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刑法学知识点归纳

刑法学知识点归纳

刑法学知识点归纳一、总则部分1、刑法的概念、分类、性质、任务和功能2、刑法的解释3、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复习)4、刑法的适用范围(重点复习)5、犯罪的概念、特征(重点复习)6、犯罪构成的概念、特征、分类(重点复习)7、犯罪课题与犯罪对象8、危害行为的概念9、不属于危害行为的几种情况10、不作为犯罪的成立要件(重点复习)11、不作为的分类12、危害结果的概念、分类1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14、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重点复习)15、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重点复习)16、论单位犯罪(重点复习)17、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18、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19、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20、简述刑法上的认识错误21、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要件(重点复习)22、紧急避险的概念、成立要件23、无防卫动机的情况(重点复习)24、防卫过当的成立要件及处罚原则(重点25、特殊防卫的概念与成立要件(重点复习)26、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概念、法律规定、成立要件、处罚原则27、犯罪未遂的分类(问答或名词辨析)28、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要件(重点复习)29、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各自的特征、处罚原则(重点复习)30、共同犯罪的形式(问答或名词辨析)31、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各自包括?32、继续犯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状态犯、即成犯、接续犯的区别(重点复习)33、想象竞合犯的概念、特征及与法条竞合的区别34、结合犯与集合犯(重点复习)35、惯犯与连续犯(重点复习)36、连续犯的概念、特征(重点复习)37、连续犯与继续犯(重点复习)38、牵连犯、吸收犯的概念、特征(重点复习)39、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问答或辨析)40、刑事责任的根据(问答)41、刑罚的目的(重点复习)42、罚金的执行与缴纳(问答)43、剥夺政治权力刑(问答)44、没收财产与罚金45、非刑罚处理方法(问答)46、量刑的原则(问答)47、量刑情节与定罪情节48、累犯的成立要件(重点复习)49、自首的成立条件(重点复习)50、一般缓刑与战时缓刑(重点复习)51、缓刑的成立要件(重点复习)52、假释的成立条件(重点复习)53、追诉时效的延长(问答)54、我国特赦制度的特点(问答)55、法定刑与宣告刑二、分则部分(主要以罪名的比较为主)1、罪状的概念、分类2、事后抢劫的概念、成立要件(重点复习)3、斡旋受贿概念、成立条件(问答)4、如何理解公共安全?(重点复习)5、法条竞合的概念、特征、处罚原则6、间接走私的类别(重点复习)温馨提示:1、考试中往往会出现诸如比较两个相近的罪名的比较题或论述题,但两个罪名之比较未必各项均有不同,故我们应当按顺序逐一比较,相同点亦需做出说明,不同点则是重点比较之处。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一、刑法基本理论刑法是国家强制力量的体现,是对社会危害行为进行规范和惩罚的法律。

刑法在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刑罚应当有法律规定,罪名要明确,罚则要明确。

这一原则是制定刑法、实施刑罚的基本依据,也是对司法裁判的约束。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应当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

刑罚的轻重应当根据犯罪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后果、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决定。

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保障是现代刑法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刑法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刑罚的执行方式,保障了其基本人权。

二、刑法一般原则1.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刑法规定了刑事责任的范围、因果关系等。

2.刑罚适用刑罚适用包括了刑罚的种类、数额等。

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和数额,根据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适用。

3.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刑罚的减轻或暂缓执行,旨在对犯罪人进行改造和改过。

三、刑法犯罪构成要件1.主体主体是指犯罪行为的实施者。

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直接主体是指实际进行犯罪行为的人,间接主体是指通过命令、教唆等方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客体客体是指犯罪行为的对象,可以是财产、人身等。

3.客观要件客观要件包括了犯罪行为的行为方式、结果、时机等具体要素。

4.主观要件主观要件包括了犯罪行为的主观故意、目的等。

四、刑法犯罪种类1.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了: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

2.侵犯财产罪侵犯财产罪包括了:盗窃罪、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劫罪等。

3.危害公共卫生罪危害公共卫生罪包括了:非法组织卖血罪、传染病罪等。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包括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

法考刑法知识点汇总

法考刑法知识点汇总

法考刑法知识点汇总
以下为法考刑法知识点的汇总:
一、总则
1.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2. 刑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时间
3. 刑法的追溯力
4. 刑法的责任原则和借用原则
二、犯罪和刑罚
1. 犯罪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2. 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
3. 刑罚的大小和量刑原则
4. 刑罚的执行和期间计算
三、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1. 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
2. 犯罪的主体和辅助人员的刑事责任
3. 犯罪的共犯和从犯的刑事责任
4. 犯罪人的免除、减轻和加重刑事责任的规定
四、犯罪行为
1. 犯罪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2. 犯罪行为的要件和主客观联合的关系
3. 犯罪行为的限制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犯罪情节
1. 犯罪情节的概念和种类
2. 犯罪情节的认定和适用
3. 犯罪分子的处罚情节和从轻、减轻、免除刑罚的规定
4. 犯罪分子的追诉时效和免诉原则
六、特定犯罪和相关法律规定
1.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2.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3. 经济犯罪和环境资源犯罪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4. 毒品犯罪和走私犯罪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5. 妨害社会管理和侵犯人身权益犯罪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以上为法考刑法知识点的汇总,可根据需要进行详细学习。

刑法 2024 知识点

刑法 2024 知识点

刑法 2024 知识点一、刑法概说。

1. 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 其性质具有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法律性(调整特定社会关系)。

2. 刑法的任务与机能。

- 任务包括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等。

- 机能有规制机能(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评价)、保护机能(保护法益)、保障机能(保障公民权利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

3. 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 体系:总则、分则、附则等结构。

- 解释:- 立法解释(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

- 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作出的解释)。

- 学理解释(学者等作出的解释,无法律效力)。

二、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 犯罪概念。

-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

2. 犯罪构成。

-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 危害行为是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

- 危害结果有实害结果和危险结果之分。

- 犯罪主体:- 自然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2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2 - 14周岁、14 - 16周岁、16周岁以上等不同阶段)。

刑事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 单位主体: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 犯罪主观方面:- 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

三、正当行为。

1. 正当防卫。

- 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整理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整理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整理一、刑法学的基本概念1.刑法学的定义、特点和任务2.刑法学与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文书的关系3.刑法学的对象和方法二、刑法的基本原则1.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行为法定、责任法定2.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合一原则、量刑相适应原则、无罪推定原则3.法律适用原则:犯罪与非犯罪区分、主观和客观因素区分、阳性与消极两种构成方式4.案件独立处理原则:分罪处理、整罪处理5.特殊性原则:特殊罪类型、特殊量刑规定三、刑法的构成要件1.犯罪构成的主要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2.犯罪构成的辅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式等3.犯罪构成的重要概念: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失、故意瞒报犯罪四、刑法的主要内容1.罪与刑的基本概念:罪的概念、刑的种类、刑与奖励的区别2.犯罪的构成和刑事责任: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主观过错与刑事责任3.犯罪的起因和发展:犯罪原因的分类、犯罪的心理发展过程、犯罪的社会导向性4.犯罪的后果和危害:犯罪后果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5.犯罪的预防和处理:犯罪预防的原则、犯罪处理的原则、国际刑法合作五、刑法学说和刑法政策1.刑法学说的概念、分类和演变2.刑法政策:刑事法律政策、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政策的特点六、刑法的适用范围和刑法解释1.刑法的适用范围:适用犯罪类型、适用对象2.刑法解释:法律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关系、解释对象与效力七、刑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刑法学与法理学2.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3.刑法学与刑事政策学4.刑法学与犯罪学八、刑法和刑法立法原则1.刑法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2.刑法立法原则:适用原则、立法技术原则、立法程序原则以上所列知识点仅为《刑法总论》的主要内容,复习时应结合教材、参考书和课堂笔记进行全面复习。

同时,也建议通过刑法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加深对刑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刑法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刑法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刑法学基础必学知识点以下是刑法学基础必学的知识点:1. 刑法的定义和性质: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而制定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性质包括公法性、一般普遍性、惩罚性和法律强制力等。

2. 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员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的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过失,以及客观上的犯罪行为和法定刑。

3.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如行为结果和行为方式等。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员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如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等。

4. 犯罪过程与犯罪结果:犯罪过程是指犯罪人员从犯罪意图产生到犯罪行为完成的全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犯罪和结束犯罪等阶段。

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后果,如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等。

5. 犯罪的刑事责任形式:刑事责任形式包括主体责任和从犯责任。

主体责任是指直接参与犯罪的人员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如主犯和共犯。

从犯责任是指未直接参与犯罪但协助、教唆或勾结他人犯罪的人员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如教唆犯和共同犯。

6. 刑法的刑种和刑罚:刑种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适用的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指法院判处的主要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

附加刑是指在主刑之外同时附加的刑罚,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

7. 免除刑事责任和减轻刑事责任:免除刑事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被认定犯罪人员不必承担刑事责任,如法定免责和非法定免责。

减轻刑事责任是指在判决刑罚时对犯罪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减轻,如情节轻微和自首等。

以上是刑法学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刑法规定,从而更好地理解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刑法知识点整理

刑法知识点整理

上编刑法总论刑法的解释: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第一章刑法的概念和性质(1)立法解释:指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含义所做的解释;刑法立法解释是指对刑法刑罚的法律。

典规定的某些内容予以阐明。

刑法的性质: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2)司法解释:指由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法的法律性质。

的含义所做的解释;刑法的阶级性质: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3)学理解释: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刑法的阶级性质是由对刑法含义所做的解释;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4)文理解释,指对法律条文的字义、概刑法的法律性质特点: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加广(5)论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泛;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分为当然解释、(2)刑法的强制性更为严厉。

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1979年7月1日一致通过,7月6日正式发布,1980年1月1日起实行,我国第一部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典正式诞生。

1997年3月14日《中华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人民共和国刑法》,这部刑法典于1997年10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月1日起施行。

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的准1997年修刑的特点:则。

(1)实现了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刑法的基本原则:(2)贯彻了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1)罪刑法定原则;功能;(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3)立足国情和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结合;(4)罪责自负原则。

之后修刑的特点: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刑法基本原则具有强(1)及时回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威力,既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又有(2)确立了刑法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方式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推的基本地位。

进法治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刑法的根据:既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又有利于达到刑(1)制定宪法的法律依据:宪法是我国的法的最佳效果。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刑法:刑法是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一切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2、刑法的性质:刑法具有规定内容的特定性、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3、立法解释:立法机关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包括对刑法术语的解释、法律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的解释以及对发生歧义的规定的解释。

4、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规定含义的阐明。

5、扩张解释:扩张刑法条文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规定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二、XXX: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核心和精髓,能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适用,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

二、XXX: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前提,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

2、平等适用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特权。

3、罪刑相当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对什么人、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两个层次。

主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即犯罪人的主观意图或疏忽导致的行为。

客观方面包括犯罪的对象、行为和后果三个要素。

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客体,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的具体行动,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社会危害后果。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犯罪构成的总和。

在犯罪构成中,每个要素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法律规定,才能构成某种犯罪。

这种层次结构的构成,体现了犯罪构成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下,犯罪客观要件的存在与否决定了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犯罪客观要件是刑罚的基本依据:只有当犯罪客观要件成立时,才能对犯罪行为予以刑罚。

刑法必考知识点总结

刑法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刑法基本概念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惩罚的法律规范。

包括了犯罪的构成、种类、责任和处罚等内容。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四条:1. 法无禁止即许可原则。

刑法规定了不得为所若,并且规定了大部分犯罪行为。

2.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规定了每个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如刑种、刑期、刑额等。

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与刑罚应当适应社会需要和犯罪行为的实际情况。

4. 人权尊重原则。

刑法对人的尊严和权利进行了严格的保护,反对任何形式的酷刑和虐待。

二、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包括四个要素:犯罪的客体要素、主体要素、客观要素和意图要素。

1. 犯罪的客体要素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权利对象,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等。

2. 犯罪的主体要素是指具有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能力的人。

3. 犯罪的客观要素是指制造危害后果的具体行为。

4. 犯罪的意图要素是指实施犯罪行为时的目的和动机。

三、刑法责任刑法责任分为刑法事实责任和刑法责任能力。

刑法规定了个人因违反刑法规定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形。

古代罪刑法定以刑法事实责任为基准,让责任能力人开展的刑法责任。

刑法责任能力方面,包括是否有必备条件和其相对于不利情况下的行为等。

四、刑法种类刑法种类主要包括:主刑、情节刑、附加刑等。

1. 主刑:刑法明确规定的刑种,包括有不限定期徒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2. 情节刑:主刑的变加或减轻的情节。

3. 附加刑:表现为并处没收财产、没收财产等。

刑法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刑法违法犯罪行为已事实,及有法定法的违法行为。

刑法违法行为的事实的规定,是指司法判断认定犯罪事实所需要的标准,主要包括近因、极限与当次违法行为。

法定法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刑法认为的违法行为的构成。

六、刑法的适用刑法适用包括进行立功和法定刑。

七、刑法规定个体关系的刑法刑法用备法及预备金王之间的关系,处理了清穷院、狱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

八、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了每个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如刑种、刑期、刑额等。

刑法考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考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考题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罪名和刑罚1. 罪名的构成刑法规定了一系列罪名,每个罪名都有其构成要件。

考生需要了解每个罪名的构成要件,如故意,过失,主观方面的要素,客观方面的要素等。

2. 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没收财产、罚金等。

每种刑罚都有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3. 刑期和罚金的确定刑期和罚金的确定是根据罪名的性质、犯罪情节、犯罪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的。

考生需要了解刑期和罚金的确定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4. 缓刑、免除刑罚、减轻刑罚、中止执行刑罚等特殊刑罚缓刑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的罪犯,根据其犯罪情况和社会危害程度,决定暂不执行或者裁定免予执行刑罚,适用考验期限为二年的一种刑事制度。

二、犯罪的构成和辨认1. 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犯罪故意或过失和客观方面的犯罪客体、犯罪手段和犯罪结果。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

2. 同一犯罪构成的不同方式同一犯罪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犯罪方式,如故意杀人罪有直接故意杀人和故意放火罪。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有关内容。

3. 犯罪辨认的方法和标准犯罪辨认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适用、犯罪认定的证明标准、犯罪认定的证据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4. 犯罪的共同犯罪和数罪并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行为,数罪并罚是指同一犯罪分子所犯两个以上罪,合并判处刑罚的制度。

考生需要了解共同犯罪和数罪并罚的相关规定。

三、犯罪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侵犯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的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合法防卫行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必要行动。

考生需要了解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2.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包括必要性、合理性、适当性和罪责判定。

刑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刑法的基本概念刑法是规定罪行和刑罚的法律,是一国刑罚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刑法的主要任务是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利。

刑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罪行和刑罚两个方面。

1. 罪行罪行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罪行包括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和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是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侵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过失犯罪行为是行为人过失侵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行为。

2. 刑罚刑罚是国家对犯罪分子依法采取的惩罚措施,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主要的刑罚措施,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基础上增加的刑罚措施,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有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刑法规定、解释和适用的基本准则,是确保刑法实施正确和公正的重要保障。

1. 法律性原则法律性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规定刑罚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依法确定罪行和刑罚。

行为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才能受到刑罚的制裁。

2.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只能依法适用,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增加、减轻或变更刑罚。

3. 犯罪构成要件原则犯罪构成要件原则规定了犯罪行为构成的基本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主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主观状态。

只有当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同时存在时,犯罪行为才构成犯罪。

4.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是指一个人不得对同一犯罪行为被多次追究责任,也就是说不能重复处罚。

5. 最有利原则最有利原则是指对于被告人,应当采用对其最有利的法律适用。

6. 文明刑事处罚原则文明刑事处罚原则要求刑罚既要有力,又要有度,不得有过重、过轻及其他不合理之处。

三、刑法的基本制度刑法有一系列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保障刑法实施正确和公正的重要保障。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刑法学:广义上,就是指以刑法的规范与实务为研究对象,研究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及其适用中的问题的科学,就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

狭义上,就是指以实体刑法规范为研究对象,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并阐述其哲学基础,研究其发展历史与立法根据,比较不同刑法的学科。

(刑法解释学、刑法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2、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就是指依据一定的知识原理、原则,将刑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加以排列组合,形成有机统一的理论结构形式。

二、简答题1、刑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具体研究方法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名词解释1、刑法:(1)指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与在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就是犯罪与应负刑事责任,并对犯罪人予以何种刑罚制裁的法律。

(内涵)(2)广义上,指所以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与,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等;狭义上,仅指刑法典与刑法修正案。

(含义)2、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3、刑法体系:(1)广义上,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

(2)狭义上,指刑法典的体系,即刑法典的组成与结构。

(3)我国刑法典的体系,编、章、节、条、款、项、段、但书4、刑法解释:(1)指对刑法规定含义的说明。

对象就是刑法规定,目的就是为了准确理解与适用刑法。

(概念)(2)文字具有多义性与发展性、法律具有抽象性、立法者的思维局限造成的法律缺陷、刑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为了使刑法规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需要对刑法法条进行规范化解释。

(必要性)(3)就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纽带,有助于正确把握刑法规定的含义精神,有利于刑法的统一实施,有助于克服刑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促进其发展完善。

(重要性)5、刑法解释:(1)根据效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2)根据方法: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各解释的相关概念】二、简答题1、刑法的性质?(1)阶级性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存在。

刑法知识点总结

刑法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广义刑法、狭义刑法、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文理解释、论理解释3、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4、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5、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6、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7、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简单客体、复杂客体、随机客体8、危害行为、作为、不作为、持有、纯正的不作为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中断的因果关系、偶然的因果关系9、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身份犯;纯正的身份犯、不纯正的身份犯;单位犯罪10、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犯罪目的、犯罪动机、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11、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假想防卫、假想避险、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特殊防卫12、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不能犯未遂13、共同犯罪、片面共犯、承继的共犯;必要的共同犯罪、复杂的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间接正犯;首要分子14、继续犯、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结果加重犯、结合犯、集合犯、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15、刑事责任、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刑罚的体系、主刑、附加刑16、量刑、一般累犯、特殊累犯、一般自首、特别自首、坦白、一般缓刑、战时缓刑、立功、减刑、假释、追诉时效、追诉时效的中断、追诉时效的延长、大赦、特赦二、简答题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或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2、简述我国刑法属地管辖的例外情况;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论述刑法的空间效力;简述刑法溯及力的概念及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3、简述我国刑法有关“但书”的规定。

4、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简述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5、简述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刑法知识点总结

刑法知识点总结

刑法知识点总结刑法是国家法律制度中的一部分,用于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它包括刑法基本原理、刑事责任、刑法规定等多个方面。

下面就一些刑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刑法的基本原理刑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无规定不责罚原则等。

法律平等原则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贵贱。

罪刑法定原则规定了法律应当明确规定犯罪行为和刑罚的种类和限度。

法无规定不责罚原则指出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某一行为是犯罪行为,那么就不能以此行为为由进行处罚。

2.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者在法律面前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主要通过刑罚和刑事教育来实现。

刑罚主要包括剥夺自由的刑罚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刑事教育则是通过帮助罪犯认识错误、重塑人格来减轻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 刑法规定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刑罚。

犯罪行为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罪等。

刑罚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而有所不同,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

4.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某一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它包括犯罪主体要件、犯罪客体要件、犯罪行为要件、犯罪结果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主体要件是指行为人为实施该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主体资格,例如年满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客体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客体,例如人身、财产等。

犯罪行为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行为方式,例如杀人、盗窃等。

犯罪结果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结果,例如死亡、损失等。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意图,例如故意、过失等。

5. 刑事法定主义原则刑事法定主义原则是刑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犯罪行为和刑罚都必须有法律依据。

这意味着国家不能以任意的方式对待犯罪行为,必须依据法律来进行判断和处理。

6.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刑法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它与宪法、民法等其他法律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刑法是规范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律法规之一,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法律。

学习刑法不仅有助于了解社会法律规范,更有助于自身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下面将对刑法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一、刑法基本概念1.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监管行为的规范,是国家制定的一部特定的法律,用来约束公民的行为,保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规范和处罚。

2. 刑法的功能刑法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范犯罪,二是惩罚犯罪行为,三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是维护社会秩序,五是促进社会发展。

3. 刑法的体系结构刑法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总则、特则、附则和刑事责任主体。

总则规定了犯罪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的基本原则;特则规定了各种犯罪的种类和其构成要件;附则规定了刑法的适用和适用范围;刑事责任主体规定了犯罪主体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1. 犯罪和犯罪构成的基本概念犯罪是指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行为和过错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犯罪构成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行为要件。

2.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故意、过失、累犯、毁灭证据等要件;故意是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意识到其行为违法,具有明显的违法目的和明确的犯罪计划;过失是指犯罪行为人未能预见其行为的违法性,但是应当预见和防范的一种无心犯罪行为。

3. 犯罪的成立条件犯罪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犯罪事实、主观过错和法定后果三个要件。

犯罪事实是指违法行为的客观条件,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动机、实施方式和实施结果;主观过错是指犯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有意违法行为;法定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

4. 犯罪的种类犯罪的种类主要包括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贪污罪、受贿罪等多种类型的犯罪行为。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刑法:一切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简答题:刑法的渊源:1、刑法典: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单行刑法(规定、决定、条例、补充规定)3、附属刑法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的核心和精髓,不仅体现刑法的根本精神,还能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适用。

二、简答题:﹡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的核心和精髓,不仅体现刑法的根本精神,还能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适用。

1、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指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的原则。

2、平等适用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当原则:又称罪刑相适应或罪刑均衡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或生效范围,刑法对什么人,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2、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适用即有溯及力,不适用即没有溯及力。

第四章犯罪概述一、名词解释:1、犯罪:一种危害社会已经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简答题:﹡犯罪的基本特征: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特征,也是本质特征。

某些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法律现象,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体现。

3、犯罪是依刑法应受惩罚的行为,具有刑罚当罚性: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一种否定性评价,只有犯罪才具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属性。

因此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相连,不可分离,共同构成犯罪概念的总体,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总的标准和尺度。

考点聚焦刑法知识点总结

考点聚焦刑法知识点总结

考点聚焦刑法知识点总结一、刑法基本概念刑法是规范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法律体系,是国家依法制裁犯罪行为的法律原则。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惩治犯罪行为,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刑法的法律体系刑法的法律体系包括总则、特则和附则。

总则包括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特则包括各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和刑罚;附则包括适用和解释的具体规定。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无禁止即许可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权原则、罪刑相适原则和法律保障原则等。

这些基本原则是刑法适用的基本准则,是刑法规范的核心。

四、刑法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危害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的犯罪等。

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重要法律基础。

五、刑法的构成要件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件。

主观方面的要件包括故意、过失等;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

构成要件是刑法适用的基本条件,也是司法裁判的重要依据。

六、刑法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包括刑法定罪与量刑原则、免除刑事责任原则、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原则等。

刑事责任是刑法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也是犯罪分子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七、刑法的刑罚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死刑、有期徒刑、拘役等;附加刑包括没收财产、限制人身自由等。

刑罚是刑法对犯罪分子的法律制裁,也是对犯罪行为的社会警示和震慑。

八、刑法的适用原则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适用原则,包括法定适用原则、特殊适用原则、差别适用原则、特别适用原则等。

适用原则是刑法对犯罪行为的具体适用规范,也是司法裁判的基本依据。

九、刑法的司法解释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司法解释,包括具体犯罪行为的规定及司法解释的适用。

司法解释是刑法适用的具体规范,也是司法裁判的具体依据。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刑法学:广义上,是指以刑法的规范与实务为研究对象,研究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及其适用中的问题的科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

狭义上,是指以实体刑法规范为研究对象,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并阐述其哲学基础,研究其发展历史与立法根据,比较不同刑法的学科。

(刑法解释学、刑法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2、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知识原理、原则,将刑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加以排列组合,形成有机统一的理论结构形式。

二、简答题1、刑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具体研究方法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名词解释1、刑法:(1)指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在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对犯罪人予以何种刑罚制裁的法律。

(内涵)(2)广义上,指所以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等;狭义上,仅指刑法典和刑法修正案。

(含义)2、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3、刑法体系:(1)广义上,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

(2)狭义上,指刑法典的体系,即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3)我国刑法典的体系,编、章、节、条、款、项、段、但书4、刑法解释:(1)指对刑法规定含义的说明。

对象是刑法规定,目的是为了准确理解和适用刑法。

(概念)(2)文字具有多义性和发展性、法律具有抽象性、立法者的思维局限造成的法律缺陷、刑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为了使刑法规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需要对刑法法条进行规范化解释。

(必要性)(3)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纽带,有助于正确把握刑法规定的含义精神,有利于刑法的统一实施,有助于克服刑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促进其发展完善。

(重要性)5、刑法解释:(1)根据效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2)根据方法: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各解释的相关概念】二、简答题1、刑法的性质?(1)阶级性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存在。

刑法12个知识点总结

刑法12个知识点总结

刑法12个知识点总结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律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责任原则、刑罚限定原则、人权保护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和法无所恃原则。

其中,法律法定原则是刑法的核心原则,它规定了刑法适用的基本规则和程序。

罪刑法定原则则规定了罪与刑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自由解释和扩大适用。

犯罪责任原则规定了犯罪分子必须具备有罪行为的主体和标准,不满足责任能力的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罚限定原则规定了对犯罪行为应当限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和力度,保护了犯罪分子的基本人权。

人权保护原则保障了犯罪分子基本的法定权利和自由。

公共利益原则规定了刑法适用的目的和宗旨,保障了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平等保护原则规定了对犯罪分子和被害人的平等保护,避免了法律的双重标准和歧视。

最后,法无所恃原则规定了法律是人民的法律,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和依据法律行为。

二、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了犯罪和刑罚的基本原则,包括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责任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规定了罪与刑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自由解释和扩大适用。

这是保护了犯罪分子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刑法适用的公平和公正。

犯罪责任原则规定了犯罪分子必须具备有罪行为的主体和标准,不满足责任能力的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这是保障了犯罪分子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

三、刑法的构成要件刑法的构成要件规定了犯罪行为必须具备的主体和客体要素,具备了构成犯罪的基本要件。

包括了犯罪主体、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四个要件。

犯罪主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犯罪客体是犯罪的对象,犯罪行为是犯罪的方式和方法,犯罪结果是犯罪的后果和影响。

只有具备了这些构成要件,才能够构成犯罪行为,否则不具备犯罪行为的实质和本质,不得适用刑法的惩罚。

四、刑法的特定情形刑法规定了犯罪的特定情形,包括了共同犯罪、从犯和间接犯罪三种情形。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共同肇事,并且分工明确,共同协同作案。

从犯是指有一方实施犯罪行为,而另一方协助实施犯罪行为,具备了明显的主次关系。

刑法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刑法的基本概念刑法是国家对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实施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体系。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法无名大、犯罪必须有法可依等。

二、犯罪与刑事责任1. 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人所为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2.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行为、结果等方面的要素。

3. 刑事责任的形式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犯罪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刑法中的罪与刑1. 罪的分类犯罪以危害程度分为犯罪、轻罪和过失犯罪。

2. 刑的种类刑的种类主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四、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和数罪并罚1.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者三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2. 数罪并罚的适用条件和原则数罪并罚是指对犯罪嫌疑人分别犯数种犯罪的行为,按照不同的犯罪事实分别适用刑罚。

五、刑法中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1.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界定未成年人是指年满16周岁以下的人。

2.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豁免的条件和程序对于年满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情节,可以豁免其刑事责任。

六、刑法中的累犯1. 累犯的概念和定罪累犯是指有坚持犯罪行为的人。

2. 累犯的刑事责任和刑罚的适用原则累犯的刑罚适用原则是以累犯情节为依据,分别判处累次刑罚。

七、刑法中的刑事责任能力1. 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可能有刑事责任的能力。

2. 刑事责任能力的种类刑事责任能力包括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八、刑法中的自首、立功和司法解释1. 自首的条件和效果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

2. 立功的条件和效果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之前,主动参与犯罪行为的揭露和取证活动。

3. 司法解释的概念和种类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九、刑法中的刑事诉讼程序1. 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概念刑事诉讼程序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进行的对刑事案件进行处罚和裁判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作为犯的定罪问题:丢失枪支不报罪 ,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因此,该罪是一种法定不作为犯罪。

偷税罪 ,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申报等手段, 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以及缴纳税款后,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行为。

这些行为里面,既有作为也有不作为 , 因此偷税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

遗弃罪 ,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情节恶劣的行为。

“ 拒绝扶养” ,是指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如不提供经济。

遗弃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行为人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通过平和手段变成自己所有。

拒不退还只是表明行为人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而据为己有的方式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

因此侵占罪既可以是作为犯罪,也可以是不作为犯罪。

窝藏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窝藏罪 ,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窝藏行为的特点是妨害公安、司法机关发现犯罪的人, 或者说使公安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 因此, 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非法持有枪支罪 ,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地实际占有或控制枪支。

非法替他人保管枪支的行为,也属于非法持有枪支罪。

本题中,崔某替丁某保管枪支,并没有帮助其逃匿的意图,不属于窝藏行为;而替他人非法保管枪支 , 属于非法持有枪支罪。

3、受贿罪的退休后受贿,斡旋受贿,受贿罪与渎职罪的罪数。

受贿罪的“ 为他人谋取利益” 是指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求是一种许诺, 不要求有谋取利益的实际行为与结果; 故只要收受了财物就是受贿既遂 ,而不是待实际上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才是既遂。

2003 年《退休后收受财物问题的批复》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 ,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这里要求“ 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 。

根据刑法第 388 条的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斡旋受贿。

斡旋受贿是受贿罪的一种情形。

本项中。

关于渎职罪与受贿罪的罪数问题。

第 399 条第4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 ,同时又构成第 385 条规定之罪的(受贿罪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除了上述情形,其他渎职犯罪同时受贿的,数罪并罚。

本项中,刑法对放纵走私罪没有特别规定,因此应当与受贿罪数罪并罚。

55. 李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男童,得手后因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

在抚养过程中, 因男童日夜啼哭,李某便将男童送回家中。

关于李某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 构成拐卖儿童罪B. 构成拐骗儿童罪解析:本题要区分拐卖儿童罪与拐骗儿童罪。

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

而拐骗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本案中李某以出卖为目的, “ 偷盗” 一名男童,因此构成拐卖儿童罪。

根据拐卖儿童罪的定义可以看出, 拐卖儿童罪是行为犯 ,只要实行了拐卖儿童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

本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应选 BCD.57.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甲使用暴力强迫赵某与自己进行商品交易,造成赵某重伤。

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与强迫交易罪实行并罚 (注意:行为! 法益!这里只有一个行为!不可能数罪并罚!C. 丙为杀人而盗窃枪支,未及实施杀人行为而被抓获,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预备罪与盗窃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 (不惩罚思想犯!目前为止只有盗窃枪支一个行为!解析:强迫交易罪 ,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 情节严重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甲使用暴力的行为触犯了强迫交易罪和故意伤害罪,甲构成想象竞合犯。

对于想象竞合犯按重罪处罚, 所以对甲只定故意伤害罪。

想象竞合犯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C 项中丙的行为同时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和盗窃枪支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所以 C 是正确的。

58.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A.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属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B. 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C.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属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 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解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 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第 291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所以 A 项的情形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并不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所以 A 项是错误的, D 项是正确的。

《刑法》第 114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B 项中故意破环正在使用的矿井下通风设备会对井下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所以 B 是正确的。

《刑法》第 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 项中的情形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所以 C 是错误的。

所以 BD 是正确的。

62. 关于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D. 画家丁临摹了著名画家范某的油画并署上范某的名章,通过画廊以 5万元出售给田某,丁非法获利 3万元。

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要考虑的就是诈骗罪和含有欺骗行为的正常交易的区别。

D 项中,丁某的画是临摹著名画家范某的,而且在画上署的是范某的名章,这就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

但是,题中并没有明确田某从画廊买画有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的行为。

所以丁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诈骗罪。

所以 D 项是错误的。

综上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B.63.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C. 职员丙被公司辞退, 要求公司支付 10万元补偿费, 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

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D. 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 10万元。

获取不正当利益后, 丁以告发相要挟, 要求刘某返还 10万元。

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 10万元。

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解析: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实行恐吓威胁一一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

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行为人取得财物。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同时具有恐吓和欺诈的性质,被害人既产生恐惧心理又陷入认识错误,就构成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竞合。

本项中,甲已将王某杀害,仍谎称绑架,既有恐吓又有诈骗,构成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竞合。

A 项正确。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关键区别在于 :(1 抢劫罪只能是当场以暴力侵害相威胁, 而且, 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要求, 威胁内容 (暴力便当场实现; 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基本上没有限制,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要求,暴力威胁的内容只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实现(非暴力威胁内容,如揭发隐私,则可以当场实现。

(2抢劫罪中的暴力达到了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罪的暴力则只能是没有达到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轻微暴力。

敲诈勒索罪与行使权利的区分在于 :如果行使的权利具有正当性,同时行使的手段具有相当性,就属于行使正当权利而非敲诈勒索。

本项中,丙要求的补偿费不具有正当性,行使的手段也不具有相当性,因此不属于行使正当权利,而属于敲诈勒索。

C 项正确。

丁将 10万元行贿于刘某, 10万元就属于不法给付物。

丁没有权利要求返还,因此行使的权利不具有正当性,不属于行使正当权利,属于敲诈勒索。

D 项正确。

64. 王某担任辩护人时,编造了一份隐匿罪证的虚假证言,交给被告人陈小二的父亲陈某,让其劝说证人李某背熟后向法庭陈述,并给李某 5000元好处费。

陈某照此办理。

李某收受 5000元后,向法庭作了伪证, 致使陈小二被无罪释放。

后陈某给陈小二 10万美元,让其逃往国外。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 王某的行为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B. 陈某劝说李某作伪证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的教唆犯C. 李某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帮助犯D. 陈某让陈小二逃往国外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共犯辩护人妨害作证罪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作为辩护人的王某让被告人的父亲以好处费利诱证人李某在法庭上作伪证,且证人收受了好处费并且在法庭上作了伪证,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所以 A 正确。

妨害作证罪 ,是指(一般主体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

B 项中, 陈某亲自劝说并亲手给了证人李某钱财要其作伪证, 所以陈某是妨害作证罪的实行犯而不是教唆犯。

所以 B 是错误的。

伪证罪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