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苏科版下册教案-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10-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10-苏科版

课题:水中的藻类植物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尝试完成“观察水绵”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进行“观察水绵”的活动。

教学方法活动单导学、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课堂讨论法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光学显微镜观察、数码显微镜观察、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组内集体备课)引入:展示海苔,同学们吃过吗?过渡提问:海苔是由什么加工而成的?它属于哪一类植物?我们首先来认识淡水中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

活动一:问题导学,实验探究----观察水绵。

直接观察:水绵颜色、形态、触摸的感觉等。

制作临时装片并显微观察:水绵细胞形态、结构、叶绿体有无、形状、排列。

数码显微镜观察:师生共同归纳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

成果展示:小组合作构建水绵细胞结构模型。

活动二:认识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展示观察其它藻类植物(衣藻、小球藻图片、海带、紫菜、发菜实物),小组讨论:几种藻类的颜色及原因?有无根茎叶分化?并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过渡: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简单又低等,对我们人类有没有什么用处呢?活动三:师生讨论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先个别谈谈自己了解的藻类植物的用途或危害。

再自主学习多种资料(课本,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小组讨论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赤潮水华的发生会给捕捞、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而海洋养殖业是我们如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段时间如东紫菜大面积减产了,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新闻(视频)。

分析紫菜减产的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养出好的紫菜,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因为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如东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尽自己所能,保护好海洋环境,为共建我大美如东做出贡献。

请在课后为我们的家乡特产海苔设计一份海报。

活动四:(个人二次备课)食品材料源于生活,直观展示代表植物重点观察合作展示多种藻类观察,归纳藻类植物共性特征联系生活,指导生活,多角度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7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7

藻类植物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l)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2)了解藻类植物对自然界和在经济上的意义。

2.能力方面(1)使学生学会观察藻类植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2)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难点重点(l)水绵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题的重点;(2)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螺旋状排列是本节的难点。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对藻类植物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但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和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

教法:观察实验法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采集水绵(由部分学生及老师完成),完整的海带(带孢子囊),镊子,标本教学过程1.教学设计思路:(1))讲故事(陆区中学池塘蓝藻暴发实例),放昆明《滇池藻类植物暴发》视频导入新课:说到藻类植物,你见到吗?试举例说明?师说明藻类植物大体根据生活环境分生活在淡水的和海水的。

教师展示多种藻类植物标本。

然后以以水绵与海带为例探究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学生观察水绵与海带(根据导学提纲.),总结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学生对比多种藻类,观察、讨论、比较,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展示,师生相互补充)(4)联系实际,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经济意义。

(5)结合无锡谈谈太湖水治理(6)通过视频回顾本节课内容。

(7)小结(8)巩固(通过出示练习题)2.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1)通过故事、视频,导入新课。

”引出藻类植物的课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回忆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藻类植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向学生描述采集这些藻类的地点,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然后教师再演示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案

《水中藻类植物》【知识与能力目标】1、藻类植物的重要特征以及和人类关系。

2、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态,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藻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让学生充分理解水中藻类植物。

探究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地思考、交流和讨论,了解水中的藻类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水中藻类植物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界水中藻类植物,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概述藻类植物的重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水绵,掌握观察过程。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认真预习新的知识点。

【导入新课】打开课件第2页。

观察图片来思考一下水中的藻类植物自己知道多少。

【讲授新课】一、观察分析教师: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学生:海水藻类生活在海洋里,淡水藻类生活在水沟、池塘里。

教师:海水中的藻类植物海带。

学生;在海带细胞的叶绿体中,除了含有叶绿素外,还含有大量的藻黄素,所以海带呈现褐色。

教师:紫菜并说出其特性。

学生:在紫菜细胞的叶绿体中,除了含有叶绿素外,还含有大量的藻红素和藻蓝素,所以紫菜呈现紫色。

教师:观察淡水中的藻类植物衣藻说出其特性。

学生: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绿藻,素有“绿色酵母”之称,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

教师:观察小球藻说出其特性。

学生:小球藻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

二、知识迁移教师:观察水绵显微镜下看到的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相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

不同点整条水绵是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没有细胞的分化,所有的细胞中叶绿体的体积比较大,呈带状,螺旋形的排列在细胞内。

教师: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5.10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word教案 (1)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5.10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word教案 (1)

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关注藻类植物,爱护藻类植物。

②认识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说明水绵细胞的主要特征。

【教学时间】( 1 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1.自学内容(一):观察水绵。

自学方法:参考P49列举两种常见的藻类植物,海带、紫菜。

(1)从水池或水沟里捞取少许水绵,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2)取一张载玻片,滴上一滴清水。

用镊子夹几根水绵放在水滴中,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看水绵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叶绿体有什么特点。

讨论:P50的两个讨论题。

2.自学内容(二):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自学方法: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看图P50,然后概括藻类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与经济价值。

3.自学内容(三):要求学生参考课本P51,了解“赤潮”和“水华”现象。

4.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五)释疑(可配合预先制作的课件讲解)1. 讲解内容(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和教师觉得需要讲解的内容)2. 讲解方法: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补充讲解。

(六)练习:补充习题P30――32(七)帮困(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1.集中帮困(教师或知者负责)2.分散帮困(同伴互帮)(八)反思小结(九)因人作业:可补充一些《初中生物创造性练习》让知者练习。

10.2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下)

10.2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水中的藻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2)说明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以及藻类植物与苔藓、蕨类植物的异同点能力目标:(1)熟练制作装片和显微镜(2)在比较水绵细胞与其他绿色植物细胞的异同时,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阐述水绵的结构特点难点:对学生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优美诗句,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诗句中的景象,再请课前采集过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的学生介绍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最后课件展示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加深学生对藻类植物生活环境的感性认识。

“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总结:生活在水中(海水、淡水中)。

教师加以补充: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陆地的阴湿处。

此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关于藻类植物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将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小组归类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藻类植物的形态与其他的陆生植物有什么区别吗?“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等等,此环节既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的空间,又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等问题的欲望。

紧接着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衣藻的模型、水绵的临时装片,并将学生课前采集的新鲜的海带、紫菜等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找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进一步启发:“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通过观察、讨论,学生们概括出: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

第二节水中的藻类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概述藻类植物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说明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以及藻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熟练制作装片和使用显微镜;比较水绵与其他植物细胞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学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阐述水绵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收集次料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图片、水绵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幻灯片引入】:美丽的第一初中校园。

同学们在校园一角:风景秀丽的池塘边驻足——为什么池塘里的水是绿颜色的?引入课题板书第二节水中的藻类植物【视频学习】:活动探究一:池塘中的藻类植物师:池塘中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藻类植物。

【幻灯片展示】:衣澡,小球藻等板书:一、淡水中的藻类植物衣澡——单细胞藻类师:除了这些我们眼睛看不到的藻类植物,有没有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而且很容易取到的藻类植物呢?生:水绵【幻灯片展示】:师生一起捞水绵的图片师:水绵是一种怎样的藻类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水绵活动探究二:观察水绵师:如何观察水绵的外部结构?【幻灯片展示】:1、看一看:水绵的颜色、状态,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分组实验并讨论与交流结论:水绵是一种绿色丝状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有滑腻感。

师:如果想看一下水绵的内部结构,可以借助什么仪器?生:显微镜师:强调显微镜的用法,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的内部结构。

【幻灯片展示】:观察时思考的问题1、水绵是单细胞植物还是多细胞植物?2、水绵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叶绿体有什么特点?3、显微镜下看到的水绵细胞和其他绿色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幻灯片展示】:显微镜下的水绵细胞。

【视频展示】:立体的水绵细胞。

学生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水绵细胞与其他绿色植物细胞有着相似的结构;不同之处是整条水绵是有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没有细胞的分化;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比较大,呈带状、螺旋状排列在细胞内。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5.10第2节水中的藻类植物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5.10第2节水中的藻类植物word教案(4)

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案1 课题上课时间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图片,了解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教学难点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归纳总结法课前准备Ppt教具Ppt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1、举例说出几种藻类植物。

2、说出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以及藻类植物与苔藓、蕨类植物的异同点。

讲授新课:三、藻类植物举例1、图片展示:波缘藻、赤潮异弯藻、脆杆藻、电镜下的鱼腥藻、管孔藻、海洋沟鞭藻类、海藻、角藻、蓝绿藻、平裂藻、扇杆藻、生活在海洋中的伞藻、石莼、索求藻、团藻、微孢藻、项圈藻、项圈藻、圆筛藻、直链藻、钟罩藻和电镜下的发菜等2、视频: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四、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Flash动画:藻类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与经济价值总结:提供氧气、食用、提取工业原料和净化污水2、赤潮与水华①赤潮:展示:“赤潮”图片原因分析:“赤潮”是怎样形成的呢?炎夏暴雨后,又逢高温闷热天气,碧波荡漾的海湾,一夜之间,湛蓝的海水便会改变了颜色,海风吹来传来阵阵难闻的腥臭味,死鱼虾尸漂浮海面,贝类相继死亡。

这就是赤潮发生时的可怕景象。

科学家研究认为生产生活污水的过量排放,给海洋带来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海中一些特殊生物--赤潮生物便会急剧而大量地繁殖起来,这就形成了赤潮。

②水华:展示:“水华”图片原因分析:“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在静止的湖泊或死水中,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导致水体颜色加深,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和腐烂,导致水体味腥臭,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水体中的溶解氧,并向水体中释放有毒物质。

“水华”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漂浮在水面上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

第2节水中的藻类植物一、教材分析《水中的藻类植物》引言部分总体介绍了藻类植物的主要种类和结构特点,接着采用一幅生长海藻的海滩图片,把学生带入藻类植物鲜活的生活环境中,又通过人们常见的海带和紫菜的图片,介绍藻类植物的简单结构。

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宏观上让学生对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个感性认识,也容易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藻类植物的兴趣。

“观察水绵”的活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选用水绵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进行观察,是因为水绵是一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分布较为广泛,比较容易采集,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教材给出了水绵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在观察时参照。

教材最后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比较简洁的概括了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请学生收集有关“赤潮”或“水华”的资料,了解引发“赤潮”或“水华”的原因及治理办法,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尝试完成“观察水绵”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进行“观察水绵”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2、活动一:观察水中的藻类植物【播放视频---水中的藻类植物】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9页第一部分内容,结合信息库55页关于海带、紫菜的课外知识,思考:1、以海带紫菜为例,说说它们的宏观结构。

2、说一说藻类植物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3、为什么海带呈现褐色,紫菜呈现紫色?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再补充介绍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发菜,海水中的藻类和淡水中的藻类。

【播放视频---淡水中的藻类】,引出淡水中的水绵。

学生观看视频,自学课本P49第一二段内容,完成导学案【活动一】1、生活环境: 大多生活在中。

2、形态结构: 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如等;有多细胞的,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学目标】
1. 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尝试完成“观察水绵”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进行“观察水绵”的活动。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

2.大部分藻类植物体内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拓展合作——畅所欲言
藻类植物约有3万种,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部分生于土壤、岩石和树干上;个别种类能在冰雪地或温泉中生长。

你们能说说这些藻类植物与我们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藻类植物具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2)可以食用。

(3)提取工业原料。

(4)有些藻类植物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

(5)作为鱼类饵料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如:赤潮、水华。

播放视频:新闻报道——武汉东湖爆发水华
分析造成赤潮和水华的原因,不能向水中排放污水,我们人类要保护水中动物的生存环境。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第1节水中的藻类植物
一、观察水绵、海带和紫菜
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

2.大部分藻类植物体内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