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

合集下载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

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在资产盘点、清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多出账面记载的固定资产,即固定资产盘盈,该如何进行会计和税务处理?案例甲企业于2013年5月6日对企业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6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0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会计处理1.甲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扣除按照该项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后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商品、固定资产、现金等,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时,按照本科目余额,借记本科目(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盘盈时的会计处理为:(1)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累计折旧 40000待处理财产损溢60000(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000贷:营业处收入 60000。

2.甲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企业如有盘盈固定资产的,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盈时的会计处理为:(1)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累计折旧 400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000×25%)1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15000)×10%]45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00(4)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5000-4500) 405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

固定资产折旧税法与会计差异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税法与会计差异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税法与会计差异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有限,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因此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旧,以反映其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价值。

而固定资产折旧税法和会计处理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一、固定资产折旧税法固定资产折旧税法是指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根据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年限内,以减少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额。

按照税法规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折旧率,折旧率的确定以及折旧方法的使用是由税务机关进行规定并进行监管的。

二、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在会计账簿中记录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净值等信息。

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等,以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价值。

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折旧率,但必须保证折旧率合理、可靠。

三、差异分析固定资产折旧税法和会计处理之间存在以下差异:1、折旧率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税法是由税务机关规定的,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折旧率。

而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折旧率,但必须保证折旧率合理、可靠。

2、折旧方法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税法只规定了折旧率,没有规定折旧方法。

而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等。

3、折旧额不同。

由于折旧率和折旧方法的不同,导致固定资产折旧税法和会计处理中的折旧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和净资产等财务指标。

四、结论固定资产折旧税法和会计处理之间存在差异,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并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需要注意折旧率和折旧方法的选择,以确保折旧额合理、可靠。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意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所得税条例与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处理差异

所得税条例与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处理差异

与生产经营有关 的设备 、 器具 、 工具等 。
通过比较可 以看出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从不同角度对 固定
资产进行定义 。准则 规定使用 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并要求符合
确认条件 ; 而税法不但规定年限还采用了列举 的方式 。 二、 固定资产取得 时入账价值的差异
( ) 一 外购固定资产成本
年适用税率为 2%, 5 当期无暂时 I 生差异 。 0 1 1 3 2 1 年 2月 1日, 该企
业 的 账务 处 理 应 为 :
21 0 0年经过多方努力 ,该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8 0万
元, 并预计未来期 间将会继续盈利 , 当年适用 税率为 2%, 5 当期无
暂 时性 差 异 。2 1 00年 1 月 3 2 1日 , 企 业 的账 务 处 理应 为 : 该
借: 所得税 费用——递 延所得税费用 150 0 2 0 0
营业外支 出——递 延所得税资产 贷: 递延所得税 资产——补亏抵减
营业外支出 = 5 — 2 = 0 万元 ) 15 15 3 (
参考文献 :
3 0 0 00 0 + 5 00 15 0 0
维普资讯
制度解读 I O I YI T R R T T O LC E P E A I N P N
所得税条例与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处理差异
中和正信会计 事务所 王贡 勇 中国人 民大学 于怀清 山 东财政 学院 李伟毅
20 0 8年实施的 《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以下简称条例 )
应交 所 得 税 =( 0 0 20 10 8 - 0 0) 2 %= 5 万元 ) 10 + 0 + 0 + 0 10 x5 9 (
假设【 2中 ,0 年该企 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为 5 0万元 , 例 ] 21 1 0 当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差异比较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差异比较

土地除外。 已提足折旧的、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都不再讦提折
旧。 已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但 未办理竣工决算 的固定资产 , 应 按其估计价值计提折 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资产 入账价值 , 再调 整折 旧额 。 不 会计准则规定 , 企业应根据与固 定资 产有关的经 济利益 的预期 实现方式选 择合理 的折 旧方 法, 主要 有直线法 和加速折 旧法。 企业至少应在每年年末 , 根 据固定 资产所处的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的变化 对 固定资产的使 用寿命 、 预计净残值和折 旧方法进行复核 , 发
7 2 4 = 7 2万元 )应调增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5 — 8 2 ( 7 7 , 二、 固定资产的折旧 按现行《 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 , 企业应对所有 的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 ,但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厶账的
值。对资产入账 价值与合同付款 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
融资费用 , 并在 以后付款期 间按实际利率法摊销 , 计入财务费 用。所得税法要求采用合同上的付款总额作为固定资产计税 基础 。未确认融资费用实质上是企业融资租入 固定资产所融 通 资金的利息费用 。关于执行 ( 《 企业会计准则 ) 有关企业 所得 税政策 问题的通知》 规定 : 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 对
税 法规 定 年 限的 6%。 0
第一期租金 , : 借 长期 应付款 20万元 ; : 行存款 2 0万 0 贷 银 0
元 。通 过 内插 法计 算 出未 确认 融 资 费用 分摊 实际 利 率 为
1. %, 2 2 第一期应分摊 :8 0 2 0 × 2 2 = 57 ( 6 ( 0 — 0 ) 1. % 7 . 万元 )借 : 6 2 。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调整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调整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调整[摘要]由于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发点不同,使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产生了差异。

本文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减值准备、后续支出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二者的差异并提出纳税调整的方法,以期有助于财务人员正确地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减值准备;后续支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非货币性资产。

它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单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财政部专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用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也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二者的出发点不同,使固定资产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产生了差异,系统地分析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将有助于财务人员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差异由于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不同,常常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差异在会计准则中规定,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但是,在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部分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其中包括“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等。

企业会计上通常将这些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减少当期的利润,因此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2.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而税法规定除了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外,其他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税前扣除。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为利得税务为损失该如何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为利得税务为损失该如何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为利得税务为损失该如何纳税调整?摘要:固定资产处置时,如果处置收入大于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就会产生会计上的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益)。

但是,如果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小于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就会出现“资产损失”,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

问: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为利得税务为损失该如何纳税调整?A105090第一列会计账载损失填写负数吗?解答: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对于税会差异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即可。

固定资产处置时,如果处置收入大于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就会产生会计上的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益)。

但是,如果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小于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就会出现“资产损失”,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

对于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的是固定资产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有减值准备的情况下,以及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采用了加速折旧而税务折旧是按照直线法折旧的。

比如,某项固定资产账面原值100万元(与计税基础初始值一致),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60万元,但是会计核算还计提了10万元的减值准备。

现在处置对外销售了35万元(不含税,税率13%)。

(一)会计处理1.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30万元累计折旧6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贷:固定资产100万元2.收到处置款项借:银行存款39.55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35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55(35×13%)3.结转借:固定资产清理5万元贷:资产处置损益5万元(二)税务处理1.固定资产处置损益=30万元-(100万元-60万元)=-10万元,属于资产损失。

2.企业所得税填报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的“四、固定资产损失”栏填报,在“资产损失直接计入本年损益金额”列填写-5万元,最后“纳税调整金额”列自动显示为10万元(正好是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来源:税屋作者:彭怀文2022.09.052008年11月的解析——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一、固定资产减值当期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税法规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关于固定资产处理差异的比较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关于固定资产处理差异的比较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关于固定资产处理差异的比较
曾钧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综合版)》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固定资产处理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归纳比较,以供实际工作者实务操作时参考.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曾钧
【作者单位】武汉市财政学校,武汉,4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固定资产处理的对比分析 [J], 赵韶红
2.所得税条例与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处理差异 [J], 王贡勇;于怀清;李伟毅
3.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差异分析 [J], 吴保忠;司茹
4.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差异 [J], 陈琴
5.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 [J], 谢梅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分析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分析

信用条件购买固定资产 ,由于初始计量时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不 同, 以后时期计入损益和纳税所得的金额一致 , 但 也就是说企业超 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既不影响会计利润 ,也不
合计
5 oO 0 O Oo
77 0 86 0
4 1 40 2 20
影响纳税所得 , 不会产 生差 异。 另外 , 会计在 固定 资产使 用寿命期
2 24 57 4 2 7 0 .4 0 9 86 1 0 8 .6 6 3 31 1 0 0 .O 0 65 1
5 5 77 6 5 .0
会计计人当期损益的数额为6 9 4 . 元 , 2 18 4 6 税法允许计入纳税
所 得 的 数 额 为5 o o : 。 过 2 1 、0 分 析 可 见企 业 超 过 正 常 o oo 通  ̄ 0 0 2 1年 1
技术探索 ]'C NI A RO E q H C L E P B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分析
青海大 学成人教 育学院 梁建平


固定 资产 初 始 计 量 会 计 处 理与 税 法 差 异
() 2 确定 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 的分摊额 , 如表1 所示:
2 1年 l月 3 日 00 2 1
贷: 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
5000 000
80 0 500
个人消费 , 电脑购入价2 00 , 00 元 增值税3 0 元。 0 0 月1 4 0 2 1年6 日将 电
资产是摩托车、 汽车、 游艇 , 则无论用于个人消费还是生产经营 , 增 值税进项税均不允许抵扣 , 如果改变用途 只需要登记其用途改变 , 不需调整其账 面价值 。
2 0 1 31 1 o 0 0 01 . 2 0 0 0 2 11 . 1 0 0 0 01 . 231 0 00 2 1 . 231 1 0 0 0 0 21 . o 0 0 2 1 . 231 1 0 o O 0 31 . 0 0 O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新旧对比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新旧对比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新旧对比新旧规定差异 1.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说法来代替原来的“单位价值较高”的说法,相比之下用词更准确。

在固定资产范围内确认方面,由过去以国家硬性规定为主,逐步向企业依据一定标准自主确定转变,从而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新旧差异。

 (1)对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或其他相关规定来确定。

而以上新准则与旧准则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改变了旧准则下的以账面价值入账。

 (2)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将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采用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将使固定资产价值更准确。

旧准则中没有涉及对延期支付的规定。

 (3)新准则对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旧准则中没有涉及这一方面。

 案例宏达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08年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事项如下(单位为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1.年初购置一套办公设备,单位价值在1900元,使用期限超过1个会计年度。

 2.2008年1月1日从立仁公司购入新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

购货合同约定,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8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

假定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3.2008年2月13日,宏达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2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42万元,支付的装卸费为0.3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并当月投入使用。

固定资产盘点清理处置的账务处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税处理

固定资产盘点清理处置的账务处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税处理

固定资产盘点清理处置的账务处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处理固定资产发生例如盘亏、盘盈、毁损、报废、被盗、自然灾害损坏等情况在企业十分常见,不同的情况将记入不同的科目。

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前提,从年底的视角出发,如何快速判断不同科目背后的经济实质、账务处理和增值税处理?在不同的经济实质下,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有哪些?综上,本文将固定资产分为盘点(盘亏、盘盈)、清理处置(毁损、报废、被盗、自然灾害)两个部分,分析其账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处理,第三部分将通过案例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申报实操。

【目录】一、盘亏、盘盈的财税处理账务处理增值税处理所得税处理二、毁损、报废、被盗、自然灾害损失的财税处理账务处理增值税处理所得税处理三、案例及申报【正文】一、固定资产盘亏、盘盈的财税处理(一)盘盈1、账务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除当年新增的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其余的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步骤1.报经批准前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步骤2.调整企业所得税(视情况)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步骤3.报经批准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如不需要补提的忽略)2、增值税处理不涉及增值税3、企业所得税处理当年盘盈固定资产,在汇算清缴时应通过调整计入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汇缴申报】企业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不填列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收入明细表》,而是直接填列附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收入类调整项目-〃其他〃第三列〃调增金额〃。

深度分析: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差异

深度分析: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差异

深度分析: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差异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总额要远远大于增值税的应税收入总额,出现增值税申报收入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这一相反的结果,确实隐含很大的税收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规范税收征管很有必要。

在日常税收征管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纳税人已经按照税法规定如实进行了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但还会出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不一致的问题,不但纳税人心存疑虑,税务机关也往往会将这种情况,特别是增值税申报收入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的情况视为重要的税收风险点而予以特别关注,因为从理论上讲,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总额要远远大于增值税的应税收入总额,出现增值税申报收入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这一相反的结果,确实隐含很大的税收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规范税收征管很有必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更多的习惯于从应税收入范围、收入确认实现的条件与时间等税收政策层面去分析查找两税申报收入不一致的原因,而忽视了因为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结构不同可能导致的数据提取口径不同而带来的申报收入差异问题,致使核查分析工作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

以年度申报收入数据对比为例,增值税申报收入一般按照12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累计数提取,包括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免抵退办法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等四项收入,即主表第1、5、7、8行的合计数;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则一般按照《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金额提取,仅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也就是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数据。

虽然营业外收入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也有单独体现,但由于其属于利得范畴,与收入口径不同,不能完整体现收入全貌,缺少可比性,故大多数情况下不将其作为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提取数据。

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递延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递延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递延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分录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如何计算递延所得税和做账?问题详情:前两年的所得税怎么处理,固定资产折旧部分要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吗?某某公司20χ1.年、20x2年所得税税率为0%20X3年、20x4年所得税税率为25%。

20x1年1月1日该公司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1000000元(不考虑净残值因素),折旧年限4年,会计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该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000000元。

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20x1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零。

各年税率既为预计税率,也为实际税率。

要求:编制某某公司各年的所得税会计分录。

前两免征所得税,那这两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要处理吗?各期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所得税费用等计算如下:政策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一所得税》第十六条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

第十七条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第十八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方式的所得税影响,即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当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税率和计税基础。

20x1年度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3.75万元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75万元20x2年度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25万元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20x3年度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2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3.75万元20x4年度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3.75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1.25万元。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值 也 为 8 0 0元 ,累 计折 旧 =8 0 0X( 00 0 0 1—6 % )=3 0 0元 , 0 20
税收 政策 法规 对 固定 资 产 的使 用年 限 以及资 产 的预计 残值 率 都有 相对 明确 的规定 。《 业所 得 税税 前扣 除办 法》 企 第 二 十 五 条 具 体 规 定 固定 资 产 的 使 用 年 限 :“ 另 有 规 定 者 除 外 , 定 资 产 计 提 折 旧 的 最 低 年 限 如 下 : 一 ) 屋 、 筑 物 固 ( 房 建
平 均法 、 作量法 、 工 年数 总和法 、 双倍余 额递 减法等 。折 旧方
法 一 经 确 定 , 得 随 意 变 更 。” 就 是 说 在 折 旧方 面 , 业 有 不 也 企 较 大 的 自 主 权 ,可 以 根 据 自 己生 产 经 营 的 实 际 情 况 确 定 固 定 资 产 的 预 计 使 用 年 限 和 预 计 残 值 以 及 折 旧 方 法 与 折 旧
说 明:
二、 固定 资产 折 旧方 面 的 差 异
《 业会计 制度 》第 三十六 条规定 ,企业 可 以根据 固定 企
资 产 的 性 质 和 消 耗 方 式 , 合 理 地 确 定 固 定 资 产 的 预 计 使 用 年 限 和 预 计 残 值 ,并 根 据 科 技 发 展 、 境 及 其 他 因素 , 择 环 选 合 理 的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方 法 , 照 管 理 权 限 , 股 东 大 会 或 董 按 经 事 会 , 经 理 ( 长 ) 议 或 类 似 机 构 批 准 , 为 计 提 折 旧 的 或 厂 会 作 依 据 。 该 条 款 同 时 明 确 :“ 定 资 产 折 旧 方 法 可 以采 用 年 限 固
80 0 0元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纳税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1. 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不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和会
计处理
首先,在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前,企业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在资产减值测试后,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与账面价值的差异,预计固定资产的未来收益能力将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因此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予以补充。

计提比例通常根据企业的经验
和实际情况决定。

其次,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企业需要计算资产处置收益。


产处置收益是指通过出售或报废等方式将固定资产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
物的差额。

计算资产处置收益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的资产处置方式而有所
不同,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时,资产处置收益等于出售价减去资产原值与累
计折旧的差额。

会计处理方面,通过将资产处置收益计入利润表中,增加
企业的经营收入。

最后,在计算资产处置收益后,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税法规定支付相应
的税款。

税务处理方面,资产处置收益属于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根据国家
税法规定,企业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企业所得税。

纳税额的计算根据企
业所得税税率和企业的实际税基进行计算。

总结起来,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和会计
处理主要包括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资产处置收益和支付税款等环节。

这些环节既体现了企业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准确评估和核算,也遵循了
相关税法规定,保证了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合法遵从。

关于所得税会计中会计与税收处理不同造成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关于所得税会计中会计与税收处理不同造成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几种情况
• • • • 资产账面价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账面价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 固定资产
– 取得时,入账价值=计税基础 – 后续计量,产生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举例:20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计 提坏账准备300万元。税法规定:只允许按照应收账款账面余 额的5 ‰计提的坏账准备税前抵扣,即:3000 ×5 ‰=15万 元。2006年资产负债表日:
①账面价值=3000-300=270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
所得税费用计算
•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当期应交所得税
税法上的利润
所得税费用计算
–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 调整减少额 –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 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 税负 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的增加
分析:①账面价值=360万元 [ 公允价值]
②税收计税基础=300 -300 ÷20 ×5=225万元
[ 账面价值360万元>计税基础225万元]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 其他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 质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抵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作者: ————————————————————————————————日期:ﻩ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2007-12-14 16:31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等。

由于财务会计和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对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也存在着差异。

一、会计处理流程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中,除固定资产盘亏是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外,其余的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等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即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然后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进行转出。

新准则不再像旧准则那样按账面价值分别转入“营业外收入(支出)”、“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账款”、“资本公积”等科目,对一些特殊事项,如以固定资产抵债、用固定资产投资等事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转入相关的科目,由此将产生会计与税法上新的差异。

二、所得税处理流程1.以固定资产抵债,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新准则最大的“亮点”就是债务重组业务交易价格的变化,即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债务人将非现金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处置以确定转让收益;其次再以处置所得(公允价值)偿付债务,同时据此确认债务重组损益。

这表明债务重组交易最终以公允价值作为交易价格。

例1.A企业与B企业达成债务重组协议,A企业将一辆小汽车(原价100000元,累计折旧40000元,公允价值70000元)偿还B企业的债务80000元。

假定以上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A企业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60000累计折旧40000贷:固定资产100000。

债务重组收益:80000-70000=10000(元);资产转让收益:70000-60000=10000(元)。

借:应付账款8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10000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0000。

纳税分析:由于新准则采用了等同于税法上使用的销售价格(公允价值),并将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营业外收入”,不再像旧准则一样计入“资本公积”,这样新准则下以固定资产抵债,在所得税方面不再产生财税差异,勿需进行纳税调整。

2.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视为一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该准则规定,只有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情况下(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才确认损益,而此时不管涉及补价与否,企业都应该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易损益。

在采用新准则账面价值法(不符合按公允价值计价)时,企业一律不确认交易损益。

例2.假如将例1中A企业小汽车投资给B企业,协议价为80000元,该投资具有商业实质,其余条件不变。

A企业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0(公允价)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账面价值)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20000。

例3.沿用例2,假如A企业收到B企业的补价10000元,其余条件不变。

A企业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0(公允价)银行存款1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账面价值)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30000。

纳税分析:综合例2和例3,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用于交换的资产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新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并将交易收益计入了“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不像旧准则一样由于采用账面价值而产生所得税方面的财税差异。

所以在新准则下换出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与会计价值一样,固定资产投资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例4.沿用例2,协议价不公允,该投资不具有商业实质,其余条件不变。

借:长期股权投资6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

纳税分析:如果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用于交换的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根据新准则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即新准则采用账面价值法,一律不确认交易收益。

而税法规定,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其销售价格可参照同类资产或相近资产的价格来定,并且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销售额。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

3.财产损失的处理。

《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将审批范围缩小,即正常损失当年直接扣除,非正常损失需审批后在当年扣除。

对固定资产亏损、毁损、报废净损失,企业会计制度将财产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作为会计利润的抵减项。

例5.2006年末盘点,企业盘亏运输卡车一台,原价150000元,已提折旧50000元,经董事会决议由过失人赔偿85000元。

会计处理为:(1)转销盘亏资产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00000累计折旧50000贷:固定资产150000。

(2)收到过失人赔款时:借:银行存款85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85000。

(3)结转净损失时: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盈亏15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5000。

税务处理:以上清理属于非正常损失,需出具资产丢失的有关证明以及责任认定及赔偿说明等证据,经董事会会议通过,报税务机关审批后在所得税前扣除。

4.资产减值准备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减值的迹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当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部分,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准则的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而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

除税法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所以,对于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以及处置时冲销的减值准备,在年底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出售固定资产税收筹划及账务处理来源:中国大学生网时间:2006-3-11 14:16:52 责任编辑:飞扬【字体:大小】根据财税[2002]2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征收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售价超过原值的,按照4%的征收率计算税额后再减半征收增值税;售价未超过原值的,免征增值税。

为此就出现了是售价超过原值比较有利,还是低于原值比较有利的税收筹划,以及对缴增值税的相关账务如何处理,增值税作为价外税,与企业所得税前利润是否有关等问题。

ﻫ例: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1月欲将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小轿车一辆出售。

该汽车原值300000元,已提折旧100000元,预计发生转让费用50000元。

该企业适用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方案一:301600元出售。

ﻫ方案二:299000元出售。

ﻫ请以所得税前净收益来确定哪个方案更好及全部账务处理。

ﻫ方案一:ﻫﻫ按高于原值的价格301600出售,则需纳税应纳增值税= 301600÷(1+4%)×4%/2=5800(元)ﻫﻫ应纳城建税=5800×7%=406(元)ﻫ应纳教育费附加=5800×3%=174(元)所得税前净收益=301600-(300000-100000)-50000-5800-406-174=45220(元)ﻫ可以看出增值税已从损益中扣除,因为出售属于固定资产清理行为,所有项目最终进入损益。

ﻫ(1)将出售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ﻫﻫ借: 固定资产清理200000ﻫ累计折旧 100000ﻫ贷: 固定资产 300000ﻫ(2)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ﻫﻫ借:银行存款 301600ﻫ贷:固定资产清理301600(3)支付清理费用ﻫﻫ借: 固定资产清理 50000ﻫ贷: 银行存款 50000ﻫ(4)根据税法规定:出售价高于原值时, 则需按4%减半纳税增值税。

ﻫﻫ借:固定资产清理 5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nbsp; 5800ﻫ(5)计提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ﻫ借: 固定资产清理 580ﻫ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406ﻫ其它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174ﻫ(6)结转出售固定资产实现的净收益ﻫ借: 固定资产清理 45220ﻫ贷: 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45220ﻫ方案二:ﻫ按低于原值价格299000出售,不纳税ﻫ所得税前净收益=299000-(300000-100000)-50000=49000(元)ﻫ(1)将出售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ﻫ借: 固定资产清理 200000ﻫﻫ累计折旧 100000ﻫ贷:固定资产 300000ﻫﻫ(2)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ﻫ借:银行存款299000ﻫ贷:固定资产清理 299000ﻫ(3)支付清理费用ﻫ借: 固定资产清理 50000ﻫ贷: 银行存款50000ﻫ(4)结转出售固定资产实现的净收益ﻫ借:固定资产清理 49000ﻫ贷: 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49000ﻫﻫ通过两个方案比较,方案二售价低于方案一,但其实现的所得税前净收益(49000)却高于方案一(45220),也就是说售价高的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收益,所以出售固定资产时就需计算确认何种售价产生的收益最大。

程应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