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2.2王何必曰利 导学案
人教版高考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2.2《王何必曰利》word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目标: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1、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明确本节课的要点: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1、朗读课文,并思考: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板书:A、弑其君、夺不餍。
存在的危害:B、秦、楚、拘兵。
破坏社会秩序C、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
(板书:)对比论证:A、“利”(谋求利益)(前面讨论“存在危害”)(正反对比)未遗其亲(君)者也。
B、“仁”(勤勉行善)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臣、父子、兄弟去利(首尾呼应,使主旨更加鲜明)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
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
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教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着重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1.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2.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二、知识链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
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
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
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三、课前预习知人论世初读课文(一)学习选文第一则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何必曰利》 学历案
《王何必曰利》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内涵,认识“义”与“利”的关系。
2、学习孟子运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3、思考“义利之辨”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孟子“先义后利”“以义为上”的观点。
掌握孟子的说理方法,体会其论辩艺术。
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究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作品背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国诸侯为争夺土地和人口,纷纷追求富国强兵之策,功利思想盛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主张“仁政”,反对功利主义,倡导“义”高于“利”。
四、文本研读(一)疏通文意1、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将对我国有利吧?”2、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王何必曰利》学案
王何必曰利预习案(选文一)一、走近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
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反对“”,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记录孟轲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二、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三、基础过关1. 注音叟.不夺不餍.2. 解释重点词语(1)苟.为后义而先利()(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3)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3.实词解释A.孟子见梁惠王B.上下交征利C.不夺不餍D.万乘之国4.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何以利吾国?”D.孟子遇于石丘。
5.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8-人教版
(五)布置作业
板
书
王何必曰利
孟子
1.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2.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课
题
王何必曰利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词语,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
2.学习和借鉴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3.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句等文言知识。
2.学习和借鉴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难点
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讲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3.15晚会曝光名单汇总”
二、检查预习
三、研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整体把握。
提问:概括三则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1、先义后利
2、义中取利(打义的旗号)
3、义是善恶的标准。
(二)分析文本。1.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
2.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试做分析。
3.再读课文,总结孟子的义利观。
(三)拓展:如果你是梁惠王,你能接受孟子的观点吗?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时间:班级:高二(11)班教师:杨丽云引言: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追名逐利、唯利是图。
上到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了利益而争: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风气,实现人人互敬互爱的社会理想,孟子以他犀利的言论指出了唯利是图的危害,以严父慈母的心肠劝说人们,远离私欲和私利的诱惑,回归仁爱的本真。
学习目标:1、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我们要理清三则文本的论述思路,进而总结孟子的论述艺术并能学以致用。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要能把握孟子的义利观的时代意义。
3、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能积极去探索并践行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学习重难点:1、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我们要理清三则文本的论述思路,进而总结孟子的论述艺术并能学以致用。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要能把握孟子的义利观的时代意义。
预习案说出下列句子中紫色字体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3、不远千里而来4、亦将有以利吾国乎5、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探究案这三篇选文主要阐述孟子对于“利”和“义”的看法。
1、那么孟子是如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教师示范第三则,学生讨论一、二则)小结:正反对比论证用相反或者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相互映照。
举例有正有反,正反结合,进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严谨,论述更有说服力。
明确孟子的义利观: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资料补充: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公孙丑》)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
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 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关于“王何必曰利”的文章,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墨子的“兼爱”思想。
2.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3. 查找与墨子的“兼爱”思想相关的现代社会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文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概述》:提供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概述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
- 《墨子兼爱思想的现代意义》:介绍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于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当我回顾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我总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反思和思考的喜悦。在我看来,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在这次《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中,我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古老而深邃的世界。
我感到满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热烈的讨论。他们对于墨子的“兼爱”思想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能够将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些深刻的见解。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他们就能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和智慧。
然而,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代哲学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古代哲学概念的解释和阐述,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加深理解。其次,我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环节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感到困难。为此,我将尝试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安全的氛围,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2课《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课时4页)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明利”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
(3)B、“先义后利”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4)首尾呼应,突出立场——义先于利
2、评析: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不要只顾匆匆忙忙,不要只抱怨太累太辛苦,而要忙里偷闲,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如果太看重利,在利害关系中不能自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又是不是有些迷失本性了呢?更何况,如果一味逐利,不择一切手段,不惜铤而走险,那倒很可能真正成为“蹠之徒”也未可知呢?
㈢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意动用法)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意动用法)
㈣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㈤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的道德品性,而“义”,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
(二)《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三、文言知识积累:
㈠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4、蹠之徒也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教案5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要内容,强调仁政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仁政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仁政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仁政。
2.关键词:
(1)仁政
(2)孟子
(3)仁爱
(4)仁政的重要性
(5)批判性思维
3.句式表达:
(1)仁政是一种以仁爱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强调君主要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2)孟子认为,仁政是实现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关键。
(3)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仁政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4.艺术性和趣味性:
(1)板书设计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仁政的内涵和重要性以生动形象的图案展示出来。
2.教学难点
(1)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孟子仁政思想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准确理解其内涵。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仁政思想,突破这一难点。
(2)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对文言文阅读存在恐惧心理,不知如何入手。教师可以采用逐句解析、词义推测等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针对性的讲解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核心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2课《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无答案)
内交流||。
不夺不餍(yàn)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②上下交征利(
)
③弑其君(
)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
⑥不夺不餍(
)
3.解释下列成语和格言
上下交征利:
仍未解决的 问题一定写 下来||,通过各 种途径解决||。
不远千里:
第2页/共5页
4.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介词宾语提前句) ①何以利吾国?
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
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
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4、孟子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
2020高中语文 2.2王何必曰利教案
2.2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王何必曰利学案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2019-2020 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王何须曰利教案一、语基落实1 以下词语中 , 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孳孳为善 (z ī ) 孟轲 (k ē )千乘(shè ng)...B. 徒弟(t ú )迁移(xí )跋涉(shè )...C. 薄荷(b ó )耀目(yà o)万籁(là i)...D. 倾盆 (tu ó )青霭(ǎ i)夜宿(xiǔ )...分析 : B项 , “徙”应读“xǐ” ;C 项 , “薄”应读“bò” ;D 项 , “宿”应读“sù”。
答案:A2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上下交征利 , 而国危矣征:牟取。
.B.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切合,迎合。
.C. 怀利以相接接:交接,交往。
D. 孳孳为善者 , 舜之徒也徒:弟子。
.分析: D项,徒: 类。
答案:D3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 : 孟子遇于石丘.A. 是全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B. 而相泣于中庭.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 寡人之于国也.分析 : B项与例句同样, 介词 , 在。
A 项, 介词 , 引出宾语 , 不译 ;C 项, 介词 , 表比较 , 和;D 项, 介词 ,关于。
答案:B4 以下句子中 , 句式种类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而良人未之知也金戈铁骑B. 但是不王者 , 未之有也C.先生将何之D.孟子遇于石丘分析 : A、 B、 C 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
D 项 , 介词构造后置句。
答案:D二、阅读理解( 一 ) 阅读下边的文字, 达成第 5~8 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二 王何必曰利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公开课教案(《先秦诸子选读》)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2、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孟子的义利观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三则,第二课时学习二则)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唯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王何必曰利》,看看孟子的思想主张。
二、简介孟子及《孟子》三、学习第一则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
2、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文言知识,落实翻译。
3、第一则内容探究(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分析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3)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A、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B、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C、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D、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首尾呼应,突出立场。
小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课文延伸: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
滕文公下》联系实际: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利并没有什么错。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11-人教版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字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孟子对比说理的方法。
3、结合当代社会与孟子主张,树立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孟子的义利观。
2、树立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道义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
在《论语》孔子对于义和利有怎样的看法呢?(生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止”)那么作为儒家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的孟子对义和利又有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自由朗读并翻译课文。
3、课堂检测,回答重点字词含义,翻译重点语句(选取能够关联孟子思想的词句,用幻灯片展示,由学生逐一回答,并在文中标注)。
4、问题:根据以上句子,你认为孟子更看重义还是利?(看重义)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孟子观点1、自由阅读,并思考孟子想要表达什么看法?(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孟子是如何阐述这种看法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的论证方法?(男女生分开朗读,女生读“孟子对曰”至“不夺不餍”——求利的后果;男生读“未有仁而遗其亲者”至“何必曰利”——求义的意义。
对比论证)3、体现出孟子怎样的义利观呢?(先利后义)4、孟子是看重义的,那么利就完全不可取了吗?我们来看这样的文段(由学生翻译文段,选自《孟子·公孙丑下》)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赠七十镒而受;于薜,馈五十镒而受。
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薜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总结:接受钱财要有合理的理由,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可以接受。
四、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感受历史传承。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3-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教案审核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实词、虚词、词用活用、句式等)。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假设举例并层层递进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递进举例,首尾呼应的结构;
2、 诵读课文,掌握孟子的义利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孟子义利观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及层层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媒体:PPT
教学方法:文本细读,浅教深悟
(1)浅教(点拨法,小组合作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点拨,疏通文义,了解文章基本观点、行文思路、手法章法。
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何在?
(三)内外迁移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仿第一则的写法,以“先利后义”或“先义后利”为题写一段话,小组汇报。
四、板书设计
王何必曰利
后义先利:弑君、犯上
先义后利:孝亲、忠君
结论:义先于利
教学反思:
二、浅教:
(一)课题解释:培养读题意识,对课文有初步了解
(二)课文学习
1、读准读顺: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能流畅朗读课文
(1)正音
(2)节奏
2、读通读懂: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动、重要句式及文化常识:(个人自读→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2)堂上检查(重要句子的翻译)
(3)文化知识的积累:叟、国与家、大夫、弑君、万乘、士
(2)深悟(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写法迁移;孟子的思想的深入认识;课文延伸,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 学案
二、王何必曰利孟子的义利观与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主张是一致的,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内省的启示。
利益是全社会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唯有仁义。
义带给人们的不是贪婪索取,而是“民胞物与”的仁爱,义呈现给世界的不是残酷征服,而是“和协万邦”的王道。
课内素材孟子的义利观孟子的义利观形成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初期,它对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到过积极作用。
但是孟子的“义”所要求的尊敬长辈、非有勿取、修养气节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珍贵的精神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诸如大公无私、无私无畏、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正是在它的激励下,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之时,挺身而出,执干戈以卫社稷,同外来入侵者展开英勇斗争;“舍生取义”“义者必急其君”的道德原则,造就了灿若群星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的爱国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鼓舞民族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
运用角度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用“义”衡量人们对利益、财富的态度,“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他认为不是自己的却取过来,是为不义。
孟子的义利观实质上是价值观。
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孟子所讲的“义”实质是一种利,一种社会功利,国家的长远利益。
孟子言义,反对利,并非完全不言利,只是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其思想精华,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之徒.也徒:一类人B.利与善之间.也间:中间C.愿闻其指.指:意向D.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罢:使……停止解析:B项,间:差别。
2.2 王何必曰利 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面对梁惠王对“利”的热切期待和渴望,孟子旗帜鲜明而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一句反问是对梁惠王追逐利益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孟子对“利”的极端唾弃,反问过后的一句“亦有仁义而已矣”,表明孟子对“仁义”的极力推崇和执著追求。
“重义轻利”的思想是“王何必曰利”的真正内涵。
本课共选取了三篇短文。
第一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劝说梁惠王要“后利而先义”;第二篇选自《孟子·告子下》,讲的是宋国学者宋到楚国去调解楚国和秦国的纷争,途遇孟子,孟子向他阐述“利”与“义”的关系;第三篇选自《孟子·尽心上》,阐述“利”与“义”的区别。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及常见的词语活用现象、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孟子重义轻利、后利而先义的思想。
3.学习和借鉴孟子正反照应对比的说理方法。
1.字音字形①叟.(sǒu)②弑.(shì)③宋(kēnɡ)④钘.(xínɡ)⑤说.而罢之(shuì) ⑥然而不王.者(wànɡ)⑦利与善之间.也(jiàn) ⑧孳.孳为善(zī)⑨蹠.之徒也(zhí)2.通假举要愿闻其指.:“指”通“旨”,意旨,意向3.实词类举①上下交征..利:“交”,相互;“征”,取得 ②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投合,契合 ③先生之号.则不可:指所用的提法 ④吾闻秦楚构兵..:交战 ⑤孳孳..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⑥欲知舜与蹠之分.:差别,区别 ⑦无他,利与善之间.也:距离,差别 (2)一词多义①接⎩⎪⎨⎪⎧ 怀利以相接.:交接,交往兵刃既接.:接触忧与愁其相接.:连接,连续汉兴,接.秦之弊:承接出则接.遇宾客:接待 ②去⎩⎪⎨⎪⎧兄弟去.利:抛弃,丢弃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离开去.门十里以为界:距离 (3)词类活用①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 ②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使动用法,使……停止 ③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使动用法,使……得到利益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意动用法,以……为后 ⑤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名词作动词,侍奉 ⑥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做王、成王业 ⑦孳孳为善.者:形容词作名词,善事①以罢三军之师.古义:军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教案5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教材内容: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二课, 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单元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介绍孟子的思想以及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旨在希望学生能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本课共三则选文,课上主要学习第一二两则,第三则由学生自学。
教学目标:一、理解文中基础文言知识,有效翻译全文;二、掌握正反对比论证方式以及首尾呼应的结构;三、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联系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一、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二、领会孟子的义利观,思考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朗读感知和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再把孟子的义利观通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图片展示《人民的名义》剧照导入新课)图片解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讲述了检察官身份的主角与贪高中语文12AB3ABCD41keng 2教师给出问题:A、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反对他从利的角度劝说两国国君。
B、找出孟子的说理思路,并按说理思路为该段划分层次。
a、亮出观点:“先生号则不可。
”(第一句)b、反面分析“利”的坏处:“亡”(第二句到第三句)c、正面分析“义”的好处:“王”(第四句到第五句)d、总结强调:“何必曰利。
”(最后一句)D、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四)小结一二两则:1、两则都显示了孟子的义利观:何必曰利。
(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明确:不够准确。
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2、孟子善于论证,且两则的论证过程一样:提出中心论点一一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一一结论。
(五)联系现实,探讨问题。
(发挥学生主动性,以组为单位探讨)1、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师的一番宏论引起强烈的反响,他在微博中表示,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高中语文100() 1 2()很多老师都希望学生能高效接受该书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首尾呼应的结构。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
1、《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
(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宋牼.将之楚()然而不王.者()
孳孳
..为善者()蹠.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上下交.征利()苟.为后义而先利()吾闻秦、楚构兵
..()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愿闻其指.()然而
..不亡者()
孳孳
..为善者()舜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不远.千里而来()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臣者怀利以事.其君()然而不王.者()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孟子遇于石丘
先生之志则大矣。
5、结合注释,翻译以下重点语句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文:
(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3)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译文:
(4)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译文:
二、综合探究
【第一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2.孟子想要阐述什么道理?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3.结合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4.探讨问题:“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则】
1.宋牼劝战的方式是什么?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第三则】
分析逐利与扬善对人的发展倾向产生的影响?
三、归纳整合
1、认真阅读课文三则选文按要求填写下表(常见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
2、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见梁惠王见:拜见 B.上下交征利征:谋取
C.不夺不餍餍:吃 D.万乘之国国:国家
2.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何以利吾国?” D.孟子遇于石丘。
(C项与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疑问句;B项是判断句;D项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3.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C.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D.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形象地说明用仁义治国安身有很大好处。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叟(shǒu) 庶(shù)人千乘(shènɡ) B.说(shuō)而罢之遗(yí)其亲宋
(kēng)
C.构(ɡòu)兵不餍(yàn)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互相)征利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不夺不餍(满足)
B.罢(停止)之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
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离开)仁义
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河东凶亦然
C.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 D.吴广以为然
7.下列句子中的“徒”字,与“舜之徒”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鲁孔丘之徒与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B.前两则短文中的“仁义”,与第三则短文中的“善”,其内涵是一致的。
C.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
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诸侯国君接纳的原因。
D.孟子数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
能用“仁义”去劝说秦、楚二王。
【答案】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kēng wàng zīzhíjiàn
2、相互;如果;交战;游说;意向;这样而;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类;差别;
背离
3、意动用法,以...为先/后;意动用法,把...放在次要位置;意动用法,认为...远;
使动用法,使...休战;使动用法,使…受利;
名词用作动词,侍奉;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4、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判断句
5、略。
二、综合探究
【第一则】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2.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首尾呼应,突出立场——义先于利
总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4)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4.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
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
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第二则】
1.言其不利。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2.对比论证: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追名逐利――国破家亡
手足情深父慈子孝君臣一体:躬行仁义——称霸天下
【第三则】
扬善——圣贤之君;逐利——杀人魔王
最后一个语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可由此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三、归纳整合
1、
2、不够准确。
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可结合孟子的文章理解。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四、当堂检测
1.C 餍:满足
2.C
3.A “绝对不要考虑利”说法错误按孟子的观点,他是强调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4.B A.叟:sǒu;C.说:shuì;D.间:jiàn
5.A B身:自己;C.去:去掉;D.怀: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
6.B 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正确
7.C A弟子:B白白地;题干与C都是“类”的意思;D空
8.C C项中“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是对的,可后半部分“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国君接
纳的原因”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孟子的重仁义轻利的主张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