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PPT课件:霍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 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 的疾病统称为霍乱。
流行病学
1820年传入我国,每次大流行均波及我国,引起上百次大小流 行。 1942年,日军在云南保山实施霍乱细菌战,云南省共58个 县市发生霍乱,传染霍乱发病者达12万多人,死亡9万多人。
1992年O139型开始在印度、孟加拉流行。可能为第8次大流行, 临床上类似古典型
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 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 妇,腹凹陷如舟。
脱水期
舟状腹
洗衣工脚
低钠: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 低钾: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臌肠,心律不齐等。 循环衰竭: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 尿毒症和酸中毒
致病物质为肠毒素(enterotoxin),即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
细胞内cAMP作为第二信使刺激肠隐窝细胞: (1)使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大为增强。 (2)抑制绒毛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
发病机制
GTP局部升高
激活AC
磷酸二酯酶 ATP-------------cAMP----------------AMP
致病相关基因
hlyA---溶血-溶细胞的蛋白。 Hap---编码血凝素/蛋白酶,有助于细菌从死亡细胞上解离。 鞭毛: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O139群还存在多糖荚膜和特殊LPS毒性决定簇,其功能是抵抗血
清中杀菌物质和能粘附到小肠粘膜上。
发病机制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胃部,当胃酸缺乏或被稀释或入侵菌量较 多时,弧菌即进入小肠
groups:根据O抗原不同 分血清群。
O1群:古典型和El-Tor型 国际检疫
不典型O1群:不产肠毒素 不致病
非O1群:O2-138 不致病 O139 O140-200以上
致病相关基因
ctxA、ctxB---霍乱肠毒素(cholera toxin),由一个A亚单位和5 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
Tcp-- (toxin coregulated pilus A,毒素协同调节菌毛) ,黏附 Zot--(zonula occludens toxin,小带联结毒素),增加肠粘膜通透性 Ace--- (辅助霍乱毒素),使回肠段中液体聚积。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 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流行特征
1)范围广,时间长:自1817年世界大流行以来波及100多个国家。 2)地方性: 有地方性疫源地。 3)外源性:我国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4)季节分布: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5)流行方式:暴发---新疫区; 迁延散发--多发老疫区。
脱水分度
皮肤弹性 皮皱恢复 眼窝 指纹 声音 神志 尿量 血压
轻度 轻度减低
1~2秒 稍凹陷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中度 中度减低
2~5秒 明显下陷
皱瘪 轻度嘶哑 呆滞或烦躁
少 轻度下降
重度 明显减低 5秒以上 闭眼不紧
干瘪 嘶哑或失声 嗜睡或昏迷
无尿 休克
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 约1/3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
泻吐期
多无前驱症状,突然起病。 先泻后呕。 多无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
(低钠) 无里急后重。 次数:10余次至数10次,或失禁。 黄色稀便、“米泔水”样、无色透
明水样 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
物,后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 无发热。
脱水期
舟状腹
洗衣工脚
脱水(dehydration) 轻者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
霍乱(cholera)
甲类传染病
鼠疫(plague) 霍乱(cholera)
起源
霍乱病名始见于中医经典 《内经》,汉朝《伤寒论》 中也有所论述,清朝还有 专著《霍乱论》。
王孟英“霍乱论”: “道光元年(1821年)
滇省此证大作,一转筋既 死,京师至棺木尽,以席 裹身而葬。”
流行病学
1817年第一次始于印度传到到非洲和地中海沿岸;1826年第二次 大流行抵达整个欧洲;1832年第三次大流行抵达北美。7次大流行, 造成损失难以计算。
病原学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属于弧菌科弧菌属,菌体短小,稍 弯曲,G-,无芽胞和荚膜。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
生物学特性
六怕六不怕: 怕热不怕冷
怕咸不怕淡
怕干不怕湿 怕氯不怕酒
怕酸不怕硷 怕茶不怕奶
免疫学特征
antigens:菌体(O)抗 原和鞭毛(H)抗原。
发热反应,持续1~3天自行消退。
临床分型
表现 ຫໍສະໝຸດ Baidu泻次数 大便性状
轻
中
10次以下 10~20
稀,有粪质 无粪质
重 20次以上 米泔水样
脱水(%BW) 2~3/儿童5 4~8/5~10 >8/10
收缩压
脉搏 尿量
正常
正常 基本正常
12~9.33kp < 9.33kpa
a
细速
无法触及
<500ml <50ml
隐窝细胞 分泌 水、氯化物、碳酸盐
绒毛细胞 抑制
Na+、 Cl-吸收
病理生理
水、电解质紊乱 等渗性脱水 低钠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解剖
严重脱水,脏器实质损害轻 唯小肠明显水肿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 典型病例通常分为三期。
泻吐期 脱水期 反应恢复期
O139群霍乱的特点
病情重, 泻吐症状和脱水类 似于古典型
可有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
可有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 状
WHO:2007年霍乱疫情在安哥拉共出现80100例霍乱,其中 3083人死亡。它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并说“威胁在增大”。
流行病学
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 三角洲(Delta of Ganges)呈地方性流行
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 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 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
流行病学
1905年Cotschlich 在埃 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 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 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 霍乱。
流行病学
1820年传入我国,每次大流行均波及我国,引起上百次大小流 行。 1942年,日军在云南保山实施霍乱细菌战,云南省共58个 县市发生霍乱,传染霍乱发病者达12万多人,死亡9万多人。
1992年O139型开始在印度、孟加拉流行。可能为第8次大流行, 临床上类似古典型
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 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 妇,腹凹陷如舟。
脱水期
舟状腹
洗衣工脚
低钠: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 低钾: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臌肠,心律不齐等。 循环衰竭: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 尿毒症和酸中毒
致病物质为肠毒素(enterotoxin),即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
细胞内cAMP作为第二信使刺激肠隐窝细胞: (1)使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大为增强。 (2)抑制绒毛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
发病机制
GTP局部升高
激活AC
磷酸二酯酶 ATP-------------cAMP----------------AMP
致病相关基因
hlyA---溶血-溶细胞的蛋白。 Hap---编码血凝素/蛋白酶,有助于细菌从死亡细胞上解离。 鞭毛: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O139群还存在多糖荚膜和特殊LPS毒性决定簇,其功能是抵抗血
清中杀菌物质和能粘附到小肠粘膜上。
发病机制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胃部,当胃酸缺乏或被稀释或入侵菌量较 多时,弧菌即进入小肠
groups:根据O抗原不同 分血清群。
O1群:古典型和El-Tor型 国际检疫
不典型O1群:不产肠毒素 不致病
非O1群:O2-138 不致病 O139 O140-200以上
致病相关基因
ctxA、ctxB---霍乱肠毒素(cholera toxin),由一个A亚单位和5 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
Tcp-- (toxin coregulated pilus A,毒素协同调节菌毛) ,黏附 Zot--(zonula occludens toxin,小带联结毒素),增加肠粘膜通透性 Ace--- (辅助霍乱毒素),使回肠段中液体聚积。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 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流行特征
1)范围广,时间长:自1817年世界大流行以来波及100多个国家。 2)地方性: 有地方性疫源地。 3)外源性:我国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4)季节分布: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5)流行方式:暴发---新疫区; 迁延散发--多发老疫区。
脱水分度
皮肤弹性 皮皱恢复 眼窝 指纹 声音 神志 尿量 血压
轻度 轻度减低
1~2秒 稍凹陷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中度 中度减低
2~5秒 明显下陷
皱瘪 轻度嘶哑 呆滞或烦躁
少 轻度下降
重度 明显减低 5秒以上 闭眼不紧
干瘪 嘶哑或失声 嗜睡或昏迷
无尿 休克
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 约1/3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
泻吐期
多无前驱症状,突然起病。 先泻后呕。 多无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
(低钠) 无里急后重。 次数:10余次至数10次,或失禁。 黄色稀便、“米泔水”样、无色透
明水样 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
物,后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 无发热。
脱水期
舟状腹
洗衣工脚
脱水(dehydration) 轻者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
霍乱(cholera)
甲类传染病
鼠疫(plague) 霍乱(cholera)
起源
霍乱病名始见于中医经典 《内经》,汉朝《伤寒论》 中也有所论述,清朝还有 专著《霍乱论》。
王孟英“霍乱论”: “道光元年(1821年)
滇省此证大作,一转筋既 死,京师至棺木尽,以席 裹身而葬。”
流行病学
1817年第一次始于印度传到到非洲和地中海沿岸;1826年第二次 大流行抵达整个欧洲;1832年第三次大流行抵达北美。7次大流行, 造成损失难以计算。
病原学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属于弧菌科弧菌属,菌体短小,稍 弯曲,G-,无芽胞和荚膜。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
生物学特性
六怕六不怕: 怕热不怕冷
怕咸不怕淡
怕干不怕湿 怕氯不怕酒
怕酸不怕硷 怕茶不怕奶
免疫学特征
antigens:菌体(O)抗 原和鞭毛(H)抗原。
发热反应,持续1~3天自行消退。
临床分型
表现 ຫໍສະໝຸດ Baidu泻次数 大便性状
轻
中
10次以下 10~20
稀,有粪质 无粪质
重 20次以上 米泔水样
脱水(%BW) 2~3/儿童5 4~8/5~10 >8/10
收缩压
脉搏 尿量
正常
正常 基本正常
12~9.33kp < 9.33kpa
a
细速
无法触及
<500ml <50ml
隐窝细胞 分泌 水、氯化物、碳酸盐
绒毛细胞 抑制
Na+、 Cl-吸收
病理生理
水、电解质紊乱 等渗性脱水 低钠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解剖
严重脱水,脏器实质损害轻 唯小肠明显水肿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 典型病例通常分为三期。
泻吐期 脱水期 反应恢复期
O139群霍乱的特点
病情重, 泻吐症状和脱水类 似于古典型
可有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
可有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 状
WHO:2007年霍乱疫情在安哥拉共出现80100例霍乱,其中 3083人死亡。它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并说“威胁在增大”。
流行病学
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 三角洲(Delta of Ganges)呈地方性流行
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 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 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
流行病学
1905年Cotschlich 在埃 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 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 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 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