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课件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人教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优秀PPT课件

。而另外总有一些人会运用自己的心 智去分 辨哪些 快乐或 者幸福 是必须 建立在 比较的 基础上 的,而 哪些快 乐和幸 福是无 需比较 同样可 以获得 的,然 后把时 间花在 寻找甚 至制造 那些无 需比较 就可以 获得的 幸福和 快乐, 然后无 怨无悔 地生活 ,尽情 欢乐。 一位清 洁阿姨 感觉到 快乐和 幸福, 因为她 刚刚通 过自己 的双手 还给路 人一条 清洁的 街道; 一位幼 儿园老 师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他刚给 一群孩 子讲清 楚了吃 饭前要 洗手的 道理; 一位外 科医生 感觉到 幸福和 快乐, 因为他 刚刚从 死神手 里抢回 了一条 人命; 一位母 亲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正坐 在孩子 的床边 ,孩子 睡梦中 的脸庞 是那么 的安静 美丽, 那么令 人爱怜 。。。 。。。
《大闹天宫》应该说很成功,无论是 票房还 是口碑 。这主 要归功 于3D的 特效, 它完全 抓住了 电影的 本质, 电影就 是一场 梦,那 些触摸 不到的 渴望, 渴望被 变为现 实的欲 望。再 者要归 功于演 员,整 部电影 美女如 云,梁 咏琪的 嫦娥, 陈慧琳 的观音 菩萨, 张梓琳 的女娲 娘娘, 夏梓桐 的小狐 狸。还 有郭富 城被评 为影史 上最帅 的牛魔 王,周 润发的 玉皇大 帝也变 得和蔼 可亲, 最能打 的美猴 王甄子 丹,何 润东的 二郎神 变身叛 徒,还 有即将 要出场 的史上 黑脸唐 僧,都 让人耳 目一新 。
“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这首词精彩地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Page 3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于战乱年代,长大后积极 抗金,主张北伐,恢复中原。他的词慷慨悲壮,风格豪放, 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反映了时代精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共16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共16张PPT)优质课件

课堂练习:如何理解 “却道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 话,意思是言不由衷地顾左右 而言他。即故意说得轻松洒脱, 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 重压抑。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 脱,实则十分含蓄,体现了辛 词“变温婉,成悲凉”的特点, 生动表现了遍尝辛酸之后“愁” 之深沉博大,耐人寻味。
课堂小结
这首词通过“少年”“而 今”、“不识愁滋味”“识尽愁 滋味”的对比,突出渲染一个 “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 线索,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 激情于婉约之中,高度概括了词 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表现了词 人遭受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以 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感谢聆听
•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 自我调节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 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自我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 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家的后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 “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击中。男孩子停下来,检查了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 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手。接着男孩子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 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 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 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 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 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 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 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 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 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这次犯错,是为了下次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 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勇气。事过境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 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谁都不可能一生一世的帮 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稍微有 点意识的年轻人都想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 迫这些名词缠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们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 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矶成为大家励志的手段,纷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 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滴的时候,都觉得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 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度。打完点滴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 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够我们学习成长。身体就像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 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


3.
,无人送酒来。 12.
,恨别鸟惊心。
4.念天地之悠悠,
。 13.我报路长嗟日暮,

5.
,巴山夜雨涨秋池。 14.
,几时收?
6. 浩荡离愁白日斜,
。 15. 纵我不往,

7. 不知何处吹芦管 ,
。16. 安得广厦千万间?

8.
,更著风和雨。 17.
,寂寞沙洲冷。
9.
,似曾相识燕归来。 28.
,独怆然而涕下。
qiǎnɡ : 尽力,尽力
huán :①返回原地。或恢复原状。②交还。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中心, 你觉得可以用哪一个字?

如何读出“愁”?
活动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

谁愁? 为何愁? 如何说愁?
南宋疆域 内忧外患
幼年稼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满怀收复中原之志!
青年稼轩
年少有为,主张抗金 受到朝中投降派、主和派的打击, 被免职。 此词写于闲居上饶时期的一个秋天。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强年】时代的我不懂得什么是忧愁,【我还】

q我iánɡ :①弓有力。 ②强大。 hái :①表示现。象继续存在,动作继续进行。度上委曲
如今我尝尽③了有忧余愁。的滋味,想说愁过而得又去说。不③出表来示。不想合说理愁,而不又平说常不。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
而今之“愁”
个人:遭酬受、排报挤国,无壮门志的难愤 懑和无奈
对国土沦丧的悲愤, 国家:对南宋统治者的失
望、不满。
百姓:对百姓流离失所的 忧痛、同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4《丑奴儿》(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4《丑奴儿》(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
岁那年起,被罢免官职,闲居了十年。
接 • 做梦都在带兵打仗,等了二十多年,等到白发苍苍,等到仅存的主
战派好友陈亮、朱熹都去世了,还是没有等到北伐的机会。
• 63岁,终于等到朝廷让他带兵北伐的命令,当他拼命筹措粮草训练
士兵时,竟发现朝廷只是想利用他的名气,实际无一人听令于他,
最后北伐彻底失败。
理 解 内容 2.结合资料,说说你对词中两种”愁“的理解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角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充分的表达

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的悲愤。
品 读 赏析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
该词大约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 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 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1.诵读积累,理解诗意。
指导诵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押韵:
词押韵严格,规定句尾,必 须押韵,要注意读准韵脚, 叠句要读出变化。
交流积累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 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 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文言积累
重点积累下面词语。
• 丑奴儿:词牌名。 •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 强:勉强地,硬要。 •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 欲说还休: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 休:停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 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 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 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寻觅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 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 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理解诗歌
丑奴儿①·书博山②道中壁

注释:
[宋]辛弃疾 少年③不识④愁滋味,爱上层楼。
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②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西南。 ③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⑤说愁。 而今识尽⑥愁滋味,欲说还休⑦。
④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不明白。 ⑤强(qiǎng):竭力、极力。 ⑥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2. 阅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回答问题。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 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这两句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强说”的是春 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而今识尽”的是关怀国事, 怀才不遇的哀愁。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 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 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之情溢于言表。
主旨
本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 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 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 门的痛苦之情。
中考在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演示精品PPT课件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演示精品PPT课件

-:Biblioteka 12“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 达效果?
“而今识尽愁滋味”, “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 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 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尽:·概括、包含着词人一生众多的艰难与辛酸 ·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 ·领起“欲说还休”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
1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 南人。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 领。他曾组织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他将恢复中原 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但仕途不顺,几经沉浮。 1207年9月病卒。
当时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 他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 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 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 敢放手使用,使他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
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层楼:高楼。 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
7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关怀国事、怀 才不遇的愁之深重。
-:
16
【小结下片】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词的上片是追忆,下片转入记实。
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

➢层喜楼欢。登为上高赋楼新,词为强写(一q首iǎ新ng词)没说有愁愁。苦而硬
要说愁。
委曲地,硬要
词牌名。又 名《采桑子》
在今江西省 广丰县西南
➢ 现在而尝今尽识了尽忧愁愁滋的味滋,味,欲想说说还却休最。终欲没说
有说尝。够,深深懂得 想说却最终没有说
还➢ 想(说hu却án最)终休没。有却说道,天却说凉“好好个一秋个。凉爽
5、如何理解“中年有愁可说,却又为何欲说还休?”
中年时期“识尽愁滋味”,在官场遭受排挤和猜疑,鬓发苍苍,壮 志难酬,无人理解。这种愁情,无人诉说,诉说无用,也包含着对朝廷 的失望,所以他“欲说还休”。
一切哀愁,化为一句“天凉好个秋”!写出他自己尝遍辛酸后无言 可说的复杂况味。“天凉”和“秋”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 托了他无限的愁情。而且这一腔“愁”,越是不说,越是沉重。
词的下片,作者着重自己现在知愁。“尽”字 极有概括力,包含了词人复杂的感受。词人过去无 愁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却道 天凉好个秋”,表现了他尝尽辛酸后无可奈何的复 杂况味,在自嘲自讽中,作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细读感悟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
目标导航
1、掌握对照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构思的奇妙,生动逼真。 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知识必备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 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 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 南二安”。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 豪迈又不乏细腻柔美之处,有词集《稼 轩长短句》等传世。
课堂小结
本词通篇言愁,上阕描画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 下阕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 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辛弃疾《丑奴儿》教学课件

辛弃疾《丑奴儿》教学课件

写作背景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 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 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 屋”,在此期间,他常闲游于博 山道中,风景如画,但他身处山 水之间, 却依然心怀国家,无 心赏玩美丽风光。眼看国事日非, 自己却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 排遣,于是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 了本词。
朗读诗词
要求:
品读诗词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 析) 教师点拨: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 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 是闲愁。 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相关背景知 识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来解答) 教师点拨: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 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 的愁。
6、少年和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
教师点拨:少年为宾,老年为主。少年之愁,是可 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 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
8、文中哪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教师点拨: 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 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 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
3.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教师点拨: 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发自 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 情。 4、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 又不说了?
教师点拨:①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 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②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 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 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新课导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

课堂总结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 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 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课堂总结
这首词,通过“少年”与“而今”、无愁与有愁的对 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 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 “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 法也很巧妙。
作家作品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 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 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 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 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 百二十九首。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qiǎng)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huán)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家作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 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 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 “苏辛”,与李清照(字易安) 并称“济南二安”。
新知讲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 说愁。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气壮如山,自己不知 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新知讲解
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 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
不一样。 前者为“闲愁”----涉世未深“少年”的无根之愁、 做作之愁。 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受 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丑奴儿》课件(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丑奴儿》课件(32张ppt)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东坡之词旷,
稼轩之词豪
走进作者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 ,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 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 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免职后,辛弃疾闲 居住在今江西上饶农村近二十年。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 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
首词,数量在宋人中首屈一指。而贯穿在他词中的基本思想, 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色 彩。
写作背景:
❖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 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 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 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 题了这首词。
下片:写出词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
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 。
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
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 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
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 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 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 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 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
初读词文,思考:
❖这首词以哪个字贯穿始终,从文中找出。
❖愁
❖结合课下注释,分组
结合合作课下译注读释,全分词组合。作译读全

➢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 道什么是愁苦的滋 味,喜欢登上高楼。
➢ 喜欢登上高楼,为 写一首新词没有愁 苦而硬要说愁。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 最终没有说。
➢ 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 个凉爽的秋天啊”!

丑奴儿ppt课件幻灯片

丑奴儿ppt课件幻灯片

小结
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 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谴责,又有 “商女不知亡国 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的痛苦。结尾 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在人们趋奉竞进之际,耐得 冷落,耐得清淡,耐得寂寞。这是辛弃疾屡遭排 斥后,借灯夕所见以自述怀抱,托意甚高。进则 轰轰烈烈,惊天动地,退则斯人独处,自甘淡泊, 安于寂寞,这两者同是志士的操守和襟抱。前者 是英雄本色,后者也是英雄本色。
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 手里立即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 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 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风格探讨
再读全词,你觉得这首词应该划归 婉约词还是豪放词呢?
豪放、婉约兼具。写的是元宵灯会的 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写贵族妇 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 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 可谓寄劲于婉,寓刚于柔。
拓展
❖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宝马雕车——华丽车马 蛾儿雪柳——盛装丽人
总结: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 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 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铺排,写出了元 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问题探究
词人要寻的人是谁?他又在哪里?前文 为何浓墨重彩地渲染元夕灯会的盛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谢谢聆听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人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 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 新词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 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主旨点睛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 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 遇的哀愁。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 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 富的特色。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 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 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 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02
新课导入
寻觅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 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 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 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 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 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 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 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 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 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 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课件(共28张ppt)
•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 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 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 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 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 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 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礡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
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 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 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 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 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 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 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 “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 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 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 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 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 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 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 “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 1、对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A 词中通过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反衬出如今饱尝愁苦而又有愁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马雕车——华丽车马 蛾儿雪柳——盛装丽人
总结: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 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 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铺排,写出了元 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问题探究
词人要寻的人是谁?他又在哪里?前文 为何浓墨重彩地渲染元夕灯会的盛况?
那人 ——灯火阑珊(冷落)处
风格探讨
再读全词,你觉得这首词应该划归 婉约词还是豪放词呢?
豪放、婉约兼具。写的是元宵灯会的 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写贵族妇 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 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 可谓寄劲于婉,寓刚于柔。
拓展
❖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②学问三境界是递进式的,而且环环相扣,其中 以“独上高楼”最为重要。“独上高楼”是个引子, 没有“独上高楼”,就不会引出目标都是要忍 受孤独,耐得住寂寞。独上高楼者,那是登幽州台 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独上高楼者,那是寂寞的 凡高,以一一幅幅传世名画,像世人展示着他那火 热的内心。独上高楼者,那是被贬黄州的苏东坡, 朝廷的黑暗是种“半山腰”,但这种半山腰并没有 对其造成压力,他仍旧马不停蹄的去攀登,去寻求 另一个自我。东坡在穷山僻水中完全脱离了世俗, 人生的坐标顿时改变了方向,正是这种难以言状的 孤独,让他彻底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世间的纷扰, 从而进入了另一个人生的境界——审美境界。
小结
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 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谴责,又有 “商女不知亡国 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的痛苦。结尾 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在人们趋奉竞进之际,耐得 冷落,耐得清淡,耐得寂寞。这是辛弃疾屡遭排 斥后,借灯夕所见以自述怀抱,托意甚高。进则 轰轰烈烈,惊天动地,退则斯人独处,自甘淡泊, 安于寂寞,这两者同是志士的操守和襟抱。前者 是英雄本色,后者也是英雄本色。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 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 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 “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 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 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 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 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 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 合污的自我写照。
青玉案 · 元

火树银花的元夕 灯

反衬
火 阑


Hale Waihona Puke 孤高衬珊 人 ❖淡泊
盛妆艳服的士女
处 ❖自甘寂寞 的
主旨探讨
爱情词?
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 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 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 饰太平。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思考
王国维的人生治学三境界你认为哪一种 境界最重要?为什么?
(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评述性文字)
①人生就是一次漫长又艰辛的旅途,但这种旅途 不是一直在一马平川中漫步的,而是不断向崎岖坎坷 的倾斜中艰难行进的;人生不是平原式的,而是登高 式的,最美丽的景色往往在高不可攀的绝顶。面对学 问的“珠峰”,要想看得更高,望得更远,首先就要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作者在前面用了许多笔墨渲染环境气氛,而最后 只用几笔勾画出他要找的“那人”的形象和性格。尽 管灯市这样热闹,看灯的人这样多,但是在这热闹的 人群中没有“那人”;在最后偶然回头的时候,却发 现“那人”站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到此我们才知道, 前面所写的种种热闹的气氛,都是反衬之笔,都是为 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而服务的。
莫美 随芹 鸿悲 雁黍 南冀 飞南

高铁 唱板 大铜 江琶 东继 去东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 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唯一一人 ;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 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 一支数千人的义军 ……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 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
问题探究二
结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把原来想说的话咽回去, 改口说,天气凉快了,多好的一个秋天。短短两句 词,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两副面孔:一副是心事重 重,愁思百结;另一副是吞下苦泪,强作笑颜。 “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的真实生活处境, 而“却道‘天凉好个秋’”是以闲淡语来抒写胸中 的悲愤,充分展现了他那深沉、复杂、矛盾、哀怨 的内心世界,更耐人寻味。
青玉案 · 元夕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词人如何描写元夕景象的?
焰火 花千树 星如雨——五彩缤纷
花灯 玉壶 鱼龙——光彩夺目
音乐 士女
凤箫声动——悦耳动听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问题探究一
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 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 涵是否一样?
不一样。前者为“闲愁”--涉世未深 “少年”的无根之愁、做作之愁。后者是关 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受 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
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 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
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 手里立即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 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 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丑奴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