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ppt

合集下载

植物次生代谢与化感作用原理 43页PPT文档

植物次生代谢与化感作用原理 43页PPT文档
1973 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 青蒿素的结晶 周维善院士
植物化感作用已经被发现有二千多年, 但真正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近40年的 事情。由于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论和实践能 实现农林业的持续发展和达到对自然资源 的保护,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成为科学研 究的前沿之一。
1 基本概念
1937年奥地利科学家Molish首次提出:指出化感作用是 指植物之间(包括微生物)作用的相互生物化学关系, 这种生物化学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的两个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次生代谢及 其调控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对外 界环境改变的适应。
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人们至今 已发现有黄酮类、酚类、香豆素、木质素、 生物碱、糖苷、萜类、甾类、皂苷、多炔类、 有机酸等。一般分为酚性化合物、萜类化合 物、含氮有机物三大类。
药。从菊科植物青蒿又称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中分离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青蒿素是一种高
效、速效、低毒抗疟药。从பைடு நூலகம்竹桃科植物长春花 (Catharantbus roseus) 中分离出的生物碱长春碱和长 春新碱则是治疗白血病的最好药物之一。
青蒿素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 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是含有过氧桥 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目 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 恶性疟疾的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称 为“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具有快 速、高效、无抗药性、低毒副作用的 特征。
Ten years later in year of 1984 this book was republished and he add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in his definition.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前景_PPT幻灯片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前景_PPT幻灯片

compliment
• 20世纪90年代至今,利用植物细胞进行天然产物的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它与基因工程、快速繁殖形成了新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三大主流[6]。迄今为止,全世 界已经有1 000多种植物进行过细胞培养的研究。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次生代 谢产物被人类广泛应用,一些天然成分如紫杉醇、紫草宁、迷迭香酸和人参皂甙等已 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同时探索出了悬浮培养、两相培养、固定化培养、毛状根培养、 冠瘿培养、反义技术等先进的培养方法。据1996年报道,国际上通过植物细胞和组织 培养的方法进行食品成分商业纯生产最成功者是日本。[3]。下面列出几个利用植物培 养技术工业化生产有用代谢物的例子,如紫杉醇的生产,自从1991年CHRISTEN等人 申请有关红豆杉组织培养的专利以来,在培养体系紫杉醇含量已提高100多倍,达到 153 mg/L,美国的Phytoncatalytic公司已在德国进行了75 t发酵罐的试验;其他如日 本三井石油公司生产紫草宁和小檗碱(750 L)、日本日东电工公司生产人参皂甙和花色 素(500L)、西德A.Nattermann&Gie.GmbH公司生产迷迭香酸(75 000 L)、英国的辣 椒素生产、美国的香子兰代谢物生产、加拿大的血根碱生产等[7]。
• 20世纪70年代以后,该技术有所发展,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一 些药用有效成分在工业上获得成功,据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统计,当 时全世界有40多种植物的细胞培养工程研究获得成功,部分悬浮细胞 培养体系中次生物质的产量达到或超过整体植株的产量,有些药用植 物的研究达到中试水平,其中利用紫草悬浮细胞培养生产紫草宁的成 功令人瞩目[5]。1984年日本的Mitsui公司利用紫草生产紫草宁规模达 到750 L,产物最终浓度达到1400 mg/L。

《植物次生代谢》PPT课件

《植物次生代谢》PPT课件

整理课件
5
整理课件
6
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关系

植物的次生代谢是相对于初生代谢而言的,
是释放能量的代谢,是以初生代谢的中间产物作
为起始物(底物)的代谢。通常认为,植物的次生
代谢与其生长、发育、繁殖无直接关系,所产生
的次生代谢物被认为是释放能量过程产生的物质。
整理课件
7
次生代谢物的意义
• 长期以来,次生代谢物被认为是代谢中不再起 作用的末端产物,为废物储藏在植物的各种组织中, 虽对其生存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在生物体内所执 行的功能并不重要。
9
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虽然从自然界得到的化合物总数非常多,其结构
也千变万化,非常复杂,但它们均由一定的基本结
构单位按不同方式组合而成。常见的基本结构单位
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 C2单位:如脂肪酸、酚类、苯醌等聚酮类化合物。 • C5单位(异戊烯单位):如萜类、甾类等。 • C6单位:如香豆素、木脂体等苯丙素类化合物。 • 氨基酸单位:如生物碱类化合物。
为莽草酸途径将无法限定为仅由桂皮酸而来的苯
丙素类化合物,故而将这一支路称之为桂皮酸途 径。
整理课件
14
(三)氨基酸途径
• 天然产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均由此途径生成。 有些氨基酸脱按成为胺类,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 应(甲基化、氧化、还原、重排等)后即转变成为 生物碱。

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转变成为生物碱。作
• 脂肪酸类、酚类、蒽醌类等均由这一途径 生成。这一过程的出发单位(起始物)是乙酰辅 酶A。
整理课件
12
2.乙酰—甲戊二羟酸(MVA)途径
• 生物体内真正的异戊烯基单位为焦磷酸二甲 烯丙酯(DMP)及其异构体焦磷酸异戊烯酯 (IPP),它们均由MVA变化而来,在相互衔接时 一般为头—尾相接,但自三萜起,则呈尾—尾 相接方式。各种萜类分别由对应的焦磷酸酯得 来,三萜及甾体类则由反式角鳖烯转变而成, 它们再经氧化、还原、脱胺、环合或重排,即 生成种类繁多的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出于MVA 也是由乙酰辅酶A出发外成,故其生物合成基 源也是乙酰辅酶A。

《次生代谢》课件

《次生代谢》课件
《次生代谢》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次生代谢PPT课件!
什么是次生代谢?
次生代谢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代谢途径,主要发生在植物次生生长阶段。它包 括多种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过程。
次生代谢的功能
次生代谢对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有广泛的 作用和应用,包括药物、香料、色素等。
次生代谢的调控机制
次生代谢的调控机制包括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环境因素的影响、内部激素的作用,以及基因调控和信号传导等。
典型的次生代谢产物
典型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蒽醌类 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化合物。
次生代谢的应用
次生代谢的应用涵盖医学、农业、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为人类带来诸多益 处。
结论
次生代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途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应用。研究次生代谢机制有助于利用植 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谢谢收听!

次生代谢产物 PPT

次生代谢产物 PPT
植物细胞培养 之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大家好
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概述 研究现状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次生代谢
产物的基本程序 提高次生代谢物生产效率的途径与
方法 应用实例 前景展望
大家好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中一大类并 非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 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 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
大家好
22
pH:培养基的pH值与细胞生长繁殖以及次生 代谢产物的生产关系密切,与培养温度相似, 细胞的生长繁殖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时所需 的pH值通常并不一致,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控 制不同的pH值。
电场:膜周电泳学说认为对细胞施加稳定的 电场能够导致膜中带电物质的重新分配,最 终导致原生质体生长和分化效应。
大家好
21
合适的培养条件
物理因素:
温度:植物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一般为 25℃,但不同的植物种类略有差异,而 且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所需的温度并不一致,因此选择合理的 培养温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对于细胞生 长以及产物合成十分关键。
光照:光强、光质和光照时间对细胞的 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都具有一定 的影响。不同的光照情况要根据不同的 植物细胞来设定。
大家好
16
因此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筛选高 产细胞系,深入研究特定代谢产物的生 物合成途径,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 究和开发适合植物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 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
大家好
17
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效 率的途径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筛选得到高产细胞系(株) 寻求合适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技术
大家好
10
植物次生代谢产品的市场潜能
大家好

第六章 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ppt课件

第六章 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ppt课件

精选
10
一、酚类化合物的种类
精选
11
二、简单酚类
伞形酮
肉桂酸
苯丙酸内酯类化合物
简单苯丙酸类化合物 (具苯环-C3的基本骨
(具苯环-C3的基本 架,但C3与苯环通过
骨架 )
氧环化 )精选
没食子酸 苯甲酸衍生物类 (具苯环-C1的基本
骨架 )
12
简单苯丙酸类、苯丙酸内酯和苯甲 酸衍生物属于简单酚类。它们广泛分布 于维管植物。其中许多在植物防御食草 昆虫和真菌侵袭中起重要功能。
生物合成途径。类黄酮类可分为四种:花色素苷、黄酮、
黄酮醇和异黄酮。不同的类黄酮具有不同功能。主要为呈
现颜色、防御伤害。
精选
20
花色素苷在C环部位3有糖,是葡糖苷;如果没有糖,则 称为花色素
花葵素 橙红
天竺葵
花青素 紫红 玫精选瑰
花翠素 蓝紫 飞燕草 21
黄酮醇
(植物中抗UV-B的保护剂)
精选
22
精选
25
精选
26
二、含氰苷
含氰苷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无毒性。含氰苷 存在于植物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分解含氰 苷的酶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当叶片破碎后, 含氰苷与酶接触,在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有 毒的氰化氢。
精选
27
第五节 次级代谢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一、花色改良育种(1997年)
二、改良农作物品质及提高抗逆性
精选
18
木质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 相连的作用。在植物组织中具有增强细胞壁及黏 合纤维的作用。其组成与性质比较复杂,并具有 极强的活性。不能被动物所消化,在土壤中能转 化成腐殖质。
精选
19
四、类黄酮类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ppt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ppt

诱导子能增强细胞的呼吸作用, 提供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 能量, 使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利于代谢物的形成、运输和积累。 目前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是真菌诱导子, 如张长平等在红 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真菌诱导子, 结果发现, 紫杉醇 的合成被加强, 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真菌诱导子外, 目前在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方面研究得 较多的还包括寡糖素、茉莉酸类、金属离子和紫外光等.金属 离子作为诱导子主要有Cu2+ 、Ca2+ 、Mg2+等。 孙彬贤等以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为材料, 在悬浮细胞中加入 茉莉酸甲酯, 紫杉醇含量提高了10倍。
产次生代谢产物时, 对光质和光量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玫 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时, 蓝光是促进玫瑰茄细胞产生 花青素的最有效单色光, 产量为416 mg/ L, 和全色光差 不多, 红光和橙光无效, 其他单色光随其波长接近蓝光, 正 效应增强。
pH值:植物细胞培养的最适宜pH 值在5-6 之间,但也存在
4.3 前体饲喂
前体指处于目标代谢物代谢途径中上游的物质。上游化合 物作为酶的底物,其浓度高低决定了催化反应速度的大小 ,浓度高则反应速度大。加入前体可以消除关键酶的阻碍 或阻断内源性中间体的分隔和有效贮存,利于次生代谢物 的生产。
• 向银杏培养基中添加异戊二烯等前体物质, 有效地提高了 银杏内酯B 的产量.
• 解决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含量低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 筛选高产细胞株。用来筛选的细胞来源可以是有足够生理和形态 异质性的细胞群,也可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因子诱变处理产生的 突变体群。
• 筛选方法:目测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流动细胞测定法、 琼脂小块法等。
3. 物理因素
光照: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细胞生

【生物技术】第五讲(3)植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生物技术】第五讲(3)植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2 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种子细胞的选择
(1)准确选择能产生目的化合物的植物种类; )准确选择能产生目的化合物的植物种类; (2)尽量选择自然状态下产生天然产物的组织器官 ) 为外植体; 为外植体; (3)高产种子细胞克隆的方法:单细胞培养后, (3)高产种子细胞克隆的方法:单细胞培养后,将 高产种子细胞克隆的方法 单细胞扩增形成的愈伤组织分2份 单细胞扩增形成的愈伤组织分 份,1份成分含 份成分含 量分析, 份保留培养. 量分析,另1份保留培养. 份保留培养
长春花碱 治疗白血病 奎宁 致热素 毛地黄 治疗疟疾 杀虫剂 心脏病药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技术要求: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技术要求:
从工程的角度讲必须要进一步研究和开 发适宜于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的生物反应器,建立最佳的控制和调节系统. 的生物反应器,建立最佳的控制和调节系统.
从细胞生长与培养技术方面讲必须满
4 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物质
4.1 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物质的一般程序 4.1 (1)选材 应注意以下条件: 应注意以下条件: 药效肯定; ①药效肯定; 对其有效成分有充分的了解; ②对其有效成分有充分的了解; 有测定有效成分和药理的可靠方法; ③有测定有效成分和药理的可靠方法; 市场短缺或价格昂贵; ④市场短缺或价格昂贵; 取有药效成分的部位, ⑤取有药效成分的部位,且该部位较 易形成愈伤组织. 易形成愈伤组织.
筛选出的高效, 高产细胞株系, 筛选出的高效 , 高产细胞株系 , 有 的植物细胞系其高效, 的植物细胞系其高效 , 高产性能稳定 多年, 但有的植物细胞系不稳定, 多年 , 但有的植物细胞系不稳定 , 因 此 , 还需要定期检测 , 更新细胞株系 . 还需要定期检测, 更新细胞株系.

第五章 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第五章 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产物含量%干重表示:产物占愈伤组织干 重的百分比。
产物产量:每升培养基生产的产物量(mg)。
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1、分选法 梯度离心;Ficoll;流式细胞仪 2、饥饿法 3、抑制剂法 FdU,HU 4、低温处理 低温处理抑制细胞分裂,再把温度提高到正常的
培养温度,也可达到部分同步化。
第二节 单细胞培养
1、平板培养(plating culture):将一定密度 悬浮细胞接种到一薄层固体培养基中进 行培养的技术。
2、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 3、微室培养(micro-chamber culture) 4、其它:饲养层培养技术、双层滤纸植板
培养技术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规模培养
20%左右的药物由植物衍生 已有30多种化合物在培养物中积累接近或超
前体及诱导子的作用
• 前体作用:细胞培养物中加入前体,可 减弱限速酶作用,促进次生代谢物生产。
• 诱导子(elicitor):一类能引起植物细胞代 谢强度改变或代谢途径改变的物质,主 要指生物来源的化合物,如寡糖、多糖 等。
常用诱导子:真菌诱导子、茉莉酸及其甲 酯、水杨酸等。
培养物最佳转移时间和采收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德、美、英、加拿大 由烟草、蔬菜细胞培养开始,80年代后集 中于药用植物的组培、药用成分的研究。
日本:80年代末,Nitto Denko公司在20kl生物反 应器中实现紫草和人参的大规模细胞培养,以 获得紫草素和人参皂苷,首先作为天然食品添 加剂进入市场。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集中于药用植物 20世纪60年代,罗士韦首先开展人参的组培。 1980年起,植物所叶和春主持国家攻关植物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成功的悬浮细胞系: 1、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 2、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第四章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课件高中生物竞赛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第四章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课件高中生物竞赛
•世界现代制药工业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复兴。 •药品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刺激了制药工业在50-70年代以较高
的速度蓬勃发展。
药用植物及其制成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每年进,药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正成为 国际上名贵珍稀天然药物开发的新目标,目前已经从400多种植物建立了组 织和细胞培养体系,从中分离出600多种代谢产物,其中40多种化合物在数量 上超过或等于原植物
玫瑰鲜花在清晨摘下后24小时内即取出黄褐色的玫瑰精油,大约五吨 重的花朵只能提炼出两磅的玫瑰油,所以是全世界最贵的精油之一
茉莉精油被称为“精油之王”。茉莉精油产量 极少因而十分昂贵,其具有高雅气味,可舒缓 郁闷情绪、振奋精神、提升自信心,同时可护 理和善肌肤干燥、缺水、过油及敏感的状况, 淡化妊娠纹与疤痕,增加皮肤弹性,让肌肤倍 感柔嫩。
悬浮培养基本分为:分批式、流加式、连续式、半连续式培养
1)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既不向系统中补加培养基, 也不从系统中排出培养物(包括培养基和细胞),也就是说一次性加入培养 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一次性收获。
国内外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1)重点放在细胞培养上(过去) 细胞培养的优点是生物量生长快,但也有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不稳定
和不易与大田栽培接轨等明显的缺点。
2)植物组织和器官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初级代谢物、次生代谢物对细胞、植物的意义 植物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目的是其自身生理代谢的需要,在细胞阶段,往往不 需要合成,但到了组织和器官阶段,合成的需要就会加强。因此,培养药用植 物的组织和器官,更容易获得次生代谢产物。
第四章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一、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的目的意义 二、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有效成分含量高。 次生产物的产量=细胞量*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率
可控
遗传因素决定
植物细胞培养具有周期长、细胞抗剪切能 力弱、易聚团等特点。
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有 利于细胞生长,还要考虑有利于产物的积累 和分离。
适合植物细胞培养的反应器应具有适宜 的氧传递、良好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剪切力。
4.1 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P117)
分批培养法 连续培养法 半连续培养法 细胞固定化培养
分批培养:把细胞分散在一定溶积的培养基中 进行培养。
注:中途不添加也不更换培养基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适合与突变体筛选和遗传转化的研究。
•悬浮培养细胞增殖曲线
细胞数量
5
23
4
1
1——滞后期、 2——对数生长期
3 高产细胞系的筛选(P113)
3.1高产细胞系 筛选的整体思路
外植体
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
悬浮培养细胞
高产细胞系筛选
高产细胞系的建立
高产细胞株系的特点
• 培养细胞在遗传上应是稳定的,以得到产量恒定 的产物
• 细胞生长及产物合成的速度快,在较短的时间内 能得到较高产量的终产物
• 代谢产物要在细胞中积累,而不被迅速分解,最 好能将其释放到培养基中
1.3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即是将植物细胞或小 的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大规模培养
的技术。
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必须满足3个条件:
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一般在 30~50个细胞以下,在实 际培养中很少有完全由单细胞组成的植物细胞悬浮系。
细胞分裂快,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相同,悬 浮系外观为大小均一的小颗粒,培养基清澈透亮,细胞色泽呈 鲜艳的乳白或淡黄色。

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产物代谢生产

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产物代谢生产
正是由于细胞固定在一定的介质中,并可以从培养基 中不断提取产物,因此,它可以进行连续生产。
细胞固定化培养技术按照其支持物不 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包埋式固定化培养系统:支持物多采 用琼脂、琼脂糖、藻酸盐、聚丙烯酰胺等 ;
附着式固定化培养系统:支持物采用 尼龙网、聚氨酯泡沫、中空纤维等材料。
(四)、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物质
第四章
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产物代谢生产
一、悬浮培养
二、单细胞培养 三、植物细胞的规模化培养及有
用物质生产
一、悬浮培养(cell suspension culture)
悬浮培养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将单个 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增殖 的技术。
1、愈伤组织诱导
要求:松散性好,增殖快,再生能力强。其外 观一般是鲜艳的乳白或淡黄色,呈细小颗粒状, 松散易碎。
Circulation through an external loop
旋转式培养系统 一般用于产品中试或某些必需裂解细
胞才能获得目的产物的培养,其优点是控制 精确,处理灵活,缺点是培养体积较小。
②固定化培养系统
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 可以较容易地控制培养系统的理化环境,从而可以研
究特定的代谢途径,并便于调节; 细胞位置的固定使其所处的环境类似于在植物体中所
平板培养中细胞密度和培养基成分是培养成功的关键,而细胞密度 和培养基成分互相依赖(负相关)。
2、看护培养
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是由Muir1954年设计的。
操作方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置入一块 活跃生长的愈组织,再在愈 伤组织上放一小片滤纸,待 滤纸湿润后将细胞接种于滤 纸上。当培养细胞长出微小 细胞团以后,将其直接转至 琼脂培养基上让其 迅速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向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体系中加入前体物苯丙氨酸和醋酸 钠,可显著提高紫杉醇含量且在实验范围内, 随前体物浓 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
添加的前体物种类、浓度和时间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在 很多细胞培养中也得到体现。
4.4 抑制剂的使用
• 植物次生代谢是多途径的, 是植物体内一系列酶促反应的 结果,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有初生物质向次生物质的转化, 也 有次生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抑制剂可抑制支路代谢和其 它相关次级代谢途径,使代谢过程有利于目的次生代谢物 的产生。
接种量:接种量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有效积累, 接种时必须
满足一定的接种量。
4. 化学因素
4.1 培养基成分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方面要满足植物细胞的生物量 增长,另一方面要使细胞能合成和积累次生产物。
一般来说,增加培养基的N、P和K的浓度能促进细胞生 长,而适当增加糖浓度则有利于次生产物的合成。
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次生 产物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次生代谢产物时, 对光质和光量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玫 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时, 蓝光是促进玫瑰茄细胞产生 花青素的最有效单色光, 产量为416 mg/ L, 和全色光差 不多, 红光和橙光无效, 其他单色光随其波长接近蓝光, 正 效应增强。
pH值:植物细胞培养的最适宜pH 值在5-6 之间,但也存在
1.外植体选择 2.高产细胞系选择 3.物理因素:光照、pH、通气、接种量 4.化学因素:培养基种类及激素
诱导剂 前提物质添加 抑制剂添加
1. 外植体选择
首先必须选择能够高效合成目的产物的植物种类。
起始培养材料还应考虑器官和组织特异性,通常选取自 然状态下能够积累次生产物部位的细胞,这样的细胞经 过培养以后常常具有合成目的产物的能力,或比较容易 诱导合成目的产物。
➢红豆杉细胞培养中,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2,4-D, 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生长速率,增加细胞生物量,添加 适当浓度的BA和KT,则可提高紫杉醇的积累。
4.2 添加诱导子
诱导子,是指能够诱导植物细胞中一个反应,并形成细
胞特征性自身防御反应的分子。 目前使用的激发子可分为两类:
➢非生物诱导子(abiotic elicitor) 辐射、金属离子等。 ➢生物诱导子(biotic elicitor) 生物激发子根据其来源 不同又可分为外源性诱导子(exogenous elicitor)和 内源性诱导子(endogenous elicitor)。外源性激发 子多来源于微生物,包括经处理的有机体如菌丝,或微 生物机体浸提物以及由微生物产生的多糖类、蛋白质类 以及脂肪酸类等。内源激发子是来源于植物结构的化合 物。如降解细胞壁的酶类、细胞壁碎片、寡聚糖以及其 它有机分子。
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是指植物体内的一大
类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非必需的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具有种属、器官、组织和 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次生产物在植物中的合成与分解过 程称为次生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 。
提高次生代提谢高物次的生产代量谢的物方的法产量的方法
诱导子能增强细胞的呼吸作用, 提供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 能量, 使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利于代谢物的形成、运输和积累。 目前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是真菌诱导子, 如张长平等在红 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真菌诱导子, 结果发现, 紫杉醇 的合成被加强, 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真菌诱导子外, 目前在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方面研究得 较多的还包括寡糖素、茉莉酸类、金属离子和紫外光等.金属 离子作为诱导子主要有Cu2+ 、Ca2+ 、Mg2+等。 孙彬贤等以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为材料, 在悬浮细胞中加入 茉莉酸甲酯, 紫杉醇含量提高了10倍。
温度: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培养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最
适的温度为25 ℃左右, 超过30 ℃, 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 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碱的合成, 而高温则会导致次生 代谢产物的合成基本停止。
通气状况: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长春花
细胞生产阿玛碱时, 溶解氧在29%-43% 时,溶解氧与阿玛 碱的产量显著相关。
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 产物产量的方法
前言
初生代谢(primary metabolism)是指能使营养物质转换成细
胞结构物质、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或能量的代谢,初 生代谢的产物称为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 如糖、蛋白质、脂类、核酸等。它们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 所必需的。
• 解决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含量低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 筛选高产细胞株。用来筛选的细胞来源可以是有足够生理和形态 异质性的细胞群,也可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因子诱变处理产生的 突变体群。
• 筛选方法:目测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流动细胞测定法、 琼脂小块法等。
3. 物理因素
光照: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细胞生
4.3 前体饲喂
前体指处于目标代谢物代谢途径中上游的物质。上游化合 物作为酶的底物,其浓度高低决定了催化反应速度的大小 ,浓度高则反应速度大。加入前体可以消除关键酶的阻碍 或阻断内源性中间体的分隔和有效贮存,利于次生代谢物 的生产。
• 向银杏培养基中添加异戊二烯等前体物质, 有效地提高了 银杏内酯B 的产量.
➢东北红豆杉幼嫩茎、叶片以及芽三种外植体的愈伤组 织中紫杉醇含量比较显示,以叶片为外植体的愈伤组 织,其紫杉醇含量是其它两种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 的3倍。
➢在茜草(R的积累量比来源于茎尖和 叶的愈伤组织高。
2. 高产细胞株的筛选
差异。研究表明,南方红豆杉( Tax us chinensis ) 的愈伤组 织生长及紫杉醇的含量受pH 值的影响较大,pH 5.5 对愈 伤组织生最为有利,达接种量的3.84 倍,但紫杉醇的含量 较 低,pH 7.0 时,愈伤组织的生长量仅为接种量2.80倍,而 紫杉醇含量却达pH 5.5 时的2 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