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2.2王何必曰利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首尾呼应的结构。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
1、《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
(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宋牼.将之楚()然而不王.者()
孳孳
..为善者()蹠.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上下交.征利()苟.为后义而先利()吾闻秦、楚构兵
..()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愿闻其指.()然而
..不亡者()
孳孳
..为善者()舜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不远.千里而来()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臣者怀利以事.其君()然而不王.者()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孟子遇于石丘
先生之志则大矣。

5、结合注释,翻译以下重点语句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文:
(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3)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译文:
(4)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译文:
二、综合探究
【第一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2.孟子想要阐述什么道理?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3.结合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4.探讨问题:“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则】
1.宋牼劝战的方式是什么?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第三则】
分析逐利与扬善对人的发展倾向产生的影响?
三、归纳整合
1、认真阅读课文三则选文按要求填写下表(常见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
2、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见梁惠王见:拜见 B.上下交征利征:谋取
C.不夺不餍餍:吃 D.万乘之国国:国家
2.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何以利吾国?” D.孟子遇于石丘。

(C项与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疑问句;B项是判断句;D项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3.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C.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D.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形象地说明用仁义治国安身有很大好处。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叟(shǒu) 庶(shù)人千乘(shènɡ) B.说(shuō)而罢之遗(yí)其亲宋
(kēng)
C.构(ɡòu)兵不餍(yàn)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互相)征利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不夺不餍(满足)
B.罢(停止)之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
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离开)仁义
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河东凶亦然
C.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 D.吴广以为然
7.下列句子中的“徒”字,与“舜之徒”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鲁孔丘之徒与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B.前两则短文中的“仁义”,与第三则短文中的“善”,其内涵是一致的。

C.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

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诸侯国君接纳的原因。

D.孟子数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
能用“仁义”去劝说秦、楚二王。

【答案】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kēng wàng zīzhíjiàn
2、相互;如果;交战;游说;意向;这样而;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类;差别;
背离
3、意动用法,以...为先/后;意动用法,把...放在次要位置;意动用法,认为...远;
使动用法,使...休战;使动用法,使…受利;
名词用作动词,侍奉;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4、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判断句
5、略。

二、综合探究
【第一则】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首尾呼应,突出立场——义先于利
总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4)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4.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

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

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第二则】
1.言其不利。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2.对比论证: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追名逐利――国破家亡
手足情深父慈子孝君臣一体:躬行仁义——称霸天下
【第三则】
扬善——圣贤之君;逐利——杀人魔王
最后一个语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可由此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三、归纳整合
1、
2、不够准确。

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可结合孟子的文章理解。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四、当堂检测
1.C 餍:满足
2.C
3.A “绝对不要考虑利”说法错误按孟子的观点,他是强调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4.B A.叟:sǒu;C.说:shuì;D.间:jiàn
5.A B身:自己;C.去:去掉;D.怀: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
6.B 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正确
7.C A弟子:B白白地;题干与C都是“类”的意思;D空
8.C C项中“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是对的,可后半部分“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国君接
纳的原因”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孟子的重仁义轻利的主张不合时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