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如下:
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儿歌主题的单纯往往表现在集中描述某一事物上,简洁明了地表达一个意思或说明一个事理,让儿童们一听就懂。
形式活泼,富有童趣。
游戏和儿歌的结合是儿歌的一个鲜明特点,儿歌富有韵律的语言恰好成了儿童游戏的口令。
语言通俗,口语化,意蕴简明。
音乐美是儿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显著特征,节奏是儿歌的灵魂。
此外,还有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口语化等。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包括:
韵文性:儿童文学中通常会运用押韵、节奏等手法,使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忆和背诵。
直观性:儿童文学中常常会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情节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幻想性:儿童文学中常常会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神奇的幻想世界,满足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叙事性:儿童文学中通常会运用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主题,使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从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进行详细探讨,分析其特点、代表作品及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发展历程1.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戏剧形式开始传入中国,如话剧、歌剧等。
戏剧创作开始从传统的戏曲向现代化转型。
代表人物有胡适、陈大悲等,他们的作品如《终身大事》、《幽灵塔》等,都具有强烈的现代化色彩。
2. 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戏剧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代表人物有曹禺、丁西林等。
曹禺的《雷雨》、《日出》,巴金的《家》、《春》,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崭新面貌。
3. 20世纪40-60年代20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政治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戏剧创作紧密围绕政治主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如郭沫若的《白毛女》、老舍的《茶馆》,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虽然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4. 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多元化时期。
这个时期的戏剧创作,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流派。
如汪曾祺的《受戒》、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特点1.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深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关注民生疾苦,揭示社会矛盾。
2.人性的深度挖掘: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关注人性的复杂,对人物性格进行了深入剖析。
3.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丰富了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
语文现代戏剧的艺术特点与批评

语文现代戏剧的艺术特点与批评主题:语文现代戏剧的艺术特点与批评引言:现代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
通过语言、表演、舞台布景等形式,现代戏剧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本教案将从艺术特点和批评两个方面,探讨语文现代戏剧的独特之处和其对社会的反思。
一、艺术特点A. 多样性与现实性1. 现代戏剧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
2. 现代戏剧通过真实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人们的生活和内心体验,使观众产生代入感。
3. 现代戏剧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困境,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B. 主题思想的深度探索1. 现代戏剧在表现方式上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描绘,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展现主题思想的深刻。
2. 现代戏剧探讨人性的善恶、自由与束缚、道德与伦理等使人思考的重要问题,从而激发观众的思维和思想反思。
C. 艺术形式的创新和突破1. 现代戏剧在艺术形式上不受束缚,通过舞台设计、音效、灯光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视听效果。
2. 现代戏剧大胆尝试新的表演方式和戏剧语言,如肢体表演、脸谱化妆等形式的创新,从而加强了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二、批评A. 质疑与反思1. 现代戏剧在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的揭示上,常常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2. 现代戏剧通过对真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带给观众深刻的思考,引发对社会现实的质疑。
B. 深度与广度的探索1. 现代戏剧通过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探索,引发观众对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的思考。
2. 现代戏剧以其深刻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拓展了人们的思维边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
C. 启迪与激励1. 现代戏剧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真实呈现,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带来对未来的期待。
2. 现代戏剧通过对人性困境和社会问题的揭示,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和行动。
结语:现代戏剧以其多元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当代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完整版)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

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与欣赏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2、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重点: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导读】目标一:戏剧文学,是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
剧本不仅可以供舞台演出使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供人们阅读。
阅读剧本,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从培养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讲,阅读剧本比阅读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收益会更大。
这是由戏剧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下面,我们具体地谈一下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阅读与欣赏要点等问题。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因为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所以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烈的戏剧冲突诗歌以其所抒之情感染人,散文以其蕴含的思想启迪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小说以其故事吸引人,戏剧以其矛盾冲突震撼人。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主宰,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不是生活矛盾的简单照搬,也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能构成戏剧冲突的。
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的结果,是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
它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或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往往是由于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造成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这里所说的“巧”,指的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
戏剧家的创作,经常运用偶然性来形成戏剧冲突的集中和紧张,加强戏剧气氛,使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
但是,戏剧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须入于情理之中。
否则,不但不能使人相信,而且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
文学体裁及其特点介绍

文学体裁及其特点介绍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通过文字的艺术形式传递给读者。
而文学体裁则是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分类的方式。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下面将逐一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一、小说小说是一种以故事为基础的文学体裁,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刻画,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不同长度的形式。
它可以是现实主义的,描写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也可以是奇幻的,创造出神秘的世界和人物。
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和深入的人物心理刻画,吸引了广大读者。
二、诗歌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体裁。
它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押韵的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诗歌可以是抒情的,表达诗人的情感和体验;也可以是叙事的,通过叙述故事来传递信息。
无论是古代的诗经还是现代的自由诗,诗歌都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
三、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文学体裁。
它以散文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展现出作者的个性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散文可以是抒情的,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也可以是议论的,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
散文以其自由的叙述方式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吸引了许多热爱文字的人。
四、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故事和人物的文学体裁。
它以对话和动作的方式,将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呈现给观众。
戏剧可以是喜剧的,通过幽默和夸张来引起观众的笑声;也可以是悲剧的,通过人物的悲痛和冲突来触动观众的情感。
戏剧以其生动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许多观众的关注。
五、故事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叙述,传递信息和思想。
故事可以是真实的,讲述真实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也可以是虚构的,创造出想象中的世界和人物。
故事以其简明扼要的叙述和意味深长的寓意,吸引了许多读者。
综上所述,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分类的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雷电颂教案

7.雷电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目标: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1.听——读——赏——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
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
3.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文录音朗读【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走近作者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接触戏剧。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二.了解背景《屈原》1942年写于重庆。
这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期,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是借了屈原的时代象征当时的时代。
三、扫清字词障碍(1)生字词睥睨pì nì波澜lán 发泄xiâ鞺鞺鞳鞈tāng tà污秽huì稽首qǐ迸射bâng 罪孽niâ脚镣liào 咆哮páo xiào 眩目xuàn 伫立zhù木梗gěng 驰骋chíchěng 虐待nüâ雷霆tíng 徘徊pái huái 忏悔chàn 郢yǐng(2)解释下列词语。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戏剧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体裁,它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和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就戏剧的体裁、历史、发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让读者对戏剧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戏剧体裁的分类戏剧的体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学特点。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指古代文学中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希腊悲剧、喜剧和罗马戏剧等。
希腊悲剧以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反映人类的生存境遇。
喜剧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弱点。
罗马戏剧则受希腊戏剧的影响,注重历史和政治题材,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2. 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指19世纪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现代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等。
现代戏剧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揭示为主题,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表现人类的生存境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3. 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融合音乐、歌唱和舞蹈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以音乐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营造氛围和情绪。
音乐剧通常以真实事件或虚构故事为题材,以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情节,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4. 舞台剧舞台剧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来表现故事和情节。
舞台剧包括话剧、喜剧、音乐剧、歌剧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二、戏剧的历史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和艺术形式。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起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希腊悲剧和喜剧是古代戏剧的两大类型,分别以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为题材,以人性和命运为中心,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戏剧与儿童教育
• 戏剧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解决 问题乃至肢体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以及人 格的全面发展。
英国小学教师约翰将课程主题戏剧化,做建构式的情景式 教学,并于1911年出版了《戏剧方法之教学》,被认为是 第一位以戏剧活动在教室里教学的教师。之后,在英美不 断有人把讲故事、戏剧扮演、即兴表演应用到课堂中来。 上世纪60年代,教育戏剧已经发展为一种普遍性的教学, 大多数英国学校的都有相应的科目,80年代,英、加、澳 及北欧的一些公立学校将戏剧纳入教学大纲,并且在语言 课中也被应用。90年代各国国会通过包括戏剧学习在内的 相关艺术教育法案。
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
• 蒙太奇结构 • 蒙太奇的组合,剪接方式将画面和声音进行接后,产生新的艺术 效果。 • 常用的蒙太奇手法有:平行/对比/隐喻/反复/杂耍蒙太奇等等。
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
• 光影、色彩、音响 • 三者都是儿童影视艺术造型的重要元素。
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
• 音乐: • 对影视作品具有深化主题、抒发感情、塑造形象、创造气氛等功 能。《天空之城》
• 语言和行动是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的有力手段。
语言特点
• 浅显活泼、充满儿童情趣、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 • 明显的动作性。 • 儿童剧的语言不易写好:既要简明易懂,又要用字不多,还要生 动活泼,很不好办。 • ——老舍《儿童戏剧的语言》
十一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
儿童戏剧文学的分类:
第一节:儿童戏剧文学
• 1.儿童戏剧的定义:
所谓儿童戏剧,应用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 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经验,透过戏剧的手法,表现大宇宙间动植物 的生活、人和物的关系、社会的现象、人生的意义。 ——(台湾)陈信茂《儿童戏剧概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 1.1 知识点——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父归(节选)
[日本]菊池宽
(因篇幅限制,此处省略文章正文部分内容) 1.贤一郎说:“我们根本没有父亲!”这句话的潜 台词是什么?(4分) 2.请简要分析舞台说明“色厉内荏地”的作用。 (4分) 3.贤一郎和新二郎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请简要概括。(4分) 4.结尾部分贤一郎的转变是否显得突然?请结合剧 情进行探究。(6分)
习惯、教养、兴趣和爱好等特点的语言。
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知识点解析】
B、通过富有动作性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心活动。
人物的动作有外在的和内在的。所谓外在的动作是指人物外表 的声容笑貌、神态举止;所谓内在的动作是指人物的内心活动、 感情意向。这两种动作,内在的动作是主要的。人物的内心活 动、感情意向是人物的声容笑貌、神态举止的依据;外在动作 有内心活动的依据,它才是有生命的,而不是孤立的、外加的。 在戏剧文学中,这两种动作都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而不 能用叙述人的语言来表现。每个人物只有处于一定的矛盾冲突 之中,才能产生一系列的内心活动,才能由内心活动而导致一 定的外部动作。
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知识点解析】
3、用人物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 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是剧作家塑造艺术形象、揭示 人物性格、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生活内容的根本手段。 因此,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就比其他文学形式显得更加
重要,有着特殊的要求,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A、通过充分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 关系。 个性化的语言,就是既要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阶级特征, 又要表现出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年龄、职业、经历、
5.文章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
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 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2分)
戏剧的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戏剧的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征: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并富于潜台词。
个性化:既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特定的年龄、经历、教养、情趣,又能揭示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口语化:与人们生活的语言接近,易说,易懂,富于生活色彩。
动作性:能够同演出时人物的行动相配合,能够暗示和引起角色和动作反应,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文学性: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是口语化,但决不芜杂鄙陋,经得起欣赏咀嚼。
富于潜台词:戏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儿童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

儿童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儿童戏剧文学是整个戏剧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一般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遵循一般戏剧创作的普遍规律,但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来自儿童观众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审美需求。
具体而言其艺术特征如下:(一)主题积极明朗,题材选择、戏剧冲突、情境设置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少年儿童的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阶段,无论是知识、智力和识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比较低下,思想、情感、个性、道德观等都还很不稳定。
他们就像一张光洁的白纸,“染于桑则桑,染于黄则黄”。
戏剧艺术的形象是最具立体化的,儿童可以从有声有色,富有变化的舞台上直观地感受一切,因此儿童戏剧文学的主体要积极明朗,健康向上,便于儿童理解,利于儿童成长。
儿童剧的题材很广泛,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也可以取材于历史;可以叙写美丽的神话传说和童话,也可以展现未来的科学幻想境界;可以描绘少年儿童观众同龄人的活动,也可以表现成年人的生活。
当然,小观众对于那些真实表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剧目有更浓厚的兴趣。
儿童剧不论写何种题材,一是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观众的审美心理特征,二是在内容的表达和情节安排上,要注意适应儿童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和感受能力。
一些儿童难以理解的复杂的人事纠葛,结婚、恋爱等具体细节,阴暗残酷的犯罪心理等不宜在儿童剧本中过分渲染,恐怖、凶杀、污秽的场面也不能毫无选择地在儿童剧本中出现。
优秀童话剧《马兰花》有表现爱情的主题,但作者把这种感情体现得纯真而美好:圆月当空,银光满地,随着歌声笑声,飘来了马郎迎亲的彩船,在幽静的小河边,小兰和马郎以及动物们一起愉快地跳舞,形成了欢乐的高潮。
这里婚姻爱情对孩子说来奇异费解的问题,只给他们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
这显然符合孩子们的认识水平。
戏剧冲突是戏剧表现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一创作规律同样适用于儿童剧。
只是儿童剧对于戏剧冲突的选择,对于戏剧情境的设置,同样要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也就是戏剧冲突要在他们的生活经验范畴和审美期待视野之中去展开。
戏剧文学体裁的特点

戏剧文学体裁的特点
戏剧文学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来表达故事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以下是戏剧文学体裁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对话性:戏剧以对话为主要手段来传递情节、展示角色和揭示主题。
通过人物之间的言语交流,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思想、情感和动机。
2. 舞台性:戏剧是为了舞台演出而创作的,因此舞台元素非常重要。
舞台设置、布景、道具、服装和灯光等因素都能够增强观众对戏剧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3. 冲突和紧张感:戏剧往往通过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紧张感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些冲突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也可以是个人与环境、社会、权力等之间的冲突。
4. 角色表演:戏剧通过角色的表演来传递情感和展示故事。
角色的性格、动作、语言和表情等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呈现,演员需要通过表演技巧来塑造角色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5. 节奏和结构:戏剧通常有明确的节奏和结构,以便于在舞台上演出。
剧本中通常包含幕、场、场景和情节的划分,有明确的开头、发展和结局,以便于观众理解和欣赏。
6. 主题和意义:戏剧常常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冲突来探索人类的普遍主题和意义。
戏剧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并提出关于人性、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戏剧文学体裁通过舞台演出、对话、角色表演和冲突展示故事和情感。
它具有独特的舞台性和戏剧性,同时探索人类的普遍主题和意义。
中国戏剧鉴赏

中国戏剧鉴赏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它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瑰宝。
从古至今,中国戏剧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剧种,如京剧、川剧、粤剧、豫剧等,这些剧种各有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之一,它的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形式。
京剧的表演讲究的是“亮相”和“亮相与走台”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表演方式,京剧演员能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京剧的唱腔优美动听,有着独特的韵味和节奏感,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京剧之外,川剧也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剧种之一。
川剧的表演艺术风格独特,擅长通过变脸、喷火等特技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川剧的唱腔高亢激昂,富有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听享受。
同时,川剧的表演形式也十分多样,既有传统的戏曲表演,也有现代的舞美设计,使得川剧具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另外,豫剧也是中国戏剧的一颗璀璨明珠。
豫剧的音乐旋律优美,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豫剧的表演风格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给人以亲切感。
同时,豫剧的剧本多以民间故事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具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中国戏剧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国戏剧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的内核。
同时,中国戏剧也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能够带给观众无尽的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中国戏剧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戏剧文学的特点

戏剧文学的特点1.剧本的结构化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
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角色分析与性格特点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角色分析与性格特点戏剧、影视及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分析与性格特点在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着丰富多彩的人生。
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对情节发展和剧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角色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本文将重点分析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分析与性格特点。
一、主角主角通常是故事的核心,他们是观众最关注的角色之一。
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是故事发展的驱动力。
主角的性格通常是多维的,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是一位复杂而深思熟虑的主角。
他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却也犹豫不决。
他的内心纠结和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使他成为一个深具人性和情感的角色。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安迪·杜弗雷恩是一个智慧而坚韧的角色。
他拥有非凡的耐心和心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决心,成功地逃脱了监狱的束缚。
他的性格特点和积极的态度,不仅给他自己带来希望,也感染了其他囚犯。
二、配角配角是构建整个故事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往往与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主角的特点。
配角可以是主角的朋友、亲人、敌人或其他角色。
在电影《魔戒三部曲》中,精灵王子勒苟拉斯是一位勇敢而忠诚的配角。
他的性格特点体现了精灵的高贵和威严。
与主角弗罗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始终坚守不移。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墨丘利奥是罗密欧的好友和忠诚的配角。
他是一个风趣而机智的角色,通过他的幽默和聪明才智,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喜剧元素。
三、反派角色反派角色是故事中的对立面,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常常使得故事更加紧张和引人入胜。
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戏剧《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麦克斯韦尔是一个残忍和欺凌心理的角色。
他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人性中的阴暗面,通过他对主角斯卡特的迫害,展现了社会中的不公与偏见。
浅谈戏剧影视文学的特点与欣赏(1)(2)

浅谈戏剧影视文学的特点与欣赏摘要:戏剧,影视文学与传统戏剧文学不同。
戏剧摄影艺术不仅具有戏剧性,而且具有表演、冲突、个人对话和行为特征。
他们不仅受到剧院爱好者的喜爱,而且还受到影视文化的喜爱,电影迷的热爱推动了中国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电视,电影和戏剧文学的特征以及如何以及如何欣赏它们,来增强电影和戏剧文学的欣赏,美学和创造力。
关键词:戏剧文学,影视文学,戏剧欣赏,戏剧特点一、戏剧影视文学的特点(一)文学性剧作者创作剧本,是戏剧影视诞生的第一步,因而,文学性是戏剧最基础的特征。
戏剧影视的导演、演员等相关人员需要借助剧本,让其中的内容在舞台上生动地表现出来,因此,文学剧本是戏剧影视参与者进行第二次创作的依据,如果没有剧本中扣人心弦的情节与形象饱满的角色描写,导演和演员的再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而代言体的写作方式,这是剧本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重要的特征。
最终服务于演出这一实践性目的。
如果不是为了最终得以演出,写小说更加自由随意,没必要写成剧本。
由于剧本最终诉诸舞台实践的特殊性,编剧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物行动、舞台布景、上下场等舞台调度的方方面面,分好幕、场,写舞台提示。
有时会有一些特定的规则。
如写实主义戏剧文学在创作上通常以时间、地点、情节整一的“三一律”为尊,这是考虑到戏剧演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节奏紧密富有戏剧性,又真实有代入感。
(二)表演性演员形成角色和新的表演方式的前提是对剧本的详细说明,但最重要的是在舞台上展示最终形式。
因此,在制作影视文学剧本的过程中,不应牺牲场景的价值和表演方法,口译人员必须分析戏剧脚本内容,并将戏剧时间与故事背景结合起来以形成角色。
实际上,在此过程中要考虑总体情况非常困难,因此演员必须迅速截取剧本最重要的内容和最能反映剧情主题的内容。
对于戏剧性的脚本,应该专注于描述线索。
这种格式与电影和电视作品不同,因为它们在脚本中结合了大多数字符以确保完整的内容。
作为电影和戏剧作品,我们希望主角能够描述整个作品的主题和最突出的特征。
戏剧文学的特点

戏剧文学的特点
戏剧文学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形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 舞台性:戏剧文学的创作都是为了在舞台上表演。
因此,它
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质和可表现性,并且需要考虑演员、场景等一系列
实际的元素。
2. 对话性:戏剧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话,而非故事,其特
点在于对话的表达和发展体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3. 语言性:戏剧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是高度艺术化的语言,它的
表现方式不同于日常用语,更加注重语言的音、节、调和韵律等方面。
同时,它还具有语音韵律和语气的特点。
4.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戏剧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动作、肢体语言、情绪化的音乐、色彩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
事物的特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戏剧文学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表现性的文学形式,它
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话、语言、表现等方面的体现,使观
众在舞台上得到更多的享受。
第五章,戏剧

第五章戏剧欣赏与剧本的写作本章内容戏剧文学常识剧本的写作第一节戏剧文学常识一、戏剧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戏剧概念: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西方指话剧,我国则包括了戏曲、话剧和歌剧等剧种。
2.历史回溯:总的来看,是在仪式(巫术、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
中国戏剧:春秋战国时期以歌舞娱神;汉代,出现娱人的歌舞百戏,俳Pái优是最早的滑稽剧演员;魏晋、唐代,出现表演故事的参军戏;宋金时期,戏剧形态初具规模。
元杂剧产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是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今天戏剧的内涵作了某些规定,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话剧、歌剧、舞剧的尝试,把西方的话剧与东方的戏剧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戏剧的真正认识: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因素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杂剧四大家。
明清时期,传奇极盛,清末,标志着民族戏剧特色的京剧成熟;近代,西方话剧进入中国,文明戏是早期的话剧。
3.戏剧四要素:演员、舞台、观众、剧本。
其中,演员的当众表演是核心。
4.戏剧文学概念:通称剧本,是戏剧演出用的脚本,戏剧艺术家塑造舞台形象的依据。
比较完整的剧本的出现表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熟。
作家有意识的进行剧本写作为戏剧表演奠定了基础。
剧本和戏剧的关系:剧本对演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演出又不断以实践的方式完善着戏剧文学的创作。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1.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小品多幕剧:结构上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体制就是典型结构。
独幕剧:用一幕演出完整故事,情节的基本部分集中在一场完成。
儿童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

儿童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儿童戏剧文学是整个戏剧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一般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遵循一般戏剧创作的普遍规律,但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来自儿童观众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审美需求。
具体而言其艺术特征如下:(一)主题积极明朗,题材选择、戏剧冲突、情境设置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少年儿童的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阶段,无论是知识、智力和识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比较低下,思想、情感、个性、道德观等都还很不稳定。
他们就像一张光洁的白纸,“染于桑则桑,染于黄则黄”。
戏剧艺术的形象是最具立体化的,儿童可以从有声有色,富有变化的舞台上直观地感受一切,因此儿童戏剧文学的主体要积极明朗,健康向上,便于儿童理解,利于儿童成长。
儿童剧的题材很广泛,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也可以取材于历史;可以叙写美丽的神话传说和童话,也可以展现未来的科学幻想境界;可以描绘少年儿童观众同龄人的活动,也可以表现成年人的生活。
当然,小观众对于那些真实表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剧目有更浓厚的兴趣。
儿童剧不论写何种题材,一是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观众的审美心理特征,二是在内容的表达和情节安排上,要注意适应儿童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和感受能力。
一些儿童难以理解的复杂的人事纠葛,结婚、恋爱等具体细节,阴暗残酷的犯罪心理等不宜在儿童剧本中过分渲染,恐怖、凶杀、污秽的场面也不能毫无选择地在儿童剧本中出现。
优秀童话剧《马兰花》有表现爱情的主题,但作者把这种感情体现得纯真而美好:圆月当空,银光满地,随着歌声笑声,飘来了马郎迎亲的彩船,在幽静的小河边,小兰和马郎以及动物们一起愉快地跳舞,形成了欢乐的高潮。
这里婚姻爱情对孩子说来奇异费解的问题,只给他们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
这显然符合孩子们的认识水平。
戏剧冲突是戏剧表现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一创作规律同样适用于儿童剧。
只是儿童剧对于戏剧冲突的选择,对于戏剧情境的设置,同样要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也就是戏剧冲突要在他们的生活经验范畴和审美期待视野之中去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与欣赏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2、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重点: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导读】目标一:戏剧文学,是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
剧本不仅可以供舞台演出使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供人们阅读。
阅读剧本,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从培养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讲,阅读剧本比阅读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收益会更大。
这是由戏剧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下面,我们具体地谈一下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阅读与欣赏要点等问题。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因为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所以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烈的戏剧冲突诗歌以其所抒之情感染人,散文以其蕴含的思想启迪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小说以其故事吸引人,戏剧以其矛盾冲突震撼人。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主宰,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不是生活矛盾的简单照搬,也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能构成戏剧冲突的。
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的结果,是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
它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或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往往是由于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造成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这里所说的“巧”,指的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
戏剧家的创作,经常运用偶然性来形成戏剧冲突的集中和紧张,加强戏剧气氛,使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
但是,戏剧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须入于情理之中。
否则,不但不能使人相信,而且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
所谓“出人意料之外”,就是通过一些观众事先预料不到的偶然性的戏剧因素,使剧情的发展让人始料不及。
所谓“入于情理之中”,就是无论戏剧冲突多么奇巧,但都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是合于情理的。
一出好的戏剧,偶然性的成功运用,往往可以省略许多枝节,推动剧情的发展,从情绪上紧紧地抓住观众,造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这里强调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并不是说一出戏从头至尾都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的心一直都是悬着,这是不符合艺术欣赏规律的。
紧张与集中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舒缓,这样才显得波澜起伏,才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
总之,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
阅读剧本时,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戏剧冲突,对培养和提高我们作文的构思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事件和场景的高度集中化戏剧文学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集中、故事情节的集中、矛盾冲突的集中和人物活动场景的集中几方面。
人物的集中:在戏剧中,人物过多,不仅会分散笔力,影响主要人物的刻画,甚至还会造成舞台的拥挤,导致人物关系的混乱,扰乱观众的注意力。
人物的集中,一方面要求人物数量要少,关系要清晰,而且人物的性格展示要快、要突出。
矛盾冲突的集中:戏剧受演出时间的限制,不能象小说那样从容不迫地多方面地展开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戏剧文学的矛盾必须集中、激烈,给人以高潮迭起的感觉。
情节的集中:戏剧的情节是体现戏剧冲突的,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基本部分构成。
有的多幕剧在开端的前后有序幕,在结局的后面还有尾声。
情况不一。
所谓情节的集中,就是一个故事一经开端,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其发展,尽快进入高潮,继而得以解决。
场景的集中:戏剧不像电影那样可以超越时空地给人物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必须把人物和事件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场面中来。
这就是场面的集中性。
上面我们提到了戏剧情节的构成要素,在这里有必要对其作以简要的解释和说明:序幕是用来交代剧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的,或简要介绍剧中的主要人物及人物关系;开端是剧本中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引出剧本矛盾的起因,或同时点出次要矛盾,或设下次要矛盾的伏笔;发展是整个情节中主要的、最长的部分,包括从开端之后到高潮这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矛盾冲突逐步展开和深化,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逐渐表现出来,直至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的顶点,是决定矛盾冲突双方胜负和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因而,也是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部分;结局是紧接高潮之后,主要矛盾得以解决,人物和事件有了一定的结果的部分。
是情节从开端、发展到高潮的必然结果;尾声一般是在结局之后展示未来的前景,或对矛盾解决以后的结果作必要的补充交代,使主题和人物表现得更为鲜明。
(三)用人物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是剧作家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性格、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生活内容的根本手段。
因此,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就比其他文学形式显得更加重要,有着特殊的要求,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1、通过充分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
个性化的语言,就是既要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阶级特征,又要表现出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年龄、职业、经历、习惯、教养、兴趣和爱好等特点的语言。
2、通过富有动作性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心活动。
我们知道,戏剧的情节是由人物的一系列行动来显示的;人物的行动是由人物的一系列动作来完成的。
人物的动作有外在的和内在的。
所谓外在的动作是指人物外表的声容笑貌、神态举止;所谓内在的动作是指人物的内心活动、感情意向。
这两种动作,内在的动作是主要的。
人物的内心活动、感情意向是人物的声容笑貌、神态举止的依据;外在动作有内心活动的依据,它才是有生命的,而不是孤立的、外加的。
在戏剧文学中,这两种动作都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而不能用叙述人的语言来表现。
因此,剧本应该根据人物的性格赋予他富有动作表现力的语言,要力求做到“话中有戏”。
在这里,关键在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矛盾冲突,有冲突才能有动作。
每个人物只有处于一定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产生一系列的内心活动,才能由内心活动而导致一定的外部动作。
谢铁骊同志说,所谓动作性语言就是“情节的行进”。
意思是说,动作性语言是人物行动过程中的语言,是内心活动化为语言,也是隐含着未来行动的语言,在语言中包含着情节的行进。
3、通过富有潜台词的语言,揭示人物活动的目的和实质,反映丰富深刻的生活内容。
什么是潜台词?潜台词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在表演艺术中常用的一个术语。
简单说来,所谓潜台词就是指人物的台词除了表面上的意义外,它还包含有深一层的意义,而这深一层的意义才是人物所要表达的真意和实质。
俗话说的“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话里有话”、“一语双关”、“弦外之音”,就接近于这个意思。
剧本的人物语言为什么要有丰富的潜台词呢?因为在舞台上,人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事情的始末、全部思想活动都说出来,那样会降低甚至取消观众艺术欣赏的能动性,也会降低甚至取消艺术的感染力。
有经验的剧作者总是努力选择精炼、富有潜台词的语言,去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
二、戏剧的分类戏剧的种类十分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戏剧冲突的性质和其产生的戏剧美学和文学来划分,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和闹剧。
从剧本的容量和场景设计来分,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三、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从戏剧文学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这一点上看,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其处理人物之间关系的方法和安排情节的技巧,培养自己构思故事和谋篇布局的能力;从其集中性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它截取生活横断面,将戏剧冲突、人物和事件浓缩在特定片段中的方法,培养自己选材和剪材的能力;从学习其极富个性化和表现力的语言入手,培养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出于这么几个方面的需要,阅读和欣赏戏剧应把握住以下几点:(一)分析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表现人物性格和人物相互间关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每一个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角色与角色间的相互关系都会在戏剧冲突中充分而清晰地表现出来。
分析戏剧冲突,可以极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弄清剧中人物相互间的关系,借鉴其塑造人物形象和处理人物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谋篇与写人的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分析戏剧冲突,可以准确把握戏剧文学作品的主题。
(二)分析剧本的情节安排戏剧的情节安排,常常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情节曲折、生动,构思十分巧妙,出乎人的意料,又合乎事情的情理。
分析剧本的情节安排,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构思故事的能力。
(三)分析剧本的场景设置戏剧作者要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和几个有限的场景里面表现剧中人物几年、几十年的人生遭遇或命运,其关键在于场景的设置与选择上面。
场景设置与选择得好,承载量就大,包含的内容就多,思想表现力就强。
分析剧本的场景设置,借鉴其裁取生活横断面、浓缩人物与矛盾冲突的方法,可以培养我们选材和剪材的能力。
(四)分析戏剧文学的语言戏剧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根本特点在于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矛盾的冲突,展现作品的思想和主题。
其语言个性化十分突出,表现力极强,多读、多分析戏剧语言,是提高我们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分析题:以下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节选夏洛克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鲍西娅且慢,还有别的话哩。
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葛莱西安诺啊,公平正直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夏洛克法律上是这样说吗?鲍西娅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葛莱西安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好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夏洛克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
巴萨尼奥钱在这儿。
鲍西娅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
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
葛莱西安诺啊,犹太人!一个公平正直的法官,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鲍西娅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吧。
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
葛莱西安诺一个再世的但尼尔,一个但尼尔,犹太人!现在你可掉在我的手里了,你这异教徒!鲍西娅那犹太人为什么还不动手?夏洛克把我的本钱还我,放我去吧。
巴萨尼奥钱我已经预备好在这儿,你拿去吧。
鲍西娅他已经当庭拒绝过了;我们现在只能给他公道,让他履行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