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学困生的情感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对学困生的情感关怀
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各种精神负担,就会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之分。“学困生现象”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值得研究的一个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加强对学困生的情感关怀。
标签:学困生情感关怀心理
学校是微型化的社会,学生之间学习存在着竞争,就会有成绩优劣之分;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各种精神负担,就会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之分;在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又难免会有坚强与脆弱之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对众多的学生进行了分流与筛选,我们把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由于有过多次的失败经历,对人对事往往缺乏自信,面对成绩优秀的同龄人,或表现得漠然、敌意,或产生自卑与焦虑,形成较大的情感问题、行为问题或心理障碍。“学困生现象”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值得研究的一个群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学困生是如何发展成为心理弱势学生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经验。排除智力、生理的因素,学困生由于一次次的失败经验,累积成挫折感、自卑感,而外界又无法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与疏导,导致他们学习动机、行为、兴趣等的偏差或缺失,从而加重了学习困难。学困生与优等生一样承受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他们除了要承受升学的巨大压力,老师的严厉要求,社会就业的严峻形势,家长望子成龙过高期望所带来的挫折感、无助感外,还要承受家长粗暴指责、师长刻意忽视、同学们讽刺挖苦带来的自卑感与屈辱感。在这样沉重的心理负荷面前,学困生很难保持心态平衡。学困生这种失衡的心态若得不到有效的调适与改善,很容易产生诸如消沉悲观、无聊厌烦、冷漠麻木等负面情绪以及敌视、攻击他人或封闭自己内心等心理偏差,成为“心理弱势学生”。
当然,应该把学困生心理弱势形成的原因,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这里面既有学生本身意志、情感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两类因素中,我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更大的原因在于后者。我们把外界有意或无意、或隐或显、偶然性或习惯性做出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言行,称为“精神伤害”或“心理虐待”。外界对学困生的孤立与歧视、侮辱与贬低、忽视与冷漠,很容易使学困生形成三类心理障碍:自卑、焦虑、冷漠、逆反等情感障碍;偏执、攻击等人格障碍;脱离群体的交往障碍。这些往往会导致学困生处于心理弱势。
被遗忘的角落——学校教育对心理弱势学生的学业疏忽与情感漠视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对象,而是让教育适应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提到了“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
一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等话语,但真正能把学困生教育与尖子生选拔同等对待的学校很少。对尖子生、特长生开小灶,因材施教,寄予厚望;对学困生,揭开“扶危济困”的面纱,仍旧是一种听其自然的“放羊式”管理,只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义务,而没有切实负起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或教师因各种原因将这些学生排除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之外,对他们所提的要求是不影响老师上课,“不做坏掉整锅粥的老鼠屎”。
教育对学困生弱势群体的遗忘,实际上是对公平原则的背离。对他们学业的疏忽与情感的漠视,使这些学生在求学的初始阶段就亲历了教育的不公,品尝了他们最崇敬的人的歧视。他们长大以后,若能以德报怨还好,若他们形成了反抗、敌视的心理,我们又怎能肯定他们不会将这种歧视与不公带向社会,带向他人?教育对这一弱势群体的遗忘,也是教师师德错位的表现。心理弱势学生最需要我们老师的关怀与帮助,但他们却得不到,因为一些老师认为,教育的成效能更好地体现在成绩优良的学生身上,而不是那些“需要花大力气,却未必会有小收获”的学困生身上。当然,这里面有教育制度的原因,但我认为更大的责任在教师。请教师们扪心自问,除了学校,我们的学生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尊重与爱?到哪里去寻找温情脉脉的微笑与发自内心的感动?学校,本该是盛产美德、真诚与温情的地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首要问题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表现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而这核心理念在优等生身上贯彻并不难,关键是如何在学困生身上得到落实。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心理弱势”学生如何进行情感关怀
据上所述,学困生心理弱势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外界对他们的“情感虐待”、情感缺失,而这两者的实质是一种心灵孤立和精神遗弃。教育者应该自省,应该忏悔。面对教育的弱势群体,我们教育者应该悲天悯人,对心理弱势学生施与人性的温暖与情感的补偿。
一、爱的补偿
我们知道,学困生在其学习、生活过程中,更多的是失败的体验,是消极的情感。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把他们基本的心理需要(例如爱的需要)无情地扼杀了。这虽然不是我们教师的本意,但伤害确实已经造成。现在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利用“铁腕”政策管教学生,一旦收不到应有的成效,便想方设法驱逐他们,把教育的责任推向家庭与社会。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始至终缺少爱的投入,我们教师充当了“消防员”,充当了“教育警察”,却忘了要去充当“爱心大使”。根据统计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假如我们把一份关心与鼓励给予心理弱势学生,他们的心理满足程度是100个单位,而把同样的一份关心与鼓励给予优等生,他们的心理满足程度可能只有1个单位。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有意识地把关怀与爱心洒向心理弱势学生,教育成效将会大大提高。学困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爱护他,同学们关心他。他们是最容易被感动也最容易满足的。
学困生心理弱势的形成,总是伴随着爱的缺失。错误已经造成,若我们还任错误一直发展扩大下去,就是对社会、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是“教育无能”。
二、赏识补偿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困生总是一差百差,教师总是被其不良的学业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是一种人性光芒的扼杀。世界上通才、全才少之又少,相反,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伟人,可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华,而在其他方面,可能往往连常人也不如。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古今中外都有。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由衷地赏识它、挖掘它,学生的自尊就自然而然地被唤醒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利用好对学生的赏识,无疑是有巨大的教育效果的。
赏识学困生,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统计学来讲,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远,但却有强势智能与弱势智能之分,即“智能多元化”,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些,但交际能力差些,或正好相反,交际能力好,成绩差些。要挖掘学困生最大的发展潜能,而不是磨平他们的棱角与锋芒——或许这又涉及到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问题,但若在基础教育中已把他们的个性潜能齐刷刷地剪平,要让学生今后有所发展是不可能的。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可能其它方面却是优等生难以企及的。若这种潜能被成绩这座大山遮挡了光芒,或许,我们就扼杀了一个可能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其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困生的学业落后,对其一生来说,可能只是暂时的,也与今后生活的幸福感构不成正比。如果我们教师能找准他们情感的缺口,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会有所发展;但他们心理上的阴影,却可能是永久的,教师若引导不当,很可能让学困生一生都难以拥有健康的心理。
但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工作中给学困生这个弱势群体以更多的情感关怀,使他们也能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