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

合集下载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Carl R. Rogers)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

他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习者发挥自我监控、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达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元素:自主性、个性化和体验。

1. 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习者的自我决定和主导自己的学习进程。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性,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但不要代替学习者做出决定。

2. 个性化个性化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罗杰斯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特的,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对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并针对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3. 体验体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自我认知。

罗杰斯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多层面的体验,包括情感、认知和行动方面的体验。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体验,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个性化和体验,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回应他们的学习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用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

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

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

6、治疗的三个条件 共情理解 真诚透明 无条件积极关注 7、学习的自由
二、人格理论
• 自我理论是其人格理论的核心,因此,其人格 理论常被称为人格“自我理论”。 • 1、自我与现象场 •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强调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 • 现象场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经验或现象,包括 对机体的知觉、对环境的知觉、对所有关系的 知觉。自我是自我经验的产物,是从环境中分 化出来的一种主观经验的“同化”机制,它决 定着个体是否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以及选择接 受什么样的影响。
• 促进性的言语沟通一定要集中在来访者目前的 情感和认识内容上,这样咨询师直接处理来访 者的思虑而不会被诱进只去谈论来访者的处境。 下面的对话显示了这种重要的区分: • 当事人:我的父母只是不信任我:我的父母就 是不信任我。按照他们的标准,我永远都是错 的! • 治疗师: 你的父母对你缺乏信心;有许多父母 都是这样。(谈论一般的情况) • 治疗师: 你感觉受到了伤害并恼恨你的父母, 因为你确实希望父母对你抱有信心;你确实想 向父母和你自己证明,你能够把事情做好。 (处理来访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 生物皆有机体智慧,表现在能够通过机 体评价来评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 “不好”的。 • 罗杰斯:“人比自己的理智更聪明…… 我们的机体作为一种整合的存在,具有 一种远远超出我们的意识思考之上的智 慧和目的。”
• 3、现象场 • 与其说个体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 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中,这个 主观的经验世界称为“现象场”。每个人 的现象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主观的现 象世界才是这个人的真正的现实,因为他 的行为、思想、感受直接由这个主观世界 来决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得不同 的人对于同样的刺激,同样的事件作出不 同的反应。
• 向当事人传达他们正在准确且详细地倾 听当事人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 向当事人传达他们相信当事人是有责任 感的、能够自我指导的人; • 创造条件(氛围)以使当事人在其中实 践他们的新的行为。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三、人格发展
人格的发展
• 婴幼儿——有机体评价体系 ——有条件 的积极关注——价值条件思维 ——权威 坐标(父母、同伴群体、舆论) • 婴幼儿——有机体评价体系 ——无条件 的积极关注——安全感——成长坐标
有机体评价过程
• 在某种意义上,有机体评价过程就是帮助人类 婴孩维持住适宜的需要满足的监控系统,婴儿 根据他是否喜欢,是否快活来评断经验的好坏,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婴儿可对直接的体验作出 自发的反应来, • Rogers认为,我们若能终生一惯地信赖并发挥 此种有机体评价的功能,则能免除焦虑或其他 形式的心理困扰,然而,当我们成长到成人后, 每个人都背离了这种评价,转而信任外部评价 系统,这是以他人的态度、看法为评价标准的。
四、人格健全
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 • • • • 他们对经验越加开放 他们更富于存在感的生活 他们信任自己的机体 他们富于创造力 他们生活丰富
新兴的人
• • • • 他们诚实而开放 他们漠视物质享受和回报 他们乐于助人 他们对于用来开发和破坏自然和人类社 会的科学技术表示深深的怀疑 • 他们形容自己的经验,怀疑所有外在的 权威
研究方法:现象学
• 罗杰斯认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主 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才知晓。 决定人的行为的正是这种现象的实在,而不是 物质的实在。 • 现象场,就 是在任何时间内,个体所意识到的 那部分经验。经验是个体在环境中经历的全部 内容只有经验中的内容被符号化后(语言、视 觉、听觉符号),它们才进入意识,成为个人 现象场的一部分。 • 现象学强调“个人此刻的知觉或意识内的经验, 决定对他而言现实是什么?”的 重要性。
崩溃和紊乱状态
• 适应程度低的人的自我概念常常阻碍了他自身的感觉 和对本体体验的准确的知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 突然出现某种特别重要的经验、体验或在某一领域中 出现非常明显的不协调的情况,防御过程就可能失灵, 不能成功地控制局面。这样,不仅因其自我概念受到 某种程度的威胁而产生焦虑,而且由于防御过程失败, 这种经验或体验就可能言语化而被意识到。此时个体 就不得不面对着那些他所否认的经验或体验,而这些 东西又超出了他所能把握的范围。其结果就出现了紊 乱的状态,甚至于可能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罗杰斯 提到,当个体寻求“治疗”时,精神崩溃就已发生了。

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人格的自我理论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人格的自我理论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的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够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

罗杰斯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

“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

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的中唯一的动机。

人与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

人们为趋近理想自我,达到自我实现,就需要不断的接近和保留那些符合自我实现的经验,避开和消除那些抵触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

而个体对这些经验的评价是以实现的倾向作为参照体系的,这就陈为“机体评价过程”根据“机体评价过程”,将那些符合自我价值体系的经验准确的符号化于意识当中,维护自我的价值观念,达到经验与自我的统一;同时对那些不符合价值观念的经验,或拒绝于意识之外或加以歪曲、改造,纳入意识当中,从而防止自我的不和谐。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发现对自己经验的直觉的出现歪曲或否认,就会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状态。

心理适应不良的程度取决于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程度。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的不一致,主要源于自我概念受到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人把他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

但以人为本的治疗相信个体中蕴藏着实现倾向的强大推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相信人有能力引导。

调整和控制自己,相信人是能够发现自我实现的作用,不断用自我概念适应新的经验。

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就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帮助成长。

罗杰斯认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无条件地真诚的尊重、关怀,个体就能够调节自己的经验,使自我更趋于理想自我,更完善、更成熟。

他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自我实现的人应有以下四个特征:1对应用开放2信任自我3评价的内在资源丰富4愿意继续成长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_——对人基本看法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_——对人基本看法个人中心疗法是卡尔罗杰斯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目前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主要理论流派之一。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及其评价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及其评价
条件化积极关注引起,因此放弃权威,转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去除 内化了的价值观念,让人“找回自己”,自我修复,所以 并不是对变态的治疗,而是一种引导。
主要理论及观点
教育观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 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机
引导激发学生去自己学习,而不是灌输指导
主要理论及观点
2.对人的潜力的期望或许太乐观了,太天真了
3.观点并没有附带具体的操作和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指导思想,更 多的在哲学层面讨论
思考题
1.罗杰斯的理论与马斯洛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2.如何看待精神分析和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 论两者的优劣
3.罗杰斯教育观实践的可行性
报告结束
谢谢
条件化积极关注
偏离产生 焦虑
自我机构
体验与内化的评价标准发生冲突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主要理论及观点
心理治疗理论
治疗者应放弃其权威性,相信来访者具备自我矫正的能力
治疗者应该对来访者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治疗观视为一种人生哲学,而不是对“变态的治疗”
主要理论及观点
心理治疗理论
人格的自我理论阐述了心理疾病的根源,也就指明了治疗方向 人格理论和治疗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由他人根据儿童行为是否符合其行 为价值观决定是否给予,即条件化积极关注。因此,他人 的价值观就会被儿童内化到自我结构中,但这并不能掩盖 儿童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当对行为的评价不一,自我 和经验发生异化产生冲突,吸收他人价值观产生的理想自 我和现实自我的偏离,差距,进而发展成心理异常。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背景
主要论文著作发表于50.60年代

个人中心疗法名词解释

个人中心疗法名词解释

个人中心疗法名词解释
个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

该疗法主要关注患者的内在体验和情感状态,认为患者自身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治疗师应该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患者探索内在的情感和需求,并发挥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

个人中心疗法通常采用无条件接纳、共情和真诚等技术,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逐步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此外,个人中心疗法也重视患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鼓励患者自主决策并拥有行动计划。

个人中心疗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

同时,该疗法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帮助人们增强自我意识和情感能力,改善人际沟通和关系。

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治疗后期
整合自我,制定行动计划。在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后,治疗师协助其整合自我,制定具体的行动 计划,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关键点分析
包括治疗师与来访者的互动、来访者的情感变化、治疗策 略的调整等,这些关键点对于理解治疗过程和效果具有重 要意义。
效果评估及长期追踪观察
01 02
效果评估
等方式来增强对自己内在经验的敏感性和觉知能力。
03
治疗方法与技术应用
建立治疗关系: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
真诚
治疗师以真实、一致的态度对待来访 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此 来建立信任关系。
无条件关注
治疗师对来访者表达无条件的关心和支 持,不因其行为或情感而有所改变,为 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
04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范围及效果评估
适应症范围
个人中心疗法适用于多种心理问题,如自我认同困扰、人际关系障碍、情感问 题等。它特别适合那些希望增强自我认知、改善人际关系及提升个人成长的人 群。
效果评估
通过个人中心疗法的实践,患者通常能够增强自我觉察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提升自尊和自信。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总体而言,个人中心疗法在帮 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健康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网络心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 络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个人中 心疗法需要关注网络环境下的 个体心理需求和挑战,探索有 效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人工智能辅助心理 干预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心 理干预系统,以提供更便捷、 高效的心理支持和服务。个人 中心疗法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 相结合,共同应对新兴心理问 题的挑战。
共情
治疗师通过倾听和理解来访者的感受 ,从来访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与其 产生共鸣。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理论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不是一个人格理论,而是关于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的过程。

然而,人格理论总是从治疗理论发展来的。

罗杰斯的观点代表了现象学的人格的研究取向,即强调为什么我们能够且应该根据人们对自己及周遭世界的看法来理解他们。

提出罗杰斯的理论是因为它关注自我概念及与其有关的经验,也因为它有意将临床的直觉与客观的研究结合起来。

罗杰斯强调个人经验,以及成为“功能完全发挥的个人”的重要,他的理论对咨询员、教师和商业主管人员的培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对人的看法是坦率的,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反,但又与他的治疗观和研究观密切相关。

罗杰斯理论的精神使他在人类潜能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客观与实证研究的强调影响了罗杰斯,但是他的理论却来源于对个人的深入研究,然后理论又应用于个人。

罗杰斯在一生中花了大量时间从事个人治疗,而且通常利用临床资料来开始他的研究。

和心理分析理论一样,罗杰斯的理论包含了对所有人的假设,但是他的理论尤其针对个体差异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

与分析心理对潜意识的强调不同,罗杰斯的理论强调的是意识。

个人的现象世界,就是他所经验到的世界里,在意识的层面所包含的资料,可以用来了解并预测行为。

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营造一种支持的气氛,来逐渐了解个人的私有世界。

罗杰斯对人的看法: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

我们基本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的。

当人能自由去发挥功能、自由地经验、去实现作为积极的社会性动物的基本本性时,人就是可以信赖的、基本上是有建设性的人。

罗杰斯对科学。

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看法:根据罗杰斯的现象学立场,个体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觉知这个世界的。

个体对他觉知到的环境做出反应,而这一环境可能和研究者本身对环境的定义不相符合。

个体的现象场包括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知觉,但是决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识的或可以成为意识的知觉。

尽管现象场是个人内在的私有世界,但我们也能试着去觉知个体的世界。

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出 版《成为一个人》(On becoming a Person)一 书。疗法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在此期间,罗杰斯和其同僚广泛研究心理治疗的 过程与结果,不断地测试来访者中心疗法背后的 假定。他积极研究人们在心理治疗中如何获得最 佳的学习效果,并探讨治疗关系对于改变来访者 人格的催化作用。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他对该疗 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例如,他的疗法应用在教育 上称为学生中心教育法,也应用在由非专业人士 主持的各种会心团体。
(6)价值条件(condition of worth) 价值条件是个人以重要的他人评价作为自我 价值的依据,使自己的价值体验受到外在标准的 制约。 (7)治疗的三个条件 共情理解;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 (8)学习的自由 学习的自由:自由抉择→适应变化→走向未 知的过程。 自由:能使人敢于涉猎未知的、不确定的领 域,自己做出抉择的勇气。
三、心理治疗

1、咨询目标 使来访者对自己的有益经验给予接受和 放大;养成对自己积极生活态度的信赖感; 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评价源;在生活中 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 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经 验中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
2、个人中心疗法的充要条件
(1)面对一个问题 首先是来访者遇到了他视之为严重而又有 意义的问题情景。 (2)真诚透明 如果咨询要真正开始,那么处于咨询关系中的 咨询师必须成为一个统一整合的即真诚透明的人。“真诚 透明”(congruence)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与经验的统合 和一致。 (3)无条件积极关注 这意味着要把来访者作为一个独立自主 的人予以接纳和关注,允许他拥有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 允许他从中发现属于他自己的意义。 (4)共情理解 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感受你自己的世 界,但这绝没失去“好像”这一特点——这就是共情,这 对咨询来说似乎是基本的条件。 (5)来访者应能体验到或感受到咨询师的真诚透明、接纳与 共情。 罗杰斯认为只要以上5项存在,来访者就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罗杰斯心理治疗 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

罗杰斯心理治疗 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治疗: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由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开发,是一种人文精神治疗方法,注重客户的主观经验及其自我引导和成长的能力。

这种疗法强调治疗师在与客户互动中无条件的正面评价,同情心和一致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的经典案例,并就其在当代实践中的有效性和相关性提供专家评论。

个案研究:27岁女性莎拉在艰难分手后寻求治疗以解决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在最初的会话中,莎拉表达了她生活中的绝望和缺乏方向的感觉。

她以低等的自尊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挣扎,这影响了她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和追求事业目标的能力。

在治疗期间,治疗师遵循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为莎拉探索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提供了支持性和非判断性的环境。

治疗师积极倾听了莎拉的担忧,验证了她的情绪,用同情心反射了内心的挣扎。

随着时间的推移,莎拉开始对治疗师产生信任和开诚布公的感觉,这使得她能够更深入地探究她根本的不安全感和恐惧。

随着治疗的进展,莎拉获得了对自己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模式的洞察力,这些模式根植于她童年父母忽视和情感虐待的经历。

通过治疗师无条件的正面评价以及同情的理解,莎拉开始重新评价她的自我价值,挑战她的负面信仰。

她发现了一种新的赋予权力和代理意识,这使她能够对其生活作出积极改变,并以新的信心追求她的个人和专业愿望。

专家评注:以人为中心的疗法主要专家伊丽莎白·史密斯博士提出了她对于莎拉疗法经典案例的看法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在当代实践中的相关性。

史密斯博士强调了治疗师无条件的正面评价以及同情的存在对于促进与当事人的治疗联盟的重要性。

她强调必须为客户创造安全和支持性的空间,以探索其内心世界,而不必担心判断或拒绝。

史密斯博士承认,莎拉走向自我发现和个人成长的旅程证明了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在促进积极变化和情感愈合方面的变革力量。

史密斯博士还强调了治疗师与客户互动中的一致性和真实性的作用。

她强调,治疗师与客户真诚和透明的接触对于建立信任和关系至关重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关于自我的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来解释自我发展的机制: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觉得自己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了无条件积极关注,就会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无拘束地发展一切潜能,并成为一个健康人格的人。

后来,罗杰斯把这一原理应用于心理治疗,提出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也应该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样才有利于来访者克服障碍,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来,在面对来访者时一直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心理咨询理念。

正如罗杰斯所言:咨询师并非专家,并不比来访者更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

因此,咨询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咨询师的态度,以及气氛的创造和咨访关系的建立。

作为度麦学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只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一种温暖、接纳、真诚的氛围,就能使来访者享受到被尊重的体验。

无数成功的案例证实:来访者的信任与配合才是咨询效果的有力保证,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获得来访者信任与配合的最佳途径。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案例。

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他来到度麦学苑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整个人的感觉像缩成一团的刺猬,带着强烈的防备。

我请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并轻声询问他来这里想要解决的问题.看得出来,他很想回答,却几番犹豫不敢说出口.我没有催促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一会儿看我一眼,一会儿又低下头想想,终于在五分钟后猛然抬头问了我一句话:“老师,你不会骂我吧?”感受到他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我坚定地摇了摇头,轻轻地说:“不会。

罗杰斯知识点总结

罗杰斯知识点总结

罗杰斯知识点总结一、罗杰斯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1.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基于内在的动机和自我认知。

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心理学观念,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需求,并对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进行了深入研究。

2. 自我概念罗杰斯提出了“自我概念”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包括了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自我实现罗杰斯将自我实现理论引入心理学领域,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潜在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

他强调了自我实现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4. 无条件的积极肯定罗杰斯提出了“无条件的积极肯定”的理论,认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和肯定,而不是基于某些条件的肯定。

他认为,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无条件的积极肯定,个体才能在心理上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调整。

5. 客观感知罗杰斯重视个体的客观感知,认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客观感知是基于现实的经验和知觉,而不是基于社会期望或规范。

他提出了客观感知的概念,强调了个体对自我和环境的严肃思考和客观认知的重要性。

二、罗杰斯的实践应用1. 客户中心疗法罗杰斯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形成了“客户中心疗法”的治疗模式。

客户中心疗法强调了治疗师对客户的无条件接纳和积极肯定,鼓励客户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主张治疗过程中的真诚、尊重和理解。

客户中心疗法的实践应用,对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心理治疗带来了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2. 教育实践罗杰斯的理论也被运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20世纪60年代末,罗杰斯将“当事人中心”心理疗法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经典著作《自由学习》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观。

自由学习是指个体基于自己内在的需求、愿望、兴趣等自发地、负责地做出选择,并促使自己行为、态度甚至人格发生积极变化的学习。

这一学习观具有真实性、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等特征。

时至今日,当代教学改革仍然能从中获得诸多启示: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倡导家、校、社合力办教育,引进校外辅导员,重视学生自我评估。

标签:自由学习;教学改革;当代价值卡尔·罗杰斯作为美国历史上卓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

在将这一心理疗法应用于教育实践之后,提出了自由学习的思想。

当代学校教育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教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因此,探讨罗杰斯的自由学习思想对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自由学习观产生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其“当事人中心”心理疗法的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中包含了自由学习思想。

自由学习思想的产生是受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教育、心理学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方面。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个体更加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

其次,美国国内失业、暴力、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与矛盾加剧。

工业化的发展使社会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合作,个体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在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社会主流文化的青年运动中,青年们抵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追求一种精神更加自由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罗杰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看到了学校生活和教育政策的种种弊端,因而开始了他对教学的思考。

教育方面。

20世纪3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发展到高潮,但在实践中却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低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疗法一、概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产生背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近60年的临床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提炼总结经验一手发展起来。

由“人本主义学派”的鼻祖罗杰斯(提出“咨客中心”)及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等所创,又由弗兰克(提出“存在主义”)和皮尔斯(提出“格式塔”)等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学家力行实践总结出来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亦称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在反对当时西方心理学中最主要的两大势力即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应运而生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历史上享有特别的声誉。

这种疗法取向以个人为中心,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均衡发展,在当代心疗领域中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的发展卡尔·罗杰斯在1955年发表了一篇杰出的论文《是人还是科学?》,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这种疗法不但在人道主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治疗人性和内存和谐发展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效果。

并指出,这种方法在科学上也是可行的。

罗杰斯在文章里呼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效用,而抛弃其他的观念,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客观认识中会获得更多建设性行为,这些行为作用于有机体的生成进程!在文章中罗杰斯表述了两项关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本质的原理:(1)大部分人对自身的经历采取一种乐观的态度,这些人对于社会是具备可塑性的;(2)个体的内在动机对个体发生改变起作用,改变的方向使人们对经历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使人们的行为与自身和社会都有益,乃至与宇宙的振动一致。

其中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治疗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当事人学会且更理智成熟的方式将自己与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主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由治疗师主导一切的倾向。

这种非指导性治疗关系的建立给为类提供了一个相互关心理解、自由宽容和接受的典范,建立在这种程度的理解能够使其鼓起勇气,向新的目标迈进。

简述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

简述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

简述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一)理论观点1. 人性观罗杰斯指出人性本善,而且朝向自我实现、明朗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罗杰斯假设人的内心都存有一种自然蜕变的力量,可以朝向身心健康、自我实现、自我介绍的人格行进。

2. 人格界定罗杰斯指出每个人都存有一种力求并使自己获得最小发展的心理女性主义,每个人都存有自己独有的创造力、个性和价值观,所以必须认同个人的经验和体会。

3. 人格结构(1)自我每个人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知觉构成了他的现象场,即这个人的主观世界。

其中关于自己各个方面的印象就是他的自我,或自我概念。

罗杰斯非常重视自我概念和犯罪行为适应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个明朗身心健康的人,他的自我概念应就是与他本身的情况吻合,也就是与他的真实自我吻合或者二者吻合。

(2)理想自我理想自我就是个体期望自己能具有的样子。

理想自我所具备的品质就是个体指出关键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罗杰斯指出个体的自我概念也应与其理想自我二者吻合,这就则表示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无意识和所期望沦为的形象相符合,这样人们就可以对自己深感令人满意。

4. 人格发展罗杰斯很少提及发展阶段,与精神分析学派相同,他指出人的发展受他人评价的影响。

在罗杰斯的理论中,自我就是人格的核心成分,自我的充份发展就是个体生长和发展的目标,所以,人格的构成和发展其实就是自我的构成和发展。

罗杰斯指出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关注的需要自我概念不是天生就有的,就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构成的。

积极关注的须要就是指在生活中获得周围人的关心、同情、敬重、普遍认可、温暖等情感的市场需求,每个人都存有赢得他人积极关注的市场需求,这种市场需求的满足用户源自于他人的赞赏。

(2)价值的条件孩子在谋求积极关注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地明白有些事情就是可以搞的,有些事情就是不可以搞的。

孩子们可以晓得获得父母的积极关注就是有条件的,须要搞某些事情才可以获得,如果搞另一些事情,就不能获得这种高度关注,这就是价值的条件。

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认
为:“被咨询者清楚哪些情感受到伤害;应该
向什么方向努力,关键问题在哪里,哪些经验
被埋没了。”他坚信,只有被咨询者才真正
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个人中心疗法
16
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 主要取决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 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本身和他对待被咨 询者的态度。
个人中心疗法
23
六、个人中心疗法的过程
个人中心疗法
24
1、来访者主动求助
来访者如果没有改变自我的需 要,治疗很难成功。
个人中心疗法
25
2、咨询师说明情况
咨询师向来访者介绍咨询过程, 强调来访者的作用,咨询师的作用 只是创造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气氛。
个人中心疗法
26
3、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
不管来访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咨询师都应以诚恳友好的态度相待。
个人中心疗法
27
4、咨询师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 消极情感
咨询师不只是被动接受对方提供 的信息,仅仅对表面的内容作反映, 而应深入到对方内心深处,注意发现 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这是很困难 且很微妙的一步。
个人中心疗法
28
5、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一旦对方将消极情感表达、暴 露出来,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 的情感便不断萌生出来。
个人中心疗法
12
四、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
——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
13
1、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
方法简单容易
非指导式治疗
以来访者为中心
强调接受治疗者主动的、自愿的、 负责的参与;同时,它暗示了治疗者与 寻求帮助者之间的平等,避免暗示这个 人有病。

罗杰斯的三个自我概念

罗杰斯的三个自我概念

罗杰斯的三个自我概念罗杰斯的三个自我概念简介卡尔·罗杰斯是20世纪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自我概念理论。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人格形成的核心。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由三个方面组成: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观。

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自我概念。

一、自我形象1. 定义自我形象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的认知和描述。

它包括了身体、性格、能力等方面。

2. 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身体特征、性别、年龄等。

(2)环境因素:文化背景、社会经验等。

(3)个体因素:性格特点、个人经验等。

3. 作用(1)影响行为:一个人对于自己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的认知和描述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式。

(2)塑造偏好:一个人对于自己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的认知和描述也会塑造他对于不同事物的偏好。

二、自我评价1. 定义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表现和行为的评价。

它包括了对于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评价。

2. 影响因素(1)他人反馈:他人对于个体表现和行为的反馈会影响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价。

(2)社会标准:社会对于某些行为和表现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价。

(3)个体经验:个体过去的经验也会影响他对于自己表现和行为的评价。

3. 作用(1)塑造信念:一个人对于自己表现和行为的评价会塑造他的信念,从而影响他未来的行为。

(2)情绪调节:一个人对于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也会影响他的情绪,从而调节情绪状态。

三、自我价值观1. 定义自我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内在存在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

它包括了个体内心深处最根本、最核心、最基本且最重要部分,也是形成个体核心信仰系统所依据的基础。

2. 影响因素(1)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对于个体内在存在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有着不同的影响。

(2)个体经验:个体过去经历的事情也会影响他对于自我价值观的认知。

3. 作用(1)塑造信仰:一个人对于自己内在存在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会塑造他的信仰,从而影响他未来的行为。

(幼儿学前教育)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

(幼儿学前教育)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学习目标:1.了解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及其要紧思想。

2.掌握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

3.能用人本主义的思想看待幼儿的学习需要并在实践中运用。

学习重点:1.了解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及其要紧思想。

2.掌握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并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相区分。

学习难点:1.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并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相区分。

2.能将人本主义的思想运用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

课后作业:阅读人本主义经典书籍《罗杰斯著作精粹》。

什么是“个人中心〞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联结,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强调学习者对学习情境或刺激的看法。

当一个人觉察某个知识是他感兴趣的,这时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也是主动需要的学习。

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与行为主义不同,人本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外部刺激下的产物,而是个体的一种内在潜能,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前提是他觉察这种学习对来有意义。

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专门强可塑性的阶段。

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好奇好问,喜爱探究,爱好活动,富于想象、表现欲制造力。

教师要尊重儿童,激活其学习潜能,倡导主动活动与开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应和能力,让幼儿从小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在平安气氛中的学习效果最好罗杰斯认为,在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定和鼓舞自我评价的支持性环境里,儿童较少感到学习的紧张与压力,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活动,取得进步。

【考虑】教师的哪些方面能让幼儿感受到平安的气氛?行为,语言表达,语气,表情,眼神3.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学习最持久、深刻罗杰斯提出“有意义学习〞,即对个人产生重要意义与价值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入学习活动。

〔2〕学习时自我发起的,驱动力来自个体内部。

罗杰斯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罗杰斯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相关观点
• 人类潜能运动 库尔特.哥尔德斯坦 阿拉伯罕.马斯洛 • 存在主义
库尔特.哥尔德斯坦
• 库尔特.哥尔德斯坦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发现 他们的适应性极强 • 哥尔德斯坦和弗洛伊德一样也持有机体的能量论 ,他强调人主要的动机不是寻求紧张的解除,而 是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内在潜能,并在 成长过程中实现。
受辅者中心疗法的历史
• 西蒙把受辅者中心疗法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治疗者使用情感反映的技巧 第二阶段,强调以受辅者为中心和辅导员的态度 第三阶段,强调治疗气氛
改变所需的治疗条件
• 协调与真诚 • 无条件的关怀 • 设身处地的了解
受辅者中心疗法效果
• 已涉及到的改变有:防御性下降,对经验本身更 为开放;发展出更积极、更具协调性的自我;发 展了对他人的积极情感;从依赖别人的价值观转 而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 • 积极的治疗气氛与积极的人格改变有关
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具有整体性以及时间上和情境上的稳定 性 • 测量自我概念的限制和困难 ①有些测验题目与某种群体的人并不相关,或者 忽视了特殊个体的某些重要方面。 ②无意识的防御过程和社会赞许可能会影响自我 报告的诚实度
冲突、焦虑与防御
• 弗洛伊德和罗杰斯关于冲突、焦虑和防御的理论 存在很大差异,总的来说,罗杰斯强调的是个体 朝向自我实现,使机体与自我协调,弗洛伊德强 调的是通过防御来降低焦虑并驱除欲望。
阿拉伯罕.马斯洛
• 他把这种心理学称为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他批判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认为它们是悲 观、消极的。他提出人的本质是好的或者说是中 性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朝向成长或潜能发挥的 动力,心理疾病是人类机体的本性扭曲受挫的结 果 • 他提出了一种人类动机的看法,区别了生理需要 与心理需要,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 自我实现的人具有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理论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不是一个人格理论,而是关于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的过程。

然而,人格理论总是从治疗理论发展来的。

罗杰斯的观点代表了现象学的人格的研究取向,即强调为什么我们能够且应该根据人们对自己及周遭世界的看法来理解他们。

提出罗杰斯的理论是因为它关注自我概念及与其有关的经验,也因为它有意将临床的直觉与客观的研究结合起来。

罗杰斯强调个人经验,以及成为“功能完全发挥的个人”的重要,他的理论对咨询员、教师和商业主管人员的培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对人的看法是坦率的,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反,但又与他的治疗观和研究观密切相关。

罗杰斯理论的精神使他在人类潜能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客观与实证研究的强调影响了罗杰斯,但是他的理论却来源于对个人的深入研究,然后理论又应用于个人。

罗杰斯在一生中花了大量时间从事个人治疗,而且通常利用临床资料来开始他的研究。

和心理分析理论一样,罗杰斯的理论包含了对所有人的假设,但是他的理论尤其针对个体差异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

与分析心理对潜意识的强调不同,罗杰斯的理论强调的是意识。

个人的现象世界,就是他所经验到的世界里,在意识的层面所包含的资料,可以用来了解并预测行为。

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营造一种支持的气氛,来逐渐了解个人的私有世界。

罗杰斯对人的看法: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

我们基本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的。

当人能自由去发挥功能、自由地经验、去实现作为积极的社会性动物的基本本性时,人就是可以信赖的、基本上是有建设性的人。

罗杰斯对科学。

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看法:根据罗杰斯的现象学立场,个体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觉知这个世界的。

个体对他觉知到的环境做出反应,而这一环境可能和研究者本身对环境的定义不相符合。

个体的现象场包括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知觉,但是决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识的或可以成为意识的知觉。

尽管现象场是个人内在的私有世界,但我们也能试着去觉知个体的世界。

罗杰斯认为现象学是人的科学的基础,这也是他发展一主观现象理论所用的方法。

在了解人类的行为时,罗杰斯总是以临床观察开始的。

他尽可能排除偏见,积极收集临床资料。

罗杰斯一生都致力于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罗杰斯关注的是心理治疗的过程。

他的人格理论是从他的治疗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且理论的重心及有关研究一直在改变。

然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他始终关心的是人如何去知觉他的世界,特别是如何去知觉他自身,并重视改变的过程。

与强调驱力、本能、潜意识、紧张消除和早期个性发展的心理分析理论相反,现象学取向强调知觉、感觉、主观的自我报告、自我实现及改变的过程。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结构概念是自我。

个人觉知到外部事物,并经验到自己,他对事物赋予意义,于是知觉与意义的整个系统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

现象场中被个体认为是自我的那些部分包括了“自己”和“我”两个组成。

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一致的知觉模式。

尽管自我会改变,它总是保持其结构性、联合性和组织性。

关于自我概念,有另外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自我不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小人,自我不“做”任何事。

自我并非控制人的行为。

自我代表的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知觉。

第二,那种称为“自我”的经验与知觉形态可以被意识到。

一个相关的结构概念是理想自我(ideal self)。

理想自我是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观念,它包括与自我相关,且为个人所高估的知觉和意义。

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常有冲突。

自我概念的测量常用Q分类法、形容词坚定量表、语义分析法等。

Q 分类、形容词鉴定量表和语意分析法都接近罗杰斯现象学的自我报告的理想,提供的资料在统计上很可靠,与理论相关。

罗杰斯的人格观点和弗洛伊德有很多不同。

罗杰斯的人格观点强调变化,在他的理论中很少用到结构的概念。

罗杰斯视个人为不断前进的,他不重视行为中紧张消除的一面,转而强调自我实现,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自我实现的倾向。

现的概念也指个人朝向满足需要或紧张消除,且强调活动会使机体得以成长,并从中得到愉快和满足。

罗杰斯认为机体的功能在于维持各种自我知觉的一致性(没有冲突),以及自我知觉与经验的协调,当觉知自我与真实经验之间存在差距时,个体就陷入不协调的状态。

焦虑是经验和自我知觉有差距所致,多数情况下,个人能觉察到验,并使之进入意识,但有时我们也会觉察不到经验。

对于此,罗杰斯采用“隐觉”的概念来表示个体经验到一个刺激,但却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

个体的“隐觉”是偏离经验的,它能进入意识的层面,并强迫自我观念的改变。

这样,自认为不会憎恨别人的人,不管何时经验到何种程度的憎恨情感,他们都将经验到焦虑。

个体寻求维持其自我观念,对不协调的状态反应——由于承认与自我相冲突的经验而产生威胁感——即是防御。

个体模糊地知觉到某个经验与自我结构不协调时,机体就以防御的方式来否认经验的觉知。

两种防御过程分别为经验意义的曲解和经验存在的否定。

罗杰斯强调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关怀。

应用和评价罗杰斯学术生涯的主要部分就是临床上的运用。

个人中心疗法最先发展于心理辅导及心理治疗。

也就是所说的受访者中心疗法,“指的是不是把寻求帮助的人作为有依赖性的病人来看待,而是把他当作有责任的当事人”。

罗杰斯并不关注异常行为的病态模式及医生的医疗方法,他强调的是个体对健康的趋向、干扰成长的环境条件以及能够有助于消除障碍达到自我实现的治疗环境。

在罗杰斯看来,健康的人能将自己的经验同化于自我结构中。

一个健康的人,其自我和经验之间是协调的,是对经验开放的、没有防御的。

相反,对神经病患者来说,其自我观念形成的方式与他自身的经验并不一致。

心理适应不良的个体必定否认他的感觉及情绪经验。

与自我结构不协调的经验要么被否定要么被曲解。

罗杰斯不主张细分心理疾病的形式,但他细分了防御行为的类型。

他认为防御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描述。

在合理化作用里,个人为了与自我相一致而曲解行为,幻想也是一种防御行为。

第三个防御行为是投射作用。

这些防御行为的描述虽然类似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防御行为,但是罗杰斯认为防御行为是以否认或曲解知觉的方式来处理自我与经验间的不协调。

而且,罗杰斯理论中的防御作的分类并没有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那么重要。

尽管罗杰斯从治疗的经验发展出一套人格理论,但他理论的中心论点是治疗过程本身。

罗杰斯主要关心的是人格改变的方式。

他致力于一个连续的主观与客观的改变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是罗杰斯理论的核心。

西蒙把受辅者中心疗法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罗杰斯重点强调治疗者使用情感反映的技巧。

基于此观点,治疗者以最少的活动引导受辅者的谈话——非指导的观点。

尤其治疗者对未表示的态度或潜意识更不提出解释。

第二阶段由强调辅导员的非指导转而强调以受辅者为中心,由强调技巧转而强调态度。

辅导员要以设身处地的方式进入到受辅者里面。

第三阶段,逐渐强调治疗气氛。

罗杰斯的治疗者不是超然独立的人,而是要投入于治疗情境,他要表达感情,投入与受辅者的关系中。

此时更强调情感的体验而非言语的自我探索。

这一阶段逐步强调研究治疗气氛和人格改变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治疗中极为重要的变量是治疗气氛。

如果治疗者在他与受辅者的关系中,以对受辅者有现象意义的方式提供三种情况的话,治疗改变就会发生。

罗杰斯假设对治疗改变至关重要的三种情况是,协调与真诚、无条件的关怀、设身处地的了解。

罗杰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之一是他开辟了心理治疗的系统研究之领域。

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罗杰斯及其他人所做的大量研究论证了受辅者中心疗法产生的改变。

已涉及到的改变有:防御性下降,对经验本身更为开放;发展出更积极、更具协调性的自我;发展了对他人的积极情感;从依赖别人的价值观转而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

罗杰斯还发现积极的治疗气氛与积极的人格改变有关。

早期罗杰斯致力于把临床灵敏性与科学的严谨性结合起来,而在后期罗杰斯则日益转向仅仅依赖人本身的现象学的研究,罗杰斯强调经验,尤其是个人经验。

罗杰斯的另一个较重要的转变是从一对一的治疗关系转为群体治疗。

在他的《论群体冲突》一书中,罗杰斯阐明,在人数较少且集中的群体中,改变更迅速且更明显。

罗杰斯尤其感兴趣的是婚姻关系群体及婚姻的抉择,这一兴趣表现在对以下几方面的关注:坦率、诚实、情感的共享、对关系中内在感受的意识。

最后罗杰斯把个人中心法拓展到管理、少数民族群体、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及国际关系中。

罗杰斯的立场是人类潜能运动的一部分,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第三势力”,是除了心理分析论与行为主义之外的另一种学派。

人类潜能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库尔特.哥尔德斯坦和阿拉伯罕.马斯洛。

库尔特.哥尔德斯坦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神经病和精神病学家。

人主要的动机不是寻求紧张的解除,而是自我实现。

他认为,人发挥其功能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了表达实现自我的动机。

每一个人都有内在潜能,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

自我实现的威胁来自于个人体内的功能障碍,也来自个人与环境的联结方式。

一旦这些内部的及环境的障碍被排除,动机和成长过程还将继续。

因此机体的任务就在于,调整其内部的功能并以一定的方式和环境相联系,从而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

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区别了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作为生物机体,没有食物和水我们就不能生存。

作为心理机体,如果其他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仍然不能完善地发展。

人的需要从低等到高等分为五个阶段,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还对健康、自我发挥、自我实现的个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或当时仍然在世的一些人。

从研究中得出结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以下特征:他们接受自己和他人;他们关心自己,而且自然会想到别人的需要和欲求;他们会对人及环境中的独特性作出反应,而不是以机械的、僵化的方式做出反应;他们至少能与某些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是自发的,有创造性的;当对现实的要求做出反应时,他们不信奉规则,坚持自己的观点。

存在主义观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人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者视人是单一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在哲学家Kierkeguard 看来,存在的唯一问题是作为个体而生存。

其他的许多强调也与对人的重视有关。

第一,强调自由。

自由、意识和自我反省使人不同于其他动物。

第二,自由包含了责任。

每一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行动、真正的存在或信奉“不好的信条”而负责。

根本上,每个人对他们自己的存在负责。

第三,关注死亡的存在,个体在世界上是单独的、完全不可替代的。

最后,存在主义者强调现象学以及对每个人独特经验的了解。

个体对事件的理解是根据事件对个体具有的意义,而不是根据某些标准的定义或已经确认的假设。

现象学用于研究心理学潜伏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它排除了某些重要变量的探讨,尤其是人们意识之外的那些变量。

如果我们局限自己于人们报告的内容,那么我们将忽视人类功能的一些重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