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糖尿病人容易发生黎明现象等
黎明现象有什么症状
黎明现象有什么症状文章目录*一、黎明现象有什么症状1. 黎明现象的症状2. 黎明现象的诊断3. 黎明现象的发生人群4. 为什么会出现黎明现象*二、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1. 苏木杰现象的症状2.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三、如何治疗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有什么症状1、黎明现象的症状“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首先提出。
2、黎明现象的诊断空腹血糖升高(7~8 mmol/I ),同时不存在夜间低血糖(或者说凌晨3时血糖6 mmol/L)。
它应该与“Somogyi反应”鉴别。
Somogyi反应的定义是低血糖后反跳性(交感神经亢进性)高血糖,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7~8 mmol/L)同时存在夜问低血糖(或者说凌晨3时血糖5~7 mmol/L)。
3、黎明现象的发生人群黎明现象(DMDP)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亦可见于健康人群。
应该注意黎明现象(DMDP)与其它原因的清晨高血糖相鉴别,如降糖剂或夜间胰岛素(INS)不足所致夜间基础血糖升高延续至清晨的清晨高血糖、降糖剂过量所致的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等。
诊断除了解患者有无乏力、心悸、饥饿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睡前尿糖及降糖剂的使用方法外,夜间每1~2小时监测一次静脉或毛细血管血糖,或用持续血糖监测仪监测夜间血糖,根据夜间血糖绘制夜间血糖曲线而作出正确诊断。
目前多采用微型试纸血糖仪监测夜间手指毛细血管血糖,比静脉血糖微高,相关性良好。
4、为什么会出现黎明现象黎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午夜过后体内生长激素增多(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是有时间节律的),生长激素是促血糖升高激素,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升高,需要较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胰岛B细胞自动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所以血糖保持正常值。
出现黎明现象的原因
出现黎明现象的原因
一、出现黎明现象的原因1. 血糖升高的问题2. 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是规律的3. 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失调二、出现黎明现象怎么办三、怎样鉴别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
出现黎明现象的原因
1、血糖升高的问题黎明现象是指每日黎明后5~8点钟出现血糖升高。
任何人都存在这个现象,只不过正常人由于胰岛素的及时分泌增多,而阻止了血糖的过度升高,但糖尿病人则表现为血糖明显升高。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和身体内对抗胰岛素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升高有关。
2、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是规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在体内主要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都具有拮抗胰岛素降血糖、促进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作用。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从半夜开始分泌并逐渐增加,至凌晨时分泌达最高峰,而在下午又有第2个分泌高峰。
3、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失调正常人的机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随着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与下午各有1个胰岛素基础分泌的高峰,而在半夜与上午就分泌较少,这样非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总是能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3.6-5.9mm01/L)。
而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消失,会在凌晨与下午有两个很难控制的高血糖期,这分别称为“黎明现象”与“黄昏现象”。
即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出现的高血糖称“黎明现象”,在傍晚时出现的高血糖称“黄昏现象”。
出现黎明现象怎么办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测试早餐前、早餐以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夜里3点七。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
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或者是苏木杰现象,它有其共同的特点,也就是晚餐后血糖或者是睡前血糖基本正常,但空腹血糖偏高。
虽然这两种现象它的表现是一样,但是它发生的本质是不一样,黎明现象患者晚餐后或睡前血糖正常,但夜间没有低血糖的发生,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是因为凌晨升糖激素分泌过多导致。
而苏木杰现象是因为夜间出现了低血糖,然后反跳性的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这两种现象处理的措施也是不同,对于黎明现象患者来说,我们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应用其他胰岛素,这时候可以加用长效胰岛素来治疗。
而对于苏木杰现象,我们在应用胰岛素或者是降糖药物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减少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或者是降糖药物的剂量来调整血糖。
国外学者Somogyi(苏木吉)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胰岛素用量过大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甚至不降反升,此时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反而能使患者血糖下降,于是他把这种低血糖后血糖反跳升高的现象称为“苏木吉反应”(又叫“苏木杰现象”)。
“苏木吉现象”常常表现为夜间低血糖,而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其血糖变化具有“低后高”的特点(与我们前面介绍的“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不同),它主要是由于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使用过量、晚餐进食量不足或晚饭后活动量过大而导致夜间发生低血糖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
升高。
广义地讲,一天当中任何时间发生的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都属于“苏木吉现象”,而不仅仅局限于凌晨低血糖后引起早晨反跳性高血糖。
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
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文章目录*一、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二、为何会发生“黎明现象”*三、“黎明现象”应采取的措施*四、黎明现象可能机理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1、黎明现象血糖可通过每小时检测一次夜间1-3点的血糖进行分辨。
如果血糖值在6.0mmol/l左右,那就是黎明现象。
2、如果把一天连续测得的糖尿病人血糖值,连接画成图,就会发现:糖尿病人的血糖一天有两个高峰。
第一个,从凌晨4点开始,血糖逐渐上升,到早晨7、8点钟升至高峰,这种在黎明发生血糖增高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DMDP)。
即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为何会发生黎明现象1、生糖激素:我们把能促使人体血糖升高的一些内分泌激素统称为生糖激素,如:血清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糖素等。
生糖激素从0点分泌开始增加,至早晨4~6点到高峰;下午5~7点出现第二个分泌高峰。
与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发生时间大致相一致。
在正常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血糖的正常。
可是,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抵消生糖激素引起的生糖作用。
这种胰岛素分泌与生糖激素的分泌不协调,是产生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表明DMDP患者清晨血清GH水平升高为DP的主要原因,有人发现健康老年人GH分泌明显减少,其基础分泌仅为青年人的30%,且无明显DP发生。
2、用药因素:前一晚用药剂量不够,或服药时间过早,亦容易产生黎明现象。
3、如果血糖值低于3.9毫摩尔/升,那就属于苏木杰反应,如血糖一直平稳,黎明后出现血糖升高,血糖值在6.0毫摩尔/升左右,则为黎明现象。
若为前者,应减少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若为后者,则适当加大胰岛素剂量,且要使其作用维持到黎明前后。
黎明现象应采取的措施1、早餐前降糖药提前在6点服,早餐也随之提前在6点半左右。
糖尿病『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治疗有别
糖尿病『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治疗有别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有时甚至超过11毫摩尔/升以上,是药物剂量不够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临床研究表明,清晨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仅于清晨一段时间内血糖很高,称为“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主要由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引起。
第二,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高,称为“苏木杰反应”。
为了鉴别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患者可采用半夜多次测定血糖的方法。
一般的做法是先检测凌晨3时的血糖,以确定有无低血糖存在,然后检测清晨的血糖。
如果凌晨3时血糖不低于正常,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称为黎明现象;如果凌晨3时血糖降低,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则属于苏木杰反应。
那么,对糖尿病患者的这种“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又该如何处理呢?有“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白天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睡前加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收到良好疗效,使清晨空腹血糖高的现象得到控制。
但要注意的是,注射前需要加食睡前小吃,如半杯牛奶和两片饼干等,以避免注射胰岛素后的低血糖发生。
一旦清晨空腹血糖得到满意控制,白天餐后血糖也易于控制。
而对于有“苏木杰反应”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减少作用于晚餐前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增加睡前小吃。
睡前小吃是晚餐的分餐,可以防止前半夜的低血糖。
总之,清晨空腹血糖升高时不要轻易加服降糖药,而应该先搞清楚引起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然后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以避免低血糖发生而危及生命。
摘益1309-2 录糖录文6-西-26西2-2 何谓苏木杰反应苏木杰反应是指低血糖后出现的反应性高血糖。
生理学指出,低血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所以人体内的升糖机制是十分强大的,以免低血糖症发生。
一旦发生了低血糖,肝脏立刻加紧工作,调动所贮存的糖分,并将其他物质转化为糖,以补充糖分的不足。
什么是黎明现象
什么是黎明现象糖尿病是我们现今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很多糖友都不知道什么是黎明现象,也不是的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还有饮食上的注意。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黎明现象的概念,希望对你有帮助!黎明现象的概念1、黎明现象是指指糖尿病病人在黎明时分出现的高血糖症。
2、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早期的症状1、口腔问题糖尿病初期症状还会表现在患者的口腔方面,比如牙齿松动脱落等,牙周炎牙龈炎等等,这些都属于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范畴。
2、四肢麻痹倘若经常出现手退麻痹或者阵痛,那就有可能是属于糖尿病初期症状了。
另外,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夜间小腿抽筋。
3、时常饥饿饥饿感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一大特色,而且这种症状会一直伴随糖尿病患者。
当一个正常人突然表现出食欲大增,并且喜好吃甜食时,我们就要留意,可能这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表现之一。
4、体重减轻当你没有运动,没有吃减肥药,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体重突然减轻。
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
因为在糖尿病初期症状时,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使得糖尿病初期患者的体重突然减轻。
5、口舌干燥口渴,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典型表现。
一般平时不怎么喝水的人,现在突然间水杯不离手,这时就要当心,有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表现了。
6、便秘腹泻糖尿病初期症状有个特点,那就是腹泻之后便秘,便秘之后又腹泻,如此循环往复。
倘若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那就要怀疑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症状,最好能够及时去医院进行确诊。
7、眼病多发视力减退,视网膜疾病突发等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特征。
8、皮肤抵抗力减弱糖尿病初期症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初期开始,就会出现皮肤抵抗力的减弱。
冬天特别容易出现冻疮,平时皮肤经常发痒,皮肤上出现伤口之后,糖尿病患者也不容易愈合。
这些都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表现。
糖尿病"苏木杰氏反应"和"黎明现象"的鉴别与处理
者 , 午夜不会 发生低血糖 。 在
而 糖 尿 病 患 者 在 出 现 苏 木 杰
苏 木 杰 氏 反 应 是 指 糖 尿
生 严 重 低 血 糖 若 超 过 2个 小 时 , 可使 脑 组 织 出现 不 可逆 就 的 损 伤 , 间 再 长 一 些 , 会 时 就 引起 死 亡 。 因此 , 血 糖 的危 低
是 黎 明 现 象 。黎 明 现 象 发 生
状 , 因此 很 多 人 会 将 二 者 混 淆 。对于糖 尿 病 患者来 说 , 正 确 区分 这 两 种 现 象 对 他 们 更
好 地 治 疗 糖 尿 病 有 着 重 要 的
但糖 尿病患者 ( 尤其 是 胰 岛
素依 赖 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已 出
现 _ 岛 细胞 功 能 缺 损 的情 r胰 况 ,不 能相 应 地 增 加 胰 岛素 的分 泌 ,因此 就 出现 了黎 明 现 象 。血 糖 波 动 和 高 血 糖 所
意义 。那 么 , 么 是黎 明现 象 什
和苏 木 杰 氏反应 呢?
的原 因 可 能 与 午 夜 过 后 人 体 内胰 岛 素 的 拮 抗 激 素 ( 生 如
1什 么 是 黎 明现 象 .
张 阿姨 今 年 6 5岁 ,患糖 尿 病 已经 3年 了。3年 来 , 她
一
造 成 的糖 代 谢 紊 乱 是 诸 多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发 生 和 发展 的 始 动 因素 。 因此 , 糖尿 病 患者一
旦 发 现 自身 存 在 黎 明 现 象 , 就 要 在 医生 的指 导 下 进 行 积
糖 尿 病 患 者之杰 氏反 应 和黎 明现 象
、 糖尿 病 患者 两种 常 见 是 黎 明现 象 是 一 种 自然 的 人 体 生 理 性 反 应 ,因此 正 常 人也可 能会 出现这 种 现象 。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1、黎明现象是什么黎明现象指的是在黎明时分(或夜间结束时)出现自发性血糖升高现象,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都能发生。
由于夜晚结束时肝脏葡萄糖的生成,发生黎明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大约在凌晨3点至4点时,血糖水平从最低值开始自发性升高。
非糖尿病个体不会发生此现象,因为正常人能自动调节内源性胰岛素生成来对抗肝脏葡萄的生成。
2、苏木杰现象是什么苏木杰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的现象。
“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低后高”现象。
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3、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黎明现象是胰岛素用量不足,血糖“高后高”,苏木杰现象是胰岛素用量过大,血糖“低后高”。
这两种现象在表现上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
比如,“黎明现象”发生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典型临床症状,常常是由于早餐前出现高空腹血糖和三餐后高血糖难以控制而引起注意。
因此测血糖,尤其是对凌晨3点血糖和晨起时空腹血糖的监测,是及时发现“黎明现象”并制定处理对策的关键所在。
若凌晨3点血糖大于6.1mmol/L(110mg/d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mmol/L(145mg/dl),即“高后高”,就可断定为“黎明现象”。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早餐前空腹血糖高的条件下,如果凌晨3点血糖<3.3mmol/L则诊断为Somogyi现象;如果凌晨血糖>3.9mmol/L 则诊断黎明现象。
低血糖指标为<3.9mmol/L。
“黎明现象”的处理措施1 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2 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
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效果最好,因为它作用高峰时间恰好可位于黎明前后,也就能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会天天出现吗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会天天出现吗
一、糖尿病的黎明现象会天天出现吗
所谓黎明现象,指的是黎明时分患者血糖明显升高。
夜间睡眠期间,血糖处于基础状态,凌晨四五点钟以后,血糖逐步升高,这是因为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的结果。
生长激素在睡着时分泌(只有低血糖时不论白天或黑夜都分泌),后半夜睡得最熟,分泌也最多。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午夜时最少,凌晨以后分泌逐渐增多,到黎明时分泌量最多,早上8点以后分泌量逐渐下降,直到夜间0点达到分泌低谷。
由于这两个激素的作用,如果加上胰岛素不足,不足以控制凌晨的高血糖,所以黎明现象比较明显。
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不论白天黑夜,只要血糖高,胰岛素就分泌,所以黎明时血糖升高得很少。
由于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黎明现象,一旦出现了糖尿病黎明现象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治疗。
二、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是怎么回事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无低血糖发生,由于人体内有许多不同的激素,很多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等,而这些激素的分泌高峰一般出现在上午5-7时(或5-9)时发生,因此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首先提出,这就是所谓的“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多见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
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清晨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
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有类似的昼夜节律,即清晨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血糖正常与否取决于有无足够的胰岛素,。
从中医时间学角度浅析糖尿病之黎明现象
从中医时间学角度浅析糖尿病之黎明现象
卢素红;刘菊妍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9(041)008
【摘要】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在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人体的相应改变是一种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变化的整体性综合反应。
既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周期活动.也包括了这些活动本身之间的联系。
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发生即是中医时间医学在中医整体观与恒动观念指引下所体现的人与自然、时间的辩证统一。
中医谓糖尿病为消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其病机的基本特点。
本文试从时间医学角度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糖尿病之“黎明现象”。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卢素红;刘菊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从中医时间学角度观察寅卯时应用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发生情况的临床研究 [J], 孙延沙;许尤琪;陆建伟
2.中医治疗糖尿病伴有黎明现象20例 [J], 张彩萍
3.糖尿病黎明现象及其中医防治的观察 [J], 肖万泽;童昌珍
4.糖尿病的黎明现象与苏木杰现象 [J], 周志鹏
5.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J], 郭少敏; 陈宁; 穆沛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常人有黎明现象吗
正常人有黎明现象吗
一、正常人有黎明现象吗二、黎明现象是什么三、黎明现象如何治疗
正常人有黎明现象吗1、“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2、黎明现象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亦可见于健黎明现象康人群所以正常人也可能出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是什么1、糖尿病“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其基本特点是患者的血糖昼夜曲线发生了变化,即患者的血糖没有在午夜轻微下降,而在黎明时分(清晨5时左右)却明显升高。
目前,出现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医学专家们普遍认为,在黎明时分,糖尿病患者体内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等)的分泌量会有所增加,由此可促进患者的肝糖原大量地合成并释放入血,从而可导致其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此时,由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缺损,不能相应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所以就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对血糖的利用率处在一种极低水平的状态,这也会进一步促使其血糖的升高。
2、因为多在黎明时出现高血糖,故称为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午夜过后体内生长激素增多,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血糖升高,需要较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胰岛细胞自动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所以血糖保持正常值。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缺损,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显着升高。
2型糖尿病患者中亦可发生。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怎么控制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怎么控制
一、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怎么控制二、知道自己的血糖增高的方法三、如何正确地检查血糖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怎么控制1、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怎么控制
首先,该病患者在坚持使用一般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可适当地增加餐次(一日可安排4~5餐),同时,在晚上临睡前的一个小时左右应加餐1次,可少量吃些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如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饭或几片面包等。
这样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夜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避免其出现糖尿病“黎明现象”。
其次,该病患者在常规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应在晚餐前或临睡前加用一次胰岛素。
常用的方法是:中青年患者可于晚餐前注射一次6~8个单位的胰岛素;而老年患者可于临睡前注射一次4~6个单位的胰岛素。
胰岛素的选择应以速效、作用时间短的剂型为宜。
2、黎明现象是什么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
3、黎明现象的临床处理
3.1、速效INS的应用
有人将DMDP患者早餐前皮下注射(SC)的速效INS和早餐提前至黎明时应用,也有人于黎明前肌注速效INS或夜间持续静滴速效INS均取得一定疗效,但不易为患者所接受;较好的方法为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过程中,于黎明时分增加速效INS用量,但开环式CSII缺乏持续血糖监测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3.2、中效INS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
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04期家住北京的王阿姨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她不久前因为严重低血糖而被送进了医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阿姨每天都要使用胰岛素泵,因为自觉晨起空腹血糖较高,所以自作主张在夜间加大了胰岛素用量,结果在睡眠中出现低血糖,导致持续性昏迷。
睡眠中的低血糖比高血糖还要可怕,容易使患者错失最佳纠正时间,使大脑受到很大伤害,导致脑卒中甚至脑死亡。
低血糖症状可以总结为如下关键词:出冷汗、手抖、心慌、乏力。
严重低血糖还会出现四肢冰凉的症状。
赵主任告诉我们,低血糖的症状可能很复杂、很奇怪,可能会有反复动作、反复言语等奇怪表现,这是因为人发生低血糖时,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大脑皮层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导致意识错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疑问1:为什么同样是深夜低血糖,王阿姨在睡梦中就陷入了昏迷,而有些人却会惊醒呢?赵主任告诉大家,惊醒是因为依旧保持了对低血糖的预警能力,并及时用行为纠正了低血糖,如果丧失了这种预警能力,就可能直接陷入昏迷。
疑问2:什么情况下较易失去对低血糖的预警能力?1.夜间比较容易失去预警能力。
2.65岁以上者预警能力降低。
3.由于注射胰岛素反复出现低血糖的人群,即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预警能力就会越差。
4.糖尿病病史比较长,导致自主神经并发症的人群。
比如,猛然站立觉得眼前发黑,甚至会跌倒,就是自主神经受伤所致;另外大便干燥和腹泻交替出现,往往提示有自主神经病变。
疑问3: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了争分夺秒纠正低血糖,赵主任一般会告诉患者,出门时“手牌和糖”缺一不可,手牌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是糖尿病患者;糖是用来在低血糖发生时救急,糖可以是糖块,也可以是小包装的甜水或含糖量较高的甜巧克力。
疑问4: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在夜间发生比较严重的低血糖?要了解这一原因,首先需要学会鉴别“黎明现象”和“索莫基反应”。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
如何区分?“黎明现象”和“苏木吉反应”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处理迥异,故需仔细鉴别。
为了鉴别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可以采取半夜多次测定血糖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患者可从夜间0点开始,每隔2小时测1次血糖,直至第二天早晨。
如果夜间未曾有低血糖发生(血糖>3.9mmol/L),血糖在凌晨后逐渐升高,则为“黎明现象”;如果在黎明前后曾经发生过低血糖(≤3.9mmol/L),继而血糖反跳升高,则为“苏木吉反应”。
由于午后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黄昏前后(下午四五点钟)血糖升高的现象,称之为“黄昏现象”。
鉴于饮食、运动及情绪变化也会导致黄昏血糖升高,故在诊断“黄昏现象”时,不仅要排除午后低血糖,还要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
处理方法:1.黎明现象的处理方法(1)采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糖友,可以选择在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1.0g),也可以睡前口服赛庚啶,后者可抑制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当然,也可以将上述两种药物联用。
(2)采取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有两种方法选择:一种方法是在睡前加用中、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效果似乎最好,因为它的药效高峰恰好能覆盖黎明前后这段时间;另一种方法是,适当增加晚餐前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的用量,但一定要在睡前少量加餐。
(3)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通过适当调高黎明前后胰岛素的基础输注率,可有效控制黎明后血糖升高,这也是目前控制黎明现象最理想的方法。
2.黄昏现象的处理方法(1)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上可将午餐分两次吃,避免一次用餐引起血糖过高;下午3点左右适当运动30~60分钟,辅助降低血糖;此外,午间睡眠不好也可引起“黄昏现象”,应注意调整。
(2)可在原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午餐时加服一片(0.5g)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缓释片);也可以根据“黄昏现象”出现的早、晚,在午餐前注射短效或中效胰岛素。
(3)采用胰岛素泵治疗,通过适当上调午后时段胰岛素基础率是解决“黄昏现象”最佳方法。
糖尿病黎明现象名词解释
糖尿病黎明现象名词解释
糖尿病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是指在晨间发生的血糖升高
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胰岛素的分泌相对较低,而胰高血
糖素(即反胰岛素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的作用增加,导致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血糖水平升高。
此外,晨间
也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这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及/或作用异常,更容易出现黎明现象。
在黎明现象中,患者的血糖在醒来或早晨的几小时内迅速升高,
甚至可以超过正常血糖范围。
这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早上起床时出现
疲倦、口干舌燥等症状。
要管理糖尿病黎明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饮食:在晚餐时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瘦肉等,可以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
2.增加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黎
明现象的程度。
3.调整药物治疗:与医生协商,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
药物的剂量及时间,以应对黎明现象。
4.规律作息:保持充足而规律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调整晨间血糖
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更好的管理黎明现象是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糖尿病人的黎明和黄昏
龙源期刊网
糖尿病人的黎明和黄昏
作者:赵宗礼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12期
什么是“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
如果把一天连续测得的糖尿病人血糖值连接画成图,就会发现:糖尿病人的血糖一天有两个高峰。
第一个,从凌晨4点开始,血糖逐渐上升,到早晨7、8点钟升至高峰,这种在黎明发生血糖增高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
第二个血糖高峰,出现在下午4、5点钟,约是黄昏时候,有专家称之为“黄昏现象”。
有些病人的“黄昏现象”出现较晚,为睡前高血糖。
为何会发生“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
生糖激素:
我们把能促使人体血糖升高的一些内分泌激素称为生糖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等。
生糖激素从0点分泌开始增加,至早晨4~6点到高峰;下午5~7点出现第二个分泌高峰。
与“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发生的时间大致一致。
一般来说,正常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血糖的正常。
可是,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抵消生糖激素引起的生糖作用。
这种胰岛素分泌与生糖激素分泌的不协调,是产生“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的基础。
用药:
前一晚用药剂量不够,或服药时间过早,容易产生“黎明现象”。
“苏木杰反应”:
指的是前一天夜里发生低血糖,机体会自动“开启”升糖机制,导致血糖升高,发生“黎明现象”。
它往往是因用药过量导致的。
因此,出现凌晨高血糖时,患者绝不能擅自调整用药。
糖尿病与黎明现象
逐渐 释 放 而 发挥 所 谓 延迟作 用 黎 明现象
反之
“ ”
故较少 发 生
虽 然夜 间血 糖较 稳 定
9
点 至 上午
。
当抗 原 性较 弱 的 胰 岛 素 制 储存库
。 ,
点期间
。
却 出 现 空 腹血 糖 明 显 增 高 的 现
,
剂 进 入体 内 后 缺 乏
的 缓 冲作 用
象
为 维 持 正 常 血 糖需增 加胰 岛素 的用 量
而 糖 尿病 人生 同 时输 入生长
,
炎 炎
、
肺结核
、
消化 系 统并发 胆 囊 炎
;
长激素 的 夜 间分 泌 水平 比正 常 人明 显 增高 4 接 受胰 岛素 治疗 的 糖 尿 病 人 抑 制素
, ,
肠 道感 染
’
泌 尿 系统感 染 带来尿 道炎
膀 脆炎
肾 盂 肾炎
。
严 重者 全身 血行 感 染 可
3
.
以 抑 制 生 长 激 素 的夜 间分 泌 峰
患
致菌 血症 和 败 血症 影 响者多
。
感 染后 脏器功 能 受
、 、
者 的 清晨 血糖水 平 即 不 再 明 显 增 i梁 所 以认
为 生 长 的激 素 夜 间 分 泌 节 律 的作用
,
严 重 的 感 染可 影 响 心
。
肺
肝
、
可 能是 也有 人
,
肾等重 要 脏器功能 部 或全身 感 染 断
维 持血 浆胰 岛素水平 的稳 定
,
因此引起 了 高度 通过 研 究发
胰素 剂 量 无 法 防 止 黎 明现象 出现 时 者 使 用生 长 抑 制 素 明显 减 少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可能出现的Somogyi效应!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可能出现的Somogyi效应!Somogyi效应也称为反弹效应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晚上低血糖导致身体反弹,从而导致清晨高血糖。
这种被称为Somogyi效应的现象被广泛报道,但由于缺乏科学依据,仍然存在争议。
1型糖尿病患者比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
本文内容:什么是Somogyi效应?Somogyi效应与黎明现象症状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前景什么是Somogyi效应?Somogyi效应可能类似于黎明现象。
以匈牙利籍出生的研究员Michael Somogyi命名,Somogyi效应是身体对长时间低血糖的防御反应。
临床上的胰岛素剂量过高可能是一个原因。
当胰岛素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太多时,会导致低血糖。
反过来,低血糖使身体受到压力,引发应激激素释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
内分泌激素胰高血糖素也被释放。
胰高血糖素触发肝脏将糖原储存转化为葡萄糖,这可以使血糖水平回升到高位。
应激激素通过使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来保持血糖水平升高。
这被称为胰岛素抵抗。
争议Somogyi效应在医生和糖尿病患者中得到广泛的引用,但这一理论的科学依据很少。
例如,一项小型研究发现,醒来后的高血糖可能是因睡眠前不足够的胰岛素引起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似乎具有反弹高血糖症的参与者的生长激素,皮质醇或胰高血糖素水平比其他人没有反弹的水平更高。
2007年对88名使用连续葡萄糖监测的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醒来后出现高血糖症的人在夜间没有发生低血糖症。
换句话说,没有观察到Somogyi效应。
然而,其他研究列举Somogyi效应是1型糖尿病患者早晨高血糖的常见原因。
Somogyi效应与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或“黎明效应”与Somogyi效应相似,人们早晨经历高血糖症。
但高血糖症的原因不一样。
黎明效应是由于早期血糖水平升高引起的,这是由胰岛素水平下降和生长激素增加引起的。
早上三点三十分测试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区分Somogyi效应和黎明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糖尿病人容易发生黎明现象李长玉于松明
黎明现象指的是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3点左右血糖开始升高持续至上午8~9时,此种清晨高血糖表现称黎明现象。
血糖升高主要原因是胰岛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敏感性降低,不能对抗午夜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的升糖作用所致。
要预防凌晨高血糖的发生,必须要了解哪些病人容易发生黎明高血糖现象,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降糖药用量不足常见原因是晚餐前或睡觉前的降糖药物剂量不足,不能有效地把夜间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早期部分病人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素抵抗指数,即空腹胰岛素(微单位/毫升)×空腹血糖(毫摩尔/升)÷22.5>3.0。
特别是合并有肝脏胰岛素抵抗的病人,肝脏的肝糖原分解与肝糖异生增加。
葡萄糖利用减少,导致血糖升高,致使早6~9时发生血糖增高的黎明现象。
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血糖波动不同步不少病人为了省事,乐意接受一日两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见的缺点是对下午和后半夜的血糖控制不好。
有的病人害怕夜间发生低血糖,有意将晚餐前的胰岛素减少也是造成黎明现象的原因之一。
患病年龄较轻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功能比较活跃,夜间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皮质激素对抗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而容易引起凌晨血糖升高。
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人胰岛细胞功能缺损是导致黎明现象的根本原因。
如1型糖尿病或严重的2型糖尿病人很容易发生黎明现象。
皮质醇、生长激素增高的病人如单纯性肥胖、抑郁症、服用激素、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进食高蛋白食物;反复低血糖反应和应急状态,如急性心梗、脑出血、大手术后,特别是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病人等,容易发生黎明现象。
清晨空腹血糖增高的治疗
空腹高血糖不仅见于黎明现象,还可见于用胰岛素过量引起的苏木杰效应的病人。
这种病人多是由于胰岛素应用过量导致低血糖,低血糖会刺激体内的胰升糖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从而使清晨空腹血糖增高。
黎明现象高血糖与苏木杰效应高血糖有时不易鉴别,都表现为睡前血糖低于空腹血糖。
最好方法是测一次凌晨3点的血糖,血糖大于或等于4毫摩尔表示胰岛素不足,清晨高血糖是由黎明现象所致。
血糖小于或等于4毫摩尔表示胰岛素过量,称苏木杰效应。
为了记忆方便,编一句口诀:“3点血糖测一遍,苏三黎四能分辨。
”
清晨空腹血糖增高的治疗,首先调整好降糖药用量,在此基础上应用:
1 赛庚定,该药为一种抗组织胺药,每天4~12毫克,睡前服用,3~7天停药。
2 必舒胃,是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每天50~100毫克,睡前服用。
3 早餐前胰岛素提前到6点注射,早餐推迟1小时,或零点注射2~4单位短效胰岛素,或在睡前注射4~6单位中效胰岛素。
4 睡前服二甲双胍0.25~0.5克,此方法患者依从性好,但血糖下降有限。
5 最有效的办法使用胰岛素泵,特别是1型糖尿病人。
除此之外,精神紧张,睡眠不好都可引起黎明现象,应注意调整。
炎夏防治股癣三步曲张德江
每到炎热的夏季,不少人股内侧和臀部会出现小丘疹或水疱,形成大片皮疹,并常伴剧烈瘙痒,这种皮肤病就是股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坐板疮。
股癣是由真菌引起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尤其是进入夏季,气温高,是不良菌群繁殖活跃的季节,所以发病率高。
那么,炎夏如何防治股癣呢?
积极预防股癣重在预防,尽量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浴盆、毛巾等洗浴用具;尽量减少阴股部位出汗,穿宽松合适的纯棉内裤,保持局部干燥,勤换洗内裤,并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经常洗晒衣被。
在运动或流汗后,应速沐浴、更衣,保持干爽。
夫妻间若有一方感染,在未治愈之前,应暂时停止性生活,以免传染给另一方。
积极治疗手足癣、甲癣等其他部位的癣病,以防自身反复感染。
正确诊断股癣一般发于外阴、肛门、腹股沟、双大腿内侧、臀部等部位。
感染初期,患处皮肤上有红色小丘疹,感觉很痒,搔抓时有脱屑;以后皮损逐渐扩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环状或多环形斑片,其边缘清楚,略见隆起,中心色素加深,瘙痒更为剧烈,搔抓后会使丘疹或水疱疹向四周扩展。
夏季气候潮湿或炎热往往使病情加重,冬季缓解或痊愈。
科学治疗治疗股癣以外用药为主。
一般可选用达克宁霜、克霉唑软膏或益康唑软膏外搽,用药前宜先将局部清洗干净,用药后可用滑石粉扑于患部。
每日2次,连续使用至股癣皮损消退后2周为止。
切忌搽用激素类药物,以免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也不宜使用对皮肤刺激性较强的癣药水。
对皮损广泛、炎症严重、外用治疗效果不良的顽固病例。
可考虑口服灰黄霉素片或酮康唑片。
如患有股癣,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