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教师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2)通过分析和归纳,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通过思考和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2)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1)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写作风格。
2. 文章内容和观点:(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
3. 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1)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文章的主题;(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和问题。
2. 阅读和讨论:(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3)分享讨论结果,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3. 分析和归纳:(1)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包括观点的清晰度和论证的逻辑性。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的原文;2. 参考资料:关于文章背景和作者的介绍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分享学生的写作和讨论成果。
《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内涵,体会其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水平。
3、让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孟子“先义后利”的观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孟子的义利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体会孟子论辩的艺术和气势。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面临利益的诱惑和道德的抉择。
当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王何必曰利》,看看孟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注意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问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分析梁惠王和孟子对话的内容,思考梁惠王关注的是什么,孟子又是如何回应的。
梁惠王一开口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见梁惠王关注的是利益。
孟子则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先讲仁义。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孟子为什么主张“先义后利”?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孟子认为如果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就会引发争斗和混乱,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而倡导仁义,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3、分析孟子的论证方法。
孟子在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如通过对比“利”与“义”带来的不同结果,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联系现实,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义利观”有哪些体现?学生可能会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个人的职业道德等。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第一课时
《王何必曰利》第一课时B 编写人:崔立娟审阅人:刘继承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预习案一,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4、蹠.之徒也5、利与善之间.也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孳孳..为善者 8、舜之徒.也9、利与善之间.也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1、先生将何.之2、未之.有也探究案一,翻译课文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5、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6、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检测案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3)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______(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6)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__(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____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1.doc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一)(教师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一课时,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读课文,重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一)孟子其人其书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战国时期鲁国人(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o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二)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教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着重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1.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2.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二、知识链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
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
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
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三、课前预习知人论世初读课文(一)学习选文第一则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何必曰利》 学历案
《王何必曰利》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内涵,认识“义”与“利”的关系。
2、学习孟子运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3、思考“义利之辨”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孟子“先义后利”“以义为上”的观点。
掌握孟子的说理方法,体会其论辩艺术。
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究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作品背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国诸侯为争夺土地和人口,纷纷追求富国强兵之策,功利思想盛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主张“仁政”,反对功利主义,倡导“义”高于“利”。
四、文本研读(一)疏通文意1、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将对我国有利吧?”2、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3(教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三课时,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体会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3.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表并列,不译)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表转折:“却”)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表顺接,不译)知人论世初读课文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语气助词,不译)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表转折“却”)二、课前预习:学习选文第三则:1.翻译《鸡鸣而起》体会孟子的主张。
孟子的主张: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 了解《王何必曰利》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3. 理解作者对“利”的态度,并能够分析文中的议论和论证;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3. 分析文中的论证和论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议论和观点;2. 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和技巧;3. 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为于谦。
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的问题,通过引用历史和文学名篇,分析了利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策略本文的主旨和情感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理解文意。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2.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视野;3.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4. 课堂展示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利”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你们觉得‘利’对人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怎样理解‘利’?”二、阅读1. 指导学生逐段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论证;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讲解1. 讲解作者背景和语言特点;2. 讲解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四、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利”的优缺点,以及它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2. 全班讨论:让学生在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利”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先秦诸子选读2.2王何必曰利 导学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首尾呼应的结构。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1、《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宋牼.将之楚()然而不王.者()孳孳..为善者()蹠.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上下交.征利()苟.为后义而先利()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愿闻其指.()然而..不亡者()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不远.千里而来()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臣者怀利以事.其君()然而不王.者()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孟子遇于石丘先生之志则大矣。
5、结合注释,翻译以下重点语句(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译文:(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
(2)能够分析并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举例、引证等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3)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利益。
(2)认识到仁政的重要性,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孟子的仁政思想。
2. 课文《王何必曰利》的理解与背诵。
三、教学难点1. 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 运用课文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仁政思想,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王何必曰利》,理解文章大意,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角度,深入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 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王何必曰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孟子》其他篇目,如《梁惠王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上》等,对比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不同文章中的体现。
2. 跨学科阅读:结合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深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和历史渊源。
七、课堂讨论1. 组织课堂辩论:针对孟子仁政思想中的某一观点,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案例,让学生运用孟子仁政思想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2 教学内容简介《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找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核心思想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文章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听讲中的反应,评估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据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小组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进行讨论。
提供一些讨论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教师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部分文言字词句;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初步翻译课文,标记勾画重点文言知识,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自主学习·成长自我】一、走近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
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记录孟轲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二、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1. 注音宋牼.将之楚(kēng)然而不王.者(wàng)孳孳..为善者(zī)蹠.之徒也(zhí)利与善之间.也(jiàn)2. 解释重点词语(1)上下交.征利(相互) (2)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 (3)吾闻秦、楚构兵..(.交战).(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停止)(5)愿闻其指.(.意向). (.6)然而..不亡者(这样而)(7)孳孳..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舜之徒.也(类)(9)利与善之间.也(差别)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背离)3.翻译并写出文言句式(1)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王何必曰利》的基本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
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感受其人格魅力。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讲解《王何必曰利》原文,分析其中的核心思想。
探讨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案例分析。
2.2 课时安排共计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原文,阐述核心思想。
案例分析法:联系现实生活,分析道德观念。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网络平台:教案、课件等资源,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4.2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王何必曰利》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论语》原著及相关注释本。
5.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著作、案例等。
5.3 网络资源:儒家思想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王何必曰利》的教学工作,希望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短视频介绍孔子及其弟子,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儒家思想?”引导学生思考。
6.2 讲解原文逐句讲解《王何必曰利》原文,解释关键词语。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6.3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其道德判断力。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旨和背景。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旨和背景介绍。
2. 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分析。
3. 针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写作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2 教学材料1. 文章文本: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4.2 教学反馈1. 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写作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讨论和思考。
3. 第三课时: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5.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25分钟介绍背景和作者,25分钟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20分钟讲解观点和论证方法,25分钟讨论和思考。
《王何必曰利》优秀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高二年级语文科《先秦诸子选读》导教案学生版班级姓名教案课题《王何须曰利》课型新讲课编号编写使用编写人审 .核时间时间流程具体内容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学习2、正反对照增强论证的成效,首尾响应的构造。
目标3、认识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1、掌握文章要旨,学习正反论对照的论证方法。
难点2、议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学法指津:自主预习,独立达成自主学习案;圈点勾勒疑难问题,讲堂合作研究解决。
一、走近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 年 - 公元前 289 年),名,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
儒家继孔子以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期间,他提出“”、反对“”,倡导以“仁”“义”为中心的“德政”、“王道”。
《孟子》是记录孟轲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内容包含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涵养。
《孟子》散文的明显特点:一1. 富裕气概。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轩露头角,好辩并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手,必欲自主争胜。
文章不单从逻辑上说理,且拥有激烈的感情色彩,盛气凌人,澎湃而来。
学习 2. 擅长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详细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拥有案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点。
这源于孟子人品涵养的力量,对道德仁义持久不懈的自我涵养,长此以往,这类涵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二、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繁以讨伐经营天下,常常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演变,每况日下、以强凌弱、杂乱动乱;兄弟交恶成仇、儿子遗弃父亲母亲、臣子不管国君,社会钩心斗角。
为了改变这类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眼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三、基础过关宋将之楚()但是不王者().孳孳为善者()蹠之徒也()..不夺不餍 ()利与善之间也()..2. 解说重点词语(1)上下交征利()( 2) 苟为后义而先利() (3)吾闻秦、楚构兵(....(4)愿闻其指() (5)舜之徒也()(6)孳孳为善者(...(7)利与善之间.也() (8)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9)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3.翻译并写出文言句式(1)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关注和担当。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介绍《王何必曰利》的作者、时代背景、文章主题等,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 文章内容解读: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观点。
3. 文章思想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中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读,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文章理解与解读: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与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的表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写作与表达:评价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的清晰性等。
人教版选修《王何必曰利》导学案设计(教师)
王何必曰利(教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3.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知识链接】1.《孟子》特征《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中的一句话。
《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义利观,认识到“义”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包括理解文意、分析论证方法等。
3、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难点(1)理解孟子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主张。
(2)体会孟子雄辩的语言风格和严密的论证逻辑。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授法: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文化常识,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孟子的义利观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利益,那么利益是不是最重要的呢?(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王何必曰利》,看看孟子对义利关系有怎样的看法。
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
3、文意疏通(1)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实词:利、义、怀利、怀义、弑君、罔民虚词:之、于、以句式:何以利吾国、未有仁而遗其亲者4、内容分析(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明确:孟子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强调仁义的重要性,反对只追求利益。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明确:孟子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
例如,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孟子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为例,说明追求利益会导致国家危险;又通过“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与“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的对比,突出了仁义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王何必曰利》【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学习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2、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二、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三、熟读成诵,为疑难字注音。
1、宋牼.将之楚(kēng) 2、然而不王.者(wàng) 3、孳孳..为善者(zī)4、蹠.之徒也(zhí)5、利与善之间.也(jiàn)一、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指”通“旨”,意旨,意图2.解释重点词语(1)上下交.征利(相互)(2)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3)吾闻秦、楚构兵..(.交战).(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停止)(5)愿闻其指.(.意向). (.6)然而..不亡者(这样而)(7)孳孳..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舜之徒.也(类)(9)利与善之间.也(差别)(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背离)3、词类活用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名词用作动词,侍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名词用作动词,对……有利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远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后4、文言句式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先生将何之?(宾语前置,应为“先生将之何”)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何以利吾国。
(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利吾国”)5、翻译句子(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宽城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先秦诸子选读学案制作:王伟班级: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
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
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
何必要说利呢?二、结合第一则的内容,找出本则的中心论点,并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明确: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或者: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出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首尾呼应,突出立场——义先于利3.总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运用何种论证方法,强调了什么?明确: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四、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
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拓展延伸的义利观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1)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
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
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2)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拓展延伸一、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二、知识链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
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
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
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一)《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
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的道德品性,而“义”,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
(二)《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三)孟子的“义利观”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以民为本,以义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
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
表达了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
奠定了中国儒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四、儒家义利观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先义后利”C.后世儒者主张存义去利、讳言财利五、诸子义利观A.道家倡“无为”、“寡欲”,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