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十课10.2创新的社会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演示PPT课件
![高考政治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942200e009581b6ad9ebbb.png)
创新的内容 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 新及其他创新。其中,实践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指导,制 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 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创新 内容
含义 作用 实质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创新 内容 依据
2、创新的依据: (1)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从辩证法的角度:辩证的否定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是扬弃,要求必须树 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 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 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4)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 此必须发扬创新精神,才能达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 结合,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5)从认识论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要求我 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我
没
有
耐
心
不
过
我
对
演
员
还
是
很
有
耐
心
。
但
是
当
我
拍
完
一
个
镜
头
,
下
一
个
镜
头
试
完
镜
后
我
希
望
很
快
就
可
以
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25f453e53a580217fcfe0e.png)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 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 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 年山东省“两会” 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 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 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结合材料,运用辩证 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
防止和克服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例如,对
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外来文化,要有选择地吸收,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
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
的批判。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思维拓展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比较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
矛盾双方斗争的 物的,是外力作用的
结果,是通过事物 结果,是主观任意的
内部矛盾进行的 否定
自我否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否定与肯 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 把否定与肯定绝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 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 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把事 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全盘抛弃,割裂了肯定 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肯定就是绝对肯定,肯定一切; 否定就是绝对否定,否定一切。
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
防止和克服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例如,对
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外来文化,要有选择地吸收,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
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
的批判。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思维拓展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比较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
矛盾双方斗争的 物的,是外力作用的
结果,是通过事物 结果,是主观任意的
内部矛盾进行的 否定
自我否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否定与肯 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 把否定与肯定绝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 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 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把事 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全盘抛弃,割裂了肯定 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肯定就是绝对肯定,肯定一切; 否定就是绝对否定,否定一切。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eb87a1a71eb91a37f0115c95.png)
他对现代流行乐坛 的影响力无人能及。
他被称为世界流 行音乐之王。
杰克逊的创新成就
他的梦幻太空舞,他的独特唱腔,他的黑 1 西装九分裤白色长筒袜,引领了追捧潮流。
他拍摄了全球第一支现代MV,令这种音乐 2 形式几乎遍布整个现代流行音乐界。
他还致力于慈善。他的传奇一生,已经超出 3 了流行音乐巨星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的象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高二政治组
现实透视
由于缺少 由于缺少 由于缺少
由于缺少
……
, 我国企业面临着“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的尴尬;
, 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A380飞机(2.95亿美元);
, 我国企业不得不将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 30%-40%支付给国外专利者;
, 面积只相当于我国一个中小省份的韩国竟以中国汽车业的 “祖师爷”自诩;
一、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创新 ●更新了 生产工具 ●促进了 生产技术 ●提高了 劳动者 的素质 ●开辟了更广阔的 劳动对象 。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征。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 推 动科枝的发展,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 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提高。
(2)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现实透视
由于不断创新, 我国高速铁路才会从空白到领跑世界,世界最快列车才会驰 骋于沪杭高铁;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22b15276c66137ef06192b.png)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 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
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 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 新事物。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现 状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 位,它极力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现状,所以它是属于肯定的方面;
2 辩证否定观的特点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实
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发展的阶段性)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
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 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辩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 它们联系起来。(发展的连续性)
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地位,它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竭 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所以它是属于否定的方 面。
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 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 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 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本课知识地位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的“状态” 怎么样?
基本结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 发展的、矛盾的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
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 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 新事物。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现 状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 位,它极力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现状,所以它是属于肯定的方面;
2 辩证否定观的特点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实
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发展的阶段性)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
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 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辩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 它们联系起来。(发展的连续性)
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地位,它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竭 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所以它是属于否定的方 面。
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 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 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 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本课知识地位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的“状态” 怎么样?
基本结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 发展的、矛盾的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bc799c7cd184254a353538.png)
• A.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只要种植杂交水稻就能解决全球的吃饭问题 • C.中国通过推广杂交水稻种植实现了小康
A
• D.科技的能力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 2.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密切关系,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也同样离不开创新。这说明(
)
• 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
巩固练习
•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 交的新理论,实现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 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亿 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以上事实说明( )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 的源泉。
“创新”的哲学依据?
•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客观 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
• 辩证法: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 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 现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科技的重要 创造,是指"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 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_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_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https://img.taocdn.com/s3/m/2c1ba6c7227916888586d7a4.png)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政治一 轮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第 十课.创 新意识 与社会 进步(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政治一 轮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第 十课.创 新意识 与社会 进步( 最新版 本)推 荐
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师说》P249图示)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含义、特点和实质,能够正确区分辨证否 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正确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 紧密联系,掌握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通过列举现实中的创新表现和成 果理解创新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2、【世界观】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eg.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具体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破旧)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立新)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2)特点: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因 此,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发展通过辩证否定实现)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政治一 轮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第 十课.创 新意识 与社会 进步( 最新版 本)推 荐
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师说》P249图示)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含义、特点和实质,能够正确区分辨证否 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正确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 紧密联系,掌握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通过列举现实中的创新表现和成 果理解创新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2、【世界观】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eg.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具体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破旧)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立新)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2)特点: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因 此,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发展通过辩证否定实现)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人教版必修4)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ad170c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肯定、保留 扬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内存为6G的电影,4G需要花费一
否定、克服
个小时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 弃
而5G只需要三秒
增添
结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旧事物 (4G)
新事物 (5G)
(一)辩证否定观
3.实质:扬弃 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
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一)辩证否定观
2.特点:
(1)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 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否定总是包含着新旧事物的联系)
(2)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 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发展通过辩证否定实现)
探究:5G是如何产生的?
4g能够快速传输数据
生
产
影响
力 三
要
素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市 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 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 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扬 ——肯定、保留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 ——否定、克服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探究: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会出现什么结果?
肯定一切 否定一切
现在还在 用4G
5G就失去创 新的基础
事物将没有发展,或发展受到阻碍 事物将失去联系,无法实现发展
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知识小结】 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轮复习 ppt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轮复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f6596bb8f67c1cfad6b8a5.png)
考试大纲
考点
考题统计
命题方向
辩证否定观 与创新意识
①辩证否定观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与创新意识
2018全国Ⅰ40 2017全国Ⅰ21 2017全国Ⅱ22 2017全国Ⅱ40 2016全国Ⅱ21
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辩证 否定观、创新的社会作用等,从考查方式 来看,多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2.从考查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 择题。往往结合当前科技、经济、文化等 领域的最新成果,说明创新的哲学依据、树 立创新意识;或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说明解 放思想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社会发展 的作用等。 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 题的能力。
14
传统答案
对比
1、辩证法对现存在事物的肯定理 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 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 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 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科技领航者坚持奋战在世界科 技前沿;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 质规律;培养坚持不懈、不断创 新、攻克世界难题的毅力;坚持 批判性思维,发扬追求完美、不 断创新的精神。
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
人识与 ”如人的今之状,间况随的。着界信限息也技越术来的越发分展明,,共居享民已之逐间渐缺成乏为必时要辩代的发证潮互展否流助的定,和环是这互节事为动物建,设甚新至型出“现熟“人对社门区不”相
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
注意:第十课的标题(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与第三 单元的标题(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区别,特别是 解答主观题时必须审清答题范围。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两框题)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剖析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两框题)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c7b9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2.png)
材料中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一) 辨证否定观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含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2、鹰重生的过程是不是发展?为什么?
•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 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 辩证否定的特点1
D.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 我很希望大家有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 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 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 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关注、突破、破除 “破”
研究、提出、寻找、 确立、开拓
“立”
高考链接 《2015年安徽卷》
38. 材料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
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
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 ,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 历史跨越。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 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1)举例说明: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 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请简要说明"破"和"立"是一种 什么关系?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内容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一) 辨证否定观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含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2、鹰重生的过程是不是发展?为什么?
•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 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 辩证否定的特点1
D.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 我很希望大家有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 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 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 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关注、突破、破除 “破”
研究、提出、寻找、 确立、开拓
“立”
高考链接 《2015年安徽卷》
38. 材料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
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
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 ,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 历史跨越。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 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1)举例说明: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 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请简要说明"破"和"立"是一种 什么关系?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内容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07c87afad6195f302ba65d.png)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社会变革的先导
制度创新
基础
推动
实践
理论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
推动
……
生产力的发展
决定
生产关系和社 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关系: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合作探究
【交流】在“停课不停学”的活动当中,大家使用过哪些APP?
( C)
A.引起鸡蛋性质的变化 B.全盘否定原有加工方式 C.创造出新的加工程序 D.把握煮熟生鸡蛋的必要条件
华为的分配制度是劳动要素、技术要素和资 本要素相结合的分配模式
合作探究
近日,华为发布通知称,今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 才“少年”,对8位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
年薪制方案如下: 1.钟钊,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 2.秦通,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 3.李屹,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 4.管高扬,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 5.贾许亚,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入民币/年 6.王承珂,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7.林晗,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8.何睿,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于10多万员工超过6万人持股的股权激励这一顶层制 度设计!既是员工又是股东,所以华为能万众一心, 蓬勃向上,企业的执行力特别强。
合作探究
华为10多万员工里超过6万人持股,他们既是员工又是股东。
探究二:
1. 我国的分配方式的变迁: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专题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专题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be3211e2bd960590c6778b.png)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这句话蕴含了什么哲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 己,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
川菜充分展示四川兼收并蓄、豁达开放的人文特点。如海 椒和胡豆作为舶来品,成就豆瓣这一重要调料;吸收鲁菜 和粤菜的精致鲜香让川菜不仅只有麻辣的粗放味道。今日 川菜更在文化内涵、科学价值和品牌塑造上不断下功夫。
两者根本区别: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 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因是根据)
“苍蝇不叮无缝蛋”“王朝都是从内部瓦解的”蕴含哲理?
事物发展内因(内部矛盾)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遇事多从自身反省找原因。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注重吸收学习;是发展 的环节,注重传承和创新;实质是扬弃,推陈出新
2.辩证否定观有什么要求?
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陈 规;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找出新办法
微信曾经是腾讯公司的自我革命,成就其依托社交的互联网超级公司 4G的普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给微信以巨大的冲击。微视被重新 重视,奈何格局已定。其哲学启示?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表现?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创造辉煌的动力。坚持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意意识。敢于打 破既有格局,正确看待优势,注重变通创新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鼻祖,与 凯恩斯齐名。他提出企业家的 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动力是企 业家精神,创新成功取决于企 业家素质,信用制度是创新必 要保障,创新也是毁灭的开始。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十课10.2创新的社会作用ppt课件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十课10.2创新的社会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249172f111f18583d05ae7.png)
B
4.从哲学上看,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创新,
还因为 D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5.(定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指 ABC
A.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B.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 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D.创新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10.2作业
1、创新的社会作用?
2、为什么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的变革?
4、为什么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 发展?
逆向的思维方式c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3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 就失去了追寻真理的可能;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 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 葆生机的源泉。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课堂练习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C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
4.从哲学上看,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创新,
还因为 D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5.(定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指 ABC
A.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B.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 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D.创新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10.2作业
1、创新的社会作用?
2、为什么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的变革?
4、为什么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 发展?
逆向的思维方式c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3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 就失去了追寻真理的可能;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 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 葆生机的源泉。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课堂练习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C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2张PPT)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2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691cb919e8b8f67d1cb947.png)
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
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
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三、创新的社会作用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的哲学依据 见《学习指导》P69 (3)认识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综合探究 P83
课堂小结
1种精神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种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 3个作用 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
一、辩证否定观
1、含义 2、特点
3、实质 4、要求
5、《学习指导》辩证否定与形而上学的否定
6、原理总结:辩证否定观原理(否定之否定原理)
内容:辩证否定的含义、特点、实质
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7、举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豆子发芽;鸡 Nhomakorabea孵化成鸡;
吐故纳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破旧立新;
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 社会,但最终也会被社 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经过辩证的否定,让位于更 否定
高阶段,更高阶段也会走向 之否
衰落和灭亡。
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
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在事物发展的 长链条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因此说,否定之否 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共27张PPT)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85ab8f551810a6f52486f4.png)
。
核心考点一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2012·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 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 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 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 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 6 矛盾观(对立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不平衡性)(矛盾分析法、矛
盾的概念) • 7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 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十九大报告精神要贯穿于复习 始终(联系观、发展观、矛盾的特
殊性、人生价值观、人民群众主体
• 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地位)
• 10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实现人生价值 的条件和途径)
关系 否定同 联系发 展的关
系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
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 的,是外力作用的结
我否定
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
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 裂,主张要么肯定一
C [2015·浙江卷,28]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②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④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15·安徽卷,38]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 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 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 就失去了追寻真理的可能;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 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 葆生机的源泉。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
4.从哲学上看,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创新,
还因为 D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5.(不定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指 ABC
A.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B.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 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D.创新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课堂练习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C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
D.离开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的 企业精神也在不断发展,从创业初期的责 任意识,重视质量,发展到创立品牌,现 在强调的是“创业创新”。据此回答2~5 题2.。企业要做到“创新”,从思维方式
10.2作业
1、创新的社会作用?
2、为什么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的变革?
4、为什么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 发展?
来说属于 C
A.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
B.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C.辩证的思维方式
D.逆向因为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只有具有 创新精神,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 ③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 就失去了追寻真理的可能;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 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 葆生机的源泉。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
4.从哲学上看,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创新,
还因为 D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5.(不定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指 ABC
A.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B.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 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D.创新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课堂练习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C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
D.离开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的 企业精神也在不断发展,从创业初期的责 任意识,重视质量,发展到创立品牌,现 在强调的是“创业创新”。据此回答2~5 题2.。企业要做到“创新”,从思维方式
10.2作业
1、创新的社会作用?
2、为什么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的变革?
4、为什么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 发展?
来说属于 C
A.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
B.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C.辩证的思维方式
D.逆向因为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只有具有 创新精神,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