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教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王何必曰利》【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学习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2、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

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

1.富有气势。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二、写作背景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三、熟读成诵,为疑难字注音。1、宋牼.将之楚(kēng) 2、然而不王.者(wàng) 3、孳孳

..为善者(zī)

4、蹠.之徒也(zhí)

5、利与善之间.也(jiàn)

一、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指”通“旨”,意旨,意图

2.解释重点词语

(1)上下交.征利(相互)(2)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

(3)吾闻秦、楚构兵

..(.交战).(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停止)

(5)愿闻其指.(.意向). (.6)然而

..不亡者(这样而)

(7)孳孳

..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舜之徒.也(类)

(9)利与善之间.也(差别)(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背离)

3、词类活用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名词用作动词,对……有利

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远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后

4、文言句式

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先生将何之?(宾语前置,应为“先生将之何”)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利吾国”)

5、翻译句子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宽城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先秦诸子选读学案制作:王伟班级: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

二、结合第一则的内容,找出本则的中心论点,并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明确: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或者: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出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首尾呼应,突出立场——义先于利

3.总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

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运用何种论证方法,强调了什么?

明确: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四、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拓展延伸的义利观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1)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2)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拓展延伸

一、素材积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骆宾王

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林逋

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拉罗什夫科【法】

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泰戈尔【印度】

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圣西门【法】

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斯大林【前苏联】

二、知识链接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一)《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的道德品性,而“义”,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

(二)《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