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初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初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启发、尝试的教育思想早已有之。孔子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发三隅反,则不复也。” 1980年,邱学华教授在江苏省常州一所学校开始试验尝试教学法,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已从尝试教学升华为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是尝试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带有尝试特征的非凡性的教学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尝试教学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变传统的“先讲后练”为新型的“先练后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1尝试教学的条件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头脑里并不是空的,他们已经储存许多旧知识和生活经验,也就是说新课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生疏,而是七分熟,三分生。这样学生可以利用“七分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三分生”的新知识。在初一上学期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初一下学期就能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任何一种教学法不可能是灵丹妙药,十全十美,它都在一定的条件下而起作用。实施尝试教学的条件:1、学生要有一定的旧知识作为基础,一般原始概念课不适宜使用。2、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低年级学生要多启发。

因此,不一定每堂课都要用,要扬长避短,灵活应用。把各种教学方法适当结合使用,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法体系。

2尝试教学的教学程序

数学尝试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练习,把问题解决在课内”。它的教学过程是:课前预习→预备练习→出尝试题→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尝试小结及布置作业。

现在用初一第二学期数学课本第八章第二节(8.2消元)来说明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过程。

主要的步骤为:

第一步,课前预习。(这是感知课文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步。这一步让学生根据提示、教学重点、课后练习,先整体粗略地感知课文,把握有关基础知识。)上课前先请学生复习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及预习本节课要运用的代入消元法。

第二步,预备练习。

练习:

解方程:

(1)3(3+x)-8x=14

(2)=3

(这一步是出示尝试题和深度练习的基础,一是对课前预习进行必要的检验,一是复习在教读课中可能出现,需要用旧的基础知识,以旧引新,促使旧知识在解决新知识中起到迁移作用,以便尝试练习的顺利进行。)

第三步,出示尝试题。

练习:

把下列方程改写成用含有y的式子表示x的形式:

(1)x-y=3

(2)3x-8y=14

教师根据教材的体裁特点和教学重点,以及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出尝试的题目。

第四步,尝试练习。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3x-8y=14 ②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尝试题和预习检查的情况,再次自学课文,进行尝试练习。(当学生投入到思考中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操作手段实现学习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创作性的火花在闪烁,形成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思路。)

第五步,学生讨论。(学生尝试练习结束后,检查学生的尝试情况,对于学生尝试结果,教师无需急于答复,先让学生三三两两的讨论,追究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加深对尝试题的熟悉。互相讨论时学生的思维就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在这一步可激发学生的创作,创设课堂高潮,学到的东西就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一点了。)第六步,教师讲解。(教师的讲解是根据学生尝试练习和讨论时反馈,围绕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进行的。做到解决重点,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熟悉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如对尝试练习进行评讲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尝试题,把方程组中的①式变化成用用含有y的式子表示x的形式,然后代入②式中。就变成预备练习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代入法。

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要依据尝试练习的情况科学的设置通常要分成基础和能力两类,以照顾层次不同的学生,渗透层次教学思想。)

练习: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1)y=2x-3 (2)2x-y=3

3x+2y=8 3x+y-1=0

第八步,尝试教学小结。(这一步,一是对尝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一是对教材知识作结,完整的课型要练习写作,做到学以致用。)对这节课的总结是:①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把二元方程组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是要害,是一种过渡性变形;②求解了代入在八个环节中,学生处于明显的主体地位,自己解题、自己看书、自己分析、自己讨论、自己订正、自己总结、自己巩固。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3尝试教学要留意的细节

1、尝试练习中采取分散重点,大题化小,分段尝试,即时矫正的做法。

即把“尝试练习”和“教师讲解”分成一段段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调动了学生课堂尝试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大段时间尝试练习的沉闷。这一步的任务有两个:其一,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其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自学尝试的爱好,达到激疑引思的目的。

因此,在提出新问题或创设尝试题时应力求做到:

①新奇,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爱好。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以让学生亲手用几根长度不同的竹棒尝试去围一个三角形。

②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设置悬念激使学生解决。

③联系实际,使学生带着探索生活奥秘的心情去尝试,也能使学生感到爱好。如课室的座位表,可取为教“平面直角坐标系” 的生活情境;学生下象棋时,棋盘上的横竖线也可作为教“平行线”时的良好情境。

④难度适宜,即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提出难易适当的问题,这是有效激发同化心向的要害。

⑤具有启发性,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疑难所在,正确把握“启发点”,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出发,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条件。

2、第二次尝试练习的巩固作用。

第二次尝试练习属于教学中巩固练习阶段,是当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途径,出示尝试练习题目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依据是有目的强化尝试反馈的簿弱点和教学重点,体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学生迫切需要尝试,教师应“顺水推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尝试解疑。学生在尝试解题时,可边看书边尝试。也可先看书再尝试或先尝试再看书,这一步学生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3、尝试小结的内容探讨。

尝试小结是一堂课的终止信号,是对一堂课的总结。小结作得好,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更高的艺术效果。在尝试教学探讨中,这一环节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针对整堂课尝试情况对学生予以较高的评价,激发学生下堂课尝试练习的爱好,使学生产生一种劳动后的甜美感;二是对尝试过的内容作小结,教师如能周密考虑,精心设计一个新奇有趣的结尾,不仅能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巩固当堂所学知识,而且能再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也为他们课后自学铺平了道路。

4尝试教学的理论依据

三、尝试教学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