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法制油的原理
浸出法提炼油脂的原理是
浸出法提炼油脂的原理是浸出法是一种通过溶剂与固体混合,从固体中提取出所需成分的方法。
在油脂提炼中,浸出法通常用于从植物种子或坚果中提取植物油脂。
浸出法提炼油脂的原理主要包括溶解、扩散、渗透和分离等过程。
首先,要进行浸出法提炼油脂,一般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石油醚、石油醚-乙醇、正己烷等。
这些溶剂的选择主要考虑溶解度高、蒸馏易于回收和毒性低等因素。
在提炼过程中,种子或坚果通常需要经过破碎和磨粉处理,以增加与溶剂的接触面积。
然后,将破碎后的物料与溶剂混合,进行浸泡。
在浸泡的过程中,油脂成分会溶解到溶剂中。
溶剂中的浸出溶液中含有大量溶质,包括油脂成分、脂溶性色素、杂质等。
溶剂中的溶质会通过以下机制进行传质:1. 扩散:溶质分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在扩散过程中,溶质会与溶剂中的分子发生碰撞,形成溶质-溶剂复合物,溶质逐渐从固体物料中转移到溶剂中。
2. 渗透:溶质通过渗透的方式进入溶剂中。
渗透是通过物料与溶剂间的压力差异驱动的。
溶质分子由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通过渗透膜扩散,最终进入溶剂中。
溶质在溶剂中进行传质的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浸出剂浓度、浸出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等。
在提炼工艺中需要合理控制这些因素,以提高提炼效率和提炼油脂的质量。
提炼完成后,还需要对溶剂中的浸出溶液进行分离和回收,以得到所需的油脂产品。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蒸发、蒸馏和冷凝等。
这些方法能够将溶剂从浸出溶液中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再次转化为液体,从而实现溶剂的回收利用。
总结起来,浸出法提炼油脂的原理是利用溶剂与固体物料的接触和传质过程,将油脂成分溶解到溶剂中,然后通过分离和回收溶剂,得到纯净的油脂产品。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油脂工业中。
浸出法取油—油料的浸出(油脂制取技术课件)
一、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
油脂浸出过程主要是利用油料中的油脂能够溶解在选 定溶剂中的特性,并借它们之间相互进行扩散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又是处在溶剂与料坯或预榨饼有相对运动 的情况下进行的,故它就兼有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 种传质形式。
分子扩散
当油料与溶剂一旦接触时,油料中的油脂分子 借助于本身存在着的热运动作用,就从油料中 渗透出来再扩散到溶剂里去,组成了一种溶液 (即混合油);
二、封闭(或混合)绞龙
封闭(或混合)绞龙是料胚或预榨饼在进入浸 出器之前,用混合油预先进行喷淋(或浸泡) 的密封的螺旋输送机。此外,也要求其起到有 效的封闭作用,以防止浸出器聂溶剂气体从进 料口逸出。
F—扩散面积;
dc/dx—该截面垂直方向上扩散物质的浓度梯度;
τ—扩散的时间;
D—扩散系数,它是指当浓度梯度等于1时,物质 (在这里主要指油脂)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的数量;
负号是表示物质的转移,是按照浓度下降的方向进
行的 。
上述方程式针对油脂浸出过程的某一瞬时。 具体对油脂进出来说,为了使油脂更好更多 地被溶剂从油料中进出出来,就必须尽量增 大油脂和溶剂的接触面积,不断提高它们两 边的浓度之差,同时保证足够的浸出时间。
根据浸出的方法应该采用溶剂和油料的一定 比值(体积比),这个比值就叫做溶剂比。 在采用浸泡法浸出时,为了获得粕中残油率为 0.8~1.0%的效果,溶剂和浸出油料的最适宜 比值为0.6~1.0:1.0。 而按多阶段喷淋方法浸出时的比值为0.3~ 0.6:1.0,在浸出的中间阶段,循环混合油(溶 剂)和浸出油料的比值达到6.0~8.0:1.0。
油脂浸出方法和设备
油脂浸出方法和设备可以根据生产操作方 式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茶油生产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的区别
茶油生产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的区别非专业的普通消费者面对“压榨”和“浸出”等油脂专业工艺名称往往会是一头雾水——这些专业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将就二者的一些区别和利弊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喜爱茶油的消费者起到一定帮助。
【注:我司仅生产压榨精制油,本文旨在普及茶油食用价值及专业名词相关知识】●山茶油提取工艺从山茶油的提取来分别的话,主要有两种制油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
浸出法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种方法。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提取工艺。
对上述两种油脂提取工艺,企业一般都是按需选用,用其所长,互作补充,往往在同一个企业内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
也有一些小企业或者只有压榨法制取工艺设备或者只有浸出法制取工艺设备,只能采用一种生产工艺。
将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原茶油”后,“油饼”内残存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获得“浸出原茶油”。
这两种方法的互补,充分利用了“来之不易”的油茶籽,降低山茶油油的成本。
压榨原茶油和浸出原茶油都须经过物理化学精炼才能成为可食用的成品山茶油。
只经过压榨或浸出这第一步提取工艺得到的野山茶油叫原茶油,原茶油是不能吃的。
压榨原茶油和浸出原茶油都须通过碱炼、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去除野山茶油中的杂质,才能使之符合国家标准,成为可食用的成品野山茶油。
●从原茶油到成品山茶油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原茶油,都还不能吃。
原茶油中含有种种杂质,包括原料中的,榨取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
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
原茶油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即精炼),去除杂质,才成为可以食用的成品油。
一个完整的从原茶油到成品茶油的加工过程,一般包含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蜡等六步过程。
也就是说,压榨和浸出只是制取原茶油的工艺过程,而要使原茶油变成成品茶油,都必须经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的精炼。
压榨制油与浸出制油
读者信箱目前,我国的制油工业主要是采用的两种生产工艺,一是压榨法制油工艺,二是浸出法制油工艺。
最古老的制油方法就是压榨法,浸出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油工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而产生的。
一、什么是压榨制油,什么是浸出制油?压榨法制油是利用外力挤压油料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
油料一般要经过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然后再使用压榨机依靠巨大的压力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
是来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在的压榨法已经是工业化的作业。
浸出法制油的依据是萃取原理,利用油脂与所选定溶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的互溶性质,通过溶剂浸泡处理过的油料,将油脂溶解到溶剂中,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然后再通过蒸馏等工艺过程将溶剂油从毛油中分离出来。
这种萃取原理在食品、医药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二、压榨法与浸出法制油的优点压榨法是一个物理制取过程,不涉及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榨出的毛油质量较好,但缺点是出油率低,生产成本高。
浸出法制油是一个化工过程,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产条件良好;粕的质量高,油料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许多优点是压榨法无法比拟的。
缺点是毛油质量较差,含有一定溶剂。
三、关于浸出油溶剂问题浸出油溶剂有二氧化碳浸出、6号溶剂油浸出等,我国油脂工业企业目前使用的抽提溶剂是油料加工的专用溶剂6号溶剂,它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的溶剂,它具有对油脂的溶解能力强、常温下能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对非油物质、胶体化合物、硫化物等溶解力小,浸出的油脂较纯净;沸点低、容易回收;对设备无腐蚀作用等优点,与成分复杂、沸点高的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
国外也普遍采用的是这种溶剂。
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原油中溶剂含量不超过100PPm;三级、四级食用油的残溶小于50PPm;一级、二级食用油(原色拉油)是不得检出的(低于10PPm)。
经过多年的医疗临床证明,浸出油是优质、安全的食用油。
四、不同的油料采用不同的制油工艺制油原料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
浸出法制油
浸出法制油1.浸出法制油的基本过程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
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
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
2.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浸出法制油具有粕中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佳,粕的质量好的优点。
由此可见,较之压榨法、浸出法制油的确是一种先进的制油方法,目前已普遍使用。
3.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油脂浸出亦称“萃取”,是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工艺过程。
油料的浸出,可视为固一液萃取,它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的过程。
在浸出时,油料用溶剂处理,其中易溶解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就溶解于溶剂。
当油料浸出在静止的情况下进行时,油脂以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属“分子扩散”。
但浸出过程中大多是在溶剂与料粒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除了有分子扩散外,还有取决于溶剂流动情况的“对流扩散”过程。
4.浸出法制油工艺(1)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分类按操作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间歇式浸出和连续式浸出:①间歇式浸出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分批、间断、周期性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②连续式浸出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按接触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③浸泡式浸出料胚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叫浸泡式浸出。
浸出法制取大豆油
浸出法制取大豆油发布者:acr发布时间:2009-7-22阅读:1027次浸出法制油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取油技术。
自1870年间世以来,经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其工艺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世界油脂工业中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式。
(一)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及要素浸出法制油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剂,通过润湿渗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然后把由溶剂和脂肪所组成的混合油进行分离,回收溶剂而得到毛油,同样也要将豆粕中的溶剂回收,得到浸出粕。
这个过程中,基本要素是溶剂和料胚以及决定浸出效果的浸出方式和工艺参数。
1.溶剂的选择理想的浸出溶剂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①能在室温或低温下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②溶剂的选择性要好,即除油脂外,不溶解其它成分。
③化学性质稳定,对光和水具稳定性,经加热、蒸发与冷却不起化学变化。
④要求溶剂沸点低,比热小和汽化潜热小,易从粕和油中分离回收。
⑤溶剂本身无毒性,呈中性,无异味,不污染。
⑥溶剂与油、粕和设备材料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我国制油工业实际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浸出溶剂有工业已烷或轻汽油等几种脂肪族碳氢化合物。
其中轻汽油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溶剂,它是石油原料低沸点分馏产物,符合溶剂上述的基本要求。
但最大缺点是易燃易爆,空气中含量达到1.25~4.9%时,有爆炸危险。
同时,轻汽油成分复杂,沸点范围较宽。
除此之外,还有丙酮、丁酮、异丙醇、丁烷以及一些复合型溶剂都可用于油脂浸出,有些已在研究试用。
2.对料胚的要求大豆原料经过预处理,应使其料胚的结构与性质满足浸出工艺要求,才会获得好的浸出效果。
①细胞破坏程度越彻底越好。
②料胚薄而结实,粉末度小。
这样浸出距离短,溶剂与料胚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浸效率。
大豆直接浸出法要求料胚厚度0.2~0.3mm。
③水分适宜,浸出溶剂不溶于水,如果料胚中水分高了,内部空隙充满水分,就会影响到溶剂的渗透和对油脂的溶解作用。
所以料胚水分宜低。
化学浸出法榨油原理
化学浸出法榨油原理
浸出法是通过溶剂将油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它分为化学溶剂浸出法和物理溶剂浸出法两种。
化学浸出法是以溶剂作为浸出剂,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时间下,通过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乙醇等)与油料中的油脂发生物理作用,使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物理溶剂浸出法是以机械压榨的方式进行,常用的有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
压榨法是利用油料中的油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与溶剂发生物理作用,从而从油料中分离出来油脂的方法;浸出法是利用溶剂对油料中的油脂进行化学作用,将油料中的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化学浸出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出油率高,是生产精炼植物油和特种食用油的主要方法。
化学浸出法是利用不同油脂组成的油料作物,经过选择适当溶剂(如苯、甲苯、乙醇等)和浸泡时间,使其浸出所含油脂而制得。
化学浸出法所用溶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饱和烃类溶剂;另一类是饱和烃类溶剂。
不饱和烃类溶剂对油料有良好的溶解性,且易被油料吸收而保留在油料中。
—— 1 —1 —。
浸出法取油
浸出法取油浸出法取油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喷淋和浸泡作用,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取油方法。
浸出法取油的基本过程是把油料料坯、预榨饼或膨化料胚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浸出后的固体粕分离。
对混合油进行蒸发和汽提,使溶剂汽化与油脂分离,从而获得浸出毛油。
浸出后的固体粕含有一定量的溶剂,经蒸脱处理后得到成品粕。
从湿粕蒸脱、混合油蒸发和汽提及其他设备排出的溶剂蒸气需经过冷凝、矿物油吸收等方法进行回收,回收的溶剂循环使用。
浸出法取油的优点是:出油效率高,粕残油低(1%以下),粕的质量好;生产过程可以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得到蛋白质变性程度很小的粕,以利于油料蛋白的提取和利用;容易实现大规模和自动化生产;因其封闭性生产且温度低,生产环境较压榨法好;动力消耗较压榨法小。
但油脂浸出所用溶剂大多易燃易爆,且溶剂蒸汽具有一定的毒性, 故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此外, 由于浸出毛油中残留溶剂(一般小于500ppm),故其质量较压榨毛油差,不能直接食用。
然而,这些缺点可以依靠改进工艺、发展适宜的溶剂、完善生产管理来克服。
因此,浸出法取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溶剂浸出法取油中所用的溶剂作为一种工业助剂存在于整个油脂浸出工艺中,因此,所采用溶剂的成份和性质对浸出生产的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油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溶剂与油脂的分离、溶剂与油料的分离及溶剂与水的分离、浸出生产的安全程度、油料中脂溶性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等等都与溶剂的成分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溶剂应该在技术和工艺上满足浸出生产的各项要求。
一、油脂浸出对溶剂的要求一般来说,对油脂浸出所用溶剂的要求是力求在浸出过程中获得最高的出油率和获得高质量的油脂和成品粕,尽量避免溶剂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保证生产操作的安全。
因而对油脂工业用溶剂提出如下要求。
1、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度所选用的溶剂应能够充分、迅速地溶解油脂,且与油脂能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不溶解或很少溶解油料中脂溶性物质,更不能溶解油料中其它非油组分。
3.浸出法制取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箱链式浸出器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6 油脂浸出工艺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2)浸出的温度 温度高, 油脂和溶剂的粘度低, A 温度高 , 油脂和溶剂的粘度低 , 分子热运 动增强,浸出速度快。 动增强,浸出速度快。 B 温度过高 汽化溶剂量大,压力增高, 汽化溶剂量大,压力增高,溶
剂损耗增大, 浸出毛油中非油物质的量增多。 剂损耗增大 , 浸出毛油中非油物质的量增多 。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浸出毛油:混合油经过蒸发、汽提, (3)浸出毛油:混合油经过蒸发、汽提,去 掉溶剂称为浸出毛油。 掉溶剂称为浸出毛油。 (4)湿粕:油料经多次反复浸出,其中绝大 湿粕:油料经多次反复浸出, 部分油脂被提取出来, 部分油脂被提取出来,剩下的部分是浸透了有 机溶剂的粕,称之为湿粕。 机溶剂的粕,称之为湿粕。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浸出速慢、浸出时间长。 C 浸出温度过低 浸出速慢、浸出时间长。 浸出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馏程初沸点5 左右, 浸出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馏程初沸点5℃左右,六 号溶剂浸出温度为55℃左右。 号溶剂浸出温度为55℃左右。 55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3.浸出法制油技术
(2)性能上的缺陷: 性能上的缺陷: 馏程太宽, A 馏程太宽,生产过程中沸点过高和过低的组分损 耗大。 耗大。 闪点低( 28- 20℃ 容易燃烧; B 闪点低 ( - 28- - 20℃) , 容易燃烧 ; 当空气中溶 剂蒸气浓度达到1.25-4.99%(容积比),相当于47 剂蒸气浓度达到1 25- 99% 容积比) 相当于47 184毫克 毫克/ 遇明火会引起爆炸。 -184毫克/升,遇明火会引起爆炸。 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含苯、甲苯、苯并芘) C 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含苯、甲苯、苯并芘)。
浸出法制油工艺技术
浸出法制油工艺技术一、简介1、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油脂浸出亦称“萃取”,是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工艺过程。
油料的浸出,可视为固一液萃取,它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的过程。
在浸出时,油料用溶剂处理,其中易溶解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就溶解于溶剂。
当油料浸出在静止的情况下进行时,油脂以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属“分子扩散”。
但浸出过程中大多是在溶剂与料粒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除了有分子扩散外,还有取决于溶剂流动情况的“对流扩散”过程。
2、浸出制油的优点浸出制油具有粕中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佳,粕的质量好的优点。
二、浸出制油工艺1、工艺过程图2、工艺规程基本说明原料浸出→脱粕分离(离心机高速分离)→混合油→真空滤油机分离溶剂(冷却回收)→循环过滤→油罐储存3、浸出车间工艺技术参数(1)工艺参数:①进浸出器料胚质量直接浸出工艺,料胚厚度为0.3毫米以下,水分10%以下;预榨浸出工艺,饼块最大对角线不超过15毫米,粉末度(30目以下)5%以下,水分5%以下。
②料胚在平转浸出器中浸出,其转速不大于100转/分钟;在环型浸出器中浸出,其链速不小于 0.3转/分钟。
③浸出温度50~55℃。
④混合油浓度入浸料胚含油18%以上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20%;入浸料胚含油大于10%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5%;入浸料胚含油在大于5%、小于10%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0%。
⑤粕在蒸脱层的停留时间,高温粕不小于30分钟;蒸脱机气相温度为74-80℃;蒸脱机粕出口温度,高温粕不小于105℃,低温粕不大于80℃。
带冷却层的蒸脱机(DTDC)粕出口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
⑥混合油分离系统真空滤油机分离溶剂,精度最低不大于5μM ,脱水含量10ppm,加热温度0-80℃(任意设定)。
真空滤油机上自带冷凝系统冷却水进口水温30℃以下,出口温度45℃以下。
浸出油
浸出油浸出油是指用浸出制油工艺制成的植物油。
浸出法制油工艺的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它于1843年起源于法国,是一种安全卫生、科学先进的制油工艺。
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油酯总产量的90%以上。
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是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粕的质量高,饲养效果好。
概念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叫做压榨油。
国家专门为油料加工安排生产的专用溶剂油,以其自身成分特点,能够保证其与油脂彻底分离脱除。
而且国家规定了严格的植物油生产质量标准,保证了食用油的安全卫生。
消费者应购买标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油脂产品。
生产工艺浸出油-制作工艺: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
达不到一级、二级压榨标准的花生油,加上部分通过浸出后再精炼的油,使其达到原标准一、二级或新标准浸出油三、四级,由于经过多道化学处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且有溶剂残留。
营养成分浸出油是无色、无味的,经加工后大部分营养成份被破坏。
由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的花生油标准已出台实施,取消了中国使用的1986年、1988年制定的老标准,新标准规定:压榨花生油、浸出花生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讲究营养与健康成为人们的追求,将花生油生产工艺透明化,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了解花生油的生产工艺,把知情权交给消费者,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专家建议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俊籽认为,从安全和环保上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而浸出油则很难满足人们追求食品天然、环保的消费心理。
中国农科院山东花生研究所育种专家、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医药专家毛文岳也指出,判断食用油的优劣,生产工艺是一个重要标准。
食用油的浸出法榨油方法
食用油的浸出法榨油方法食用油的浸出法榨油方法大部分食用油都是用浸出法榨油,虽然标签上写着用压榨法,但实际上榨油还是用浸出法.什么叫浸出法:下面介绍一下.浸出法制油综述浸出法制油综述第一节概述一、浸出法制油概念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择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使其与经过预处理的油料进行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溶解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这种方法便溶剂与它所溶解出来的油脂组成一种溶液,这种溶液称之为混合油。
利用被选择的溶剂与油脂的沸点不同,对混合油进行蒸发、汽提,蒸出溶剂,留下油脂,得到毛油。
被蒸出来的溶剂蒸汽经冷凝回收,再循环使用。
二、浸出法制油的特点(一)优点浸出法制油是世界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榨油方法,归纳起来,它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粕残油低压榨法制油时,由于预处理工序不可能使油料细胞完全破坏,蛋白变性也不可能十分彻底;榨膛温度不可能很高,榨膛压力也不可能很大。
因此,压榨法不可能将油脂榨净,榨饼的残油率还较高。
如ZX·18型榨油机压榨多种油料得到的榨饼,其残油率均在5%—8%。
相比之下,采用浸出法制油,无论是直接浸出,还是预榨浸出,都可将浸出后粕的残油率控制在1%以下。
2.粕的质量好与压榨法制油相比较,在浸出法制油生产中,由于相关工序的操作温度都比较低,使得固体物料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就小一些,粕的质量相应就好一些。
这对粕的饲用价值或从粕中提取植物蛋白都十分有利。
3.生产成本低与压榨法制油相比较,浸出法制油工艺所采用的生产线一般比较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且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其次,浸出车间操作人员少,劳动强度低。
再者,浸出法制油工艺的能源消耗相应也要低些。
因此,浸出法制油的生产成本较低。
(二)存在问题1.采用溶剂可能引起的危害现阶段浸出法选用的溶剂主要是烃类化合物。
国内现行浸出工艺采用的轻汽油,以己烷为主要成分。
这类溶剂易燃易爆,且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例如,当轻汽油在空气中的蒸汽浓度达到1.20%—7.50%时,一遇火种就会爆炸;当其浓度达30—40mg/l 时,与人直接接触稍时即会致死。
浸出各设备基本原理
油脂浸出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应用固-液萃取原理,选用一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物料的喷淋,浸泡,使油料中的油脂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2.浸出制油的基本过程;把油料胚浸入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油,混合油利用油脂和溶剂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与油脂分离,溶剂汽体经过管道进入冷凝器,回收循环利用。
3.浸出制油方法的特点;优点;(1)出油率高,粕残油低(2)粕的质量好(3)容易形成大规模生产(4)动力消耗低缺点;(1)由于选用的溶剂易然,易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2)浸出的毛油质量差,含有一定的溶剂,不能直接食用。
4.溶剂的化学物理性质;(1)色泽,无镄透明(2)气味,刺鼻(3)比重0.6724kg/l (4)分子试;g3 (5)碘价;4.25.溶剂的安全性;(1)溶剂是种易然易爆的液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1.26-4.9mg/l时,遇明火会形成爆炸,当其浓度高过30-50mg/l时,与人直接接触时,可制人死亡。
(2)其闪点是负值22-28度之间,燃点是260-280度左右(3)当火星的温度高到233度或物体加热到233度时,最易燃烧(4)蒸汽压力高于0.8mpa时,最高温度220度(5)溶剂压力与空气比重是2.79:1,最易聚集于底处(6)毒理性,对人体神精系统有害,连续吸入会头晕,头疼,呕吐,失去知觉工作场所浓度应低于为o.3%6.浸出工艺对溶剂的要求;(1)对油脂有较大的溶解度,从而获的较高的出油率和高质量的粕。
(2)化学性质稳定,在运输,储存生产中不发生分解聚合反应,对设备无腐蚀作用(3)易与油脂分离,易回收,并能在较低温度下与油脂挥发分离,具有稳定合适的沸点。
(4)安全性能好,无论汽体液体对人体无害,不带有不良气味,不有易燃易爆等危害。
(5)来源广,价格便宜。
7.浸出工艺理论机理;(1)扩散过程有;1.分子扩散2.对流扩散(2)油脂浸出是固-液萃取,用油料中的油脂和选定的溶剂,而使油脂由固相转移到液相的物质过程,其转质过程的推动力主要是两相中的浓度差,这种传质就是借助于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进行来完成的(3)分子扩散是以单个分子进行的物质传递的过程。
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
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
浸出法制油是一种常用的油脂加工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种合适的溶剂,将原料中所需的油脂提取出来。
具体而言,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处理:将要提取油脂的原料进行初步处理,例如去除杂质、破碎等。
2. 溶剂选择:根据原料的性质和所需的油脂特性,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
3. 溶解:将溶剂与原料混合,使其能够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出所需的油脂。
4. 分离: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操作,将含有油脂的溶液与溶剂分离开来。
5. 脱溶剂:将油脂中的残留溶剂进行去除,得到纯净的油脂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浸出法制油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溶剂非常重要,不仅影响油脂的提取率和质量,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应该严格控制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1 -。
浸出
主要的油脂浸出设备有:平转浸出器和环形浸出器
常压浸出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1。整个系统在常压下工作
2。可以连续生产,工艺参数可以用仪表显示和控制 3。二次蒸汽没有得到利用,能耗大
4。湿粕脱溶和混合油的处理与回收都在常压下进行, 温度高,油和饼的质量受影响
负压蒸发、余热利用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1。混合油蒸发、浸出系统采用负压(0.015~0.040MPa) 可降低混合油沸点,提高油脂质量 2。利用脱溶和烤粕的二次蒸汽加热混合油和蒸发器, 节约55%~65%的蒸汽和冷却水(节电40%~57%) 3。采用预脱溶,可以提高饼粕的质量 4。负压系统使工作阻力大大减少,冷凝器面积缩小 (1/2~1/3)
T 40 40 40 50 50 50 60 60 60
计算结果 W t 4 18.34 8 103.26 12 266.9 4 24.34 8 83.26 12 220.9 4 58.34 8 91.26 12 202.9
水分的影响较明显,高温时温度的影响加强
实际浸出时间(生产周期)的计算
T T1 T2 T3
利用切线进入的混合油的旋转作用, 固体等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向壁面, 并沉降,而液体形成螺旋上升的内 层旋流由出口排出
长管蒸发器也叫升膜蒸发器 混合油在管壁形成上升的油 膜,溶剂在薄膜状态下蒸发
两级长管蒸发后,混合 油浓度在90~95%
蒸发后的混合油 浓度提高,残存 的溶剂必须利用 气提才能尽可能 的除去。 气提就是水蒸气 蒸馏,即在混合 油中加入水降低 粘度和沸点
有效浸出时间、最后沥干时间、辅助时间 溶剂渗透时间(与料层高度和溶剂渗透率相关)
T1 (t t 0 )n
浸出段数
每个浸出段沥干时间(多为浸出时间的2~3倍)
浸出法制油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
浸出法制油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浸出法制油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植物油(如大豆、花生、芝麻、菜籽、棉籽以及米糠和玉米胚等)加工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水代法、浸出法3种。
对一些高油分植物油料,还采用预榨浸出法。
浸出法制油是在压榨法的预处理后进入侵出法。
预榨浸出法,是将油饼再进行浸出取出余油。
不论采用何种浸出制油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多出油。
其制油的基本原理是,运用油脂能洛解于某些溶剂的特性,将经过处理的油料浸入溶剂中,通过物理分解作用,使溶剂把原料中的油脂充分溶解,然后再利用溶剂和油脂沸点的不同,溶剂比油脂易挥发的特点,进行蒸馏,使大部分溶剂气化,把二者分离开来,从而得到一种混合油剂也称混合油。
取得油脂,这种油称为浸出毛油。
毛油再通过水化法或真空脱臭法除去杂质,精炼制成食用成品油。
在浸出法过程中,溶剂蒸汽经冷凝和冷却,回收的溶剂送入溶剂循环库以便循环使用。
因从浸出工序出来的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再经过加热,把溶剂变为蒸气从粕中分离出来,再采用上述溶剂回收方法而回收,使溶剂循环使用,同时制成成品粕。
对浸出法制油生产防火安全简略叙述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
1火灾危险性浸出法制油的火灾危险性大,这是因在生产中都要使用大量溶剂,这些如用轻汽油或己烷、石油醚等做的溶剂都属于一级易燃液体。
再由于这些物质易挥发,导电性差,故而具有很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这就决定了浸出法制油是易燃易爆的生产。
2发生火灾原因该生产过程发生火灾或爆炸,除空间有充足的空气(氧)外,还必须第 2 页共 8 页同时具备2个条件:一是盛装、使用溶剂的设备、容器、管道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具备可燃物);二是遇到火源。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并结合过去火灾、爆炸事故的教训,从而可知浸出法制油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1)设备、容器、管道等如溶剂罐、蒸发器、冷凝器、吸收器(塔)、输送泵、汽提塔等设备或与之相连接的管道密封不严,发生渗漏;检修、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在打开容器和容器设备盖、孔或拆卸管道时,使溶剂(或溶剂蒸汽)外溢,不按操作规程,造成局部高压,或造成泛罐事故等,使溶剂大量外溢;在出饼粕时,溶剂未蒸发干净,粕处理不当,扒粕时,溶剂蒸汽大量挥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出法制油的原理
2010.09.26 | 【大中小】【打印】【关闭】
油茶籽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利用油脂能够溶解于某些有机溶剂之中的特性,将榨油后残存于麸饼中的茶油浸提出来,再利用溶剂的汽化沸点低于茶油沸点的特性,将溶剂与茶油又分离开来以生产茶油。
这就是浸出法制油的理论依据。
浸出是植物油厂对用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俗称,在化工单元操作中称为萃取或提取。
化学萃取又分为固——液萃取和液——液萃取两种,用茶麸浸出油属于固——液萃取范畴。
把茶麸浸泡在选定的溶剂之中,使茶油逐步溶于该溶剂的过程,是茶油与溶剂之间相互进行扩散的过程,兼有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种方式。
前者是依靠分子本身存在着的热运动作用,后者则要靠外来的能量来进行,一般是利用液位差或压力泵所造成的压力等能量来对混含油施加外力,由于分子扩散作用是在非流动的介质中进行,速度很慢,因此要依靠外力的作用,使溶剂和油料处在相对移动的情况下进行浸提,造成远较分子扩散为快的对流扩散,以加快浸提的速度,这就是浸提法和油溶剂与油脂混合油液回流处理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