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 考察学生四个方面能力,拿高分不容易,你要仔细了解素材

高考历史 考察学生四个方面能力,拿高分不容易,你要仔细了解素材

高考历史考察学生四个方面能力,拿高分不容易,你要仔细了解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灵活多样,很多题目与当下相联系,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有关2022年历史全国卷的资料,总结为四大方面的内容,仅供考生参考。

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

2022年高考历史试题在贯穿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注重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无论是考试内容比例还是分值权重,重点都在学科主干内容上,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比如文科综合全国I卷第26题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为考点,考查了宋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再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26题以主干知识“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为考点,考查考生对三省六部制度演变的认识。

再如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1题,拿“中国特色**建设的道路”为考点,考查**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

历史考试,注重考查考查学生岁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变通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整合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达到利用已有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学生改变在学习中过于重视对孤立知识、机械性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2022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在题目设计中做到古今贯通、中外结合,并以问题为导向,对知识与能力、理论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分层、综合、有效地考查。

如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8题,要求考生解释严复在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翻译为《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的目的,考生需联系所学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进行适当整合和迁移方能作答。

再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29题,题干材料涉及俄国革命、法国革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讲话的内在含义。

高考历史史实,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高考历史史实,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高考历史史实,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史实,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从考查的角度分为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四个层次(详见《考试说明》);从复习的角度,可分为史实、史观、史法三个层次。

史实,即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这包括两类知识,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

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

准确、系统掌握教材知识是迎考复习的基础,下面略做说明(l)导言,搭建章节知识结构框架和为具体史实在历史发展线索中定位。

(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掌握大字,要死记硬背。

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无疑是正确的,但理解不能代替记忆。

其次,理解要深。

理解知识,即掌握历史事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区分历史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内涵本质。

特别要指出的是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一是同一历史概念的隐性知识,如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字面表意是学习西方和抵御侵略,隐含的目的是强国;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扩大了学习西方的内容,但两派都不懂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更不懂得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这一制度,这要挖掘的隐性联系。

小字是对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翔实,可视情况掌握知识性记述,浓缩成要点;情节性描述,转化为理性认识;观点结论性分析,与大字同等掌握。

(3)图表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表格中具体年代、繁琐数字不需要机械记忆,但要从年代、数字的变化中探寻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地图插图。

高考前最后了解五大历史核心素养

高考前最后了解五大历史核心素养

引言概述:高考前了解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对于应对历史考试来说至关重要。

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掌握能力、历史资源利用能力、历史问题解决能力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五大历史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帮助高考生们最后一次彻底了解,并可在考试中运用于解题过程中。

正文内容:一、历史思维能力1.整体观念:培养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2.比较思维: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提高学生分析和对比历史事件的能力。

3.因果思维:掌握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二、历史知识掌握能力1.时代分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能准确划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

2.历史事件: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能准确辨认和分析历史事件。

3.历史人物:熟悉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影响,能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解释。

三、历史资源利用能力1.历史文献:了解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献,如史料、古籍等,能够对历史文献进行分析和提取有用信息。

2.历史地图:熟悉地图符号和地理位置,能够通过历史地图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和过程。

3.历史图片和文物:学会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和文物获得相关历史信息,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加逼真的理解。

四、历史问题解决能力1.重构史实: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献的分析,能够重新构建和解释历史事实,提高历史问题解决能力。

2.合理推测:在缺乏完整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能根据已有资料和背景知识进行合理推测和假设,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历史现象解释:能够对复杂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五、历史价值判断能力1.历史价值观念:理解和尊重不同历史价值观念的存在,能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意识形态分析:了解不同意识形态的历史事件解读和评价,能够对历史事件的相关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最新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最新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著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2)能够准确的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对有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客观的叙述和说明。

全国高考为例,浅谈全国历史卷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和历史核心素养的体现.PPT

全国高考为例,浅谈全国历史卷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和历史核心素养的体现.PPT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 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 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高考注重材料依托下的必备知识、四项基本能 力、历史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
2
狠抓关键能力(四项基本能力)
2017修订版《高考大纲》提到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 学科主体内容,突出考查文科综合的四项基本能力。
以2019年全国高考为例,浅谈全国历史卷的 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和历史核心素养的体现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郭甲新
1
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开篇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 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 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 科)》,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
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 递。
张兆金在《高考试题的历史叙述与教学启示》中指出,高考试题本身
“就是一种叙述”。命题者对历史事实或历史记录进行简要叙述,目的 是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素养构成进行考查。对历史叙述的理解和辨别程 度是学生考试成败的关键,这就决定了历史叙述在历史7 知识和思维能力 考查中的重要性。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有效信息:汉武帝时;朝廷、诸侯王;“皮币”40万钱、“千户 侯”收入20万钱、诸侯必须购买“皮币”
整合解读:汉武帝时朝廷制作的“皮币”40万钱一张,并规定诸 侯王必须购买,但是“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才约20万钱。
问题导向:朝廷这种做法(结果)
5
(2019全国1卷30题)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
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文综试题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

文综试题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

文综试题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1、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就是必须要掌握的历史时间、人物、事件、过程(包括结果)、影响(包括意义、结论)等。

这是近年高考历史部分比较重视考查的一方面能力,也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学科能力,这部分试题占综合卷历史学科部分30%~40%左右。

再认再现能力在高考中具体体现为对考生记忆和调动知识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说,答题时的“会”与“不会”,在于平时学习时有没有掌握。

【例】2006年全国文综Ⅰ卷14.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

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C)A.陆海军大元帅府B.广州国民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本选择题的考查中心是1927年的政府机构。

只有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国民大革命时期政府机构变化的具体内容,才有可能正确解答此题。

这是比较典型地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的试题。

此类试题可以看作是“再认”类的,也就是将可能的答案罗列出来,由考生从中选择一个作答。

还有一类是“再现”,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要求,将所学相关知识复述罗列出来。

例:(2006年文综一)1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07年文综一)14. 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D)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 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2007年文综一)20.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屋国民常最高军事权力(B)A. 中山舰事件B. 整理党务案C. 北伐战争D. 迁都南京2、对于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基本能力)基本能力这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技能了解的基础上的高一层次的学科能力。

包括:对材料(包括试题本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著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2)能够准确的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对有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客观的叙述和说明。

《高考历史·全国卷最新考纲》12条能力要求解读(课件)

《高考历史·全国卷最新考纲》12条能力要求解读(课件)
第1轮 ·历史
透析考纲 明确方向
示例 (2018·全国卷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 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如图。据此可知, 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第1轮 ·历史
透析考纲 明确方向
示 例 (2018· 全国卷 Ⅰ·33) 下图 可 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第1轮 ·历史
透析考纲 明确方向
解析 A对: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 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B错: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 纪初,这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由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奴隶贸易对英国殖民帝国形 成的影响。D错: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
开篇 透析考纲 ·明确方向
《高考历史•全国卷最新考纲》12条能力要求解读
透析考纲 明确方向
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对高考考试做出原则性规定的 文件。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历史考查的总体目标是: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 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 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上述目标具体要求的则 是12条能力。
第1轮 ·历史
透析考纲 明确方向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解读] 什么是有效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图表、数据、图画、符号等。具 体要求是考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寻找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包括显性 与隐性信息两种,显性信息一般指的是从材料中容易找到的,能推测出的信息。例 如,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等一般史实类的内容都属于显性信息。隐形信息则是 隐藏于材料中的不易看到的信息。例如,材料中有关事物的内涵、特点、本质等信 息,则需要考生调动所学内容结合提供的显性信息归纳、概括得出。获取信息有两 个要求:①关注“最大限度”,所谓“最大”就是穷尽材料中的有效信息。②注意 “有效”的含义:每一道试题都有一个主题,提取的信息应该围绕试题的主题。同 时提取的信息也能说明问题,即考生提取的信息对于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有效的。

历史科十项能力

历史科十项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说明》十项能力要求: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2.材料处理(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3.历史阐释(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9)史论结合4.文字表达(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我们通过对上述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认为可用以下图示来表示这十项能力:我们从上面的历史学科能力示意图中清晰地看到,《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按知识,方法、思维的含量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层次:第一层次:基础层次,包括能力要求的第1、第2条,即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由于这两条能力要求突出了再认、再现的记忆能力,而没有准确的记忆,其他的能力层次都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是属于基础层次。

第二层次:提高层次,指的是材料处理或解析能力。

它包含了能力要求第3、4、5条,即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第三层次:较高层次,指的是历史的阐释能力,包含了能力要求第6、7条。

它要求学生能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概括,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四层次:升华层次,包含了能力要求的第8、9条,具体要求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做到史论结合,由于这已经涉及到学生的学以致用,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是属于最高层次或者说是升华层次了。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精编WORD版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精编WORD版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着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历史中高考复习应注重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

历史中高考复习应注重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

历史中高考复习应注重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6-24T06:51:28.130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9期作者:杨龙[导读]四川广元外国语学校 628017中高考前的复习中教师要把注意力和精力转向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识图能力、综合分析概括能力、比较运用能力、联系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能力。

一、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中高考试题中图文信息十分常见,有历史地图,有各类统计图表,有人物肖像和实物图、漫画、新闻照片等等,这些图本身蕴涵着十分丰富有效的信息,考生能否有效将这些隐含的有效信息挖掘出来,是一种学习力强弱的体现,随着高考体制的不断创新,考试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前那种单纯考察学生识记的选拔性考试必将被取代,现代社会我们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有用的信息,提炼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这种能力,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方式早已被考察考生能力的这种方式所替换,所以能不能从已知的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有用的信息才是今后我们所应具备的一种工作能力,而高考中这些图文资料中隐含的有用的信息是有限的,有时为了考察学生能否准确找到这些有效信息,命题者还会设置一些故意迷惑考生的假象,如果不认真分析,不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那么是不能正确解答这类考题的,即使勉强作答也是答非所问。

怎样加强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明白“功夫在诗外”的道理,也就是说,光靠高考前的突击培训效果肯定是不会很大的,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渗透培养这种能力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读图,我们现在的教材中图的比重很大,我们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会甚至根本就不用图,更不要说有意识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了,看来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使用文字材料或对文字材料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对图表的敏感,所以,建议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放弃读图,更不要视图不见,或者对图的解读轻描淡写,在向学生介绍重要的历史人物时,要让学生能够对图入座,在向学生讲解战争时要让学生能对图观战,在教学生文物古迹时要让学生见图识器……。

全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二轮云南课件:一 高考必备的四大能力 精品

全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二轮云南课件:一 高考必备的四大能力 精品
族,从“第一字表长幼行辈”可知,字能体现同一等级内的尊卑,可见维护尊
卑关系是姓氏名字最主要的作用,故B项正确。 B
解析
关闭
答案
-10一 二 三 四 能力解读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2.(2016· 四川资阳一模,32)“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 子。”“从两年前这一天起……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 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 了。”“双十”是我们新中国孕育的日子,“七七”是我们新中国诞生 的日子。(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作者深情赞颂的是 关闭 ( ) “双十”体现了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作者强调的是“七七”,故A项 A.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错误;“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活中国了”说明作者强调和歌颂的是七七 B.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事变后,面对民族危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实现 C.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是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符,故 D.中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5一 二 三 四 能力解读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三、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历史事件的背景、构成因素和沿革变化都应视为有效信息。对 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离不开历史学科基本的认 识论和方法论。其中,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又是最为重要的。根据试 题的要求,这些有效信息又应该被分到不同的价值区间并按作答的 需要进行分析与整合。
关闭 C项错误;中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是指新中国成立,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B
解析
答案
-11一 二 三 四 能力解读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3.(2016· 东北四市教研联合体三模,33)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 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来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 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 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 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关闭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 从材料中“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可知,A项错误,故排除;“启蒙”强调 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着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
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2)能够准确的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对有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客观的叙述和说明。

(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分析、比较相关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例如:有人认为,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政治自由主义完成了从思想到法律,再从法律到政治实践的发展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

根据三人的主要思想主张,概括政治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则。

②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和革命后的重要史实,说明这三国的政治自由主义是怎样完成从思想到法律的转变的③通过解决以上问题,概括政治自由主义产生时的主要目
标。

该题综合考查了世界近代、现代的政治体制与民主法制特点,重在用有关术语诸如:思想自由、财产自由、政治自由简洁地归纳形成系统知识;
同时也要比较和区分不同性质的历史事物,并准确的回答出“主要目标”
如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保障资产阶级利益不受侵犯、实现宗教自由等等。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有意义的问题,并运用判断、比较和归纳等方法论证问
题。

(2)能够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对有关现象、问题和某些观点进行质疑、批判与探究,并作出独立的评判。

(3)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审视或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体现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给出几段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材料,可让学生作答的问题有:①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主要调整了A.劳资矛盾B.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C.产销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②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一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③将你所学到的新政措施,就其主要倾向归类,并分析罗斯福政府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

④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不同途径,分析判断后来
二战美英法与德意日之间对抗的性质。

这样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论证能
力、迁移能力和坍台能力。

总之,07高考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与导向型的原则,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有机统一。

相信新课标实验的第一年高考定能给教者、学者、管理者以正确的导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