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参与 中间(2)目光短浅 卑鄙(3)猪、牛、羊等祭品 为正义事业而死(4)案件 监狱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熟读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结合具体语句理解其古今义,并加以识记。
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
B.故克之公将鼓之
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三、拓展阅读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
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
【答案】ɡuì biàn fú jiàn chénɡ sháo
【解析】注意多音字“间”的读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 古义:今义:
(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今义:
(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编
(3)必以信
(4)必以情断之
(5)智虽弗及
1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13. 【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14. 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
B.故克之公将鼓之
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
D.何以战可以一战
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B.颓然乎其间
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B.颓然乎其间
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
【答案】D
【解析】例句中的“其”是代词,前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D项中的“其”是加强反问语气。
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在整体感知两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作答时,可从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身上的优点来分析。鲁庄公虽愚,但他最终能明白“取信于民”的道理,也能做到任人唯贤。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通过对话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在作战中又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这些是长勺之战最终取胜的原因。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部编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
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 古义:今义:
(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今义:
(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解析】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肉食者(指当权者)、谋(谋划)、间(参与)”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测(推测)、焉(兼词,于之)”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鄙、谋”两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是、则、可”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补写省略的内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3.考查对文章的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两篇文章都使用了人物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甲】文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技法。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把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据此理解,概括填写作答即可。
第二Fra Baidu bibliotek时同步练习
二、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篇文章在于表现曹刿的“远谋”,是通过鲁庄公的“鄙”进行对比来实现的。从文章中所写的作战中鲁庄公“将鼓”“将驰”的表现来看,说明他是一个急躁冒进的人;从曹刿“未可”“可矣”表现来看,表明他是一个成竹在胸、做事谨慎果断、从容不迫之人。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9.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本题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谈自己的看法,对曹刿的做法给予肯定作答。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一般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
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二、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答案】
7. (1)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 (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在此地设有埋伏。
8.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0.本题考查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要紧紧抓住战前、战时和战后三个阶段曹刿“论”的那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战前的“取信于民”。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乙】长勺之战,曹刿向鲁庄公问(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凭实情裁决。”曹刿回答说:“这就能战了.如能衷心地为人民利益考虑,智能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将达到目的。”
9. 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10.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论开始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论开始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最重要的是“取信于民”。
12. (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就能(开)战了。
13. (1). 对话(语言); (2). 对比
14. ①鲁庄公任人唯贤 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解析】
1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徧”通“遍”是“遍及,普遍”;“间”是古今异义词,“参与”的意思;“之”是代词,指案件。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答案】(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3)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4)(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解析】作答默写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鄙、狱、察、焉、辙乱、靡”等字词容易写错。
参考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编
(3)必以信
(4)必以情断之
(5)智虽弗及
1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13. 【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14. 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答案】11. (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实情 (4)代指案件、案情 (5)够,达到
D.何以战可以一战
【答案】D
【解析】A项,代指曹刿;代指胜利。B项,代指齐军;音节 助词,无实意。C项,表修饰;表顺承。D项,都是“凭借”的意思。
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答案】B
【解析】“小大之狱”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B项,意思与例句相同。A项,代词。C项,代词。D项,代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