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划界

合集下载

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

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

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杨杨科学划界的本质是指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做出区分.这样看来,只要回答了什么是科学,似乎就可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了,因为凡是符合科学定义的就是科学,否则就是非科学,在没有听《科学的划界》这一讲座之前,从来没有或者是没有认真思考过科学划界的问题,一直以来始终认为科学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的: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狭义科学两类.而自己从事的专业是物理学,故所关心的也是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一些科学问题,再大一点也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些问题,忽略了科学划界的巨大作用。

科学划界不仅是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做出区分,而且还对科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划界的准确与否可能导致一个学科的发展或者扼杀一个学科。

通过学习《科学划界》这一讲座和自己下来查阅的一些资料,对科学划界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将自己对科学和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陈述如下。

一什么是科学对于这个问题,我借助于查阅的资料以及先前的科学家所给出定义来回答。

Nietzsche:“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Darwin:“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Darwin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1979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贵州省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浅析

贵州省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浅析

黄科堵腐管河進管理范園刘處工作嵌析付杰,李长江,吴海宽(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的意义及责州省省管河道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阐述了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引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针对引用依据中的重点部分,结合实例进行说明,为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省管河道;贵州省doi:10.13928/ki.wrdr.2020.03.016中图分类号:TV213.4(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408(2020)03-0060-04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指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及水工程的运行安全,各级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工程的管理、保护范围的工作。

河道管理范围指法律规定对河道实施管理的适用范围,也是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河道管理权限的区域范围⑴。

河道管理范围的划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明确各自的权限、职责、义务和权利,而且还可以明确管理范围、管理任务和管理责任。

2016—2018年,贵州省完成了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划定调査阶段和实施阶段工作,为顺利开展岸线管理、生态红线保护和河长制等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1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的意义1.1管理范围划定是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是河道管理的基础,是河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⑵。

首先,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界线,是水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础⑶。

河道管理范围的划定,让水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涉河执法工作时,有明确的管理“界线”,从而为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创造条件,为管理部门开展涉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河道管理涉及住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较多部门,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可理顺水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涉河管理关系,避免“越权管理”;再者,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可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明确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管辖范围,避免“跨权管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1.自然辩证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性质: 属于哲学任务: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以帮助和促进而不是替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粗糙,笼统,神秘)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大倒退)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新旧交替的阶段)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唯物但是机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的,联系的)早期的自然观被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了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为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大门。

近代机械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

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械,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在唯物论方面,由于对自然界在细节方面认识的深入,有利于坚持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机械论方面:一、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宇宙、人都是机器,抹杀了独特性。

自然辩证法重点

自然辩证法重点

1.简要阐述古希腊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各自特点古希腊自然观内容:1、在关于自然界的组成上,自然哲学家提出越来越精细的假说。

设想万物的始基是某种东西。

早期的唯物主义者大都认为这种始基是可以感知的具体东西,如水、气和火等等。

后来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只能用把握的物质微粒,例如提出的“种子”和所谓的原子。

2关于宇宙的结构,希腊自然哲学家也提早不同的模型。

最先提出宇宙结构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提出宇宙是一个球体,它由一系列越来越小的同心球组成,每个球体都是一个行星运行的轨道,3对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自然哲学家们给出不同的说明。

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从本原产生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本原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它既有从简到繁的进化,也有从繁到简的退化。

4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不同的看法。

如:普罗塔哥拉的感觉论,第欧根尼认为只有与自然本性相符合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他因而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界的规律。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亚里士多德哪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古代自然观:1、在本体论上早在殷周之际,原始的阴阳说和五行说就产生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进一步提出一种精气说,后来经过王充等人发展形成万物由阴阳二气组成的元气说。

2、在宇宙论上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生成和宇宙的结构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说明。

《淮南子·天文》认为宇宙空间呈现“虚廓”状态,秦汉时形成的改天水,浑天说,宣夜说等理论。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顺天说、助天说、和制天说三中不同的主张。

顺天说主张人要顺其自然。

助天思想有功利和道德两方面的考虑,功利方面上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人类必须爱护自然,道德方面上助天是把仁爱之义推及到自然。

制天说:是荀子提出即“制天命而用之”思想,这种崇尚天宫、赞誉人巧、主张天工与人工互补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的直接后果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

特点:古希腊:数的和谐;神学目的论;原子论;还原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古希腊诸神是“人神同构”中国: 天人合一;有机论;气论;五行关系,国的神基本是人神不分,而表现为“人神同一”2简要阐述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各自特点(P27,P33)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特点:⑴坚持人与自然的分离。

自然辩证法讨论题 科学划界角度谈对中医科学性认识

自然辩证法讨论题 科学划界角度谈对中医科学性认识

科学划界角度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几千年来,中医以其特有的济世活人之术,道法天人之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伟大贡献,并且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中医热在不断升温。

尽管少数发达国家承认了中医的合法性,但目前中医药学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未得到法律承认,属于非正规医学范畴。

关于中医是否属于科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论。

因此,我们必须从医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功能上来认识和把握中医的学科性质和特质精神。

这对于我们正确评价中医学的地位和价值,提高中医学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的划界问题就是区分科学和非科学。

在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对科学分界主要分为有以下三种标准: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

中医是不是科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下面将从科学划界的三个标准和对伪科学的判断标准对中医科学性进行探讨。

按照证实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不能称为科学,因为中医理论不能被证实。

中医理论体系具有复杂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脏腑经络理论,中医的这三大理论都不能被西方的科学方法证实。

而在西医中更实际的病因已经得到证实,比如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把这种病毒杀死,就能治愈。

所以,既然中医最核心的理论都不能被证实,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不能被称为科学。

但是中医的的医学效果是能够接受检验的。

按照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学也是非科学,因为中医学不能被证伪。

由上文的讨论可以知道,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无法证实的。

基于同样的分析,这些基本理论同样是无法被证伪的。

按照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学同样不能称为科学。

在现阶段,中医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其统治地位已经被西医学所替代。

那么中医学理论就不能称为科学理论。

总的来看,按照现行的科学划界标准,中医学不能称为科学。

但是,从上文的分析中又可以看到,虽然中医学理论不符合科学的划界标准,但是在一些其它方面,比如中药的疗效,养生的方法等理论现在已经证明是科学理论。

论心理学的学科划界问题_从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的划界标准谈起

论心理学的学科划界问题_从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的划界标准谈起

自然辩证法研究Vol.14,N o.7,1998论心理学的学科划界问题———从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的划界标准谈起胡 中 锋 摘要 科学〔1〕的划界标准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这就给有些学科的划界带来困难。

心理学自从哲学中脱胎出来,就一直面临其划界问题,结果也是众说纷纭。

本文先简要地介绍了科学的划界标准,接下来讨论了当前心理学划界的不同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心理学属于非科学的范畴。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由于现代科学哲学流派众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同的科学哲学家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就给有些学科的划界带来困难。

心理学自从哲学中脱胎出来,就一直面临其划界问题,有的将其划为自然科学的范畴,有的将其划入社会科学的范畴,也有的同时将其划归自然与社会科学,还有的将其划归边缘科学,甚至将其划归为“超科学的科学”。

那么,心理学到底属于什么学科呢?本文试图给出一个答案。

1 科学与科学的划界标准(1)对“科学”的再解释“科学”一词来自拉丁文Scientia,它表示知识或真理的意思。

按国内一般辞典或辞源的解释,科学(science):“广义言之,凡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均称之为科学;狭义言之,专指自然科学”。

这是一种通俗解释法,此种解释有两个缺点:其一,只以“组织”与“系统”两特征来显示知识的科学性是不够的。

其二,单以知识的性质为评定标准是不够的。

科学一词究竟如何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发现事实变化的真象,并进而探求其原理原则的学问。

此一界说中包括了三个要素:①问题;②方法;③目的。

任何一种科学的产生,都是起于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问题表现于外部的事实或现象,变化不定。

要解决某种问题,自然需要适于问题的方法。

此一界说中所指的科学目的,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发现事实变化真象;其二是探求事实变化的原理原则。

谈谈你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谈谈你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谈谈你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科学划界一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部分的科学哲学教科书都以专题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科学划界即是在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之间作出区别。

以期呈示科学特有的品格和认知价值及社会实践价值。

科学划界标准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领域内表现十分繁荣,其特点可归纳为:发展快,流派多,观点纷呈。

划界标准在这段时期总体而言,可分为从确定的标准,到标准的消解,最后标准消失的总体趋势。

本文对20世纪各流派,代表人物的划界标准阐述试图将这一趋势呈现。

一、确定的划界标准1、一元划界标准⑴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标准:他们所主张的划界标准是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

即凡是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知识)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反之则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⑵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波普尔说:"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就是他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既是说,一个理论如果是逻辑上可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不是。

2、多元划界标准⑴邦格:邦格提出含有十种因素的公式:E=(C,S,D,F,B,P,K,A,M)。

他认为科学知识应应该满足这十种因素。

公式中:"E为特定的知识领域;C为确定知识的社团;S为承认C地位的社会;G为C的世界观;D为E的论域;F为E的形式背景(逻辑和数学工具);B为特殊背景:P为问题组合;K 为E所积累的特殊知识储备;A为C在对E提高上所抱的目标;M为方法论。

邦格认为只要对上诉所列十个因素的特征以及之间相互联系作仔细的区分比较就可以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⑵萨伽德:萨伽德认为从逻辑、心理学和历史学统一的角度,科学与非科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区分:科学使用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伪科学使用相似的思维方式;科学追求经验确证和否证,伪科学忽视经验因素,科学研究者关心理论的竞争,而伪科学对科学竞争不关心;科学采用一致并简单的理论,伪科学采用许多非简单的特设性假说;科学随时代进步,伪科学则保守,停滞不前。

自然辩证法论文撰写参考题目

自然辩证法论文撰写参考题目

52.科学是“思想的自由创造” 5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重要” 54.“无知精神”与“障碍在已知”的哲理透析 55.知识、思想、精神的断想 56.“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57.超越经验世界的理性世界转向 58.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59.精神家园的建构与归宿 60.论科学的功利价值与无功利价值 61.科学越轨行为的校正与控制 62.试论学术道德规范与道德底线 63.学术腐败的防范与治理 64.科研不端行为分析 65.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自然辩证法论文撰写参考题目
12.试探地缘环境的文化发生机制 13.析实践的对象化活动 14.论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 15.人与自然的分化与文明进程的演进 16.试析“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的互补性 17.科学技术“双刃剑”之透视 18.科学家中的悲观派与乐观派 19.合理吸取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 20.人与自然怎样走向新的和谐 21.科学划界问题浅析 22.对 “观察渗透理论”的再思考 23.为什么说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24.论科学技术的精神功能
38.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启示 39.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微 40.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原因及其对策 41.论知识社会化与社会知识化 42.论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 43.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44.传统经济面对新经济的挑战 45.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46.科技发展的文化背景分析 47.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48.科学传统与科学革命 49.科学发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追求 50.弘扬科学精神 掌握科学方法 51.浅谈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自然辩证法论文撰写参考题目
1.论科学精神的意蕴 2.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 4.论科技创新精神 5.也谈哲学超验思维的培养 6.试论科学起始于问题 7.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 8.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 9.主义自然观的必然性与局限性

浅析科学划界的历史演变

浅析科学划界的历史演变

浅析科学划界的历史演变科学划界作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话题,在经历了建立、过渡、消解与重构四个阶段的发展后,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笔者试图通过对各个阶段划界标准的归纳,希望可以与读者共同回顾20世纪以后科学哲学研究的动态。

标签:科学划界;绝对经验主义;相对实用主义在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科学哲学元理论的的划界问题无疑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话题。

所谓科学划界就是为科学划定一个边界,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别,从而把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区分开来,如宗教、迷信、伪科学等,以呈现出科学特有的品格和认识价值及社会实践价值。

科学划界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巴门尼德时期,他的意见与真理两条道路的区分后来被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区分以及当时所谓科学命题的确实可靠性和当时所谓迷信区分的两套标准。

但科学划界问题的真正产生是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20世纪初所谓标准科学哲学产生之后才形成的。

本文所谈到的划界问题的历史演变的四阶段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即20世纪以后的科学划界标准的建立、过渡、消解与重构。

一、绝对经验主义标准——划界标准的建立阶段用人类经验确定人类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是人们很早就提出的一种能够区别科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的标准。

20世纪初西方科学哲学形成了第一个成熟的形态——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

它起源于经验论的传统、现代物理学以及数理逻辑的发展。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他们明确提出拒斥形而上学,并把清除形而上学、捍卫科学当作科学哲学的首要任务。

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是伪科学,如果不加以区分任其发展是会干扰、扭曲甚至束缚科学的发展。

如何把形而上学的伪命题从科学中清除出去就引出了关于科学的划界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接受了经验确定的标准,明确提出了用“可证实性”作为鉴别经验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即凡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是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二者之间的划界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曾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举世难题,他们在反复思索,大量探讨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不同的标准,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学昌盛的时代,但同时也充塞着各种迷信、空想及各种伪科学不同程度地愚弄着人们,并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前进。

因此,科学与非科学及伪科学的划界不仅对我们学习科学哲学的本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科学和非科学及伪科学的认识及理解19世纪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场上,对科学进行了宏观、动态的哲学分析,并对科学的本质做出深刻的论述: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其三,科学是生产力;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科学与方法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以下几种观点:一、科学是种社会建制。

这是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指出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事业,是社会的一个职业门类,它有自己的社会建制。

二、科学是一种文化。

这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科学是一种方法。

这是从认识的角度考察科学认识的方法。

近代科学创立以来, 科学的应用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科学的社会作用也得到普遍的尊崇, 但这并不等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都是科学的势力范围。

科学仍然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要素, 科学之外的非科学的社会要素依然存在。

比如, 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都是非科学的, 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的经验和谋略也是非科学的, 生产、管理、医疗诊断等活动中的经验诀窍同样是非科学的。

也探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也探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也探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

但是,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至今仍众说纷纭。

比如,中医与科学的关系已有百年的争议历史[1]。

近年来,现代医学是不是科学也成为争论问题[2-3]。

因此,什么是科学?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有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有,这个界限是什么?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拘泥于书本定义、概念或逻辑思辨,而要从科学知识的具体的产生过程去理解和判断。

1 根据目前的科学定义不能划定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一般依赖科学的定义,可是至今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

比如,《辞海》(1999年版)认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百度百科认为“科学是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维基百科认为“科学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

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存在各种偏差,但是这种不一致会模糊我们对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认识。

2 科学哲学对科学与非科学界限的认识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科学特征的一门学科,对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限是什么,科学哲学做了深入的研究。

在科学哲学史上,划界问题曾是逻辑实证主义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可证实性原则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4]。

但是,波普尔认为可证实性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它所使用的是归纳逻辑,而归纳逻辑具有不周全的特点,无论列举多少例子,都不能归纳和证明一个领域的全部。

因此,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性标准来解决划界问题,也就是举反例否证,而不是一个个举例实证,以解决逻辑实证主义的缺陷。

他认为一切知识、命题只有经得起证伪的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5]。

但是证伪主义也存在很多问题,后来库恩提出有无范式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所谓范式,即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标准和规定。

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科学与非科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是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看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客观事实的问题。

科学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实践,以及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它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结果,以便在将来的实验中使用。

其次,我们来看看非科学的定义。

非科学是一种以理论或情感为基础,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知识体系。

它不依赖于实验,而是依赖于主观的认识,以及古老的传统和信仰。

它的目的是给人以某种意义上的解释,而不是客观的事实。

最后,我们来看看三种划界标准。

首先,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用实践和理论的区别来表示。

科学是实践的,而非科学是理论的。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由实验和观察所界定的。

其次,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的区别来表示。

科学是定量的,而非科学是定性的。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由准确度和精确度所界定的。

最后,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区别来表示。

科学是直接观察的,而非科学是间接观察的。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由可观测性和可衡量性所界定的。

以上就是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的浅析。

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通过实践和理论、定性和定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区别来界定。

科学和非科学在当今社会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正确理解和划分它们之间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划界问题。

虽然人们认为这个问题不可能有完美的形而上学解答,但是瑞典科学哲学家图奥梅拉在其代表作《科学、行动和实在》的第十章中,还是力图尝试找到一些标准,来刻画科学的本性或科学研究活动及科学方法的特征,把科学与伪科学加以区分。

首先,科学的客观性标准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研究领域的客观性:科学审查实在的事物,它们是石头、动物、电子和历史文献。

其二在于科学至少在主体间性方面是客观的,科学探索的行为者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探索的促动背景是由它们的共同态度(或共同意向、共同需要和共同信念)形成的,而不是由个人的特异希望和想法形成的;科学研究的过程至少必须原则上是彻底开放的,这个特征也包括(至少在原则上)可重复性的要求,例如科学实验的结果必须是可重复的,尽管可重复性的严格内容是有争议的,但是一些有关的可重复性依然应该加以坚持。

科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批判性。

科学的批判本性并没有对所有的预设放任不管,而是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怀疑的态度。

在科学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脱批判的武器,预设、概念、理论和假设、理论推导、实验装置和实验设施、从数据引出的结论等等都要受到无情的批判和严格的审查。

不用说,一切批判和怀疑也以它自己的背景假定为基础,但是这些假定能够修改和变更。

与科学的批判本性相关,科学也具有可检验性。

所谓可检验性,特别指的是经验可检验性(该性质依赖于探索领域)科学方法相对于进入理论形成的思想而言是极其宽松的,容许大胆的、可能靠不住的思想存在是合理的。

重要的是不要压制科学的创造性,容许所有的花都开放,但是,必须把理论和假设是可以检验的(和可以证伪的)要求加于其上。

可检验性仅仅是间接的,它建立在大量辅助假设的基础上。

但是理论容许的检验越严格,则理论越好。

如果科学不满足可检验性的要求,它就不会再生产和发展,就会变得僵化,乃至转化为伪科学。

批判性和可检验性与自我矫正性密切相关。

自我矫正性是科学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

自近代科学以来,常常出现利用划界问题来提倡伪科学打击真正的科学。 比如1616年,罗马教廷在审判伽利略后,曾宣布哥白尼学说是“伪科学”;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曾宣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犹太人 的科学”,是“伪科学”;1948年,斯大林领导下的苏共中央还曾正式提出决 议,宣布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是“伪科学”,迫使大批科学家入狱。 “伪科学”
非科学特点
非科学按其完备程度及其与科学密切的程度可分为系统性非科学和非系统 性非科学。 前者如形而上学和宗教具有较完备或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具有科学的部分特 征如理性和逻辑性,与科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既对立又统一,既有促进科学 的一面,又有阻碍科学的一面。 后者如神学、灵学、占星术和迷信等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的特征,其体系一般 也不完善,远离科学而靠近愚昧,与科学完全对立。因而有必要作区分。但需澄 清的是,非科学还不是伪科学,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伪科学,当且仅当它冒充 科学时。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
动科学院B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问题的意义
划界问题的实质是要分析科学不同于其他非科学的观念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或者说是划出一个界线来回答“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会引发许多相 关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科学的实际运行中,科学与诗歌、小说、戏剧、宗教、神话等意识形式 更容易区别,困难的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总结
显而易见,知识体系论从静态对自然科学进行描述,不足以反映自然科学的本 质。探索活动论从动态对自然科学进行考察,关注的仅是其认识过程,而忽视其 作为知识的一面。 工具论将自然科学当作应付环境的工具,仅注意到其功利的一面,是典型的实 用主义。约定论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突出了其主观性、非理性和社会性的 一面,而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 信念论关注人的精神方面,将自然科学归结为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与宗 教的信仰方式没有多少区别,因而不可取。 概言之,科学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是人类的 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它有其共同体、结构和建制,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理性和 逻辑性等特征,并通过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不断发展的由定理、 定律和理论等构成的实证知识体系

04 第四讲 科学划界问题——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之分

04  第四讲 科学划界问题——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之分





5月27日,美国公民自 由联合会(ACLU)提出 上诉; 原告方认为,“590法 案”违犯了联邦宪法 第一修正案中国家与 宗教相分离的有关条 款。


被告方则认为,“590法案”并没有支 持或偏袒任何一个宗教派别。 “创世科学”与“进化科学”是关于 起源问题的两个不同的科学模型。

“创世科学”的科学模型
②用鼻认字
1980年初,发现辽宁本溪人张宝胜能用鼻认 字,6月,该市科协组织对张的测试,肯定了 他的功能。后又发现他能作人体透视。
③特异功能、气功热
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特异功能的宣传开始 改头换面,与气功联系在一起。认为‚气功‛ 可以开发‚特异功能‛,于是掀起了气功热。
某著名科学家发表文章,认为‚中医、气功 和人体特异功能的统一,可能引起医学的革 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引起整个科学的革 命。……那是翻天覆地的事,是科学要整个 改变面貌,整个世界也会大大地向前发展。”
美国“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 (20世纪) ‚美国的反进化论运动不只是 科学与宗教相冲突的表现,也 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结为愚昧无 知者的反科学运动! 不同的科学观念或科学划界标 准在特定社会、政治和文化背 景下的直接碰撞!‛
这场争论始终贯穿着 “科学是什么或科学 不是什么?”这一主 题; 这场争论导致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运用国 家法律禁止或捍卫一 个具体的科学理论。


“进化科学”的科学模型

“进化科学”是指进化的科学证据以及从这些科学 证据中得出的推论。 (1)宇宙从无序的物质中通过自然过程产生,生命从 非生命中通过自然过程产生; (2)变异和自然选择足以使较早时期的低级生命种类 发展出现有的所有生命类别;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等均对这一问题提出过不同的划界标准。

划界问题对科学进行界定,强调科学思维,但也容易形成对科学的非理性崇拜,因此要合理的看待非科学中的合理成分,不能盲目排斥非科学,要树立争取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科学、非科学的定义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康有为也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后来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次便在中国广泛使用。

1999年版《辞海》中将科学定义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家和哲学家经常试图给科学下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

尼采认为,“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爱因斯坦则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对象尽可能彻底的联系起来。

”[1]法国《百科全书》中认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

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而英国科学委员会则将科学定义为“以日程现象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

”关于什么是科学,学术界大体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知识积累,即作为“分科之学”的成果体系;二是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研究活动,包含从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组织机构,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机制。

[2]由此对于科学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达成了共识,即科学研究一要强调逻辑分析,二要强调实证检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举例说明科学划界问题

举例说明科学划界问题

一、划界问题的意义“划界”问题,即科学与非科的划界问题,始终是一个科学哲学中困扰人的举世难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分析清楚科学不同于其他任何非科学的观念形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或者说,是要划出一个界线来回答“科学是什么”。

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要引发出科学哲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科学的正常发展,对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及对于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中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划界问题”就历来被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所高度关注,而各种邪恶势力,也常常利用“划界问题”上的界线不清和故意混淆界线,来提倡伪科学,打击真正的科学。

举例来说,1616年,罗马教廷在审判伽利略以后,曾宣布哥白尼学说是“伪科学”;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以后,曾宣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犹太人的科学”,是“伪科学”;1948年,斯大林领导下的苏共中央还曾正式做出“决议”,宣布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是“伪科学”,致使大批正直的科学家被投入监狱,甚至被迫害致死。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混淆科学与伪科学,以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冒充科学,或者以科学的名义支持伪科学的情况;相反,也出现了拿“伪科学”的帽子乱打棍子的情况。

划界问题,目前正成为我国科学界、哲学界甚至整个知识界关注的重点。

由于在科学的实际运行中,科学与诗歌、小说、戏剧、宗教、神话等等意识形式容易区别清楚,困难的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而且形而上学家也常常为自己的形而上学理论打出“科学的”旗号。

科学家也常常因在研究工作中未能区别清楚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线而犯错误,所以,历史上的科学家与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研究,其着重点都是要划清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线。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搞清楚了,科学与其他非科学的界线也就清楚了。

确实,划清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线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又是一个科学家所关心的、对科学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简述科学划界的几种主要观点

简述科学划界的几种主要观点

科学划界的几种主要观点在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划界的观点多种多样,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实证主义观点、约定主义观点、历史主义观点、实用主义观点和唯科学主义观点。

这些观点各有其独特性和影响力,下面是对它们的简要概述。

1. 实证主义观点实证主义观点认为科学划界应基于经验证据的可靠性。

根据这种观点,科学理论必须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验证,并产生可重复的结果。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和实证性,认为科学应该追求对自然界的真实描述,并基于实证证据做出推断。

2. 约定主义观点约定主义观点主张科学划界应根据科学家群体的共识和约定进行。

这种观点强调科学家共同体的权威性和专业判断,认为科学理论的选择和接受应该基于广泛的共识和约定。

约定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可检验性和可证伪性,但同时强调理论选择的主观性和社会性。

3. 历史主义观点历史主义观点将科学划界与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联系起来。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历史主义强调科学知识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认为科学理论的选择和接受应该基于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4. 实用主义观点实用主义观点主张科学划界应基于理论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生活的实际影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主义强调科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认为科学理论的选择和接受应该基于其实用价值和实际效果。

5. 唯科学主义观点唯科学主义观点将科学视为一种独特的、最高的知识体系,将其他知识体系视为其分支或应用。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唯一能够揭示自然界真相的知识体系,并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实证性和逻辑性。

唯科学主义认为其他知识体系都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并接受科学的检验和评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35期
摘要:科学划界是西方科学哲学首要基本的问题。

本文就这些不同流派的科学划界标准作出简要评析。

最后,简单地就科学划界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科学
非科学
科学划界
划界标准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中的元问题之一。

萨伽德说:“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规范问题就是划界。

”所谓科学划界(DemarcationofScience)就是为科学划一个边界,从而把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区分开来,比如宗教、迷信、伪科学等等。

科学划界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逻辑标准;库恩、拉卡托斯的历史相对主义的标准;费耶阿本德、劳丹、法因等的消解论;萨伽德、
邦格的多元综合标准四个阶段。

下面我们将逐一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一、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逻辑标准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在统一科学的旗
帜下,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特别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作出了有别于传统的论述。

逻辑实证主义的标准就是可证实原则。

即“当一个陈述或者是分析陈述或者是经验可以证实时,才是有意义的”;“陈述一个句子的意义,就等于陈述使用这个句子的规则,这也就是陈述(或否证)这个句子的方式,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

”由此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个命题的意义取决于它的可证实条件,凡原则上可证实的,就是有意义的,也就是科学的。

此外,逻辑实证主义明确提出了“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消除形而上学”的主张。

按照这个标准,经验自然科学的命题是有意义的,可证实的;数学和逻辑真理是永真的重言式;而其它不可证实的,无意义无谓真假的陈述被排除在科学之外。

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指出,逻辑实证主义实际上是用意义标准来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的批判有:逻辑实证主义用词的意义代替
理论的事实问题,这是用典型的假问题来偷换真问题;科学理论,定律作为全称陈述包含着并可推演出无限多个观察陈述,因而永远不可能被证实;实证主义划界标准不恰当,因为它很可能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那样抽象、思辨性较强的理论作为形而上学排除科学;另一方面,又可能将诸如占卜之类具有某种可证实性的伪科学放进门。

最后,波普尔说,形而上学并非绝对无意义。

由此波普尔提出把证伪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标准。

按照他的意见,“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科学理论不能用经验证实,只能用经验证伪。

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分界线不在于能否被经验所证实,而在于能否被经验所证伪,因此一种理论只要是可证伪的,可反驳的,它就是科学的。

但是,证伪主义也存在着许多困境,如果采取这个标准,那么所有存在假设就都必须从科学知识中排除去,而且要证明某一存在命题是错误的就必须查遍整个宇宙,这在客观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相对主义的标准
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的库恩,对“证实原则”和“证伪主义”的标准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们过于强调分界的绝对性,使问题过分简单化,往往违背了科学史的实际。

对科学应采取历史的社会的观点,用动态方式加以研究,并强调从科学本身的历史发展中认识科学的本质。

科学史的发展是常规科学和非常规科学交替进行的过程,其标志是科学集团达致一种范式。

库恩从科学的实际发展来认识科学的主张是可取的。

但其范式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包含了许多非科学的因素在内。

他过分强调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因素,认为除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外,无所谓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这样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拉卡托斯试图排除“范式”中的非理性、非科学因素。

把科学及其发展重新置于经验和理性的基础
浅析科学划界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金志成
○出类拔萃186
2005年第35期
上。

他把研究纲领区分为进化和退化期,处于进化期的是科学的,处于退化期的是非科学的。

这样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是变动的。

拉卡托斯克服了逻辑主义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非历史观的缺陷,同时又体现了逻辑的观点,把经验预见作为标准,从而消除了库恩过分夸大社会学、心理学因素的观点,但是,拉卡托斯的划界标准并没有解决原有的划界问题。

三、科学划界消解论
费耶阿本德反对科学哲学家们在科学与非科学划界问题上的纠缠,根本就不存在一种客观的科学划界的标准。

科学仅仅是传统的一种,与其他人类文化形式并无根本不同。

这样费耶阿本德从根本上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

显然,费耶阿本德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早期的科学理论夹杂着宗教迷信成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们的区别,而且应该严格地分清二者,剔除其中愚昧的糟粕,发展它们的合理的科学的因素。

劳丹从科学认识的异质性出发,在批判费耶阿本德非理性主义时,同样否认了科学划界的可能性。

“习惯上被视为科学活动和科学信念的内容都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提醒我们注意,寻求标准的认识形式可能是无效的。

经过详细分析,看来不存在一个认识常量……划界问题——
—被波普尔称为‘认识论中心问题’的那一问题是虚假的,因为它预设了这一常量的存在。

”显然劳丹只看到差异的对立,而没有看到异质科学可以导致共生,因而科学划界是可以重建的。

四、多元综合标准
随着科学系统观的进一步发展。

有些科学家提出了多元标准论。

邦格主张科学划界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标准应是多元的、精确的。

他认为科学只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文化整体可分成数以百计的“知识领域”,科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应满足:E=(C,S,D,G,F,B,P,K,A,M),其中E为特定的知识领域;C为确定知识的共同体;S为承认C地位的社会;G为C的世界观;D为E的论域;F为E的形式背景(逻辑和数学工具);B为特殊背景;P为问题组合;K为E所积累的特殊知识的储备;A为C在对E提高上所抱的目的;M为方法论体系。

邦格认为只要对他上述所列十个因素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作出仔细的区分比较,就可以区别开科学与非科学。

萨伽德认为,伪科学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科学与非科学可以通过一组多元标准加以识别,这一多元标准体现在五个方面:(1)科学使用相关联思维方式,伪科学使用相似思维方式;(2)科学追求经验和否证,伪科学超越或忽略经验;(3)科学家关心与竞争有关的理论科学,伪科学者不关心竞争理
论;(4)科学采用一致并简单的理论,伪科学采用
许多非简单的特设性假说;(5)科学随时间而进步,
而伪科学在文本和应用中停滞不前,保守。

这五个
方面的综合应用才可作出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分。

五、对科学划界的思考
西方科学哲学家们在科学划界标准问题上从
确定到模糊、从绝对到相对、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
到复杂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同时,给我们带来认识
和思考:
1.科学划界是存在的。

由于伪科学和反科学现
象仍严重危害着社会和科学事业的发展,社会需要
有相对明确的划界标准来指导实践。

如果消解了划
界问题,必将使社会失去与之斗争的有力武器。

2.明确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

在科学与非科学
之间出现了一个界域,是一个变动的界域,用发展
眼光看来,这个界域实际已成为科学与非科学的交
叉域,它使科学与非科学“亦此亦彼”成为可能和现
实。

科学也是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科
学划界中的科学也不应是狭义的自然科学,还应包
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3.科学划界没有一劳永逸的标准。

科学作为一种
人类文化,它是历史变动的多元的范畴。

所以科学划
界的标准必须是多元的,全方位的,动态的,相对的,
相对精确的,可操作的。

因此,我们要防止在划界问
题上的思想僵化和其他绝对主义的倾向,在具体的
科学实践活动中去努力寻找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

参考文献:
[1]P.Thagard.computationalPhilosophyofSci-
ence[M].TheMITpress,1988.157.
[2]石里克.意义和证实[A],1936,洪谦主编.
逻辑经验主义[M].商务印书馆,1982.39.
[3]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三联书店,
1987.63.
[4]周昌忠.西方科学方法论史[M].上海译文
出版社,1986.384.
[5]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6.44.
[6]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的科学[M].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6.23.
[7]M.邦格.什么是假科学[J].张金言译.哲学
研究,1987(4).47-48.
[8]I.Lakatos,ScienceandPseudoscience[A],inM.curd&J.A.cover(eds.),philosophyofscience[M],
Newyork:w.w.Norton&company,1998.20.
○出类拔萃
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