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

合集下载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些古诗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将诗与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苏轼怎么点评梅尧臣的诗

苏轼怎么点评梅尧臣的诗

苏轼怎么点评梅尧臣的诗
苏轼对梅尧臣的诗有很高的评价,他曾赞扬梅尧臣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梅尧臣是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苏轼对梅尧臣的诗评价道:“作诗须有平淡二字,非功勋老成,当大晚节之助。

”他认为梅尧臣的诗平淡自然,能够深入人心,是功勋老成的作品。

同时,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描绘梅尧臣的诗,形象地表达了梅诗的艺术效果。

这句话也被后人用来形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总之,苏轼对梅尧臣的诗评价极高,认为他的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够启迪人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李爱民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7年第02期《白鹭》是郭沫若笔下的一篇诗化的散文。

他写的这篇《白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朴素的语言,却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着的不平凡的美。

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诗,其实,白鹭如诗,《白鹭》亦如诗。

这篇散文展现着诗的意象美,营造着诗的意境美,更有着诗的凝练美。

同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者巧妙融合。

正如古人的描绘,“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画面优美而富有意境。

一、意象·白鹭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白鹭》这篇散文用简练的文字,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白鹭这一意象是美的,不仅美在外形的精巧,“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更美在它的朴素、平凡,它举手投足的优雅和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神韵。

由意象入手,是一步步走进文章的必然途径。

师:一种事物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才会把它比作诗呢?生:应该很优美。

生:外形要像诗那样精巧。

生:非常有韵味。

师:把同学们说的要素综合起来,也就是它既要有外在的精巧美,又要有内在的神韵美。

所以,作者开篇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那么,白鹭这一意象美在何处?生:美在它的精巧。

师:白鹭的精巧体现在何处呢?生:色素和身段都很适宜。

师:你能再具体一点吗?生:文中说:“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它的色彩简洁,它的身段不大不小,正好。

师:白鹭的色彩简洁,只有哪三种颜色啊?生:白色、铁色和青色。

师:这三种颜色不是绚丽、耀眼的,显得白鹭……生:平凡。

生:素雅。

师:是的,白鹭素雅、朴素,大小适宜,与朱鹭和苍鹭相比,又显得常见而平凡。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3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3

18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族,当时北方的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两首古诗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并配有插图。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

第二幅图画的是茫茫的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此理念,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一读二想三积累”的方法来学习。

一读:学习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

二想:抓住关键词语和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音乐、画面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

三积累:通过拓展、训练等方式,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及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领悟主旨1.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诗,如《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2.简介:(出示李白的图片)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人们称他为“诗仙”。

3.解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相机认读“宿、寺”。

(1)夜。

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

锤炼文字精华,感知文言至美——《山居秋暝》赏析阅读教学

锤炼文字精华,感知文言至美——《山居秋暝》赏析阅读教学

教学·现场锤炼文字精华,感知文言至美———《山居秋暝》赏析阅读教学文|易石磊2022年版语文课标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距离感受中式审美。

新课标明确要求第三学段学生:“能发现不同类型文本的结构方式和语言特点,感受作品内容、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除了认识字词、了解大意的基本要求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发现文字表达的传神之处,体会诗人表情达意的动人之处,感悟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融文字美感与表现力于一体,是古诗赏析阅读的佳选。

一、释字:古今参照,领略诗文涵义古诗是古体诗的统称,通常分行排列、结构整齐,四行为绝句,八行为律诗。

根据每行字数不同,又可细分为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

从行文结构来看,王维的《山居秋暝》属于古诗中的五言律诗。

古诗中不少字词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不同,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是打通字词理解难点,让学生先通晓诗文大意,能够连贯地通读全诗。

(一)打通生字难词《山居秋暝》中“暝”“浣”是生字,教材中已经标注上了读音和注释:〔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教材注释比较简短且书面,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进一步补充:“暝”对应现代汉语中“日落、天黑”,可理解为“黄昏”,大约是下午放学后。

“浣女”中的“浣”原指“洗衣服”,古代衣服靠人手洗,由此诞生了专门帮别人洗衣服的职业,且多由女子从事,称之为“浣女”。

诗中“歇”和“王孙”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差距,教材注释:〔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歇”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歇息”,意为“停下休息”。

本诗中“春芳歇”可直接翻译为“春天的芳菲停下休息”,结合芳菲的植物属性,此句可引申为“春天的芳菲消歇散尽”。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中国山水画 《诗情画意》教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中国山水画 《诗情画意》教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中国山水画《诗情画意》教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近中国山水画教材分析:初中美术课本第十三册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中国画的学习,通过鸟语花香这一单元对花鸟画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画注重笔墨以及以物言志的特点,为本单元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这一课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会。

以山水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

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山水画在涵义、历史发展和构成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与难以把握,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学生:国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总课时为四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谈话导入:经过一上午紧张的学习,大家都有些疲劳,很多同学也饥肠辘辘了,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到大自然中去走走,我们中国有一句话说"秀色可餐”,希望我们看到的风景可以让大家暂时吃饱肚子。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集名山之长。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最有趣的是,一景多变,移步换形。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第三稿)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第三稿)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摘要: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其具体表现:一、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结构美;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色彩美;三、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神韵美;四、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手法美。

五、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禅意美。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

是继孟浩然之后,将山水田园诗推向艺术高峰的杰出诗人,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对诗文、绘画和音乐都很精通。

玄宗开元九年考中进士,任右拾遗,吏部郎中等职。

四十岁以后,他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在盛唐时代,王维以他流布环区的秀句和诗书画乐俱臻佳妙的才华而享誉海内。

他的山水诗造诣尤精,在推重诗歌神韵的一派诗论家看来,他的作品是最受尊崇的艺术典范。

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就艺术言之,一代有一代之风尚,一时有一时之体裁。

院体画与文人画,往往被人称为北宗与南宗。

以明末董其昌等特提此二宗之对立关系后,迄至今日,凡秉笔述画之始者,莫不依从其说焉。

即以李思训为北宗之祖,而王维为南宗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旧唐书》本传说王维的画“笔纵浅思,参于造化”①。

又说他“画思入神”②。

可见他的画是渗入了思想性格的。

这也就是“画中有诗”的意思。

大诗人苏东坡读王维诗时,禁不住连连赞叹,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见东坡志林》)③。

这两句话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涵,如诗之有味。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

这首《辛夷坞》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

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

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 2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作和绘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释义:细细品味王维的诗,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欣赏王维的画,又有如一首诗一样美好。

)王维不仅是文学上的天才,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极好的音乐家。

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长期在森林中的生活经验,使得他对自然美有着敏锐的、独特的、细腻的感知,所以他的诗歌中的景物,充满了意境,颜色的对比鲜明而优美,把景物的动静联系在一起,尤其擅长于把光线和声音的细微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物生平:1、才华早显: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

才华早显,幼年聪明过人。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

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开元五年(717年),在长安,其间有时至洛阳。

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京城求仕:开元七年(719年),在长安,七月应京兆府试。

有诗《李陵咏》《西施咏》等。

开元八年(720年),在长安,常从岐王李范等游宴。

春就试礼部,落第。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

然而供职仅数月,就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为不敬,累及王维得罪贬官。

赴济州途中作《宿郑州》等诗。

3、半官半隐: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

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

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

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要点解读】“诗中有画”——艾青诗中的绘画美

【要点解读】“诗中有画”——艾青诗中的绘画美

生动的画面
意 境
繁而不乱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
诗人对劳动人民深沉、 执着的爱。
归纳总结
线条
绘画美
色彩
构图
感受诗中的绘画美。 发现诗歌其他方面的艺术特色。
归纳总结
我有我的颜色与 线条以及构图了吗?
鲜明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 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美
生动的构图美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早 晨
看着彩云满布的高空
中国的乡村虽然 到处都贫穷、污秽、灰 暗,但她有着美丽的底 色,为诗人所留恋。
内容解析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诗中有画——艾青诗中的绘画美
要点解读
情境导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是有声画, 画是无声诗。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画同源

诗人艾青
情境导入
“语言的画师”
以画家身份开始写诗
从小酷爱美术; 就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去巴黎学习绘画; 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摇曳 美幻 喜悦 静谧 跃动
内容解析
语言必须在诗人脑子里经过调匀, 如色彩必须在画家的调色板上调匀。
——艾青
内容解析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他的画作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王维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画的描绘和艺术的表现,反之亦然。

这种诗画相通、相互交融的表现形式,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王维诗画并茂的艺术境界。

从王维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对画的描绘和表现。

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里生动描绘了春日里山居的景象,其中“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杨柳婀娜的姿态,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被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诗中对画的描绘,使得王维的诗作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一般。

而在王维的画作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诗的意境和抒情。

他的画作以山水画为主,擅长用墨线勾勒出山石、树木和水流的形态,烘托出一种意境悠远、空灵超凡的境界。

例如《远山图》中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以空灵超然之感,恍若身临其境。

这种画中有诗的表现方式,使得王维的山水画更加具有超脱尘世、意境深远的韵味,让观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画卷之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王维诗画并茂的艺术特点。

这种诗画相通的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王维卓越的文学和艺术才华,更让人在欣赏他的作品时,能够有声有色地感受到他笔下的意境,体味到他所追求的诗意境界。

正是这种诗与画相得益彰的表现方式,使得王维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传世佳话。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他在诗歌和绘画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使得他的艺术作品永存人间、流传千古。

无论是在诗中描绘画,还是在画中表现诗,都展现了王维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跨界表现,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欣赏他的艺术成就。

结语:王维的诗画并茂,传世千古,激发了无数后人的艺术创作灵感,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欣赏他的诗作和画作时,我们不妨用心感受其中的诗意和画意,体味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境,让我们与王维的艺术作品在心灵深处相遇,从而获得一场意境非凡的艺术盛宴。

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是谁说的

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是谁说的

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是谁说的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出自苏轼对王维的评价。

原话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具体出处是《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由此可知,这句话原来是评价王维绘画的,是苏轼看了《蓝田烟雨图》后有感而发。

因为《蓝田烟雨图》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幅画到底怎么样,似乎“画中有诗”无从谈起。

好在,苏轼还记录一首跟这幅画有关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中有画”。

苏轼的记录如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

“蓝溪白石出”,首句写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

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给人动态美感。

“玉川红叶稀”,次句写入秋天寒,山上的红叶变得稀少了;这里的“红”,跟首句的“蓝”和”白“相照应,写出了山上的色彩层次,淡化了秋天的萧瑟冷落之感,彰显了山川草木气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鉴赏到这里,“诗中有画”,已经非常明显了。

事实上,王维的很多诗歌,都充满画面感,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都能让人看了就能在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

那么,“画中有诗”,又是如何展现的呢?是不是苏轼的”画中有诗“的评价,就仅限于对王维真实的画的评价呢?让我们继续解读王维的这首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两句是神来之笔。

秋冬时节很干燥,山路上没有下雨,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衣服被打湿呢?打湿人衣服的,并不是水汽,而是空翠。

空翠,是针对整个画面而言的。

前两句所描绘的“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只是是山中景色的一个局部,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

尽管到了秋冬季节,但整个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

苍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苍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感到空蒙,也有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也能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
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不就是说诗像一幅画,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那些美妙场景呀!就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那画面感简直绝了,这不就是诗中的画嘛!
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意味着文字可以变得如此生动形象,仿佛就在眼前呢!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不是活生生的一幅美景图嘛!
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就是文字和画面的完美融合嘛!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着诗,那春天的景象不就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啦!
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就是诗词的神奇魅力嘛!“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诗里的枫叶美景多让人陶醉呀!
5.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能让我们通过诗去感受那些美丽的画面呀!“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多有意境,多像一幅宁静的画呀!
6.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就是诗能把画给描绘出来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满池的荷花不就在眼前盛开嘛!
7.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嘛!“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孤独垂钓的画面多让人印象深刻呀!
8.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说诗能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春天早晨的景象多生动呀!
9.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就是诗和画相互成就嘛!“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样子多可爱呀!
1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真的是太有趣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简直就是一幅乡村画卷呀!
我的观点结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艺术境界,它让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和力量,通过诗去领略各种美丽的画面,真的太神奇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迁至蒲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展开剩余78%《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送沈子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齐州送祖三》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田园乐七首·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富有禅意,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所谓“诗中有画”。

而《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晚年的力作,整幅画就如同一首山水田园诗,意境悠远,富有哲理,所谓“画中有诗”。

标签:王维《山居秋暝》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隐逸王维,字摩诘,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多才多艺,工绘画,通音律,尤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是写景的圣手。

他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非常准确地揭示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后的山显得很空荡,空气也很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气微凉。

松林间洒下斑驳的月光,清泉缓缓地流淌着。

浣洗衣服的姑娘们唱着歌回来了,小船划动着,莲花也随着不断轻轻颤动。

这里的美景随处可见,美不胜收,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过着闲适的生活。

王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因此,在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中糅进了许多绘画的因素,使得他的诗在山水景物的刻画上,达到了一般诗人难以具备的艺术特色。

色、光、态是绘画的因素,声是音乐的因素,王维却能将这些放入自己的诗中。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既表现出了山的空旷和寂静,也表现出了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感觉非常宁静,“天气晚来秋”介绍了这首诗写作的季节、气候和温度,这样的天气不显得热,也不冷,这个季节万物开始沉寂。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它的“色”表现在“松”上,作者虽然没有赋予它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字眼,但是,提起“松”人们就会联想起“松柏常青”。

它的“声”表现在“清泉”“流”上,提起泉水流动,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潺潺、淙淙、叮咚等象声词,想象出泉水流动的形态和声音。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认为,在王维的诗画作品中,诗中有画的境象,画中有诗的意味,诗与画皆达到情景交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充满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同时,他首创了中国山水画中优美独特的“禅境”表现,能以诗意入画,又能以画表现诗意.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为例向我们阐释何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第一句中读者便可于脑海中形成一幅雨后秋山图,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第二句更是以“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烘托出山中的幽谧之境,在第三句中又描述了洗衣归来的浣女在竹林间嬉笑玩闹,出航打渔的扁舟划破层层莲叶的场面,为这幅清幽静谧的图景增添动态感。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写闲、“夜静春山空”,写静、“月出惊山鸟”,写动、“时鸣春山中”,写声。

没用任何绘画技巧,但在中国人眼中它仍能出画。

因为它符合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创作中没有相应的形象思维方式。

王维诗中的画是合乎中国文人精神、迎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的画,而不是具有空间色彩透视等视觉效果的景色如画的画。

王维还精于绘画。

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更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

所作破墨山水,笔迹劲爽,“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由此可见其绘画技艺之不凡。

宋苏东坡称“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然而王维的诗意,却又无处不渗透着禅理。

为此可以不问四时,在《袁安卧雪图》中,把雪与芭蕉同置一处,画中禅意,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假如雪里芭蕉含蕴什么‘禅理’,那无非像井底红尘、山头碧浪等等。

传世的《雪溪图》,图下方一座木拱桥将观者引入白皑皑一片冰雪世界,树木凋零,人烟稀少,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间,溪中有一叶篷船,有船夫撑篙而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本文导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出自苏轼之口,那他究竟是看了谁的作品,竟然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

我们在学生时期应该都在课本上学过王维的诗,但对于他的画了解就比较少了。

不过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对禅道、音乐等也都有着很深的理解,可以说王维的才能的确是世间少有。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王维的一生,以及他的画作究竟是有何独特之处。

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

文学史上有名的辋川,位于蓝田县南十余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不仅是秦楚要冲、三辅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

此处原本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别业,后被王维购得,从此,他在此过起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生活。

在宋之问别业基础上,王维随势赋形,植花木、堆奇石、筑造亭台阁榭,建起了孟城坳、华子冈、竹里馆、鹿柴寨等二十处景观,把二十余里长的辋川山谷,修造成了一处兼具耕、牧、渔、樵的文人园林典范,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二十一岁的王维状元及第,怀揣积极的政治抱负和做出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从家乡蒲州(今运城永济市)施施然走进大唐的经济文化中心长安。

开始的时候,在张九龄的提携下,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天宝年间,又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可谓顺风顺水。

安史之乱中,他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经过这番磨难,王维逐渐消沉下来,看开了世间之事。

四十岁以后,他基本侍奉母亲以半官半隐的状态在辋川度过。

王维母亲去世后,葬在东面山坡,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王维逝世后,又葬在母亲墓南面的小沟旁。

王维当年住所叫“文杏馆”,今已不存,唯有门前空地上,他亲手栽植的一棵银杏树,依然枝叶茂盛,就像他在诗中赞美过的那样:“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诗中有画诗中有画,主要是指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溶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画中有诗,指画里富有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此特点来自对王维诗的评价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

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二、例析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解题、作者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太原祁人。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出身世代官宦之家。

其母崔氏奉佛,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有关。

他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腾飞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艺术家。

以“安史之乱”为界。

王维诗歌的风格、情调,前后期也明显不同。

前期,王维怀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少诗篇意气风发、豪气干云。

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无不准确地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里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晚年无意仕进,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常以禅诵为事。

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十三课(227-23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讲授,学生见识】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这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

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这个问题。

文学与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的领域极广。

诗画融通,则是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最为活跃、成果也最显著的一种审美活动和创作实践。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做着诗画融通的尝试。

后汉刘褒,依据《诗经》的诗意,画出了《北风》和《云汉》图。

晋人顾恺之以嵇康诗作画,并认为“'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见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殆至唐代,乃“诗画融通”的大觉醒时代,王维身体力行,融通诗画,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至境。

杜甫开一代风气,写下了大量题画诗。

到两宋时代,诗画融通已迈进自觉的时代,从苏轼“诗画本一律”美学主张的提出,到宋徽宗赵佶“三自”举措成功,即自画、自己作诗、自己题写于画面上,开创了我国题画诗史的新纪元,这都说明宋代人已经自觉地融通诗画艺术。

元人在画学鼎盛的基础上,有力地推进诗画艺术结合、融通的历史进程,元代画家钱选、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多才多艺,能诗善画,他们常于画上题诗,甚至像倪瓒那样,“每作画,必题一诗”(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三)。

诗画艺术的异同,为诗画融通提供了先决条件。

诗与画,毕竟是两门不同门类的艺术,它们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绘画是造型艺术,它的构成要素是线条、色彩、物象、明暗、布局等,绘画靠着众多的物象构成画面,给人以直接感受,是视觉的艺术,一种“有形”的、“无声”的艺术。

诗歌是语言艺术,它的构成要素是文字、词汇、诗行,它并不给人以直接感觉,不能给人以物象和视觉形象,却要通过读者的视觉器官,将文字符号输入大脑,转换成诗歌意象,并由若干意象组合成诗歌意境,供人欣赏。

语言文字供人阅读、朗诵,有韵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因此,诗成为一种“有声”的、“无形”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用自己的话,生动的描绘前两句中的画面。
诗中有画

小组合作,将刚才你们描绘的画面,画成一幅画,并
提上诗句,写上你们名字,让它成为一幅作品。
作业
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展开想象,描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的画面。
赏谢 谢 观
2.找出景物的修饰语: 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上修饰语,将景物重新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树:向阳的树木。 燕:刚飞回来的燕子。 泥:春天的润湿泥土。 4.运用想象和联想,使用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等),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句子。

诗中有画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注意步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找出所有景物:
莺 、树、燕、泥
诗诗 中 有 画 , (古 一诗 画 )词 中 赏 有 析
画中有诗

检查预习: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你看到的图片。


画中有诗

如果你身处这幅图中,你会想到哪句诗呢?

古诗赏析第一步

描绘画面
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写的画面。
描绘画面的出题方式:①诗句中都有哪些景物(物象)?
诗中有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