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市优质课一等奖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诵读本诗,并学习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2、探讨文中月的描绘,引发思考。
3、感受诗人的情思。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赏析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对本诗意象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春江花月夜一、导入新课(1) 以“月”的诗句导入(ppt图片)Q:看这幅图片,我们大家都能想起多少描写“月”的诗句?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愁思)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团圆)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思念爱人)⑤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愁)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思乡)⑧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⑨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总结:月是个永恒的主题。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是多情的,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爱情,月亮-----那高悬天际的明月,触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成为永恒的象征。
(2)引出本文《春江花月夜》。
(ppt题目)Q:看看在文中作者都表达了那些情感?活动2【讲授】春江花月夜二、正文分析(一)、读一读:(ppt文章+配乐)1、泛读(找1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听,初步感受情感)1)适当点评:好,语调上抑扬顿挫,语速上把握到位,表达出了一定的情感,有种哀愁……<注意:不要抠具体的情感>2)发现有一些同学在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也在默默地读,那么,现在就给大家俩分钟的时间,自己配乐默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自渎(配音乐默读,细细体会,进一步感受情感)(二)、想一想1、明确作者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县级优质课一等奖
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 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思妇怀远,相思无着落。
4.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 写游子想家。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3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 或忧的感情。
4、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简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中“待”、“送”的修辞效果。
明确:
“两句中的“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 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 一江春水。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 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
【分节赏析诗歌(三)】
1.鉴赏:“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几句诗的 抒情方式。
明确: 直接抒情:“愁”“相思”,直抒胸臆,抒发离愁别绪
和思念之情。 间接抒情:通过对“白云”、“扁舟”和“明月楼”这
些意象的描写表达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3.鉴赏:“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中“鱼 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明确: 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
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 意境:幽美邈远 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手法: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节赏析诗歌(二)】
1.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 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答) 明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
省级公开课《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课程特色
文化底蕴深厚
课程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为引子,深入挖掘 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理念先进
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手段丰富
结合多媒体手段,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课程内容 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 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寄语
保持好奇心
希望学生保持对文学和艺术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
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坚持写作
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网络教学
利用在线平台,实现教学 资源共享、在线互动交流,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想法, 促进知识共享和思想碰撞。
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 不同角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课堂测验
通过随堂测验、小练习等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
教学策略。
03 课程特色与亮点
教师评价
教师对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件在内容、版式、动画等方面都表 现出色,能够很好地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认为该课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认为该课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 借鉴。
社会影响
该课件在省级公开课比赛中获 得一等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 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语文《春江花月夜》课获奖教案
语文《春江花月夜》优质课获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江花月夜》全文;2. 能够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3. 能够解读并运用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 学会通过诗词的语言、形象和情感,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 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提升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分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描绘了春夜月下长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文的背诵、意象分析、艺术特色鉴赏;难点:诗文意境的感悟、诗人情感的把握、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文全文、注释、意象图、相关背景资料等;学生预习诗文,了解作者背景,熟读诗文。
3.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感知意象,体会意境。
3.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3.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解读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6 情感体验学生朗诵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文的美感。
3.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诗文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方法。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背诵诗文《春江花月夜》;4.2 结合诗文,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诵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5.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5.3 学生诗文背诵情况:检查学生诗文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春江花月夜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春江花月夜的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春江花月夜》的学习,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诵读、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诗的独特之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时代;- 掌握《春江花月夜》的内容和结构;-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歌特点和所传达的情感。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升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意;-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美的意境;-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春江花月夜》;- 引发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
2. 诗歌欣赏(15分钟)- 教师朗读《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读;- 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意境;-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理解性问题,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
3. 诗歌欣赏(续)(15分钟)- 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意象和美的描绘;-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4.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小结;- 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诗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五、教学延伸1. 邀请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爱好者或文化研究专家来校,与学生分享更多关于《春江花月夜》及其创作背景的知识和故事。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一等奖)
四、缘景明情
月生、月照、月斜、月落—— 月,不仅见证了春、江、花在夜间 的秀美之姿,也见证了两段相思之 情,试分析这两段相思之情在写作 技巧方面有何不同?
五、拓展——即景抒情诗
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 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 交融、融情于景,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的诗歌。
《望月怀远》 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 起(意象:明月)
《题李凝幽居》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 (意象:草径、荒园、鸟、树、月、 石、云根)
探究三:这四首诗歌分别抒发了什么情? 《登幽州台歌》
•1. “独”字,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2.体现了深沉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诗人想到宇 宙寥廓与绵长,个人的渺小与短暂,不免悲怆难抑; 在想及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更是涕泪交横。
五、拓展——即景抒情诗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3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 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4、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探究一:根据题目你怎样判断是即景抒情诗?
一、以“登”、“书”、“望”、“游”、 “观”、“题”等词语为题。如《登鹳雀楼》、
二、结构之巧
春 月下之(景)
江 (1—8句)
花
月下之(思) (9—16句)
月
夜
月下之(情) (17—36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写景 说理 抒情
三、画面之秀
画面之秀实际上就是指意象的运用 和意境的创造之成功。如果有人问这首 诗写了些什么景,那么我们只需要把它 的题目拆开:“春”“江”“花”“月” “夜”,将它分为五个意象——张若虚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来到江畔,看江水绕 芳甸,看明月照鲜花。
省级公开课《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后期著名诗人,
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相传由陈后主创制,属宫
体诗。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
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一千多年来为世
抒情的角度——相思
写江月待人,实际上是写月下的人在 等待。也许是漂泊的诗人自己在等待见到 家中的亲人,也许是家中的亲人在等待远 出的诗人赶快回家。
第二十三页,共60页。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第二十四页,共60页。
第五章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第十三页,共60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第十四页,共60页。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小结:明月初渐高的景象,境界开阔, 富有气势。
第十五页,共60页。
第二章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翻译 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
赏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月终于坠入沉沉海雾中,而游子、思妇
依旧天南海北。思妇无奈地叹息:不知在这么美好的明月之夜,
能有几个游子趁月而归呢?只见多情的明月余晖,带着人间纷 乱、复杂和激荡的思情,洒满在江边的花树上。诗至此戛然而 止,题中五字,或明或暗地放在诗的最后一章。最后以“摇情 ”收束全诗,让人觉得诗欲止而情未了,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十五页,共60页。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春江花月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春江花月夜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背景。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4.能够朗读和背诵《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重点:1.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主题。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感受、理解《春江花月夜》独特的意境。
2.自主朗读和背诵《春江花月夜》。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诗歌《春江花月夜》的教材和注释。
2.课堂需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春江花月夜》的诗歌标题,让学生猜测诗歌内容和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课文导读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的背景。
2.分段导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研读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Step 3 感受意境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借助关键词和片段理解诗歌意境。
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向全班汇报。
Step 4 钟情词句1.教师将关键词和精彩词句在黑板上展示,鼓励学生分析、讨论,并进行赏析。
2.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朗读和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春江花月夜》,讲解语调和停顿的技巧。
2.学生自主跟读,并进行朗读练习。
3.学生背诵《春江花月夜》,教师鼓励学生背诵整篇诗歌。
Step 6 应用拓展1.教师提供相关辅助材料和参考书目,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春江花月夜》的相关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编写相关作文、感想,鼓励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主题。
他们能够欣赏诗歌并逐渐培养出一定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编写作文的活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还存在对古文句式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巩固。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诗歌意象“月"的内涵鉴赏——以为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本诗在唐诗史上有着极高的赞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它之所以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主要是因为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春江月夜的美丽图景,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而以上种种的最关键突破口在于“月”之意象内涵鉴赏,因此,本课的课题为《诗歌意象“月"的内涵鉴赏——以为例》。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中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基本的诗歌鉴赏技能,明确知道诗歌中意象鉴赏的重要性,意象是破解诗人情感态度的关键。
但是学生还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所以本节课设置的关键就是试图探讨出鉴赏意象的角度和方法,教给学生切实可操作的鉴赏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把握《春江花月夜》中“月”的不同内涵;过程与方法: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学会从多维度加工意象,把握其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读懂意象入手,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读懂意象,置身诗镜【教学难点】多维度思考并加工意象内涵【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过程】一、导入仰望夜空,总是思绪万千。
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唐诗便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后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成了我们学习诗歌绕不开的意象,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去探访那轮月。
二、诗歌诵读1、配乐齐读2、在昨天初学的基础上,再读诗歌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学生谈感受)清冷、皎洁、哀愁、壮美......3、同一轮月为何会有不同的感受?明确:月在诗中不是恒定不变的,相反一直在变化三、整体感知1、找出诗中含月的形象的句子,并总结月的变化轨迹(用诗文语言概括)明确:月共潮生——孤月高悬——斜月西沉(按照月亮轨迹变化来划分诗文结构)四、合作探究,缘景明情(一)共赏月下景1、品读“月共潮生"部分,以“我看到了一轮_______的月,因为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1)
孤轮月、待人月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平缓
斜月、落月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绵延、悠长
“月”是全诗Leabharlann 灵魂:• 景物描写的主体 • 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 哲理思考的凭借 •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低回
归家月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孤寂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
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 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 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 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 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 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 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 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月
月
升起 → 高照 → 西斜 → 坠落
意象:月下的春、江、花
春江花月夜教案一等奖
春江花月夜教案一等奖《春江花月夜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春江花月夜教案一等奖《春江花月夜》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作者引发哲理思考的因由与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
教学目标: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4、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有关“月”的诗句。
月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诗人们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月引发哲理思考。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学法指导: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明确:朗读、想象和联想、意象分析等。
三、作者简介(教材注释)四、学生依据课文注音自由诵读。
五、教师范读。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和配乐)六、学生朗读(齐声朗读与个别诵读相结合)七、思考探究:(投影展示问题)1、通观全诗,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明确:月。
写月的诗句最多。
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3、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样的?明确:全诗围绕月的变化这样一条时间线索,写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妇怀人、游子梦乡、梦醒后的情韵几方面内容。
诗情从高亢逐渐平缓,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梦醒后的孤寂。
七年级下册音乐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音乐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七年级下册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小组学习,分析诗中重点句子含义,讨论作者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并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3、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同时引起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诗中所出现的乐器,例如:琵琶、箫等的音色以及其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情景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巩固知识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复习古代描写月亮的诗句,并讨论所列举的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而导入新课《春江花月夜》。
(二)朗读品味,整体感知1、教师进行配乐范读,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意境,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对文章进行翻译,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2、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停顿,语气变化,并用斜线标注。
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即月之初上迷离、美妙——高亢,月下遐思——平缓,思妇对月徘徊——低回,游子梦回故乡——哀怨,梦醒月残倍孤寂——悠长。
3、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并设置问题:该诗都具体描写了什么内容,一共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得出:全诗可分三层解读,第一层(前8句):月之色,第二层(中8句)月之问,第三层(其余句)月之情。
(三)深入研读,感悟哲理引导学生逐层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赏析,依次一下问题1、让学生诵读第一层(前八句),并设问:作者写了哪些意向?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它们分别都有怎样的特点呢?2、诗人在赏月的过程中,有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与之前所学苏轼,王羲之等人所感慨的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诗句,有哪些异同?3、诗中所写的思妇怀人、游子思归,采用的那种抒情方式?并借助了哪些意象来烘托的?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朗读,并分析该句好在哪里,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和点评。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和他的创作背景;2.理解《春江花月夜》中所描绘的江南美景;3.学习赏析古诗词,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春江花月夜》诗词;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春江花月夜》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思考“春江如此多娇,何事秋风画悲”这句诗的含义,并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15分钟)讲解《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以及他的创作背景。
简要介绍张若虚的生平和他与唐朝文化的渊源,以便学生对这首诗有更深入的了解。
3.理解诗词内容(20分钟)逐句解读《春江花月夜》的诗句,指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解释词汇的意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意思。
4.赏析江南美景(30分钟)对于江南的美景,以及春江花月夜的描写,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对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江南美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运用五感来感受江南的美。
5.合作讨论(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6.总结回顾(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春江花月夜》为素材的公开课教学,旨在引领学生通过欣赏古代诗词,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并进一步了解诗的艺术魅力。
通过逐句解读和赏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感受其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合作讨论环节则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使他们在分享与倾听中共同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开展,学生不仅对《春江花月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添 加
一江 文
等花
档 副
奖月 标
PPT
夜题
汇 报
人
课 件
公 开
:
CONTENTS
目
录
课程背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成果展示
总结与展望
课 程 背 景
课程简介
课程背景:唐 代诗人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 夜》是一首描 绘春天夜晚江 畔美景的诗歌
课程目的:通 过学习这首诗, 了解唐代文化 背景和诗歌艺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与规划
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科研实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对本课程的建议与意见。
增加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拓展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古筝曲《春江花月 夜》的创作背景及 演奏技巧
曲式结构及演奏要 点分析
演奏实践及艺术处 理
课堂互动及教学评 价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 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术特点
课程内容:解 析诗歌中的意 象和情感表达, 探讨其文化内 涵和艺术价值
课程亮点:通过 PPT课件生动展 示诗歌中的美景 和唐代文化风貌, 带领学生深入理 解唐代诗歌的魅
力。
课程背景介绍
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 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鉴赏:提高学生对古 诗词的鉴赏能力
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
春江花月夜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引言:《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之作。
作为宋代文学家张若虚的名篇之一,这首诗以其豪放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性而闻名于世。
在如此美丽的诗歌中融入音乐元素,将是一项令人兴奋和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教案将帮助教师在音乐课堂上有效地呈现《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魅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诗词的结合之美。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江花月夜》诗歌及其背景知识。
2. 熟悉并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氛围等。
3. 学习演奏《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乐器,如钢琴、古筝等。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a. 教师准备《春江花月夜》的诗歌原文和注解,以便讲解给学生。
b. 教师选择一段适合学生学习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曲目,如钢琴独奏、古筝等。
c. 准备音乐乐器,如钢琴、古筝等。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a. 引导学生回忆、讨论他们对《春江花月夜》的印象,如情感、色彩和场景等。
b. 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如作者、时代和文化背景等。
步骤二:诗歌欣赏a. 教师朗读《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并讲解生僻字和诗句的意思。
b. 学生跟读诗歌原文,并理解诗句的意境和艺术性。
c. 学生根据诗歌创作相关的音乐旋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步骤三:音乐欣赏a. 教师演奏选定的音乐曲目,让学生感受到《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魅力。
b. 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注意其节奏、旋律和氛围等。
步骤四:乐器演奏a. 介绍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如弹奏钢琴的按键方法、古筝的弹拨方法等。
b.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乐器,进行基本的演奏练习。
c. 学生分组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展示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步骤五: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音乐的深入探索和创造。
b.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回顾学习过程。
三、教学评估:1. 学生对《春江花月夜》诗歌的理解和表达,包括情感描绘和意象想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畔沉思图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 了诗人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 人生,既有人生短暂、 宇宙无穷的惆怅,又 有人类代代相传与明 月共存于天地的欣慰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体味诗歌情、景、理浑然天成的 画意诗情。
2、借助联想 想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 悟诗人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明月楼:独守空闺的思妇 青枫浦上不胜愁。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1、分析意象的特定含义 2、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冷 暖色彩 : 色调明丽,情感高 昂;色调阴暗,情感低沉。 3、关注手法,借景抒情、融 情于景
课下思考:此处借助于哪 些意象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游子的思归之 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游子思归图
小结
月
以“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
春江花月(景) 完
宇宙人生(理) 美 融
(2)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 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月悬 月斜
月生
月落
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 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
与“月”相关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美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哲思
思妇游子(情) 合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作业:
1、绝句二首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思考: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请简要分析。 2、背诵全诗。
感知全诗,划分层次 讨论:以月为线索,诗人描绘了哪些画面?
春江花月图 江畔沉思图 思妇怀人图 游子思乡图
第一部分:景物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图
讨论:开头八句都出现了 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请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这幅画面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鱼龙、鸿雁——“尺素在鱼 肠,寸心凭雁足”,鱼龙、 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 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 传音讯之意。
思妇怀远图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