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综合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8年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2016年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附:细化历史公式全套如下:)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④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A、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B、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历史各题型主观题答题模板
历史各题型主观题答题模板历史考试是中高考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升学考试中。
其中包含了很多主观题,如何回答主观题对于历史考试分数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历史各题型主观题的答题模板,以帮助考生提高历史考试成绩。
一、对比题对比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之间进行比较,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回答此类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理解题意在作答过程中,考生应该认真阅读题目,充分理解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确定答案所需考虑的方面。
2. 明确答题模式对于对比题来说,考生需要使用某种比较模式来回答题目,比如五个方面比较,时间轴比较等等。
在答题前要明确考虑需要的比较模式,帮助答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杜绝流水账答一道对比题,考生需要写出具有条理性的文章,不能简单罗列,而应该表现出一个学科浓厚、有条理、有结论的走向。
因此,在作答过程中,应尽可能不流于表述事件的单一或散乱状态,而应严格控制文章的分析范围和范式。
二、解释题解释题常遇到的问题是考生理解了问题但未理解足够深入,有时简单地就把问题赘述一遍而没有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在解释题的回答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结合文本解释题的答案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结合原文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因此,在回答解释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在文章中适度引用或借用原文的内容,并结合上下文的情境和语境来解释问题。
2. 用自己的语言考生在回答解释题时,不仅要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良好的解释应该表现出你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3. 找出并解释关键概念在解释题中,通常会给出某个关键概念,考生首先要找出这个关键概念,并概括这个关键概念的含义,并尝试进一步解释或细化这个概念。
三、论证题论证题是历史考试中的一种比较难的题型,考生需要对一个历史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最终给出自己的论证结论。
北京市2018届中考 重点题型 史料解读试题 世界史部分
2018年北京市中考材料解读仿样题2018年北京中考加入历史科目,北京教育考试院也发布中考样题给大家以指导,其中中一道样题如下:样题如下:为了更好的应对中考,尝试自编试题如下,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欧洲走向联合欧洲统一的思想,在20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的伤亡使得这一思想在西欧逐渐茁壮。
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力与经济损失,带给欧洲极大的打击。
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等事件证明了战争与极端主义的可怕,特别是核武器的问世,使得世人希望能避免过去的错误,避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
1946年9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
其他人士的类似声明不断提出,1949年成立的欧洲委员会成为第一个泛欧组织。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整合欧洲煤钢工业的共同体,这两项产品是军事武器的必要原件,旨在约束德国。
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领域,但在组建防御(欧洲防卫共同体)和政治(欧洲政治共同体)共同体时没有成功。
1957年3月25日,六国外长在罗马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
第二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旨在创造共同市场。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设立理事会、委员会、议会,逐步由区域性经济共同开发转型为区域政经整合的发展。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主观题解题指导——原因、背景类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主观题解题指导——原因、背景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专项指导与训练【考情分析】行为动词概括(9 次)、指出(7 次)、说明(6 次)、阐述(2 次)、简述(1 次)、评述(1 次)、简析(2 次)、评析(1 次)、分析(2 次)中心词原因(5 次)、背景(3 次)、特点(5 次)、态度(1 次)、趋势(1 次)、异同(1 次)、发展(题眼)(2 次)、变化(2 次)、影响(1 次)、作用(1 次)、目的、(1 次)评价(1 次)下面我们按照“题眼”对全国卷主观题进行专项指导,以期服务于2018届高考。
【题型指导】一、原因、背景类解题技巧一.什么是原因型试题?原因型试题即要求回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或产生。
二.原因、背景类试题的题型特征: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有哪些等。
三.原因、背景类试题的解题模板: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具体表现为:(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一般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不同设问。
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条件更注重客观性,原因注重主观性。
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
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2018年河南中考历史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
考察要点:中华文明(文字印证历史的作用)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汉字演变的过程、体现封建中央集权制和均以隶书字体呈现三 个选项都是片面的,每副图片上的文字都能够印证当时的历史,故选B。 体现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
题目详解
单选2. 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
题
有“结合所学”,可以联系教材相关知识要点回答。
技
1、要点化:每一道大题的题目,其答案设置都有一个或几个要点(可以结合
巧
该题每一个小题的分值判断有几个要点,答案要切中要点。
关键答案
2、条理化:组织答案要条理化,有序号,如果答题卡答题部分预留充足, 能分开行书写最好。
词
3、清晰化:每一个题目都有考查的方向,在答案前面写上并加冒号,如
题目详解
单选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 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 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考察要点: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企业)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排除法,题干关键词为“洋务运动”、“求富”,D为 詹天佑而非洋务运动,A、B为军用企业,C是民用企业因‘求富’而 诞生,故选C。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分类)
题目详解
单选13. 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 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 因为这些事件使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考察要点:新航路开辟(影响,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由题干中心句“美洲……好望角……东印度的航线的 开辟”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评价为“最伟大”、“最重要”,故选A。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历史结论)
2018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指导
2018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指导第一认知篇认识主观题(材料+问题)第一步:扫描材料:斩首:政治类:专制制度、民主制度、革命与改革、民主与法制、对外关系、国际格局……经济类: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生活与习俗……文化类:主流思想传承与交流、科技发展、艺术流派……国别类:中国、英国、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法国……热点类:经济危机、大国崛起、海洋之梦、十八届三中全会、国际事件……周年类: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国民大革命、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乡土类:武夷山茶、闽商、土楼、朱熹、李贽、林则徐、严复、厦门、福州……顾身:务必抓住反复出现多次的词语;表格的标头、行头、列头;图片内的清晰字迹;括号内的注解找尾:文章的出处;出现的年代时间;涉及的事件人物第二步:抓住问题的提示语、限定词、答项语:提示语:提示组织答案的依据:主要有五大类:初级类:根据材料延伸类:结合所学知识组合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跨材料对比类: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综合主题归纳探究类:以上材料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总结主题;谈谈感想;有何启示……;得出……认识。
限定词限定时空、主体:如“这一时期”、“该地区”、“该国”、“这一思想”“这项制度、这部法案限定考查能力层次:(低级向高级)指出、说明、概括、分析、归纳、比较答项语:答题的中心词,试卷上必须体现该词,分显性答项语和隐性答项语。
显性答项语试卷要求中很明显,有:原因、背景、条件、内容、表现、措施、影响、意义、特点、认识、不足、弊端等隐性答项语试卷中没有,需要总结得出。
如为什么(原因),怎样做(措施)、怎样的(表现)答案类型可以按答案的来源分类源于材料:指从指定材料中指摘、概括、归纳的答案。
源于课本: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原因类、背景类、)。
源于自己语言组织: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
第二方法篇组织答案的三大步骤(一审、二切、三整合)第一,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题题型分析与方法指导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题型分析与方法指导一、历史题型分析二、方法指导(一)单项选择1、命题原则及特点选择题是历史学科中考的基本题型之一,在广东省历史尸体占75%,可谓得选择题得天下。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一般有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几部分。
题干以文字形式(如一段引文、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一段史实叙述等)或图表材料(各种实物图片、地图、漫画、表格等)呈现,选择四个选项之中最为合适的一项。
2、题型及答题技巧(1)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
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解题技巧: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
这类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测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小,但需要具备较扎实的基本功。
可以把中考考点和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梳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命中率。
一般都采用直选法。
【例题】1、【2014广东中考16】60年前,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2014广东中考18】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2)因果型选择题这类型的题目的特点是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或结果,考查角度有两个: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另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
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
解题技巧: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一、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④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附:细化历史公式全套: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初中历史中考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历史中考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辨析题【题型分析】辨析题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试题提供的观点、史实等进行判断,然后做出解释的一种题型。
它是中考历史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分值为6分。
目前,中考历史的辦析题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第二种是以辩论形式(或两种观点)出现,要求选出错误的一方,并做出合理解释;第三种以辩论形式(或两种观点)出现,要求判断这两种观点是否正确(可能两者都错),并说明理由。
(尤其第三种是2018年中考析题的新模式,2019年开始又新增加一小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识记层面的知识点)辨析题,既要求学生“辨”,即辦别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又要求学生“析”,即对正确的观点分析原因,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改正并分析原因,对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原因。
既不能只“辨”不“析”,也不能只分析为什么错误而不分析为什么正确。
【解题思路及方法】第一步:审清题干。
这一步要求认真读题,审清题干,清楚题目要求,明白题目要求辨析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辦析其中一种观点还是两种。
第二步:辨别对错。
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判断不准,那么后面的分析就会做无用功。
对于辨析题,要逐字逐句推敲,明确题目中的观点或史实是否正确。
从辨析题三种形式来说,第一种是直接找出错误点,第二种是按要求找出两种观点中其中一方的错误之处;第二种是按要求找出两种观点中其中一方的错误之处;第三种是对两种观点进行综合判断(可能两者都错)。
第三步:说明理由。
要求说明史实、观点错误或片面的理由,即回答“为什么”,但不要求展开论述。
对错误的史实、观点要改正并说明原因,对观点、史实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说明原因。
组织答案时应注意答案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
特别注意:解答辨析题时,语言表述一定要层次清楚、逻辑清晰,意思混乱、层次不清的回答最容易丢分。
【应用示例】见《指导意见》P61-62二、材料解析题【题型分析】材料解析题是最具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的中考题型。
2018年中考历史主观题归纳
启示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①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②缓和社会矛盾,才能长治久安。
选拔人才经验或启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研究历代监察制度有什么意义?研究古代的监察制度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反腐倡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
中国古代历次改革的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坚决彻底、善于用人;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甚至是血腥的斗争改革必然触动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会有阻力和斗争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①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③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④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发展;⑤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⑥和平来之不易;⑦人民是胜利之本;⑧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⑨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改革的失败对我国的改革的借鉴之处:①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干扰;②从各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③发挥市场、计划等经济手段的作用;④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群关系。
中国古代、现代科技成就的启示: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④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⑤要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⑥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由西、葡、荷、英扩张的历史得到的认识:扩张与掠夺只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它不可能使一个国家永久强盛;对外贸易并不一定能引发工业革命,实现现代工业文明。
【精编范文】2018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8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历史是文科综合考试中比较容易拿分的科目,只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够发挥的游刃有余。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一)读题要规范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读引言(题引)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西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
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1】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
这道题以民生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2、读材料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
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
”、“……”、“;”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3、读材料出处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二)审题要规范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
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而没有认真地审题,没有认真地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往往造成答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
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
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
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
“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XXX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AB不选,通过XXXXXX排除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
观察图片,可知XXX在赤壁大破XXX,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
A项,“为XXX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XXX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谜底】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
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D【剖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
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庞大性和动态博弈,应选D。
【答案】D【剖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答案】A【剖析】本题考查明清时代同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关键词“”、“班禅”,可判断这一地区为西藏。
【谜底】D【剖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对外关系和明清时代同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两个知识点。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综合性问题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综合性问题在中考历史考试中,综合性问题常常出现在试卷中,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回答。
针对这种类型的问题,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模板。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中考历史综合性问题回答模板,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问题。
一、问题分析与理解在回答综合性问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在阅读时可以标记出关键词,帮助自己理解问题的重点和关联。
同时,还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问题所要求的历史时期、事件或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二、整理和回顾相关知识回答综合性问题需要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因此,在回答问题前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
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教科书、笔记或其他参考资料,梳理出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
三、构建回答思路在理解问题和回顾知识的基础上,考生需要构建一个清晰的回答思路。
可以按照以下结构来构建思路:1. 简要概述背景:对于问题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概述,以便让读者了解问题的背景信息。
2. 提出问题观点:根据问题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观点可以是肯定的、否定的或中立的,但需要有明确的理由和支撑。
3. 分析论述:根据观点,展开分析和论述。
可以运用历史事实、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说明。
4. 对比对证:如果问题要求对比或对证,可以列举不同的观点、案例或证据,进行对比或对证分析。
在对比和对证时,需要注重逻辑性和辩证性的思考。
5. 结论:在回答综合性问题时,最后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并总结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结论需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四、语言表达与篇章结构在回答综合性问题时,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语言准确: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避免出现错误或模糊的表达。
2. 句式多样:尽量使用不同的句式,避免句式单一和重复使用的情况。
3. 分段落:合理分段,每段内容要明确且相对独立,有利于读者理解和阅读。
2018年南充市中考文科综合历史答题卡
3、[A ][B] [C ][D] 8、[A] [B] [C] [D] 13、[A] [B] [C ] [ D] 18、[A] [B] [C]] [D] 14、[A] B [C] [D] 19、[A] [B] [C] [D]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填涂范例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选择题(考生须用2B铅笔填涂)
1、[A] [B] [ C] [D] 6、[A] [B ] [C ] [D] 11、[A] [B] [C] [D] 16、[A] [B] [C] [D]
5、[A] [B] [C] [D] 10、[A] [B] [C] [D] 15、[A] [B] [ C] [D] 20、[A] [B] [C] [D]
非选择题(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二、非选择题部分:
21、(1)
(4分)
(2)
2018年南充市中考文科综合
九年级历史三考答题卡
姓名座位号
缺考标记,考生禁
填!由监考老师负
责用2B铅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待监考老师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主观题评价题解题思路分析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主观题评价题解题思路分析(全国卷Ⅰ版)评价题首先,要明确此类题型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基本点:公正客观。
其次,要想到此类题型一般分为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
再次,依据材料和题干,如果内容基本是正面的,则评价为正面;如果内容基本是负面的,则评价为负面。
最后,评价如果从横向来看,答案多为题干对象与前代、后代相同(相似)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前代)或影响(与后代)。
评价如果从纵向来看,答案多为评价对象与其他同期相关对象之间的关系或影响。
【注意】①评价正面的时候,答题基调与意义题基本一样;横向评价与其后相同(相似)对象关系的时候,答题基调与分析历史意义题基本一样。
例题一: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2018年中考历史开放性设问答题归纳
2018年中考历史开放性设问答题归纳答题:(1)先易后难,审题清楚。
(2)答案与试题对应。
(3)抓住关键词语。
(4)答案紧扣问题,力求简洁、准确。
(5)历史名词书写准确、不乱改。
(6)分点答题,注意分值。
★通用主观题格式:1、凡涉及到某一历史时期特征的题目,一律用单元标题(课本上的每一单元的标题)或单元标题组合。
如: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历史的特征是什么?——外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2、用什么样的方式整理材料——图表法、知识结构图、大事年表法、知识树。
3、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询问师长等。
4、凡涉及到对共产党的“认识”或“启示”的,一律用“只有……才能……”回答。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认识类题目,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什么好处”几方面答题。
★以下为主观题通用答案归类:★经济建设的启示(包括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经济建设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改革的启示(商鞅变法、戊戌变法、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启示:(1)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3)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国情,勇于创新。
★科技革命:(1)、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柄“双刃剑”:(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①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①环境问题:废气、汽车尾气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②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使战争更加残酷,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初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模板因题目类型和内容而异,但以下是一些通用的答题技巧和思路:1. 仔细审题:审清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和限定条件。
2. 组织答案: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答题框架,将答案分成若干要点,按要点进行回答。
3. 扣题回答:紧扣题目,避免答非所问。
在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目要求,不要天马行空地发挥。
4. 层次分明:答案要层次分明,要点清晰。
在回答问题时,要将不同的要点分开,不要混淆在一起。
5. 语言简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不要过于啰嗦。
在回答问题时,要尽量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达观点。
6. 注意格式:按照题目要求的格式进行答题,如分点作答、字体大小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主观题的答题模板:例题:请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答题模板:1. 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历史事件”。
2. 组织答案:将答案分成若干要点,按要点进行回答。
3. 扣题回答:紧扣题目,避免答非所问。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层次分明:将答案分成若干层次,如背景、过程、结果等。
5. 语言简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不要过于啰嗦。
6. 注意格式:按照题目要求的格式进行答题,如分点作答、字体大小等。
答案示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外部原因: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干涉和阻挠,使得变法难以顺利推行。
2. 政治原因:变法派势力过于弱小,而保守派势力过于强大,导致变法派无法取得成功。
3. 经济原因: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保守派也以此为借口反对变法。
4. 文化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和顽固性,使得变法难以推行。
我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是: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历史综合主观题答题模板一、原因类1. 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
3. 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近各民族间经济交流。
(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
(适用于中国古代史)(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4.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
(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5.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
(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6. 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
②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
④改革根基不强。
⑤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7. 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1)因素:①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
②政治体制创新。
③科技创新。
④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适时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对外关系,重视经济、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崛起。
(2)经验:①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②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④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和平崛起。
二、影响类1. 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
(1)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
(2)促进思想解放。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4)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等。
2. 改革的影响。
(1)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①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
②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社会稳定,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
④巩固了国家统治。
补充:①加重了广大底层劳动者的负担,使其生活更加贫困。
(备注:只适用于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②促进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备注:只适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备注:只适用于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①使社会矛盾或危机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②经济遭到更大破坏。
③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④国家国力衰弱。
补充:客观上有利于先进思想科技文化的传播。
3. 制度、政策、法令等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④社会各方面发展有序进行。
(2)消极影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发展倒退或停滞,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 战争的影响。
(1)给交战双方带来深重的灾难,双方实力遭到严重削弱。
(2)使人民流离失所,使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3)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6)促进了文明交流。
5. 经济发展的影响。
(古代封建经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补充:(1)发展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备注:只适用于古代封建经济)(2)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
(备注:适用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三、认识类1. 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3)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有思想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2. 制度创新的认识。
(1)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2)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统一。
(4)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5)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3.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2)带来了危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高科技犯罪、核武器导致战争规模扩大,战争危害性加深等。
(3)利用科技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避免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2)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3)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4)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5)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5. 中外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②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外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6.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7. 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1)区别: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启示: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
②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③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和谐世界。
8. 如何认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9. 对外关系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
(3)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
(6)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10. 日本发展史的启示。
(1)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用改革来完善自己,向先进文化学习。
(2)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4)一个民族面对困境时要勇于创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11. 你能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继承优秀传统,注重法律保障,激励创新精神。
12. 近现代众多的发明出自欧美国家,对我们有何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2)青少年应学习发明家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为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13. 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14. 对大国关系发展的认识。
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是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5. 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认识。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5)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抵制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行为。
16. 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2)思想解放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社会改革和革命等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思想基础。
(3)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必定走向衰落,我们要勇于接受并认同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再给大家分享一个答主观题的套路:▶步骤1:从题干中选取设问对象,即回答的出发点。
比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设问对象就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步骤2:准确提取设问角度,迅速灵活转化,联系题干对象前、后、社会实际等进行思考作答。
比如设问中出现因素、原因、条件、背景等角度,作答时可以相互对等转换,思考试题对象之前发生事件、社会现状等组织答案。
▶步骤3:步骤2依然无法作答时,首先找准设问角度,其次进行对象推理。
对象类推法:主要是同类型、同性质、同领域、同方向等的相关事件的对等联系。
比如,题干设问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如果回答不出来可以类推,首先可以推类到“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原因”,再回答不出来可以类推“正义战争”进行的原因。
▶步骤4:根据类推最终可以确定的对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