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 导学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教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着重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1.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2.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二、知识链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
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
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
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三、课前预习知人论世初读课文(一)学习选文第一则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王何必曰利》预习案编写:管晓翠定稿:郝巧娟使用:高二()班——2010年4月教学目标一、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二、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三、了解孟子的义利观,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四、认识孟子义利思想的时代意义。
五、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一、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一、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二、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预习成果检测: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然而不王者_________孳孳为善者________ 蹠之徒也_______ 利与善之间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上下交征利__ 苟为后义而先利__ 吾闻秦、楚构兵______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 愿闻其指___ 然而不亡者____ 孳孳为善者______ 舜之徒也_____ 利与善之间也____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活用情况。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王何必曰利》教案《王何必曰利》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王何必曰利》 学历案
《王何必曰利》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内涵,认识“义”与“利”的关系。
2、学习孟子运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3、思考“义利之辨”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孟子“先义后利”“以义为上”的观点。
掌握孟子的说理方法,体会其论辩艺术。
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究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作品背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国诸侯为争夺土地和人口,纷纷追求富国强兵之策,功利思想盛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主张“仁政”,反对功利主义,倡导“义”高于“利”。
四、文本研读(一)疏通文意1、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将对我国有利吧?”2、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 了解《王何必曰利》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3. 理解作者对“利”的态度,并能够分析文中的议论和论证;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3. 分析文中的论证和论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议论和观点;2. 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和技巧;3. 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为于谦。
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的问题,通过引用历史和文学名篇,分析了利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策略本文的主旨和情感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理解文意。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2.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视野;3.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4. 课堂展示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利”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你们觉得‘利’对人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怎样理解‘利’?”二、阅读1. 指导学生逐段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论证;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讲解1. 讲解作者背景和语言特点;2. 讲解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四、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利”的优缺点,以及它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2. 全班讨论:让学生在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利”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先秦诸子选读2.2王何必曰利 导学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首尾呼应的结构。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1、《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宋牼.将之楚()然而不王.者()孳孳..为善者()蹠.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上下交.征利()苟.为后义而先利()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愿闻其指.()然而..不亡者()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不远.千里而来()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臣者怀利以事.其君()然而不王.者()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孟子遇于石丘先生之志则大矣。
5、结合注释,翻译以下重点语句(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译文:(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高中语文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 ,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A不远千里而来B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谨庠序之教
5.翻译下列句子
①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②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③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先生 以利说秦楚之王D其孰能讥 之乎
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3.辨析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用法。
未有仁而遗其 亲者也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留待作遗施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4.下列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第三篇短文则说明舜蹠之分在于善利之间 :扬善成为圣贤之君,逐利则成为杀人魔王。
二、背景纵览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
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何以利吾国
(四)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王何必曰利 导学
预习导学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餍()土庶人()万乘之国()叟()
宋牼()利与善之间()然而不王者()
孳孳为善()说而罢之()遗其亲者也()
蹠()
3.一词多义
孟子遇于石丘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以罢三军之师
先生以利说秦王
怀利以相接
不远千里而来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宋牼将之楚
助读链接
【译文】
选文1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问题二:第二则选文中宋牼和孟子在劝说秦王、楚王的观点上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训练测评
1.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秦、楚构兵构兵:交战
B.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遇见
C.怀利以相接接:交接,交往
D.愿闻其指指:意志,意向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孟子遇于石丘B.无他,利于善之间也
第2课 王何必曰利 学案
第2课王何必曰利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孟子重义轻利、后利而先义的思想,学习借鉴孟子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字、词、句,疏通课文。
2、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内容,把我孟子的义利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知背景“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中的一句话。
面对梁惠王对“利”的热切期待和渴望,孟子旗帜鲜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重义轻利”。
置身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战乱频仍的蒙昧野蛮社会,孟子力图破除世人心中利益至上的观念,引领人们走向礼让、和美。
几千年来,孟子的义利观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了“仁义”的大旗,构筑了中华民族抵御利益侵袭的道德底线。
二、积累文言基础知识:1.单音字万乘.(shèng)之国叟.(sǒu)弑.(shì)其君者不夺不餍.(yàn)说.(shuì)而罢之然而不王.(wàng)者孳.孳(zī)为善者蹠.(zhí)2.通假字(1)愿闻其指.(通“旨”,意旨)3.古今异义(1)以罢三军之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2)何以利吾家.(古义:卿大夫采地食邑,今义:家庭)(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4.一词多义遗(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遗弃)(2)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丢失的东西)(3)留待作遗.施(赠给)(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乘(1)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乘,一车四马)(2)因利乘.便(乘,趁着)(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乘,乘坐)(4)吏士喜,大呼乘.之(乘,追逐)而(1)不远千里而.来(连词,表修饰关系)(2)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连词,表结果关系)(3)苟为后义而.先利(连词,表并列关系)(4)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连词,表转折关系)以(1)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介词,用)(2)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目的连词,来)(3)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介词,用来)(4)何以.利吾国(介词,凭借)(5)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因而)5.词类活用(1)不远.千里(意动用法,以……为远)(2)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使动用法,使……获利)(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名词作动词,有仁德)(4)轲也请无问其详.(形容词作名词,详细情况)(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作动词,称王)6.特殊句式(1)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疑问句(2)先生将何之宾语前置句(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4)先生之志则大矣判断句(5)孟子遇于石丘状语后置句三、布置作业:1、积累到作业本上2、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王何必曰利》学案
《王何必曰利》学案《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一)(学生案)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第一课时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孟子其人其书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战国时期鲁国人(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2.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3.孟子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着重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过程与方法: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复习巩固:一)给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叟()庶()人万乘()弑()其君不夺不餍()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三)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古之人不余欺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彼且奚适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四)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①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②原文: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③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复习巩固有也。
何必曰利?二、课前预习:1.找出第一则选文的中心论点?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3.课文一二则选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我的疑问】整体感知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孟子在选文(一)(二)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
2. 列举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与孟子的义利观背道而驰的现象,就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的社会弊端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提升,形成小组意见,再在班内交流。
王何必曰利2
高二语文《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编写:刘慧萍使用日期:班级: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一、自主学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 (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3)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 (6)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 (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__ (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1)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 (2)兵连祸结______________(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______(4)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
(1)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答案:1、(1)助词,相当于“的”。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王何必曰利》主备人:任世前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3.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及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学生诵读课文,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4、蹠之徒也()5、利与善之间也()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不远千里而来2、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上下交征利4、苟为后义而先利5、未有义而后其君者6、吾闻秦、楚构兵7、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8、愿闻其指9、然而不亡者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11、孳孳为善者 12、舜之徒也13、利与善之间也三、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先生将何之2、未之有也3、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4、孟子遇于石丘四、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探究案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2、孟子数落宋的目的是什么?3、孟子认为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4、孟子说:“何必曰利”,那么过多的强调利益会带来哪些危害?试用文中语句回答。
5、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王何必曰利》训练案主备人:任世前班级:组别:姓名: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叟(shǒu) 庶(shù)人千乘(shènɡ) B.说(shuō)而罢之遗(yí)其亲宋(kēng) C.构(ɡòu)兵不餍(yàn)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交(互相)征利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不夺不餍(满足)B.罢(停止)之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离开)仁义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B.何以利吾国?C.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王何必曰利第二课时导学案
(二)《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重难点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4、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及内容
课堂随笔
积累义利观名句:(一)《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
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1)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2)兵连祸结______________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______(4)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
(1)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
(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4)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1.译句:“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论证?
人教版选修《王何必曰利》导学案设计(教师)
王何必曰利(教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3.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知识链接】1.《孟子》特征《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中的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王何必曰利》
一、导入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读课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
3、吾闻秦、楚构兵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
5、愿闻其指___
6、然而不亡者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三、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
四、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翻译。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五、讨论问题
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3、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4、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