《尚书》。
如: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尚书·说命上》)玩物丧志,玩人丧德。
(《周书·旅獒》)《史通·杂说》:“晋楚方言,齐鲁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史记》中也夹杂着不少方言口语,而《汉书》在语言上却主要是模仿先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
而书面语却不愿意发展了。
于是,此两者便渐渐有了差异。
到六朝时,文人也多不满意作文的一味仿古,所以也开始书写当时的口语。
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及至唐代,故白话发展达到成熟期。
当时出现了一种说唱形式的,称为“变文”。
(“变文”原称“转变”,原用以宣传佛经故事。
常常是一幅图加上一段文字,有些像我们现在的小人书。
)古白话到了宋元明发展到最高阶段。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体系。
实际上,我们所讲述的,是一种共时的语法。
以先秦为基础,兼顾两汉的和古白话。
三、古今语法的主要不同点。
语法,包含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词法,是指词的结构和部分变化形态的规则。
句法,是指用词造句的规则。
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现代汉语语法相同)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了)1.文言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优。
上古汉语语法概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富海 zhangfuhai@ 15010895877
一、判断句
• 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 示判断的句子。 •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A,B也。 •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A者,B也。 • 判断句中有时加动词“为”,这个“为” 有人认为是系动词。 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
九、介词
• 一般的说法:介词的作用是把一个名词介 绍给谓词。教材中把“之”也看成介词, “之”是把一个名词介绍给另一个名词。 • 现代汉语介词很多,古代汉语介词相对较 少,有:以、於(于)、为、与、因、自 、由等等。
以
• 由动词义虚化而来。 • 表示工具、方式,翻译成“用”;表示原 因,翻译成因为。 • 以字结构可以放在动词前或后。 • 以的宾语可以提前,表示强调,也可以承 前省略。 • 固定用法:是以 所以 无以 有以
“者”和“所”
• 特殊的指示代词,或说关系代词。
•者
用法:1、加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或 主谓结构后,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即 转指。 仁者不忧 2、复指,即自指。 仁者,人也; 义者,宜也。
•所
用法:1、加在及物动词前,构成一个名词 性的结构,表示动作的受事,即转指。 见者VS所见
转指施事
转指受事
• 3、连词(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天子焉始乘舟。
三、否定词
• 否定副词:不、弗、無(毋)、勿、未、 否、非(匪) • 否定动词:無(无、毋、亡)、靡、罔、 蔑 • 否定代词:莫
• 重点:有“不”、“毋”、“未”、“莫” 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一般前 置。 • “不”与“弗”用法有别,“弗”一般否 定及物动词,弗=不之 公弗许=公不之许
之
上古汉语语法概况
甲骨卜辞中的代词情况
人称代词: 甲骨卜辞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 周代又产生了“吾、卬、台、予”四个。 甲骨卜辞中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 尔”,周代又产生了“而、戎、若”。 甲骨卜辞中有一个由指示代词“之”字充 当第三人称代词,周代又借用指示代词 “厥、其、彼”充当第三人称代词。
2、动词
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存在、变化、心理 活动的词,其主要语法功能是做谓语。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诗·唐风·山有枢)
爱其母,施及庄公。(左传隐公元年)
上古汉语动词没有时体的区别,动作的 时间由时间名词、副词、语气词来表示。 如: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既已得之,又恐失之。(荀子· 子道) 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 (管子· 小称)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孟子· 公 孙丑上)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 公二十三年) 十畝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诗· 魏风· 十畝之间)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周礼· 地 官· 小司徒) 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 其四,以登以釜,釜十则锺。(左传昭公三年)
关于动量词,上古汉语中还未产生,行为 次数的表示法是把数字放在动词的前面, 即“数+动”。 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学而) 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庄子· 寓言)
6、代词
代词是代替词、词组或句子的词,可分为人称 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代词的主要功能 是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 里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子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 大雅· 大明)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 逍遥游)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吕氏春 秋· 贵信)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史书的重要载体。
要想学习上古汉语,首先需要了解其语法规则和纲要。
上古汉语的语法纲要包括词类、句法、语法变化等方面。
在词类方面,上古汉语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其中,名词和动词是上古汉语中最为重要的词类,在句子中起着核心作用。
在句法方面,上古汉语的句子结构相对简单,一般为主谓宾结构,但也存在着许多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在语法变化方面,上古汉语的语法变化主要体现在动词的时态、语气、语态、人称、数等方面。
这些语法变化对于理解和翻译上古汉语文本至关重要。
除了了解上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外,学习者还需要通过大量阅读上古汉语文本来提高语感和理解能力。
上古汉语文本中的诗词、文章、史书等都是很好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上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特点。
总的来说,学习上古汉语的语法纲要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只要下足功夫,掌握起来并不难。
通过系统学习上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多读经典文本,不断进行语言实践,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上古汉语的学习道路上取得成功。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摘要:一、上古汉语语法的特点1.语序2.助词3.虚词4.时态5.被动句二、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1.语序的差异2.助词和虚词的使用3.时态的表达4.被动句的构造三、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价值1.语言发展的历史痕迹2.古籍阅读和研究的帮助3.对现代汉语教学的启示正文:一、上古汉语语法的特点上古汉语,指的是商周时期的汉语,也就是甲骨文、金文和战国简帛文献的语言形态。
上古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语序:上古汉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主谓宾的顺序,即主语在最前面,然后是谓语,再然后是宾语。
例如,“我吃饭”在现代汉语中是“我吃饭”,而在上古汉语中则是“我食饭”。
2.助词:上古汉语中有丰富的助词,如“之”、“者”、“其”等,这些助词在句子中起到重要的语法作用,如表示所有关系、定语后置等。
3.虚词:上古汉语中的虚词也非常丰富,如“而”、“则”、“且”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转折、递进等作用,是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
4.时态:上古汉语的时态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如“食”、“食矣”、“将食”等,分别表示现在时、完成时、将来时。
5.被动句:上古汉语的被动句与现代汉语相似,都是通过“被”、“受”等词来表示被动。
二、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有很多不同,下面我们对比分析一下:1.语序:现代汉语的语序主要是主谓宾,而上古汉语则是主宾谓。
例如,“我吃饭”在现代汉语中是“我吃饭”,而在上古汉语中则是“我食饭”。
2.助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比上古汉语要少,如“的”、“地”、“得”等,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也有所变化。
3.时态:现代汉语的时态除了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外,还可以通过助词“了”、“过”等来表示完成时和过去时。
4.被动句:现代汉语的被动句除了通过“被”、“受”等词来表示外,还可以通过“让”、“叫”等词来表示。
三、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价值研究上古汉语语法,对于我们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阅读和研究古籍,以及对现代汉语教学都有重要的价值。
古汉语语法特点(一)
古汉语语法特点(一)
古汉语语法的特点
古汉语是指中国古代时期所使用的汉语,其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
有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
1.多音字的使用:古汉语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即一个字
有多种不同的读音。
这使得古汉语的词汇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2.字序灵活:古汉语中的字序相对较为灵活。
主语、谓
语、宾语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句子的谓语
动词位于句子的中心位置。
3.重视平仄和韵律:古汉语的写作注重平仄和韵律,即
句子的音韵和节奏。
平仄是指字音的轻重音节配合,而韵律则是
指句子中的韵母的配搭。
4.严谨的词性变化:古汉语中的词性变化相对较为严谨。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单
复数、时态、语气等。
5.虚词的频繁使用:古汉语中虚词的使用非常频繁,如
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起到连接句子成分、修饰其他词语等
作用。
6.语气词的丰富:古汉语中的语气词非常丰富,可以用
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语气和语态。
其中包括感叹、疑问、肯定、否定等多种语气词。
7.动补结构的使用:动补结构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繁。
动
词和补语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用来补充说明动词的意思。
8.兼用性的词语:古汉语中存在很多兼用性的词语,即
一个词可以同时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
这使得古汉语的表达更加灵活多变。
以上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汉语作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原创版)
目录
一、上古汉语语法概述
二、上古汉语的词类和词形变化
三、上古汉语的句法结构
四、上古汉语的语序和语气
五、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及其演变
正文
一、上古汉语语法概述
上古汉语是指商代至汉代的古汉语,这一时期的汉语语法结构较为复杂,既有原始汉语的特征,也受到了汉藏语系的影响。
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献和探讨汉语的起源及演变。
二、上古汉语的词类和词形变化
上古汉语的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包括介词、助词、连词、副词等。
上古汉语的词形变化丰富多样,如词尾的变化、词根的变化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和语言风格。
三、上古汉语的句法结构
上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包括主谓宾、主谓、主宾等。
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比较紧密,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此外,上古汉语中的定语和状语也比较丰富,它们可以通过词序的变化来体现。
四、上古汉语的语序和语气
上古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有主谓宾、主宾、主谓等不同语序。
语气
方面,上古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语气的表达主要通过助词、副词等虚词来实现。
五、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及其演变
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和词形变化丰富、语序灵活多样、语气表达明确等方面。
随着汉语的发展,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逐渐演变,一些特征消失,一些新的特征产生。
对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的演变过程和规律。
上古汉语语法概况概述
上古汉语数词“亿”指多少?
第一种是万万为亿。 《诗·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亿兮?”毛
传:“万万曰亿。”
第二种是十万为亿。 《诗·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亿兮?”郑
笺:“十万曰亿,三百亿,禾秉之数。” 《国语·楚语下》:“官有十丑,为亿丑。”韦
长度单位量词,如“寸、尺、丈、步、舍”等; 面积单位量词,如“畝、井、丘、畦、顷”等; 容量单位量词,如“升、斗、豆、区、釜”等; 重量单位量词,如“两、斤、钧、镒、衡”等; 借用器物量词,如“杯、车、爵、壶、盆”等。
上古汉语量词举例: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孟子·公 孙丑上)
直到汉代,表示序数的“第”产生,汉语 才有了固定的序数形式。
如:
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 第一;徙平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史 记·陈丞相世家)
上古汉语数词的语法功能: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 曰土。(书·洪范)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礼记·中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王风·采葛)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既已得之,又恐失之。(荀子·子道)
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 (管子·小称)
3、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
甲骨卜辞中的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如“吉、利、嘉、宁”等; 表示事物状态,如“新、旧、大、小”等。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 子·梁惠王上)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孟子·告子上)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一、导言上古汉语是中国古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
本纲要旨在介绍上古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语言文化。
二、名词、代词、动词2.1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物、事等实体的词。
上古汉语名词的语法特征主要包括:有定、无定、复合、派生等形式。
其中,有定名词指具有特定名称的实体,无定名词指没有固定名称的实体。
2.2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其中,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2.3 动词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变化等的词。
上古汉语动词的语法特征主要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动词的态、语气等。
其中,及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涉及其他对象,不及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涉及其他对象。
三、形容词、副词、介词3.1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语法特征主要包括: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区分、形容词的级等。
其中,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固有性质,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临时状态。
3.2 副词副词是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上古汉语副词的语法特征主要包括: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等。
其中,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3.3 介词介词是用来引入动词或形容词所涉及的对象或范围的词。
上古汉语介词的语法特征主要包括:简单的介词结构、复杂的介词结构等。
其中,简单的介词结构指介词与名词的结合,复杂的介词结构指介词与其他词类的结合。
四、量词、助词、连词4.1 量词量词是表示数量单位的词。
上古汉语量词的语法特征主要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的区分、量词的级等。
其中,物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
第八讲 上古到中古汉语语法发展梗概
▪ 四、名词词尾趋盛
▪ 上古“子”作为名词词尾例子罕见,但到 了中古时期,以“子”为词尾的名词已遍 及动植物以及各种生活用品,也并无明显 的南北之别。中古词尾“儿”不如“子” 那么发达,只限于附加在有生名词上,而 且主要是用作狎昵轻贱之称。中古“头” 与方位词的搭配也不乏其例(如“上、下、 前、后、外、东、西、南、北”等),也 可搭配其它的名物(如“舌、刀、伞” 等),可判定已用为词尾。可以说上述的 词尾在中古时期已成为构新词的一个重要 手段,同时也是中古词汇双音节化的一个 重要特征。
第八讲 上古到中古汉语语法发展梗概
▪ 该讲的主旨是论述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 重要发展,而论述的方式是由中古回顾先 秦,把上古到中古的重要语法演变具体列 举出来,并逐条描述其演变的过程及重要 性,或者是集数条来推拟其间可能有的关 联。由于本讲所列的各项演变基本上是以 魏培泉《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 位》所列的各项语法特征为基础,因此除 了演变时间的描述外,所有的相关说明或 论证将不再复赘,对于魏文不及论列者则 视情况加以补充。
▪ 二、名动同形的词项剧减
▪ 在先秦,名词用为“述语”(即VP 的中心 词)或动词用作名词时,有以语音来区别 的(其手段不离前一项所述),但语音不 变而维持同形者也是常见的。上古由于异 词同形的情况常见,因此一形式多功能的 倾向特别显著。一形而具不同的词性,其 功能的区辨免不了要依赖一些句法的手段, 如名词用为述语经常需要有副词或宾语的 搭配以资辨别。
▪ 五、名词词头兴起
▪ “阿”作为名词词头在先秦文献中尚难以 证实,但应可验之于西汉,中古则已有不 少例证,可冠于人名、亲属称谓、排行及 人称代词上,其中除了人称代词例子不多, 且罕见于北方的材料之外,别类的例子都 还算不少,且似无南北之别。中古“老” 出现了一些冠于亲属称谓之上的例子(如 “老兄、老姊”),疑已失去词汇意义而 可归为词头。偶见冠于动物上(如“老 鼠”)。至于冠于人名、排行之例则尚未 出现。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摘要:
一、上古汉语语法概述
1.上古汉语的定义与时间跨度
2.上古汉语的特点
二、上古汉语的语音与语法
1.声母、韵母与声调
2.词法和句法
三、上古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1.词序灵活
2.助词和词尾丰富
3.词义变化多样
四、上古汉语语法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1.词汇与语法规则的传承
2.方言中的上古汉语遗存
正文:
上古汉语,是指从先秦时期到汉朝初期这一时期的汉语。
这一时期的汉语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对现代汉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语音方面,上古汉语的声母较为简单,以塞音、擦音、鼻音为主,韵母则较为复杂,有i、u、ü等。
声调方面,上古汉语有平声、仄声、上声、去声、入声等五个声调。
这些特点对现代汉语的语音体系有着重要影响。
在语法方面,上古汉语的词法和句法都表现出很高的灵活性。
词法上,上古汉语的词汇丰富,形态变化多样,如词根的增删、词尾的变化等。
句法上,上古汉语的句子结构较为简单,词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语境和语义进行调整。
上古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词序灵活,可以根据语境和语义进行调整,如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其次,助词和词尾丰富,可以通过这些词尾来表示语法关系,如疑问、否定、时态等;最后,词义变化多样,可以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词义,如动词的名词化、形容词的副词化等。
上古汉语语法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古汉语语句的形象流块式建构
上古汉语语句的形象流块式建构上古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上古汉语语句的形象构造中,流块式建构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本文将从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两个方面展开阐述,并对其形象流块式建构进行深入探讨。
一、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上古汉语语法结构简明、紧凑,整句表达常常以主、谓、宾为中心,具有自然、流畅的语音节奏,善于形成简明有力的表达方式。
在上古汉语的语法中,形象流块式建构表现的最为明显。
1.名词作宾语上古汉语中,名词作为宾语,通常在句子的末尾呈现。
例如:“居人百城,尽献于蜀。
”这句话中,居人、百城、献于等是名词,它们组成了以“居人、百城、献于”为中心的语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义结构。
2.动词作谓语上古汉语中,动词作为谓语,往往放在句子的中间位置,形成以动词为中心的语块。
例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这句话中,“黄鹤一去”是以“去”为中心的语块,表达出了黄鹤离开后不再返回的意思。
3.动词作状语上古汉语中,动词还可以作为状语,放在末尾,修饰前面的动词或名词。
例如:“捕鱼者甚多,而渔翁独钓于溪。
”这句话中,“捕鱼者甚多”是以“甚多”为中心的语块,“独钓于溪”则是以“独钓”为中心的语块。
二、上古汉语的词汇特点除了语法结构上的特点,上古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汇特点,这些特点也与其形象流块式建构密不可分。
1.单音节数量大上古汉语的词汇单音节数量非常大,单字的语义相对单一,而且同音词非常多。
这样,就有利于语言形成简洁高效的特点。
2.词汇多义性强上古汉语的词汇多义性强,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义。
例如,“人”既可以表示人类,又可以表示男性。
这些多义词汇的存在,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灵活丰富。
3.使用比喻描写在上古汉语中,使用比喻描写的手法非常普遍。
例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句话中,“百花成蜜”就是一个比喻,表达出收获的甜美。
三、上古汉语的形象流块式建构综合上述特点,可以看出上古汉语的形象流块式建构是根据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比喻等手法,形成的一种具有自然流畅、生动形象、简明清晰的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卜辞中的代词情况
人称代词: 甲骨卜辞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 周代又产生了“吾、卬、台、予”四个。 甲骨卜辞中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 尔”,周代又产生了“而、戎、若”。 甲骨卜辞中有一个由指示代词“之”字充 当第三人称代词,周代又借用指示代词 “厥、其、彼”充当第三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甲骨卜辞中只有“之、止、兹” 三个指示代词。 周秦时期代词大大丰富: 近指代词:之、兹、此、斯、是、实 远指代词:其、彼、匪、夫 泛指代词:尔、若、然 无定代词:某、或、莫、无 旁指代词:他
特殊指代词:者、所
疑问代词在甲骨卜辞中没有出现,直到周 代才产生。 询问人物:谁、孰、畴 询问事物:何、曷、胡、奚、盍、害 询问处所:安、焉、恶
2、动词
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存在、变化、心理 活动的词,其主要语法功能是做谓语。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诗·唐风·山有枢)
爱其母,施及庄公。(左传隐公元年)
上古汉语动词没有时体的区别,动作的 时间由时间名词、副词、语气词来表示。 如: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既已得之,又恐失之。(荀子· 子道) 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 (管子· 小称)
一、词法
上古汉语的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1、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词的词。
从甲骨卜辞所反映的商代汉语直到现代汉 语,名词一直是汉语最发达的词类,数量最 多,内容最丰富。
在甲骨卜辞中,名词几乎占整个词类的70%。
上古汉语名词的分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 语· 为政)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 里仁)
最后,上古汉语的另一特点是主动和被动 的界限逐渐分明。 《公羊传》闵公二年:“庄公死,子般弑, 闵公弑。” 周秦之后,被动式逐渐丰富,主要依靠 介词“于、为”或助动词“见、被”等作 为被动式的标志,被动式达十余种之多, 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孟子· 公 孙丑上)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 公二十三年) 十畝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诗· 魏风· 十 畝之 间)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周礼· 地 官· 小司徒) 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 其四,以登以釜,釜十则锺。(左传昭公三年)
3、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
甲骨卜辞中的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如“吉、利、嘉、宁”等; 表示事物状态,如“新、旧、大、小”等。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 万 章下) 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礼记· 郊特牲)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 梁惠王上)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 养生主)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战国策· 燕策三)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 子· 梁惠王上)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孟子· 告子上)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 雍也)
个体量词的出现
周秦至汉代,汉语产生了一些个体量词,如 “介、个、匹、枚、封、具、件、片、把、发、 枝”等,这是汉语所特有的,也是汉语语法的 重要特征之一。如: 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荀子· 议兵》) 二步积石,石重中钧以上者五百枚。(《墨 子· 备城门》) 弓一张,矢四发。(《汉书· 匈奴传》) 所作笔一枝。(《居延汉简》) 羊韦五件,直六百,交钱六百。(《居延汉 简》)
再次,上古汉语语法的又一特点是判断句 基本不用系词。 常见格式是由语气词来构成的判断句式, 如“……者,……也”等,用系词“是” 构成的判断句先秦已出现,但应用并不普 遍,直到中古时期,由系词“是”构成的 判断句才普遍应用。
上古汉语 “是”的用法:
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滕 文公上)
直到汉代,表示序数的“第”产生,汉语 才有了固定的序数形式。 如: 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 第一;徙平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史 记· 陈丞相世家)
上古汉语数词的语法功能: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 曰土。(书· 洪范)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礼记· 中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 王风· 采葛)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 语· 宪问)
周秦时期,随着度量衡制度的建立,名量词逐 渐发展起来。
长度单位量词,如“寸、尺、丈、步、舍”等; 面积单位量词,如“畝、井、丘、畦、顷”等; 容量单位量词,如“升、斗、豆、区、釜”等; 重量单位量词,如“两、斤、钧、镒、衡”等;
借用器物量词,如“杯、车、爵、壶、盆”等。
上古汉语量词举例:
二、句法
首先,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由于汉语双音化趋势的发展,汉语构词 法出现了复合构词法和派生构词法,其中 派生构词法很少,复合构词法是主流;在 复合构词法中又以并列、偏正式为主。
其次,词序是上古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如:《左传》宣公二年:秦师伐晋; 襄公十年:晋师伐秦。
“动+宾”词序在上古汉语中已基本固定。
普通名词,如:“天、山、水、女”等; 处所名词,如:“国、邦、鄙、方”等; 时间名词,如:“春、秋、月、日”等; 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等; 抽象名词,如:“祸、灾、败、事”等; 专有名词,如:“王亥、羌、大邑商”等。
上古汉语名词的语法功能: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 学而) 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左传昭公十三年)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论语· 雍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 辞· 离骚)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 有士君子之勇者。(荀子· 荣辱)
7、副词
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情态、 时间、语气的词。 上古汉语中副词系统已非常丰富,分类已 很完善,有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态副 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如: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孟子· 尽心上) 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荀子· 议 兵)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 策· 赵策四)
第二种是十万为亿。 《诗· 魏风· 伐檀》:“胡取禾三百亿兮?”郑 笺:“十万曰亿,三百亿,禾秉之数。” 《国语· 楚语下》:“官有十丑,为亿丑。” 韦昭注:“十万曰亿,古数也,今以万万为 亿。”
第三种是百万为亿。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亿载”引 《算经》:“下数十万曰亿,中数百万曰 亿,上数万万曰亿。”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做谓语、定语、 状语。
4、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甲骨卜辞中最大的数词是“万”。 如: “癸卯卜……只鱼其……三万不……” (《合》10471)。 周代出现了“亿”以上的数词。
上古汉语数词“亿”指多少?
第一种是万万为亿。 《诗· 魏风· 伐檀》:“胡取禾三百亿兮?”毛 传:“万万曰亿。”
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做主语、宾语、定语。
名词做状语: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 秦策一)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 万章下) 乃下相国廷尉,械击之。(史记· 萧相国世家) 失期,法皆斩。(史记· 陈涉世家) 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 鲁语上)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 魏公 子列传) 上古汉语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对人的态 度、方式、工具、依据、地点、方位等。
数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做主语、谓语、定语、 状语、宾语或补语。
5、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甲骨卜辞的名量词,如“朋、卣、丙、 升”: 惠贝十朋。(《甲》777) 其登新鬯二升一卣于□。(《合》30973) 车二丙。(《合》36481) 马五十丙。(《合》11459)
第二章 上古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语法概况 第二节 上古汉语名词和形容词的词头词尾 第三节 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及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语法概况
汉语语法的主要特征:
其一,语序的固定。
主语+谓语; 修饰语+中心语
其二,汉语的虚词。 汉语语序和虚词是实现汉语语法功能的 重要手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卫灵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货殖列传)
9、连词
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书· 汤誓)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 语· 先进)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 记· 项羽本纪)
10、语气词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根据句中出现的位 置,可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三类: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 语· 先进)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梁惠王上)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诗· 大雅· 文王)毛 传:“思,辞也。”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诗· 周南· 汉广)
关于动量词,上古汉语中还未产生,行为 次数的表示法是把数字放在动词的前面, 即“数+动”。 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学而) 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庄子· 寓言)
6、代词
代词是代替词、词组或句子的词,可分为人称 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代词的主要功能 是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 里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子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 大雅· 大明)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 逍遥游)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吕氏春 秋· 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