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15战斗机

合集下载

苏联俄罗斯米格战斗机大全冲击波——米格战机家族大全米格-1~~米格-35多图

苏联俄罗斯米格战斗机大全冲击波——米格战机家族大全米格-1~~米格-35多图

冲击波——米格战机家族大全米格-1~~米格-35多图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辛酸。

米格战斗机家族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也有无数胎死腹中,最终孕育出现在的“Family Tree”。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

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

冷战时期,西方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

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

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年开始研制。

当时,苏联空军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的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I-200的研制代号。

1940年4月5日,米格-1首飞。

试飞证明米格-1是一款优秀的高速截击机,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米格-1在试飞中达到684.5公里/小时的速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米格-1的机翼单位负荷高,机动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飞机重心偏后,滚转困难等。

所以正式命名为米格-1的飞机只生产了100架。

米格-1米格-31941年2 月,米格-1 经过改进,得到了新的编号——米格-3战斗机,米格3和米格1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苏军现役。

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的那天,米格1和米格3占苏军歼击机总数的37%,占新歼击机总数的89。

9%。

截止到 1941 年 1 月,第一飞机厂已经制造出 150 架米格-3 战斗机,而在 1940 年第四季度,该厂一共生产了 100 架米格-1 和 20 架米格-3(米格-1 从第 100 架开始被称为米格-3,而其结构则在生产中不断地进行改进。

最新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最新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世界战斗机格局波澜不惊,但大规模的新技术变革正在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阶段中。

今年,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开始成为最新型战机的普遍装备,几乎霸占了排行榜前10名的大部分位置。

中国的歼10和瑞典的JAS39只能并列屈居第11位。

第一名:F-22A “猛禽”参选型号:正式生产型F-22A点评:提前宣告退场的领先者2009年里,F-22“猛禽”战斗机遭遇了诞生以来的最重大事件——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完成187架的生产后永久关闭F-22的生产线,以削减庞大的国防开支。

尽管F-22的性能优势在十年后也难以被超越,但其价格高昂的弱点却令其早早退出国际市场,因此该机的市场评价定为最低。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F-22的性能优势都是难以超越的,包括各个技术领域。

以电子设备为例,F-22的AN/APG-77相控阵雷达,即使是尚未服役的一些同类型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也难以比肩。

无论是苏-35S的“雪豹”雷达,还是“台风”的“猎手”雷达,要么是相关电子技术仍然落后,要么是雷达尺寸和模块组件级别差一号。

而F-22最为明显的优势领域——隐身性能,则至今没有任何挑战者出现。

别国近期唯一可能的竞争对手——俄罗斯的T-50 PAK/FA 至今仍不见踪影。

由于其他战斗机的雷达难以在超视距范围上发现F-22,因此F-22凭借这种不对称优势,足以令其他战斗机包括雷达、导弹、超机动性在内的任何先进技术不值一提。

目前各国新一代战斗机在隐身性能方面仍是空白,这成为了美军F-22和F-35赖以称霸的主要手段。

各项评分:电子设备:★★★★★机动性能:★★★★★武器:★★★★★潜力:◆◆◆◆◆市场评价:○总分:★x15第二名:俄罗斯苏-35BM战机参选型号:生产型苏-35S点评:坎坷前行的过渡王牌俄罗斯最新战斗机苏-35在这一年中险象环生,但俄政府仍坚决按计划装备。

先是四号原型机在首次试飞中就失事坠地,然后一号原型机在莫斯科航展上表演了一次惊险的单轮着陆——险些发生的大事故却被现场观众误认为“高超特技”。

超音速飞机分代

超音速飞机分代

超音速飞机的分代及特性首先,现代战斗机得分代在世界上有两种标准,欧美标准和俄罗斯标准。

俄罗斯战机的分代,多一代主要是对进入喷气机时代的启示时代划分不同,原苏联比美国早,将简易飞机化成了第一代。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欧美标准。

第一代战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交付使用的各类喷气式战机,它们的技术特点是以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速度达到高亚音速或跨音速,武器以航炮为主,有的配以火箭。

代表机型有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米格—19,中国的歼5、歼6,美国的F—86、F—100,英国的“闪电”和法国的“超神秘”等飞机。

第二代战斗机以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中国的歼7、歼8,美国的F—4、F—5、F—104和法国的“幻影”III等为代表的各类喷气式战机。

它们的特点是最大飞行速度2—2.5马赫,武器为航炮和第一代空空导弹。

这一代战斗机普遍强调高空高速性能,这种技术要求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风靡一时。

第3代战斗机是20世纪70代末期开始研制的苏联的米格—29、苏—27、苏-30、苏-35,中国的歼10、歼11A、歼11B、枭龙,美国的F—16、F—14、F—15、F—18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等为代表的喷气式战机。

设计理念从追求高空高速到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机动性。

其武器以空空导弹为主,航炮为辅,有较好的火控雷达系统。

这一代飞机特别强调机动性和敏捷性,最大速度和升限与第二代相当,但航程较大,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至于第四代现代战斗机,目前惟一进入实用阶段的战机便是美国的F—22,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战斗机将进入第四代。

此外,俄罗斯研制中的米格I.42型战斗机,中国研制中的歼14战斗机,日本研制中的“心神”战斗机(F22的日本版),美国研制中的F35战斗机,也属于这代战机。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第四代战机的技术特点为:具有高敏捷性,隐身能力强,能够短距起飞或垂直降落,可以进行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并装备内埋式武器舱,对多个目标进行同时攻击。

鲜为人知:苏联空军第一次击落韩国客机

鲜为人知:苏联空军第一次击落韩国客机

鲜为人知:苏联空军第一次击落韩国客机1978年4月20日,被苏联防空军击落的大韩航空902号班机(波音707)1978年4月20日,大韩航空902号班机(波音707),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

在距离北极点780公里处,加拿大航空管制员告知韩国飞行员飞机已偏离预定航线。

飞行员未能正确执行操作,反而将飞机偏航至白令海上空,而此处恰恰是苏联领空。

苏联防空雷达起初认为是一架波音747,并派出苏15战斗机进行拦截。

当战斗机接近波音707后,韩国飞行员请求着陆并开启了着陆灯。

然而,苏15战斗机已接到将其击落的命令。

根据美国情报局资料显示,苏联飞行员曾多次试图让上级相信这只是一架民用飞机并且请求取消攻击指令。

最终,苏联飞行员不得不服从命令,发射出两枚P-60导弹。

第一枚导弹幸运地错过了目标,但第二枚导弹击中了客机的左翼,使左翼严重受损。

导弹弹片击穿了机体,导致两名乘客因为机舱气压剧烈降低而死亡。

韩国飞行员将客机紧急下降至1500米高空。

密密的云层使得苏联战斗机失去了目标,保护了客机。

飞行员控制客机继续在低空飞行至科拉半岛上空,并且努力寻找可降落地点。

随着夜幕的降临,在经过多次努力后,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科皮亚维湖(Lake Korpijärvi)的冰面上。

除两名遇难乘客,其余人员均被苏联直升机所营救。

苏15截击机发射两枚P-60导弹。

第一枚导弹幸运地错过了目标,但第二枚导弹击中了客机的左翼,飞机迫降在科皮亚维湖的冰面上。

被P-60导弹切断波音707客机的左翼,幸运的是发动机还在事发经过按照苏联事后的说法,波索夫升空后不久即发现目标,其尾随目标一段航程后确定这是一架由波音707客机改装的美国RC-135电子侦察机(同美空军部分大型飞机一样,RC-135原是以波音707的机身改造而成)。

摩尔曼斯克防空指挥部在收到波索夫大尉"发现一架美国RC-135电子侦察机"的报告后,命令波索夫"迫使飞机在最近的机场降落"。

【word】苏联早期研制喷气式战斗机的历史回顾

【word】苏联早期研制喷气式战斗机的历史回顾

苏联早期研制喷气式战斗机的历史回顾雅免夫走雅克一拟契金垃一f_90龙契金重一200_夭列夫老--/o00毛一f9暮蒿拘Y-32.0雅市夫列夫雅克一25”行史略世界航空史发展过程中,进入上世纪3O年代后期装置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战斗机虽然在其速度上还有一些提高余地,但当速度超过每小时700千米时,飞机便受到空气压缩性影响而产生强大的阻力,螺旋桨效率迅速下降使飞机产生强烈振动,更可能使飞机空中解体.为了增加速度,活塞式发动机的功能基本已至极限唯有研制喷气式发动机才能满足要求(当然也要联系到飞机气动外型和强度结构的设计,这非本文重点论述).其实上世纪2O年代末期一位英国的航空人士曾提出过研制喷气发动机的设想,不过由于当时的航空技术探索还未达到此境地而没有进行研究,甚至当时有人还说是”天方夜谭”.随着航技术研究的发展, 直至上世纪3O年代中期,德,美,意, 美及苏联便逐渐进入研究阶段,但其中较有成就的要算德,英两国.以本文主题而论,苏联的涡轮设计师A?M?留里卡曾于1937年设计过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样机.1940年2月试飞员t?费多罗卡曾试驾过一架由谢尔盖?巴夫洛维奇?科夫列夫设计装有火箭动力的SK-9试验机作过滑翔飞行.1942年5月15日试飞员格?巴赫奇万吉首次驾驶装上由伊萨耶夫与杜什金设计的一台DushkinD一1A一11Oo火箭推力发动机的”别列兹涅克?伊萨耶夫BI(Beleznyak- IsayevBI)型装有武器的试验机作过约15分钟的飞行随也作过多次试飞后于1943年3月27日试飞时为了加速把发动机推力加到极限,飞机失去稳定性,机毁人亡,由于当时正处于卫国战争严峻时刻,不得已暂行试验.其实早在这段时期,德国人已经把500千克推力的HeS一3B轴流式喷气发动机装到亨格尔Hel78飞机上.1939年8月27日首架亨格尔Hel78成功试飞.1941年4月德国人又把两台同型发动机装上一架双发的He280,飞行最大时速可达到930千米.此间,德国曾研制过多种喷气式飞机方案及样机但主要投入实用的只有梅塞施米特Me163B火44环球飞行WORLDFLIGHT,.苏联的早期喷气式梅塞施米特Me163B-1a霸囊—.|_——梅塞施米特Me262A一2A箭喷气式战斗机和Me262双发喷气式战斗机系列.正当德国研究喷气式飞机时.英国亦于1937年4月制出初期的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1941年5月15日由格罗斯特飞机公司研制的一架格罗斯特G一4O(E?28/39)喷气式试验机首飞.随后格罗斯特于1943 年7月正式投产其”流星”型双发喷气战斗机.不过该型飞机未曾参加过空战只曾执行在比利时和英国上空截击德国的V--1飞弹任务. 以本文主题论述.苏联虽然在短期内暂停研制喷气式战斗机.但对于当时德国出现的各型喷气式飞机均甚为重视.并尽量搜集技术情报.这些情报对苏联早期研制喷气式战斗机起过不少参考作用.二战德国战败后.苏联曾缴获一批德国喷气式战斗机和喷气发动机.并将德国容克斯飞机工厂及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的航空技术人员及专家约800人移往苏联.协助研究和试制工作.苏联人曾将缴获的约莫--004和BMW-O03喷气发动机(改名为RD-10和RD-20)装配在初期的喷气式战斗机如雅克一15, 雅克-17/23,米格一9和个别验证机上.但苏联主要是引进英国罗?罗发动机公司的”德尔温特”和“尼恩”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称为RD-500和RD-45.除使用外还进行仿制.并在其基础上修改发展.自此苏联真正投入了喷气式发动机和各型喷气式飞机的研制工作.为了加强对缴获的德国喷气式战斗机的实际了解.并参考它们的设计.苏联空军科学院歼击机试验部部长A?柯切特阿夫亲自驾驶过Me262战斗机体验其飞行性能.他也成为苏联第一位驾驶燃气涡喷发动机飞机的人.至于初期设计和投产的喷气式战斗机.没有一架是完全仿制的.只是取别人某部设计之长处来结合自行设计.如初期的雅克-15/17和米格一9的发动机均装置在驾驶座下方.可能是得到梅塞施米特P11O1 型试验机的气动外型的启发.而另一类型试验机如苏一15,米高扬1--320,拉-200A/B等.除与上述行史略r’—_】}0_.1—1r—一…几1 -4:一1I,]\\f}三—二1三!_一二lI目囵,-i]I一.…~鲁【一<卜_一...’,,昌’n1,如雅克_17Vi一一雅克一25C飞机部份相似外,更添装一台发动机于机身后部成为串连式动力装置, 这是自行设计的.米格1-270型,其机身设计则基本与德国的梅塞施米特Me262极为相似.至于另一种双发截击机拉一9和拉一11曾分别装置约莫-004和英国的”德尔温特”喷气发动机.但其气动外型均参考了德国的亨格尔He280和梅塞施米特Me263.虽然这两型飞机没有正式投产,但及后批量生产的雅克一25和雅克-28各修改型的双发截击机,均采用其设计方案.二战后期德国福克华夫飞机公司(今译福克?沃尔夫)曾有过一种机翼及水平尾翼均为大后采用喷气战斗机方案,根据此方案启发,最初曾由拉沃契金设计局研制过一种有35度后掠角机翼和水平尾翼的拉一152~16O试验机,同时米格设计局也投入设计其同等后掠角的喷气战斗机,该机最初装置仿制的RD-45喷气发动机,定名为米格-15.首架原型机于1947年6 月2日首飞,此时拉沃契金设计局也研制出装有RD-500喷气发动机的拉一174(后来苏联军方编号为拉一15).雅克科列夫设计局出制出同类型的单发雅克-25.拉一174以拉-15为名作过小批量投产,提供给朝鲜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也于上世纪5O年代初亦引进过几架.这两个型号在竞争中均败于米格-15.飞机研制时,发动机是极为重要的主体,当苏联引进英国喷气发23梅塞施米特Me26315146环球飞行WORLDFLIGHT苏联的早期喷气式韭米格--15比斯雅克-28P动机后,不久随即由仿制中加以改进,如RD一45经过改进便成为有2700千克推力的VK-1A……等等, 续而研制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各型大推动的喷气发动机,这对我国发展航空事业有极重要的借鉴.喷气式战斗机如雨后春笋,各.种气动外型的机型陆续出现了,一日千里,各有所长.因此在飞机设计时,往往需要参考别人某些设计优点来结合自行设计,这是十分可取的.如米格一15当初设计时.曾参考过从德国缴获的福克?沃尔夫Tal83的资料,得到了启发.如米格-25的两侧进气道与美国的北美A-5舰载攻击机相似,首批实用的双垂尾战斗机米格-25的垂尾设计方案不久又被美国的F一14,F一15和F一18采用.我国当年仿制米格一17F(歼一5)不久.便研制成歼击教练机歼教一1.该机的座舱及起落架设计均是仿照米格一15UTI教练机设计的,初教一6因为使用仿AN-14的活塞一6活塞式发动机,因此机首与前起落架均与雅克一18A相同.歼轰一7”飞豹”的两侧进气道及前后起落架基本与英法合作研制的”美洲虎”的设计有相同之处.歼-811的两侧进气道及可折叠的腹鳍得到了米格-23的启发.又如我国最近公布的第三代喷气战斗机歼一10,其鸭式设计布局综合了目前国外各型鸭式布局的设计所长,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歼击机.总的来说是采取了取人所长的”拿来主义”{可取.可取!!下文介绍苏联从1942~1951年间研制过一些主要的喷气式战斗机,验WORLDFLIGHT环球飞行47行史略别列兹涅克?伊萨耶夫BI-1(Bereznyak—lsayevBI-1)原苏联在上世纪3O年代曾积极地研制将火箭使用于航空器的工作.当时由杜什金设计的ZhRD二元火箭发动机曾于1939年1O月在一架RP-318滑翔机上安装过.1940年2月28日.一台推力为14O千克的火箭由飞机牵曳至2000米后.开动推力作水平飞行.该火箭的发动机重量为1∞千克.使用硝酸和煤油作燃料,滑翔飞行速度为200千米/小时.及后经过改进.杜什金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提高到约为300~500千克.因此人们预料到这种发动机可能用于战斗机上.为此苏联曾设计过三个机型,即吉洪拉塞夫302,波利卡尔波夫?马留托卡,别列兹涅克?伊萨耶夫BI-1,后者获苏联国防委会批准后至1941年7月共制出5架.BI-1为一种简易的木质与金属混合结构的飞机.可使用收放式起落架或换装固定的雪撬.机首装有2门2O毫米的机炮和简单的通信仪器.后部装置一台火箭推力发动机.首架机只用了四十天就完成了.1941年9月1O日由一架彼一2轰炸机牵引BI-1首先完成滑翔飞行.次年5月15 日BI-1进行自由试飞.BI-1试飞多次.最后一次作低高度高速飞行时失速撞地,机体严重损毁.由于当时的火箭推力发动机燃烧时间太短.其他一些技术问题也未能解决. 飞机主要技术数据翼展:648米机高:2O6米总重:1683千克续航时间:8~15分钟动力:杜什金二元火箭武装:2O毫米机炮X2Bl一1机长:525米空重958千克最大速度:990千米/小时500千克推力X1乘员1人加了简单的补助燃油器装置.推力增加至11OO千克,飞机最大速度达到950千米/小时.创下当时的最高速度纪录.但是由于该机机体重量过大,比起当时配备同样发动机的雅克一15/17.综合性能较差,所以未被批准投产.48环球飞行WORLDFLIGHT翼展:820米机长:9.42米总重:3338千克最大速度:805千米/小时(5000米上空升限:12500米航程:500千米续航时间:5O分钟动力:RD一10900千克推力X1武装:Ns23毫米机炮X2乘员:1人.拉沃契金拉-152—16O(LavochkinLa一152—160)拉沃契金在设计拉一150之后,又在该型基础上作了些修改,即将驾驶舱移前,改为中单翼结构,曾试制过拉一152,拉一154和拉一156等各型,曾于1947年初进行过试飞,但效果不理想,最后修改成机翼前缘为35度的后掠翼结构,称之为拉一16O型,该机机翼上面装有两块导流境界板,及后一段时期成为苏联喷气式战斗机的标准设计参考型式.该机机身稍为延长, 初次试装N-37型37毫米机炮两门.该机只试制2架,试飞中曾创马赫数0.92的速度,历史上认为是1945~1947年问突出的研究成果.当然试制机不能说尽善尽美,后拉沃契金将其突出的研究部分利用于稍后的拉--15和拉一17飞机的小量批生产中,奠定了苏联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的基础.苏联的早期喷气式萏亩i (I)苏霍伊翼展:820米985米△机长:94O米1006米△苏一9/11(SukhoiSu-9/11)机高:3.5O米35O米△总重.3240千克4O6o 千克△最大速度:778千米/小时1050千米/小时△1945年苏联的雅克科列夫设计所和米高扬一格列维奇所正升限:12500米11000米△开始研制喷气式战斗机时,不甘落后的苏霍伊设计所也急于投航程:500千米动力:RD-10900千克推力X1入新机设计,他们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基本上是参考缴获德武装:Ns23毫米机炮X2N2-3737毫米机炮X2△乘员:1人f矗6临血1Mp?R?w譬士几上l士几占售与k开lJ凸占目4+1不是纯粹的拷贝,因为它的机翼还是梯形,不像Me262前缘是有后掠角的,当然最初也是装上2台缴获的约莫O04A型发动机.该机约于1946年中在西伯利亚某基地进行过试飞,次年8月又在图希诺航展上作过展示飞行,此时与准备投产的米格一9在速度及上升率方面上没有多大区别.但续航力与武器装备上略胜于米格一9.苏一9还准备在翼下多装两台助推火箭协助起飞.飞机首先试装跳伞弹射座椅,在机体后有减速伞设备.可惜在1948年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批判该机是Me262的”仿制品”.据说斯大林把其作为政治问题处理.飞机以不准投产而告终.1947年苏联从英国购入2O台”罗,罗?尼恩”喷气发动机和30台德尔温特”喷气发动机.并得到仿制权.这些发动机比德国的发动机更优越,仿制的”德尔温特”名为RD-500.因此苏霍伊设计所又将原苏一9装上RD-500,再设计成苏一11.因发动机体积延长及重量问题.装置于机翼中间. 因此翼展延长而使翼面积增大.飞机机体下方还可挂载火箭弹或一枚500千克炸弹.可作对地攻击之用.不过在1948年试飞时也是由于政治原因被中止了.据说共试制4架.斯大林去世后. 苏霍伊于上世纪50年代又开始研制喷气式战斗机.批量生产的飞机从苏一1开始.因此再用苏一7,苏一9的代号.这是后话了. 飞机主要技术数据△为苏一11,翼展:112O米118O米△机翼面积:2O2O平方米空重:4060千克4495千克△最大速度:845千米/小时升限:12500米12000米△动力:RD-10900千克推力×2武器:N3737毫米机炮X1炸弹:500千克×1△9其他相同机长:10.55米214O平方米△总重:5890千克6257千克△850千米/小时l8000米上空)△航程:114O千米1080千米△RD一50015000千克推力×2△Ns2323毫米机炮X2△乘员:1人行史略苏霍伊苏-15(SukhoiSu-15)苏-15是苏霍伊继苏一9后不久设计的另一种带有雷达搜索功能的双发全天候型喷气式战斗机成为苏联全天候喷气式战斗机的首创.该机仍装备两台RD一10发动机其一装在机体中央下部与一台装置在后机身尾部.苏联仿制的”罗?罗?尼恩”的发动机RD-45投产后,苏霍伊改用RD-45为动力.总推力达到4500千克.飞机采用了5度后掠角中翼设计翼上装上2块导流境界板,机首只有一个进气道.飞机通过管道导入空气的方法供两台离心式压缩机发动机共用机首进气道.上方为雷达天线的圆锥罩,为了改善驾驶视界,飞机驾驶座改为偏左的位置.该机也成为苏联设计的最重和最大的早期喷气式战斗机.1945年原型机试飞多次,但在一次作跨声速飞机时产生强烈震动,尾翼损毁,飞机坠毁,幸而试飞员成功跳伞获救. 试制告终.飞机主要技术数据翼展1260米机长:1340米机翼面积:36平方米总重1O1∞千克最大速度MO89(即1030千米/小时在4500米上空)升限:14000米航程1210千米动力:克里莫夫RD-452250千克推力×2乘员:1人米离扬?格列维奇I-2”/O(MiGI一270)自二战后期德国出现喷气式战斗机后,苏联就开始对火箭为动力的战斗机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战后苏联缴获一批德国各型飞机及发动机.使得试验更有实用参考价值.1936年初,米格设计所便开始设计第一架以火箭为动力的战斗机I-270.该机为一架单座战斗机.其机身外型基本与德国的梅塞施米特Me263A大致相同,但其机翼仍采用常规的梯形,水平翼面在垂尾顶部大约有30度的后掠角.在动力方面则使用Me262A所用的瓦尔特一109-50C基础上改造的RD一2M一3V发动机,瓦尔特-109-50C是使用过氧化氢液和水的二元式液体火箭.具有2010千克推力.1-270试飞时升至10000米只需2.37分钟,升至15000米时仅用3.03分钟.最大速度计划能达到09马赫,若试验成功作为实用时,可装上2门23毫米NR一23机炮. 不过无论如何改进,RD一2M一3V火箭喷气发动机究竟还是续航能力太弱,及后只能用于附加在各型飞机上,作为辅助起飞动力之用.因此1-270只试飞数次就终止了.米高扬?格列维奇1-270飞机主要技术数据起飞重量412O千克空重:1546千克翼展:775米机长891米高度:308米机翼面积12平方米最大速度:1000千米/小时米离扬1-320(Mikoyan1-320)正当米格-15投产时.1949年,米高扬亦曾着手研制带有搜索雷达的初期全天候喷气式战斗机.该机与美国的北美F_86D有同等性能,其主要气动外型基本与苏_15相_320竽驾驶座舱除移后外亦改为靠左侧.该机是首先采用由RD-45翼展:1420米发展来的2700千克推力的VK一1喷气发动机,预计实用升限为机长:1577米151oO米.机首下方可装37毫米N37的机炮.止匕试验机型1.2J,时的搜索雷达天线位置和日后的米格一17PF一样.据说只研制过航程:1205千米一架.50环球飞行WORLDFLIGHT米高扬1--320,拉沃契金拉一190(LavochkjnLa-190)1949年苏联空军就提出.设计研制装有新的强力喷气发动的超声速战斗机.拉沃契金设计所应此要求便于1951 年以拉一15/17为基础设计出大型的拉一19O研究机.该机主翼采用55度后掠角,薄翼型中翼装置,机首空气进口上方装置较大的雷达天线圆型锥体.动力装置采用一台新研制的推力为5000千克的米库林AL-5喷气发动机.试飞时.飞机曾在5000米上空进行过超声速飞行.但究竟因为AL-5发动机在多次试验后没有定型.拉~19O也只能作为研究机而告终.及后苏联的第一架超声速战斗机的位置就被装有2台VK-5发动机的米格-19取代了.飞机主要技术数据翼展990米机长1635米总重:9257千克最大速度:119O千米/小时c5000米上空)升限:15600米航程115O千米动力:米库林AL一55000千克推力×1武器.N3737毫米机炮×2乘员1人拉一19O拉沃契金拉-200A/B1948~1949年.苏联空军提出设计夜间战斗机的要求.飞机采用双发VK-1发动机,驾驶舱为并列式复座型.拉沃契金根据此要求便首先设计出拉一200A型.该机机翼前缘为45度.大后掠角的中翼装置.机首进气口中央装有较大的雷达天线罩.及后.飞机又修改为机首两侧及下部为三个进气口的拉一200B型.但两型均作为早期夜间战斗机的论证研究机告终.飞机主要技术数据(拉一200A)翼展1292米机长:1695米总重:10375千克最大速度:1062千米/小时(4500米上空升限1515O米航程:2000千米续航时间:94分钟动力克里莫夫VK-12700千克推力×2武器:N3737毫米机炮×3乘员:2人拉-200B雅科夫列夫雅克-19/2s/so/loo(Y akovlevY aK-19/2S/50/1000)二战结束后.雅克设计所把原雅克一3经过修改后,换装缴获德国的约莫-004喷气发动机.成为苏联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随后曾与雅克-17/23进行过小批量投产.当时米格设计所出设计出米格一9和米格-15基本定型批量生产.为了与米格飞机竞争.雅克设计所还设计过一些战斗机. 下作一些简介.由于当时苏联的保密制度.其中是否为正式机型代号不大清楚.不过从搜集到的原照片则是确有其事.雅克-19:是与雅克-23同时设计的,不过它的发动机就装置于机身后部了.主机身为细长的圆筒形.驾驶舱接近机首,除垂尾有后掠角外.主翼及水平尾翼均为正常的样型机翼.机翼装置于机身中央.该机安装一台1600千克推力的RD-500喷气发动机.试飞时最大速度为915千米/小时.可装配2门23毫米NS-23机炮.雅克-25:它是从雅克-19派生的.除了使用与18型的细长圆形机身设计外.其主翼.尾翼组均有后掠角.主翼后掠角为35度.主翼下还增设两个辅助燃油箱.其总体气动外型与米格-15基本相似.据说是为了与米格-15竞争而设计的.不过总的性能比不过米格一15便落选了. (注:及后雅克设计所于1952—1960年间研制成功投产的雅克-25/28双发截击机仍使用原雅克一25的代号.) 雅克-50:该机研制据说是在1951年与米格一17竞争的机型.是从雅克一25派生而来的.不过该机采用自行车式起落架设计.使得主翼尖端装置了可收放的辅助小轮是当代单发战斗机罕见的.动力安装一台克里莫夫VK一1A喷气发动机.机首必要时可装上雷达天线罩.试飞时速度可达到114O千米/小时.机首下部与米格-15一样.装备1门37毫米机炮和2门23亳米机炮. 也可将37毫米机炮装在机首上方.雅克-1000:1951年苏联军方提出研制超声速战斗机时.雅克-1000亦是当时研制型式之一.它的机身与雅克-50相似.但它的主翼平面是菱形的.尾翼组合为后掠型.动力装有由伊夫琴科设计的5000千克推力的Aj一5发动机.可能是发动机出现故障.试飞时飞机坠落,此后便中止试制.按照片分析.日后的苏一9和米格-21的初期型的设计方案可能借鉴了雅克-1000的某些东西.●WORLDFLIGHT环球飞行51。

米格-15 战斗机

米格-15 战斗机

米格-15战斗机米格-15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15,英语:Mikoyan MiG-15,北约代号:Faggot,中文:柴捆),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15各型机总产量超过18000架,曾装备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38个国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多的一型喷气式战斗机[1]。

米格-15战斗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首次大规模投入空战,显示了优异的飞行和作战性能。

1发展沿革米格-15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该机1946年开始设计时,受到苏军缴获的纳粹德国Ta183(代号:乌鸦)型喷气式飞机的影响很深,但总体设计还是苏联设计师完成[2]。

苏联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究工作,但进展远远落后于英德两国。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后,苏联缴获了大量有关喷气发动机的研究资料。

依据这些资料苏联卫国战争中最负盛名的雅科列夫设计局和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简称"米格设计局")同时展开喷气式飞机的研制,分别利用德国喷气发动机和苏制飞机的机体,研制出雅克-15和米格-9喷气式歼击机。

1946年4月24日,两种飞机同时作了首次试飞,通过了鉴定,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苏联空军。

这是苏联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因发动机性能差、推力不足,米格-9飞机时速只有800公里,无法截击高速轰炸机。

米格设计局随即按空军的要求开始研制更新型的喷气式歼击机,机型定为米格-15。

此后不久,英国人的第一次"慷慨大方"导致了米格-15的诞生。

苏联设法从英国进口了25台先进的"尼恩(Nene)"和"德文特"涡轮喷气发动机。

1947年6月,米高扬设计局使用一台"德文特"发动机制成了第一架米格-15原型机。

苏联的克利莫夫发动机中心很快仿制出推力更大的"尼恩Nene"发动机,定名为RD-45型发动机[3-4],为米格-15的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从历代战斗机核心性能特征看未来六代机发展方向

从历代战斗机核心性能特征看未来六代机发展方向

从历代战斗机核心性能特征看经列装服役的仅有美国F-22/-35、俄罗斯苏-57三种机型。

这代飞机不仅飞行性能进一步提高,具备超声速巡航、超机动和高敏捷等特性,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隐身性能,由此在作战能力方面与上一代飞机拉开了巨大差距。

美《空军杂志》所提出的五代划分法中的历代战斗机代表机型在此划代方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三代机,这批飞机尽管型号众多、性能各异,但是从平台性能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仍然在延续前两代战斗机对高空高速性能的追求(这之后的四代机则转向高机动)。

同时,这批飞机在气动布局、动力装置、航电系统等方面所采用的技术,也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四代机则在这些技术领域全面更新换代),因此将它们全部划归一代也并非说不过去。

根据该划代标准,欧洲台风、法国阵风、瑞典鹰狮、美国F/A-18E /F 超级大黄蜂、俄罗斯苏-35/米格-35等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入役的战斗机,尽管与美国F-22同期研制,作战能力也较早期四代机明显提高,但与F-22为代表的五代机仍有着很大差距,尤其是不具备隐身这一核心性能特征,因而被认为比五代机所代表的技术层次低0.25—0.5代,为此专门为这些飞机设置了4+和4++(或称4.5、4.75)两个子代。

考虑到此划代标准公布时间较早,其中部分信息已略显过时,为此笔者对其做了一定修正完善,如下表所示。

在修正后的划代标准中,笔者参照四代机被细分为三个子代的做法,将其中的三代机也同样细分为3、3+、3++三个子代。

这主要是因为这代飞机在发展过程中,从平台性能来看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飞行速度由低超声速逐步提升到马赫数2以上,飞机平台由轻型制空/截击逐步转向中/重型多用途。

此外,这一时期出现的两种具备“双3”性能的高空高速截击/侦察机(美国YF-12/SR-71和苏联米格-25),由于飞行性能和功能用途均比较另类,笔者为其另外单独设置了一个子代。

历代战斗机核心性能特征分析历代战斗机都有各自众多性能特点,如果以对飞机作战能力提升的贡献大小以及具备该性能的技术门槛高低为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排序,可以发现每代战斗机都拥有一项比较特殊、最具标志性的性能特点,它对于本代战斗机代次地位的维持意义特别重大,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核心性能特征(或代差特征、标志性性能特征)。

记米格-15的前身“纳粹德国Ta—183喷气式战斗机”

记米格-15的前身“纳粹德国Ta—183喷气式战斗机”

记米格-15的前身——纳粹德国Ta—183喷气式战斗机熟悉军事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那场震撼世界的大空战。

在那场空战中,处于劣势的中国空军取得了对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空军作战的胜利。

朝鲜战争空战中中国空军的胜利一方面是靠年轻的中国空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决出的战略战术。

但另一方面与装备也有很大关系,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的具有世界一流先进水平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对空战的胜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人们对朝鲜空战中的米格-15津津乐道的时候,当米格-15的东家苏联人一直将米格-15吹捧为自己的骄傲时。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朝鲜战争爆发5年前的1945年,米格-15的直系父亲就已经在战火熊熊的欧洲,在纳粹德国诞生了。

它,就是纳粹德国末日一系列战斗机计划中的一项,就是在人类航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a-183喷气式战斗机。

二战发展到1944年,战局对纳粹德国越发不利。

面对每天遮天蔽日的盟军战略轰炸机群,希特勒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他把这些怨气都发泄到他的手下们身上。

其中就包括纳粹空军司令戈林。

戈林实际上已经尽力了。

但无奈自己就实在没别的本事了于是,为了对付整天在德国上空如入无人之境的盟军战略轰炸机群,戈林和希特勒把希望都寄托在新式武器的身上。

这其中除了本系列连载前面提到过的Go-229战斗轰炸机—〔注:参见本人《B-2轰炸机的伯父—纳粹德国Go-229战斗轰机》〕和X-4(RK-344)空空导弹—〔注:参见本人《拉开空战导弹化的序幕——记纳粹德国X-4(RK-344〕空空导弹》〕外,最让戈林关注的就是当时另外几个项目,其中就包括Ta—183喷气式战斗机。

1944年,二战已经进入尾声。

纳粹德国空军为了自己的国家已经竭尽全力了。

当时德国空军已经装备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

这种飞机在对盟军的空战中表现接触。

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

苏系列飞机1

苏系列飞机1

苏-2轰炸机
• 苏-2轰炸机是苏霍伊成为独立设计局,从ANT-51及之后的一 系列原型机发展而来的轻型轰炸机。设计和试飞都是在极度 机密的情况下进行,不但德国人不知道有这种飞机,就是苏 联战斗机飞行员在战争初期的空中遇见苏-2都以为是敌机。 这种苏联当局期望值很高的飞机在激烈对抗的苏德战线上, 用途极其有限,苏-2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匆忙参战, 损失很大。只有Pe-2凭速度和灵敏的优势,伊尔-2凭强大的 火力和装甲,能够适应战斗的需要。苏-2的操纵性虽好,但 火力配备较弱、没有装甲,很难适应战斗需要,在制造2000 架后于1942年退役。
苏-1
• 苏-1即苏-1试验机。 • 1939年,苏霍伊负责设计高空 战机,并且由此产生了苏-1。 苏 -1是单座单发的单翼机。 • 该型飞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 一对TK-2涡轮增压器,通过利 用克里莫夫 M-105引擎的废气 提升马力输出。 • 样机于1940年5月建成,并于 当年6月15日首次试飞,最高 时速在10,000 米 (32,810 英尺) 高达到641 千米/时 (345 千牛, 400 mph)。
苏—9战机
• 苏-9系列高空高速拦截 机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 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研制 的一种单座单发全天候 截击机,北约绰号为 “捕鱼笼”1946年11月 13日首次试飞,1948年 投产,1949年开始服役。 Su-11是Su-9的双座改 进型。50年代以后又在 其基础上研制了放大的 Su-13。
苏—9战机
苏—7战机
苏—7战机
• 苏—7是前苏空军冷战 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 的战术攻击机,该机 不足之处是挂弹量稍 偏低,航程太短,对 跑道要求高,不适应 土质机场使用,限制 了作战设备。但苏—7 推重比较大,中高空 机动飞行性能不错。

长空利剑——盘点世界八大著名战斗机

长空利剑——盘点世界八大著名战斗机

长空利剑——盘点世界八大著名战斗机作者:施征来源:《科学24小时》2011年第05期战斗机是现代战争中无可争议的“空战之王”,倍受无数军事迷的追捧。

下面我们就为您盘点一下搏击长空的“空中雄鹰”们……米格-15战斗机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战斗机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喷气时代。

米格-15便是前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

该机1947年6月首次试飞,1948年6月投入生产,并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机。

米格-15采用机头进气模式。

其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盖,内部配备弹射座椅,气流在机头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

因此,米格-15是前苏联第一种实用的后掠翼飞机,已初具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雏形。

其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总计将气流分为4股。

该机不装备雷达,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米格-15投产不久,朝鲜战争爆发,这给了米格-15战斗机一个极好的实战验证机会。

在朝鲜战场上,米格-15的主要对手是美制F-86军刀战斗机。

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歼击机。

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

米格-21战斗机是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空军的主力飞机。

其独特的三角翼布局设计及平飞时超过2马赫的卓越飞行性能令世人注目。

该机后成为40多个国家空军的主力机种,被誉为“米格外交家”。

北约集团却将之蔑称为“鱼窝”。

时光转入21世纪,米格-21战斗机仍宛如“不死鸟”般,在一些地区冲突的最前沿奋战不已,且依然被不下30个国家作为主力战斗机使用,总产量不少于6000架。

这么高的产量位居有史以来超音速喷气机之首,远超美国的F-4“鬼怪”,若加上其他国家从前苏联引进制造的“翻版机”,估计会达到8000架以上。

F-15鹰式战斗机F-15鹰式战斗机是全天候、高机动性的战术战斗机,它是针对获得与维持空中打击力量的优势而设计的,与F-16、美国海军的F/A-18等同,归为第三代战斗机。

苏霍伊设计局(苏)

苏霍伊设计局(苏)

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简称苏霍伊设计局)于1939年组建,首任总设计师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

研制成功的著名机种有截击机苏-9,苏-15;歼击轰炸机苏-7,苏-17,苏-24,苏-30,苏-34;强击机苏-25;歼击机苏-27,苏-35,苏-37,是前苏联著名的设计局之一。

苏霍伊在其几十年的飞机研制生涯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胆采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敢为天下先。

总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使苏霍伊设计局所设计成功并投产的机种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飞机,但过于追求先进也同时带来了相当高的风险,有相当多的飞机未能投产就半途夭折。

从组建到1953年,苏霍伊设计局走过了一段阴暗的岁月。

苏霍伊在领导设计局设计了ББ-1“伊万诺夫”近程轰炸机和苏-1高空截击机后,便转入了喷气战斗机的研制工作。

设计局首先研制了苏-5型活塞/喷气复合动力歼击机和苏-7型火箭动力歼击机这两种过渡性试验机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借鉴德国喷气战斗机的技术,1945年先后研制了苏-9喷气式前线歼击机,苏-11喷气式前线歼击机,苏-13喷气式前线歼击机和苏-13喷气式全天候截击机,苏-15喷气式双发截击机,苏-17喷气式跨音速试验机等一系列飞机,但都仅处于试验试飞阶段,未能投入生产,而且由于苏-15飞机试飞中出现了事故,同时拉沃契金设计局的拉-176在试飞中利用俯冲首次在苏联飞机中达到音速,使得苏式飞机倍受冷遇,苏霍伊设计局也被迫解散。

尽管遭受了重大挫折,但苏霍伊和它的同事们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苏-15、苏-17的研制经验及在布局和结构上的一些创新,直接被后来的苏霍伊飞机所继承。

例如,便于发动机维护工作的两段式机身结构、复杂进气道的装配方法等,几年后都在C-1、T-3等飞机的研制中被沿用。

C-1飞机的设计方案就是直接从苏-17方案修改完善而成的。

苏霍伊设计局解散后,著名飞机设计师试图波列夫收留了苏式飞机的主要技术人员,并在图局内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以保留这些骨干。

辉煌的苏霍伊

辉煌的苏霍伊

辉煌的苏霍伊---苏系列飞机全集苏霍伊公司(俄语:Сухой?)是俄罗斯主要的军用飞机制造商,由帕维尔·苏霍伊于1939年创立,当时称苏霍伊设计局,现在改名为苏霍伊公司,总部位于莫斯科。

苏霍伊由位于莫斯科的苏霍伊设计局、位于新西伯利亚的航空产品联合体(NAPO)、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产品联合体(KnAAPO)和位于伊尔库茨克的航空公司组成。

2006年,俄罗斯政府宣布将米高扬、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其产品有:1、苏-1战斗机(苏-1/I-330战斗机)苏-1 是单座单发高空截击机。

装备1100 马力的M-105P 水冷发动机。

1 门20mm 机炮和 2 挺7.62mm 机关枪装在机头,靠一套协调机械部件与螺旋桨同步,保证在螺旋桨不挡住炮棵时才发射。

机身是木材制造的。

机翼则是用硬铝做的。

前起落架装置向后转动90°收起, 尾轮也是收藏式的。

在1940年8月首飞。

它的设计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TK-2 涡轮增压器的不完善和没能在德国的入侵前交付。

结果就是因为涡轮增压器问题和设计句要撤退的原因。

Su-1就给取消了!后来发展出SU-3战斗机。

主起落架和尾轮均为可收放式的。

2、苏-2战斗机3、苏-3战斗机4、苏-5战斗机Su-5/I-107SU-5是苏霍伊设计用来和米格的I-250竞争的飞机,Su-5是比较小型的飞机,但是,由于拥有两个发动机,结果机身是相当的重。

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中,活塞发动机的能力几乎被用尽了,在德国、USA和英国的新式飞机都开始采用新一代的喷气发动机。

苏联在这方面发展比较慢,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争早期设计局被迫撤退到后方和设计能力。

苏联采用的方法非常的特别,首先是混合活塞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结合的设计。

在1943-1944年工程师Khalshchevnikov设计了“加速器”(VRDK)涡轮喷气发动机。

并制造了两种原型机:MiG-13/I-250和Su-5/I-107。

战斗机简介

战斗机简介

3、其它计划发展的 Me 262
• Me 262D:截击机,安装向上发射的 RX 73 火箭 弹,没有制造。 Me 262HG:Me 262 的高速型。Me 262 的高速 研究计划以“箭翼1(Pfeilflugel 1)”的名称开 始于 1941 年 3 月。计划包含 3 种机 262HGⅠ/Ⅱ/Ⅲ。 Me 262HGⅠ:选用 Me 262V9 作为试验机,准 备修改主翼,扩大内段的后掠角,其外形类似于 现代的大边条翼。项目于 45 年 1 月终止,此前 Me 262V9 已完成了 20 次测试飞行,但尚未修改 主翼。
欣赏米格-21
详细指标 ——米格-21PF
• 机长:14.5米(包括空速管) 翼展:7.15米 机高:4.125米 机翼面积:23平方米 动力装置:R11F2-300涡喷发动机 3950公斤/加力:6175公斤 空重:5700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782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9100公斤 最大时速:M2.05 巡航时速:925公里 实用升限:18700米 最大航程:1300公里(不带副油箱) 续航时间:1小时43分(不带副油箱) 乘员:1人
飞机性能
• 这一代战斗机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了2倍音 速。采用大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开始装 备独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如单脉冲雷 达、导航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等等。第 二代战斗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装备了 中距空空导弹,而且兼顾对地攻击,对地 攻击能力较强。第二代战斗机的机载电子 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有了较大改进,飞 机的重型化倾向明显。
2、Me 262C-2b ——绰号“祖国卫士-Ⅱ”:
• C-2b 主发动机是 BMW003R 型复合发动机:BMW003A 涡喷发动机 与 BMW178 火箭发动机(推力 1,000 公斤)的组合体。BMW178 使 用 R 型主剂(苯胺类有机混合物)和 SV 型氧化剂(硝酸、硫酸的混 合液)。C-2b 与 C-1 一样安装瓦尔特 HWK509(RⅡ-211/3)型发 动机,但垂尾根部没有修形,也没有连接点加强段和活动口盖。“祖 国卫士-Ⅱ”的第一次飞行被安排在了 45 年 3 月 28 日的利奇费尔德机 场。4 月份,飞行员卡尔•鲍飞出了更高的爬升率:从地面松刹车滑跑 到 7,500 米高度用时 1 分钟,而由地面到 12,000 米高空仅用 4 分钟。 美中不足的是火箭发动机在最大推力状态下也只能工作 3 分钟。同期 生产的 3 架 Me 262A-1b(前文提及),与 Me 262C-2b 的主要区别 在于瓦尔特发动机的有无上。

米格15

米格15

米格-15战斗机简介2009年02月20日17:12凤凰网军事【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1条米格-15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15于1946年开始设计,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产,年底开交付空军使用。

米格-15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15。

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米格-15飞机。

米格-15飞机1954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16000架。

米格-15机翼中单翼,25%翼弦处后掠角为35度,下反角2度。

机身是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构件主要由纵向大梁、长桁和横向框架组成,采用机头进气方式。

改型的米格-15比斯换装一推力26.46千牛(2700公斤)的вк-1发动机。

基本参数:翼展10.08米机长10.10米机高(减震装置可压缩)3.7米机翼面积20.6米2重量及载荷:正常起飞重量4,9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130公斤空重3,636公斤发动机:一台BK-1发动机推力2,7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1,076公里/小时(海平面)实用升限15,500米爬升率3,000米/分武器装备米格-15有三门机炮:一门н-37机炮,两门нс-23км型机炮,能携带200发炮弹。

米格-15在低空最大米格-15平飞速度可达1050千米/小时,比斯型可达1O76千米/小时,米格-15的升限是152O0~156O0米,最大爬升率(海平面)为42米/秒,最大航程(10000米高度)1782千米,续航时间3小时。

相关背景米格-15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1947年6月首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糙,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

第二架原型机重新设计,12月首次试飞成功。

1948年6月投入生产,并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据统计,米格-15各型飞机生产总数超过了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

俄罗斯苏霍伊系列战机(完整版)

俄罗斯苏霍伊系列战机(完整版)

苏霍伊系列战机(完整版)说起苏霍伊设计局,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

苏霍伊1895年7月10日出生于白俄罗斯的一个小乡村里。

1900年苏霍伊的父亲被任命为当地戈米尔镇铁路小学的校长。

于是他全家都迁到了镇上。

父亲不但对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喜爱藏书。

苏霍伊从小就喜欢读书,父亲的藏书大多数他都读过。

苏霍伊家里的学习气氛非常浓,每到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读书看报。

为了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父亲还提议办了一个家庭杂志:《年轻的新一代》,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这个杂志的撰稿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氛围为苏霍伊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苏霍伊上中学四年级的时侯.第一次看到飞机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把制作飞机模型作为他最大的爱好。

考入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以后,他有机会选修了有“苏联航空之父”之称的尼古拉•茹科夫斯基教授的航空理论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霍伊未来的事业。

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他中断学业,被应征入伍,参加了炮兵部队。

在前线,苏霍伊亲身体验到了当时的俄军装备还很落后.并看到了空军的重要作用。

从此他立志投身航空事业,并发誓要研制作战飞机。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回到家乡。

当时的生活非常艰难,苏霍伊在一次去乡下购买食品的途中不幸感染上了斑疹伤寒,大病了一场。

真是祸不单行,在他的伤寒病情刚刚有所好转时,又得了猩红热。

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苏霍伊的病拖了很长时间,最后落下了喉咙发音困难。

青少年时代的苏霍伊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非常喜欢唱歌.但是经过这次大病之后,苏霍伊不仅不能够再唱歌了,而且有时连说话都困难.说话声音极小。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以后的苏霍伊给人的印象是:总是勘于思考.从不夸夸其谈。

1920年,苏联苏维埃政府决定:大学生可以返校继续学习。

1921年秋苏霍伊回到莫斯科,进入莫斯科包曼工程学院学习。

当时的生活极其艰苦,到了冬天,大学生们成天都必须蜷缩在大衣里,边呵着气搓着手,边听老师(也包括茹科夫斯基教授)讲课。

战斗机的代数划分详解

战斗机的代数划分详解

F-111战斗轰炸机
第四代战斗机
为应对战斗机成本的持续增长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战斗机变得非常流行, 这时发展的战斗机称为第四代战斗机。此时的战斗机 即使是专门为某一任务而设计的飞机也具有了多用途 能力。如米格-23和"狂风"等飞机发展出了各种用途的 专用型机,真正意义的多用途战斗机也纷纷登场,如 美国F/A-18"大黄蜂"和法国"幻影"2000。与前一代的截 击机不同,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是超视距作战和近距 格斗并重。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被广泛采用。 第四代战斗机典型机型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米格-31、 苏-27,法国"幻影"2000,英国的"狂风",以及美国的 F-14、F-15、F-16和F/A-18等。
德国的Me 262
Me-262(梅赛施密特-262战斗机)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 战机。它那呼啸着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 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虽然Me-262被视作深陷绝境的纳粹德国空 军施展的最后绝招,而且其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扭转战局的需求,但不到一 年的实战过程却证明它不愧为一种强大的作战飞机。
英国“闪电”
英 国 “ 闪 电 ”
苏-9战斗机
为发五苏苏 “全十联 捕天年苏系 鱼候代霍列 笼截研伊高 击制设空 机的计高 ,一局速 。北种于拦 约单上截 绰座世机 号单纪是
-9
(Fishpot)
米格-21战斗机
米格-21战斗机(MIG-21)是前苏联于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轻型 超音速战机,单座单发。该型战斗机的原型机于1955年原型机 首次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生 产最多的一种飞机,目前仍有四大洲的近50个国家空军在使用 米格-21战斗机。

世界现役战斗序列飞机图鉴

世界现役战斗序列飞机图鉴

世界现役战斗机图鉴2012-08海上巡逻等任务,也可作为巡航导弹载机使用。

优异的隐身性能,从高空或低空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对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或常规轰炸。

幻影”(Mirage)2000“幻影”2000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主要任务是防空截击和制空,也可以执行战场纵深攻击、近距空中支援和侦察等任务。

“幻影”(Mirage)4000“幻影”4000是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自己出钱,与“幻影”2000平行发展的单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其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对远离基地的目标实施低空攻击。

“幻影”4000是“幻影”2000的放大型,其机身加宽,增加前翼,加大垂尾,在设计和制造中采用了有限元计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放宽静稳定度等技术。

“幻影”(Mirage)5/50“幻影”5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单座战斗轰炸机,主要用于对地攻击,亦可执行截击任务。

它是“幻影”IIIE的改型,采用了其机体结构和发动机,简化了电子设备,增加470升燃油,提高了外挂能力。

它仍具有IIIE的M2以上的性能,可在半铺设的、有简易维修设备的机场上起落。

该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外挂4000千克炸弹和1000升燃油,执行截击任务时可带两枚“魔术”或“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和4700升外挂燃油。

“幻影”(Mirage)III“幻影”III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三角翼战斗机,其主要任务是全天候截击,亦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幻影”III是在“幻影”I、II(未投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原型机于1956年11月17日首次试飞。

“幻影”III各型共订购了约840架(包括国外仿制的153架)。

各型早已停产。

使用该机的除法国外,还有以色列、巴基斯坦、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幻影”F1“幻影”F1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为法国空军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用于取代“幻影”III/V型飞机,其首要任务是全天候高空截击,配备不同的武器和设备后还可以完成制空、截击、低空对地攻击等任务。

世界主要战机绰号

世界主要战机绰号

苏系战斗机绰号苏霍伊系列苏-7(Su-7 Fitter)“装配匠”Su-7(Fitter)苏-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是作为米格-19的后继机设计的。

苏-9(Su-9)“捕鱼笼”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三角翼单座单发全天候截击机。

苏-15(Su-15)“细嘴瓶”苏-15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六十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高空超音速截击战斗机。

苏-17(Su-17)“装配匠”苏-1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单座战斗轰炸机,是由固定翼战斗轰炸机苏-7发展而来的。

苏-22(Su-22)“装配匠”苏—22是苏-17的出口型,也叫苏—20及苏—22。

苏-24双座、双发、变后掠翼重型战斗轰炸机是苏联第一种能进行空中加油的战斗轰炸机。

该机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

苏-25(Su-25)“蛙足”苏-25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亚音速单座近距支援攻击机,与美国的A-10相对应。

苏-27(Su-27)“侧卫”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

苏-30(Su-30)“侧卫”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

苏-33(Su-33)“海侧卫”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

1975开始研制,原型机编号T-10K。

1987年8月首飞,当时称苏-27K,1989年11月首次在“第比利斯”号(即后来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进行着舰试验,不久改名为苏-33,北约起绰号为“海侧卫”。

苏—32战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专为海军研制的新一代(西方称为第四代半)超音速远程岸基海上攻击机。

苏-34(Su-34)“鸭嘴兽”苏-34原称苏-27IB,是由俄罗斯莫斯科苏霍伊设计局联合公司研制的战斗轰炸机。

苏-35 (Su-35)“超侧卫”苏-35是前苏联苏霍伊航空牛产联合体在苏--27战斗饥的基础上发展的单座全天候多功能战斗机,主要用于制空和对地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15战斗机苏-15是苏联霍伊设计局设计的单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北约组织称它为“细嘴瓶”(Flagon)。

50年代末,苏联军方要求发展一种作战半径较大,爬升性能好,速度在M2.5一级的全天候截击机来取代苏-9。

苏-15就是按照军方的这一要求发展的。

苏-15是前苏联第一种性能比较完善的全天候截击机,采用复合三角翼(原型机为纯三角翼)、尖机头两侧进气的总体布局,兼顾了低速与高速飞行的需要,同时在水平尾翼前方的机身两侧装有两块减速板,用于空中及地面减速。

飞机推重比大,翼载荷比较小,具有较好的飞行和机动性能。

与西方同类飞机相比,其缺点是航程比较短,电子设备不完善,座舱视界较差,早期型别没有装机炮。

在1978年和1983年,前苏联的苏-15战斗机曾经两次攻击韩国的民航客机,造成了伤亡近300人的严重的事故,苏-15也因此而”臭名远扬“。

七十年代末期,苏-15是前苏联高度保密的机种之一,只配置在苏联本土,没有进驻华约其他国家,也未出口。

1967年苏联航空节时,10架苏-15作了编队飞行表演。

1969年开始进入苏联防空军所属的歼击航空兵服役,逐步取代苏-9,成为歼击航空兵的主力飞机。

1977年装备数量增至850架。

据说,1977年苏-15已逐渐停产,到1988年仍有400架左右在服役。

据分析,苏系截击机从50年代的苏-9到60年代的苏-15,逐步完成了从简单灵活的轻型截击机到设备复杂的全天候截击机的过渡。

苏-15仍然采用有尾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形式。

为提高性能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的需要,机翼形状作了修改,机头雷达加大了。

下面介绍“细嘴瓶”F的设计特点。

全金属悬臂式中单翼,内翼段后掠角53°,外侧后掠角37°,在不同后掠角翼段之间有与机身垂直的很小的无后掠角翼段。

双三角翼的设计,较大的改善了飞机的起降和大迎角飞行性能。

但尽管如此,该机的起降速度仍然相当高。

机翼外翼段前缘向下弯曲,以改进操纵性能。

在两侧翼根向外70%处上表面有翼刀,外翼段的后缘有副翼,从副翼内侧的机身有襟翼。

机翼无上、下反角。

机头有单座封闭式座舱,其截面基本上是圆的。

座舱有向后滑动的气泡形座舱盖。

机头雷达罩为尖顶形,其他各型的雷达罩为锥形。

冲压式进气道位于座舱两侧,进气口呈楔形,进气量靠垂直的可调斜板调节,进气道外侧开有辅助进气口,尾翼前的后机身两侧上下各有一对门板式减速板,没有尾腹鳍,当速度超过M1.8以后,飞机靠自动增稳系统来提供方向安定性。

另外,后机身有加力燃烧室冷却进气口。

据西方媒体称,苏-15的操纵性能并不太好,飞行员操作失误时,飞机易于进入失控状态。

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各个翼面均有后掠角。

全动式平尾装在稍微靠下的位置,有上反角,平尾翼尖装有防颤振配重杆。

垂尾的顶端装有甚高频/超高频天线,后缘装有雷达探测天线,垂尾的底部有减速伞舱,方向舵无配平调整片。

起落架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轮向前收起,主轮向内收入主起落架舱内。

两台图曼斯基P-13Ф-300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不加力推力64.7千牛(6600千克),单台加力推力70.6千牛(7200千克)。

与同时期的其他战斗机相比,苏-15有着较高的最大速度与爬升率。

机头有大型X波段“跳跃旋转”火控雷达。

COД-57M空中交通管制/选择识别装置,CPO-2敌我识别器,“警笛”雷达警戒系统。

苏-15的光学瞄准具武器正常武器是翼下挂架挂两枚AA-3“阿纳布”空-空导弹,一枚半主动式雷达制导导弹,另一枚为红外制导导弹。

中机身下两个并排挂架可挂其他武器或副油箱。

估计没有装机炮。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取代仍在服役的РС-1/2近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后者的主要问题是射程短、与机载雷达不匹配。

由于50年代中期,在РС-1/2导弹基础上改进的К-6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最终未获准投入批生产,因此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装备新型防空截击机如雅克-28、米格-Е-152、苏-11、图-128等。

当时,参加竞争研制的单位有四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从而造成研制工作大量重复。

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两个设计局推出的导弹是两级式远距空空导弹,其系统代号为К-9或К-155,其载机为米格-Е-152截击机,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由米格-Е-152截击机翼下挂两枚模型弹参加飞行表演,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4“锥子”(Awl),1962年随着米格-Е-152截击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拉沃奇金设计局推出的远距半主动雷达型导弹,其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5(K-15)和Изд.175(Izd.275),载机为Ла-250“水蟒”(Анаконда)远程截击机,整个系统代号为Ла-250К-15。

由于该设计局研制任务重点转向用于莫斯科防空系统的В-300地空导弹和用于战略攻击任务的В-350巡航导弹,К-15导弹停止研制。

苏霍伊设计局推出的导弹代号为ПР-38,载机为该设计局的Т-37和П-37截击机,采用与К-80(Р-4)相似的气动外形,后随其载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参加竞争的两家导弹设计局:一是伊凡·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二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

前者推出的是К-7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它是该设计局的第一个空空导弹系列,1955年开始设计,采用与К-5、К-6相同的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体积和射程均增大,共有К-7Л、К-7С、К-7СЗ和К-75四种型号,因试飞表明其性能欠佳而停止发展,该设计局则受命研制К-13空空导弹系统和3М9(SA-6)地空导弹。

最终获胜的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它推出的是К-8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和К-80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

从1956年12月26日开始,应用了该设计局设计的苏联第一个空空导弹СНАРС-250的先进技术的原型导弹К-8,在雅克-25К和雅克-27К截击机上试飞,总共发射了49枚,其中5枚带真实战斗部,试射全部成功,两枚导弹直接命中无人驾驶的ИЛ-28靶机。

此外,该弹还在米高扬-И-75Ф截击机上进行了大量试飞。

该弹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参加飞行表演,首次公开亮相,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3“阿纳布”(Anab)。

该弹1961年进入现役,有多种改进型,70年代末停产,在空军服役的使用代号有Р-8(R-8)、Р-30(R-30)和Р-98(R-98)。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装在弹头后部,4片大切梢三角形弹翼装在弹体后部,4片弹翼后缘各带有1个横滚稳定片。

关于该弹的性能,过去一直将其视为近距空空导弹。

但是,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首先并不是为近距空战、而是为拦截空战设计的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是苏联国土防空空军的第1个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工作波段为I波段(8~10GHz),原型导弹Р-8的射程为12km,改进型导弹Р-30的射程为26km,最后改进型导弹Р-98的射程在26km以上。

由于该系列导弹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通过互换导引头的办法,使得能在其基本型——半主动雷达型基础上很快发展被动红外型,但由于受当时红外器件性能限制,早期红外型只能用于尾追攻击。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最大射程12km(Р-8Р/Т)18km(Р-30Р/Т)26km(Р-98Р/Т)30km(Р-98МР/Т)最小射程 2.0km(Р-8Т、-30Т)1.8km(Р-98Т)9km(Р-8Р、-30Р)<9kmk(Р-98Р、-8МР)最大速度M2.8使用高度最大过载制导系统半主动雷达制导(Р-8Р、-30Р、-98Р、-98МР)被动红外制导(Р-8Т、30Т、98Т、98МТ)引信战斗部高爆炸药,重40kg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弹重275kg(Р-8Р、-30Р)227kg(Р-8Т、-30Т)292kg(Р-98、98М)弹长 4.27m(Р-8Р、30Р、-98Р)4.0m(Р-8Т、-30Т、-98Т)弹径275mm翼展130mm苏-15迄今为止共有六个型别:“细嘴瓶”A预生产型,只少量生产,供部队鉴定和进行使用试验。

其三角翼与苏-9/苏-11的完全相同,机头雷达罩呈锥形。

据说,发动机是图曼斯基P-11Ф2C-300加力式涡喷发动机,不加力推力45.1千牛(4600千克),加力推力60.8千牛(6200千克)。

“细嘴瓶”B短距起落型,代号T-58VD,1967年7月苏联航空节时在莫斯科附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公开展出过。

机身中部垂直安装三台升力发动机,发动机是科列索夫设计局的产品。

机翼形状与A型不同,机翼前缘有双重后掠角,机翼从翼根向外五分之二的地方后掠角减小,翼展增长1.5米,因而翼面积略微增大。

机翼外侧五分之二的部位有小的附面层翼刀。

由于升力发动机占用了内部空间,机内载油量大大减少。

此型是短距起落研究机,并未投入生产。

细嘴瓶”D第一个生产型,与A型基本相像,机翼为双三角形,翼展加长了,外翼段的后掠角明显地减小,与B型的机翼形状不同之点是,在前缘后掠角不同的两个翼段之间,有一狭窄的非后掠平直翼段。

据说,翼展加长是为了改善飞机持续盘旋速度和着陆性能。

机翼修改后,由于气动力中心后移,改善了稳定性,增长了亚音速巡航时间。

雷达整流罩呈锥形。

“细嘴瓶”C(苏-15U)该型是“细嘴瓶”D的串列双座教练型,与D型同时开始服役。

两个座椅有各自的座舱盖,后座舱盖上有潜望镜,便于后面的教练员操纵飞机。

机上装有“警笛”3全向警戒雷达,保留了武器外挂点,这表明C型和苏联多数战斗机教练型飞机一样,具有作战能力。

“细嘴瓶”E苏联的编号为苏-15ВД,第二个生产型,1973年下半年开始服役。

进气口比D型的大一些。

该机估计装米格-21МФ飞机的图曼斯基Р-13Ф-300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单台不加力推力64.7千牛(6600千克),加力推力70.6千牛(7200千克)。

机载武器除两枚导弹外,机身上加装了一门机炮。

雷达是X波段“跳跃旋转”雷达,作用距离约40千米。

另外,还装有CPO-2敌我识别器和COД-57M空中交通管制/选择识别装置。

“细嘴瓶”F,使用中的最新型别,外形上明显的特点是机头雷达罩不像其它各型的雷达罩那样尖,端部粗大。

其教练型为“细嘴瓶”G。

该机开始使用R-60(AA-8)格斗导弹和R-23(AA-7)中距空空导弹。

后来部分苏-15开始使用装有Gsh-23L双管23mm加斯特炮的UPK-23-250型吊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