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a7fa9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8.png)
5.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4.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及其应用尚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3.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难点解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和拓展。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想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为什么烧开水后锅里的水减少了?”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索质量守恒的奥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过程描述: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涵盖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应用实例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在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2张PPT)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d1068e81c758f5f61f676d.png)
测(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在水中加入一种催化剂,水变汽油、柴油(含碳 元素),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欢迎有识之士加 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
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汽油、柴油中含有 碳元素,因此水不可能变成柴油。
测(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导
学
论
展
结
测
导(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导(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轻? 2.为什么铁刀放久了质量会增加?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变化?
做出猜想
大于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等于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小于
学(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镊子等 实验药品:A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分 分裂 原 重新
组合
子微观 子
新 分 子
宏观
种类
原 子
数目 不变
质量
种类
元
不变 各物质的
素
质量总和不变
质量
结(总结梳理,解释应用)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结(总结梳理,解释应用)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化学变化 适用
含义
质量守恒 应用 解释化学
定律
现象和问题
实质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氢氧化钠 + 硫酸铜→氢氧化铜 + 硫酸钠
=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烧杯、试管的质量
烧杯、试管的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73bdd777232f60ddcca1a5.png)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三)“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化学具体目标:1.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2.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3.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6.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7.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这一基本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三是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其核心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即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不变?教材重点确定为: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重点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的科学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caa5cc0cfc789eb162dc890.png)
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判断: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变成水蒸气, 质量保持不变。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 g食盐溶解在
95g水中得到100g食盐水( × )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循!
微观本质
+
微观
宏观
原子种不类变?
元素种不类变呢?
原子数不目变?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质量不呢变?
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20克食盐溶于100克水中得到120克食盐溶液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5 – 1 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反馈
推送反馈练习1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
探究实验 2.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 橡皮塞、导管、气球(或塑料袋)、细线、盐酸、大理石等
①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碳酸钙+氯化氢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②实验装置如何设计?(选择什么反应容器?怎样使反应发生?)
3.小丽实验测得反应后总质量偏小的原因是什么? ①装置漏气 ②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称量,气球受到空气浮力
4.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要考的因素有哪些? 节能、环保、简单、安全……
碳反酸应钙前+氯称化量氢的物质 锥形瓶的 质量
反氯应化后钙称+水量+的二物氧化质碳 锥形瓶的质量
碳酸钙的质量 没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
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c6b943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6.png)
试一试:相信你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2、10g黄泥水过滤后得到了7g水和3g 泥,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试一试:相信你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体积的氢气
和1体积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
成3体积的水。
(×)
多识一点
定性与定量
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 家们用定量的方法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 化学变化的重要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定量”与“定性”有何区分呢?
光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金子会不会生锈?蚂 蚁有没有思维能力?这些都属于定性的问题;光从 太阳到达地球需要多长时间?石墨在多高的温度和 压强下转化为金刚石?燃烧1L汽油能放出多少热量? 这些都属于定量的问题。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 是定性的精确化。定量研究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方 法之一,它需要精密的计量仪器。1774年,法国科 学家拉瓦锡就是依靠比较精密的天平,经过反复测 定和分析,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 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
试一试:你能帮他吗?
有同学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二是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镁。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他认真收集反应的生成物,并准确称量了这些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实验1 实验2
氧化汞1.083g 金属镁0.486g
水电解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水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 质量总和有怎样的关系?
两位化学家的“争论”
波义耳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bca33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f.png)
小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_等于反应后____________。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__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质量守恒指质量方面守恒,其他方面不一定守恒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均保持不变(原 子的“三不变”)。
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均同时反应完,没有剩余
题型一:简单计算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为____g
2、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 有______g氧气参加了反应。
3、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
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
甲
+
乙
+
丙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大小不变
反应前物质总重量=?=反应后物质总重量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1、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仪器总重量 2、产生化学反应 3、称量反应后反应物和仪器总重量
实验1: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 )
现象: 大理石表面产生气泡,天平往右偏转
HCl +CaCO3 CaCl2 + H2O + CO2
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由 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Fe+CuSO4
Cu+FeSO4
m1
=
m2
反应前物质总重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重量
实验3:白磷燃烧
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 先膨胀后收缩;天平保持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31a59f58a2161479171128e0.png)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1.理解并能正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现象。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阅读教材第101-102页的实验探究5-1,完成下列填空:1.根据下列3个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2.根据小组桌面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探究内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我的推测反应物的总质量=(填“>”“=”或“<”)生成物的总质量我选择的化学反应(用“√”选一个)1.盐酸和大理石反应()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我不选另外化学反应的原因方案1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质量不好测量;方案3有氧气参加,质量也不好测量我选择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细线我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1.称量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2.将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3.称量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4.比较反应前后的总质量1.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2.天平平衡我的结论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反思与评价1.你的实验是否验证了自己的推测?是2.你的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是否影响了你的实验结果?答:略表达与交流在化学反应中,若用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时,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3.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1.该定律能不能推广应用于物理变化?答:不能。
2.该定律中的守恒是否包含体积呢?答:不包含。
3.该定律中的质量总和是否包含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呢?答:不包含。
4.该定律在运用时能不能遗漏气态物质?答:不能。
5.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关键字眼?答: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50c40481c758f5f71f6771.png)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材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过程,已经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而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并不知道,但这一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的基础,这一守恒思想一直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
本节的编写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改变的,并引导学生从微观上进行分析得出质量不变的本质原因,为后面的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打下基础,也为高中阶段其他守恒思想的学习埋下伏笔。
学习目标:⑴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⑵能用微粒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探究。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学习准备师:完成本课所需的仪器药品准备;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课前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展示和点评或核对答案。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火柴燃烧,蜡烛,酒精燃烧的图片。
问题:这些物质燃烧后留下什么?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讲述:没有,我们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生成新物质,那么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要对化学变化进行定量研究。
板书:§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探究新知情景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呢?我们以过氧化氢分解为例,课本P100活动天地5-1插图。
问题1:图中两位同学的观点,你赞成谁的? 你有别的猜想吗?情景2:课本P101上小丽同学所画的3个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微粒示意图问题组2:你认为那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过渡:同学们,通过以上情景组的学习,可能你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已经做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讲述:课本P101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前两个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当然也可选择其他你们熟悉的反应,但限于仪器药品原因,感兴趣的学习小组课后可进实验室完成.)在此,老师也选择了一个反应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这一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的实验过程,然后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按要求完成导学案上探究任务一的内容.演示:用白磷燃烧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演示完以后立即让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多媒体展示探究要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实验记录点评:学生分组点评展示结果教师点拨总结:根据学生的点评结果,教师点拨升华,并让学生做好记录。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3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5e2f713c1ec5da50e2707e.png)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 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氧气
小 明
小 丽
小丽同学用下列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甲)
+ + +
(乙)
(丙)
【思考】1、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推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增大/减少/不变)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16 克氧气参加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了反应。
3、成语“点石成金”,即能使石头(主要成分 是CaCO3)变成黄金。 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 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实验现象或结果
方案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 量总和的测定
2、天平仍平衡 硫酸钠+氢氧化铜
现
象: 1、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 : 结 论:
硫酸铜+氢氧化钠
1、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方案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反应原理: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结 论:
设计实验的一般思路:
1.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 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3.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需要哪些仪器、 药品。 4.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课件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a0a3e2581b6bd97e19ea33.png)
物质
甲 乙 丙丁
反应前质量 /g
120
90
6
5
反应后质量 /g
86
108 22
a
D.反响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5∶1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守恒
[解析] 反响前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响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根据 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响中消耗甲的质量为120 g-86 g=34 g,生成乙的质 量为108 g-90 g=18 g,生成丙的质量为22 g-6 g=16 g,生成丙和乙的 质量总和等于消耗甲的质量,该反响属于分解反响;丁反响前后质量不变,可 能是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响的杂质。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发生交换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守恒
实验 内容
铁钉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前后质量的
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续 表实〕验说明
铁钉表面上 覆盖一层红 色固体,溶 液由蓝色变 为浅绿色, 天平_保__持___
平衡
没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 反应,不需 要系气球, 也可以不在 _密_闭__容 器 中进行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 恒》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PPT课件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8张PPT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6c96835727a5e9856a61d8.png)
问题讨论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发生了变化,而总质量却 不变呢?
友情提示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
H2O 水分子
氢、氧原子 氢分子、氧分子 O2
原子的种类 不变 ; 原子的数目 不变 ; 原子的质量 不变 ;
二、质量守恒的实质 (微观解释)
我们漏称了: 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粉末
如何改进该装置?
稀盐酸
总结归纳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 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则反应一定要在 密闭容器 内进行。
化学史介绍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4年)
失败
成功
挑战权威:
你认为波义耳所做实验中的反应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遵循 为什么波义耳没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三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及装置的总质量: 反应的现象: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气泡冒出 称量反应后物质及装置的总质量:
探讨与反思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后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有:碳酸钠与稀盐酸 生成物有: 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符号表达式 P+O2
P2O5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及装置的总质量: 反应的现象:生成大量白烟。 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及装置的总质量: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9f209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9.png)
当堂检测
1.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
A
B
C
D
当堂检测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当堂检测
3.现有化学反应 A+B→C,若ag A与bg B充分反应,
则生成C的质量( C )
A.大于(a+b)g
B.等于(a+b)g
C.小于或等于(a+b)g
D.无法确定
当堂检测
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因为( C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活动天地5-1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根据你的推测,设计实验来检验你的推测是否正确。
1.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 2.如何测定反应前后质量 3.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 4.需要哪些仪器,药品
方案一: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天 平保持平衡
法国 拉瓦锡
英国 波义耳
1673年,波义耳在密闭 的容器中煅烧金属,打 开容器盖称量,发现反 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
俄国 罗蒙诺索夫
1756年,罗蒙诺索夫在 密闭容器里煅烧金属, 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 在煅烧前后没变。
1777年,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的实验 使质量守恒定律得 到公认。
你能分析出波义耳为什么和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吗?
当堂检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1b2f42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9.png)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小 明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 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氧气
小 丽
小丽同学用下列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甲)
+
(乙)
+
(丙)
+
【思考】1、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估计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
实验现象或结果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重 量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 方案 量总和的测定
现 象: 1、有蓝色沉淀生成
2、天平仍平衡
反应原理 :
硫酸铜+氢氧化钠
硫酸钠+氢氧化铜
结 论:
1、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方案 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1_6__克氧气参加
了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即微观解释):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分析原因。
+
H2O2
H2O + O2
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讲义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bc6121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b.png)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讲义一、什么是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无论是简单的化学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还是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都始终成立。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直观地感受质量守恒定律。
比如,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让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反应前,我们分别测量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
反应结束后,我们再次测量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分子和氧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
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只是它们的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
再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在这个反应中,碳酸钙分子分解成钙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然后钙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化钙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二氧化碳分子。
同样,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正是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特性,才保证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确定物质的化学式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未知物质的化学式。
例如,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2、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我们可能会观察到物质的质量似乎发生了变化。
但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其实是由于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或者有沉淀产生等原因导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变: 分子总数(微观)
课堂练习
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即反 ⑵、 应A+B→C,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 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 ) A、44克 C、22克 B、32克 D、12克
⑶、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H2O) 和二氧化碳(CO2),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C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不含O元素;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O元素; D、可能含有C、H、O元素;
+
+
水分子
氧原子氢原子Fra bibliotek氧分子
氢分子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⑴、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⑵、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⑶、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⑴ 、为什么过氧化氢分解后生成的氧气的 质量小于过氧化氢的质量?
⑷、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
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 了化学反应: 高温 C + H2O(气) H2 + CO 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B )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 • • • • • •
⑸、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各项中: A、原子的数目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E、分子的种类 A、C、D 肯定不会改变的是_______ E 肯定会改变的是________ B 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_______
H2O2
MnO2
H2O + O2↑
⑵、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 f克A与B恰 好反应,生成m克C与n克D。则参加反应的B 克。 质量为 m+n-f
总结 一定不变
⑴、原子的种类 ⑵、原子的数目 ⑶、原子的质量 ⑷、元素的种类 ⑸、元素的质量 (6)、物质的总质量
微 观 宏 观
一定变
物质的种类(宏观) 分子的种类(微观)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实验探究
P NaOH
+
O2
点燃
P2O5 Na2SO4 + Cu(OH)2
+ CuSO4
CaCO3+HCl—CaCl2+CO2 +H2O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不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