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1)
王维被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王维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这一评价很好的体现了王维诗的一个特点。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比如在《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诗以淡淡的笔墨,清醇的意趣,澹泊的韵味,渲染成一幅春山夜景的水墨小品,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幽静境界,在这一境界中,我们既可以体味到诗人心灵的空寂闲静和精神的超然出尘,又能感悟到情与景在诗中融为一体。
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汉江临眺)“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
(《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
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再竹里馆弹琴长啸,景清幽,人超然,一排闲适。
以“弹琴复长啸”来映竹林深处之空寂,以“明月来相照”映悠然独坐之神韵,色籁俱清,物我两忘,臻于化境。
空灵隽永,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
《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几点看法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几点看法导语: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探讨从古至今不绝如缕,且成果显著,下面小编分享了王维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王维诗与画的关系,历代的探讨层出不穷,而这主要源于苏轼在评价王维《蓝田烟雨图》中的题诗时,说了一番流传甚广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此说为众多研究者所接受,并对其进一步阐发,认为王维的山水诗和部分田园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些诗亦有如是特点,这基本符合唐人创作的实际情况。
至于戴鸣《桑阴随记》云“古人诗皆有画,古人画皆有诗”,则显然有失偏颇,晚明张岱在《与包严介》中指出王维的题诗并非句句入画,而且认为“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银屑也”,则是直接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否定,自此,后人对于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愈演愈烈,新时期的蒋寅可谓此风的集大成者,他的《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直接提出“将王维诗的成就归于‘诗中有画’已然损害了王维诗的艺术价值”,“代表王维诗歌特色的恰恰是诗不可画”。
在我看来,苏轼关于王维诗画的评价是很恰当的,蒋寅等人将“诗中有画”等同于“诗可入画”,显然误解了苏轼的原意,本文将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一些补充。
一、诗歌与绘画产生的过程非常相近美国华莱士・斯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说到,诗歌和绘画起源于敏感性,诗人和画家凭借头脑努力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不是凭借灵感,而是凭借想象或者是想象所激发的神秘的原因。
简而言之,这两门艺术,诗歌和绘画,都共同拥有一种劳动元素。
”同时,中国古代作家注重个人主观感情意绪的抒发,强调个性和感情的真实。
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与绘画的产生来自于作家本身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真挚饱满的感情意绪,这即是说,作家在进行创作诗与画的时候,感情思维是极其相似的,只是用来表达感情和所思所想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他们都是形象的制造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与诗的融合
艺术,e墙I A rt s c i r d o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与诗的融合●T E X T/王望总论“诗中有l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诗与J母I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足语言和时间艺术,I田i是造型和空间艺术。
二者各具特点和短长。
“诗画一体.诗画一律”人们大多是从形象意义卜谈论的。
古希腊西蒙尼底斯最早提出“画是静默的诗,涛是语言的画”。
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诗与l田I的联系,提倡诗画结合,取长补短。
所谓I田j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嘲补足,从而达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诗画统一的境界。
历史上关于诗与画之关系的发展情况有两种形式。
第一,因观画而成诗。
屈原四言诗《天问》所吟咏的许多神话传说和故事就是根据壁硒内容描述而成。
第■,囚诗I『|j作』田I。
顾恺之《洛神赋》以曹植的I司名诗篇演绎而成画。
这种情况在唐代更为常见,像王维、皎然、杜牧等诗人兼画家的人物在艺术实践中都注重加强诗与画的融合。
在北宋时期,曾以官方的形式i殳市画院,专门培养绘画人才,考试以写景的诗作为题日,让厕家学会运用诗的情思米塑造画境。
但是小论是因为绘画可以表达诗的情思而受重视。
还是因为官府的大力提倡,人们都末能真正从理论上对绘画与诗的关系作m解释,直到宋代苏尔坡称“味摩诘诗,诗中自.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的话说出后。
在意识形念上才清楚地表明r这一美学命题。
但足诗与画又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它们相覃包容而,j己妨碍。
诗与画的相融性1.形式卜的相融性这种相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境界的交融,即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画上并无题诗。
却有诗的意境。
所谓“画中诗”。
“画是有形诗”。
另一方面,借助书法这一媒介,在画的空白处补涛,对主题进行补充的和阐发。
从而发挥语言艺术之特长而补造型艺术之不足.揭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情感,引导观众充分理解作品的象外之意。
比如宋徽宗在《腊梅山禽图》中一株梅花由右向E。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中国山水画 《诗情画意》教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中国山水画《诗情画意》教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近中国山水画教材分析:初中美术课本第十三册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中国画的学习,通过鸟语花香这一单元对花鸟画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画注重笔墨以及以物言志的特点,为本单元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这一课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会。
以山水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
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山水画在涵义、历史发展和构成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与难以把握,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学生:国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总课时为四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谈话导入:经过一上午紧张的学习,大家都有些疲劳,很多同学也饥肠辘辘了,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到大自然中去走走,我们中国有一句话说"秀色可餐”,希望我们看到的风景可以让大家暂时吃饱肚子。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集名山之长。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最有趣的是,一景多变,移步换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
这首《辛夷坞》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
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
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 2 —。
如何理解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论述题
如何理解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论述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与探讨影响深远。
在他的诗歌批评中,常常提及王维这位唐代大诗人。
苏轼赞誉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评价意味着王维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和意境表现力。
在苏轼看来,王维的诗与画相融合,颇具意境,堪称诗画合一的理想典范。
苏轼对于王维的诗歌赞赏源自于他对诗画的深刻理解。
苏轼自幼酷爱文学,对于诗歌艺术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把握。
他认为,诗与画同源自于意境之美,都是表现生活、描绘景物的艺术形式。
王维的诗歌作品以灵动的笔触、深邃的境界、细腻的情感赢得了苏轼的青睐,在他看来,王维的诗句仿佛是一幅画,让人感受到画面的明快绝妙。
而王维的画作同样以清新淡雅、意蕴悠远闻名于世,苏轼认为这种诗画相融合、相互映衬的艺术风格正是王维作品的独特之处。
苏轼对于王维的评价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认识。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诗与画一直被认为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两种艺术形式。
苏轼认为,诗歌与绘画均是表现生活美学的手段,二者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内在的审美情感却有着契合之处。
王维的诗歌作品如画,画作如诗,诗画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共同彰显了王维所追求的文学艺术境界。
苏轼认为,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因为他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赋予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蕴。
苏轼对于王维的诗画联触评价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创新意识。
在宋代文人中,苏轼以其对于文学的追求和创新的独特见解著称于世。
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超越一般的表面形式,力求达到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
王维的诗歌作品正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典范,他将诗歌与绘画相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艺术模式,为后人树立了文学艺术的新标杆。
苏轼对于王维的赞誉不仅仅是对于一个诗人的赞美,更是对于文学艺术创新的鼓励和呼唤,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苏轼对于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体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作和绘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释义:细细品味王维的诗,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欣赏王维的画,又有如一首诗一样美好。
)王维不仅是文学上的天才,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极好的音乐家。
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长期在森林中的生活经验,使得他对自然美有着敏锐的、独特的、细腻的感知,所以他的诗歌中的景物,充满了意境,颜色的对比鲜明而优美,把景物的动静联系在一起,尤其擅长于把光线和声音的细微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物生平:1、才华早显: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
才华早显,幼年聪明过人。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
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开元五年(717年),在长安,其间有时至洛阳。
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京城求仕:开元七年(719年),在长安,七月应京兆府试。
有诗《李陵咏》《西施咏》等。
开元八年(720年),在长安,常从岐王李范等游宴。
春就试礼部,落第。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
然而供职仅数月,就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为不敬,累及王维得罪贬官。
赴济州途中作《宿郑州》等诗。
3、半官半隐: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
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
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
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他的画作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王维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画的描绘和艺术的表现,反之亦然。
这种诗画相通、相互交融的表现形式,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王维诗画并茂的艺术境界。
从王维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对画的描绘和表现。
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里生动描绘了春日里山居的景象,其中“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杨柳婀娜的姿态,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被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诗中对画的描绘,使得王维的诗作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一般。
而在王维的画作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诗的意境和抒情。
他的画作以山水画为主,擅长用墨线勾勒出山石、树木和水流的形态,烘托出一种意境悠远、空灵超凡的境界。
例如《远山图》中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以空灵超然之感,恍若身临其境。
这种画中有诗的表现方式,使得王维的山水画更加具有超脱尘世、意境深远的韵味,让观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画卷之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王维诗画并茂的艺术特点。
这种诗画相通的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王维卓越的文学和艺术才华,更让人在欣赏他的作品时,能够有声有色地感受到他笔下的意境,体味到他所追求的诗意境界。
正是这种诗与画相得益彰的表现方式,使得王维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传世佳话。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他在诗歌和绘画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使得他的艺术作品永存人间、流传千古。
无论是在诗中描绘画,还是在画中表现诗,都展现了王维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跨界表现,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欣赏他的艺术成就。
结语:王维的诗画并茂,传世千古,激发了无数后人的艺术创作灵感,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欣赏他的诗作和画作时,我们不妨用心感受其中的诗意和画意,体味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境,让我们与王维的艺术作品在心灵深处相遇,从而获得一场意境非凡的艺术盛宴。
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是谁说的
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是谁说的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出自苏轼对王维的评价。
原话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具体出处是《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由此可知,这句话原来是评价王维绘画的,是苏轼看了《蓝田烟雨图》后有感而发。
因为《蓝田烟雨图》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幅画到底怎么样,似乎“画中有诗”无从谈起。
好在,苏轼还记录一首跟这幅画有关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中有画”。
苏轼的记录如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
“蓝溪白石出”,首句写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
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给人动态美感。
“玉川红叶稀”,次句写入秋天寒,山上的红叶变得稀少了;这里的“红”,跟首句的“蓝”和”白“相照应,写出了山上的色彩层次,淡化了秋天的萧瑟冷落之感,彰显了山川草木气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鉴赏到这里,“诗中有画”,已经非常明显了。
事实上,王维的很多诗歌,都充满画面感,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都能让人看了就能在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
那么,“画中有诗”,又是如何展现的呢?是不是苏轼的”画中有诗“的评价,就仅限于对王维真实的画的评价呢?让我们继续解读王维的这首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两句是神来之笔。
秋冬时节很干燥,山路上没有下雨,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衣服被打湿呢?打湿人衣服的,并不是水汽,而是空翠。
空翠,是针对整个画面而言的。
前两句所描绘的“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只是是山中景色的一个局部,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
尽管到了秋冬季节,但整个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
苍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苍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感到空蒙,也有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也能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浅析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文教研究浅析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彭 艺(辽东学院,118001)摘要:苏轼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其作品风格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本文就诗中有画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诗中有画;写意传神;山水田园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语出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和画总是被相提并论,所谓“诗是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山水画之祖。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画作给以融化。
后殷璠在其著作《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维诗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很有代表性,也得到后世诸多很高的评价。
苏轼评价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1。
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上的。
首先,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
在王维生活的那个年代,他不是以诗出名而是以画出名。
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他还著有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
美感更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王维《山居秋暝》。
这两句诗是王维诗诗中有画最好的代表。
天色已晚,却又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于山石之上,就像一条洁白的布条,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短短两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光图,使人身临其境。
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外,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王维诗诗中有画最好的代表。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
解释: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赏析:此句描写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原文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迁至蒲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展开剩余78%《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送沈子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齐州送祖三》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田园乐七首·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浅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浅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提要:诗歌与绘画既存在着差异,又有相通相融之处。
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除了表现二者均“师法自然”之意,还体现了相互之间的形与神、景与意的相辅相成、相融共生,展现了人类对美的最高境界的孜孜追求。
关键词:诗歌与绘画;异同;形神兼备;意境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的诗画所作出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引发了古今多少人的评论,尤其是近代以来,许多海内外知名学者对此曾写过专门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了这个评论以后,我个人心里的感触颇多,既有对古人的崇敬之情,又有自己个人对此的理解之意。
在这里我想就此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诗画均“师法自然”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表现在诗、画的创作中则体现为如何将自然与人的和谐表现在其中,如何将情与景相互交融、将意与象完美契合,使它们成为人们的心灵栖息地和精神家园。
正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来说,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都在极力”师法自然”,以自然、以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并寄情于自然,于是产生了无数令人嗟叹、主客观浑融妙和的永恒作品,跨越了时空界限,向世人展现了自然的秀丽多姿、本身的诗情画意以及据此而激发出的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东坡对王维的评论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以及诗画与自然的关系。
众所周知,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大部分是在描绘自然美景中寄情山水,即以诗言情,生动地描绘出清新秀丽、美景天成的自然画卷及作者的情怀。
例如他的《山居秋瞑》,传神的勾画出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传达出动与静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将自然之美和人的情致描绘的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又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艺术语言恰如其分的融入诗的创作中,用诗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一幅绝佳的、惟妙惟肖的山水画作,给人带来感觉、视觉、听觉的享受,获得了因象得趣、因景生情的感受,从而给人一种美轮美奂、不知是诗还是画的幻觉,突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将人带入佳境而不自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富有禅意,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所谓“诗中有画”。
而《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晚年的力作,整幅画就如同一首山水田园诗,意境悠远,富有哲理,所谓“画中有诗”。
标签:王维《山居秋暝》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隐逸王维,字摩诘,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多才多艺,工绘画,通音律,尤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是写景的圣手。
他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非常准确地揭示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后的山显得很空荡,空气也很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气微凉。
松林间洒下斑驳的月光,清泉缓缓地流淌着。
浣洗衣服的姑娘们唱着歌回来了,小船划动着,莲花也随着不断轻轻颤动。
这里的美景随处可见,美不胜收,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过着闲适的生活。
王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因此,在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中糅进了许多绘画的因素,使得他的诗在山水景物的刻画上,达到了一般诗人难以具备的艺术特色。
色、光、态是绘画的因素,声是音乐的因素,王维却能将这些放入自己的诗中。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既表现出了山的空旷和寂静,也表现出了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感觉非常宁静,“天气晚来秋”介绍了这首诗写作的季节、气候和温度,这样的天气不显得热,也不冷,这个季节万物开始沉寂。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它的“色”表现在“松”上,作者虽然没有赋予它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字眼,但是,提起“松”人们就会联想起“松柏常青”。
它的“声”表现在“清泉”“流”上,提起泉水流动,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潺潺、淙淙、叮咚等象声词,想象出泉水流动的形态和声音。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经典诗歌20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迁至蒲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展开剩余78%《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送沈子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齐州送祖三》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田园乐七首·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本文导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出自苏轼之口,那他究竟是看了谁的作品,竟然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
我们在学生时期应该都在课本上学过王维的诗,但对于他的画了解就比较少了。
不过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对禅道、音乐等也都有着很深的理解,可以说王维的才能的确是世间少有。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王维的一生,以及他的画作究竟是有何独特之处。
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
文学史上有名的辋川,位于蓝田县南十余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不仅是秦楚要冲、三辅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
此处原本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别业,后被王维购得,从此,他在此过起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生活。
在宋之问别业基础上,王维随势赋形,植花木、堆奇石、筑造亭台阁榭,建起了孟城坳、华子冈、竹里馆、鹿柴寨等二十处景观,把二十余里长的辋川山谷,修造成了一处兼具耕、牧、渔、樵的文人园林典范,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二十一岁的王维状元及第,怀揣积极的政治抱负和做出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从家乡蒲州(今运城永济市)施施然走进大唐的经济文化中心长安。
开始的时候,在张九龄的提携下,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天宝年间,又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可谓顺风顺水。
安史之乱中,他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经过这番磨难,王维逐渐消沉下来,看开了世间之事。
四十岁以后,他基本侍奉母亲以半官半隐的状态在辋川度过。
王维母亲去世后,葬在东面山坡,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王维逝世后,又葬在母亲墓南面的小沟旁。
王维当年住所叫“文杏馆”,今已不存,唯有门前空地上,他亲手栽植的一棵银杏树,依然枝叶茂盛,就像他在诗中赞美过的那样:“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诗中有画诗中有画,主要是指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溶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画中有诗,指画里富有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此特点来自对王维诗的评价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
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二、例析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解题、作者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太原祁人。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出身世代官宦之家。
其母崔氏奉佛,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有关。
他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腾飞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艺术家。
以“安史之乱”为界。
王维诗歌的风格、情调,前后期也明显不同。
前期,王维怀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少诗篇意气风发、豪气干云。
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无不准确地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里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晚年无意仕进,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常以禅诵为事。
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李爱民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7年第02期《白鹭》是郭沫若笔下的一篇诗化的散文。
他写的这篇《白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朴素的语言,却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着的不平凡的美。
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诗,其实,白鹭如诗,《白鹭》亦如诗。
这篇散文展现着诗的意象美,营造着诗的意境美,更有着诗的凝练美。
同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者巧妙融合。
正如古人的描绘,“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画面优美而富有意境。
一、意象·白鹭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白鹭》这篇散文用简练的文字,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白鹭这一意象是美的,不仅美在外形的精巧,“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更美在它的朴素、平凡,它举手投足的优雅和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神韵。
由意象入手,是一步步走进文章的必然途径。
师:一种事物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才会把它比作诗呢?生:应该很优美。
生:外形要像诗那样精巧。
生:非常有韵味。
师:把同学们说的要素综合起来,也就是它既要有外在的精巧美,又要有内在的神韵美。
所以,作者开篇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那么,白鹭这一意象美在何处?生:美在它的精巧。
师:白鹭的精巧体现在何处呢?生:色素和身段都很适宜。
师:你能再具体一点吗?生:文中说:“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它的色彩简洁,它的身段不大不小,正好。
师:白鹭的色彩简洁,只有哪三种颜色啊?生:白色、铁色和青色。
师:这三种颜色不是绚丽、耀眼的,显得白鹭……生:平凡。
生:素雅。
师:是的,白鹭素雅、朴素,大小适宜,与朱鹭和苍鹭相比,又显得常见而平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近洒》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 谭嗣同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你是否也曾捕捉过这只从 唐诗里飞来的蜻蜓呢? 你是否也曾为它透亮的双 翼而赞叹呢?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韦庄 《与小女》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 《小池》
古诗词里有什么样的美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说什么花开正浓,依依杨柳,道不尽落花 有意,春江花月…… , • 我们男孩子不太习惯这种浅吟低唱。 有没有一看就长精神的?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 谁有不平事? 《剑客》 贾岛
• 原来古典诗词这么好玩,好吃,好看!
• 不仅如此,古典诗词里的 清风明月,春风杨柳,落地花红,秋 思红叶,映日荷花,长河落日,田园 林泉,大漠孤烟…… 也会让你如痴如醉。
• 你曾静静地一个人仰望过这一轮明月吗?
古人也曾对它深情地仰望……
• • • • • • • • • • • •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赠汪伦》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 《渔歌子》 • 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 宋 欧阳修 •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 《春江晓景》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 唐《浪淘沙》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王之涣《凉州词 》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维《使至塞上》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赏诗意中国,寻孩童诗心
跟子牧妈妈走进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 背古诗?还要背75首?爸爸,妈妈,老师, 我做不到啊!
• 古诗词有没有你想象得那么 令你痛苦呢? • 宝贝,别急。让我们跟子牧 妈妈先去古诗里玩一会儿。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郞骑竹马 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 《长干行》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 波里。 ——《江上渔者》唐 张志和 •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 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唐 张 志和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 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宋 惠崇 《春 江晓景》
看,古典诗词里的美人走来了……
• 山色空濛雨亦奇
苏轼 《饮湖上初睛后雨》
与白云和一片叶子相遇,是一种幸福。 杜牧 《山行》
• 一水护田将绿绕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
• 小桥流水人家 (诗意地栖居)
白马秋风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 • • • •
为何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为何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为何 “醉卧沙场君莫笑”? 为何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何 “遗民泪尽胡尘里”?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美到极致是这样子的!)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 李白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 俊眉修眼 顾盼神飞 文采精华 见之忘俗 ---《红楼梦》人物 睛雯
•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 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人物 林黛玉
•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诗宋词里的孩子,看!他们来了……
•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 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 头卧剥莲蓬。
•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杜牧 《清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欲意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清. 袁枚 《所见》
• • •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 •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 霏霏。 ---《诗经 . 采薇》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硕人》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俊眉修眼 顾盼神飞 文采精华 见之忘俗 ---《红楼梦》 贾 探春 •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 风。 ---《红楼梦》 林黛玉
•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唐《杨柳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 高鼎《村居》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崔护:《题城南庄》
---荆轲《易水歌》
与生俱来人中首,惟我与天同齐寿。 双脚踏翻尘世浪, 一肩担尽古今愁 。 ---《登楼》 杜甫
• •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 接天莲叶无穷碧
宋 .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轼 《饮湖上初睛后雨》
李白《行路难》
•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 古诗词的源头活水在哪儿? • 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心情,一幅图画。 • 静心记诵仍然是最好的学习古诗词方法。
• 不要说古诗词离我们太远, 诗,就是那开在你我心中的那一朵花, 你,本身就是一首诗。
谢谢大家!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我本狂人 谁与争锋?
有胆识!就是这么任性 !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春风杨柳,丝丝有情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 薛昂夫《最高楼》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