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茎基腐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害症状

从苗期至收获期观察,常见症状类型有:

1.立枯型:发生于苗期,地下根茎变褐缢缩,种薯风化,地上部黄化干枯,幼苗死亡。

2.萎蔫型:出现于开花期,地上部由下部叶片、分枝失水,并开始向上扩展,上部叶片发黄;地下老根顶端或侧根分枝处常变褐缢缩,且由下部根系向上部新发根扩展,呈黄色或黄褐色。

3.根腐型:出现于末花期,此时,地上部从植株外部叶片黄化,但植株并不萎蔫,剖开地下部,可见地下茎出现黄褐色斑块,并向上扩展;与薯块相连的根系,从中问或相连处变褐色干枯,薯块与根系脱落。仅有部分新发根系正常,维持地上部生长。

4.黄化型:主要发生于结薯期和膨大期,地上部植株黄化,叶片失水卷曲干枯,茎秆褪绿,植株死亡,地下根系与地下茎脱落,根茎部变黄褐色缢缩,田问拔出时易从根茎处折断。

二、发病条件

病原属半知菌立枯丝核菌真菌。病菌初生菌丝无色,宽为5~9微米,呈直角分枝,附近不远处具1隔膜,分枝处多缢缩,新分枝菌丝逐渐变为褐色,缩短变粗后结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成浅褐至暗褐色,大小为0.5~5毫米。

病菌以菌核随病薯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薯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生长温度4~34℃,适宜温度20~26℃,最适23℃,菌核形成适温23~28℃。一般春寒、空气潮湿,或播种后土温低发病较重。黏重土壤、田间高温有利于发病。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

2.适期播种,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地区要特别注意适期晚播,以确保播种时地温不低于10℃。生长期加强管理,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播种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10分钟杀死种薯上沾着的菌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